第一篇:《宋词两首》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构想:
以新课程改革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为根本指导,努力体现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的作用,突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确定以第一首词为本节课学习重点,第二首词则简化处理。教学中注重古诗词的朗读和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同时,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教育和美育因素,通过将词作改编成电视散文的活动设计,将古诗词的“诗画”特点和意境美展示出来;通过让学生选择音乐进行配乐朗读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体会诗词的音韵美并进一步感悟其情感基调。实现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体验过程和方法、培养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课前学生按自愿原则自主搭配,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教学方式方法:
以师生交流互动以及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正确地朗读诗词,表现出词作的情绪、情感和意蕴; 2.准确地理解词作的内容,体悟其思想内涵。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朗读时能结合适当的音乐背景表现出词作的内涵; 2.能突现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和古典音乐的情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交流习惯。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朗读古诗词、整体把握其内容、感悟其情感的能力,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参与意识,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教学难点:
使学生合理地进行配乐朗诵,在朗诵的过程中努力表现出词的情绪、情感和意蕴,能正确地体悟词作的思想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导语:同学们,我们祖国古典文学的艺术长廊可谓异彩纷呈、斑斓多姿。这其中,古典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传神的意境、极富魅力的韵味,成为我们许多人的最爱。涵咏其中,足以令人心驰神鹜。不仅能使人思接千载、神交古人,而且可以陶冶情趣、提升品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两位古人,步入曼妙的古典诗词和音乐的殿堂。)(多媒体出示课题)二.初读感悟:(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宋词《渔家傲》,配乐《汉宫秋月》。)1.安排学生自由配乐朗读; 2.浅谈感悟:(教师语言:请同学们试着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你初读这首词的感受如何?)三.朗读指导:(多媒体出示朗读方法指导,依次播放配乐《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阳春白雪》、《阳关三叠》的片断。)
1.朗读指导包括:语速、语调、节奏、感情四个方面。安排学生对照以上四个方面思考、交流如何朗读宋词《渔家傲》;
2.依次播放古典名曲片断让学生试听,然后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配乐朗诵的音乐;(教师语言:诗歌不仅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也是最讲究韵律美的语言艺术。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诗歌和音乐有着必然的相通之处。在音乐中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诗歌的语言、情绪和感情。)3.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安排学生反复模仿朗读; 4.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第二篇:《宋词两首》说课稿(精选)
《宋词两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宋词两首》是高中二年级三册第六单元中的必读课文,包括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本单元是词曲诵读单元,在职高语文的教学序列中,纵向是承接第一册的古诗诵读,横向都突出古文教学的总目标:通过诵读、品味、积累、感悟,让学生接受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编者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两首词:柳永的〈〈雨霖铃〉〉属于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两首词风格迥异,人们曾这样评论:读柳永词,须16岁妙龄女郎,手持红牙简板,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吟苏学士词,则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琶琶、铁棹板,高吟“大江东去”。编者把他们安排在同一篇课文中,旨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个性。使学生提高品评和鉴赏能力,更好地把握和吸收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
职高生需要文学修养的培养,其中关键在于审美能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合格的人才的心理结构包括智力结构(认识)、伦理结构(意志)、审美结构(情感)这三方面。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根据现代教学论中的“情知对称理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从语文所负载的认知形象中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陶养优美的情操,使他们成为情知对称的,个性得到发展的完善的人。
(二)课文内容分析:
《念奴娇》是苏轼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阕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阕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
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南宋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即为证明。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后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滴粉揉酥左与言”的谑语。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雨霖铃》是柳永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情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黯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的情景。
情景交融、缠绵婉约是这首词的最大特点。
(三)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1了解宋词的风格特点.。
2、背诵这两首词。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情景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理解词人抒发情感,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
文言文的教学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并且本单元课文多为名家名篇,因此本单元需继续加强课文的诵读。只有通过多读多记,才能对文言文实词有较丰富的积累,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重点、难点确立:
重点: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第一课时难点: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第二课时难点: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 “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和“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得就是离别之情。更兼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二、教学方法:
(一)诵读法和比较法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
我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的原因有两个:
1、诵读教学,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从蒙学教育到经学教育都特别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要以诵读指导为主线来贯穿全部教学活动。讲课不必面面俱到,视诵读情况的需要来定,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从而达到当堂成诵或基本成诵。这样教才是“既见树又见林”,不至于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也使学生学得有趣味。
2、两首词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读一遍需
一、两分钟左右,有反复诵读的条件和可能。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朗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朗读录音,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分组读,学生个别读等。
(二)第一课时教学还采用比较法。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异同,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孰优孰劣。
1.在分析景物描写时,设问: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平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
2.在分析咏史用典时,设问: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
3.在分析情感的抒发时,在提出“人生如梦”是否消极颓废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将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本词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本词情感的复杂性。
(二)第二课时把赏析词的画意美作为切入点,根据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承前启后,上下勾连,又一环扣一环,一层深一层的阶梯式问题,引导他们深入地把握词的内涵。“美文需要美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使他们接受美的陶冶。
屏幕显示:别离图
1、画一:概括画面题目。说出妙处。
2、画二:渲染画面气氛。讨论几种构思。
3、画三:比较画面意境。补充虚写的景。
(四)第一课时播放录音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第二课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三、学生学法指导:
职高学生在背诵上,缺乏方法指导,容易死记硬背,长期下去对学习语文极为不利。还有一些则缺乏兴趣,有逃避学习、背诵的倾向,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
下面我再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
理解是识记的必要条件。理解了的东西识记起来比较迅速和牢固,这是因为它与过去已经掌握的知识,与人的过去的经验发生了内容丰富的联想。我们要力使背诵成为反复朗读,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自然结果。另外在背诵过程中,要尽量使多种感官参与,使背诵过程成为有看、听、说、做的联合活动,这样就会使多种感觉道的信息到达大脑皮层,留下“同一意义”的痕迹,并与视觉区、听觉区、言语区、动觉区等建立起广泛的神经联系,从而加强记忆的效果。应当教学生养成背诵时 心、眼、口、手并用,做到心想、眼看、口诵、手写 同步进行的习惯。具体我是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课堂背诵的。我在黑板上写出写景、怀古、抒怀的关键词,我要求学生记住,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先用速记法,给学生两三分钟的时间速记,我要求他们先把逐字逐句的译文记住,然后还原成文言文,这也一举两得,既背了课文,又复习了字词翻译。然后用回忆法,先让女生读,男生听,回忆刚才所背的。再让男生读,女生回忆。最后是偷看法,学生齐背课文,不必把书合上。每个学生不要管别人如何背,只要一心背自己的,实在记不起的,偷看一下课文,加深印象。
课后应当通过严格的背诵检查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可采用课前齐背法、教师抽查法、默写检查法等等。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 鼓励 提前完成背诵 者的方法 给予学生正面的刺激,形成良好的背诵氛围。
四、第一课时:《念奴娇》教学程序:
(一)导入:
宋词和唐诗一样,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苏轼的词开一豪放壮阔词风的先河,一扫过去词作的脂粉气、缠绵情,他的词作是宋代词坛上一颗闪亮的璀璨明珠。有人这样评论:读柳永词,须16岁妙龄女郎,手持红牙简板,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吟苏学士词,则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琶琶、铁棹板,高吟“大江东去”。《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壮阔词风的代表作。当时,那么,这首词在写景抒情方面是怎样体现他豪放壮阔的风格呢?我们还是先“读”为快吧!
对苏词风格作初步了解,将抽象的词的风格具体化,形象化,激发情感,创设氛围。用悬念式疑问激起学生探究其奥秘的愿望。
(二)学生放声朗读、听录音、自由诵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提高他们积极思维的兴趣,才能把外界的影响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时间的主人,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全课始终,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全方位地融入其中,享受读书的乐趣。
(三)学生翻译课文,正义
(四)分析课文。
写景 : 赤壁景物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比较明确写景的作用。
板书如下:
乱
险怪
形
夸张
穿
高峭
惊
汹涌
声
比拟
壮阔宏大 拍
水石相击
卷
狂澜奔腾
形
比喻
雪
水色纯白
色
咏史:
英雄周瑜
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3、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比较作者与周瑜形象的区别 板书如下:
项目
年龄
婚姻
外貌
职位
际遇
基调
周瑜
24岁
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
感奋
苏轼
47岁
屡遭不幸
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
感伤
抒怀 :
1、作者苏轼“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见上说明)
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3、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归纳总结 : 本文特点: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
(五)指导背诵全词,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程序:
(一)导入
柳永的词以其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温馨的情感世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被后人誉为婉约派的宗师。俄国著名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今天我们学习柳永最负盛名的词作《雨》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为本课诗画相结合的教学作铺垫,用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目注神驰,观此思彼,展开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进入到了自己参与创设的一个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之中。巴班斯基说过:“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可以称作情感刺激方法之一。”
(二)屏幕显示,配音朗读。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见上说明)
(三)学生翻译,正义。
(四)意境赏析——柳词的画意美
屏幕显示。
1、设疑:拟一个传神的标题。(执手相看)回答:标题妙在何处?(一切尽在不言中)自画别离图,关键画出人的握手而别。目的在于把步把握中心是别离。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而设计的,学生个人的回答视文学功底而不同,教师重点评优劣。
2、设疑:选择那些景物去渲染?讨论:几种方案。(兰舟、长亭、江水、寒蝉)按照创作运思的规律,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把握景物对突现主题的作用,并学会运用到写作的实践中来。多种场景的设置,让学生学会选材、剪裁,并拓展思路,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3、设疑:我们还能补充哪些虚写的景?赏析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题可面对基础好一点的同学,此问比上一题迈了一步,在思维上有跨度。但通过深入挖掘,能使好的学生进一步了解虚实相生的艺术魅力。
4、设疑 :为何在词人眼中仅剩下这些?没有了人?(景中融情)
情景交融的回答有一定难度,重在引导学生面对画面自己体会。设计通过配音让学生享受想象再创造的乐趣,这正是诗词的灵魂所在。
5、设疑:诗词中的点题句,犹如人的眼睛,请找出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筛选信息,捕捉关键句,这也是阅读中概括能力的培养。
(五)比较概括苏词、柳词的风格异同。
苏词
景物宏大
情感感伤
意境阳刚美
风格豪放 柳词
景物幽雅
情感缠绵
意境阴柔美
风格婉约
小结照应开篇,首尾圆合,具有整体感。教育是一个改变学习者的过程,小结使学生在认知上把握规律有所变化,在情感上接受美的熏陶有所变化,从而较好地实现建立独立人格的最终目的。
第三篇:《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范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 2《诗两首》教学设计 萍乡三中:刘长风 《雨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及对意象的把握体味诗歌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诗中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象征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走近作者,理解主题,品味语言,体会意境。2.教师点拨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案(学习活动)
一、欣赏声像资料范读(flash课件音配像朗读),同时浏览CAI课件江南雨巷的画面(幻灯片2-8),自由朗读,感受体验这首诗的音质和情调。
二、研读语文必修1《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6-9和语文必修1《目标素养评价》丛书P4-5中的相关文字,并自主探究,完成1-7题。(15分钟)
1、请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彷()徨②彳亍()③踟躇(蹰)()()④圯()⑤凄婉()⑥颓圮()2.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C.戴望舒早期的诗歌受西方印象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D.后期诗歌主要表现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明朗、沉挚。3.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C.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D.《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4、反复朗读后,你体会到这首诗的旋律(节奏、韵脚、手法、重音、语调、语速)有什么特征?它的意境、情调又是怎样的?
5、《雨巷》这首诗是由哪些意象共同构成了特定意境?从虚实两个角度看,它们各自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6、《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你认为《雨巷》是一首爱情诗?哲理诗?还是一首政治诗?试从场景、人物、对象、情绪、基调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答案见幻灯片“自主探究”17-21和flash课件“解读”)教案(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声像资料范读,由网络歌曲《丁香花》(江涛演唱)导入flash课件“诵读”),同时播放江南雨巷的画面(幻灯片2-8)。听完朗诵,请两个学生谈谈感受。(3分钟)并指导学生朗读。(参考答案见幻灯片9)
二、请3个学生轮读[研讨与练习]第四题中的3首古诗,并谈一谈丁香的寓意。(3分钟)(参考答案见幻灯片10-16)
三、学生板演并表演展示“自主探究成果”(10分钟)
四、课堂小结(1分钟)很多人在理解这首诗的时候,都会去联系写作的背景,从而找出作者写作的深层次含义。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更喜欢单纯地将它理解为一首唯美的爱情诗。“明知爱己不可得,却依然在绝望中苦苦寻索,依然“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种绝望与希望的哀婉叹息,令人肝肠寸断。练案
五、练习检测(10分钟)1.《目标素养评价》丛书“语文必修1”P5-6[自我检测]1-6小题。2.背诵《雨巷》这首诗。
六、课后作业: 大胆想象,把《雨巷》改编成一篇散文或者小说。教后反思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感知作品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体悟作者情怀,引发共鸣,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品析“三美”,感受艺术性,体会诗境之美。【教学难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1、诵读吟咏法,欣赏评价法。
2、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时】两课时。学案(学习活动)第一课时
一、分组轮读诗歌,品味韵律美。(2分钟)
二、flash课件“朗读欣赏”,感悟意象美。(2分钟)
三、研读语文必修1《示范课堂要点扫描》P6-9和语文必修1《目标素养评价》 丛书P4-5中的相关文字,并自主探究,完成1-6题。(15分钟)
1、请给下列字词注音 畔()荡漾()荇()榆()篙()斑斓()笙箫()似的()
2、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到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4、P9第三题:从诗的形式看,《再别康桥》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
5、《再别康桥》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情绪?试从这首诗的结构入手加以分析。
6、徐志摩的离别和一般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答案见幻灯片“自主探究”8-15)教案(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幻灯片2-7)(2分钟)
二、声像资料范读(flash课件“朗读欣赏”),观赏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潺潺小溪的幻灯片,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情的曲子,指导学生学生轮读,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象和韵律美。(4分钟)
二、课堂交流,学生板演并表演展示“自主探究成果”(10分钟)
三、课堂小结(1分钟)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根据提示背诵《再别康桥》全诗(flash课件“背诵全诗”)(2分钟)练案
五、练习检测(10分钟)《目标素养评价》丛书“语文必修1”P5-6[自我检测]7-13小题。
六、课后作业: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赏析文章,并在全班交流。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教后反思 学案(学习活动)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背诵,男同学背诵一、六、七节,女同学背诵二至五节。(3分钟)
二、自主探究,完成1-5题。(12分钟)1.下列各项词语字形有误的一组()A.彷徨寂寥河畔色彩斑斓 B.竹篙漫溯凄宛惆怅而归 C.笙箫繁衍挑衅彳亍独行 D.记载哀怨浮藻碧波荡漾 2.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3-5题。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自由,向我们来了(田间)悲哀的 种族 我们必须战斗啊!九月的窗外,亚细亚的 田野上,自由呵„„ 从血的那边,从兄弟尸骨的那边 向我们来了,像暴风雨,像海燕。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B.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自由诗。C.《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新格律诗”。D.《自由,向我们来了》是新诗中的“自由诗”。4.下面说法错的一项是()A.《再别康桥》中的这两节分别押“ai”和“iang”的韵。B.《自由,向我们来了》这一节押“ian”韵。C.《再别康桥》节奏比较舒缓。D.《自由,向我们来了》节奏短促如鼓点。5.对《再别康桥》这两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招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②开头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淡淡的惆怅失落之感。③“艳影”是“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的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之情。④诗人心中“荡漾”着“波光里的艳影”,是诗人把魂萦梦牵的康桥比作一个美丽的姑娘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见幻灯片16)
三、合作探究,完成1-5题。(14分钟)
1、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这三个“轻轻的”是否重复与累赘。为什么?
2、第二节里面的意象“金柳”在作者心中是一种什么感觉?
3、“青荇”和“潭水”等物象又寄托着诗人对康桥怎样的情感呢?
4、如何解读“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究竟是谁在沉默?为什么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5、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案见幻灯片17-21)教案(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背诵,进一步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象和韵律美。
二、课堂交流,学生板演并表演展示“自主、合作、探究成果”(10分钟)
三、课堂小结(1分钟)走进《再别康桥》,我们能感受到旖旎迷人的风光,清新如画的别离,淡淡如烟的哀愁,兴奋热烈的眷恋,梦幻般的惆怅;走出《再别康桥》,我们依然觉得唇齿留香,含蓄隽永。练案
五、练习检测(5分钟)《目标素养评价》丛书“语文必修1”P5-6[自我检测]14-17小题。
六、课后作业: 朗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教后反思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一、领悟诗情,理解诗意。
二、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三、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四、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第一课时 天上的街市 【教学要点】
一、阅读并整体把握理解诗歌。
二、进一步讨论理解诗情、诗意,讨论中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四、学习理解重点词语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五、学习把握本诗的韵律和节奏。
六、训练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板书“天上的街市”。
问:天上有街市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是怎么回事。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然后再让学生齐读一遍。
三、整体把握,提问讨论。
1.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
(让学生发言讨论,初步理解诗中描写的街市美在什么地方。可概括为: 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2.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诗中一样吗?
(让学生发言谈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主要情节,突出悲剧的结局。)
3.作者为什么把天上写得这么美?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成诗中的那么美好、自由、幸福?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
(意在引导学生追问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出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即理解诗歌一定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写作的背景。)
四、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郭沫若,四川乐山人。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让学生看注释,掌握要点。)他的诗歌的代表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写于1919年至1920年,诗集中充满了“五四”时期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充满了爱国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激情。
《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当时是五四运动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两度回国。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但五四时期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的失望和悲愁情绪,但也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本课两首诗都是选自《星空》。
2.《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24日,当时中国虽然已经受过“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洗礼,但仍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之中。郭沫若在其著名诗篇《凤凰涅槃》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展示已准备好的字幅)
凤凰鸟活不下去了,不得不架上香木,把自己活活烧死,临死之前,凤凰鸟唱着歌,诅咒这个黑暗的世界: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昂头我问天,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我们飞向西方,低头我问地,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地已死了,莫有点儿呼吸。我们飞向东方,伸头我问海,海正扬声而呜咽。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 我们飞向南方,啊啊!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我们飞向北方,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北方同是一座地狱!宇宙呀,宇宙,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当时的人世。(板书:屠场、囚牢、坟墓、地狱)
诗人面对当时中国的现实,感到失望和痛苦,他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他有自己美丽的幻想和希望,《天上的街市》就表现了这种幻想和希望。
现在再请大家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为什么把天上的街市写得这么美?为什么要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那么美好、自由幸福?
(学生回答应当没有困难了。可板书:抒写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五、理清写作思路,理解联想与想像的作用。
1.现在具体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老师引导学生逐段地归纳所写的内容,在归纳时可让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逐步从地上写到天上,从物写到人的,突出其中的联想过程和情感的发展。对诗中的词语也适当地引导学生加以理解。
板书: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 美丽、繁华 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自由、幸福)
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区分联想和想像。
①作者从地上写到天上主要用了什么方法呢?──联想和想像。
②老师略作介绍: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等等。所谓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的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结合具体例句进行说明。如从明星想到街灯,从街灯想到街市,这些是联想;可想出天上有街市,那就是一种创造,就是想像。)
六、请学生再齐读一遍课文,着重体会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特别美。(以引导学生讨论的方法为主,以下要点供老师在学生不能回答时启发用)
1.第一节的“闪”“点”,写出了明星和街灯各自的特点。前两句的比喻,本体是“街灯”,喻体是“明星”;后两句比喻的本体是“明星”喻体是“街
灯”。这是一种回环往复的比喻,读起来特别的美,而内容上又从地上联想到了天上。这两个比喻构成了从地上写到天上的桥梁或天梯,写得天衣无缝,不露痕迹,非常自然。
2.后面三节,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表达了十分肯定的语气。明明是想像的,却说“定然”,表达了强烈的主观情绪,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追求。
3.“来往”一词是因相隔天河两岸而言,“闲游”是对他们已然团聚,正在享受欢聚的快乐而言,二词的位置和配搭很准确,断不可互换。
4.“朵”,用来作流星的量词,而不用“颗”,写出了流星的美,就像花儿一样。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七、学习把握本诗的节奏和韵脚。
1.前段时间,有同学在作业中问我,写诗一定要押韵吗?应怎样押韵呢?
现在就请大家来读一读这首新诗,看看他是否押韵,是怎么押韵的?(由学生发言归纳出)韵脚:第一节“星”──“灯” 第二节“市”──“奇”
第三节“广”──“往” 第四节“游”──“走”
本诗的韵脚都在每节的二、四句的末尾,各小节所押的韵不一样。第一节是ing与eng韵母相近,第二节是i韵母相同,第三节是uang韵母相同,第四节是ou韵母相同。
其实,新诗押韵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读来有韵律感,流畅、顺口就行。新诗也有很多不押韵的,不过押韵的读来,比不押韵的总要优美上口些。
2.新诗一般还具有一定的节奏,就像唱歌有节奏一样。节奏感可以增加诗的美感,读出诗的节奏,可以增强对诗的理解和领悟。(可先请一个学生来读,要求分辩出节奏来,然后进行纠正。老师可就一些两可的情况略作说明。)
八、同学们正在如花的年纪,正是诗样的年华,充满了幻想和想像,正是有诗情,好写诗的岁月,大家要多读诗,学写诗。
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大家大胆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运用联想想像等手段,每人写一首诗。可以写宇宙星空、太阳月亮、也可以写清晨黄昏、课内课外,可以写春花秋草、暴雨狂风,也可以写人与人的对话、心灵的独白„„。最好是有感而发。写得好的我们可以收集起来办个诗刊。
【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选自《星空》 郭沫若
人间:屠场、囚牢、坟墓、地狱 天上: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思路和内容: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珍奇 美丽、繁华 天河──牛郎织女──来往──闲游 自由、幸福
联想:从一物想到另一物 想像:创造性地想出新的事物或形象
词语:闪、点 定然 定 来往 闲游 朵 韵脚:第一节“星”──“灯” 第二节“市”──“奇”
第三节“广”──“往” 第四节“游”──“走”
第二课时
静夜
【教学要点】
一、整体把握诗情,理解诗意。
二、学习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实写)与联想想像(虚写)的关系。
三、重点讨论最后两句诗的含义。
四、做联想和改写练习。【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
《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今天我们来学习郭沫若写的另外一首诗《静夜》,也是写于1921年,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个夜晚,面对朦胧的月色,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想像,抒发了诗人无尽的情怀。
二、范读、学生齐读。
三、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理解诗意。
1.第一节写的是哪些景物?(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2.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月光朦胧,笼罩着松林大地,团团的白云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给人的感觉是──朦胧、恬静的美)
3.第二节写了哪些景物?(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4.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与第一节有关联吗?
(承上启下,引发联想。因月、星自然联想到天河,又因“白云团团”而不见天河,故而引出了“天河何处”的发问。上下过渡非常自然,联系也非常紧密。)
5.下面回答了“天河何处”的问题吗?(回答了,“远远的海雾模糊”就是回答,即“天河就在那远远的、海雾模糊的地方”。这说明了“天河何处”是个设问句。)
6.作者为什么着一“海”字?用得好吗?
(用得好。因白云茫茫如海,即为云海;在月光下的云海朦胧不清,如雾一般,故为海雾。诗人再由“海”产生了联想,引出海中的神话故事。)
7.看注释,理解最后两句。先由学生讲,然后老师进一步补充。(补充:鲛人,亦作“蛟人”。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张华的《博物志》中还说:“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叫“鲛绡”。《述异志》:“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指鲛人)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8.“鲛人在岸”,岸在何处?
(在南海岸边,此在“海雾模糊”之海岸,即在天上。天上有海,岸边有鲛人。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在天河岸边。)
9.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呢?
(这个神话传说中,最美的、最神奇的就是眼能泣珠,故作者既想像出鲛人,自然就会联想到她的神奇本领。可这到底表达一种什么感情呢?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归纳。)(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联系当时的背景,和诗人的处境,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作者既有对现实的失望,也有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月华满天的时刻,诗人虽然写的是鲛人在对月流珠,其实是诗人自己在对月流泪。诗人此时的哀伤、无奈、惆怅,化作了粒粒泪珠,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悲伤、思念之情。作者写鲛人,目的是写自己的情感,但通过这样的联想和想像,既含蓄,又有优美。
可概括为:一个凄美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四、让学生再齐读此诗,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五、郭沫若这两首诗,都发挥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写眼前景的一般是实写,写不在眼前的想像的一般叫虚写。请大家分别找出两首诗中的实写和虚写。
(《天上的街市》中第一节是实写,第二、三、四节是虚写;《静夜》中第一节是实写,第二节是虚写。)
六、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我们可以通过四步中间的联想,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 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你也来试一试,完成“天空”和“茶”,“钢笔”和“月亮”的联想。也可任意选两个词作联想的练习。
七、请看课文后边的练习第三题,先让学生读《夕暮》,对诗意略作讨论后,再把原诗改写为一段散文。如果有时间,可以课内完成,并作课内交流,如果时间不够,就留到课外去完成。
补充:
《夕暮》是一首写景短诗,诗人废名在20世纪40年代说过:“像郭沫若的《夕暮》,是新诗的杰作,如果中国的新诗中准我选一首,我只好选它。”这个评价有些夸张,但也可见这首小诗的魅力。
诗中用比喻的手法,编织了个童话故事般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丰富的想像和善良美好的童心。
八、根据学生前一节课的要求和学生写作的情况,继续鼓励学生写诗,为下一节的练习课做好准备。
【板书】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松林──白云──疏星 朦胧、恬静的美
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一个凄美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木质”和“皮球”:
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第三课时 【教学安排】
内容:写作讲评和练习课
主要做法:将学生的诗歌作品和改写收起来,选择其中较好的进行讲评,针对比较集中的问题作一些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课内背诵和默写这课的两首诗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散文诗两首4
《金色花》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期待永恒美。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我们课前听的这首歌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老师有二个要求,一是我们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二是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1)现在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读的效果。嗅(xiù)闻(气味)。
罗摩衍那(mó,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nì)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祷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mùyù)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花瓣(bàn)2)现在我们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两个小问题:
A 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B“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二、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已经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怎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学生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母亲的慈爱、善良)
2、那么,我们怎样读出这种感情呢?我们先来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人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你同意吗? 现在让我们聆听一遍诗歌朗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听一听感情基调是不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3、听了,我们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但不同的地方,我们怎样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来读不同的地方?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教师提示,学生读)(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学生分析,学生读)(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3、4以后学生自由展示)(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我们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学生表演读、评点。(朗读指导:轻重快慢、抑扬顿挫、感情处理,体态语言等)
三、深情描述,品味画面美。
1、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现在我们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我们先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否来自于这一首诗?
清晨朝露未晞,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妈妈在祈祷了,空气中弥漫着妈妈轻柔的话语。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住气息,一声不响„„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的画面,可以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来做恰当描述。
3、齐读诗歌,再次品味美。
四、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
我们已经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品味了诗歌的画面美。这些美都源来自诗人的神奇表达。泰戈尔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美的根源所在。
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人、老人?)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憎恶?赞美、贬抑?)
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人们←→花儿 母亲←→孩子)小结:新奇的想象,美妙的表达。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母亲喜爱孩子、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表达实在美妙!)
五、创意表达,升华情感美。
你读了这篇文章,是否也觉得我们要为深爱着我们的母亲作些什么呢?我们用有创意的作业,来表达我们一颗感恩的心!
1、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尔《告别》)
2、课外创作:把你们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自制的贺卡上,在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或妈妈的生日送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