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页面设置和分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7:2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2课 页面设置和分栏——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2课 页面设置和分栏——教学设计》。

第一篇:第12课 页面设置和分栏——教学设计

第12课 页面设置和分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页面设置的方法(2)、学会对文章分栏

2、技能目标:

通过对页面设置的学习,初步掌握排版设计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学生的独立个性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造精神、审美观。教学重难点:页面设置和分栏的设置与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各种格式的纸张、校报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里边的校报做得怎样?漂亮吗?好,请大家看。(展示校报)

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板报,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得更好。

一、纸张的识别

教师介绍并展示各种纸张,如A4、B5、B4、16开、A3。并让学生简单了解其相互关联和名称来源。

二、页面设置

1、选择文件(菜单)——页面设置,如下图

2、在页面设置窗口中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

页面预览,观看设置效果,(文件菜单——打印预览)(点“关闭”回到编辑窗口),根据需要调整直至满意为止。

3、分栏

1、选择格式(菜单)——分栏(右图)

2、根据需要调整各值

4、文件菜单——打印预览)(点“关闭”回到编辑窗口)

三、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四、教师点评个别学生的作品。

五、教师小结。

第二篇:第12课教案页面设置

第12课

《Word页面设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使用“文件”菜单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并对纸张类型和页边距进行设置。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掌握“页面设置”对话框的打开方式,从而了解利用Word软件进行页面设置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3.通过Word这一工具软件的学习,感受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来源于生活,服务到生活中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与他人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纸张类型和页边距的步骤。

【难点】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型和页边距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张明星的图片,播放一张张图片,并问学生:“这些明星你们认识么?喜欢么?”学生回答,教师再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明星介绍给大家?”大家情绪高涨,都很想马上把自己喜欢的明星介绍给大家。我们今天就利用Word制作这样的电子小报,那么我们首先应该需要完成的第一步操作是什么呢?此时,教师引入新课:Word页面设置。

环节二:师生互动,分析任务

教师先复习有关Word软件的有关知识。并且进行提问“如何设置电子小报的纸张类型和页面边距”。微信订阅号NTCECN 任务

一、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并总结出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的一般方法:

在Word窗口中执行“文件à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任务

二、分别设置纸张类型和页边距,体会对文档的影响 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和打开教师共享的文档,两人一小组,自行探索纸张类型和页边距对文档的影响。

然后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分别对纸张类型和页边距,并把数据记录在课本上,并体会不同数据对文档的影响。

由师生共同总结:纸张类型决定了整体文档页面的大小;而页边距指的是文字到页面边缘的距离,且数值越大,距离越大。

任务

三、设置纸张方向微信订阅号NTCECN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将页面横向放置?”

教师操作完成改变纸张方向的操作,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置。

任务

四、保存文档 环节三:巩固提高

方向为横向,输入大量的文字,不利于阅读,所以我们将一页分为两部分去使用,这样更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左右两部分应该对称,并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环节四:小结作业

1.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请学生思考保存文档的方式。

【答辩题目及解析】 《Word页面设置》答辩

在Word 2003中提供了哪些视图,并做简单介绍。【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Word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视图模式显示窗口文档的内容,包括普通、Web版式、页面、大纲视图及阅读版式视图等。单击视图切换按钮,可改变视图显示模式。

普通视图:该视图模式下,不显示页眉、页脚、图片等特殊内容,文档中可显示更多的文本信息,工作效率较高。不足之处是其显示形式无法反映出排版的实际效果。

Web版式视图:可以使屏幕获得特殊的背景效果。由于采用了优化的版式布局,正文显示的版面更大,并能自动换行以适应当前窗口。

页面视图:该模式具有“所见即所得”的显示效果。在页面视图模式下,可以看到页眉、页脚、图片、分栏等各种编辑、排版情况,与实际打印结果完全相同。与普通视图相比,在页面视图模式下,文档的显示速度相对较慢。

大纲视图:该模式用于建立文档轮廓、观察文档结构及重新组织文本,一般用来显示长文档。在大纲视图模式下,可以折叠文档,即只查看标题,也可以展开文档以看到所有内容;可以通过对标题及所属文本的移动实现对文档结构的快速调整。利用工具栏上的“升级”、“降级”按钮可实现标题的位置变化或降为文本(即删除标题)。

阅读版式视图:该视图以图书的分栏样式显示Word 2003文档,Office按钮、功能区等窗口元素被隐藏起来。在阅读版式视图中,用户还可以单击“工具”按钮选择各种阅读工具。

第三篇:页面设置教学设计

课 题:页面设置

课 时:1课时 教 具:计算机

教 法:自学辅导法、演示实习法

学情分析:页面设置内容是上机考试中抽查的内容,多为细节操作。页面设置主要了解操作内容,页面大小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首字下沉、脚注和尾注是常考内容,要求准确操作。对这些细琐的知识点,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操作要认真,准确率要高。

教学目标:1.掌握页面设置命令的功能、能调纸张大小、页边距等。2.掌握设置页眉页脚的方法及脚注尾注、插入分页符、页码 3.掌握首字下沉操作

4.进行页面设置操作的练习,巩固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页面设置

教学准备:自制演示幻灯片(知识点)、学生用实习文件 教学过程: 〈点名〉 〈导入新课〉(1分钟)

字符格式设置和段落格式设置可使文字美观合理,但是文档的整体效果,如用多大的纸,页面的上下眉脚,及页码等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排版操作,最后才能打印输出,本节开始我们将学习页面设置有关操作。

〈展示教学目标〉(1分钟)

点明本节课学习内容,及重、难点,说明本节课操作要求。〈新授内容〉

教法:结合练习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

一、页面设置(5分钟)1.页面设置命令的功能

文本区域的区域就是纸张的大小减去页边距。

⑴单击“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五个选项卡:“字符数/行数”、“页边距”、“纸张大小”、“纸张来源”、“版面”

⑵页边距: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应用范围”列表框可选择“整篇文档“或“插入点之后”,通常选“整篇文档”。

⑶纸张大小:可设置纸张大小和方向。可在“纸张大小”框中选择,也可以选择“自定义大小”,并在“宽度和高度”中输入纸张大小。

演示:设置纸张大小的操作。

强调:页边距单位为厘米,如改变单位必须连数字及单位一起输入。

纸型的选择要准确,如A4与A4 plus ;16K与PRC16K不同

二、插入分页符(1-2分钟)

点拨并演示:插入分页符两种方法

⑴将插入点移到想另起一页的位置,按组合键Ctrl+Enter。

⑵可以使用“插入”中“分隔符”命令,在对话框中选择“分页符”选项。

⑶删除分页符:插入点移到人工分页符的水平虚线上,按Delete键。

三、插入页码(3分钟)

演示:“插入”菜单中“页码”命令,用选择页码插入的位置和对齐方式

注意:“首页显示页码”可决定第一页是否要插入页码。要改变页码的格式可单击“格式”按钮,比如更改起始页码。

四、页眉页脚的设置(5分钟)

教法:先展示一个设置较复杂的页眉和页脚,让学生了解页眉页脚可包含的内容,出现对话框的作用。

演示:页眉页脚的设置与修饰;(可包含的内容很多)页眉页脚工具栏常用工具按钮的使用; 退出、删除页眉页脚编辑的方法。

点拨:建立奇偶页不同的页眉:在“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单击“页面设置”按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选中“版面”标签;单击“奇偶页不同”复选框;返回编辑区后会出现提示,编辑奇偶页不同的页眉页脚。

五、首字下沉(1分钟)演示:格式——首字下沉。

点拨:可设置下沉的行数、字体。

六、插入脚注和尾注(2分钟)

脚注和尾注都是注释,其唯一的区别是:脚注是放在每一页面的底端,而尾注是放在文档的结尾处。

命令:“插入”—“脚注和尾注”命令,按要求进行设置 若要删除脚注或尾注,则选定脚注或尾注号,按Delete键。

〈学生练习〉(15分钟)

学生打开准备好的练习文件,按要求进行以上四个内容的练习。每个学生四个知识点都能做一遍,共两个大题。

〈练习反馈〉(5分钟)

找学生到教师机做练习题,教师将出错多的内容进行点拨,总结。

〈学生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点拨,继续做练习。〈教学反思〉

第四篇:第12课《荷花》教学设计

第12课《荷花》教学设计 黄河路第一小学 曹慧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的意思,能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2、通过对课文学习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1、理解描写荷花开放的词句,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成一池荷花。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欣赏荷花图片,谈谈感受。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3、教师导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而且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他一起到文中去细细欣赏吧。看看他是如何描写荷花的?

4、板书课题:荷花,齐读课题。

二、认真品读,领悟课文

1、品读第2自然段。

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荷叶美和荷花美的句子和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在小组内读一读,告诉他们你的感受。

2、小组分享

(1)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你认为最能表现荷叶美的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那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好?

你能把荷叶之间挨挨挤挤的感觉读出来吗?(板书:荷叶多)

(2)还有哪个词语你认为用得好?。

(板书:色彩美)指导,碧绿重读。

生:“大圆盘”用得也很好,写出了荷叶的样子。(板书:样子美)

(3)在荷叶的衬托下,荷花显得更漂亮。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呢?能不能用其他字来替换一下?再读一读。(4)想象一下,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5)它们都有哪些姿态呢?

谁想完整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荷花的各种姿态呢? 看一看,作者描写荷花时用了一个什么句式?(6)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这说明荷花不仅很美,而且姿态各异。(板书:姿态各异)

2、自学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些问题的答案。①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活的画”?

②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请用“~~ ”画下来。③这里的“画家”指的是谁?

多么美丽的一幅荷花图呀,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再把2、3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3、配乐朗读,想象画面

同学们,这么多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象画面。(教师配乐朗读)(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仿佛”是什么意思?

4、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1)如果,现在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告诉你悄悄话?会说些什么呢?

(2)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那么,同学们一定也很喜欢这一自然段。现在小组试着读一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3)原来这一切都是梦境,我才记得我不是荷花,而是引读(在看荷花呢)。(4)作者已经陶醉在荷花池中了。相信,有不少同学也已经深深的被这美丽的荷花给吸引了,那么就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第4、5自然段吧!

5、齐读全文,整体感受

这幅荷花图真的很美,美得让作者陶醉,美得让大家流连忘返。那么让我们再通过动听的朗读再次感受美丽的荷花池吧!板书设计:

荷 花 荷叶:荷叶多

色彩美

样子多

荷花:姿态各异

第五篇:第12课《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

执行人:王凤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⑵、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课中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⑵、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教学重点】:

本文重点是弄清“心声”含义,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归纳。【教学难点】:

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这是本课的难点;初次接触小说,侧重引导他们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板题】:

12、心声

黄蓓佳

二、整体感知:

1、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

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2、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明确:

⑴、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⑵、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⑶、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⑷、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3、请你根据这四个场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明确:

情节结构:公开课前→ 回家路上→ 次日放学→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作业布置】:

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并对其进行分析。【板书设计】:

公开课前→ 回家路上→ 次日放学→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

1、学生概括归纳程老师和李京京的形象特点。

明确:

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对工作认真负责;也存在不足。

李京京: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执著追求不轻言放弃、铭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

2、研讨刻画李京京形象的描写方法。

本文在塑造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请大家举例说说。(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举例略)

教师点拨:这些描写刻画细腻、真实,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文中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切,请同学们找出认真体悟,分析它的作用。

⑴、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

⑵、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

⑶、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理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⑷、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

么。

⑸、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⑹、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教师点拨: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上面1-3句及“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有间接的心理描写,如4-6句中希望自己得到朗读机会。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理历程,使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丰满。

二、理解主旨:

1、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明确: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2、学完《心声》,同学们在敬佩李京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勇气的同时,对程老师公开课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明确: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说明他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了上好这节课,她绞尽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的嗓子沙哑,怕影响了学校荣誉。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应当肯定。但程老师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做法应当摒弃。

3、大家讨论下“心声”的含义有哪几层?(提示:本课以“心声”做标题,作者描述了什么人的心声?怎样的心声呢?)明确:

“心声”的含义: 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

③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作业布置】:配套练习【板书设计】:

人物:李京京(沉郁、指著、倔强)朗读要求被拒绝(开端)

情节 用真情和体验练习朗读(发展)

声情并茂朗读(高潮、结局)

【课后反思】:

下载第12课  页面设置和分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2课 页面设置和分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

    第12课巧用瓶盖 教学 设计范文

    第12课《巧用瓶盖》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宋玉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瓶盖排列,拼贴图形。 2、引导学生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制作有趣的物品。 3、让学生能够对废旧材料制作......

    第12课 《收信、回信》教学设计

    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第12课 《收信、回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陕西科技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3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

    第12课_英国资产阶级革命_教学设计课件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正确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阐述革命的经过,理解《权利法案》颁布的目的、内容、作用,能结合后边将要学习的内容得出这场革命......

    第12课-我像小树茁壮成长(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我爱我的生命第12课我像小树茁壮成长一、故事小屋小胖是二年级学生,今年8岁了,小胖最讨厌运动了,他觉得又累又不好玩。结果他变成了个小胖墩!小胖的班级在教学楼三楼,他......

    第12课小河与青草 教学设计

    《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学 校主备人教材分析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告诉人们的至亲至爱......

    第12课 图文并茂美文章 教学设计

    第12课 图文并茂美文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在小报中添加图片,掌握插入图片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图片的调整,掌握对图片尺寸、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的设置。 3.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