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分子的变化教案
水分子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两个实验探究,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2)通过对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个变化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了解分解反应和花和反应,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3)能够对已知的物质按照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4)能用文字表达已知的化学反应。2.过程与方法
(1)学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并进一步建立宏观联系微观的思维方式。(2)通过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水的分解与合成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团体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水的分解与合成(2)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 2.教学难点
认识化学变化的性质
三、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在整个变化中,水分子发生变化了吗? 生:没有
师:那发生变化的是什么呢?从而可以判定这是一个什么变化呢? 生: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水分子是否会发生改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探究学习。【讲授新课】
师: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用到一种新的仪器,叫水电解器。同学们看着讲桌上的水电解器,红色导线的一端与水电解器是的正接线柱相连,黑色的导线一端与水电解器的负极相连。我们看一下水通电后的视频片段,仔细观察产生的现象。
师:1.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呢
2.哪一极产生气泡快
3.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是多少? 生:1.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两侧的玻璃管液面下降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泡速度快
3.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看到玻璃管内产生了气体,根据水的组成,大家猜想一下,产生的可能是什么气体呢?大家在回忆一下水加热之后会有什么现象呢? 生:作出猜想
猜想一:氢气 猜想二:氧气 猜想三:水蒸气
师:刚才同学们做出了不同的猜想,那到底是哪种气体呢?我们需要实验来验证,请看温馨提示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从温馨提示中,你能否找到检验气场的方法呢?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讨论一下,设计实验方案,并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生:小组讨论,交流实验方案
1.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液面下降较小的玻璃管尖嘴处,观察现象。2.将液面下降的较大的玻璃管内的气体点燃,观察现象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那么能否是水蒸气呢?哪一位同学说一下?
生:因为水蒸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猜想三是错误的
师:根据我们的观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什么气体?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呢? 生:氧气 氢气 师: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中类和体积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一比二。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反应用式子表达出来呢?
师:参加反应的是什么物质?生成物是什么呢?反应条件是什么呢?箭头指向生成物。这种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文字表达式,这是我们化学反应的一种表示方法。在这个反应中,水是什么?氢气和氧气是什么?通电是什么? 生: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师:通常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哪一面?生成物写在箭头哪一面? 生:左边 右边
师:从文字表达式中,我们可以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就是文字表达式的意义:表示一个化学反应
师:在水电解的过程中,水师怎样变成了氧气和氢气的?水分子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师:演示动画过程,同学们你能否把我们刚刚观察到的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用拆分模型的形式来展示一下呢?
师: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水分子被破坏,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了而原子没变。这就是化学反应的实质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呢? 生:畅谈收获
六、课时作业
七、板书设计
水分子的变化
一、水的分解
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的实质:
八、课后反思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而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力求图突出实验探究式教学,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努力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由学会变为会学。本节课较抽象,难以理解,课堂思维容量较大,这需要自己要加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语言精炼,思路点拨到位,以保证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
第二篇:运动的水分子教案(范文)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
教学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
具:量筒、小烧杯、水、酒精 课
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展示几幅有关水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水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作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一: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
展示三态变化的图片,感受三态变化的过程,然后回到导学案,提问学生预习三态的水中水分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掌握情况。
根据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学生归纳水分子的变化情况,学生能够清楚的知道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是不变的。
二、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解释“雨后初晴的道路,路边斑斑水渍,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水烧开后的锅盖,”水烧开后,解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这两种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图示,试着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能量、水分子的运动和间隔的变化情况。然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的间隔和排列发生了变化。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思考导学案上的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为什么看到字迹逐渐消失?这个问题,让三号同学展示。
三、分子的特征
分子太小了,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可以展示一滴水中含有的水分子个数让学生体会分子很小。
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填写实验现象和解释。探究实验1:
现象: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解释:分子之间有间隔。探究实验2.: 现象:热水中的品红扩散较快。
解释: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高分子运动快。总结分子的特征,小组交流展示。分子的特征: 1.分子很小。
2.分子之间有间隔。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四.课堂总结,小组谈收获。
第三篇: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 教案
初中化学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3.认识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教学难点:
从微观上理解化学变化
三、教学过程
(教师手拿一杯水)
教师: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什么发生了改变?而不变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教师:很好!水的三态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如果往水中通以直流电,情形是否会有不同呢?
学生沉思
教师:让我们从科学实验中寻找答案!
教师演示:实验2-2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边实验边说明实验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观察并记录小组讨论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组间交流。
教师:水可不可以分解,为什么?大家观察的真细致!
化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不过,正如大家所想的,判断水是否分解还得找出实验中生成的气体到底是什么气体?生成的气体会是水蒸汽吗?
强化问题:如果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那么生成物会是两种什么气体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18世纪化学家就开始研究了。
教师:大家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两支玻璃管中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吗?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提示:(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演示生成气体检验:用
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端玻璃管中的气体,气体能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教师:水通电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教师板书:
水
→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
氢元素
氧元素
教师提问:那么,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
学生: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师板书: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播放视频: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
教师: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进行了从新组合。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板书: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教师:水通电分解的文字表达式:水
→
氢气
+
氧气。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这种反应我们把它叫做分解反应。
板书: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加热水
水通电
特点:一变多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课本32页的交流共享:
在水受热蒸发与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
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水分
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在通电的过程中,水分子
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小组交流并回答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以课本内容为载体,采用实验探究、微观过程分析、启发引导、讨论交流等方式,并在不同时刻教师强化,学生很好的初步形成了科学的物质变化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观念的建构离不开具体的化学事实知识,恰当的化学事实知识是化学观念建构的基础,比如本节课内容;合适的方法手段能促进观念的形成,如本节课实验、讨论交流、微观分析、教师引导强化等都是有效的手段,更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适当降低了教学难度,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掌握和理解。
第四篇:《运动的水分子》教案鲁教版
《运动的水分子》教案鲁教版
深入思考、理解水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实验探究:
0l酒精与0l水混合后总体积等于100l吗?
解惑:
水与酒精是不发生化学反应的,但混合后体积却变小了,这说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酒精分子进入到了水分子间的空隙中,水分子也同样进入到酒精分子间的空隙中,因此总体积减小了。
猜测假设:
等于或不等于。
观察发现:
总体积小于100l,理解背后的实质原因。
思考提问:
再比如,你放学回家,还没进门就知道到妈妈做的什么饭了,这说明什么呢?学以致用:
思考、讨论、使学生加深对微观的理解。
问题引导:
为什么固态和液态水中的水分子排列较紧密,而气态水中的水分子则比较杂乱地分布?
讲解: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力,这种力在固态和液态时要大一些,在气态时则小很多,水分子存在相互作用是水分子的第四个特性。
深刻理解:
听讲、思考、理解。
过渡设疑:
在分析完水的固、液、气三态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实质。
问题引导:
水怎样才能变成冰,水怎样才能变成水蒸汽?
大家都烧过水,当水开了之后,如果我们揭开壶盖,就会看到有大量水蒸汽冒出,同时壶盖上有许多水滴滴下,这是为什么?
展示自我:
思考、回答。
点拨讲解:
我们学习了一些微粒的性质,就应练习着从微观本质上去解释这些宏观现象。水的三态变化常涉及能量的吸收与释放,烧水时,水分子就获得了能量,于是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最终挣脱了分子间的束缚,离开液体表面,变为水蒸汽逃逸到空中了,这在宏观上就是水的蒸发。当水分子碰到温度较低的壶盖时,壶盖就吸收水分子的能量,导致水分子能量降低,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变大,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宏观上就表现为凝结成水滴。
指出:
其实不只是热能能使水分子运动加快,象风能等其它能量都能使水分子运动加快。比如,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更容易干,就是风能使分子运动加快的缘故。深刻体会:听讲、思考、理解,充分调动刚学过的知识,并进一步巩固、发展,再次领会宏观与微观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小组讨论:
水结冰和冰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相互间隔是怎样变化的?合作交流: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归纳总结:
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获得或失去能量能改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彼此的间隔,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而引起的,这就是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领略本质:
从微观角度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实质。
教师评语:
同学们我们的探究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收获不少。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达成目标情况进行总结)同学们表现的确实很棒!努力吧!未来的小科学家们,只要你们无愧于化学,化学就会帮你到达胜利的彼岸!畅所欲言:
生活中有很多的物品就是很好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当我们真正的把他们利用起来时,你就会感觉到,实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第五篇:《水分子模型》教学设计
课例1 理想模型,实现“宏观、微观、符号”的统一
——《水分子模型》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在化学用语教学中,“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们好不容易培养的兴趣很可能因为本主题的枯燥、抽象而消失殆尽,本主题自然成为大部分学生难以逾越的鸿沟。如何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如何帮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神奇莫测的微观世界,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最终我把“神秘武器”落脚在“理想模型”这一科学方法上。
“理想模型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化学对微观粒子结构的研究离不开“理想模型法”,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带领学生从最熟悉的物质——水做起,研究、制作、使用、分析水分子模型,并将其贯穿于初中化学的学习的全过程中,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目标定位
在学习有关分子、原子的知识大致一星期之前,就可以进行此专题的学习,进而将水分子模型应用到全程教学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前提和思维特点,不可一蹴而就,不可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要层层深入。
1.通过水分子模型的制作、使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学习和使用“理想模型法”,逐渐帮助学生树立“物质的微粒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2.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得学生逐步建立物质的“三种表述——宏观、微观、符号”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方式,并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
方法阐释
本专题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好问出发,采用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分析归纳等方式,与学生一起制作水分子模型,从中体验微观粒子的奇妙,帮助学生进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再以水分子模型作为研究问题的“媒介”贯穿于全程学习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观察”、“想象”、“拆分”、“组合”中将研究深入,将问题深入,最终帮助学生建立物质的元素观、物质的微粒观、物质的“三种表述”统一观。
教学流程
水分模型的制作和研究
1.教学时机:在学习有关分子、原子的知识大致一星期之前组织此专题教学。
2.研究性学习:布置这样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水分子的模型,结合你的已有经验,查阅课本和其他资料获取制作依据,记录你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和收获,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和展示!”
(学生们比以往接受任何作业都痛快地接下了这个作业,两天过去后的展示课上,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收获着激情和喜悦„„)
【设计意图】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此种学习方式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交流与展示:
(1)学生们制作的水分子模型可谓五花八门、精彩频呈、美仑美奂。原子:土豆、龙眼、桂圆、橡皮泥、小皮球、纸团、泡沫塑料球、篮球、乒乓球、手球等成了可爱的氢原子、氧原子;
连接方式:铁丝、牙签、透明胶等成了连接原子的“键”;
连接的角度:有糖葫芦型、三角型、直角型、熊猫头型等各种不同的“键角”。
(2)学生们的体会、想象、疑惑可谓妙不可言、神秘莫测、魅力无穷。这个小小的水分子模型把学生们带入了神秘的微观世界里: 海水里的水分子和我嘴里的水分子一样吗? 氢原子和氧原子谁大谁小?它们有质量吗?
水分子有颜色吗?水分子有味吗?水分子会跑吗?水分子有生命吗? 原子是圆形的吗?是实心的吗?原子身上长毛吗? 氢原子、氧原子按怎样的结构结合在一起? „„
【设计意图】新课程的学生发展观认为,学生的生命本体能否不断获得健康发展,特别是能否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素质,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学生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发展的,离开实践活动,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二是学生的发展是由学生自己自主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新课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就特别强调要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主建构。
4.归纳总结
教师把学生们交流展示后的问题总结为三类,这也是学生们在制作水分子时一定遇到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1:水分子的构成
即使现在还没有学习分子和原子,但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科普读物、媒体资源等成为学习学习分子和原子最有力的基础。所以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请教他人你等方式,学生比较就可以知道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合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问题2:原子的大小
氢原子、氧原子谁大谁小?学生们通过翻阅课本、查阅资料等方式清楚了氧原子比氢原子大及大致的比例关系。
问题3:原子的排列方式
原子间到底以何种方式排列在一起?虽然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和理论难度,但是学生仍然“神采飞扬”般猜想出各种方式。如:
直线型
糖葫芦型
熊猫头型
此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们的设计,因为这本身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至于是哪种方式教师只要告诉学生水分子的模型类似于“熊猫头型”,至于为什么可在后续的学习中学到或自己进一步查询资料。
问题3:分子、原子透明吗、有颜色吗、有味道?原子是圆形的吗?等等 至于这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教师每必要给学生答案,只需激励他们继续研究即可,因为微观世界是神秘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学生零散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基于“发展”的主题、循着“研究”的轨道、本着“创新“的原则,实现从“实践”到“理性”的飞跃。
5.制作“理想模型”
教师拿出提前购买的材料(建议按至少每人一个水分子的量准备),如:橡胶球、乒乓球、双面胶(其中橡胶球和乒乓球的大小比例要合适),分发给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规范的水分子模型。
【设计意图】学生在“摆弄”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模型”,而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水分模型的使用之一
1.教学时机: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使用水分子模型。
2.探究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主要研究点,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问题:
(1)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水、氧气和氢气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
(2)用微粒的观点,借助水分子模型(每生一个),小组合作进行“运动”、“拆分”和“组合”,模拟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的微观变化过程,总结出这两种变化有哪些不同?
要求学生交流讨论的重点是:结合课本内容,用规范、简练的语言回答两个问题。
3.随着小组的展示和补充,教师的点拨点主要有3个:
(1)两种变化的不同:物质发生无力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分成原子,原子要进行重新组合,这就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时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这里“最小”就是不可分的意思。
(3)原子是可以继续再分的,初步渗透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
【设计意图】探究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和变化说起,采用理想模型法,用直观、生动的手段破解这一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从而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水分模型的使用之二
1.教学时机:在学习《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时使用水分子模型。
2.在学习《有关化学式计算》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问题:请同学们以水(H2O)为例,结合水分子模型,研究化学式的计算。(要求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重点思考、交流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
问题1:求水的相对分子质量。问题2:求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问题3:求水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设计意图】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初次遇到的化学计算类型。这部分计算的关键不在于“计算”,而在于明确“化学含义”,这就是学生学习的“困扰点”。以水分子模型作为“宏观”、“微观”、“符号”联系的“媒介”,对于学生突破这样难点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继续深入探究:我们以计算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例,算式计算的是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什么能代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n个氧原子子
2n个氢原子子
n个水分子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点拨: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这是n个水分子,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际是水中所有氢原子的质量与氧原子的质量比,既2n个氢原子的质量与n个氧原子的质量的比,约分,就是水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因此,我们在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时,是以一个分子为基准计算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计算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时,也是以一个水分子为基准计算的。我们根据化学式求各元素的质量比和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时,计算关键是以一个分子为基准。这从而也体现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如我们前面学习的化学变化,从宏观上来说,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物质,从微观世界来看,是生成了新的分子或原子。正是因为微观上生成了新的分子或原子,在宏观上才生成了新物质。
【设计意图】以水分子模型作为“媒介”,实现物质“三种表述”的有机融合,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
水分模型的使用之三
1.教学时机: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使用水分子模型。
2.本节课主要有两个探究点,一是实验探究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二是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对于第二个探究点就可利用水分子模型,采用理想模型法这一直观、生动的特点,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教师可设计如下探究问题:为什么一切化学反应都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请以电解水这个变化为例,结合水分子模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进行说明。
【设计意图】学生每人1个水分子,小组合作“拆分”和“组合”,模拟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很容易得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未发生变化,水到渠成的得出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很好的化解这一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