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教学设计
备课人:范银锋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体会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理解公民权利的含义,了解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具备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理解公民可以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二.重难点分析
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人民和公民的关系是本框的难点。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2012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大家看到的这一场景是什么?你们会唱我们的国歌吗?了解我们的国徽吗?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课,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伟大祖国。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页虚框内容
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教师小结: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悬挂的,国徽的图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国徽的尊严。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学们想一想你属于人民的范畴吗?人民包括哪些人?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教师小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1、你知道公民、人民、国民这些词语吗?能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阅读教材6页漫画,思考问题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然后引入公民的概念,并结合相关链接和讲解“华侨”“美籍华人”“中国人”“中国公民”的含义来加深学生对于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和联系。
2、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公民与人民的概念:(1)含义不同。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2)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3)性质不同。
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大家都属于人民,我们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提问:
(1)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通过这一材料的处理引出什么是公民权利和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案例分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页虚框内容,回答
(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2)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教师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才能落到实处。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它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提问: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参看P7虚框内容,要求学生写一写、说一说)
小品表演,八个学习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表演《尴尬的搜身--教材7页虚框内容》,分组讨论: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什么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3)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四.课堂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五.课后反思
第二篇:《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教学设计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体会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理解公民权利的含义,了解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具备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理解公民可以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
3、重难点分析
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人民和公民的关系是本框的难点。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2012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大家看到的这一场景是什么?你们会唱我们的国歌吗?了解我们的国徽吗?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课,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伟大祖国。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页虚框内容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活动一: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小结: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悬挂的,国徽的图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国徽的尊严。
1.我们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2.人民包括哪些人?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和其它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我国人民的地位:教师: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立以后,社会上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我们必须与其进行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动摇,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衔接语:同学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的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我们今天同样享有各种权利和义务,但是我们的权利通过什么方式得以确认和保障呢?请同学们思考教册第5页情景。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板书)活动二:阅读第5页相关材料
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归纳)教师总结:
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1.公民权利的含义: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并赋予公民享有有某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例如: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2.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例如: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三: 教材第6页
★辨一辨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人民——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
公民——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
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3.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归纳到书上)4.我国的公民属于哪些人?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活动四:阅读第6页小寒的相关材料,议一议:
小寒的父母生下她后嫌她是一个女孩儿,出生后不久就将她遗弃街头。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生活清苦。小寒6岁时,因为没有户口就近报名入学。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哪些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 答:应该享有抚养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说明: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5.权利的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
宪法
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活动五: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
(见教材7页材料)议一议:
六名中学生因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到商场选购化妆品。柜台负责人傅某怀疑学生偷化妆品,不顾学生的再三表白,将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结果并未找到“赃物”。傅某把6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答:是
6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答: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七、课堂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第三篇:《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教学设计
《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和体会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理解公民权利的含义,了解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具备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理解公民可以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
3、重难点分析
人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是怎样得到保障的,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人民和公民的关系是本框的难点。
五、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2012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大家看到的这一场景是什么?你们会唱我们的国歌吗?了解我们的国徽吗?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一课,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伟大祖国。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页虚框内容
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小结: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悬挂的,国徽的图案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国徽的尊严。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学们想一想你属于人民的范畴吗?人民包括哪些人?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小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1、你知道公民、人民、国民这些词语吗?能不能将它们区别开来?阅读教材6页漫画,思考问题(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然后引入公民的概念,并结合相关链接和讲解“华侨”“美籍华人”“中国人”“中国公民”的含义来加深学生对于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和联系。
2、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公民与人民的概念:(1)含义不同。
公民是指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指国家的主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2)范围不同。
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大家都属于人民,我们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提问:(1)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通过这一材料的处理引出什么是公民权利和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案例分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6页虚框内容,回答
(1)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2)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教师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才能落到实处。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它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提问: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参看P7虚框内容,要求学生写一写、说一说)
小品表演,八个学习小组每组选一名代表表演《尴尬的搜身--教材7页虚框内容》,分组讨论: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什么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3)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课堂小结: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教学反思
一、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比较多的的案例来分析“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如:刚出生的婴儿、出国的公民、犯罪分子、成年人和选民等例子来对人民和公民的区别进行说明,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身边的例子来掌握课本的知识。
二、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政治课教学开始之前若能巧妙设计,做到简洁明快,新颖别致,富有吸引力,则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把大家都耳熟能祥的歌引入课堂,大大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利用学习生活资源,增强了道德情感。走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中捕捉教育教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行为,激励学生情感。我通过让学生描画国徽图案,并对国徽各部分图案的寓意畅所欲言地讨论。激励、引导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国家作贡献的决心以及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觉得存在着不足之处:
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应再调动一下,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就更好。
第四篇: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5.依法治国的内容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依法治国的要求和意义
难点: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活动体验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出示有关中国人大网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并修改的材料,提出问题,借此回忆前几课的知识点并由此引入新课:课题——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
(二)讲授新课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教师)出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视频和材料,思考:我国每年都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呢? 出示导学题:
⑴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⑵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⑷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有何关系?
(或者说为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⑸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它有哪些职权?(学生)阅读课本P74——75内容并完成上述问题。(让学生起来回答上述问题,老师做总结)⑴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利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⑵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⑷全国人大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它中央国家机 1 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高检察院都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它的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强化练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易混知识区分)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者有什么区别? 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根本制度分别是什么?
(提升练习)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决定免去刘志军的铁道部部长职务,任命盛光祖为铁道部部长。
相关链接:刑法修正案加大对飚车醉驾、食品安全、恶意欠薪等违法犯罪行为惩处打击力度。
依据材料回答:
1、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了哪些权利?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一特征?
2、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什么治国方略?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教师)出示导学题:
⑴什么是依法治国?宪法对此如何规定? ⑵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重要性+对公民、国家、社会的意义)
⑶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基本要求? ⑷怎样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或依法治国,国家怎样做,对公民又有何要求?(从国家以及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做答)
公民的做法:思想+行动
(让学生起来回答上述问题,老师做总结)
⑴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⑵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⑶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提升练习)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⑷怎样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④(公民)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三)课后小结: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四)板书设计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1、依法治国
2、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3、政府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4、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
五、教学反思
此框题的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册书的重点。其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因为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在八年级有过接触,我想对于同学们来说不会太陌生,因此,没有足够地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结果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表达错误,句子不通顺;关键词不对照,偷换概念。
同学们混淆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为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的同学不在少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看来学生对这部分还是比较生疏的。我想原因是他们接触的少,不能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内涵和区别,光靠死记硬背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这些错误纠正起来又那么的困难,后来我用了图表的方式归纳总结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国家机关产生的过程、顺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一目了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大事。人民代表大会 —— 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是我国根本制度。
经过对比,发现效果还不错,让同学们读了几分钟,就提问了,发现他们区分的比较清楚了。这次的经历告诉我:不能低估学生的能力,也不能高估学生的能力。要充分备学生,考虑学情,才能客观地去安排与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的教法和学法。这样会少走弯路,从而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提高课堂实效。
第五篇:《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一框题教学设计
课题: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3.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4.知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方法与过程:
1.通过具体事例介绍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让学生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通过对一些图片和文字材料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中国现在是一个法治国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在维护国家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权威。2.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守法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本框重点。
难点:依法法国是本框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学;问题教学法、讨论法、活动体验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有关中国人大网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并修改的材料,提出问题,借此回忆前几课的知识点并由此引入新课:课题——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
(二)讲授新课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教师)出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视频和材料,思考:我国每年都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教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呢?
出示导学题:
⑴ 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⑵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⑶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⑷ 全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有何关系? ⑸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它有哪些职权?(学生)阅读课本P74—75内容并完成上述问题。(教师归纳)
⑴ 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
⑵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⑷全国人大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其它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他监督。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高检察院都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教师)出示导学题:
⑴ 什么是依法治国?宪法对此如何规定?
⑵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⑶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⑷怎样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教师归纳)
⑴ 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⑵ 依法治国的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⑶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⑷ 怎样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 各级国家机关要依法组建,依法依法行使职权。② 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三)课后小结: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四)板书设计
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1)依法治国含义和意义(2)依法治国要求(3)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