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教案

时间:2019-05-12 17:1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教案》。

第一篇: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教案

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常识性了解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物体不显电性的原因。

3.常识性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二)教具

挂图,投影仪,玻璃棒一根,丝绸一块,橡胶棒一根,毛皮两块,碎纸屑若干。(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演示: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将玻璃棒置于碎纸屑附近,观察玻璃棒吸引碎纸屑的现象。

提问1: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

答: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就带电了,带电物体会吸引轻小物体。

提问2:若将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靠近碎纸屑,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丝绸带了电,也会吸引轻小物体。

演示:将摩擦玻璃棒后的丝绸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提问3:自然界里存在几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什么电荷?

答: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提问4:想一想丝绸会带什么电荷?

2.引入新课

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要解释摩擦起电现象,需要知道一些关于物质结构的知识。

3.进行新课

(l)物质的原子结构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经过科学家世世代代的研究,现在已经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点同学们在化学课上已经学过了。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哪位同学说一说水分子又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呢?

分子和原子都是很小的微粒,不但用眼睛看不到,用一般的显微镜也看不到。若把原子看作球形,一般原子的半经只有10-10米左右。设想把1亿个氧原子一个挨着一个地排成一行,也只有几厘米长。

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往下分。人们认识原子的结构,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世纪末叶,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用实验证明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存在,从此才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②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实验证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库。一个电子也可叫做一个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带的电量都是e的整数倍。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多少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库?(6.25×1018个)由原子的核式结构可知,物质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的。那么通常情况下,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呢?��指导同学看课本“原子结构”部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③原子核所带的正电=核外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不同物质中的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并不相同,核外电子的数目也不相同。(利用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挂图,讲解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结构。)了解了物质的原子结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摩擦起电的原因。

(2)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

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讨论: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较弱,在与丝绸摩擦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带什么电?(负电。)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

(3)摩擦起电的实质

由上面讨论可知,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弱的物体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与它相摩擦的另一物体上,这个物体失去多少电子,那个物体就得到多少电子,而电荷的总量并没有改变。

因此,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它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4)讨论与练习:(投影片)

①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都能带电吗?

答: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多,得到电子的机会少;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失去电子的机会少,得到电子的机会多;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所以,一般来说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通过摩擦可以使它们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但是,若这两种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都较强,就很不容易使它们通过摩擦发生电子的得失,因此它们就很难带上电。

②玻璃无论与什么物质摩擦都带正电吗?

实验: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后,去靠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实验现象,结果:玻璃棒与橡胶棒互相排斥,说明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排出几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起电的序列:兽皮一羊皮一石英一玻璃一丝绢一木条一胶木一松香一硫磺。

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

③有人说:带电体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都消灭了,这种说法对吗?

答:不对。中和现象的实质,也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使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都恢到不带电的中性状态。

④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 [ ]

A.玻璃棒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失去了电子;

B.丝绸上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答:说法A和D正确。)

4.小结(略)

5.布置作业

1.认真看本节教材。

2.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的小纸筒(图1)。小纸筒先被吸过来,这是因为______的缘故。当小纸筒与玻璃棒相触后,立刻又远离玻璃棒,这是因为______。

3.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相互摩擦后,下面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 ]

A.甲带正电,乙带等量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等量正电;

C.甲和乙都带等量正电。

备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

第二篇:摩擦起电教案

中班科学: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的现象,初步了解什么叫摩擦起电。

2、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引导幼儿探索。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活动准备

笔每人一支,碎纸屑,双色纸,泡沫渣,毛线头、小石头、树叶等材料分组准备好。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师:

二、幼儿动手操作,了解什么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1、分发尺子,每人一把,分发碎纸屑,每组一包。教师出示尺子,碎纸屑,让幼儿说它们的名称。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用尺子把碎纸屑吸起来,幼儿分组活动,要注意及时提醒幼儿千万不要把碎纸屑掉在地上,要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宝宝。

——师:刚才大家都开动了小脑筋,可是纸屑没有吸起来呦!别灰心!你们知道吗?老师可是一个有名的魔术师,现在就让我这个大师来给你们变这个魔术吧!

3、教师动手实验,让幼儿认真观察。教师边做边说,尺子头发擦呀擦,纸屑纸屑起来吧!吸起来了吗?

4、幼儿再次分组做实验,教师巡回了解幼儿实验情况。让实验成功的幼儿到前面演示一下实验过程,并及时表扬。

5、再由失败的幼儿也到前面来演示,教师点名其他幼儿帮助他完成实验并说一下为什么会失败。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观察,这样才是聪明宝宝,并对上前来帮助完成实验的幼儿提出表扬,强调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三、第二次分发活动材料(大块厚卡纸,泡沫渣,细羽绒,毛线头,小石子)。

1、幼儿分组活动,看看摩擦过的尺子除了吸起纸屑,是不是还可以吸起其它东西,教师巡回指导。

2、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摩擦后的尺子都可以吸起什么东西?又有哪些东西吸不起来?

3、和幼儿共同小结,尺子在头发上摩擦后,可以吸起纸屑,毛线头,泡沫渣、细羽毛等东西,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四、组织比赛看看哪个小朋友可以用尺子吸起更多的东西。

找几名幼儿上前,通过摩擦起电的方法吸起纸屑,最后教师评判结果,提问获胜的幼儿是怎样做的,从而引导幼儿得出摩擦速度快一点,时间长一点,吸起的东西也会多一点。对获胜的幼儿予以奖励,勉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五,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摩擦起电,那今天回家试试看你的家里面还有那些东西可以被吸起来。

第三篇:电荷 摩擦起电教案

电荷摩擦起电教案

1.1摩擦起电:(导入词:女同学和那些长头发的男生梳头的时候都挑选防静电梳子之类的梳子,不然头发可能越梳越乱,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冬天上下车的时候有没有人开车门的时候被电到呢?这又是为什么呢?)通过摩擦的方法让物体带电;

1.2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依据之一),导入词:此处可以讲述古人辨别真假琥珀的故事,可以多聊聊各种小故事,举例说明不同的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1.2电荷分为正负两种(导入词:道家学说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个道就是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的,比如动物分雌雄,人分男女,磁铁分南北极,电也不例外,也由阴阳电构成,也就是一般说的正负电),玻璃棒和丝绸正大光明组合得到正电;橡胶棒和毛皮黑暗组合得负电; 1.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重点说明:如果两个物体相互吸引能否说明两个物体都带电? 那么两个物体相互排斥呢?(此处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第二个方法,分别拿一个带正电和负电的物体接近待测物体,如果能够互斥一定带电,相互吸引则不一定)

1.4验电器的原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1.5摩擦带电的原理

电子是负电,元电荷的概念及大小说明即可。(导入词:原子的结构与宇宙结构类似,宏观和微观在两极实现统一。探讨为什么地球围着太阳转?世间万物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包括老师和学生之间,由F=G*M1*M2/R²可知距离越远引力越小,远到一定程度天体之间的作用就很小了,最外层的星球就可能被其他大天体吸引走,所以太阳的行星只有9个。同样的道理微观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也是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小的,当外围电子遇到更大的吸引力时就会被抢走。原本一个电子正电和负电一样多,失去了电子之后正点多负电少就会显正电性。反之,得到电子的负电多于正电就显负电性。)

注意:带正电的质子存在于原子核内部,是不能够自由移动的,所以能够发生转移的一定是带负电的电子。比如:带正电的金属棒接触验电器,金属棒本身缺少电子,从验电器得到电子,让自己正负平衡不显电性,而验电器失去电子,电子转移到了金属棒上面,故而显示正电性,因此发生转移的不是正电荷。1.6静电的防护与利用: 防护: 雷电

从夏天雷电谈起,可以用尖端放电解释一下为什么雷电会劈大树以及为什么不要站在空旷的室外,大树被劈断的原因是因为雷电产生高温,让树内部水分瞬间变成水蒸气,把树撑裂了。为什么夏天容易出现雷电呢?是因为夏天气温高地面附近空气升温变成热空气往上走,跟高空的冷空气发生摩擦,产生静电并在放电形成的。雷电的防护主要是避雷针。危化品储存运输: 油罐车运输过程中燃料在罐体内部不停晃动,摩擦罐体,产生静电,如果不能及时导入地下,就会起火爆炸。电子产品生产维修:

电子产品内部主要都是靠各种芯片来实现计算的,大家的手机如果拿去维修的话,注意看那个维修师傅一般都会带一个手表一样的东西,有的还连着一根线到桌子底下,有的是无线的,这个东西的作用就是把人体静电导走,防止静电突然释放烧毁芯片。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他们一般会摸一下水管或者暖气管。

利用:原理都是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静电复印:复印机先让复印纸带电,之后碳粉被吸引到纸上,然后让没有文字图案的地方不带电,把碳粉回收,这样纸上就留下了文字图案了。

静电喷漆:先让车体带电,油漆喷雾被静电吸附过去,喷涂更均匀,更环保,更节省。

静电除尘:结合冬天的雾霾,说明静电除尘的重要性并解释原理。烟囱里面安装带电板,烟尘颗粒被吸引在上面,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

第四篇:摩擦起电教案

《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电荷及单位。

4、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了解原子结构、电荷从哪里来、金属导体中存在自由电子。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实验探究,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

2、参与实验结果讨论,学会主动发言,能流利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感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2、养成好问、爱探究的习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摩擦起电现象。

2、电荷间作用规律。

3、电荷的概念和单位。

三、教学难点

从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塑料梳子、塑料尺、塑料笔杆、碎纸屑、毛皮、绸布、橡胶棒、玻璃棒、铁架台、验电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塑料丝束、乒乓球

六、教学方法

实验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互动

①与电相关的现象很多,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

②这些现象很多都比较复杂,要理解它们需要从学习简单的电学知识开始。

2、演示:这也是一个与电有关的实验:用手反复捋塑料丝束。

3、提问互动: 可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叫什么名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摩擦起电?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新课讲解:

静电现象

1、学生探索摩擦起电:用毛皮(可用头发和丝绸)摩擦塑料梳子、尺子吸起纸屑。

①观察靠近梳子尺子的纸屑出现什么现象。

②学生讨论:塑料梳子尺子摩擦前后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③学生给“摩擦起电”下定义。

2、教师小结并给出摩擦起电的定义及带“电”性

板书:经过摩擦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性质的现象叫摩擦起电。带“电”性: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带了电荷,或叫带了电。

3、互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摩擦起电的现象吗?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①用细绳将绸擦玻璃棒和毛擦橡胶棒悬挂在铁架台下,分别用绸擦玻璃棒和毛擦橡胶棒靠近,让学生观察排吸情况。

②互动两根绸擦玻璃捧与玻璃棒相互怎么样?两根毛擦橡胶棒怎么样?绸擦玻璃棒与毛擦橡胶棒怎么样?

毛擦橡胶小结:大量实验表明,带电体如果与绸擦玻璃棒相互排斥,就一定与毛擦橡胶棒吸引;如果与毛擦橡胶棒相互排斥,就一定与绸擦玻璃棒吸引,这说明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物理学规定绸擦玻璃棒所带电荷叫正电荷,棒所带电荷叫负电荷。由本实验可看出同种电荷 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板书: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绸擦玻璃棒所带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毛擦橡胶棒所带电荷。电荷及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互动: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带电荷?

小结:

①根据定义看能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②根据电荷间作用规律。

2、出示验电嚣,了解其结构

演示: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3、互动:为什么它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小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两金属铂因为带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板书:验电器的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强调指出其原理并未用到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互动:

验电器能检验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吗?

小结:能,看张角的大小。

5、电荷

描述: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物理学中凡有“量”字的概念都表示了多少。电荷量用Q表示。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板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用Q表示)。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如:Q棒=10-7C,Q云=20C)

6、原子的结构

①1897年,汤姆生发现中子,揭开原子是有结构的微粒。

②出示乒乓球,结合桃子李子的结构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

③在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7、元电荷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互动:请问多少个电子带的电量为1C?

(板书:最小电荷--—元电荷:e =1.6×10^-19C)

8、显电性: 正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电子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即对外不显带电性。如果在某种情况下(与其它物体作用时,如受外力作用时)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大于或小于电子所带电荷,原子则对外显电性。一般物体的原子所带正电荷总是不变的。(板书:正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中性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中性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

9、自由电子可以移动

演示4:A、B两个验电器,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连接A、B的金属球,可以看到B的铂片张开。①你们看到B有什么变化?

② 互动:说明B的铂片上带上了电荷,它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A金属片上多余的电子的一部分,可以定向移动到B。

第五篇: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什么实验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有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知道电量及其单位。

(二)教具

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验电一个,碎纸屑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提问(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你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

答:摩擦起电。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小学自然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摩擦起电的知识。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又是经常可以看到的。那么,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哪些性质?头发为什么会随梳子飘起来?在这一节里,我们将继续进行学习和讨论。

2.进行新课

(1)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演示实验:

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我们看到,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就是因为梳子带了电,能吸引头发的缘故。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种方法简单、常见。

下面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②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甲接触没有被摩擦过的橡胶棒乙,然后用乙去靠近纸屑、验电羽,观察橡胶棒乙能够吸引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这说明橡胶棒乙通过接触橡胶棒甲而带了电。

(2)两种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演示实验:

①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排斥。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也互相排斥。

②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吸引。

思考: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答: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

教师总结: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起电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

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①利用带电体具有的性质来判断。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分析:不能。如果轻小物体与带电体带异种电荷,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吸引;如果轻小物体不带电,由于带电体的性质,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吸引。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分析:可以。因为若轻小物体不带电,它们之间只能相互吸引,不会发生排斥现象。

例3.如果两个物体互相排斥,你能作出什么判断?

分析: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判断带电体必带同种电荷。

例4.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那么A、B、C物体各带什么电?

分析:已知D带正电可由此分析其他几个物体的带电性质。因为D带正电,D又排斥C,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C应带正电。C吸引A,则A与C带异种电荷,即A带负电。A又排斥B,所以B也应带负电。

②用验电器来检验。

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展示实物)。它的原理是利用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演示实验: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思考此时金属箔片带什么电?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有什么变化?张开角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教师总结: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4)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5)正、负电荷的中和

演示实验: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使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再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

这个现象说明: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如果实验中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电量相等,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将不再张开,即正、负电荷完全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思考题:将一物体跟一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张开。

试分析这个物体的带电情况。

3.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讨论了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后的性质、带电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了怎样判断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和带电的种类。那么摩擦起电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物体带正电、负电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这些我们将在下一节里进行研究讨论。

4.布置作业。

(l)书上本节后的练习l、2、3。

(2)思考题:梳子与头发摩擦后,怎样检验梳子是否带电?带什么电?

(3)想一想,除了课上讲到的,还有哪些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备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4、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中和现象。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其单位是教学重点,而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法建议: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必须把这些比较简单的知识讲得丰富些,挖掘深度,不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本图4—3所示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验电器带电的多少与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相对应,从而引出电荷量的概念。电荷量的单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为了使学生对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有个大概的了解,应举例说明: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由于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这节课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有关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的资料(主要是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通过课堂上学生阅读课文、交换资料、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实验,可采用演示实验为主的方法,突出物理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采用演示和学生探索性实验相结合并以学生实验为主的方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二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1、新课的引入

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实验现象要新奇有趣,器材简易,并且用本节课的知识可以解释,这样可以做到教学上的首尾呼应,选择两片吹塑纸进行实验,一片吹塑纸固定,另一片吹塑纸摩擦后靠近固定的吹塑纸,两片吹塑纸相互靠近。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2、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的`实验

例如塑料尺跟头发摩擦,塑料笔杆跟衣服摩擦等,但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由于静电实验容易受绝缘及潮湿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教师要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并进行示范。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验,以保证实验的效果。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可为后面学生探索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参考教材做好演示实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的边学边实验,并将实验分为两步:

(1)通过学生实验认识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不同。

这个实验教材上是用细线吊起玻璃棒或橡胶棒,容易晃动,不便操作,也浪费时间,为了方便省时,可以用废旧墨水瓶内灌注水泥沙浆,并直立插入一支削好的铅笔(削端朝上),将软木塞中心挖孔,塞入一很小的试管,固定好,将试管套在铅笔的项端,在软木的另一端中间挖一条凹槽,放置玻璃棒或橡胶棒,以免滚动。通过实验发现,这种支座由于摩擦小,稳定性好,效果良好,学生也容易操作。

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可以预先设计表格。对表格中记录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注重渗透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是不同的。在此过程中,已经包含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作用规律。

(2)提出自然界有没有第三种电荷的问题,讲解人类发现采用任何方式使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或者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所以自然界有且只有两种电荷存在。

(3)通过探索性实验研究自然界只有这样两种电荷。

上一点的分析是我们设计实验的基础。实验时可以分别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起来(或支在支架上),选择各种不同的其他材料相互摩擦,然后分别靠近上述的玻璃棒和橡胶棒,观察到总是跟其中一个相吸引而跟另一个相排斥,从而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4、验电器及电荷量的概念

用不带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不张开。用带电物体接触金属球以及引入电量概念的实验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做,一是可使学生亲自动手使用验电器,二是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正负电荷的中和由教师演示,接着引出电荷量的概念及单位。为了使学生对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有个大概的了解,应举例说明: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探究活动

取一个铝盒罐盖(其它金属盒盖均可),在火焰上平稳地给它加热,放一段蜡烛在铝盖的中心,直到它部分熔化并粘牢以做把手。取一略大于铝盖的塑料或碟(唱片盘),把这个盘或碟放在桌子上用一块毛皮或法兰绒快速地擦盘面十几下,然后,一手持铝盖把手,将铝盖平放在塑料盘面上,另一手指接触铝盖后马上离开,提起铝盖,铝盖就带电了。手持氖管接触铝盖,氖管就发光。如果手指靠近铝盖,会看到火花产生,还会有些击痛感。如此反复起电,可做数十次,再用毛皮擦盘面,又可做数十次,而且电量比一般摩擦起电要大。这种起电叫感应起电,这种装置叫起电盘。

下载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摩擦起电的原因原子结构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摩擦产生静电的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兴趣。......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

       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反思朱凤燕 (教师) 2010-01-28大班科学《摩擦起电》教学反思“摩擦起电”是教师在“做中学”的思想指导下预设的一个科学活动。通过“观察——......

    摩擦起电作文300字

    摩擦起电作文300字 第一篇: 摩擦起电 王欣乐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缺发现美得眼睛,今天晚上刘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现在就来跟你们说说吧!又到了上课时间,只见刘老师拿出......

    摩擦起电说课稿(精选五篇)

    5.1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说课稿 阜才中学吕俊良 一、 教材分析: 1、 地位、作用和特点: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是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

    摩擦为什么会起电范文合集

    摩擦为什么会起电教学目标: 1、 知道摩擦能使物体带电;电荷有正电和负电两种;同时电互相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 2、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培养探究静电现......

    幼儿园摩擦起电教案合集(优秀范文5篇)

    幼儿园摩擦起电教案合集【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示例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什么实验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有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大班科学活动:摩擦起电 常熟市湖畔幼儿园 姜雪寒 活动目标: 1、感知有些物体摩擦后可以带电,能吸起纸屑等轻巧物体。 2、能正确记录自己实验结果。 3、感知现实生活中的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