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新时期,多谋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文章根据教学实践和经验,就多媒体教学定位、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使用、发挥师生能动性等多媒体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进行一点分析和思考。
现在,人们往往借助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辅助教学,即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多媒体教学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是把投影、录音、录像、网络等多种媒体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化教学技术逐步取代了录音机、幻灯机、机、投影幕等“三机一幕”为代表的以往的多媒体教学。今天,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在各种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教学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多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介的缺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它改进了教与学的方式,改进了师生互动的模式,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多媒体要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应提高对多媒体的认识,科学制作和使用多媒体,切实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才能使多媒体教学名至实归。
一、科学定位,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教学将图片、文字、声音相结合,形象可感,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和理解程度;多媒体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优选、提炼和加工,能促进信息条理化、系统化,优化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多形式、多层次地表达信息,增加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密度,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横向探寻人们对教学内容的反映、认识与评价,纵向追溯教学内容的背景,延伸和拓宽了教学的时空维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多媒体的生动性、条理性、高效性和深度性,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着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优点,但并非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表现,也并非每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必须用上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有自身的局限性,也有特定的使用和使用范围。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对多媒体教学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正确使用它,准确用好它。其实对于那些概念、演绎推理等抽象性的东西,活动、故事情节等复杂性的东西,用多媒体来表达就相当困难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断地通过体态与学生沟通,接受和分析学生反馈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难度和进度,教学气氛往往较为融洽,学生的接受度也比较高,而多媒体本身却无法实现这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使用多媒体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多媒体使用的内容、形式和时间;也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言语、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体态语言,与学生展开充分交流,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应该将传统教学方法融合其中,扬长避短,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的程序化、模式化,迎合了信息时代知识产品的规模生产,解决了学生多教师少、课程多课时少等两对“多”与“少”的矛盾。但也容易使教师的教学思路被预制的程序和模式所牵引、制约,教学的灵感和学习的智慧容易被淹没,学生容易沉浸于五彩缤纷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之中,而忘了学习教材内容才是根本二有的多媒体课件直接把学生看书就可以解决的教材内容大量复制过来,硬搬到课件上来。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注重花哨的表现形式,在展示图画、声音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这些图像和音乐与教材内容的关系却并不密切甚至毫不相干。还有的教师把教学的主动权完全交给课件,而忽略了利用课件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补充和提升。有的教师被预制的条条框框所限制,无法根据课堂与学生的需要授课,师生课堂上沟通交流不足,难以实现因材施教。这些都是多媒体教学认识上的误区,定位上的偏差,有待我们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正确认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只有恰到好处地思考、开发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才能发挥其对教学的提升作用。
二、因“材”定教,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是一个系统,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媒体的应用,都必须适应教材的需要,我们应根据教材确定教学形式和方法,也即必须因“材”定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用系统学的观点和方法选择适合的多媒体。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认真研究本课程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研究多媒体的性能特点及其优化使用方法,研究多媒体环境下教学方法的应变与统筹,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不是“教案搬家”和“黑板搬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综合构思设计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创新地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根据教材特点,科学合理、适度适时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对教材的提炼、综合和再创造,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多媒体课件的着眼点应是教材的“思想”“理论”,而不是“形象”。大学生已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没必要将所有内容都制成课件来演示,而应根据他们的现实需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活动空间和思考时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施之前,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研究学生的理论基础、求知心理和学习态度等问题,精心设计思想政治课教学环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件制作,应坚持“忠于教材,精于教材”的原则。所谓“忠于教材”,是指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把握好教材的框架结构、理论脉络和基本观点。多媒体课件研制和应用要服从教材体系,服务于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而不是简单的“教材搬运”或“课本拷贝”。思想政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必须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了解全书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清并且在课件中突出各章节的重点与难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就是紧紧围绕“什么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主线展开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就必须服从、服务于教材这一主线,把握好教材中与之相关的每一个要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手段。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手段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直观、形象的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的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在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传统的教学规律,应该努力寻求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与时俱进、深刻反映党和国家意志的大学生必修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等特点,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1.课件教学设计应符合教学的指导思想,要突出思想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一门传授知识的理论化课程,更是一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在课件的选材和制作上应凸显课程的这一鲜明特征,所选择的音像、图像等应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要服务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正确目标。在相关资料的选择上,所选内容要具有典型意义和说服力,并与教学内容一致。应注意避免舍本逐末,一味追求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资料的趣味性,将课件变成影像资料的堆积,导致学生注意力最终落在多媒体上而忽略了它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2.课件教学设计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突出针对性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设计要求设计者必须事先规划好课件进程中的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要制定明确的目标细节,并使这些目标都能很好地为课件总体目标服务。具体到有关“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的确定、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形成性练习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评价……”[1],都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研制过程应当予以充分考虑的。设计者在制定每个具体目标时都要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年龄、原有知识水平、已有经验以及学科背景等因素,使努力目标定得恰到好处、难易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教育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真正实现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课件教学设计在梳理与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突出实用性
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并非所有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对于那些只需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便可以掌握的浅显内容或通过单一媒体便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容,就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开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有那些用单一的语言或文字无法表达或难以揭示相关规律的部分,才适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4.课件教学设计中多种媒体手段的运用搭配,要突出合理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客观刺激物在具有强烈性、新异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时才能引发人们的充分注意。因此,在课件的教学设计上应该:第一,媒体的选择要具有变化性,单一感官的刺激持续时间过长会使人疲倦,甚至抑制信息的获取,因此,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要适时变化媒体类型,引导学生不知疲倦地探索学习、接受训练。第二,媒体选择要具有艺术性及适应性,比如文字内容上,应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课件的教学设计从整体布局到局部某个图形的选取、颜色及声音的搭配等都有美学蕴含其中,不可机械拼凑粗制滥造。第三,媒体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任何媒体的选择都不能偏离目标,都要为内容服务,一个课件无论怎样绚丽多彩,如果学生用后没有收获或偏离了目标都不是合格的教学课件。
总之,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设计是一项繁重的创造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设计者反复推敲或修改,特别是投入教学后还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发现不科学的地方要进一步完善升级,使之为学习者更好地服务。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须把握的若干关系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新生事物,多媒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有其固有的不足和必须要处理好的许多问题。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发展状况来看,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尤为重要:
1.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计算机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固然有许多优点,确实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少缺陷,但也有自身的不足,还需要依靠传统教学手段来弥补。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抽象概念,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等,用多媒体视觉形象表达相当困难。可见,多媒体无论怎样先进,其功能无论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排斥、互相代替的关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应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2.多媒体展示与教师讲解和板书的关系
有的教师喜欢把整堂课内容都制成课件,甚至教师必要的讲解也由录音来代替。这实质上把教师当成了计算机操作员,不可能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不应因计算机的介入而削弱或消失,要清楚永远是计算机辅助教师教学,而不是教师辅助计算机,更不是计算机取代教师。何况教师讲课中常用的口头表达方式,是人类交际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之一。完全用课件代替板书,也违反了教学规律。优秀的板书能较完整、科学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具有概括性、合理性、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性等特点。而且由于课件的画面经常变动,其“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容量大但忽略了思维过程。因而,它无法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处理好计算机展示与讲解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计算机字幕与板书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效。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传统教学过程中难以处理好的一对矛盾,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这对矛盾仍然存在。有些教师考虑更多的还是如何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中去,只顾媒体,忽视“主体”,改“满堂灌”为“多媒体灌”,从而颠倒了教学中的主次关系。事实上,“我们讲授某门课程并不是为了形成有关该课程的小型百科全书,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理解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2]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导是对主体的主导,主体是主导的主体。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上。
4.教学内容与课件形式的关系
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评价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的首要标准,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目的是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因此,无论是CAI课件的制作,还是媒体的选择和运用,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决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单纯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搞形式主义。课件设计要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科特征,合理设计和开发课件。总之,“多媒体的正确选择,是由多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决定的,这个最佳作用点是指适合于发挥多媒体教学功能特性和教学效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3]。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创新运用的主要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针对出现的问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多媒体技术的恰当应用提供保证
建立多媒体技术支持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一项复杂的课题研究。教师应终身接受教育,要学会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应加强现代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网络操作技能和网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水平。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专业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掌握多媒体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有必要掌握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制作技术,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
2.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交流机制,接受系统的教学理论知识培训
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教师之间要经常性地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才会摸索出适应教学的各种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此外,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使用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要能自己编写和设计课件,或尽可能多参与设计和编写课件的全过程,以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课件展示个性化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
3.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应提供人力和财力支持
研发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软件需要走专业化的道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当作发展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专业技术部门参与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和开发,并拿出专项资金支持这项工作。多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结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现代的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的读写的学习方式已经融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新式教学的平台。它超越了传统的教学视野,已经不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优势在这方面是不容质疑的。”[4]因此,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多方参与支持,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将有利于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正确处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的“十大关系”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把计算机作为主要媒体,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其特点是形象生动、动态直观、教学效率高。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把多媒体手段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证明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然而,在如何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等方面还有许多的新课题,值得探索和研究。本文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应处理好的关系问题从十个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
第一,如何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关系。多媒体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一个方面,但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全部,那种认为只要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就完事大吉的想法是错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影像资料的选择等等,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不能设想,教学手段是多媒体的,但教学方法仍然是灌输式的,教学内容仍然陈旧过时,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说到底只是教学手段的变革,它可以影响和带动其它方面的改革,但不可以全部包揽或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第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摆正授课内容与它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服从于内容,为内容服务。在制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件时,如资料选用恰当,表现形式准确,可使理论本身“生动”起来,更具有说服力;如资料选用不当,过于追求表现形式,就会影响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从课件的表现形式上看,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选图不宜求全、求多,而应少而精,做到重点突出,简明实用。一个课件应选择最能表现授课内容、最具代表性的图像或画面,这样才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选用史料图片过多,就会出现只重史不重论的倾向,使理论本身显得“支离破碎”,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文字或图片出现时,不要过于追求新、奇、特和听觉或视觉效果,那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的严肃性受到影响,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教材与课件的关系。将教师授课的内容刻录在光盘上称为“课件”,课件里面刻录的文字等习惯上称为文字稿本,课件应来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它是对教材具体内容的重新整合。教学是一门艺术,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课件也可以各有千秋。但无论如何课件不要与教材严重脱节,不要为制作课件而随意取材。课件是为教学制作的,它只起到辅助作用,是为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服务的,切不可本末倒置。
第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与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个体创造性发挥的结合。有了多媒体课件并不是说教师就不用备课了,或者多媒体课件会限制教师的创造性的教学。如何把各种文字、图片、音像等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课程的要求和教学的规律有逻辑地、同时又视课堂情景自如地展开,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体风格、人格魅力的再现。如果没有教师这种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融入,没有教师人格的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多媒体教学就可能成为材料的简单堆积。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只是为提高和改进教学质量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可能性的实现还有赖于广大教师的创造性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师上课时要带着课件、文字稿本,更应带着所授课的详细教案。因为教师上课不仅仅是展示课件,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课件只起辅助作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师,课堂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上课时如果不拿着文字稿本,具体讲课时就不知下一步是文字还是图像,就会打破教师的思路,影响教学进度。教师在课堂上有闪光的思想,新的思路完全可以尽情的发挥,不要让课件窒息了教师的智慧,成为教学的累赘。
第五,课件的直观性、鲜活性与知识体系本身的科学性、严肃性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的学科多,可供选用的图片音像资料也很多,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一是要考虑到知识体系本身的科学性、严肃性,所选择的图片、音像资料要具有典型性和连贯性,力求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二是对图片、音像资料要仔细甄别,要多选用正面的资料,不要过多选用渲染错误的历史图片、画面等。过分渲染错误的画面会强化学生的直观印象,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理智地、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达到明辨是非,以史为鉴的目的。
第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课件教学改变的只是传统的授课方式,而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并没有改变。教师的主要任务仍是教,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事实上,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了,因为知识必须由教师传授、讲解才能为学生所接受。课件上的内容毕竟是提纲挈领式的,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只有经过教师的讲解,它才能鲜活起来,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激发出来。应该说,多媒体教学由于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使许多非常抽象、枯燥的理论形象化了,它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的互动性增强了,能够收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七,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课件教学,由于需要操作电脑,教师大多要坐着讲课。有的学生认为这拉开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有的教师也觉得受到了限制,发挥不自如。解决的方法,一是积累经验,努力寻求教师授课和操作电脑的最佳结合点;二是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时反馈有关信息,以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再者,利用课件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时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即学生听课的效果很好,但由于课件信息量大,不可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记笔记,在遗忘规律的作用下,课后学生往往觉得没有掌握多少知识。处理这对矛盾的方法,一是课堂以听和理解为主,学生尽量记,学期末教师把文字稿本拷贝给学生;二是教师可以提前把稿本拷贝给学生,让他们在听课时添加详细内容,这样就解决了学生笔记记不完整的问题。
第八,多媒体课件教学和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固然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也不是万能的。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应做到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长处。一门课程的教学,也绝不可以单纯采用一种方法和手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凡侧重于理性推导的知识,以传统方式进行授课为好;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尽管多媒体课件可以提供远比教科书更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资料,从而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增强了可视性,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重要补充的讨论、参观、社会实践等,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需要很好地加以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第九,多媒体课件研制人员的努力与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参与的关系。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既需要若干骨干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同时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包括提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各种资料、方案的修改补充和使用意见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可以集大家的资料和智慧,并使多媒体课件具有更广泛、合理的适用性。
第十,多媒体表现力的丰富性与课程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的关系。多媒体只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工具、载体、途径,在不同的教育思想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运用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并不能保证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为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首先应明确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并把它贯穿在各章内容中。而这一点往往是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质量高低的关键,并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思维方式教育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必修课。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生动有效地进入学生的头脑,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崭新课题。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教育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优势将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实践,并逐渐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手段。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的诸多关系,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魅力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发挥多媒体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新世纪发挥新的作用。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内容摘要:近年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正确认识和克服当前出现的错误倾向,要遵循适度性、适时性、时效性、互动性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在实践中与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关系,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一定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多媒体教学 问题 改进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使过去较为抽象、刻板的政治理论课越发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极大提高了课堂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广泛欢迎。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过分依赖甚至迷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多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清,使得高校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本文拟就此问题加以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音像素材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形式与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偏离
一些理论课教师只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单纯的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理性思维的培养,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效果,不考虑多媒体素材与教学目的的关系,大量使用多媒体素材,这不但“无助于甚至有损于主题思想的展示”,[1]因为很多理论只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是无法准确表达的。只重视多媒体材料的运用,而缺乏对这些资料的深度解读,这不仅会使教学内容显得松散,不够严谨,也会使理论流于肤浅、庸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思想性的表达。只注重多媒体的教学形式,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不顾教学目的,无目的的大量堆积多媒体材料,必然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无意注意”过多,使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这样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淡化学生信息采集的目标意识,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思想性、理论性,妨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落后的教学观念对先进教学手段的影响 观念是行为的前提,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行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果掌握在观念落后的教师手中也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理论课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影响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的发挥。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要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灌输的局面,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理论课教师教育观念守旧,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使用了多媒体,但仍无法转换传统的教学观念,还是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结果只不过是由以往人的灌输,变成了缺乏人性的机器灌输,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就失去了作为先进教学手段使用的意义,“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无益的”。[2]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手段的分裂
一些理论课教师认为,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才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教学,才能提高课堂实效。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割裂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联系,甚至贬低传统教学方式的地位和作用,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于是,单纯的教学形式上的变换,就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限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课时用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越来越少,更多地被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这样,不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配合使用,缺乏必要的传统理论讲授,必然导致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往往支离破碎或有头无尾,缺乏系统性。正因为不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偏见,并一味贬低传统课堂讲授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走向片面追求技术手段的误区。
(四)技术水平对实际教学效果的制约
理论课教师多媒体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制约了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教师熟悉一定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但总体说来政治理论课教师计算机水平普遍偏低,“仍处于入门的起步阶段”。[3]很多理论课教师只能做到掌握一部分软件和硬件的简单操作,而且使用的深度不够。导致制作教学课件的资料以及素材搜集不够丰富,制作出来的教学课件信息含量缺乏,往往局限在静态图片的使用上。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来的课件只是一个电子黑板,失去了使用多媒体技术从事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意义。
(五)技术投入和专业投入的背离
为了追求多媒体课件效果,部分理论课教师,把大部分备课时间投入到多媒体的“技术”问题上,热衷于课件形式的设计,而对课程内容的准备则较为忽视。理论课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该是理解大纲、研究教学内容。把大量备课时间用于处理多媒体课件的技术性问题,而无暇顾及真正“重点”,这样做是本末倒置,教学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六)人机对话导致师生教学关系的疏离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操作电脑,这就自然地与学生之间产生了疏离感。同时,又不能像过去站着讲课那样,完全面向学生,可以利用目光和表情与学生进行交流,更增强了疏离感。如果教师无视这种疏离的存在,不积极去完成自己的角色转换,发挥主导作用,就会使教师既忙于操作机器,又忙于整理思路,因而无暇顾及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学生人在课堂而心在外也就不奇怪了。结果,本应生动愉快又充满思想精华的教学活动,变成了人机对话,教师变成了放映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多媒使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效果,克服当前出现的错误倾向,更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应用除了要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以外,还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有性质遵循以下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须要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知识的系统传授,使用多媒体技术目的是烘托主题,而不是分散主题;要锦上添花,而不要画蛇添足。不能事无巨细,一一展现,那样就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了。所以媒体资料的选择要体现适度原则,不能因为多媒体所包含的信息量大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大量堆积信息,使学生往往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要对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必须进行适度的精选,避免过犹不及,妨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适时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教材体系的抽象理论转换成教学体系具体形象的立体结构,让学生接受。作为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之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形象地展现,使学生在形象感知的过程中加强对抽象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要在紧密结合学生的听、看、思等各个教学环节,适时出现,特别是在用教师语言表达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应及时使用并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以吸引并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时效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时效性,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适时更新,及时补充现实材料。如果选用的多媒体素材内容陈旧过时,缺少时代特色,这会降低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加强对多媒体素材的研究和选择更新,使课堂教学能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内容,确保教学的时效性。
(四)互动性原则。如前所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容易导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少了,多的是人机交流,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再用说教确立权威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此要实现以技术媒体为中介的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动,实现信息反馈,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解决多媒体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具体思路 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一些具体关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发挥更理想的效果。
(一)正确认识手段和目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手段和目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我们要明确,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目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服务的;多媒体教学是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了教学手段,改变了教学形式,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和育人特色,不能被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全代替,多媒体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能是“辅助”作用,因此,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多媒体课件要把重心放在教育层面上,而不是在技术层面上,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点,考虑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目的。
(二)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技术和其他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并不存在一种万能的超级媒体,各类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特性”,[4]实际上,任何教学技术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无论它有多么“传统”或“先进”。多媒体技术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同样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多媒体技术无法替代的特点,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在整个教学情境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很大作用,并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5]。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魅力、逻辑魅力、思维魅力及课程本身的学术魅力仍是吸引学生的最根本因素。所以片面追求授课方式的多媒体化和固守传统授课方式一样是不正确的。应针对教学内容的实际,灵活使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取长补短,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三)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相对对立的社会子系统。[6]其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以教育为目的,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活动目的一定要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教育才会起作用。所以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能够调动起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一方面必须考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灌输”教育的传统观念,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想学生之所想,先学生之所想。这样新的教学手段,才不会被教师的传统观念所影响,发挥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使用多媒体教学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鲜明的政治性、严肃性。教师必须坚定地把握中央的精神、立场,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不能为了迎合一些学生的猎奇心理或仅是为了追求形式的新颖和生动而过度的使用多媒体。
(四)处理好教师和课件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是必不可少的,课件制作的精良与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课件制作既要完整准确的表达教学内容,又要生动有趣,还要有助于思考和应用。高校理论课教师应不断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制作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多媒体教学课件,用起来得心应手。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技术并不是难以掌握的,“实践证明,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是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可以做到的”。[7]在掌握了必要的技术后,高校理论课教师应处理好教师和课件之间的关系,正确分配备课时间,合理利用不同教学手段,应认识到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只是其教学手段之一,不应过分依赖,当然,也不能仅仅视其为移动的黑板,那就失去多媒体教学的意义了。只有这样能真正发挥教师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五)正确处理人机交流和师生互动的关系
在多媒体教学中,要操作电脑,教师应充分认识这种人机交流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能只注意人机交流,更要注重师生互动。只有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实现师生互动,及时接受和分析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才能对讲课作及时调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实现教师的教育目的。理论课教师应注重将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提问、学生讨论、演讲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将单纯的知识灌输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不能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完全脱离,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和克服当前出现的错误倾向,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一定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罗文英
海口经济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海南 海口 570203
摘要:近年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目前的实践教学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有待分析解决,笔者试图通过调查及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对此提出几点拙见,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深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对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开创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并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如观看影音资料、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等,但这些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高。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涵的界定并不统一,但笔者认为“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是统一的,实践教学从内容上讲必须与所讲授的理论有内在联系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拓展;从形式上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是师生的教学互动。因此,实践教学的进行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可以说也可以做„„”①,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一般可以分为校外社会实践和校内课堂实践两种形式。实践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目前,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重复实践影响效果。虽然各门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使各课程之间出现了重复内容的实践教学,常见的就是观看影音资料,一部历史教育片《纲要》课看完,《概论》课看,甚至《基础》课也看,这自然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兴致。同样的情况在参观访问中也容易出现,由于可供参观的场所有限,所以教师们在上实践课中选择小,重复参观也时有发生。
2、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在常用的实践教学方法中,学生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就是到校外参观或做社会调查。虽然教育者也希望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校外实践却存在着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按照中央精神,高校应该依据学生规模,生均拨款 15~20元用于教学工作,包括实践教学。但是实际上很多高校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致使一些学生喜欢的直观教育不能付诸实践。其次,由于校外实践教学涉及到场地、交通、学生安全等各方面,组织起来远比课堂教学复杂,所以很多高校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非常重视,但是,一旦一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从组织者到学生都松懈下来,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就被忽视了,即使有评价也主要是心得体会、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书面形式。而这些又形式学生既不情愿也不认真,常常到网络上抄袭应付了事。如此一来,以实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预期目的就无法实现。
3、课堂实践教学,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诸如专题讨论、辩论赛、观看影音资料等方法因其足不出户容易组织,而且基本不需要经费等优势故在实践教学中比较常用,虽然这些实践教学方法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也是能够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但也面临着学生兴致不高,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组织方法过于简单,缺少激励和奖励措施,学生无成就感,自然不愿参与。二是讨论或辩论题目的选择上,题目范围狭窄或者结论性过强,导致学生没有发挥余地。三是观看的影音资料过于陈旧,缺少时代感,不能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因而不能与学生产生思想共鸣,这样的实践课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4、实践教学形式缺乏新意和创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参与热情的高低及最终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本还沿用传统的模式,缺少更新和特色,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还局限在书面的调查报告、观后感等,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切实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具体部门应对实践教学内容应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实践。对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如影音录象的选择、参观调查的题目和场所等应有一个具体而又统一的安排和规划并严格执行,而不是由各教研室或教师个人随意选择安排。同时,还应将实践课的内容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不是为了完成实践任务而进行的与教学内容毫无关联或关联不大的实践活动,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对所授课程内容的解释和教育作用。
第二,学校保证实践教学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学校的政策与经费支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实践)能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从中央到地方都是非常重视的。但是,真正落实到各个学校,情况并不都一样,有的学校仅仅是在文件上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也没有拨给必要的经费,从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根本无法开展,具体教学部门只能让实践教学计划停留在教研室的教学规划当中,应付上面的检查。由于缺少学校政策与经费的支持,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于指导实践教学,有些负责任的教师甚至是自己出资为学生搞实践,无论资金多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要想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各学校就应该严格根据中央文件的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经费管理体系,从而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条件。
第三,课堂实践教学要讲求组织形式和技巧。讨论或辩论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激发新思想新观点,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宜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尽管如此,很多教师反应效果不理想,除了极个别同学发言,更多的同学把自己置于“旁观者”的立场,既不思考也不发言,有的班级甚至就没有同学愿意发言,这使教师非常被动。此类教学方式的组织形式需要一定的技巧,题目设计更是有讲究的。首先从组织形式上来讲不能过于简单,要本着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原则,制定出比较成熟的方案和计划,如可以将全班同学进行自由分组(一般每组6—8人)并推选出小组长,教师为每名小组长准备一份全班同学的分组名单,由教师和小组长负责在该名单上为同学们做参与实践情况的记录,同时当众宣布课堂实践中每个小组和每名同学的表现将作为期末本小组及其个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项权重。积极参与课堂实践的小组和个人将在平时成绩上加分,相反则平时成绩会受到影响,有了相应的激励措施,自然各小组之间各小组的同学之间就有了竞争有了动力,同学们发言也是争先恐后的,运用中效果较好。除此之外,讨论或辩论的题目设计选择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是结论性很强,或者学生不熟悉很难发挥的题目,自然调动不了学生积极性,所以题目的选择上一定要在符合教学需要的前提下既要有新意又要是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有发挥余地的选题。否则就达不到争论的效果,更无法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了。
第四,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是需要与时俱进的,落后于时代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是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故教育者应把握住现代教学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学生的特长去设计创新实践教学。例如,当代大学生一般都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和使用网络,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技能将其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如在做关于本校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时,可以让同学们拍摄一些有代表性的照片以及同学们在做本项调查中的照片,然后再将拍好的照片及调查报告制做成多媒体课件,并在全班演示,这既锻炼了大学生动手操作和相互协作的能力,又给了学生一个展示其成果和技能的平台。
最后,建议灵活运用不同的实践教学方法。各种实践教学法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其使用应因课而异,不能因其在某门课程中使用效果好而泛泛使用,如社会调查法适宜在《基础》及《概论》课中使用,讨论法适于《概论》、《基础》及《纲要》课中使用等等。各教学模式之间还可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如观看影音资料、校外参观就可以和讨论法相结合使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总之,各种实践教学法只有运用得当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李海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高教研究》,2006,10 思想政治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政治课的多媒体教学容量过大,学生缺乏思考空间。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可有效地解决教学内容繁多和课时严重不足的矛盾。通过短暂的影视片、简单的动画演示、宏观的缩小、微观的放大,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氛围,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节约教师语言描述的时间;同时还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常常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无疑违反了教学规律,也远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对于因提高了教学效率而多余的时间,我们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支配,一部分好的同学可在课堂所学内容上继续深入,而一些差的同学则用这段时间来巩固消化,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可多设计一些反馈性练习,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练习。
二、政治课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的知识性。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反映出来,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来直观地反映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但是,政治科也是一门科学,它的任务也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政治课教学绝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上,在对学生进行多媒体展示的同时,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感觉到的现象进行抽象思维,从中发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政治课的多媒体教学要特别注重调动学生情感方面的因素以增强教学效果。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觉悟等的教育。所以,较其他科目来说,政治课的内容更具有情感因素,并不枯燥无味,相反,它可以上得更生动活泼,课堂效率更高。但我们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千篇一律地采取应付中考的“讲题”方法,讲课时的状态,别说是精神抖擞,简直是萎靡不振。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为政治课的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手段。但是,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不能投入情感因素,枯燥无味地、机械性地讲题目,那么,多媒体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找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政治课教学的结合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受各自条件的限制,如兴趣爱好、自制力等,初中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不强,在庞大的信息资源面前无所适从。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可营造动态的、直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眼、耳、手、口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调动学生思维,克服了传统的教学内容枯燥、课堂信息量小、效率低、学生参与意识不强、兴趣低的缺点,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着手借助各种媒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构筑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多向的、交互的情景,让学生在讨论中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用课前搜集的信息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学生将丰富多彩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成为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来传递教学信息,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的改革趋势和方向.在政治学科教学中,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改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我们的教学好比“如虎添翼”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快节奏、高效率的优势,关注社会实际,及时更新知识,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知识形象生动地体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所谓“精于教材”,就是课件的使用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提炼和补充。高校教材由于受编写时间、课程设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教材的信息容量和表现形式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内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更新频度也慢于的瞬息万变。这就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样的优势,在把握好教材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教师阅读大量参考资料,搜集辅助资料,选择那些贴近教材内容,美观可视性强、简洁便于理解的文字、图片、声音或视频,对教学进行提炼加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即时更新、补充和拓展。需要指出的是多媒体对教材的拓展、提升,并不是更换教材内容,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来激活教材内容,把规范的、理论性的教材,转换成学生能够接受、容易接受、喜欢接受的多媒体语言,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使知识更明确,条理更清晰,教学更有效。
三、利用网络,为多媒体课堂提速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除了要比较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教学设计知识和能力外,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和多媒体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一定的处理能力,了解和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教学对教师的课件制作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师除了制作上课教学用的课件,还要制作辅助学生自学或分工合作用的网络课件。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即时交流与互动的快捷沟通工具,与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讨论和广泛交流,充实、丰富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发布思想政治课教学信息。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多媒体技术学习,学会制作多媒体课件,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以适应现代教学技术的要求。
利用网络开展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现代技术手段。多媒体网络教学把现代教育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具有信息的开放性、多样性、传输非线性等特点,能够为教师备课授课、师生交流、合作学习、资源共享、讨论答疑、布置提交批改作业、自学与考试等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可以更好更快地了解到学生对授课的评价、建议和意见。我校去年订制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就可以比较方便地实现这些功能。实践证明,课堂多媒体教学和现代网络教学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可以培养学生解决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课件、模拟考试题库等信息,学习、一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博采众长。学生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并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建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知识能力结构。知识信息的获取从传统“教”的序列控制转变为“学”的序列控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
现代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下学生个体成长的过程,强调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精心设计、策划、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动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健康人格。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为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提供了便利。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多媒体替代的只是教师劳动中的非创造性部分,教学的真正价值还是需要教师自己去创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处理好课件展示与讲解、引导的关系,实现课本、课件、学生、教师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教学功效的最优化。以教师为主导,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注意掌握讲课的速度,把握讲课时间。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容易使讲课速度加快,导致学生来不及做笔记,感到比听传统的上课还困难,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需要学生做笔记时,教师应多作解释或将学生要做的笔记以字幕的形式打出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笔记。在做课件时,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精选符合教学要求的典型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课件,上课时要做到讲授、放映、讨论协调统一,确保教学效率和质量。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发挥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研究者、者等多重身份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积极主动参与,引导学生深人思考问题,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在兴趣驱动下成为知识的主人。这才是多媒体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高校思想政治理沦课教师必须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把多媒体教学与组织学生课堂提问、讨论、辩论、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起来,还要结合网络多媒体教学辅导,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观众”“配角”变为“演员”“主角”,启发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答案,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在讲解《毛泽东思想》这一节时,笔者就先利用多媒体插一段《走近毛泽东》视频,让同学能直观地感受到毛泽东的光辉形象,然后让同学们就毛泽东展开课堂讨论,通过讨论让他们深刻理解毛泽东,客观公正地评价他的一生。在讲授《西部大开发战略》时,笔者先请几个学生谈谈他们对西部的印象和看法。在此基础上再用地图、数据资料和典故等一系列图片、表格、歌曲、诗歌和录像资料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现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遗迹、劳动力资源以及独特的风貌和风情,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支持西部大开发。我们把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可以营造一个形象、逼真、活泼的空间,能吸引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多媒体对教学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要学会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正确处理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多媒体对教学才会有所助益。总之,适度的才是最好的,多媒体教学也一样。
第二篇:高校论文多媒体教学论文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高校论文多媒体教学论文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多媒体运用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不仅要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且要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和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实效,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优化具有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
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过程。把多媒体教学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现多媒体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感兴趣。多媒体教学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承载多种信息,具有处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的综合能力。多媒体教学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当代大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新颖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笔者配合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放映了《复兴之路》、《辉煌60年——共和国纪事》等文献专题记录片,并着手一些flash动画的辅助教学,既拓宽了教学信息的广度,又增强了教学信息的感染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所要求的效果。
2.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说,“05方案”中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都比较丰富,综合性比较强,信息容量大,但是课时相对不足,因而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比较突出,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扩大课堂的信息量、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比较好地解决教学内容与课时之间的矛盾。多媒体教学能够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精华,使历史场景再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跨越漫长的历史时空,纵横于广袤的历史空间,从而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要求老师必须提前认真思考授课的全过程,避免了讲课的随意性,提高了讲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同时,也使老师节约板书时间,把各种素材有机地结合在讲解之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效率。
3.有利于拓展教学空间,促进教学方法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来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认识,提高能力。而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把学生带入模拟实践场景,营造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境,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十分灵活,可将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入课堂,然后展开讨论,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
以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学生在输入学号和密码后就能进行各门课程的学习或者考试。这无疑扩大了师生的互动空间和互动需求,拓宽了师生的互动途径,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度依赖“机器”,忽视了师生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其中不仅有知识、信息的交流,还有思想情感的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无论多媒体教学的益处有多少,多媒体技术被运用得多么适当,效果多么明显,它也只能是处于辅助教学的地位,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工具。然而,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室的控制台都是固定的,教师要一边讲授教学内容,一边进行幻灯片切换,所以教学中通常不能离开控制台,其注意力也很大程度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上。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大数的时间都在操作计算机,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课件演示却成了“教”的主角。这种对机器的高度依赖性,造成了对学生
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结果。而这样的教学过程使教师实际上成为多媒体的附属品,其主导作用被计算机取代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大屏幕上,没有直接面对教师,师生双方很少注意对方的形体语言,缺少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学生处在被动环境下接受知识,这无疑会导致接受效果的降低,难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2.教学信息量过大,效果不佳。多媒体的优势在于生动、直观、信息量大。但是,如果内容过多,进度过快,造成学生目不暇接,常常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脑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巨大的所谓信息量不仅麻痹了学生思维的神经,使学生无法真正接纳和理解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淹没,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性受到限制,不能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及时调节课堂气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教学内容对有些学生来说大多成了过眼烟云,更谈不上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升。显然,信息量太大有悖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产生不了好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亟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许多教学难点直观、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和思辨性较强,单纯依靠多媒体技术很难深入透彻地剖析教材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
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知识点制作出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课件的制作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的教师做课件时对教材内容没有深入研究,课件没有准确反映教材重点和难点;有些教师平时功夫做得不足,积累不够,素材少,课件大量堆砌、照搬教材内容,繁琐单调,将多媒体等于教案和板书“搬家”;有的教师课件制作不顾教学内容的需要,一味追求课件的美观复杂,导致课件设计过于花哨,造成实际授课中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干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结果造成教师手忙脚乱地放、学生应接不暇地看,双方都完全被多媒体技术所左右,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多媒体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既要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更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社会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 多媒体教学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具有吸引学生参与,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等
优势,但它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教师在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取得实效:
1.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与以往教学相比有着独特的优势,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传统教学也有着自身的优越性:一方面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传统的板书仍然有其不可替代性,教师刚劲有力、美观传神的板书,是多媒体教学中电子屏幕无法取代的。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使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注重以理服人,更要注重以情感人。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在一起的交互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缺乏活力。有效生动的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的宏观掌控,除
积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主要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才能被激发出来。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从课件制作到课堂操作、作业练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都应该有学生的参与、互动。要引入一些与学生交流的结构与方法,使学生能参与其中,成为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地获取和选择教学信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水平。如果说多媒体设备是硬件,那么教学课件则是多媒体教学的软件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质。多媒体课件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学生头脑的重要载体。课件制作和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根据这些年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经验,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和运用,在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的基础上,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突出重点,讲究实用,既不能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也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盲目追求课件的美感。教师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与钻研上,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和技术手段,制作出真正高水平的教学课件。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刘 迎
(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迫切需要探索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模式,才能获得预期的社会效能。本文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通过科学指导学生阅读,从学生的思想深处去触动、感染、教化,使其自悟,最终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塑造。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阅读;自悟;自我塑造
面对当今高速发展的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与之所产生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传统意识形态消解、价值观念混乱、文化多元碰撞、信仰缺失、人们精神深度迷茫。高校这一社会文明建设的中枢和窗口,更是迷茫“瘟疫”弥漫,令人堪忧。与此同时,作为帮助学生塑造自我、完善人格、挖掘潜能、培养建立科学价值观、人生观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已严重滞后,无力适应与无法完成其应肩负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寻求探索能够更加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的模式,使该课程的设立获得预期的社会效能。
一、教学设想
学生就像一棵刚刚栽种的幼苗,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的责任就如园丁:及时修剪长歪的枝枝丫丫,扶掖着他们健康成长。而当今社会,很多人急功近利,浮躁不堪,人们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已相当混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难度随之加大。今天的政治理论课堂上,教师们虽倾其所力,答疑解惑、互动讨论、影像观摩、游戏实践等一个接一个招数,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然而每周区区一个多小时的有限课堂时间,很难给学生留下思考、消化、自悟的空间,如此以来亦无法奢望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塑造自我,完善人格,创造潜能,如果不能真正从学生的思想深处去触动、感染、教化他们,颇难言及影响他们处于飘移不定(待塑造)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实,我们可以尝试延伸课堂时间,拓展教学内容,大胆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教学,比如:定期向学生推荐有益人格塑造、有助道德建设的古今中外权威之作,包括宗教、名人传记、时事美文、哲学艺术、传统经典等报刊书籍,通过阅读、理解、消化、自悟,形成思想沉淀。教师定期审查他们的读后心得,就能真正检阅出他们当前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的真实状况。而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咀嚼消化,冷静思悟,这样汲取的知识营养,才能够真正收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濡染效果,进而刷新他们的行为,完成自我塑造。
二、教学实例
去年某文摘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大意是:2007年4月16日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校园枪杀案,凶手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韩国留学生赵承辉,年23岁。凶手在大学的一幢宿舍楼和一幢教学楼内持双枪扫射,行凶时用铁链将多个大门锁住。枪击事件从上午7时15分开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造成33人丧生,包括凶手。另外有17名学生受伤,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抢救。后来,美国官方为了安抚死难学生家属,践行人道主义,为死难学生购置了墓地,并统一立碑。令人不可想象的是,这起凶杀案的肇事凶手赵承辉也同样受到了这样的待遇,与他们埋葬在一起,并树立着与遇难者同样的墓碑。更使人震惊的是,每年那些前去哀悼死难学生的人们,在凶手赵承辉墓碑下所写的让任何人看后为之泣泪的留言:“孩子,你只身一人来到美国,我们没有照顾好你,让你承受了你无法承受的痛苦,以致你毁灭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亦毁灭了那些无辜的生命,我们也应该与你同样受到惩罚。”从以上留言,我们不难看出,居于海洋彼岸的美国及它的人民的那种宽容、博爱、包容、平等。从这起凶杀案善后异乎寻常的处置中,我们发现了美国这个异域文化的境界,并随之对只有短短二百多年文明历史的美利坚合众国及它的人民,难道不应该弯下我们惯于直挺的腰
杆,深深地为他们鞠上一躬,以表达我们对其深深的敬意。学生自己看到以上这些文字,他们一定会有所感悟,更拓宽了人生的视界,看到了世界闻名的曙光„„
无独有偶,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三皇五帝时期,有一位厚德仁爱之人,他的名字叫舜。舜早年丧母,继母很是薄情。继母所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无理,舜的父亲却很宠爱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冷漠的家庭里,却一直待父母、弟弟很好。尧知道了舜的事迹后,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很多牛羊。继母和弟弟见了,非常妒忌,和舜的父亲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有一回,舜的父亲叫舜修补粮仓的顶棚。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父亲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轻轻跳下来,幸好没有受伤。父母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父亲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早有准备,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父亲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暗暗吃惊,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后来,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父母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尧经过考察,认为舜确实是一个宽厚、包容之人,便将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
如上述两则故事,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认真体会、思悟写下心得体会,并有的放矢地对其心得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他们结合自我加深理解。通过这样的潜移默化,在培养他们宽厚待人、包容忍耐、与人为善的品格建设方面,得到了巨大裨益。
三、教学评估与心得
笔者就这一教学形式曾专门以问卷询查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对此深感接受,现摘述几则问卷内容如下:
“今天我读了《大学》,开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让我懂得自身建设的重要性、长远性。”
“读了《中国历代高僧轶事》,百丈和尚语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他苦苦的修行中,使我感受到在大学这样良好的求学环境中,更应该加倍珍惜,每一天都让自己有所进步。”
“我读了清人肖抡所说的这段话:‘人心如良田,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意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这种对读书的至悟,使我意识到读书于人生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不可或缺。”
虽然这种教学尝试需要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每一本笔记都要细细阅读,加注批语,并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引导、鼓励赞许,敦促他们坚持下去,继续努力。如此增加的课余工作量,超出了惯常工作量的数倍甚至更多,欣慰的是从学生所写心得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这是对我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好的嘉许,也使我乐在其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有效提高了惯常那种流于形式、敷衍且过、简单说教的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有效建立起他们的自学习惯,通过自己阅读、感知,从灵魂深处得到感化,进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达到一种自我塑造的境界。
【作者简介】
刘迎(1968—),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政教系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高校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第四篇: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投人的增加,多媒体教学正逐渐走进课堂。可是,如果运用不当,不但不能达到顶期效果,甚至带来相反的效果,违背了多媒体使用的初衷。
多媒体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性手段,它既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不能藉此轻视课堂教师语言、态势、板书和教具。我们为了教学才使用它,而不是为了使用它而教学。就目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来看,一些本来可以几句话说清楚的问题,也要用多媒体对大量复杂文字、图表进行展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恰当的。如果直接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形式就能表现清楚的内容,就不需要也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影像资料、制作动画来教学,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被多媒体所累。有位数学老师从教几十年,练得一手绝活,他画圆不用圆规,信手一划,—个标准的 圆就出来了。这一手,折服了多少学生!假如非让他用多媒体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吗?教学的魅力往往就在教师的独到之处,假如不问青红皂白全都用多媒体代替,这就是买椟还珠的做法。
运用多媒体时间不宜过长,应真正从实际需要出发。
多媒体教学的确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人认为,使用多媒体越多越好,效率越高。有些教师往往把课堂教学变成课件演示,幻灯片一张接一张,屏幕上的内容变换频繁,走马灯似的.学生们应接不暇,对知识的感觉模模糊糊,有的甚至思维凌乱,心生厌烦。因此,使用多媒体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使用。不宜过多过滥,更不宜长时间甚至整节课使用。运用多媒体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要华而不实玩花样。
制作多媒体课件,要看教学是否真正需要,而不能一厢情愿加入信息量。有了文字就非要图表,有了图表就非要图像,有了图像就非加入音频和视频不可,结果教学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效来却反而不好。实践证明,附加信息和无关信息过多,虽然加深了对学生的感知的刺激,但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了教学的负效应。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而被削弱。
虽然教学课件已经事先做好,但不是说在课堂上教师只要在教师用机的位置上单纯地演示课件就可以了,这样可能会出现学生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却不知道要学什么,而产生教学的负效果。其实,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不易解决的问题的。教师应该凭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感染,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新的教学当中去。另外,事先做好的课件受制作思路的限制,用于课堂灵活性可能较差,有时会限制教师的临场发挥,教师课堂把握的艺术性就难于表现出来。教师绝不要因受课件的牵制而不敢改变原来的思路。有时也可事先准备一些幻灯片和实物,利用投影仪来解决这个矛盾。
解决好课件的播放速度与学生记笔记的关系问题。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板书的同时学生也就让学生完成了记笔记的过程;但在多媒体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不需要板书.就可能出现学生记了笔记忘了听课,听了课又忘记了做笔记。教师最好能事先把课件以讲义的形式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专心听课而不用再想着记笔记的事情了。或教师尽量调节好演示课件的速度,留下学生思考与记录的时间。绝不要一味赶时间。
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带动了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传统教学也有着多煤体教学无法替代的优越性。例如,重点知识、公理、定理等,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写在黑板上,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可以在学生眼前不停地出现,从而加深了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里的印象。如果用屏幕替代黑板,屏幕内容常常变换,学生感知反而模糊。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机会。
学生通过教师的课件演示,当然可以学到知识,但有时也容易与实际脱离。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参与课件的操作或参与课件的制作,那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肯定会更加深刻。而且这样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近几年,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教学的推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出现了多用、滥用、乱用的现象。我们要尽量克服电脑网络热给教学带来的干扰。虽然,一个新事物的推行少不了过激行为,但经过教训与经验的积累,人们往往会变得审慎和理智。我们既不应该因多媒体使用过程中的偏差就否定它的作用,也不应该因为它是新鲜的东西就赶潮流式地一窝蜂上。如何搞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衔接与融合,相互取长补短,当成为眼下紧迫的课题。
第五篇: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笔者在此指出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误区,并非反对使用多媒体,更不是泼冷水,也许在处于摸索阶段的多媒体教学出现一些误区,纯属正常现象。但若能在探索中少一些曲折,使之健康地发展,那么,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将会出现一个更加生动活泼的崭新局面。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误区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课堂已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共识,不断研究、探索、运用、整合多种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多媒体的运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传统的认知模式,拓展了学生搜集、处理、内化信息的空间,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等等。然而,笔者认为,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有不少误区待矫正。
误区之一:盲目追求视听效果多媒体教学以全新的视听方式进入课堂,给学生以全新的感官刺激。恰如其分的在课堂中播放经典名曲、电影电视中的精彩片断,对于创设情景、感染学生情绪、启迪学生思维确实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特效果。比如在《斑羚飞渡》中播放《泰坦尼克号》中主人公遇难的混乱场面,学生能迅速的进人意境.在《乡愁》(余光中)中播放《二泉映月》也能使学生对作者的离愁别绪感同身受。然而,部分教师并非是根据授课内容来选择多媒体,而是一味地求新求奇,造成多媒体与教学环节脱节。
比如一位教师在讲《紫藤萝瀑布》时两度播放歌曲《真心英雄》。俨然上成了音乐课!此歌曲与课本主题“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又有何内在联系呢?还有一位教师在讲《济南的冬天》时为了给学生以直观感受,颇费心机,从网上下载了白雪皑皑的雪景,制成课,,试问:这怎么与文中“薄雪覆盖下的山”相符合呢?更何谈济南“温晴”的气候特点了。
误区之二:教师受多媒体的束缚过多多媒体终归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应为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应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来选择。然而我们不少教师制作课件时已经圈定了教学流程,牵着学生的鼻子向预设的“轨道’上引,受制于物,画虎类犬,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应有的效果,影响教学。更有甚者,单纯追求标新立异,花里胡哨,陷入“为用多媒体而用”的尴尬境地。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听潮》一课时,先播放大海潮涨潮落,汹涌澎湃的画面,然后播放音乐《大海呀,大海》,提示学生随着乐曲展开联想,最后使用投影仪展示板书,电教手段可谓丰富,学生热情也极高,课堂气氛也热闹,然而透过热闹的场面,我们深感这位教师备课时未能突出重点。因为《听潮》这篇课文主要特点是“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是难得的朗读材料,学好这篇课文,关键在朗读,要在反复吟读的基础上领略大海的美。
又如一位教师在上《春》一文时,多媒体朗读声音突然中断,画面消失.这位教师却停下来操作多媒体,既耽误了时间,又影响了学生的兴致。倘若此时,这位教师接着范读课文或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也不失为一种“教学机智”。
误区之三: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淡化”多媒体进人课堂,对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是一种“解放”,然而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位“操作多媒体的人”,更主要的是教师应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帮助学生讨论、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感悟,通过师生的“合作”来完成教学目标,如果教师撒手不管,学生的学习行为势必“信马由缰”,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在学校举办的多媒体展示课中,笔者认为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是黑板上没有了板书。板书被教师及早地设计到了课件上,省略了板书的形成过程。这不利于学生比较清晰地、完整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二是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教师只是按照课件时而让学生讨论、时而让学生思考、时而让学生感悟、时而让学生联想、时而让学生欣赏、时而让学生说话,看起来是在培养语文能力,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行为显得匆忙而被动,倘若教师加以有机有序的点拨、诱导、启发,效果会大不一样。三是大量的课件范读,削弱了教师及学生朗读的示范性,也减少了学生自读的机会,使学生对文本关注不够。
误区之四: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过重笔者曾作过一个统计,在使用多媒体的课堂中,一节课中教师运用各种多媒体形式的时间均不少于20分钟,时而放录音,时而开计算机,时而放VCD,时而用实物展台,可谓“轮流上阵,五花八门”。僵化、频繁地使用多媒体的有害性在于:一是过多地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操作多媒体上。根据中学生“敏感好奇”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实践可知,当教师提出问题或按照目标让他们思考时,他们的注意力却在关注教师操作多媒体上,影响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是减少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多媒体的运用,时而让学生看、时而让学生听,学生目不暇接,无形中缩小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课件上的画面及图景若过多过滥,或质量低劣,极易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想像能力。四是造成电教资源的浪费。有的教师不是从教学具体需要出发,而是赶时髦,讲形式,没有让电教多媒体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如有的教师在让学生齐读课文时,让大屏幕展示出一个又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