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世界史教案
世界近代史(下)
教案
《民族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历史行政学院 2011级世界史 李亚男 11060108004
民族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民族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使同学们对民族主义有更深的了解认识,重点关注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难点: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综合分析法、讲述法
教具:多媒体、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民族主义概念及形成民族主义产生于18、19世纪之交,它主张各民族都有权利保持和发扬自己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传统,并且在政治上建立统一的民族主权国家。直到中世纪晚期一些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才使民族意识逐渐有所强化。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使民族主义真正产生。大革命中“国民”概念的提出,鲁索“人民主权”学说在某种程度上的实践,逐渐形成了民族自决的观念。在全体法国人民都卷入政治斗争的环境中,开始懂得了决定自己民族命运的道理。拿破仑以战争的方式将法国这种“民族国家”的形象传给了欧洲,唤醒或激起了各地区的民族意识。而拿破仑的扩张主义和军事占领又使民族独立的意识强烈发展起来。于是,既有保守主义因素,又有自由主义成分的民族主义学说形成了。
二、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谈到民族主义,马上浮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雅各宾党人“祖国在危机中”的号召和《马赛曲》,以及费希特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这时民族主义起到了凝聚民族意识,集中民族力量的作用。对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的确立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发挥了极大作用。放眼东方,从中国的戊戌诸君子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土耳其的“青年土耳其党”到凯末尔主义;从埃及的阿拉比起义到纳赛尔政变。还有印度的甘地主义,尼赫鲁主义和印度尼西亚苏加诺的“纳沙贡”。东方的革命者将发端于欧美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本民族精神传统相结合,发起了反抗殖民统治和掠夺的民族主义运动,同时将民族主义传向全世界。但是民族主义自他产生之日起就有其内在结构上的对世界和谐,和平发展的潜在破坏性。
民族主义天然的与民族和民族国家两个概念相联系,而引发国际关系变动的具体承担者正是民族及由其建立的民族国家。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他们的具体含义。而这三个名词的定义恰恰又是历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所争论不休的。埃内斯特﹒格尔纳的观点是:“一言以蔽之,民族主义是一种关于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它要求族体的疆界不得超过政治的边界。尤其是在一个国度里,族体的疆界不得将掌权者与其它人分开。”民族的定义更难,约瑟夫﹒斯大林的概念大致可
以令人信服:民族是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思想意识的人类共同体。至于国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经典定义为:国家是社会中掌握着合理使用暴力的垄断权力的那个机构,是维持秩序的专业分工和集中体现。而黑格尔则认为民族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是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是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
民族,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存在着内部逻辑上的关联。民族国家是民族利益的政治保护者,是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而民族主义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理念,是没有祖国的民族建立民族国家的思想旗帜。而民族国家以民族主义为国家政策的决策准则。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在面对内外挑战中发挥作用。无论这种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在国际关系方面,民族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要求本民族最大限度地向内聚合的思想,按此原则指导下建立的民族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不可避免的要求要将其行政边界覆盖所有本民族的天然生活地域。对于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来说,则要求涉及本民族利益的权力掌握在本族人手中,无论实际效果如何,这个民族有本族利益可以得到最优化实现的信心和“踏实感”。在民族国家的理念全球传播的历史条件下,少数民族会在自己占有相对优势的地域进行建立民族国家的努力。可是有历史变迁演化而来的现实本身向这种民族主义提出了难题。首先,人类在并不是按照民族主义纲领所描绘的那样集中居住于一片地域,而是与其它民族交错杂居,分散于大片地区之中的,在各民族国家皆以民族边界于政治边界相一致的方针来确定本国疆界时,难免会把其它民族划入自己的国内,这无疑会与被统治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产生尖锐的冲突。而民族主义国家作为民族利益的保护者,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不会轻言放弃同族裔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因为这是与本国民族利益相悖的。奥匈帝国解体后意大利和南斯拉夫对的里雅斯特地区的争夺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北爱尔兰的归属更是一大现实国际难题。少数民族面对的处境相似,如果允许他们以民族分布于国家疆界从多民族国家脱离,那么生活在其境内的其它民族就成了少数民族,他们无疑也拥有要求独立建国的权利,如果这些少数民族在国外还有同族的分布甚至民族国家的存在,那么少数族裔问题会演化成为国家间关系问题。前南内部的种种流血冲突和两次车臣战争正是少数民族民族主义的困境和冲突的集中体现。从现实层面来看,民族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对其本意的背离和扭曲,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主义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对所有民族自由和独立的热爱是此时民族主义的内核。可是在具体实践中民族主义的自由和民主的色彩在逐步消退,民族沙文主义,民族扩张主义在不断抬头。民族主义激发起来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化为对于本民族理念的过度抬高和对本民族利益的过份夸大。在理念上正如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所说的:“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力和利益都漠不关心,除非与他们自己有同样的名称,将同样的语言;而且民族情绪远远的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任何民族的自由和独立。”这种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结合被拉来解释社会领域的达尔文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相结合,产生了种族主义,成为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来源。在实践中,民族主义与暴力和侵略战争相联系,从拿破仑到俾斯麦,从威廉二世到希特勒,他们都是篡夺民族统一的意志作为对外扩张的借口。
三、德国民族主义
德意志民族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是唯一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早前 的普鲁士民族、德意志联邦也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过重大影响。而明确表达民族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正是德国的哲学家费希特。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一文,明确提出,成为一个民族的根本,在于民族精神。费希特说,不可磨灭的德意志精神是优于法兰西或其他西欧精神的。他反对崇拜法兰西文化,主张弘扬德意志民族文化,懂得德意志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使德意志民族成为其它民族的榜样。此后,民族主义很快成为遍及欧洲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处于俄国、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压迫下的各民族,以及处在政治上四分五裂下的各民族(如德意志、意大利),都纷纷举起了民族主义的旗帜。
德意志民族直到十七世纪初,仍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四分五裂。各民族不团结,各自为政,互相斗争,倾轧不已。
拿破仑在普鲁士的掠夺政策和强力压迫,导致了反对拿破仑的民族运动的形成。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深深地吸引了德意志各邦的爱国志士。爱国者们纷纷云集普鲁士,著文演说。在奥地利反法战争失败后,普鲁士被德意志资产阶级视作民族复兴的唯一希望。自由进步精神及民族复兴的广泛传播引起了普鲁士民族独立运动的空前高涨。普鲁士民族运动势不可挡,普王在哈登贝格再三劝喻下,终于勉强决定由政府领导进行一场民族解放战争。1813年3月16日,普鲁士正式对法国宣战,由普鲁士发起的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终于揭开了序幕。起初,普鲁士在德意志境内并没有得到什么有力的帮助。普鲁士对德意志诸侯的号召书只得到梅克伦堡公爵的积极响应。各地的反拿破仑的起义,都没有统一的组织。八月,秋季战役开始,英国瑞典参加了反法联军。奥地利经过各方会谈后,于8月11日对法宣战并加入联军。不久,法军处于联军的包围之中,法军在莱比锡陷入困境,17日开始了著名的莱比锡民族大会战,萨克森军和符藤姆贝格军在战斗中倒戈投向联军,致使法军大败,一直后撤到莱茵河。19日联军占领莱比锡,莱茵河联邦随即瓦解。此后,战争很快打到了法国境内。到1813年底,莱茵河右岸的德意志领土基本上获得解放。到1814年,在联军优势兵力的猛攻下,法军马尔蒙部队于3月30日投降,31日普王和俄皇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至此,拿破仑在德意志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统治终于被推翻了。
解放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为民族统一创造了首要条件。民族统一思想首先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广泛的传播。这一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民族主义的胜利,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打败了拿破仑的侵略,解放了许多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削弱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实力,使其瓦解。国际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法国主宰欧洲的局面结束了。
德国完全的统一是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时期,是普鲁士统一德国和俾斯麦帝国走上世界强权之路的时代,也是普鲁士精神在全德意志兰取得胜利的时代。普鲁士的德意志的社会经济、政治、精神和文化领域,都处在“统一”这一时代的历史任务之下,都打上了俾斯麦的烙印。俾斯麦用武力最终解决德意志兰自宗教改革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民族统一任务,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从而成为德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俾斯麦的霸权企图,最终同德意志的进步事业——统一,结合在一起,起了进步的作用。德意志统一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的,即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普奥战争和1870-1871年普法战争。俾斯麦在三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乃是他利用德意志的民族运动和民族情绪,贯彻他的普鲁士精神。俾斯麦力图掌握民族运动的领导权,把民族运动的矛头指向其他中小邦诸侯,指向奥地利和阻碍统一的西方强权。俾斯麦所领导的“民族运动”,一方面在德意志起着革命的作用:摧毁了1815年以来存在于德意
志联邦的全部旧有关系;另一方面包藏着霸权和拯救的内核,因而在建造德意志统一中保留着不少旧的残余。
此时的德国民族主义也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实现了统一,为德国的发展扫除了一系列障碍,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德国的实力大大增强,而法国衰落下去,欧洲格局随之骤变。
到了一战后,魏玛政府软弱无能,引起人民的不满,纳粹党借机谋取了政权,纳粹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当初阿道夫希特勒入德国工人党时,仅仅是一个具有55人的党,希特勒获得的是一张编有“555号”的德国工人党党证,这就是希特勒进入政界的起点。希特勒拿着那个标着555号的党证哭笑不得,他知道德国工人党的党证是从501号开始编号的,也就是说德国工人党只有55个人,但为了夸大声势却标成了555号。希特勒就是从这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成为党魁,成为国家元首。啤酒馆暴动后,他被警察逮捕了,被关押在兰德斯堡监狱。就是在这个监狱,希特勒完成了他的举世名著《我的奋斗》,起初这本书叫《四年以来对谎言、愚蠢和胆怯所进行的斗争》。这本书中希特勒大肆宣扬民族主义,表达对犹太人的憎恨,认为日耳曼民族是优越于其他一切民族之上的民族。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希特勒在20岁刚出头的时候在维也纳就形成了反动的思想。当他在24岁的那一年,离开奥地利去德国的时候,他心目中充满了德国民族主义的狂热,充满了对马克思主义、民主主义和犹太人的深深的仇恨,并且坚信上帝选择了雅利安人、特别是日耳曼人做主宰种族。1928年,希特勒又口述了《第二本书》,该书着重重申了以种族、生存空间、战争为主线的纳粹外交政策,继续宣扬《我的奋斗》一书中的民族主义,发誓要集中自己的所有力量,为足够的生存空间而奋斗。为了吸引选民、扩大声势,纳粹利用民族主义进行宣传,建立各种各样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群众组织,如“民族社会主义文化斗争大同盟”,“民族社会主义公务员联合会”等,后来又有“民族社会主义教师协会”,“德意志民族主义法律家协会”,“民族主义者医师协会”。声势最大的是“民族社会主义大学生协会”,这个组织特别鼓动德国大学生团体在学校展开反犹太活动,掀起民族主义狂潮,德国大学里充斥着反犹太的污浊空气。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和他的法西斯民族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在德国的上台,典范性地说明了社会危机、极端民族主义与国际暴力冲突的因果关系。希特勒的成功,也在于他明确地利用和表达了在此期间德国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产阶层的不满和向往,民族主义的宣传正好吸引了这些人。首先是整个德意志民族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和仇恨。这个和约对德国是有欠公正的。把一切责任推给德国,又进行了严厉的制裁,让德国人难以接受。这更是德国民族主义者不可接受的,由此产生了一种狂热的民族复仇主义思想。
正是这些民族主义宣传,吸引了大量的支持者,也蛊惑了人心,大量的群众成为纳粹狂热分子。对世界的直接影响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一度占领了欧洲许多国家,成为欧洲的霸主,德国主导着欧洲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20世纪以来民族主义的状况及其影响
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民族主义三次浪潮的冲击。第一次浪潮发生于一战后,这一时期它一方面表现为欧美列强积极参与世界霸权的争夺,为重新瓜分势力范围而发动战争;另一方面表现为弱小的民族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第二次浪潮发生于20世纪50-70年代,一方面是变相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大国扩张主义;另一方面是反抗的小民族主义。第三层次浪潮发生在80-90年代,广泛地表现为
中东、西亚、南部非洲和前苏东地区的民族战争和宗教冲突。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复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因素,文化多元主义的勃兴为民族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现代化过程中的逆反心理,也会引发民族主义浪潮上涨。政治因素,一是以苏东地区为代表的,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的结果,使这些国家出现了大批以争取民族分离为目标的地区性政党,它们以民族主义为政治斗争工具,从党派分歧走向了国家分裂;二是有关国家民族政策的错误。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民族主义兴起的关键因素。国际因素,一是国际格局的变化为民族主义的兴起创造了契机;二是历史上大国强权干涉和殖民政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也对民族主义的兴起有重大作用,经济全球化收益不对称性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现代民族主义的主要根源;经济全球化波动性的经济运行态势激发了现代民族主义的产生,经济全球化形成的梯度差型架构是现代民族主义的又一诱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民族利益的排他性和非从属性成为冷战后民族主义复兴的诱因。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冲突,也是冷战后民族主义回归传统的重要原因。外部势力的介入也助长了民族主义的重新泛滥。
当代民族主义具有宗教性,一方面宗教成为民族主义兴起发展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宗教旗帜成为民族主义进行扩张的招牌。它具有许多特点,首先,具有历史性,它首先是一个历史问题,产生和发展都具有历史因素;其次具有时代性,它的变异和发展受现实因素的影响;第三具有阶级性,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任何一种民族主义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第四,具有全民性。
这一时期,尤其是冷战以来的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破坏了国际战略环境的稳定。首先,从战略格局上看,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民族危机和民族冲突,使原有的长期稳定的战略格局被打破,导致严重的地区混乱局势,如前苏东地区因民族主义兴起而产生民族危机,造成原有的战略力量平衡消失,使得该地区成为世界战略环境中最难以预测,也最具动荡的不安全地带之一,并对整个国际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民族矛盾的跨国界性质以及与领土争端的相互交错,使得民族问题引起的国家间冲突的危险有增无减,国家间的关系因民族问题而日趋紧张,如前南斯拉夫(包括现在的南联盟),由于国内长期的塞阿两族矛盾等原因,使之一直与邻国阿尔巴尼亚关系紧张,再次,民族问题引起国家间武装冲突的危险性增加,尤其是加剧了原有的国际冲突。如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致使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冲突不断,不仅爆发了四次中东战争,而且至今这一地区仍是世界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
二、影响了有关国家经济的发展。由民族主义引发的民族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民族危机割断了长期的正常的经济联系,使国家统一的市场被打破。各民族地区之间相互封锁、割据,违背了现代社会社会化、国际化的原则,加剧了整体经济的困难局面。其次,民族危机使当事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缺乏一个良好的内部的社会条件,对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发展旅游产生了极大苦难。而且,战争本身給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更加恶化了经济发展局势。再次,有关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因民族危机而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经费扩充军备,使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进一步减少,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乏力。最后,因民族危机而引发的民族冲突会产生大批难民和失业者,使有关国家动荡不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及额外负担。
三、为大国干涉别国内政提供了借口。冷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经常利用民族问题,积极插手民族矛盾的解决,为自己的战略目的服务,一方面,打
着民主人权人道的幌子,以经济援助为诱饵,迫使东欧国家承认各自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立,以达到利用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以民族分裂瓦解东欧的目的,从而实现北约进一步东扩,遏制俄罗斯咽喉的目的;另一方面,美国和西方在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战略地区,借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来建立听从自己命令的政权,以图控制战略要地,争取战略优势,刚刚结束的科索沃战争就是美国和北约利用他过内部的民族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典型范例。
四、对相关国家的领土主权构成严重威胁。极端民族主义带来的民族分裂运动使得国际法主体——主权国家的数量增加。民族分裂主义违背了国家主权原则,使得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一次显现出来。民族分离主义把长期共同生活在同一国度里的民族间密切相连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关系骤然割断,对于原主权国家来说,意味着战略要地的丧失,原先国内的地域关系变为国际关系。这增加了主权国家发展战略的难度与复杂程度。
五、与当前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相背离。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化、知识经济化、金融国际化把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融合到一起,但民族主义却以其鲜明的个性化、情绪化的特点,与全球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由此产生的难民潮、军备竞赛等后果,直接冲击着现存的国际关系,影响国际力量的平衡。当今的民族主义对现行国际关系准则的不认同、不合作态度,及本身发展的不定型,这成为冷战后国际新秩序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总之,冷战后世界范围民族主义的再度兴起,已不再具有当年民族独立运动时期反殖民主义的进步色彩,而是日益走向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误区。由此而引发的民族危机、民族冲突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六、冷战结束前后世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在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解体的基础上,一大批新独立的国家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联合国已接纳它们为会员国,这不仅重新该画了世界政治地图,也充实和丰富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内容。新独立民族国家内外政策的走向,已经和正在对国际关系产生着重大影响,与之相邻的国家必须接受现实,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整个国际社会也必须正视这种民族国家重新调整所产生的冲击波。当代民族主义是重新塑造国际关系的一支重要力量,苏联东欧地区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造成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分崩离析,世界上唯一能同美国全面抗衡的力量不复存在,两极格局因此瓦解,社会主义阵营消失,国际关系发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国际政治格局进入一超多强时代。冷战结束后,虽然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始终力图控制原苏联东欧地区,他们加强对独联体的控制,反对北约东扩,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改变了一味追求西方的作法,把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作为外交活动的基本原则,开始推行大国外交,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际力量对比失衡仍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在国际关系史上民族主义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它伴随着民族的存在而存在,只要各民族之间有差异存在,民族主义就会有生存的基础;只要民族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主体,民族主义就会深刻影响国家关系的发展演变。由于民族主义在国际关系中是一把威力巨大的双刃剑,“善御之则自强,不善御之则自伤”。我们必须正视民族主义的存在,公正地为每一个民族提供充分发展的条件,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抑制狭隘民族主义,使各民族在和平共处中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最后,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关于21世纪民族主义的发展趋势,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1)民族主义已经走向终结。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20世纪末,民族国家的整合已经基本完成;西欧民族主义
衰落已经成为现实;全球化将加深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相互依赖,最终导致非国际化。(2)民族主义浪潮越来越削弱。理由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民族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独立的东西越来越少,许多国家反对霸权和强权,要求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使民族主义激化的条件减弱。(3)民族主义浪潮呈强势发展,并超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潮。20世纪90年代初的民族主义浪潮掀起后,许多学者惊呼民族问题已经和环境污染、资源分配、核扩散等问题一样成为威胁21世纪的最严重的问题。指出21世纪民族主义将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存在,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不合理,为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由于民族国家间的边界冲突、宗教矛盾以及民族国家内部的斗争引起的局部战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有发展之势。据统计,“1993年全世界共爆发62起局部战争,到199年底则上升为七十起,其中绝大部分都与民族主义有隐然或显然的关系”。这正是民族主义生长的土壤。从最近国际形势发展看,21世纪民族主义不仅没有终结,而且还会继续发展。至于发展态势,不能笼统的概括为强势或弱势,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民族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民族的认同、归属、忠诚的强烈思想意识和实践活动,它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自然形成的。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主义;只要世界上还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民族主义就会继续发展。全球化并不等于非国家化,只要国家存在,民族就不会消亡,有些学者提出,全球化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随着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的加深,国家主权必然受到削弱,而最终的结果是非国家化。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忽视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以民族利益为最重的国家仍是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全球化中的许多国际规则要以国家为载体才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国家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到目前为止,世界政治体系中还没有任何一个行为体可以取代主权国家的地位。对国家而言,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它对内是多元的,对外是一体的。例如,我们称美国为美利坚民族,法国为法兰西民族,中国为中华民族等等。从这一角度讲,国家又是民族利益的体现者和维护者。总之,在21世纪,已经跨越国界并呈现出国际化、普遍化和扩大化发展趋势的民族主义思潮,必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并对国际政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民族主义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必须能够正确把握民族主义的概念,了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及20世纪以来民族主义的概况,分析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掌握民族主义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作业布置:
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主义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写一篇小论文(20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形成
1、产生于18、19世纪之交
2、拿破仑战争
二、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关系
三、德国民族主义
1、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说》,形成系统理论
2、莱比锡民族之战,民族解放战争
3、俾斯麦三次王朝战争
4、希特勒纳粹德国时期
四、20世纪以来民族主义的状况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三次浪潮
2、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破坏了国际战略环境的稳定。(2)影响了有关国家经济的发展。(3)为大国干涉别国内政提供了借口。(4)对相关国家的领土主权构成严重威胁。(5)与当前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相背离。
(6)冷战结束前后世界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引起了国际关系的重大调整。
第二篇:世界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导语: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世界史读书笔记文章,仅供参考!
世界史读书笔记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阅读了《失落的国度》这本书。西琴这部《失落的国度》,探讨的主要是印第安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之间关系。他认为美洲的文明仍然只是苏美尔文明在美洲的一个分支,同样是由阿努纳奇人建立的。他非常精确地将阿努纳奇人到达美洲的时间定在了公元前3113年,这是玛雅最后一个纪元开始的时间。这些来自中东蓄须人来到这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挖矿,一个是金矿,一个是锡矿。前者用于解救尼比鲁星的生态危机,这也是阿努们来到地球的主要目标;后者则用于制造青铜器。其实人类采用青铜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在不知金属冶炼为何物之时,竟能掌握复杂的青铜冶炼工艺,且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真是够神奇的。人类对于工具的采用,一般先是从简单的、容易得到的、不脱离自然形态的物件开始,像青铜这样如此复杂,需要融化两种金属,还得按照一定比例的合金,人类会进行长久的探索才能得到。人类却尚在蒙昧时期,刚从石器时代进入金融时代,就得到如此坚硬的合金,如无外力的帮助,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无锡何以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此地本产锡,一直开采到汉代,锡矿枯竭,是称无锡。无论如何,无锡与锡有关是基本可以定论的,且现在无锡确已无锡。难道此处之锡都用作制作青铜去了吗?中国还有一处盛产锡,那就是云南的个旧,现在仍然还在产。吊诡的是,此两处皆非中国青铜文化的中心,而是处于边缘地带,作为青铜文化中心的中原,则并不产铜与锡。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这些矿石是如何运至中原的?想想当时的运输条件,真是个艰巨的工程。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过,如果有人做一点研究,会取得很有趣的成果的。
回过头来再说《失落的国度》。书中还有一处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美洲的巨石文化,随处可见的石制建筑,很是让人惊叹。特别是在蒂华纳科,这座位于的的喀喀湖边的神秘高原之城,巨大而坚硬的石头像豆腐一样,被人任意地切割,砌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堪称鬼斧神工。即使以现今的技术,亦不一定能达成。那么数千年前的印第安人,是以何种手段做到的呢?总不会像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的,也如埃及金字塔那样,是由数以十万计的平民,以肩挑背扛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砌成的吧?其实,类似的奇迹在美洲这块神秘的大陆上比比皆是,西琴在书中亦列举了不少。此外,还有一些现象也是以现有的逻辑难以解释,如石雕中的蓄须人像及黑人模样的人像,他们出现在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对于这些,我们正统的研究者却总是采取忽略的态度,当作它们并不存在。
我认为,西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将这些已经存在于我们星球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东西,一一串连起来,纳入了他的尼比鲁-阿努纳奇-苏美尔系统之中,构成了他自己的一套体系。这套体系,在逻辑上基本上可以说是自圆其说的,而在证据上,也无更多的考古事实来推翻他的学说。希望我们正统的研究者们能够正视这些事实,不要总是以所谓的科学态度去衡量一切,将不符合所谓科学理论的东西,一概斥之为伪科学。其实,所有的科学都是在发展中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牛顿时代就是伪科学。所谓的科学原理,我们只能用它去界定已知的事物,而对于未知的事物,再用我们的科学原理去套,适之则自夸其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不适,或视之不见,或指斥为伪科学。这种削足适履的态度是异常可笑的。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大海。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又有多少,我们由之而总结出来的科学原理,又能有多大的适用性呢?生活于二维平面,是永远无法想像出三维世界的壮丽的。
西琴的魅力在于他广博的知识,他精通楔形文字和希伯莱文,让他在前几部书中能够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大量来自于古代文献及传说中的证据,给他的著作增色不少,他论证起来也得心应手。但到了此册,西琴面对的是他并不熟悉的印第安文化,再加之这种文化由于毁于西班牙殖民者之手,大量的文献散佚,他在论证之时,缺乏书面的文献,只能从雕刻之中去分析,自然让他的叙述减色不少。同时,他又没有充分地利用早期西班牙语关于美洲的文献,亦未从民间的传说中去发掘更多的证据,因此感觉到西琴在此书中有些顾此失彼,远不如在前三册中那么从容。相反,丹尼肯对于美洲的了解,我认为其实是比西琴要丰富,尽管他的论证并不严密。其实,美洲的待解之谜颇多,有许多是超出我们现有的知识范畴的。希望能有一个精通美洲语言与文化的人,如西琴一样,重新审视这些逝去的文明。
世界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的开山之作,于1967年出版,四次修订。为我们带来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闻名的互动。这里要注意关键词“互动”,就是说这本书侧重点在于各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作为深爱中国文化的一份子,固然酷爱历史书。希望能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如何发展过来的。
该书并非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章给我们讲述旧大陆各大文明的出现和确立。该过程谈何艰辛!因为有一群蛮族部落,并不在意文明这东西,相反的,他们摧毁了许多文明只为自己果腹,扼杀了还处在摇篮中的诸多文明。但历史的潮流的滚滚前流的,蛮族无法阻挡历史的前进,并且会被因不适应历史潮流而被剔除。最终在公元前500年确立了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早起生产力优先,经济来源还会通过海盗掠夺、战争侵略来获得甜粮美土。所以军事力量是当时很重要的侵略核心,最先拥有战车技术的中东无疑是战争的王者。然而当这个技术传到希腊后,改良后的战车让希腊蜕身成为战争的佼佼者。这也为后来希腊人的贸易开辟了道路,使得希腊文化广泛的传播到中东各地。这也就影响了印度和中国的文化了。
不同的是,中国因为地理位置有着喜马拉雅山隔着,使得中东的蛮族侵略对中国影响是极小的。所以中国在少量外域文化,进行自我发展,因为在战车方便并没有文献记载是希腊传来的,而更像是中国自己独立发明的战争利器。这地理位置同样造就了中国文化从未中断过的传奇,有的只是吸收他人文化来优化自身。因此宗教爆发事件和中国也没什么关系,可以说以中国为界往西都因为宗教的问题大搞文章,直到现在还有着影响。
而印度则被宗教折腾的遍体鳞伤,过多的传教士传播的文化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等以及印度本身的佛教,让一个国家分为多种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信徒还会刀锋相见。
到中世纪时,蛮族势力再也不是威胁,因为欧洲开创了驯马术,养育着高大强壮的马。因为只有这些马才能支撑全身盔甲的骑士,比起游牧民族的轻装坐骑,是刀枪不入,而他们是刀刀见血。有了正统的军队,就产生政治。一个没有政治的国家,永远是战争连连的。政治就是管理国家的一种学问,人们根据先人的经验,自我总结以及探索,让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成为真正的国家。
有了国家,就有了外交,因为经济驱动着国家的发展。丝绸之路就是各国文明交流的重要位置,通过贸易让欧洲人穿起了中国的丝绸,喝起了中国的美茶。正如之前所说的,历史的潮流是滚滚前流的。进入工业文明的西方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愚昧的自守只是螳臂当车。最终,中国失败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改变历史,因为我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不必沉湎于历史的过失和悲痛,只需享受上古文化为我们带来的民族凝聚力。以史为鉴知兴替,我们通过阅读史书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在同一处地方摔两次,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世界史题
1、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接任总统以后,美国正处在扩张势头上。杜鲁门政府采取了对苏“强硬”政策,大造苏联“扩张”的舆论,制造国际紧张气氛,并制订了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咨文,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引子,提出了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他宣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必须而且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杜鲁门这番关于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的讲话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2、马歇尔计划: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极度困难,政局不稳,而美国的全球战略又需一个稳定的欧洲作盟友,于是美国推出了“欧洲复兴方案”。该方案由当时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因此又称“马歇尔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接受援助的国家需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从1948-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16国提供了一百多亿美元的援助。该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最成功的计划,西欧经济得到了长足的恢复,同时美国也得以进一步确定对西欧的领导力。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
3、北约联盟:是美国操纵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联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由美、加拿大和十二个西欧国家签订条约,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是一个机构完备的机构,既是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北约的防务权和指挥权操纵在美国手中,北约的军事战备一直是以美国的军事战略为依据,并随美国的军事战略变化而变化。美国通过这一组织把西欧的防务完全控制在手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美国为盟主,以西德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防务体系,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欧之间也有矛盾,50年代西欧联盟的军事机构被并入北约后,90年代起,由法德挑头,西欧各国正试图加强西欧联盟的军事力量,加强北约内部的欧洲支柱,争夺独立防卫权和欧洲主导权。总之,北约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第一次柏林危机: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23日下令将”B”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柏林局势虽然进展,但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冲突,经过谈判双方在解决了“柏林危机”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华沙条约组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并加紧重新武装德国。苏联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的计划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并于1954年11月联合东欧七国一起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宣布如果西方国家坚持批准联邦德国恢复主权、重建军队、加入北约的“巴黎协定”,与会国将“在组织武装力量和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1955年5月5日,巴黎协定批准生效后,苏东国家在华沙举行第二次“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并于1995年5月14日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华沙组织的成立是苏东国家对西德加入北约作出的公开反映,巩固了苏东国家间的军事同盟关系,标志着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同时,华约的签订也为苏联在东欧国家长期驻军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华沙条约组织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与手段。1989年东欧发生巨变,华沙条约组织赖以建立和维系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基础已经不复存在。1990年民主德国推出华沙条约组织,随即于1991年6月华约6国领导人在布拉格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从而结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6、铁幕演说: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象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7、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1949年9-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前哨城”。1958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巴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1959年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 6 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8、麦卡锡主义 :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煽起的,在美国全国性的反共“十字军运动”。1946 ~ 1955年风行于美国政治活动和政府当中的担忧共产主义颠覆的恐惧思潮。1950 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了一次反共演说,他在演说中声称: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随后,一系列有关反对共产主义的事件接踵而来,麦卡锡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和煽动了公众的支持。1954 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9、艾哈德(1897~1977):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1963~1966)。1897年2月4日生,1977年5月 5 日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负责重建纽伦堡-菲尔特地区的工业,历任中法兰克尼亚和上法兰克尼亚经济顾问,巴伐利亚经济部长,货币信贷顾问委员会主席,英美共同占
领区经济委员会主席。1949年9月起在阿登纳内阁中任经济部长,1950年以社会市场制解决经济迅速复苏问题,效果显著,出现德国的经济奇迹。1957年他被任命为联邦副总理,1963年10月继阿登纳担任总理,1966年辞职。1967年成为基督教民主联盟名誉主席。
10、不结盟运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万隆会议的召开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双方开始争夺第三世界。为了摆脱大国控制,1956年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在南斯拉夫会谈后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尼赫鲁、印尼苏加诺的倡议下,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参加不结盟的标准是:执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不卷入外国军事集团,不缔结双边军事协定。随着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发展,不结盟政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不结盟运动未设总部,无常设机构,主要机构为: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由第四次首脑会议决议设立的协调局、纽约协调局、还有不定期召开的一些会议等。我国一贯支持和重视不结盟运动,赞赏其坚持的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政策,高度评价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11、水门 事件: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活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水门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楼,数十年来也一直是美国民主党全国总部所在地。1972年6月17日深夜,5个蒙面汉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总部时被捕。随后展开的调查表明,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为首的共和党为破坏选举、赢得总统宝座而采取了一系列非法活动,闯入水门大楼是其中之一。《华盛顿邮报》最先报道美国民主党设在华盛顿水门饭店的竞选总部遭到窃听的消息,并最终揭开一个重大竞选阴谋以及尼克松总统试图掩盖真相的很多内情。由于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媒体不断曝光,加上美国民众的强烈抗议,尼克松总统特别助理在内的数名政府高级官员被判入狱。1974年8月,尼克松总统被查出对此案负重要责任,面临国会弹劾,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
12、<<旧金山和约>>: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操纵下部分国家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因和约在美国旧金山签订,通称《旧金山和约》。1951年6月,美英两国在伦敦会议后,决定把中国大陆与中华民国排除在《对日和平条约》之外的。1951年9月召开旧金山会议时,由于印度对「台湾归还中国,千岛群岛及南库页岛归属苏联」的条款在和约中未明确规定表示不满,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三国虽出席会议,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被邀请以及对条约内容不满等理由,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当时有49个国家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印度、缅甸等国没有参加,以及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所以,《旧金山和约》 不足以视为对日本的全面讲和。1972年9月日本田中角荣首相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才结束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
13、<<日本国宪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占领初期制定的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开始生效。全文除前言外包括天皇、放弃战争、国民的权利与义务、国会、内阁、司法、财政、地方自治、修订、最高法规和补则共11章,计103条。根据这部宪法,日本由战前具有浓厚军国主义、封建主义色彩的立宪君主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代
议民主制,在国家体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宪法第二章第九条“放弃战争”条款的提出,影响巨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和平的作用。
14、哈尔斯坦主义: 是1955年9月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的所推行的,由其外长哈尔斯坦于提出的针对民主德国及东方阵营的外交政策。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作为四个战胜国之一而对德国统一负有责任的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根据这一政策,当南斯拉夫与古巴先后于1957年和1963年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就同这两国断交。1969年社会民主党上台后,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哈尔斯坦主义”事实上已停止执行。
15、布拉格之春:1968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的一场改革运动。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经济较为发达。战后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但从50年代中期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日益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959至1962年,捷共尝试改革,但效果不好,改革中断。60年代中期,捷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改革之声又起。1968年1月,杜布切克当选为捷共中央第一书记。3—4月,改革运动达到了高潮,4月,捷共中央公布了改革的《行动纲领》,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模式,要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行动纲领》受到人民的高度拥护。党内外人士积极展开讨论,提出各种改革方案,整个社会充满民主气氛,故而称之为“布拉格之春”。捷的改革触怒了苏联。苏联认为这是“复辟资本主义”的颠覆活动。1968年8月20日晚,苏联空降兵袭击布拉格机场,随后20万苏联军队以华沙条约组织的名义侵入捷克斯洛伐克,捷共领导人被劫持到莫斯科进行会谈。8月26日双方达成协议,主张改革的领导人均被撤换,改革政策停止实施,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夭折。
16、奠边府战役:越南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1951—1953年,进入抗法战争反攻阶段的越南军民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越南北部解放区连成一片。法国殖民者为挽回败局,在美国参与下制定“纳瓦尔计划”,妄图一年半内消灭越南抗战力量。1953年11月大量法军集结在西北军事要地——奠边府,构筑坚固工事,把它变成进攻解放区的战略要点。1954年初,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劳动党中央,决定发动奠边府战役。3月13日,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之下对奠边府发起进攻,经过55天激烈战斗,于5月7日解放奠边府,全歼法军16000余人,活捉法国守军司令官德卡斯特莱少将。这一胜利彻底粉碎“纳瓦尔计划”,扭转整个印度支那战局,对正在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产生重大影响,迫使法国政府于7月21日在结束印度支那战争的《日内瓦协议》上签字。
17、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美国操纵下,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国家:一是面积1.1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国;一是面积1.4万平方公里的犹太国,耶路撒冷市则由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同意分治决议,阿拉伯国家反对。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宣布成立“以色列国”。5月15日,英军自巴勒斯坦撤退,随之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外约旦等国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宣丰与以色列处于交战状态。这样,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第一次阿、以中东战争爆发了。战争一直延续1949年,由于阿拉伯国家内部不统一而战败。1949年2月到7月,埃及等四国分别同以色列签定了停战协定。就这样拉开了中东战乱格局的序幕。
18、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95年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
19、埃及七月革命:1952年7月23日由埃及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人民、士兵和下级军官对以法鲁克国王为首的封建统治极为不满。他们要求废除英埃同盟条约,改变现行制度,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埃及自由军官组织成为埃及革命的领导力量。1945年成立自由军官组织。由纳赛尔领导,影响日益扩大。1950年初,成立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纳赛尔当选为主席。经过周密的计划,自由军官组织在7月22日晚发动武装起义。由于人民的支持,起义取得了胜利。自由军官组织领导的军队逮捕了反动的高级军官,包围了王宫,7月26日,法鲁克国王迫于形势,签署退位声明,并离开埃及,流亡国外。由其子继位,同时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由穆罕默德·纳吉布任主席,纳赛尔任副主席。1953年宣布永远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1954年纳赛尔当选为埃及总统。1956年6月13日,最后一批英军撤出,英国对埃及74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20、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为夺取政权而制造的政府危机。1945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各党派组成的民族阵线政府。1948年 2月20日,参加联合政府的民族社会党、民主党、斯洛伐克人民党为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与捷共尖锐对立,三党的12名部长向E.贝奈斯总统提出辞职,企图将共产党人排挤出K.哥特瓦尔德政府。由于多数部长留任,阴谋受挫。2月21日,捷共在布拉格古城广场召集10万人大会,揭露资产阶级制造政府危机的真相。捷共领导的内务部公安军团搜查民社党总部,破获资产阶级武装**的计划。捷共迅速动员和武装1.5万名工人民兵,配合公安部队维持公共秩序。22日,革命工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坚决支持政府,要求将反动分子从政府和各级民族委员会中清洗出去。2月24日,全国250万人举行一小时总罢工,纷纷派出代表团要求贝奈斯接受资产阶级部长们辞职,另选忠于民族阵线纲领的新人充实政府。2月25日,贝奈斯接受了12名部长的辞呈,批准捷共提出的新政府名单。
第四篇:《世界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后感
深圳大学 Erible
《全球通史》的开山之作,于1967年出版,四次修订。为我们带来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闻名的互动。这里要注意关键词“互动”,就是说这本书侧重点在于各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作为深爱中国文化的一份子,固然酷爱历史书。希望能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如何发展过来的。
该书并非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章给我们讲述旧大陆各大文明的出现和确立。该过程谈何艰辛!因为有一群蛮族部落,并不在意文明这东西,相反的,他们摧毁了许多文明只为自己果腹,扼杀了还处在摇篮中的诸多文明。但历史的潮流的滚滚前流的,蛮族无法阻挡历史的前进,并且会被因不适应历史潮流而被剔除。最终在公元前500年确立了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早起生产力优先,经济来源还会通过海盗掠夺、战争侵略来获得甜粮美土。所以军事力量是当时很重要的侵略核心,最先拥有战车技术的中东无疑是战争的王者。然而当这个技术传到希腊后,改良后的战车让希腊蜕身成为战争的佼佼者。这也为后来希腊人的贸易开辟了道路,使得希腊文化广泛的传播到中东各地。这也就影响了印度和中国的文化了。
不同的是,中国因为地理位置有着喜马拉雅山隔着,使得中东的蛮族侵略对中国影响是极小的。所以中国在少量外域文化,进行自我发展,因为在战车方便并没有文献记载是希腊传来的,而更像是中国自己独立发明的战争利器。这地理位置同样造就了中国文化从未中断过的传奇,有的只是吸收他人文化来优化自身。因此宗教爆发事件和中国也没什么关系,可以说以中国为界往西都因为宗教的问题大搞文章,直到现在还有着影响。
而印度则被宗教折腾的遍体鳞伤,过多的传教士传播的文化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等以及印度本身的佛教,让一个国家分为多种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信徒还会刀锋相见。
到中世纪时,蛮族势力再也不是威胁,因为欧洲开创了驯马术,养育着高大强壮的马。因为只有这些马才能支撑全身盔甲的骑士,比起游牧民族的轻装坐骑,是刀枪不入,而他们是刀刀见血。有了正统的军队,就产生政治。一个没有政治的国家,永远是战争连连的。政治就是管理国家的一种学问,人们根据先人的经验,自我总结以及探索,让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成为真正的国家。
有了国家,就有了外交,因为经济驱动着国家的发展。丝绸之路就是各国文明交流的重要位置,通过贸易让欧洲人穿起了中国的丝绸,喝起了中国的美茶。正如之前所说的,历史的潮流是滚滚前流的。进入工业文明的西方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愚昧的自守只是螳臂当车。最终,中国失败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改变历史,因为我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不必沉湎于历史的过失和悲痛,只需享受上古文化为我们带来的民族凝聚力。以史为鉴知兴替,我们通过阅读史书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在同一处地方摔两次,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世界史名词解释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人民群众最需要得到指导时列宁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并于1917年4月17日俄为4月4日在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又称《四月提纲》的报告于4月20日刊载在《真理报》上。
① 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
② 提出了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
③ 指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仍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要摆脱这场战争,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④ 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⑤ 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四月提纲制定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策略。意义
1、《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2、《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
鲁尔危机
德国与法比等协约国围绕赔款问题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确定了德国的战争赔款原则并于1921年1月由赔款委员会确定了德国赔款的总额。围绕赔款问题德国与协约国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对德国的打击是惨重的。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1923年啤酒馆暴动
德国法西斯企图夺取政权的行动。1923年,德国内外形势急剧恶化。法国和比利时占领了鲁尔区。“不抵抗政策”导致工人失业、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共产党组织起义,建立工农政府,均遭失败。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希特勒企图利用局势,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举行啤酒馆暴动。11
月8日晚,正当巴伐利亚邦长官古斯诺夫·冯·卡尔应邀在布劳凯勒啤酒店演讲时,希特勒率领的纳粹党冲锋队闯入酒店,宣布推翻了旧政府,成立全国临时政府,强迫在场巴伐利亚三巨头,卡尔、奥托冯·洛索夫、汉斯·冯·赛塞尔与他们合作。卡尔和洛索夫脱身后,立即限令希特勒解散武装,缴械投降。希特勒不甘失败,11月9日亲率冲锋队上街游行示威,举行暴动,被警察击败。希特勒被捕入狱,大部分参加暴动的纳粹头目被捕判刑,啤酒馆暴动失败
魏玛共和国
即“德意志共和国”。因宪法在魏玛城制订而得名。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霍亨索伦王朝后,于1919年2月在魏玛城召开国民议会,制定宪法,宣布成立联邦共和国。其议会由联邦国会和联邦参政会两院组成;国家元首为总统,任期7年;最高行政机构为内阁;公民具有部分民主权利,但宪法第48款规定总统在认为国家受到扰乱或危害时,有权中止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效力。1933年1月,总统兴登堡任命纳粹党党魁希特勒为总理。同年3月,希特勒强使议会通过*《授权法》,停止执行《魏玛宪法》,共和国遂告结束
十四点原则
这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1月8日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主要内容有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发的世界抵制并清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收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十四点原则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8凡尔赛合约
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迫德国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订立《凡尔赛条约》。其内容包括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欧本与阿尔梅归比利时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与上西里西亚归波兰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以及比利时接管德国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军官不过4000人不得拥有坦克与飞机等重武器海军不得拥有潜艇等。《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赤裸裸地对德国的政治与军事剥夺它是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是非正义的。
14.布列斯特和约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苏俄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宣战;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但不与德国签约。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一般认为,这是苏俄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有了的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15.战时共产主义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逐步推行的。主要措施包括:①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涉及到各种农产品。②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③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④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2.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19~1923)。主要领导人为凯末尔" 阿塔图尔克,故名。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签订摩德洛斯停战协定(1918.10.30)后,面临着亡国的民族危机。1919年9月4~12日在锡瓦斯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民族主义组织安纳托利亚和卢梅利亚保护权利协会.1920年苏丹政府于同年4月宣布民族抵抗运动为非法,继而于8月10日签署了亡国的《色佛尔条约》。1920年4
月23日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组成了以他为首的政府。同时确认“主权在民”的原则,宣布苏丹政府3月16日以后与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法令无效。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被迫与土耳其签订《洛桑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1922年11月1日大国民议会决定废除苏丹制,从此结束了奥斯曼皇室长达600年的封建统治。1923年2月伊兹密尔经济大会通过《经济公约》,制定了发展民族经济的基本原则。同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此后,土耳其政府进一步废除哈里发制,在政治、经济、文化、司法等领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在封建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迅速兴起。
26.《田中奏折》
是指在1929年曝光,据称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1931年9月18日,日本强占了中国东北三省(满洲),事为《九'一八事变》。根据消息,当事首相田中义一在1929年曾向天皇献呈秘密奏折。奏折中,田中认为日本如要称霸世界,必须先征服支那(即中国);而若要征服支那,必须先征服满蒙。1930年,日本的外务省向中国国民政府抗议,称田中奏折是伪造。《田中奏折》的曝光造成日本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恶化,它被认为是反日情绪的根源之一。
27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5日洛迦诺会议召开,10月16日与会的法、德、比、英、意、波、捷草签了“最后议定书”和7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它规定:第一,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维护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这个保证对德国向西扩张是一种遏制,同时也约束法国不能像鲁尔危机那样侵犯德国。第二,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相约凡外交上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庭裁决。这四个仲裁条约都没有关于保证边界的规定,它意味着对德国东部的波德、捷德边界没有给予安全保证,德国没有承担维护东部的德波、德捷边界现状的义务。这实际上是打开了德国向东扩张的道路。第三,由于法国的盟国波、捷的边界没有得到安全保证,法国不得不与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证条约。
31.凡尔赛和约
《 凡尔赛和约 》凡15部分,440 条。其主要内容:① 领土条款。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对比利时放弃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萨尔区由国联管理15年,期满后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萨尔区煤矿所有权归法国。石勒苏益格经公民投票确定其归属(1920年6月15 日公民投票结果,北部归丹麦,南部仍属德国)。波兹南地区和西普鲁士大部分让与波兰。但泽(即格但斯克)成为国联管辖下的自由市,该地关税权、对外关系及保护侨民权属波兰。上西里西亚、阿伦施泰因(即奥尔什丁)和马里安维尔德尔经公民投票决定归属(上西里西亚归属问题造成20年代初德、波之间争端。据1922年 5月德波条约规定上西里西亚工业地区由德、波各占有一部分)。德国放弃默麦尔(一译梅梅尔,今克莱佩达),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 年3月国联将该地委任立陶宛统治)。②军事条款。德国陆军限于10万人,须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服役期限士兵须12年,军官25年方能退役。取消参谋部,最高司令部职权限于行政事务。海军不得超过 1.5万人,舰队只有战舰和轻型巡洋舰各 6 艘,驱逐舰及鱼雷艇各12艘,禁止建造潜艇。还禁止拥有军用飞机、陆海军航空设备、坦克、重炮、化学及有毒武器。在莱茵河左岸和沿右岸宽50千米地域设立莱茵非武装地区。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以15年为期。③赔偿条款。赔偿总额留待协约国赔偿委员会于1921年5月1日前确定,但德国在和约订立起两年内先交付200 亿金马克赔款。④ 德国前殖民地的处置。德国放弃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国联委任统治”名义瓜分。
1。定义:英法美等绥靖主义者,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战情绪),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
2。实质:牺牲弱小国家,维护自身利益。
3。推向顶峰:“慕尼黑阴谋”
3。最大后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可谓二战爆发的催化剂。
4。直接后果:
(1)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卖,从而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
(2)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
(3)西方大国的“自保政策”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益,以至于自食其果
(4)使中欧国家对英法缺乏信任,有的投入了法西斯的怀抱
(5)提高了希特勒的声望
(6)加剧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使其转向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使希特勒有恃无恐,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7)英法是主要的推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