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史名词解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临时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1918年开始实施。内容有国内贸易国有化,余粮收集制,产品配给制,劳动义务制,全部工业国有化。
布列斯特和约: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是第一次世界世界大战中苏俄同德国及其同盟国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条约。它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保存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被迫采取的暂时妥协性行动,使苏俄尽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红军赢得了喘息时间,为后来消灭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武装和击退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斯达汉诺夫运动:苏联早期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的群众运动。顿涅茨矿区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在1935年8月30日创造了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煤102吨的记录,超过定额十三倍。这一事迹,在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它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竞赛与新技术相联系,激发了广大工人的工作热情。为苏联的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斯大林说:“没有新的更高的技术,就不会有斯达汉诺夫运动。”它打破旧的技术定额,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表现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竞赛的新高涨。
国会纵火案:是德国建立纳粹党独裁政权的关键事件,发生在1933年2月27日,柏林消防队于晚上9时14分开始接到德国国会大楼火警报告。火情同时发生在几个不同地点,但当消防队到达时,主要的议会大厅发生爆炸,燃起大火。纳粹党首脑宣称这起事件是第三共产国际策划的,逮捕了三名驻共产国际的保加利亚人:季米特洛夫、塔涅夫和波波夫,当时警察并不知道季米特洛夫是共产国际的负责人,在莱比锡审判时,季米特洛夫自己辩护,被宣布无罪释放。国会纵火案是德国纳粹党策划的焚烧柏林国会大厦,籍以陷害德国共产党和革命民主力量的阴谋事件。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行动使英国最终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虽然这次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成功的挽救大量的人力,可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造成英国本土地面防卫发生严重的问题。此次撤离,意味着欧洲大陆落入纳粹之手。
慕尼黑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1.1万平方英里的领土、360万居民和1/2以上的经济资源,丧失了捷作为边境地区安全屏障的防御要塞,破坏了英、法在东欧的同盟体系,加强了纳粹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助长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奇怪的战争:“奇怪的战争”指二战全面爆发初期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的状态。法国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德国人称它为“静坐战”,英国人称它为“假战争”。战争时间从英法宣战之日起到1940年5月10日德军向西线进攻止,这8个月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1939年9月,波兰被消灭;第二阶段为10月初到1940年5月。第一阶段战争主动权掌握在英法手中,他们可以利用绝对优势攻击德军,越过莱茵河,威胁德国中心工业区鲁尔,有效支持波兰;第二阶段随着波兰覆亡,德军主力西移,主动权转移到德国手中,希特勒在大谈和平的烟幕下,抓紧扩军备战,积极准备西线进攻。
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慕尼黑阴谋更是将“绥靖”推向了顶峰。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又称苏德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方代表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为里宾特洛甫。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主要内容有: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互相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等等。
甘地主义:不使用暴力的抵抗主义。甘地主义属“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一般来说,人们把甘地主义概括为四个基本内容:(1)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3)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
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但是,实际上,甘地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凯末尔主义:凯末尔主义,形成于1919—1931年,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由土耳其共和人民党和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建者凯末尔所倡导。1919凯末尔主义可于阿塔土克改革运动里找到其意义,即寻求缔造一个现代、民主及世俗的国度。1931年年7月23日凯末尔在东部各省护权协会代表大会上最初阐述了凯末尔主义的原则。凯末尔主义共有六个基本的理论,包括共和主义、民粹主义、世俗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阿塔土克的现实主义及实用主义是凯末尔主义最根本的元素。
柯立芝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涨,因其主要发生在柯立芝总统任内,故名。此间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英、法、德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处于停滞或恢复状态,便于美国经济势力向外扩张。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更新和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化,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过程空前加速,经济发展迅速。到1929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以致柯立芝总统声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但这种繁荣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部门和城市中,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和农业的不景气,使美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并且由于股票投机成风,使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则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孕育着新的危机,后来导致1929-1933世界经济大萧条。
开罗宣言(P314):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开罗宣言》是第一份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条约性文件,它从法律上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德黑兰会议(P31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各主要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盟国已经取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为商讨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美、英、苏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德黑兰举行会晤。会议通过了美、英、苏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会议决定于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三国首脑还就战后处置德国、波兰疆界的变迁、成立国际组织,以及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雅尔塔会议:为了加快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雅尔塔会议是二战期间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使胜利早日到来,以及对联合国的建立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雅尔塔秘密协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是美苏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产物,会议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波茨坦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战后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1945年7月28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3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1945年7月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的波茨坦会晤,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斯大林格勒会战:莫斯科战役以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对苏联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南线,企图占领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1942年夏,德军集中150多万兵力和大批飞机、坦克,南北夹击,向斯大林格勒发动了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守军殊死抵抗,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有生力量。苏军赢得了聚集反攻力量的宝贵时间。同年冬,苏军突然发动大规模反攻,分割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主力;第二年春,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在北非战场,德意军队一度占据优势,英军被迫退到埃及的阿拉曼附近。为了扭转不利局面,1942年10月,英国将军蒙哥马利率军反击,赢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德意军队损失惨重,仓皇西逃。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第二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中途岛海战:1942年,日本军部为了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派出一支庞大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伏击日本舰队,6月4日至5日,双方舰队在中途岛海面展开了又一次海
空大战。日军损失惨重(4艘航空母舰和322架飞机。)日本丧失了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二十六国宣言:《二十六国宣言》即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亦《阿卡迪亚会议宣言》,又称《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并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道威斯计划:1923年11月30日,赔款委员会决定设立由美、英、法、意、比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最为重要,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主持。1924年4月9日,道威斯委员会提出了关于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报告,即“道威斯计划”:对德国赔款的总数和支付年限未加确定,但规定计划生效后的第一年,德国交付10亿金马克;向德国提供外国贷款;规定德国赔款的主要来源是关税、税入和企业利润。
第二篇:世界史名词解释
《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后俄国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在人民群众最需要得到指导时列宁从芬兰回到彼得格勒并于1917年4月17日俄为4月4日在塔夫利达宫布尔什维克会议上作《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又称《四月提纲》的报告于4月20日刊载在《真理报》上。
① 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
② 提出了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形式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
③ 指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仍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要摆脱这场战争,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④ 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⑤ 在经济方面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银行国有化,由工兵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四月提纲制定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和策略。意义
1、《四月提纲》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2、《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
鲁尔危机
德国与法比等协约国围绕赔款问题而发生的矛盾与冲突。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确定了德国的战争赔款原则并于1921年1月由赔款委员会确定了德国赔款的总额。围绕赔款问题德国与协约国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1923年,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对德国的打击是惨重的。英美两国害怕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导致社会危机甚至引起革命,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鲁尔冒险的失败导致法国“得不偿失”,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丧失优势,最终导致德国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转向英美手中,开始受英美的摆布。
1923年啤酒馆暴动
德国法西斯企图夺取政权的行动。1923年,德国内外形势急剧恶化。法国和比利时占领了鲁尔区。“不抵抗政策”导致工人失业、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共产党组织起义,建立工农政府,均遭失败。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希特勒企图利用局势,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举行啤酒馆暴动。11
月8日晚,正当巴伐利亚邦长官古斯诺夫·冯·卡尔应邀在布劳凯勒啤酒店演讲时,希特勒率领的纳粹党冲锋队闯入酒店,宣布推翻了旧政府,成立全国临时政府,强迫在场巴伐利亚三巨头,卡尔、奥托冯·洛索夫、汉斯·冯·赛塞尔与他们合作。卡尔和洛索夫脱身后,立即限令希特勒解散武装,缴械投降。希特勒不甘失败,11月9日亲率冲锋队上街游行示威,举行暴动,被警察击败。希特勒被捕入狱,大部分参加暴动的纳粹头目被捕判刑,啤酒馆暴动失败
魏玛共和国
即“德意志共和国”。因宪法在魏玛城制订而得名。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霍亨索伦王朝后,于1919年2月在魏玛城召开国民议会,制定宪法,宣布成立联邦共和国。其议会由联邦国会和联邦参政会两院组成;国家元首为总统,任期7年;最高行政机构为内阁;公民具有部分民主权利,但宪法第48款规定总统在认为国家受到扰乱或危害时,有权中止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效力。1933年1月,总统兴登堡任命纳粹党党魁希特勒为总理。同年3月,希特勒强使议会通过*《授权法》,停止执行《魏玛宪法》,共和国遂告结束
十四点原则
这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1月8日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主要内容有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发的世界抵制并清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收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十四点原则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8凡尔赛合约
一战后协约国在巴黎和会上强迫德国签订的停战与战败处置条约。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协约国与德国订立《凡尔赛条约》。其内容包括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欧本与阿尔梅归比利时石勒苏益格归丹麦西普鲁士与上西里西亚归波兰德国海外殖民地由英法以及比利时接管德国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军官不过4000人不得拥有坦克与飞机等重武器海军不得拥有潜艇等。《凡尔赛条约》是协约国帝国主义赤裸裸地对德国的政治与军事剥夺它是帝国主义利益争夺的产物是非正义的。
14.布列斯特和约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苏俄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割让给德国并赔款3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引起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严重的分歧。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签订和约,为新生政权争得喘息机会;布哈林为代表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宣战;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战,但不与德国签约。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德国战败后,于11月11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苏俄政府立即于11月12日宣布废除此条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一般认为,这是苏俄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有了的巩固政权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由于此一外交策略的成功,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15.战时共产主义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逐步推行的。主要措施包括:①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实行余粮收集制,涉及到各种农产品。②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③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④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2.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19~1923)。主要领导人为凯末尔" 阿塔图尔克,故名。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签订摩德洛斯停战协定(1918.10.30)后,面临着亡国的民族危机。1919年9月4~12日在锡瓦斯召开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加的大会,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民族主义组织安纳托利亚和卢梅利亚保护权利协会.1920年苏丹政府于同年4月宣布民族抵抗运动为非法,继而于8月10日签署了亡国的《色佛尔条约》。1920年4
月23日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组成了以他为首的政府。同时确认“主权在民”的原则,宣布苏丹政府3月16日以后与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法令无效。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被迫与土耳其签订《洛桑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1922年11月1日大国民议会决定废除苏丹制,从此结束了奥斯曼皇室长达600年的封建统治。1923年2月伊兹密尔经济大会通过《经济公约》,制定了发展民族经济的基本原则。同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此后,土耳其政府进一步废除哈里发制,在政治、经济、文化、司法等领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在封建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迅速兴起。
26.《田中奏折》
是指在1929年曝光,据称由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呈给昭和天皇的秘密奏章。1931年9月18日,日本强占了中国东北三省(满洲),事为《九'一八事变》。根据消息,当事首相田中义一在1929年曾向天皇献呈秘密奏折。奏折中,田中认为日本如要称霸世界,必须先征服支那(即中国);而若要征服支那,必须先征服满蒙。1930年,日本的外务省向中国国民政府抗议,称田中奏折是伪造。《田中奏折》的曝光造成日本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恶化,它被认为是反日情绪的根源之一。
27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5日洛迦诺会议召开,10月16日与会的法、德、比、英、意、波、捷草签了“最后议定书”和7个条约,总称“洛迦诺公约”。它规定:第一,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维护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法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这个保证对德国向西扩张是一种遏制,同时也约束法国不能像鲁尔危机那样侵犯德国。第二,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相约凡外交上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庭裁决。这四个仲裁条约都没有关于保证边界的规定,它意味着对德国东部的波德、捷德边界没有给予安全保证,德国没有承担维护东部的德波、德捷边界现状的义务。这实际上是打开了德国向东扩张的道路。第三,由于法国的盟国波、捷的边界没有得到安全保证,法国不得不与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证条约。
31.凡尔赛和约
《 凡尔赛和约 》凡15部分,440 条。其主要内容:① 领土条款。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对比利时放弃奥伊彭、马尔梅迪和毛来斯纳。萨尔区由国联管理15年,期满后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萨尔区煤矿所有权归法国。石勒苏益格经公民投票确定其归属(1920年6月15 日公民投票结果,北部归丹麦,南部仍属德国)。波兹南地区和西普鲁士大部分让与波兰。但泽(即格但斯克)成为国联管辖下的自由市,该地关税权、对外关系及保护侨民权属波兰。上西里西亚、阿伦施泰因(即奥尔什丁)和马里安维尔德尔经公民投票决定归属(上西里西亚归属问题造成20年代初德、波之间争端。据1922年 5月德波条约规定上西里西亚工业地区由德、波各占有一部分)。德国放弃默麦尔(一译梅梅尔,今克莱佩达),交予协约国主要国家处置(1923 年3月国联将该地委任立陶宛统治)。②军事条款。德国陆军限于10万人,须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服役期限士兵须12年,军官25年方能退役。取消参谋部,最高司令部职权限于行政事务。海军不得超过 1.5万人,舰队只有战舰和轻型巡洋舰各 6 艘,驱逐舰及鱼雷艇各12艘,禁止建造潜艇。还禁止拥有军用飞机、陆海军航空设备、坦克、重炮、化学及有毒武器。在莱茵河左岸和沿右岸宽50千米地域设立莱茵非武装地区。莱茵河左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以15年为期。③赔偿条款。赔偿总额留待协约国赔偿委员会于1921年5月1日前确定,但德国在和约订立起两年内先交付200 亿金马克赔款。④ 德国前殖民地的处置。德国放弃其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国联委任统治”名义瓜分。
1。定义:英法美等绥靖主义者,不惜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也有恐战情绪),求得一时苟安,谋求同侵略者妥协,妄图将“祸水东引”至苏联,坐收渔利。
2。实质:牺牲弱小国家,维护自身利益。
3。推向顶峰:“慕尼黑阴谋”
3。最大后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可谓二战爆发的催化剂。
4。直接后果:
(1)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卖,从而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
(2)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
(3)西方大国的“自保政策”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益,以至于自食其果
(4)使中欧国家对英法缺乏信任,有的投入了法西斯的怀抱
(5)提高了希特勒的声望
(6)加剧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使其转向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使希特勒有恃无恐,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7)英法是主要的推行者。
第三篇:世界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结
世界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结
第一章
1.文艺批判运动:战后初期,苏联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局势十分复杂,在美苏对抗、东西方冷战不断加剧的国际背景下,1946年-1948年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由党中央直接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批判运动,首先在文艺界开展。列宁格勒出版的《列宁格勒》和《星》首当其冲,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两位作家的作品受到了集中批判。1946-1948年,苏联先后开展了全苏作家、音乐家和美术家等会议,揭露和批判文艺界的“崇洋媚外”、“无思想性和非政治倾向”等问题。联共布斥责艺术脱离政治的企图,强调艺术负有社会使命,要为当代政治服务,同人民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强调马列主义世界观对艺术创作的意义。这实为一场政治运动,混清了文艺问题、政治问题的界限,以处理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使问题扩大化,尽管联共布后也承认有不公正的行为,但基本上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加强了意识形态。
2.列宁格勒案件:又称“日丹诺夫案件”,是1949~1950年间苏联发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冤案。此案牵连到联共中央领导人,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先斯基,党中央书记处书记库兹涅佐夫以及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罗吉奥诺夫。1950年9月,最高法院军事法庭确定以上三人犯有“叛国罪”,判处死刑。“列宁格勒案件”的制造是30年代各种冤假错案的翻版,其目的是为了把可能成为“斯大林反对派”的政治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此确保斯大林的个人权力和“斯大林模式”的稳固。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上宣布这是贝利亚等人策划的冤案,并为受害者和列宁格勒党委会恢复名誉。1957年2月,苏共中央监委会决定恢复沃兹涅先斯基等人的党籍。
3.贝利亚事件:斯大林逝世后苏共发生的一次党内斗争事件。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贝利亚任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和内务部长,是仅次于马林科夫的第二位领导人,掌管具有特殊权力的内务部,颇有政治野心。赫鲁晓夫等人认为贝利亚正在为“阴谋夺取权力”进行积极活动,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赫鲁晓夫策动下,主席团成员相互串联,取得共识,并得到朱可夫等支持,1953年6月26日将贝利亚逮捕。同年7月,苏共中央认定贝利亚企图颠覆苏维埃国家,为外国资本效劳,并将内务部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的罪状,解除党内外职务,开除出党。12月18日至23日,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贝利亚案件,确定贝利亚犯有背叛祖国、组织反苏集团、企图夺取权力并恢复资产阶级专政等罪行,判处贝利亚和前国家监察部部长麦尔库洛夫等7人死刑,23日处决。这一事件直接导致赫鲁晓夫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仅次于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
4.医生谋杀案:1953年发生在苏联的一起重大政治案件,表明十九大提出的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出现了逐渐转向反帝国主义间谍特务的敌对斗争的政治形势。1953年1月 13日,塔斯社发布关于逮捕一批反革命医生的消息,说不久前国家保安机关破获了一个受英美情报机关收买,由国际犹太民族主义者组织直接控制的反革命医生恐怖集团。他们均是克里姆林宫中的医生(沃夫西、科甘、维诺格拉多夫等),利用职务之便,用有损健康的医疗方法来谋害苏联领导人,1952年已经他们逮捕法办。《真理报》就此案发表社论,着重批判“阶级斗争熄灭论”。此案使得一些高极将领和许多知识分子也受到怀疑和牵连。之后苏联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保持警惕,投入反特斗争。但由于斯大林在不久后便逝世,此案未能判决。同年 4月4日,被捕的医生获释,报纸公开宣布此案不能成立,恢复被捕者名誉。
5.赫鲁晓夫:生于矿工家庭,乌克兰人,早年当过牧童、钳工。1918年开始从事革命工作并意识到斯大林体制中的弊病。1953年9月-1964年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在任期间参与处决贝利亚,逐步清除反革命的领导人。1956年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斯大林错误并批判个人崇拜。1960年代,赫鲁晓夫统治下的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对中国的援助计划。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使民生经济得到改善,主张东西方缓和,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他的对外政策仍然导致美苏核对抗,他也是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因个人作风粗暴,执政后期主观武断不断失误,1964年10月被解除党内外一切职务。1971年病逝。
6.苏共二十大:苏联共产党于1956年2月14日至24日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由赫鲁晓夫主持,是苏联历史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应邀出席的有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大会讨论了赫鲁晓夫所做的中央报告总结和关于1956-1960年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总结十九大以后党的工作并确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赫鲁晓夫针对当时国内外形势,提出“三和”理论,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并在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中揭发斯大林的错误,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引发了国际共产主义的混乱,东欧国家爆发波匈事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党员大批退党,帝国主义掀起了反共反苏的浪潮。促使各国探索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道路,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7.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所做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1956年2月14日~24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1956年2月25日,即苏共二十大的最后一天凌晨,赫鲁晓夫突然召集内部会议,作了一份长达4小时的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错误,以及对他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6月4日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这个报告在苏联国内和国际上引起极大震动,一时造成各国共产党和国际左翼力量内部的思想混乱,引发了东欧国家爆发波匈事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党员大批退党,帝国主义掀起反共、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促使各国探索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道路,对世界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8.三和两全:60年代赫鲁晓夫的观点的概括词。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总结报告中谈到苏联对外政策时,提出了三和,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论点,它的提出较为准确的把握了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为苏联争取到了和平的外部条件,是列宁和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的报告中,又提出苏联已成为“全民党”,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已成为“全民国家”的论点,这模糊了共产党的阶级性质,违背了无产阶级革命原理,是走修正主义路线的错误。
9.垦荒运动: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为解决粮食问题在全国开展的开垦荒地的运动。1954年初赫鲁晓夫建议大规模开垦西伯利亚等地的生荒地,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计划两年内开垦1300万公顷荒地,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共青团号召和征募了30万志愿垦荒者开赴垦区,政府鼓励向边疆移民。1954年国家运送了5万台拖拉机和6千辆卡车到垦区,荒原上很快出现了几百个大型国营农场和许多临时的帐篷城镇。截至1962年,开垦荒地共达4200万公顷,国家总投资40-50亿卢布。垦荒运动初期确有一定成效,促进粮食产量增产,为减轻农民负担,废除义务劳动制,改善全国农业结构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周密的规划,破坏生态平衡,不加分析废除草田轮作制,致使新垦区发生风蚀和沙暴。1962年夏,几百万倾土地遭风蚀,粮食产量连年下降,垦荒运动被迫于1963年中止。10.利别尔曼建议:指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利别尔曼教授于1962年9月9日《真理报》上刊登的《计划·利润·奖金》,提出的一些改革经济机制和经济关系的建议,核心内容是利润刺激,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鼓励企业接受计划,挖掘生产潜力。要点是:以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方法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扩大企业权限,给予企业经营活动的自由;根据赢利率来评价和奖励企业,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高;规定制订价格的灵活原则和程序,保证生产与使用单位能获取利益等。同年11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在小范围内实施该建议。经在首都莫斯科和高尔基市的两家企业进行试验后,推广到其他一些工业部门。在这种体制下,利于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对苏联60年代中期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了促进作用。11.苏共二十二大:1961年10月17—31日在莫斯科召开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听取了赫鲁晓夫的总结报告,他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已取得全面彻底的胜利,提出 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的任务,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思想,即苏联共产党已成为全民的党,苏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已成为全民的国家,赫鲁晓夫还作了关于苏共纲领的报告和总结发言;听取了科兹洛夫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进一步揭露和批判斯大林的错误,并决定将他的遗体从列宁墓中搬走焚毁。大会提出经济改革的原则和要求,指出要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充分利用货币关系,利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等。大会借批判阿尔巴尼亚来影射和攻击中国共产党,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随之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局面。这次会议使赫鲁晓夫进一步控制党和国家领导权,对他的个人崇拜兴起。12.反党集团:苏共“二十大”后,围绕党的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而展开的一场党内政治斗争。苏共二十大提出的一些列新方针、观点,特别是秘密报告对斯大林的揭露批判加剧领导层中分矛盾冲突,东欧波匈事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大批党员退党,帝国主义掀起反苏反共的浪潮,国内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仓促造成国民经济的混乱和困难。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抓住形势,趁赫鲁晓夫出访芬兰时策划了反赫鲁晓夫的行动。1957年6月18日,马林科夫等在赫鲁晓夫一回国就召开主席团会议,要求他重新考虑二十大的路线和对外政策,决定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职务。赫鲁晓夫奋力反抗,要求召开中央全会进行表决。经过激烈争论斗争,6月29日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揭发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决议》,谴责马、卡、莫等人反对二十大关于纠正个人崇拜错误的方针,反对经济改革与和平外交,力图更换党的领导机关,使党和国家离开社会主义的道路,将他们的行动定为“反党阴谋”。决议宣布撤销马、卡、莫党中央委员会及主席团职务。
13.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简称,苏联的政治警察和安全机构,1991年10月11日苏联国务委员会决定撤销。前身是十月革命后俄国苏维埃政权于1917年12月建立的契卡,第一任领导人是著名的革命家捷尔任斯基。1922年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安局,1923年改名为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由人民委员会直接管辖。1934年并入内务人民委员部。1941年3月从内务人民委员部中分出成立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6年3月15日改称国家安全部。1953年3月,国家安全部又归入内务部。部长贝利亚被处决后,保安机构进行了改组。1954年3月13日,原属内务部的国家安全局又独立出来建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由苏共中央控制,其任务是掌握秘密警察,进行特务活动,管辖边防军,向国外派遣间谍,以各种公开身份从事搜集情报、招募特务和渗透、暗杀与颠覆活动。克格勃主要有四个总局(军事反情报总局、边防军总局、押送部队总计、经济总局)和若干个独立的局和处,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各驻外机构中等都设有自己的下属机构和相应组织,是苏联推行其内外政策的有力工具。
14.勃列日涅夫: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后苏联新时期的领导人。乌克兰卡缅斯克镇人,1931年加入共产党,1952年任苏共中央书记,1956年当选党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1957开除马林科夫反党集团后圣人主席团正式委员,196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任苏共第一书记。执政后在政治上,强调集体领导体制,加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将党中央主席团改为党中央政治局,设中央总书记代替中央第一书记,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经济上,1965-1972年推行“新经济体制”,加大对科学技术投入,推进国民经济向集约化转变;军事上,发展重工业,进行军备竞赛,提高军事实力。执政期间国民经济有所发展,政治局势稳定,综合国力明显增长,对外推行全球进攻战略,压缩美国国际空间。但苏联积重难返,改革逐步停滞不前,晚年的他大搞个人崇拜,独断专行,片面追求“稳定”,党政机关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现象依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国家处于危机前的困境。1982年11月10日,因病猝逝。15.新经济体制:全称是“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是苏联在工业企业中实行的以利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柯西金于1965年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报告中首次提出。1966年正式在城市和大企业中试行。至1970年,基本上完成了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主要内容是: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提高经济杠杆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对企业集体和职工个人的物质刺激,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鼓励基金”等制度,以发展生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运用利润、奖金等手段加强对生产的经济刺激;提高国家经济计划工作者的科学水平;设立“新奖励制度”,激发全体劳动者对生产成果的关心。它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旧体制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自主权残缺不全,行政方法在管理中仍起很大作用。加上军费开支庞大,至80年代初经济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局面。
16.柯西金: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18年参加苏联红军,1927年加入共产党。1939年进入中央委员会,担任苏联中央政府纺织人民委员。1940年被任命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主管消费品生产工作,1948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64-1980年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几十年来主要负责国家经济领导工作,20世纪60-70年代与勃列日涅夫、苏斯洛夫并称,是当时的三驾马车之一,以经济专家和务实派著称。积极支持利别尔曼关于经济改革问题的建议,担任部长会议主席后积极推行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主张加速发展消费品生产,扩大工厂权力。主张同西方特别是美国发展经济和文化关系,引进先进技术,强调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扩张。属于同中国建立友好联盟的“鸽派”。后期其职权越来越多被勃列日涅夫所代替,在领导集团中的地位不断下降。1974年苏联为他出版《柯西金选集》,1980年12月18日逝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
17.积极对外战略:积极进攻战略是在美国经济衰退,而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增强的背景下,苏联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的全球进攻战略,其凭借空前发展的军事实力,利用美国收缩海外军事态势的时机,以进攻姿态推行全球战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战略上,强调战争初期的作用,战术上,强调军队的机动力、生存力和集中兵力。军事力量的发展方针,是加强各种并兵种的进攻能力。苏联同美国争夺的重点是欧洲,两国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焦点是核优势,苏联占据核力量优势地位;同时,苏联在亚非拉地区发动攻势,包抄和孤立西欧,如在阿富汗策动亲苏政变、同越南结盟等,扩大势力范围。苏联还通过古巴插手尼加拉瓜,支持萨尔瓦多游击队,破坏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地位。此战略体现了苏联处于优势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使美国长期处于守势,但此战略对苏联国力消耗巨大,最终使苏联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论述题
1.如何看待斯大林功过与历史地位
2.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主要特征、利弊、评价
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主要特征:①由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全面、直接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中央具有高度集中的经济决策、管理能力;②高度集中地部门管理,更加重视行政手段对经济的作用;③
4排斥市场的高度集中的工农业产品的流财政上实行统收统支,产品分配上实行统一调拨。○通与分配体制,农业上实行义务交售制,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商业管理机关,实行全国
5重视重工业,统一定价的零售商品流通机制,分配上实行劳动报酬制;○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6注意苏联经济的独的经济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立性,提出“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理论,导致其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之中,基本上是在世界市场之外进行建设的,没有加入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
利:迅速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各部门内部实行统一政策,使其专业化发展;国防工业发展迅速,有利于应对国家突发事件。
弊: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导致后来苏联经济发展失衡;工业实行高积累,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失去积极性;
评价:一种社会体制必然要承担其特定功能,解决一个时期特定的历史矛盾。因此,对一种社会体制的评价,主要看人们在当时面临什么样的历史难题,这种社会制度是否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斯大林经济体制,当时它至少解决了横亘在苏联前进道路上的两个最主要问题:一是生存,二是发展。
斯大林利用高度集中的模式,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取工农业产品实行剪刀差等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要求,它使苏联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期内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国之一,为苏联迅速地创造出卫国战争需要的物质条件发挥了作用。当年在创造经济奇迹方面,斯大林模式中的经济体制为战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确立了一个新范式。
不可否认的是,斯大林经济体制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确实显示出它的一些弊端。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设想,结合苏联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因此斯大林经济体制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实践形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初期实践中的阶段性成果。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都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材料,尤其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3.赫鲁晓夫经济改革及其评价
其经济改革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工业经济体制管理方面。农业:①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赫鲁晓夫强调垦荒是增加谷物生产最容易和最迅速的办法,1954年正式提出开荒计划,玉米种植由1954年的430万公顷扩大到1962年的3700万公顷;②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投资,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的总投资额比重不断提高,国家在技术设备和管理干部方面大力支持农业,调派共产党员担任集体农庄主席,派工程师、农艺师等到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工作;③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单一的收购制度。1954年6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取消农庄和庄员在这方面和支付实物报酬方面对国家的欠债国家规定统一价格收购农产品,其余的可在市场上买卖;④普遍实行按月预支现金和年终结算的劳动报酬制度,不少农庄还实行有保障的货币工资制;⑤发展国营农场,扩大集体农庄规模,但是盲目追求大而公,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给农业造成不利影响;⑥改革农业计划管理制度,扩大农庄和农场的经营自主权,国家只给下达出售农副产品的总额,其它具体生产管理有农庄农场自行决定。
工业:①在计划方面,逐渐将权力从中央下放到各部和各加盟共和国,扩大地方的预权; ②将部门管理体制改变为地区管理体制,力图克服中央部门管理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发挥地方积极性;③扩大企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强调发挥经济核算和利润的刺激作用。评价:赫鲁晓夫对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①农业政策的调整对发展生产产生了积极作用,增加农产品产量,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增强农庄技术力量,60年代后期已实行全面机械化,改变长期依赖拖拉机站的被动局面,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善,但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特别是执政后期,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失误和问题更为严重,出现左倾错误。②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总体上是不成功的,但赫鲁晓夫积极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改善计划管理、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等措施给工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使苏联在科技、航空航天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4.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新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效果
新经济体制改革全称是“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的新体制”,是苏联在工业企业中实行的以利润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柯西金于1965年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的报告中首次提出。9月-10月苏共中央和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法律和条例,构成了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方针和基本内容,成了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进行各种经济改革的基础。1966年正式在城市和大企业中试行。至1970年,基本上完成了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
主要内容有:
第一阶段是1965-1972年,1.改革管理组织结构,抛弃赫鲁晓夫时期按经济行政区设立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进行领导的管理体制,恢复按部门原则集中统一组织工业的管理体制;2.改进计划管理工作。在保证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的原则下,取消对企业活动的繁琐规定,并建立以销售额、利润和盈利率为核心的新计划体系。3.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主权。4.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其基本原则是通过以利润留成为中心的途径加强对企业的经济刺激。5.从物质利益上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第二阶段,1973年实行工业管理体制改组,实行以集约经营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它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旧体制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企业自主权残缺不全,行政方法在管理中仍起很大作用。加上军费开支庞大,至80年代初经济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局面。5.试述勃列日涅夫时期军事战略
勃列日涅夫时期实行积极进攻战略,是在美国经济衰退,而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增强的背景下,苏联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的全球进攻战略,其凭借空前发展的军事实力,利用美国收缩海外军事态势的时机,以进攻姿态推行全球战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战略,开展军备竞赛。为了适应全球进攻战略的需要,苏联的军事思想和发展军事力量的方针都有了重大调整。战略上,强调战争初期的作用;战术上,强调军队的机动力、生存力和集中兵力;军事力量的发展方针,是加强各种并兵种的进攻能力。70年代末,已具备对世界多数地区进行高速直接干预的能力。
苏联同美国争夺的重点是欧洲,同美国在欧洲争夺的焦点是核优势,在欧洲地区部署分导式弹道导弹、中程导弹,占据了核力量优势地位;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强力约束,为东欧剧变埋下隐患。苏联打着“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加强对第三世界兄弟国经济军事上的援助,与之保持密切联系,扩大势力范围,在亚非拉地区发动攻势,包抄和孤立西欧,实现与美国争霸的战略意图。
在亚洲,以越南为据点进行扩张,1978年同越南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建立军事联盟。在阿富汗策动亲苏政变、1979年入侵阿富汗,镇压反政变政府的武装力量。利用控制南也门和占领阿富汗的有利战略位置,从东北和西南向波斯湾地区展开钳形攻势,推行南下波斯湾战略,1969年入侵珍宝岛和铁列克提地区。
在非洲,策动政变或挑起冲突,利用古巴干涉安哥拉,1976年企图颠覆苏丹,两次策划入侵扎伊尔,窥测南大西洋运输线。苏联还把手伸向美国的后院,通过古巴插手尼加拉瓜,支持萨尔瓦多游击队,破坏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地位,甚至派遣飞机军舰岛加勒比海显示实力。
此战略体现了苏联处于优势的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使美国长期处于守势,福特政府基本继承了“尼克松主义”。但此战略对苏联国力消耗巨大,最终使苏联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第二章
1.布雷顿森林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4年7月在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的主持下于美国布雷顿森林城举行的一次重要的多边国家经济会议,亦称“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有美、英、苏、法等44个国家代表参加,会议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根据前一协定,35美元等于一盎斯黄金,各会员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元可代替黄金作为储备,从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根据后一协定,美国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中拥有的投票数最多,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支配地位。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及其所通过的一些列文件,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确立。
2.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二战后美国为控制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而签订的协定。1944年7月,在美国的主持下4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各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样,美元事实上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70年代,该协定确定的原则遭到破坏,美元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该协定对于恢复受战争破坏的各国经济,稳定各国汇率,平衡国际收支,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1945年12月 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开始活动,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国际金融组织中成员最多、影响最大的机构。截至2001年有184个成员,总部设在华盛顿。我国是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代表席位。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便利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稳定国际汇兑,避免各国问的货币贬值竞争,消除妨碍国际贸易的外汇限制,通过贷款解决会员国国际收支困难,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时间。基金组织资金的来源主要由成员国缴纳的份额、借贷和信托资金组成。组织机构由理事会、执行董事会、总裁和众多业务机构组成。主要业务是监督汇率、协调政策、金融贷款、提供培训咨询服务。
4.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简称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一起被称为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1947年11月5日成为联合国一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在纽约、东京等地设有办事处。成立之初主要资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1948年欧洲“马歇尔计划”后主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与投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用作生产性投资的长期贷款,以促进经济的复兴和发展;通过担保或参加私人贷款及其他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对外投资;鼓励国际投资,协助会员国提高生产能力及其国际贸易平衡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在提供贷款保证时,应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至2000年底,共183个成员。主要机构为理事会、执行董事会。美国在该行的作用甚大。出版刊物有《年会纪录》、《年报》等。
5.关税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美国为建立一个国际贸易组织,并以此为工具垄断世界市场的计划破产后,建议签订的一项多边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共同构成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1947年10月由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生效。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提高缔约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实际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利用。该协定按照美国提倡的门户开放原则,承认最惠国待遇的普遍适应性和消除贸易壁垒的必要性。这反映了美国企图通过自由竞争,凭借经济实力夺取英法占有的排他性市场的意图,以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管理和协调国家贸易事务的中心,成功主持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削减缔约方的关税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协议,1996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6.希斯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麦卡锡主义时期的反共政治迫害案件。1948年8月《时代》杂志编辑、自称曾是共产党员的惠特克·钱伯斯向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指控前国务院经济与政治事务顾问、旧金山联合国筹备会议秘书长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希斯是三十年代“共产党间谍集团”成员,并曾于1938年向苏联透露国务院秘密情报。12月6日,联邦特工人员在钱伯斯的农场中找到了藏在南瓜中的政府文件微缩胶卷。希斯否认一切指控,由于此案正好发生在麦卡锡指责共产党人渗入国务院之时,1949年7月和1950年1月希斯两次受审后,被认定犯有伪证罪,判刑5年。希斯坚持认为自己无罪,要求复审遭到拒绝。1951年入狱,但3年后获释。著有《公众舆论法庭》一书,为自己无罪辩护。调查希斯案件的是后来当选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他因处理此案而开始名噪全国。
7.麦卡锡主义:指的是战后初期美国国内出现的一股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潮流,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国内的反映,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1950年2月,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演说,扬言他掌握了205名渗入国务院的共产党人名单,从而开始了一连串诽谤活动。他肆意煽动反共,到处捕风捉影,制造白色恐怖。杜鲁门政府搞的“忠诚调查法”和“麦卡伦法”也为麦卡锡主义的泛滥推波助澜。许多民主党要员受到攻击和迫害,前美国驻华外交官、大批民主进步人士和科学家亦不能幸免。后来,麦卡锡主义又把矛头指向艾奇逊、马歇尔和杜鲁门,朝鲜战争失败后,麦卡锡趁机攻击民主党的对华政策。这场斗争除了反共外,还有党派斗争的色彩,共和党有意利用麦卡锡的活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麦卡锡主义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反对和抵制。1954年12月,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国会中的民主党人联合,促使参议院通过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麦卡锡主义从此衰落。8.塔夫脱——哈特莱法案:美国国会于1947年6月6日通过的由共和党参议员塔夫脱和众议员哈特莱提出的反劳工立法,又称《劳资关系法》,反映了东西方冷战对美国社会的深刻影响。该法禁止废除华格纳法中关于自由集体谈判的条款;法院有权禁止罢工;禁止全国性的同行业工人集体谈判;禁止公会与资方订立只许雇佣工会会员的合同,法院有权颁令80天内不准罢工;禁止支援性罢工,工会不得进行就差;不许共产党员或同情者加入工会。罢工前必须有六十天静候调查的“冷却”时期;禁止工会将基金用于政治目的。根据该法改组了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联邦仲裁与调解局也脱离劳工部成为一个独立机构。1959年劳资管理报告和揭露法对塔夫脱——哈特莱法进行了修正。法案打着反共产主义的旗号,侵犯了工人的经济权利、政治自由,限制了工会的行动自由,激起了工人和工会组织的强烈抗议,被称为“奴隶劳工法”,杜鲁门打算废除该法。但随后众参两院推翻总统否决,该法正式实施。
9.伟大社会:美国总统约翰逊为压制日益发展的民权运动,缓和国内矛盾而提出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的统称。于1964年5月22日在密执安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说词中首先阐述,第二年1月作为国情咨文正式提出。主要内容包括:“向贫困宣战”,拨款实施儿童与青年教育计划、职业与再训练计划;减税;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控制水和大气的污染;改善城市交通系统;加强联邦政府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等。他的这些社会福利改革得以部分实施,通过了《1965年选举权条例》、《医疗社会保险条例》和关于教育的40多件法案等。这个计划是美国统治阶级所推行的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雄心勃勃的社会改革计划,并且在立法上取得了成功,一定程度上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污染问题,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其背后隐藏着服务于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动因。由于它根本不能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财富分配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底层仍存在着众多贫困现象,越南战争使政策,计划破产。10.尼克松主义:指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任内提出的调整美国对外政策战略重点的外交方针。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加剧,尤其是第三世界崛起,西欧、日本离心倾向加剧,美国陷入越南战争,国际地位下降,国内多种危机并发,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其出发点是承认美国丧失独霸地位的现实,一来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用有限的力量维护美国的主要利益;二来用“伙伴关系”调整美、欧、日联盟关系,要欧、日同美国分担军事负担,在经济上帮助美国摆脱困境;实施“现实威慑战略”的军事战略;增强实力,继续在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缓和与苏联、中国的关系,以谈判代替战争。尼克松主义是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一次阶段性调整,也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的出点。实质是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加强欧洲战略重点和中东地区,集中力量遏制苏联扩张,争取主动权。它改善了美国不断恶化的国际地位,延缓了美国衰退的进程,但是它没有改变美苏均势向不利于美国方向发展,阻止不了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
11.水门事件:指由美国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引起的一件政治丑闻。1972年6月17日,争取尼克松连任委员会的5个成员闯入设在华盛顿水门饭店的民主党总部,准备实施非法窃听,结果在作案时被捕。民主党就此事提出诉讼。这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牵连到许多官员直至尼克松本人。美国政府、国会和司法部门先后组织十多个专门机构进行调查和审理。1973年10月23日众议院决定调查尼克松是否犯有可弹劾罪。1974年6月25日众议院公布同弹劾尼克松有关的证据,7月30日通过弹劾建议,8月8日尼克松公布辞职决定。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宣布赦免尼克松一切罪行。由于尼克松作为总统不仅向公众、国会撒谎达两年之久,而且滥用职权,破坏美国宪法的三权分立的原则,给司法工作设置障碍,涉及对宪法基本原则的破坏。因此,该事件又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宪法危机”,使民众的信心大大受损。
12.黑人民权斗争:20世纪50-70年代争取非裔美国人民权的群众斗争,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美国黑人长期受到种族歧视,处于社会最底层。二战后有色人种独立斗争的鼓舞以及工业化的进展,大量黑人流入城市,使黑人地位成为全国性的问题。1955年蒙哥马利市公交汽车抵制斗争是黑人民权运动开始的标志,采取抵制、静坐、游行、和平进军等方式。1957年南部基督教领袖会议组成,马丁路德金任主席。1960年南部各州开展静坐运动,冲击种族隔离制。1961和1962年,民权运动的重点是“自有乘客运动”和争取南部黑人的选举权,1963年达到高潮。8月,华盛顿发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游行示威“自由进军”,争取就业和自由。经过民权斗争,黑人的处境有所改善,包括1957年、1960年、1964年的民权法和1965年的《选举权利法》等,以立法形式禁止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种族歧视有所减弱,但是要改变不平等地位,仍要进行长期斗争。
13.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牧师,毕生为反对美国的种族歧视和争取黑人的自由平等地位不懈奋斗。1929年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州,毕业于波士顿大学,1955年获神学博士学位。1956年成功领导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斗争,此后着手组织了“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他在全国各地广为演说,与国内外人权运动和宗教界领袖讨论黑人问题,同时组织和领导黑人进行非暴力抵抗。最著名的是1963年参与组织20多万黑人为争取自由向华盛顿进军,并在群众大会上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迫使国会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种族歧视被宣布为非法。同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 日在孟菲斯市旅馆阳台上遇刺身亡,近10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全国降半旗志哀。1985年,美国政府宣布将以后每年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节以志纪念。他所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揭露和打击了美国的种族主义势力,改善了黑人特别是南部黑人的社会地位。
14.小石城事件:美国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的黑人反对种族歧视而遭当局镇压的事件。小石城的10余万人口中1/4是黑人。1957年9月初,该市联邦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的命令,宣布该市州立中学接受黑人学生。但州长福巴斯借口“防止**”,派遣武装军警在学校周围布岗阻止黑人学生上学。9月23日,在他支持下,种族主义者又包围了学校,殴打在场的4名黑人记者,并用暴力威胁8名上学的黑人学生离校。接着,全城各处以及南方几州也陆续发生袭击黑人的事件,激起国内外公众的严厉谴责。迫于压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派空降师到小石城维持秩序,强制实行白人和黑人共校。但州当局采取解聘教师、关闭学校等手段进行阻挠,直到1960年才在有限取消种族隔离的情况下重新开学。小石城事件是黑人对美国种族隔离教育制度的一次猛烈冲击,也是美国人民的一次反种族隔离的斗争。
15.静坐运动:指的是1960年,美国黑人为抗议在餐馆、商店和其他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展开的大规模的“静坐示威运动”。起因是当年2月1日,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城有4名黑人学生到一家百货公司饮食部的用餐柜台前坐下买咖啡,白人服务员拒绝提供服务,并命令他们走开。为了对这一歧视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表示强烈的抗议,几名黑人学生每天都到饮食部静坐示威。以后参加静坐示威的人越来越多,仅南方各州就达到20万。与此同时,静坐示威活动也迅速由饮食业扩展到其他公共场所,如公共图书馆、剧院等。强大的黑人示威运动最终迫使美国各州政府陆续在公共场所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
16.自由乘客运动:1960年代初美国黑人反对交通运输业种族歧视、隔离的斗争。1961年5月4日,美国种族平等大会创始人詹姆斯·法默率领由反对种族主义者组成的“自由乘客”小组,乘州际公共汽车从首都出发去南部各州,冲击那里的州际交通中实行的种族隔离法规。他们在亚拉巴马州的安尼斯顿和伯明翰遭到种族主义暴徒的袭击,一辆汽车被烧毁,几名“自由乘客”受伤。与此同时,大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和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等反种族主义组织联合派出1000多名“自由乘客”,去南部乘坐实行种族隔离的公共汽车,他们中的300多人被当地警察逮捕。法默率领的到达亚拉巴州蒙哥马利市后,再次遭到暴徒的猛烈袭击。该州州长起初拒绝对此事进行干预,使局势失去控制。联邦司法部长不得不派警察和执法官员赶赴现场,勉强制止了暴力事件进一步扩大。在“自由乘客”运动的压力和联邦司法部长的干预下,联邦州际贸易委员会终于在同年9月22日作出规定,禁止在所有州际交通工具上实行种族隔离,并将对不立即遵守这条规定的市政当局提出起诉。
论述题
1.试述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主要手段
2.杜鲁门公平施政内容及实质
在战争取得胜利后,美国国内面临军队复员、就业住房等多重困难问题,形势严峻,有可能会激化阶级矛盾,影响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这样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公平施政”纲领,其标志是1945年杜鲁门向国会地胶的长达1.6万字的咨文,提出战后立法的21点纲领,包括事业部长、公平劳动标准法等。
第一阶段重要的一项立法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正式在法律上承担维持就业、为找工作的人提供就业机会的义务;面对高涨的劳工运动,保守党递交了多种反劳工法案,最为著名的是《塔夫脱—哈特莱法》;
第二阶段七点是杜鲁门于1949年1月5日向国会递交的公平施政纲领,其中主要内容是扩大社会保障,并得到了国会的通过。
公平施政纲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政政策在战后年代的继续。但是他取得的成功是非常有限的。杜鲁门的多项法案没有被通过,民主党的分裂也妨碍了政策的执行。实际上“公平施政”是雷声大,雨点小。
3.战后美国何以获得科技上的领先地位,分析这种地位对美国经济上的影响
原因:
1.美国战时经济的急剧膨胀和战后生产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
2.美国一方面重视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二战期间招徕各国科学家,为其领先的科技地位提供了人才保障;
3.美争霸的加剧是推动战后美国科技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美国科技的进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美国政府直接制定国家的科技政策,直接承担基础理论和重大科研项目,在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优先保证;
5.各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竞争的加剧,促进战后美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影响:
1.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2.科学技术上的新突破,引起了一些新兴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改变了社会生产面貌和经济结构;
3.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固定资本投资,加快了资本积累;
4.由于战后科技革命以及随之而带来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的客观要求,美国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也大大提高。(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补充)
4.综述50、60年代美国黑人的民权斗争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黑人的民权斗争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美国黑人长期受到种族歧视,处于社会最底层。二战后有色人种独立斗争的鼓舞以及工业化的进展,大量黑人流入城市,使黑人地位成为全国性的问题。以50年代的黑人斗争为起点,60年代黑人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更有组织的和更有战斗性的行动。
1.1955年,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位黑人妇女因在公共汽车上拒绝向白人让座而被捕,此事激起了黑人义愤,展开了抵制乘坐公共汽车运动;
2.1956年马丁·路德·金成功领导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斗争,1957年着手组织了“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
3.1960年,美国黑人为抗议在餐馆、商店和其他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展开的大规模的“静坐示威运动”
4.1961年春,种族混合组织发起了“自由乘车”运动,包乘公共汽车展开州际游行,进入种族隔离的州;
5.1963年马丁·路德·金参与组织20多万黑人为争取自由向华盛顿进军,并在群众大会上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迫使国会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种族歧视被宣布为非法;
6.60年代,黑人逐步摆脱非暴力主义的束缚,走上武装抗暴斗争的道路。1964年马尔科姆·艾克斯成立“黑人民族党”,1966年休·牛顿在奥克兰成立“黑豹党”,这两个组织在黑人武装抗暴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964年1月25日亚特兰大发生反对三K党暴行的示威。8月洛杉矶瓦茨黑人聚居区由于警察逮捕7名黑人青年,激起一场大规模抗暴行动。黑人夺取了枪支,斗争坚持10天之久。7月,底特律的黑人抗暴斗争对统治阶级打击最沉重,黑人控制了城区的大部分地区,汽车工厂全部停工,整个城市处于瘫痪状态。到1968年黑人武装抗暴斗争还在继续,它和反战运动汇合在一起,猛烈地冲击着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经过民权斗争,黑人的处境有所改善,国会和联邦政府先后颁布了禁止种族歧视的法令,包括1957年、1960年、1964年的民权法和1965年的《选举权利法》等,以立法形式禁止美国黑人受到的在选举权方面的限制和各种公共设施方面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制度。种族歧视有所减弱,黑人的一些权力得到保障,但是要改变不平等地位,仍要进行长期斗争。5.试述尼克松“新的经济政策”
新的经济政策指的是1971年8月-1974年4月尼克松政府为克服美国经济滞胀危机采取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60年代末70年代初,失业、通货膨胀和美元危机是美国经济的三大严重问题。尼克松就任之初,试图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限制经济增长速度,削减政府开支,但未能缓解通货膨胀,反而加剧了失业。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转向“新经济政策”,目的在于对外维持美元的经济霸主地位,对内控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回升。它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971.8.15—1971.11)冻结工资、价格、租金、红利,禁止外国用美元兑换黄金并增收10%的进口附加税;
第二阶段(1971.11—1972.12)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政府建立价格和工资控制体系,把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3%,工资增长率不得超过5.5%,同意将美元贬值7.89%,并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
第三、四阶段都以限制工资和物价增长率为目标。政府取消食品、保健和建筑业以外的工资和价格的强行控制,代之以企业界于劳工的自行控制,国际部分是宣布停止外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并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税。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973年又将美元与黄金的比价贬值10%。
“新的经济政策”的实施是依据凯恩斯经济理论克服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双重危机的尝试,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加强,但是根本解救不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反而使美帝国主义内外矛盾更加尖锐,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中的霸主地位的消亡,也 6.试述美国尼克松政府的对外战略
尼克松政府是在美国经济衰退引起国内外危机的背景下上台的,美国全球干涉的方针难以维持,故尼克松政府在承认美国丧失独霸地位的现实的基础上,对外交战略作出了调整。
具体内容:
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以“伙伴关系”调整美、欧、日联盟关系,要欧、日同美国分担军事负担,在经济上帮助美国摆脱困境,以致尼克松时期美国同欧、日的关系始终紧张,矛盾越来越大;
2.缓和同苏联的关系,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提出“以谈判代替对抗”; 3.军事上提出“现实威慑战略”,将“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改为“打一个半战争”的战略,即保持“充足”的战略核力量,“一个半战争”的常规力量,推行“分担负担”的“总兵力”方针。
4.打开对华关系的大门,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5.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重点在亚洲,结束越南战争。尼克松政府的对外战略是美国战后外交战略的重要调整,改善了美国恶化的国际地位,却难以阻止苏联在全球的战略攻势。其延缓了美国衰退的进程,但改变不了衰退的总趋势。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其实质是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国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牺牲盟友,延缓自身的衰落;通过维持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
第三章 1.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军事审判。由中苏美英法等11国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1国各派检察官一人,组成检察官委员会并于同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起诉书,控告包括日本首相在内的28名被告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1946年5月开庭,1948年11月12日法庭对25名甲级战犯进行判决,其中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等7人处以绞刑,木户幸
一、小矶国昭等16人被判无期徒刑;东乡茂德被叛20年徒刑;重光葵被判7年徒刑。由于美国当局的操纵和包庇,在审讯过程中开脱了不少日本战犯。1950年起美国不顾有关国家的反对,将判刑的首要战犯陆续释放出狱。东京审判基本由西方国家主导,更多关心的是本国国民受害者,没有将殖民统治的暴行作为战争犯罪来进行追究。惩罚了战争罪犯,维护了国际法的尊严,为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下山事件:下山事件是在美国加强镇压工人运动的政策下制造的一起栽赃陷害、镇压工人的事件。二战后,吉田内阁通过行政调整和企业整顿等手段恢复日本经济的“道奇路线”精神,制定大量裁减国铁人员的方案。1949年7月4日,日本政府宣布国营铁路第一次解雇工人30700人,7月5日,“国铁”总裁下山定则失踪,6日早晨发现他的尸体。在死亡原因不明的情况下,日本当局便将此案与15日的“三鹰事件”、8月17日的松川事件同指为共产党策动的恐怖事件,嫁祸于铁路工会,17人有罪,4人被判死刑。压制了工人的反解雇斗争。以该事件为突破口,对企业员工展开“红色清洗”运动,工人运动逐渐走向低潮,使当时日本工人运动和“国铁”工会领导的反裁员斗争受到重大挫折。但之后被告出版文集《真相必将大白》,人们要求复审。1961年8月仙台高级法院判决全体被告无罪。
3.旧金山体制:旧金山体制是美国为扶植日本,作为其在亚洲的反共堡垒的政策转变下,主导多数战胜国对日媾(gou)和以实现其对日半占领的体制。1951年9月,由美国把持的对日媾和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包括日本在内的52个国家参加,最后,参会国家除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拒绝签字外,签订“对日合约”,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以及由美国托管的领土,同时规定盟国在日驻军权利等;日美两国代表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规定美国在日驻军及行使武力等规定;1952年2月28日签订“美日行政协定”,规定日本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及美国军队享受治外法权;4月28日又签订了所谓“日台合约”,排除日本同新中国建交的可能迫使日本与中国政府为敌。这四个条约构成了“旧金山体制”。美国对日公开占领结束,日本名义上恢复了主权,但实质上进入美国半占领状态,日本被纳入了美国战后“冷战”体质之中。
4.自卫队:自卫队是日本二战后的国家军事武装力量。正式组建于1954年7月,由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组成。内阁总理大臣掌握最高指挥监督权,防卫厅长官根据总理大臣的命令总管队务。自卫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和平独立和安全,防卫对本国的直接或间接侵略,并根据需要维持公共秩序。行动方式包括防卫出动、治安出动、灾害派遣等。由于宪法明确规定放弃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自卫队是否违宪问题一直是各派政治力量争论的焦点之一,大多数宪法学者认为自卫队的存在违反宪法第9条,同宪法的和平主义原则相抵触。至70年代中期, 日本自卫队已成为亚洲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近年来日本自卫队频频突破法律的限制,积极扩充职能范围,参与国际军事活动,引起相关国家的不满和警惕。5.伊奘诺景气:指1965年至1970年在日本持续出现的长达57个月之久的超高速增长繁荣。1964年11月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落下帷幕后,随着奥林匹克景气的消失,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萧条,一些公司纷纷倒闭。为了维持长期的景气,佐藤荣作政府被迫放弃战后使用长达16年之久且行之有效的“均衡财政”原则,采用发放赤字国债的办法来克服萧条,引导国民向高消费水平看齐,刺激生产,故而伊弉诺景气亦被称为“消费主导型景气”。1965年底,日本政府发行7300亿日元的国债。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在重化工业方面打下过良好的基础,奠定了新的生产力,新的财政制度又行之有效,使日本经济在1965年至197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6%,为世界罕见,它最终完成了日本式的经济高速起飞的全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完成,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6.道奇路线:为了借助日本来应对美苏冷战激化和远东共产主义扩张,1948 年12月—1949年美国政府委派底特律银行总经理道奇担任盟军驻日总司令部财政顾问,按照美国的意图,强制日本政府施行的系列稳定日本经济、平衡财政的措施。该方案以美国政府 1948年12月向日本政府提出的稳定经济九原则为基础,内容包括加强税收、严格限制贷款、冻结工资、加强外汇管理、增产重要物资、实现预算平衡等。实质是牺牲工人、农民和中小工商业,扶植日本垄断资本,并使之从属于美国的经济与安全战略。道奇方案的实施抑制了日本的通货膨胀,将日元与美元联系起来。此外,还设立对等基金,改组日本经济,在日本工业中实行合理化和大企业集中生产,同时也对财政金融制度进行改革,实行超平衡预算。对于促进战后日本经济复苏起了一定的作用。7.三鹰事件:1949年7月15日,东京中央线三鹰车站内发生无人驾驶的电车冲出车库使6 人致死的事件。时正值国有铁路工会反对裁剪工人的斗争之际。总理吉田茂对此事进行煽动性谈话,指责“日本共产党煽动社会不安”。当局认为是国铁工会为反对裁减人员进行的有预谋、有计划的集体犯罪活动,先后逮捕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10余名国铁工会三鹰分会的干部和会员,对之起诉。检查8月,被捕的非共产党员竹内景助承认此事乃他一人所为。1950年8月,经东京地方法院初审判定,此事是一人犯罪,非集体犯罪;判处竹内无期徒刑,其他被告无罪。1951年3月3日,东京高级法院复审时,改判竹内死刑。1955年6月22日,最高法院终审时,作出支持复审的决定,确定竹内死刑。1967年1月,竹内因病死于东京监狱。
8.松川事件:1949年8月17日在日本国铁东北线松川站附近发生的旅客列车脱轨事件。警察局采取逼供手段,迫使铁路扳道工赤间招供,并诬蔑为日本共产党人所为,逮捕了20名日本共产党员和工人。在法院审理过程,赤间承认他的口供是警察逼迫下说的假话,舆论哗然。“国民救援会”和律师团在法庭内外揭露法院践踏法律的行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营救被告的运动,但是,1950年仙台高等法院根据这种捏造的罪名,对他们重罪判决,判处其中5名死刑。在日本和世界人民的抗议下,日本反动派被迫接受全体被告的上诉,但在1953年12月的第二审判决中,仍旧判处这些被告以死刑和长期徒刑。这是继下山事件、三鹰事件后日本政府为迫害共产党人所制造的第三次莫须有事件。
9.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战后的基本用人制度,与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一起被称作日本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三大法宝。指的是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一旦被企业录用将终身雇佣,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也很少被解雇。原因一是民族习惯上的家族主义和集体主义;二是一战至昭和初年,日本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客观上需要一支稳定的工人队伍;二战期间为强化战时经济须有固定工人,战后为恢复经济也要培育大量适应现代技术条件的稳定的劳动力。这种用工制度可使职工安心工作;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有利于增加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感。这是资本家笼络职工的一种手段,但又会造成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无法适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动,使企业内劳动力结构老化等弊端。目前,日本这种雇佣制度正面临危机,有难以维持的迹象。10.神武景气:指1955年至1957年在日本持续出现长达31个月的高速增长和规模空前的经济繁荣景象。它最初是从兜町证券交易所传播出来的。1956年,日本制定“电力五年计划”,进行以电力工业为中心的建设,并以石油取代煤炭发电。因此大量原油从外地进口,大大促进了炼油工业的发展。日本经济至此不仅完全从二次大战中复兴,而且进入积极建立独立经济的新阶段。在日本经济起飞背景之下,出现大规模设备投资热高潮,许多旧设备得到换代更新;取得三年实际年增长率接近9%而没有物价上涨的佳绩,大大超过日本政府1955年12月制定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年增长率5%的设想,故而“神武景气”又称为“数量景气”。1957年下半年到1958年上半年日本经济进入所谓“锅底”萧条日期,日本经济增长势头暂时缓慢下来。
11.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池田内阁政府制定的1961—1970经济发展计划。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充分就业,消除经济结构不平衡状态。该计划主要内容是充实社会资本,扩大公共事业投资;在产业结构中提高重工业、化学工业比重;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改变“双重结构”,确保社会安定;培训人才,振兴科学技术。计划实施的头4年(1961—1963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4%,大大超过计划指标,但同时发生通货膨胀、公害严重等问题。为纠正计划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偏差,1965年制定《中期经济计划》(1964—1968)取代《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7年3月又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取代《中期经济计划》。实际上,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原计划所规定的十年内,先后执行了3个经济计划。12.总评:全称“日本工会总评议会”,是1950年7月成立的日本最大的全国性产业工会中央联合组织,总部设在东京,机关刊物为《总评新闻》、《总评》。受日本社会党的影响,主要从事一定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初期具有反共色彩,但在1951年第二届大会上左派掌握领导权后,采纳全面媾和、反对重新武装等和平四原则。1952年进行反对《防止破坏活动法》的大规模斗争后即迅速发展,成为工人运动的核心。在国际问题上,早期主张加入国际自由劳动工会联盟,后又改变主张,支持积极的中立路线。1954年右派退出。1956年开始,积极展开了提高工资、加强劳动安全保障斗争。1958年10月3日“总评”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联合声明,要求美国立即从台湾和亚非地区撤军。60年代后期,由于民间大企业的分裂,力量一度削弱。1974年以后,采取了国民春季斗争路线,恢复了正常的有领导的活动。
13.1946年日本工人大罢工:投降后的日本陷入社会动荡、经济破产、通货膨胀和大量失业的严重困境。在这种形势下,工人阶级为维持生产、争取就业,开展了反对美国占领军统治和维护民族独立,以及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从1946年以来,工人运动日趋高涨,其中以10月日本工人联合大罢工影响最大。在“全日本产业别工会会议”(简称“产别”)领导下,工人群众为了对抗吉田政府的反劳工、反民主的反动措施,举行了以电气产业工人为主体的联合大罢工,这次罢工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十月进攻”。参加罢工的有邮政工会、机器制造工会、报刊电台工会、教师工会和电力工会等十几个工会,共约200万人。这次罢工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政府的反动政策,对于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述题
1、试述日本战后民主改革(内容、性质、作用)
内容:①政治改革:实行宪法民主化,改天皇集权制为议会内阁制,扩大国民民主权利;修改选举法,实行男女普选权;改革议会制,取消贵族院,设参、众议院;改革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自治;改革司法制度,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和各下级法院,增强了司法机构的独立性。
②教育改革:清除教育领域中的法西斯军国主义,禁止用神道进行宣传和教育;发布《教育基本法》,实行地方分权制,由各级教育委员会负责当地教育事务;国民义务教育由6年延长到9年。
③土地改革:先后两次发布《农地改革法》,变寄生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大部分农民成为自耕农。
④经济改革:通过“禁止垄断法”和“集排法”,解散日本旧财阀,铲除了日本财阀的封建统治形式,打破家族主义经营方式,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公平竞争环境。
⑤整肃运动:整肃军国主义势力和审理战犯,清除与日本军国主义关系密切的旧势力。性质:在外力的推动下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作用:虽然战后日本民主改革不彻底,但有十分深远的作用,它沉重打击了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使日本从一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天皇制时代跨入一个新的民主资本主义时代,大大减轻了日本对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威胁,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内因:
①利用战后的国际条件,放弃战争权,把资源、劳力、技术开发的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展;
②战后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
③适时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并相应调整国内产业结构;
④利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引进国际尖端技术,进而消化后转化为生产力; ⑤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合日本国情的扶植和干预经济的政策; ⑥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外因:
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日本接受美国的大批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②美国对日本的大力支持与援助。
第四篇:世界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导语: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世界史读书笔记文章,仅供参考!
世界史读书笔记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阅读了《失落的国度》这本书。西琴这部《失落的国度》,探讨的主要是印第安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之间关系。他认为美洲的文明仍然只是苏美尔文明在美洲的一个分支,同样是由阿努纳奇人建立的。他非常精确地将阿努纳奇人到达美洲的时间定在了公元前3113年,这是玛雅最后一个纪元开始的时间。这些来自中东蓄须人来到这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挖矿,一个是金矿,一个是锡矿。前者用于解救尼比鲁星的生态危机,这也是阿努们来到地球的主要目标;后者则用于制造青铜器。其实人类采用青铜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在不知金属冶炼为何物之时,竟能掌握复杂的青铜冶炼工艺,且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真是够神奇的。人类对于工具的采用,一般先是从简单的、容易得到的、不脱离自然形态的物件开始,像青铜这样如此复杂,需要融化两种金属,还得按照一定比例的合金,人类会进行长久的探索才能得到。人类却尚在蒙昧时期,刚从石器时代进入金融时代,就得到如此坚硬的合金,如无外力的帮助,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无锡何以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此地本产锡,一直开采到汉代,锡矿枯竭,是称无锡。无论如何,无锡与锡有关是基本可以定论的,且现在无锡确已无锡。难道此处之锡都用作制作青铜去了吗?中国还有一处盛产锡,那就是云南的个旧,现在仍然还在产。吊诡的是,此两处皆非中国青铜文化的中心,而是处于边缘地带,作为青铜文化中心的中原,则并不产铜与锡。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这些矿石是如何运至中原的?想想当时的运输条件,真是个艰巨的工程。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过,如果有人做一点研究,会取得很有趣的成果的。
回过头来再说《失落的国度》。书中还有一处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美洲的巨石文化,随处可见的石制建筑,很是让人惊叹。特别是在蒂华纳科,这座位于的的喀喀湖边的神秘高原之城,巨大而坚硬的石头像豆腐一样,被人任意地切割,砌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堪称鬼斧神工。即使以现今的技术,亦不一定能达成。那么数千年前的印第安人,是以何种手段做到的呢?总不会像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的,也如埃及金字塔那样,是由数以十万计的平民,以肩挑背扛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砌成的吧?其实,类似的奇迹在美洲这块神秘的大陆上比比皆是,西琴在书中亦列举了不少。此外,还有一些现象也是以现有的逻辑难以解释,如石雕中的蓄须人像及黑人模样的人像,他们出现在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对于这些,我们正统的研究者却总是采取忽略的态度,当作它们并不存在。
我认为,西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将这些已经存在于我们星球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东西,一一串连起来,纳入了他的尼比鲁-阿努纳奇-苏美尔系统之中,构成了他自己的一套体系。这套体系,在逻辑上基本上可以说是自圆其说的,而在证据上,也无更多的考古事实来推翻他的学说。希望我们正统的研究者们能够正视这些事实,不要总是以所谓的科学态度去衡量一切,将不符合所谓科学理论的东西,一概斥之为伪科学。其实,所有的科学都是在发展中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牛顿时代就是伪科学。所谓的科学原理,我们只能用它去界定已知的事物,而对于未知的事物,再用我们的科学原理去套,适之则自夸其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不适,或视之不见,或指斥为伪科学。这种削足适履的态度是异常可笑的。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大海。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又有多少,我们由之而总结出来的科学原理,又能有多大的适用性呢?生活于二维平面,是永远无法想像出三维世界的壮丽的。
西琴的魅力在于他广博的知识,他精通楔形文字和希伯莱文,让他在前几部书中能够纵横捭阖,旁征博引,大量来自于古代文献及传说中的证据,给他的著作增色不少,他论证起来也得心应手。但到了此册,西琴面对的是他并不熟悉的印第安文化,再加之这种文化由于毁于西班牙殖民者之手,大量的文献散佚,他在论证之时,缺乏书面的文献,只能从雕刻之中去分析,自然让他的叙述减色不少。同时,他又没有充分地利用早期西班牙语关于美洲的文献,亦未从民间的传说中去发掘更多的证据,因此感觉到西琴在此书中有些顾此失彼,远不如在前三册中那么从容。相反,丹尼肯对于美洲的了解,我认为其实是比西琴要丰富,尽管他的论证并不严密。其实,美洲的待解之谜颇多,有许多是超出我们现有的知识范畴的。希望能有一个精通美洲语言与文化的人,如西琴一样,重新审视这些逝去的文明。
世界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的开山之作,于1967年出版,四次修订。为我们带来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闻名的互动。这里要注意关键词“互动”,就是说这本书侧重点在于各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作为深爱中国文化的一份子,固然酷爱历史书。希望能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如何发展过来的。
该书并非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一章给我们讲述旧大陆各大文明的出现和确立。该过程谈何艰辛!因为有一群蛮族部落,并不在意文明这东西,相反的,他们摧毁了许多文明只为自己果腹,扼杀了还处在摇篮中的诸多文明。但历史的潮流的滚滚前流的,蛮族无法阻挡历史的前进,并且会被因不适应历史潮流而被剔除。最终在公元前500年确立了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早起生产力优先,经济来源还会通过海盗掠夺、战争侵略来获得甜粮美土。所以军事力量是当时很重要的侵略核心,最先拥有战车技术的中东无疑是战争的王者。然而当这个技术传到希腊后,改良后的战车让希腊蜕身成为战争的佼佼者。这也为后来希腊人的贸易开辟了道路,使得希腊文化广泛的传播到中东各地。这也就影响了印度和中国的文化了。
不同的是,中国因为地理位置有着喜马拉雅山隔着,使得中东的蛮族侵略对中国影响是极小的。所以中国在少量外域文化,进行自我发展,因为在战车方便并没有文献记载是希腊传来的,而更像是中国自己独立发明的战争利器。这地理位置同样造就了中国文化从未中断过的传奇,有的只是吸收他人文化来优化自身。因此宗教爆发事件和中国也没什么关系,可以说以中国为界往西都因为宗教的问题大搞文章,直到现在还有着影响。
而印度则被宗教折腾的遍体鳞伤,过多的传教士传播的文化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等以及印度本身的佛教,让一个国家分为多种宗教信仰。不同宗教的信徒还会刀锋相见。
到中世纪时,蛮族势力再也不是威胁,因为欧洲开创了驯马术,养育着高大强壮的马。因为只有这些马才能支撑全身盔甲的骑士,比起游牧民族的轻装坐骑,是刀枪不入,而他们是刀刀见血。有了正统的军队,就产生政治。一个没有政治的国家,永远是战争连连的。政治就是管理国家的一种学问,人们根据先人的经验,自我总结以及探索,让一个名存实亡的国家成为真正的国家。
有了国家,就有了外交,因为经济驱动着国家的发展。丝绸之路就是各国文明交流的重要位置,通过贸易让欧洲人穿起了中国的丝绸,喝起了中国的美茶。正如之前所说的,历史的潮流是滚滚前流的。进入工业文明的西方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愚昧的自守只是螳臂当车。最终,中国失败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无法改变历史,因为我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不必沉湎于历史的过失和悲痛,只需享受上古文化为我们带来的民族凝聚力。以史为鉴知兴替,我们通过阅读史书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在同一处地方摔两次,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世界史题
1、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接任总统以后,美国正处在扩张势头上。杜鲁门政府采取了对苏“强硬”政策,大造苏联“扩张”的舆论,制造国际紧张气氛,并制订了以欧洲为重点的遏制战略。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咨文,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引子,提出了美国政府内部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他宣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必须而且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确保美国的安全和繁荣。杜鲁门这番关于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的讲话很快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成为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公开破裂、美国发动对苏“冷战”的重要标志。
2、马歇尔计划:战后初期,西欧经济极度困难,政局不稳,而美国的全球战略又需一个稳定的欧洲作盟友,于是美国推出了“欧洲复兴方案”。该方案由当时担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于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因此又称“马歇尔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接受援助的国家需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从1948-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16国提供了一百多亿美元的援助。该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最成功的计划,西欧经济得到了长足的恢复,同时美国也得以进一步确定对西欧的领导力。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
3、北约联盟:是美国操纵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联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由美、加拿大和十二个西欧国家签订条约,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是一个机构完备的机构,既是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北约的防务权和指挥权操纵在美国手中,北约的军事战备一直是以美国的军事战略为依据,并随美国的军事战略变化而变化。美国通过这一组织把西欧的防务完全控制在手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美国为盟主,以西德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防务体系,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欧之间也有矛盾,50年代西欧联盟的军事机构被并入北约后,90年代起,由法德挑头,西欧各国正试图加强西欧联盟的军事力量,加强北约内部的欧洲支柱,争夺独立防卫权和欧洲主导权。总之,北约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第一次柏林危机: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根据二战期间苏、美、英、法四国的协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18日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B”记马克。苏联针锋相对,6月22日在东柏林发行”D”记马克,并作为整个柏林的流通货币。西方于23日下令将”B”记马克引入柏林西区。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柏林局势虽然进展,但双方都没有下决心走向冲突,经过谈判双方在解决了“柏林危机”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华沙条约组织: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并加紧重新武装德国。苏联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的计划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并于1954年11月联合东欧七国一起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宣布如果西方国家坚持批准联邦德国恢复主权、重建军队、加入北约的“巴黎协定”,与会国将“在组织武装力量和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1955年5月5日,巴黎协定批准生效后,苏东国家在华沙举行第二次“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并于1995年5月14日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华沙组织的成立是苏东国家对西德加入北约作出的公开反映,巩固了苏东国家间的军事同盟关系,标志着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同时,华约的签订也为苏联在东欧国家长期驻军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华沙条约组织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与手段。1989年东欧发生巨变,华沙条约组织赖以建立和维系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基础已经不复存在。1990年民主德国推出华沙条约组织,随即于1991年6月华约6国领导人在布拉格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从而结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6、铁幕演说: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反共演说。又称铁幕演说。1946年1月,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象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7、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苏美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1949年9-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西方国家利用西柏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地对民主德国和东欧国家进行渗透。西柏林成为东西冷战的”前哨城”。1958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巴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限定西方三国在 6 个月内撤军。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形势一度紧张,出现新的”柏林危机”。1959年3月,赫鲁晓夫决定收回 6 个月内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期限,危机暂告平息。
8、麦卡锡主义 :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煽起的,在美国全国性的反共“十字军运动”。1946 ~ 1955年风行于美国政治活动和政府当中的担忧共产主义颠覆的恐惧思潮。1950 年2月9日,麦卡锡在西弗吉尼亚州发表了一次反共演说,他在演说中声称:美国国务院里有“共产主义分子”。随后,一系列有关反对共产主义的事件接踵而来,麦卡锡因此提高了知名度和煽动了公众的支持。1954 年12月2日,麦卡锡遭到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谴责,并失去了其在参议院的所有主席职务。此后,麦卡锡主义很快衰落下去。麦卡锡主义是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所遭受的一连串挫折的产物。
9、艾哈德(1897~1977):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1963~1966)。1897年2月4日生,1977年5月 5 日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负责重建纽伦堡-菲尔特地区的工业,历任中法兰克尼亚和上法兰克尼亚经济顾问,巴伐利亚经济部长,货币信贷顾问委员会主席,英美共同占
领区经济委员会主席。1949年9月起在阿登纳内阁中任经济部长,1950年以社会市场制解决经济迅速复苏问题,效果显著,出现德国的经济奇迹。1957年他被任命为联邦副总理,1963年10月继阿登纳担任总理,1966年辞职。1967年成为基督教民主联盟名誉主席。
10、不结盟运动: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万隆会议的召开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双方开始争夺第三世界。为了摆脱大国控制,1956年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在南斯拉夫会谈后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尼赫鲁、印尼苏加诺的倡议下,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参加不结盟的标准是:执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不卷入外国军事集团,不缔结双边军事协定。随着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发展,不结盟政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不结盟运动未设总部,无常设机构,主要机构为: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由第四次首脑会议决议设立的协调局、纽约协调局、还有不定期召开的一些会议等。我国一贯支持和重视不结盟运动,赞赏其坚持的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政策,高度评价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11、水门 事件:美国共和党政府在1972年总统竞选活动中的非法活动暴露后的政治丑闻。水门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座综合大楼,数十年来也一直是美国民主党全国总部所在地。1972年6月17日深夜,5个蒙面汉闯入大厦内的民主党总部时被捕。随后展开的调查表明,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为首的共和党为破坏选举、赢得总统宝座而采取了一系列非法活动,闯入水门大楼是其中之一。《华盛顿邮报》最先报道美国民主党设在华盛顿水门饭店的竞选总部遭到窃听的消息,并最终揭开一个重大竞选阴谋以及尼克松总统试图掩盖真相的很多内情。由于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媒体不断曝光,加上美国民众的强烈抗议,尼克松总统特别助理在内的数名政府高级官员被判入狱。1974年8月,尼克松总统被查出对此案负重要责任,面临国会弹劾,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
12、<<旧金山和约>>: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操纵下部分国家与日本签订的片面和约。因和约在美国旧金山签订,通称《旧金山和约》。1951年6月,美英两国在伦敦会议后,决定把中国大陆与中华民国排除在《对日和平条约》之外的。1951年9月召开旧金山会议时,由于印度对「台湾归还中国,千岛群岛及南库页岛归属苏联」的条款在和约中未明确规定表示不满,拒绝参加;苏联、波兰、捷克三国虽出席会议,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被邀请以及对条约内容不满等理由,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当时有49个国家在《旧金山和约》上签字,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印度、缅甸等国没有参加,以及苏联、波兰、捷克没有签字,所以,《旧金山和约》 不足以视为对日本的全面讲和。1972年9月日本田中角荣首相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才结束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
13、<<日本国宪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占领初期制定的宪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开始生效。全文除前言外包括天皇、放弃战争、国民的权利与义务、国会、内阁、司法、财政、地方自治、修订、最高法规和补则共11章,计103条。根据这部宪法,日本由战前具有浓厚军国主义、封建主义色彩的立宪君主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代
议民主制,在国家体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宪法第二章第九条“放弃战争”条款的提出,影响巨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和平的作用。
14、哈尔斯坦主义: 是1955年9月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的所推行的,由其外长哈尔斯坦于提出的针对民主德国及东方阵营的外交政策。声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作为四个战胜国之一而对德国统一负有责任的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根据这一政策,当南斯拉夫与古巴先后于1957年和1963年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就同这两国断交。1969年社会民主党上台后,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哈尔斯坦主义”事实上已停止执行。
15、布拉格之春:1968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的一场改革运动。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经济较为发达。战后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但从50年代中期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日益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959至1962年,捷共尝试改革,但效果不好,改革中断。60年代中期,捷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改革之声又起。1968年1月,杜布切克当选为捷共中央第一书记。3—4月,改革运动达到了高潮,4月,捷共中央公布了改革的《行动纲领》,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模式,要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行动纲领》受到人民的高度拥护。党内外人士积极展开讨论,提出各种改革方案,整个社会充满民主气氛,故而称之为“布拉格之春”。捷的改革触怒了苏联。苏联认为这是“复辟资本主义”的颠覆活动。1968年8月20日晚,苏联空降兵袭击布拉格机场,随后20万苏联军队以华沙条约组织的名义侵入捷克斯洛伐克,捷共领导人被劫持到莫斯科进行会谈。8月26日双方达成协议,主张改革的领导人均被撤换,改革政策停止实施,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夭折。
16、奠边府战役:越南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1951—1953年,进入抗法战争反攻阶段的越南军民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越南北部解放区连成一片。法国殖民者为挽回败局,在美国参与下制定“纳瓦尔计划”,妄图一年半内消灭越南抗战力量。1953年11月大量法军集结在西北军事要地——奠边府,构筑坚固工事,把它变成进攻解放区的战略要点。1954年初,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劳动党中央,决定发动奠边府战役。3月13日,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协助之下对奠边府发起进攻,经过55天激烈战斗,于5月7日解放奠边府,全歼法军16000余人,活捉法国守军司令官德卡斯特莱少将。这一胜利彻底粉碎“纳瓦尔计划”,扭转整个印度支那战局,对正在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产生重大影响,迫使法国政府于7月21日在结束印度支那战争的《日内瓦协议》上签字。
17、第一次中东战争:亦称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美国操纵下,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国家:一是面积1.1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国;一是面积1.4万平方公里的犹太国,耶路撒冷市则由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同意分治决议,阿拉伯国家反对。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宣布成立“以色列国”。5月15日,英军自巴勒斯坦撤退,随之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外约旦等国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宣丰与以色列处于交战状态。这样,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第一次阿、以中东战争爆发了。战争一直延续1949年,由于阿拉伯国家内部不统一而战败。1949年2月到7月,埃及等四国分别同以色列签定了停战协定。就这样拉开了中东战乱格局的序幕。
18、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要求回到古代故乡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政治主张与运动。又称犹太复国运动。19世纪80~90年代在俄国、法国、德国出现反犹太主义浪潮后,形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潮和运动。1895年犹太人记者T.赫茨尔撰写《犹太国》一书,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论和纲领。在他领导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了第一次犹太人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纲领》规定: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为公法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会上成立了以赫茨尔为主席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并使耶路撒冷国际化。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立即用武力抢占了拟议中所谓犹太国的领土,同时强占了分治计划中属于阿拉伯国家的部分地区,1948年5月14日,犹太复国主义者宣布建立以色列国。犹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区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国,大大激化了同整个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为以后中东局势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
19、埃及七月革命:1952年7月23日由埃及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大人民、士兵和下级军官对以法鲁克国王为首的封建统治极为不满。他们要求废除英埃同盟条约,改变现行制度,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埃及自由军官组织成为埃及革命的领导力量。1945年成立自由军官组织。由纳赛尔领导,影响日益扩大。1950年初,成立自由军官组织执行委员会,纳赛尔当选为主席。经过周密的计划,自由军官组织在7月22日晚发动武装起义。由于人民的支持,起义取得了胜利。自由军官组织领导的军队逮捕了反动的高级军官,包围了王宫,7月26日,法鲁克国王迫于形势,签署退位声明,并离开埃及,流亡国外。由其子继位,同时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由穆罕默德·纳吉布任主席,纳赛尔任副主席。1953年宣布永远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1954年纳赛尔当选为埃及总统。1956年6月13日,最后一批英军撤出,英国对埃及74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20、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件: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为夺取政权而制造的政府危机。1945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成立各党派组成的民族阵线政府。1948年 2月20日,参加联合政府的民族社会党、民主党、斯洛伐克人民党为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与捷共尖锐对立,三党的12名部长向E.贝奈斯总统提出辞职,企图将共产党人排挤出K.哥特瓦尔德政府。由于多数部长留任,阴谋受挫。2月21日,捷共在布拉格古城广场召集10万人大会,揭露资产阶级制造政府危机的真相。捷共领导的内务部公安军团搜查民社党总部,破获资产阶级武装**的计划。捷共迅速动员和武装1.5万名工人民兵,配合公安部队维持公共秩序。22日,革命工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坚决支持政府,要求将反动分子从政府和各级民族委员会中清洗出去。2月24日,全国250万人举行一小时总罢工,纷纷派出代表团要求贝奈斯接受资产阶级部长们辞职,另选忠于民族阵线纲领的新人充实政府。2月25日,贝奈斯接受了12名部长的辞呈,批准捷共提出的新政府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