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读、写法 教案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11~20各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教学重点:
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做相应的练习题。
找到了吗?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11~20各数。
二、新课教学: 1.教学数的读法。
出示12,你们知道怎么读吗?为什么读十二呢?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数。左边的10根捆成一捆,在右边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几,并且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例如12,因为有1个十和2个一,所以读作“十二”。
2.教学数位表。
(1)每个计数器的上边都有一些小棒:左边有三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对着十位,用1个珠子表示;右边有几根小棒,是几个一,对着个位,用几个珠子表示,合起来就是十几。因此,对着十位写1,表示有一个十,对着个位写几,表示有几个一。
(2)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让学生观察11的个位和十位上的“1”有什么不同?
3.教学数的写法。
(1)出示1捆和4根小棒,并提问:这是多少根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把1捆小棒放在计数器十位的上面,把2
根小棒放在个位的上面。再边提问边板书,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4个一,就在个位上写4。最后,再着重说明:十位上是1就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4,就表示4个一。
(2)做一做。师说一个20以内的数,请一名学生用数字卡片在数位表里摆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摆。
(3)师范写,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字。(写数时要求学生写得整齐匀称,每两个数之间要适当空开一些,不要连在一起。写20时,要强调0不能丢。)
三、巩固练习: 1.做与之相关的练习题。
2.师拨计数器上的珠子,生在作业本上写数。3.你能介绍一下解题方法吗?
四、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小记
第二篇: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写法》公开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写法》公
开课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同学初步认知“十位”和“个位”,认知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同学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认知“十位和个位”
教具准备:小棒若干,数位筒,计数器,投影仪,同学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1)一根一根数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 一捆加一根一捆加三根 2捆
4、导入
师:同学们。俺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俺们不只要学会数数,读数
第 1 页 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知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同学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同学隹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
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再在右边放4根,这时一共是几根? 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俺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
(俺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俺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 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讦数器
观察:从历边起,每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
让同学写出14,请一名同学板演
第 2 页 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等待俺摆小棒现,地写数。
讨论:“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也没有)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 十四 十七二十
2、听老师读数,同学写
121115171620
3、给小马虎错误
十一写成101 十八写成81二十写成2
4、做练习十四的第3―――5题。
第 3 页
第三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写
法》教案教学设计
11~20各数的写法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1~20各数的写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会数、读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注重帮助学生建立数位的概念。
数位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时,应把看一看、拨一拨、想一想、写一写结合。先让学生在自己确定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之后,再在计数器上拨数,最后利用数位表写数。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在教学写数时,教师没有必要把11~20各数的写法都教给学生,在教学了一两个数的写法后,引导学生自己写出其他的数,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课前准备
第 1 页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计数器 20根小棒 0~20的数字卡片 数位表
学生准备 计数器 20根小棒 0~20的数字卡片 数位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在商店里经常会看到许多数,你能读出下面这些物品的价格吗?
12元
18元
20元
2.我要买一支12元的钢笔,我应该怎样付钱才能使售货员不用找钱?(用小棒代替钱摆一摆)怎样摆才能使别人一眼就看出来是12呢?(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摆2根小棒)3.这里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且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设计意图:把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同时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读数,为教学写数做好铺垫。⊙探究新知 1.认识计数器。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写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计数器)
第 2 页(1)介绍计数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计数器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生观察后,互相说一说)师:从右边起,第一档为“个位”,第二档为“十位”。(2)不看计数器,让学生说一说计数器从右起第一档是什么位?第二档是什么位?(3)结合计数器讲解写数方法。
写数的时候,如果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2.学写11。
(1)请同学们摆出11根小棒,并回答: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师随学生回答,将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1根小棒移到个位上)(2)这个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同样的一颗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3)提问:计数器的十位上拨几,个位上拨几?(十位上拨1,个位上拨1)(4)填一填。(课件出示)十位上的1表示1个(),个位上的1表示1个()。(5)写数。
提问:有1个十要在十位上写几?有1个一要在个位上写几?这个数是多少?(11)
第 3 页 3.学生摆小棒试着写17。
(1)提问:请你先摆好数位表,然后在数位表的上面摆出17根小棒。
(2)说出17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在哪一位上写几。7个一呢?
(3)请同学们把它写在数位表上。
(4)活动:让三名学生一组合作,一名学生摆小棒,一名学生拨计数器,另一名学生在数位表上记录数据。4.学生独立探究20的写法。(1)学生独立试写。
(2)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交流写法:个位上不写“0”行不行?为什么?(擦掉0就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设计意图:教师具体讲解怎样写出一个数,让学生了解写数的方法,并逐步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的学习中,掌握正确写数的方法。
第 4 页
第四篇: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彻底掌握“十位”和“个位”;会用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计算推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难点
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以及顺序和大小。
教学方法
认识“十位和个位”。
课前准备
课件、多媒体、电脑、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
2.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3.谈话点题。
一个十加几个一所得的数到底怎样写呢?
二、新课学习
(一)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①学生拿出自制数位筒,摆出小棒14根。②怎样摆的,说说看。
③谁能试着给左面、右面的数位起个名字? ④14中的1表示什么?
⑤小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2.利用计数器写数。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
②十位上有2颗珠子,这个数是多少?为什么? ④质疑问难。
(二)巩固练习。
1.用数子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
十一
十九
十四
十七
二十 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3.给小马虎改错误。①十一写成101。②十八写成81。③二十写成2。4.补充练习。
三、结论总结
1.这节课你们学会了11~20的写法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 2.教师反馈。
四、课堂练习
1.写出下面各数。
十三()十七()九()二十()2.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是1,个位上的数字是4,这个数是(五、作业布置
想一想,再往下接着写。)。)、()。)、()、()、()、()11~20各数的写法
计数器 十位
个位 1 4(1)3、6、9、()、((2)19、17、15、(六、板书设计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本第6页~第68页,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将认数范围从10以内扩大到20以内,10以内的数及认数的方法都将成为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20以内的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11~20各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从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个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3能认、读、写11〜20各数,会用11〜20表示物体的个数与顺序。
4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20以内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6在与同伴合作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位置值。让学生爱上学数学。
教学建议: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11~20各数。数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得相当广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11〜20各数,掌握一些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要依靠原有的知识经验,借助操作、观察等活动在头脑中建立丰富的表象,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及时抽象出数。
3强化学生对数的位置值的理解,突出位置值在单元知识中的重要作用。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是学习难点,也是掌握20以内数的关键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直观地理解位置值。
4沟通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把认数和计算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学时注意在数的组成中渗透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等内容,在加减计算中强化学生对数的组成的认识,从而实现认数与计算的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谈话法、教具导入、等。
谈话法: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指名答,回答得好的给予鼓励或表扬。从这节起我们来学习较大一些的数。板书题:“认识11~20各数”
教具导入法:师:大家看看这里,这是我给大家准备的奖品。猜猜是什么?有多少呢?大家先来摸一摸。
学生猜后,师打开袋子,展示铅笔,并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数到10以后,还多余几根,师问:接着怎么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给予评议。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这一节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题,并朗读2遍。
【设计意图】学生碰到“猜一猜奖品是什么?”这种情景,心里活动是十分积极的。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例题1
师问:“刚才我们一根一根的数铅笔3是不是很麻烦呢?”当铅笔摆出来时,怎样让别人一眼就知道有十几根呢?你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两根两根地数、根根地数、把10根放在一起数等”多种摆法。
师:“哪种方法好一些?”
生回答。
师:对,把铅笔数10支捆起来,1捆就是10支,这样好数多了。
师:一捆就是一个十(板书:1个十),再数数旁边有几个一(板书: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了。比如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一。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11~19各数。
2、教学例题2
摆一摆、拨一拨、读数。
师: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看一看这些数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师出示1捆加根,问:“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怎么写怎么读?”
师出示1捆加7根,问:“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怎么写怎么读?”
学生操作后,朗读数字两边。
师介绍:在计数器上不管是1个十还是1个一,都用1颗算珠表示。左边的算珠表示1个十,右边的算珠表示1个一。
师出示2捆,问:“如何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怎么写怎么读?”
师小结: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不同的数值。
3、教学例题3写11~20各数字。
(1)让学生自由读出11~20各数。(读数时,只要求学生口头读,不要求用汉字写出来。)
(2)教师在田字格中作书写示范,重点突出每一个数中各个数字的书写位置。写20时,要强调0不能丢。
(3)为了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时教师不必把所有的数都读写完,可让学生自己在认数的基础上试着去边读边写。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环节,重视学生数概念的抽象过程,用“小棒一算珠图一计数器一读写数”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直观一半抽象一抽象”的认知过程。学生不但认识了“十位”“个位”两个数位,还通过用计数器强调位置值(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的大小不一样)在计数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了对数概念的理解。
4、教学例题4,学习计算10加几。
教师出示例题4:请你拿出和屏幕上同样多的小棒。学生拿出16根小棒。
教师:你能看着1捆小棒和6根小棒,根据“1个十和6个一组成16”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吗?学生试写,并抽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0+6=16或者6+10=16。教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写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请孩子们选一组你喜欢的小棒图,写出加法算式。屏幕上展示小棒图,分别为:1个十和9个
一、1个十和3个
一、1个十和7个一。
学生写算式。
教师:谁能来说一说你写的加法算式?你是怎么想的?分别抽几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借助观察、操作等活动,根据11〜20各数的组成来写10加几的加法算式,并理解10加几的口算方法,在沟通知识间联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教师:观察今天大家所写出来的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发言。引导学生得出:这些都是10加几的算式,结果都得十几。
教师:是的,大家观察得很仔细,10加几得十几,根据这个发现,我们能快速地口算10加几的算式。
完成试一试的题目,并集体订正。、教学例题,11~20各数的大小比较
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直尺。把直尺上的数字读一读,可从0读到20,再从20读到0。这样能完善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师让学生观察直尺图上的数,由数与数之间的距离远近,得出“20比18大一些”和“20比1大得多”的结论。
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在尺子上的位置,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右边11~20的数都比10大。
三、巩固新知
完成本第8页堂活动第1~4题。
堂活动第8页第1题通过“拨”强化学生对数的认识。可安排2人1组,我数你拨,然后交换角色。注意超过10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十位上1个算珠表示1个十。
堂活动第8页第2题找书页、第3题打电话。
师介绍题目意思,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
堂活动第8页第4题结合数位说数、写数。先让学生说出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再让学生说出这个数后才书写。写完后师选择优秀作业展示,并给与鼓励(表扬、奖励)。对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作业,要学生说说问题在哪里。
四、达标反馈
(可选)本第9页堂活动内容
五、堂小结
教师:这节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自由回答,再总结得出:会算10加几的算式,知道10加几得十几;会比较数的大小,能用“大一些”、“大得多”来进行数的比较。教师:祝贺大家有这么多的收获!这节学会了10加几的加法,20以内的其他加法怎样计算呢?这个问题留到我们下节来研究。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学习的内容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