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中的经纬网教学设计 苑祥瑞
生活中的经纬网
山东省莱州市沙河中学 苑祥瑞
教材分析:
数字星球是近年来地理教学中的新兴手段,它比地理仪更为形象直观,更能给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经纬网的教学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有关经纬线知识的学习,既是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进一步延伸,又对后面将学习的地球运动以及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起重要的铺垫作用,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基石。课程标准抓住了最主要的内容——经纬线和经纬度。本节课运用数字星球,说出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划分,应通过观察数字星球来获得相关知识。但对于空间概念弱的初中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很抽象。如何化难为易,是本节课甚至本学科的关键。
本节教材中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两部分,可以通过观察法,小组合作法,发现法,以及比较法,来增强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有效突破学抽象难懂的内容。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等较多的概念,且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刚步入中学的初一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是零星的、松散的,再加上空间想象力较差,立体感不强,而学习该课内容又需要有较强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对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今后地理教学增加不少的难度。所以,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运用数字星球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事物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等,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观察数字星球,能正确读取经纬线的度数,并能总结出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2.能在数字星球上正确读出纬线和经线的度数,并能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数字星球与地图,比较和归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
2、加强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2、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字星球和地图判读某地的经纬度,学会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利用互联网,感受身边的经纬网。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上课,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苑祥瑞 ,来自莱州市沙河中学,喜欢下棋,是五子棋的高手,这盘棋我手执黑子,把我的对手杀了个落花流水。你知道我下一步应该把棋子放在什么位置吗?(学生:不可能,因为白棋能赢)
(大部分同学说不出来,老师引导:先横后竖,两条线相交的位置,就是这个点的名称)
生:放在11B惑6F就可以赢。(PPT2)
(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同时引出先横后竖的原则。)下棋之余,我还喜欢关注社会热点,我愿意把社会热点中的地理知识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2014年至今,空难事故连连,先是马航的MH370失联,接着是马航的MH117被击落,今年的德国空客A320的坠毁更是惨不忍睹震惊了世界。我们该怎么向别人描述它们失联或坠毁的位置呢?(PPT3)
如果地球仪的表面也象棋盘那样有好多线条,我们在描述事件位置的时候是不是就方便得多呢?其实人们早就做到了,他们在地球仪的表面画了好多线条,就像一张大网,我们叫作经纬网,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经纬网”,以后我们就能在地球仪表面描述这些事件的发生位置了。(PPT4)
二、精讲点拨,自主学习
1、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线条。在数字星球上有一条线,请大家仔细观察:2
你有什么发现?
(如果学生答不出,可以引导:这条线是什么形状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条与地球仪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圈叫做赤道。(PPT5)
除了赤道这个大圆圈外,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线条,这些线条是什么形状的?它们与赤道有没有交点?(生:没有交点,)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平行的),我们把这些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作纬线。(板书纬线),赤道也是纬线。
如果在地球仪的表面,按照与赤道平行的规则画圆圈,我们能画多少条纬线?(教师总结:纬线无数条)(PPT6)
师:(过渡)课前老师就听说咱班同学特别善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观察数字星球上的这些纬线,除了刚才提到的,你还发现纬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大胆地给同学们 “秀”一下。(老师转动数字星球,展示给同学)(学生大胆发言)
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特点:(教师引导,得出下面结论)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纬线的长度出现了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的现象,而在南北两极,纬线则会变成小加点。
(如果同学们提出纬线的方向,引导语是这样的:同学眼光很敏锐,还发现了在同一条纬线是东西方向,于是人们规定在同一条纬线上总是正东正西的方向,也就是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如果同学们没有发现,引导语是这样:有一个规律同学们没有发现,如果在这条纬线上,我们向A行进,是什么方向?向B行进呢?所以我们规定,只要在同一条纬线上,总是正东正西的方向,即使纬线是圆圈。)
教师小结后抛问题过渡:这么多的纬线我们怎么区分呢?也许这个棋盘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为了区别这些横线,棋盘上把这些线都标上了数字,地球仪上能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呢?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我们把这些线标上了度数。
我们以哪条线为起点呢?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并且赤道位于地球的中部,是天然的分界线,我们把赤道标注为0度,向北向南各分为90度,而这些度数我们称之为纬度。
标注上度数之后是不是这些纬线就能区分开了?(可能不少同学会答是)赤道以南以北各有一组度数相同的纬线,怎么办?
(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为了区分度数相同的纬线,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线称之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N是英文单词North北的第一个字母;赤道以南的纬线称之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S是英文单词South的第一个字母;这个时候我们就能轻松地区分这些线条了。(比如说北纬20,在书面上记作200N,而读的时候却应该读作北纬20度;说南纬20,在书面上记作200S,而读的时候却应该读作南纬20度。)00 线有几条?用不用分南北纬?(不用,因为00只有一条,不分南北纬)
(老师注意投影白板)看到这些数字,老师觉得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你发现了吗?(从赤道向两极数值越来越大)北纬的度数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南纬的度数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学生能够轻松总结出来)
在整幅图上我们能分辨出南纬北纬,如果拿出图的局部,我们怎么判断南纬还是北纬呢?
(使用遮罩效果)
请问这是北纬还是南纬?(连续移动几次)
你是怎样判断出南北纬的?(让学生总结规律:向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向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
师:(我问你答)
这么短的时间就弄清了纬线的规律,咱们班的同学真是不一般啊!
三、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师:我们认识了纬线,是不是就能描述事件在地球上发生的位置了呢?(展示围棋棋盘与只有纬线的地图)有了横线,我们还缺少竖线,因为两条线相交才能确定位置。除了纬线,人们在地球仪的表现画上了许多竖线并作了规定: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数字星球展示)为什么叫子午线呢?因为我国古代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也就是说子午线是南北走向的线。
2、教师总结:所以人们规定,在同一条经线上,总是正南正北的位置关系。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了纬线,下面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怎样,请同学们根据白板上老师的提示,仔细观察数字星球,充分发挥小组团队的合作精神,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展示一下,哪个小组更强。
1.经线是什么形状的?
2.如果沿着一条经线走能不能绕地球一周?
3.经线有没有交点?如果有相交在什么地方? 4.经线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5.在地球仪的表面能画多少条经线?
3、经线也有无数条,这无数条经线我们怎样区分呢?先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由于经线是等长的,没有天然的分界线,开始的时候许多国家都设有本初子午线,国际上使用比较混乱,所以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上作出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定为经线的起算点,也就是0度经线,称为本初子午。这一规定也使这个地方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许多游客都去体验一把脚跨本初子午线的感觉。
4、有了0度经线我们应该怎样划分?(回顾一下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这些度数我们称为经度。
为了区分他们,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线我们称之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因为东的英文是East,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线我们称之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因为西的英文是West。
5、我们怎样在局部图上来判断东经还是西经呢?哪位同学有高招?(学生总结)
(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得出了结论,教师总结:向东度数越来越大的是东经,向西度数越来越大的是西经)
同学们,你学会了吗?那让我们来试一试。
(屏幕展示练习:三条经线,确定度数,学生判断东西经,后然交换数字再次判断,加深理解。)
6、同学们真的找到了判断东西经的规律,我们班的同学就是棒。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纬线,总结了经线,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经纬网,这时你还能分辨出哪是纬线哪是经线吗?
如果同学们忘记了,可以想一下,我们买裤子的时候,通常要量一下腰围,地球也有腰围,不过它叫纬线,这样比一比,是不是就容易记了?地球最大的腰围是谁?(赤道)同学们特别棒。
老师根据大家的交流作了整理,大家看屏幕,由于它们容易混淆,所以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组长带领着组员们,对比着读一读记一记,也可以5
根据学案老师的总结来进行。一会儿我们要进行一个活动,叫“我来当老师”,规则是这样的:老师随机抽取一组的某位同学,回答屏幕上的一组问题,然后老师对这位同学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价,答得很好,很棒,如果这位同学出现了错误,老师要对他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完成之后,这位同学可以抽出二组的一名同学,对他进行提出,依次类推。
(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然后进行活动)
四、链接生活,迁移运用
师过渡: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展示,老师知道大家都学会了经纬线,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在地球表面见到过经纬线吗?(没有)
经纬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假想上去的,所以我们在地球表面找不到经线和纬线,正是由于假想的线在存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
下面让带上知识的行装,投入生活的怀抱吧。练习一:
同学们看,在图上有一个点A,我们怎样描述它的经纬度呢?(按照先横后竖的原则,A点应该是600S,600W,我们应该读作南纬60度,西经60度。)(继续做三个练习)哪位同学想来尝试一下?
练习二:
看到地球仪上的点,我们能说出经纬度,如果给我们展示经纬度,能找到这个点吗? 先让我们看一段资料。
1是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2是烟台车展。
活动规则:分别找两名同学到屏幕和星球上找所在的经线和纬线,两条线相交的位置就是所需要的这个点。然后用不干胶标注出所在的位置。其他同学在地球仪上标注出经纬度所在的位置。老师巡视指导,把标注正确的小组的作品,传给其它小组同不观察。
练习三: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经可以根据经纬度,在地图和地球仪上找到这些点的位置了,其实,如果知道经纬度,我们也可以知道他在地球上的准确位置。
同学们,你知道这个经纬度指示地球上哪个准确位置吗?
http://www.xiexiebang.com 优质课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地球仪和经纬网教学设计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地球仪的作用,学会使用地球仪;
2、观察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明确经线与纬线的不同特点、经度与纬度的排列规律;
3、利用经纬网说出某一地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迅速在经纬网图上找到某一地点。【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课有两项要求:一是“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二是“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地理位置”。
认识地球仪的关键是认识经纬网,使用经纬网定方位是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功能,而了解经线和纬线以及经度和纬度又是认识经纬网的前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仪。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与赤道平行的圆圈、连接南北两个极点的弧线,这些线条分别是纬线和经线,它们标有度数,在地球仪上纵横交织,组成了地球仪上的经纬网。从而引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地球仪、经纬线、经纬网。新课: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地球仪的样式和结构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讨论,总结:
1、地球仪制作成圆球;
2、地球仪有底座,球体被固定在支架上;
3、球体能绕一根斜置的轴转动。
让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并在地球仪上找到地轴、赤道和两极,并说说各自特点。
教师按地轴—→两极—→赤道的顺序解释:地轴是地球自转的绕转轴,实际是看不到的。
引导学生观察在地球仪上地轴的放置的点:倾斜的。为什么是倾斜的?(为第3课学习埋下伏笔)
南极、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上方为北极点,下方为南极点;赤道是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引导:地球仪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后,强调:地球仪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地球的模型,也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工具。
二、经线和纬线: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学生分别以北极点和赤道为视觉中心观察纬线,然后把观察的结果画在平面图上。生描述: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间隔均匀,并标有度数的圆圈是纬线。给出纬线的定义: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纬线。说明: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在南北极点纬线缩小为点。
同样,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学生分别以北极点和赤道为视觉中心观察经线。师生共同描述: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点,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经线。说明,所有的经线都等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也叫子午线。
三、纬度和经度:
提问:纬线和经线有无数条,我们如何区分每一条纬线和经线呢? 引入纬度和经度的概念。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给纬线标注度数,应该以哪条纬线作为起始线?即作为零度纬线?
最终确定最大的纬线圈——赤道为零度纬线。
启发学生:赤道是零度纬线,那么南北极点应该是多少度呢? 启发学生:经线都是等长的,找不出特殊的经线作为零度经线,怎么办呢?
解释:只好人为规定。国际上,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零度经线,作为经度划分的起始线,也称为本初子午线。教师让学生在地球仪上分别找出30°纬线、60°纬线、90°纬线,30°、60°、90°经线,总结出经度和纬度是如何划分的?有什么规律?思考:度数重了怎么区分呢? 总结:
1、纬度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分北纬(N)和南纬(S)。北纬越往北,度数愈大;南纬越往南,度数愈大。南北纬最大值都是90°(分别为南极和北极);
2、经度以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为界,分东经(E)和西经(W)。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是东经,0°经线向西至180°经线是西经。
四、经纬网:
展示地球仪或经纬仪,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经纬网,并且知道地球上任一地点都可看成特定的经线和纬线的交点。
设计练习,巩固提高:
1、查找并读出一些著名城市的经纬度,如:上海、伦敦、华盛顿等;
2、告诉经纬度找地点,并特意只给度数,让学生明确经纬度位置要书写完整。
最后,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到了经纬网?”。可由学生查找资料后再交流,体验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构造;
2、地轴、南极、北极和赤道;
二、经线和纬线:
1、经线(子午线)的概念;
2、指示方向:
3、纬线的概念;
4、指示方向:
三、纬度和经度:
1、纬度的划分;
2、经度的划分;
3、东半球、西半球的划分;
四、经纬网: 作用:
第三篇:如何进行经纬网教学
如何进行经纬网教学
《地理教学大纲》上要求学生学会应用经纬网知识,历次考试也把其视为考核重点,而课本却只有寥寥数语。因此,教学中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掌握。部分学生直到初三毕业,也不能正确写出经纬网上某点的地理座标。
出现以上情况的主要根源有以下两点:一是经纬网为假想线,从认知规律来说,属抽象认识,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学生缺少了感性认识这一基础,也就难免有空中楼台之感;二是教法不当,教师照搬课本中的概念和《教参》书中提供的教法,不遗余力,大讲特讲。而学生却因难以理解和难以接受,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谁都知道,一个优秀的撑杆跳教练员,必须给他的队员一根强有力的撑杆,并授以运用的要领,这个队员才能跃过理想的高度。同样,在经纬网教学中,教师也应因材施教,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一个具体形象的经纬网现场,作为学生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撑杆,这个现场就是教室。另外,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本节教学中,教师还应在使学生成为一个“乐之者”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在有了形象的地理现场后,教师还应紧扣教学内容,力争在教法新颖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激发兴趣,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几个兴趣高潮。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让学生说出自已在班内的准确位置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如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说出来,也非易事。因此,成绩好的同学就会认真思考,准备回答。差生也自以为找到了自我表现的绝好机会,所以,学生的兴趣很快被推上高潮。这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以在纵排和横排的第几排上,说出自己在班内的准确位置来,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
2.让学生用经纬网说出自已的位置在学生能够按纵横排说出自己位置的基础上,教师及时将每一纵排和横排标上经纬度,让学生按经纬网说出自己的准确位置。这一环节可分为四步走:一是引导学生根据经线和纬线的概念,说出纵排、横排各属经线还是纬线;二是教师给每一纵排和横排标上明确的经纬度,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哪条经线和纬线上,教师书写该生的地理座标;三是引导学生观察现场,得出以下规律:向北去度数越来越大的是北纬,向南去度数越来越大的是南纬,向东去度数越来越大的是东经,向西去度数越来越大的是西经;四是教师给每一纵排和横排只标度数,待学生思考几分钟后,先让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地理座标,做一做示范。然后,教师读经纬度点名,点到谁请谁站起来。这个任务一经提出,学生就会积极进行思考和准备。因为点到谁,谁就会成为全班目光的集中点。如果不能及时站起来,那可能是一件大丢面子的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推向高潮。
3.拓宽经纬网的知识面在教师不断变换经纬度、学生能准确说出自身地理座标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拓宽知识面。如说相对方向,说低、中、高纬,说半球等。在这一环节中,有两个难点:一是相对方向中的东西方向。在这个问题上,学生习惯于“左西右东”的判断,而对两点间所跨经度的大小不太注意。所以,教师应提请学生注意,并授以判断的方法。二是东西半球的判断。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指出在20°W←0°→160°E的范围内,即是东半球,超出这个范围即为西半球。当然,这一环节也需要采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如同类站队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第三个高潮。4.将现场绘制成经纬网图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绘图,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能将自己班的座次绘制成图,那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因此,学生的兴趣再次形成高潮。绘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给每一纵排和横排标定经纬度。然后,指导学生将其绘制成经纬网图,并写出自己的地理座标,低、中、高纬,所在半球,以及与另一同学的相对方向等。这一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重要作用。因此,应慎重对待,力求准确无误。
5.指导学生读实际上的经纬网图读实际上的经纬网图,是经纬网教学的根本目的。这一环节,是认知过程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完成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虚设的现场,步入实际。这一环节,看似新授部分的继续,实际上,它已带有相当的复习巩固的成分。对学生来说,攻克这个堡垒已是游刃有余了。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适当提高难度,将所要分析的各点分别放入不同的经纬网中,让学生综合分析。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情趣,高潮叠起,使学生在看似游戏的学习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还不够。在今后的学习中,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增加,还必须对经纬网知识,不断加以丰富完善,不断练习,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
第四篇:《地图和经纬网》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备课组
《地图和经纬网》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备课组 邓文黎 张卫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很多学生对初中的地理知识掌握不够好,基础较差,补充本课内容主要是为了第三节地球运动的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图的三要素。2.知道纬线与经线的特点。
3.掌握纬度与经度,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二)能力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概念。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克服困能的意志,激发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纬度与经度的划分。2.东西半球的划分。
3.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地理位置。
四、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2.问题解决式教学。3.多媒体辅助教学。4.讲练结合。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航天事业上最近发生了一生举世瞩目的事件吗?(“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你们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在开阔的内蒙古草原上快速搜索定位返回舱的实际落点,迅速到达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点,安全把3名航天员后送到指定地点吗?(引导出用经纬线来确定地面上点的位置)
提问:什么是经纬线?我们学习它有什么用途呢?地球上真的有这样的线吗? 【讲授新课】 1.地球仪。
要求各小组观察地球仪,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然后讨论: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面貌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什么?地球仪上有哪些重要的点和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线纬线定义后,课件展示“地球仪上的点和线模型图”。2.经线与纬线。
学生填写“经线与纬线填充表格。3.半球的划分。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1)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均等的半球。你认为哪一个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
球的分界线?为什么?(或是教师让一名学生在某一经线上确定一点延这一经线一个方向进行旅行会有什么奇迹发生?旅行线路图是什么形状?)(2)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动画“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及180°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20°W和160°E。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首先让学生结合图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展示“高、中、低纬度分布图”,让学生指出高纬、低纬、中纬的位置范围。5.经纬网。
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纬网的概念,课件展示“班级座位表”,让学生明确如何用排、行确定自己在教室中的座位,然后给排、行填上相对应的排及行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教师利用此原理和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纬网的概念,然后开展以下游戏活动。(1)教师念出经纬度,请位于此位置的同学站起来。
(2)依次请位于一下位置的同学站起来: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3)分别请位于低、中、高纬度的同学站起来。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
第五篇:生活中的材料_教学设计
一年级 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1课 生活中的材料
王维佳
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
认识、辨认生活中的常见材料。知道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2)科学探究
经历观察、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了解到常见材料的相同与不同。学着使用材料概念图,分类整理物品。
(3)科学态度,STSE 体验到材料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意识到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生活中的材料多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的。
二、教学准备
每小组准备:各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如吸管、纸、抹布、镜子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看看我们的身边,课本是用纸印制的,衣服是用布做的,因此,纸是印制课本需要的材料,布是做衣服需要的材料。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二)新课学习1.认识常见的材料
(1)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
(2)思考:图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什么材料可以制成什么物品?(3)指导学生表达。
例如:吸管、矿泉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可以制成吸管,塑料可以制成矿泉水瓶。
(4)针对其余5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学生照上面的方式依次表达。(5)小结:塑料、金属、纸、玻璃、木头、布,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6)出示更多由以上6种单一材料制成的物品或图片。(7)按照材料的不同,将各种物品分类。
(8)观察比较这6种材料有什么不同(如光滑度、软硬度、透明度等)。(9)小结:同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的物品。同类物品,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