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2 17:2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教学教案》。

第一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教学教案

北京一师附小特级教师 张钧篪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故事,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肚量,有胆略。

2.能从课文中具体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介绍时代背景。解题,学习生字,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从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读课文。先突破重点段“借箭经过”(6—9节),再突破重点“借箭起因”(1—2节)。

教学过程:

(一)直奔重点段“借箭经过”。

1.导入性设问:课文分成几段?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哪一段写他借箭?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起因准备经过结果

2.让学生解释“妒忌”的词义。教师板书:妒忌

(二)学习重点段“借箭经过”。

1.掌握内容。

①自由读课文,读前出示投影片,按以下问题边读边找:

诸葛亮在什么时间什么天气去借箭?草船借箭后是怎么回来的?和谁同去?向谁借箭?

学生回答后,教师按问题的顺序在黑板上写出: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顺水顺风鲁肃曹操

②由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带着“诸葛亮怎么借箭”这一问题边听边找答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绳索连船一字儿排开擂鼓呐喊头←尾→头

③让学生按板书顺序简单复述“借箭经过”。

2.理解内容。

①让学生从板书的逐项内容分析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从“第三天四更大雾漫天”了解诸葛亮(时间选得好,天象算得准)是“知天文”的人;教师板书:知天文

b.从“顺水顺风”了解诸葛亮(想得周密,知水知风)是“晓地理”的人;教师板书:晓地理

c.从“鲁肃同去”了解诸葛亮(知鲁肃联合抗曹心诚,能够帮助做准备,并且不向周瑜吐真情)是“善知人”的人;教师板书:善知人

d.从“向曹操借箭”了解诸葛亮(知曹操用兵谨慎,只用箭射决不出兵)是“善知人”。

②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谈笑”的“笑”字的含义。(“笑”是对鲁肃的安慰;“笑”是对曹操80万大军的蔑视;“笑”是对借箭成功充满了信心。)

③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从以下板书内容的分析中,了解诸葛亮“巧筹划”的本领。学生逐项分析后,教师板书:巧筹划

“绳索连船”(便于指挥,不会走散)

“一字儿排开”(受箭面大)

“擂鼓呐喊”(虚张声势,增多弓弩手)

头←尾→头(两面受箭)

④小结:让学生从“知天文”、“晓地理”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料事如神”的人;从“善知人”、“巧筹划”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三)使学生从“料事如神”、“足智多谋”两词中,领悟出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的人,自然导入“借箭结果”(10—11节)这一段。

引导学生理解:

1.诸葛亮:按期如数得箭,巧把造箭变借箭表现出他的智与谋已达到炉火纯青、左右逢源的地步。

2.周瑜:“长叹”、“不如”等词语说明他不得不服,自愧不如,自己的智与谋在诸葛亮的眼中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四)学生理解以上内容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借箭起因”(1—2节)。

学习方法: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做人物心理分析。

周瑜:表面客气设下圈套→步步相逼话里藏刀→置人死地而后快。

诸葛亮:表面糊涂早已察觉→立下军令状胸有成竹→置于死地而后生。

(五)总结全文

借箭起因—置于死地→捏把冷汗

借箭结果—死里求生→拍案叫绝

让学生从“捏把冷汗、扣人心弦、拍案叫绝”的心理体验中,进一步理解诸葛亮的高尚情操:以自己的才智、计谋、胆识,既教训了周瑜又顾全联合抗曹的大局。

第二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重、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板书:神机妙算)。这一节课我们重点来研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那些地方? 师:谁来给大家再讲讲“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二、走进文本,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0分钟左右)

1.指名回答“神机妙算”的意思,师相应写板书:有智慧、有谋略、有预见、有决策。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1)有智慧(板书:精通天文、熟悉地理)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析:)“大雾漫天”,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②熟悉地理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析:)熟悉地形,顺风顺水,回去方便。(2)有谋略(板书:巧妙安排、运筹帷幄)①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析:)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准备。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

②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析:)“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3)有预见(板书:识天气、识人)①预测天气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析:)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②了解人。A、“„„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师问:诸葛亮为什么只告诉鲁肃?(析:)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师:板书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 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B、此处师问:诸葛亮为什么不让周瑜知道借船的事?引导学生回看课文第二自然段:(PPT出示)“„„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析:)周瑜设造箭之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出十万枝箭,还愿立下军令状 周瑜认为诸葛亮中了计。所以“很高兴”。他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想逼诸葛亮走上 绝路,好让自己稳操胜券,至于摆酒席完全是出于虚伪。

(析:)诸葛亮并不领周瑜的款待之情,其实他早就识破了周瑜的奸计。(板书:周瑜妒贤嫉能)此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借箭的背景。(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PPT)C、师出示草船借箭背景资料。(析:)为了孙、刘联合抗曹,为了顾全大局,诸葛亮把话放在肚子里罢了。这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这个诸葛亮!(板书:顾全大局

有气度)

D、师:这一段话的描写生动的再现了当时两人斗智斗勇的情景,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读一下。

E、学生分角色朗读。④“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析:)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板书:曹操谨慎多疑)

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4)有决策。(板书:逼近水寨、两面受箭)

①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析:)两面受箭,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决策英明。②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析:)诸葛亮叫“吃惊”的鲁肃“只管饮酒取乐”,反衬出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沉着镇定。这真是个:有胆量的诸葛亮!(板书:有胆量谈笑风生)

4.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真是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啊!这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诸葛亮啊!这真是一个有胆量的诸葛亮啊!

三、走出故事,了解小说,开阔视野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经过。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草船借箭真的是诸葛亮所为吗?让我们来看这段文字。师出示PPT讲解。师:《三国演义》中“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作者大体按照历史真实来写,又虚构了大量细节和情节。这样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使读者产生真实感,又使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比如: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可谓家喻户晓。课下,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读这本书中的其它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篇目。

第三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品读对话感受形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头集学区山王辅导小学陈炎萍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文章主要讲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课文情节生动,扣人心弦。尤其注意用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展开矛盾冲突,因而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己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评价和表达能力。因此,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仔细研读,认真感悟。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对话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体味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感受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

【设计理念】

本单元导读提出: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本课时设计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语文教学愿景,在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个性化解读文本,在文本的世界里体验、探究、感悟,启蒙经典,初步感受名著中人物特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联系本单元的阅读要点,特制定以下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初步领略古典文学作品的文化魅力,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特点,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一、复习概括,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请生认读。

2、请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相机指导概括叙事性文章的要点)

3、出示单元学习要点,明确本节课要求:抓住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二、品读对话,感受形象。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课文,圈划出人物对话。思考:从这些对话中,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一】诸葛亮与周瑜对话

1、这是本文对话最多的段落,被称为第四十六回的“经典之笔”。

2、生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周瑜的“妒贤嫉能”。

(1)什么是军令状?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

3、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周瑜的妒忌之心?

4、引出周瑜和鲁肃的对话,指导朗读。

【预设二】诸葛亮与鲁肃对话

1、出示鲁肃话:“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的了你的忙?”

(1)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鲁肃此时心里会怎样想?

2、指导朗读,读出诸葛亮的神算。

3、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描写了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引出6、7自然段的对话。)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2)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3)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4)体会诸葛亮的“笑”,用上排比句式说话:

这一笑,笑出了„„

【预设三】品曹操话,感受多疑

1、你们发现了吗?文中还有一个人物的对话,你找到了吗?(引出曹操的话)

2、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

3、指导朗读。

三、对比衬托,突出主角。

1、就这样,诸葛亮巧妙地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服,于是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情境创设:想象周瑜此时心理。

(2)指导读出人物语气。

2、出示第一自然段,与文章最后一句有何关系?(首尾呼应)

3、探究周瑜不如诸葛亮之处。

四、梳理全文,感悟神妙。

1、过渡:是啊,周瑜的气度、为人、才智都不如诸葛亮,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先生真是神人也”!

2、请生通读全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小结。

五、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

2、要想更全面地认识这些名著人物形象,还需将他们还原到整本名著中去读、去品,这样的人物形象才更逼真、丰满!课后,让我们走进《三国演义》其他精彩故事,继续领略三国时代的风云纪事,品评一代风流人物的事非功过。

第四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9课。设计意图:

1、紧扣“神机妙算”,通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研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等方式,扎实训练,强化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

3、自然拓展、整合资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通过人物心理、言行的揣摩,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读中提升情感;引入材料,丰满人物形象。唤起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共鸣。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及结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

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胆有识、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草船借箭视频。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二、重点研读,感悟“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到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诸葛亮究竟“算”到了什么的句子。

▲算天气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诸葛亮巧借大雾借箭成功,课文是怎么写大雾的?

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2、诸葛亮早算准有这场大雾,抓“只要三天”,猜想这三天他都在干什么呀?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四更是什么时候?)

3、原来诸葛亮早就算到今天是大雾天(板书:算、天),怪不得他笑了。

抓“这样”,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算地利

1、好一个“只管饮酒取乐”,大敌当前之时,难道诸葛亮真的就只管饮酒取乐吗?(诸葛亮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采取了哪些行动呢?

①“你借给我二十条船„„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②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③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④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⑤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2、欣赏视频,诸葛亮是如何借助地利优势借箭成功的?(板书:地)

3、诸葛亮算得如此天衣无缝,怪不得他只管饮酒取乐,笑得那样从容不迫。

抓“只管”,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算曹操

1、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哪!”天气难料,这人心就更难测了。那曹操是不是真的不敢出来呢?

出示:曹操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2、指导朗读:观察图片,从曹操的眼神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猜曹操有多少人马,体会他的生性多疑。

3、诸葛亮就是算到曹操的性格,知道他肯定不敢出来。这不,诸葛亮又笑了?

抓“一定”,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算鲁肃

诸葛亮借箭需要谁的帮助?(鲁肃)读读描写鲁肃的4、5、6小节,你觉得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诸葛亮说别告诉都督,鲁肃“果然不提”、“私自拨船”、“照诸葛亮说的”。

2、抓“私自”体会鲁肃忠厚老实、顾全大局、信守承诺。

3、诸葛亮算到鲁肃一定会帮助他,怪不得诸葛亮笑得如此轻松。

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算周瑜

1、周瑜妒忌诸葛亮,想通过造箭来陷害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却笑到了最后。

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2、教师小结,(板书:人)

三、品析古诗,品味“神机妙算”。

品析古诗:一天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四、课堂练笔,升华“神机妙算”。

曹军有80万,诸葛亮他们只有602人。曹军已万箭齐发,大敌当前之时,诸葛亮却一边饮酒取乐,一边欣赏着美妙的琴声和箭声。听,这琴声多么悠闲、这箭声多么畅快,诸葛亮笑得那样轻松自在。此时此刻,你想对诸葛亮说些什么呢?

五、角色扮演,回味“神机妙算”。

1、诸葛亮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但他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这不是神机妙算又是什么呢?怪不得在故事的最后,连一向忌妒他的周瑜也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分角色朗读:“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体会人物心情:周瑜(心有不甘,自叹不如),曹操(一拍大腿,后悔莫及),鲁肃(十分敬佩,心悦诚服)

3、每个环节都关系着借箭的成败,每个细节都彰显着诸葛亮的智慧。是神机妙算让鲁肃心悦诚服,是神机妙算让曹操追悔莫及,是神机妙算让周瑜也自叹不如,让我们发自心底地说一声:“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

4、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板书:满载而归)

六、作业超市。

1、读《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的故事。

2、逐步积累三国演义人物的歇后语: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七、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地 —→ 满载而归

第五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刘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9课。设计意图:

1、紧扣“神机妙算”,通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研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等方式,扎实训练,强化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

3、自然拓展、整合资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以读为本,读中提升情感、丰满人物形象。唤起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共鸣。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词句,通过人物心理、言行的揣摩,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和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对故事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足智多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草船借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词语。课件出示,点名读。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2、使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是什么 ?(板书:神机妙算)

二、重点研读,感悟“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课文的4到9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知天时

1、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

①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② 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

③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小结: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2)联系上下文,体会知天时。

仅仅从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也许是凑巧赶上大雾漫天呢?请联系上文,找到可以联系的句子。2.出示课件

▲晓地理

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3.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4.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的那么周密、成熟,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

▲识人心 1.识曹操

1、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生性多疑)。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2.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你认真思考体会。

三、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出示课件

四、回味“神机妙算”。

1.诸葛亮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但他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这不是神机妙算又是什么呢?怪不得在故事的最后,连一向忌妒他的周瑜也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总结人物性格

五、课外延伸。

1.积累三国演义人物的歇后语: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设想一下当诸葛亮归来时与周瑜相见,周瑜会怎麽说?诸葛亮又会怎麽说呢? ……

六.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下载《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切入中心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草船借箭》。(出示题目) 2、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在这些人之间发......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创造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

    《19.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9.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陆燕红 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通过人物心理、言行的揣摩,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读中提升情感;引入材料,丰满人物形象。唤起学......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征文)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9课。 【设计意图】 1、紧扣“神机妙算”,通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感受人物特......

    20120629《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广东省东莞南城区阳光第六小学 刘寿堂 来源:人教网 一、谈话导入,发问“三天”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的1至5自然段,大家还记得草船......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弄清借箭的经过,认识借箭成功的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能试着评论历史人物。 4、有......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教学教案

    佚名 创造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