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征文)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9课。【设计意图】
1、紧扣“神机妙算”,通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研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等方式,扎实训练,强化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内容,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编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学情分析】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使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并称其“神机妙算”。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一词展开,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通过人物心理、言行的揣摩,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读中提升情感;引入材料,丰满人物形象。唤起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共鸣。【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及结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
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胆有识、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草船借箭视频。【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这浑厚的声音,这熟悉的旋律,似乎又把我们带进了三国时代,那风起云涌、斗智斗勇、英雄辈出的时代,又将我们的思绪牵引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古战场,那充满了谋略的比拼,智慧的较量。伴随着这音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似历史长卷般在我们面前闪过。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探究学习《草船借箭》。板书:
19、草船借箭
二、切入中心,明确目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谁来说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板书:忌妒、造箭)借箭的结果怎样?(板书:交箭、叹服)
2、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板书:神机妙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读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3、出示明确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三、自学体验,合作探究---探究课文,感悟“神”“ 妙”
导语: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一)出示自学要求:
1、要求:画句子,做批注。
自由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句子旁边注明你的体会。
2、方法指导:诸葛亮算到了(神体现在在):,我是从“ ”这些句子看出来的,我的体会是:。
(二)小组讨论、交流,准备汇报。
(三)全班互动:交流研究成果,教师相机引导品读,感悟。
四、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一)、懂天文——“诸葛亮神在能算好天气”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这场雾有多大?你能不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齐读此句体会雾大。(2)请大家想想,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并说出原因”(“鲁
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鲁肃,要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他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又要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小结: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2、联系上下文,体会懂天文:
(1)但是,单纯这句话,就能说明这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出来的吗?(不能!)是的,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可是事实到底是不是诸葛亮算出的?你从哪些句子知道的?
(2)出示: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板书:懂天文)
(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3)不错,要不诸葛亮哪来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心境在那儿等?可见联系上下文是理解句子的一种好方法。(个人读—齐读,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3、小结: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会有这场大雾的。怪不得周瑜长叹道,引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二)懂地理,巧安排(顺风顺水)---“诸葛亮神在能算好受箭方法” 导语: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1、“船用青布幔子„„排在船的两边。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一边大声呐喊。为什么把船连起来?为什么一字儿摆开?为什么擂鼓呐喊?(把船只“用绳索
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当,使受箭面积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
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受箭。这时„„满了箭。”
(1)小组合作:一人读句子、一人画图、另两人用文具盒或者钢笔当船,演示船头船尾 的掉转方向。
(2)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讲解。哪是曹军的水寨?哪是东吴?怎样掉转船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启发学生说出:多受箭、保持平衡、回来顺风顺水)从这儿你可以看出诸葛亮算好了什么?(算好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板书:晓地理)
(3)点拨: “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可见一斑。敢逼近曹操受箭,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此行“借箭”,轻轻松松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枝箭。诸葛亮谋划之周密,安排之巧妙,不仅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也体现了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3、课件演示:一字排开
4、小结: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得那么周密、那么成熟、那么滴水不漏,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
5、“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水流方向向东,风向向东,因此船受箭归来才会顺风顺水,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6、小结:看来诸葛亮也早已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难怪周瑜长叹一声,说——(引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识人—— “诸葛亮神在能算人”
(过渡)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虽然答应了诸葛亮的请求,但并不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周瑜后,不谈借船之事,只说诸葛亮并不准备造箭用的竹、翎毛、胶漆等物品。”(板书:鲁肃:忠厚守信)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与“曹操听到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相照应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生性多疑,再加上天气的原因,只叫弓琴手射箭而不派兵进攻,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也是他事先算到的。)
(板书:曹操谨慎多疑)
3、看来诸葛亮真神人也!要不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面对周瑜的险恶用心还能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1)看视频。
(2)体会并朗读。(诸葛亮在笑谁?)
①笑曹操,笑曹操什么?(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从课文中哪儿可以看出来?(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 „„不让他们近前”)。
②笑鲁肃,笑鲁肃什么?(胆小、吃惊、害怕,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从哪儿看出来的?(鲁肃吃惊的说:“„„”)
③(笑周瑜)笑周瑜什么?(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自信的笑。)大家再来看一次这句话,我们应该读出诸葛亮的什么来?(自信)4.小结:如此谈笑风生,镇定自若。怪不得周瑜长叹一声,说——(生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六、总结延伸,当堂检测
1、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懂天文、借了长江的雾;晓地理、借了长江的风和水;识人心、借了鲁肃的兵和船,从而借到了曹操的箭。让我们再读周瑜的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读周瑜的话,试着从不同角度把句中的“神机妙算”换一个词来说。出示: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识人、识天、巧安排、心胸宽广),我真比不上他!”
诸葛亮顾全孙刘联合抗曹的大局,避免和周瑜发生正面的冲突,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创造了军事战争史的一个奇迹。后人曾写诗对此进行赞叹: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投影出示)
草船借箭 不寻常,要论成败 有文章。都督周瑜 欲陷害,孔明先生 巧应对。妙算天文 雾漫天,通晓地利 蒙曹操。洞悉人心 妙计成,箭如雨下 满载归。神机妙算 诸葛亮,世世代代 美名扬。
3、当堂检测: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使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称诸葛亮“神机妙算”。(1)假如鲁肃不肯“帮忙”,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第三天没有雾或者不是“大雾漫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曹军“出动”,诸葛亮不但_____________,还可能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这二十只船驶回南岸时,不是“顺风顺水”,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预见到这些“假如”都不会出现,所以说他___________ _______。
附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知天文 有大雾
曹操 谨慎多疑
周瑜(妒忌)→诸葛亮(神机妙算)识人心 周瑜 心胸狭窄
鲁肃 忠厚守信
懂地理 顺水顺风
第二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重、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从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板书:神机妙算)。这一节课我们重点来研讨: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那些地方? 师:谁来给大家再讲讲“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二、走进文本,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30分钟左右)
1.指名回答“神机妙算”的意思,师相应写板书:有智慧、有谋略、有预见、有决策。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1)有智慧(板书:精通天文、熟悉地理)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析:)“大雾漫天”,到处都是大雾。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②熟悉地理
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析:)熟悉地形,顺风顺水,回去方便。(2)有谋略(板书:巧妙安排、运筹帷幄)①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枝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析:)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准备。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
②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析:)“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3)有预见(板书:识天气、识人)①预测天气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析:)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②了解人。A、“„„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师问:诸葛亮为什么只告诉鲁肃?(析:)知道鲁肃忠厚守信(师:板书鲁肃忠厚守信),又顾全大局,可以信赖,特向 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B、此处师问:诸葛亮为什么不让周瑜知道借船的事?引导学生回看课文第二自然段:(PPT出示)“„„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析:)周瑜设造箭之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出十万枝箭,还愿立下军令状 周瑜认为诸葛亮中了计。所以“很高兴”。他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是想逼诸葛亮走上 绝路,好让自己稳操胜券,至于摆酒席完全是出于虚伪。
(析:)诸葛亮并不领周瑜的款待之情,其实他早就识破了周瑜的奸计。(板书:周瑜妒贤嫉能)此时,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借箭的背景。(学生交流资料,师出示PPT)C、师出示草船借箭背景资料。(析:)为了孙、刘联合抗曹,为了顾全大局,诸葛亮把话放在肚子里罢了。这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这个诸葛亮!(板书:顾全大局
有气度)
D、师:这一段话的描写生动的再现了当时两人斗智斗勇的情景,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读一下。
E、学生分角色朗读。④“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析:)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板书:曹操谨慎多疑)
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4)有决策。(板书:逼近水寨、两面受箭)
①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析:)两面受箭,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的时间。决策英明。②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析:)诸葛亮叫“吃惊”的鲁肃“只管饮酒取乐”,反衬出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沉着镇定。这真是个:有胆量的诸葛亮!(板书:有胆量谈笑风生)
4.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真是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啊!这真是一个顾全大局的诸葛亮啊!这真是一个有胆量的诸葛亮啊!
三、走出故事,了解小说,开阔视野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经过。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草船借箭真的是诸葛亮所为吗?让我们来看这段文字。师出示PPT讲解。师:《三国演义》中“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作者大体按照历史真实来写,又虚构了大量细节和情节。这样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使读者产生真实感,又使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小说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比如: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可谓家喻户晓。课下,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读读这本书中的其它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篇目。
第三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品读对话感受形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桥头集学区山王辅导小学陈炎萍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文章主要讲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将计就计,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课文情节生动,扣人心弦。尤其注意用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展开矛盾冲突,因而人物形象十分鲜明。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己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评价和表达能力。因此,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仔细研读,认真感悟。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对话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体味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感受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
【设计理念】
本单元导读提出: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本课时设计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语文教学愿景,在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个性化解读文本,在文本的世界里体验、探究、感悟,启蒙经典,初步感受名著中人物特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联系本单元的阅读要点,特制定以下课时目标: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初步领略古典文学作品的文化魅力,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特点,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一、复习概括,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请生认读。
2、请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相机指导概括叙事性文章的要点)
3、出示单元学习要点,明确本节课要求:抓住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二、品读对话,感受形象。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课文,圈划出人物对话。思考:从这些对话中,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一】诸葛亮与周瑜对话
1、这是本文对话最多的段落,被称为第四十六回的“经典之笔”。
2、生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周瑜的“妒贤嫉能”。
(1)什么是军令状?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
3、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出了周瑜的妒忌之心?
4、引出周瑜和鲁肃的对话,指导朗读。
【预设二】诸葛亮与鲁肃对话
1、出示鲁肃话:“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的了你的忙?”
(1)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鲁肃此时心里会怎样想?
2、指导朗读,读出诸葛亮的神算。
3、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描写了诸葛亮与鲁肃的对话?(引出6、7自然段的对话。)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2)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3)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4)体会诸葛亮的“笑”,用上排比句式说话:
这一笑,笑出了„„
【预设三】品曹操话,感受多疑
1、你们发现了吗?文中还有一个人物的对话,你找到了吗?(引出曹操的话)
2、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
3、指导朗读。
三、对比衬托,突出主角。
1、就这样,诸葛亮巧妙地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服,于是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情境创设:想象周瑜此时心理。
(2)指导读出人物语气。
2、出示第一自然段,与文章最后一句有何关系?(首尾呼应)
3、探究周瑜不如诸葛亮之处。
四、梳理全文,感悟神妙。
1、过渡:是啊,周瑜的气度、为人、才智都不如诸葛亮,难怪鲁肃了解了整个借箭过程之后,对诸葛亮说了这么一句话:“先生真是神人也”!
2、请生通读全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小结。
五、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
2、要想更全面地认识这些名著人物形象,还需将他们还原到整本名著中去读、去品,这样的人物形象才更逼真、丰满!课后,让我们走进《三国演义》其他精彩故事,继续领略三国时代的风云纪事,品评一代风流人物的事非功过。
第四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9课。设计意图:
1、紧扣“神机妙算”,通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研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等方式,扎实训练,强化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
3、自然拓展、整合资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通过人物心理、言行的揣摩,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读中提升情感;引入材料,丰满人物形象。唤起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共鸣。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及结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学难点:
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胆有识、足智多谋。课前准备:草船借箭视频。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二、重点研读,感悟“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到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诸葛亮究竟“算”到了什么的句子。
▲算天气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诸葛亮巧借大雾借箭成功,课文是怎么写大雾的?
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2、诸葛亮早算准有这场大雾,抓“只要三天”,猜想这三天他都在干什么呀?
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四更是什么时候?)
3、原来诸葛亮早就算到今天是大雾天(板书:算、天),怪不得他笑了。
抓“这样”,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算地利
1、好一个“只管饮酒取乐”,大敌当前之时,难道诸葛亮真的就只管饮酒取乐吗?(诸葛亮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采取了哪些行动呢?
①“你借给我二十条船„„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②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③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④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⑤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2、欣赏视频,诸葛亮是如何借助地利优势借箭成功的?(板书:地)
3、诸葛亮算得如此天衣无缝,怪不得他只管饮酒取乐,笑得那样从容不迫。
抓“只管”,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算曹操
1、俗话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哪!”天气难料,这人心就更难测了。那曹操是不是真的不敢出来呢?
出示:曹操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2、指导朗读:观察图片,从曹操的眼神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猜曹操有多少人马,体会他的生性多疑。
3、诸葛亮就是算到曹操的性格,知道他肯定不敢出来。这不,诸葛亮又笑了?
抓“一定”,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算鲁肃
诸葛亮借箭需要谁的帮助?(鲁肃)读读描写鲁肃的4、5、6小节,你觉得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1、诸葛亮说别告诉都督,鲁肃“果然不提”、“私自拨船”、“照诸葛亮说的”。
2、抓“私自”体会鲁肃忠厚老实、顾全大局、信守承诺。
3、诸葛亮算到鲁肃一定会帮助他,怪不得诸葛亮笑得如此轻松。
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算周瑜
1、周瑜妒忌诸葛亮,想通过造箭来陷害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却笑到了最后。
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2、教师小结,(板书:人)
三、品析古诗,品味“神机妙算”。
品析古诗:一天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
四、课堂练笔,升华“神机妙算”。
曹军有80万,诸葛亮他们只有602人。曹军已万箭齐发,大敌当前之时,诸葛亮却一边饮酒取乐,一边欣赏着美妙的琴声和箭声。听,这琴声多么悠闲、这箭声多么畅快,诸葛亮笑得那样轻松自在。此时此刻,你想对诸葛亮说些什么呢?
五、角色扮演,回味“神机妙算”。
1、诸葛亮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但他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这不是神机妙算又是什么呢?怪不得在故事的最后,连一向忌妒他的周瑜也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分角色朗读:“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体会人物心情:周瑜(心有不甘,自叹不如),曹操(一拍大腿,后悔莫及),鲁肃(十分敬佩,心悦诚服)
3、每个环节都关系着借箭的成败,每个细节都彰显着诸葛亮的智慧。是神机妙算让鲁肃心悦诚服,是神机妙算让曹操追悔莫及,是神机妙算让周瑜也自叹不如,让我们发自心底地说一声:“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啊!”
4、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板书:满载而归)
六、作业超市。
1、读《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的故事。
2、逐步积累三国演义人物的歇后语: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七、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天
算
地 —→ 满载而归
人
第五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刘梅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9课。设计意图:
1、紧扣“神机妙算”,通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研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等方式,扎实训练,强化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
3、自然拓展、整合资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以读为本,读中提升情感、丰满人物形象。唤起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共鸣。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词句,通过人物心理、言行的揣摩,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和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对故事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足智多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草船借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词语。课件出示,点名读。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2、使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是什么 ?(板书:神机妙算)
二、重点研读,感悟“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课文的4到9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讨论交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知天时
1、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1)创设语境,感悟朗读。
①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② 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
③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小结: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2)联系上下文,体会知天时。
仅仅从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也许是凑巧赶上大雾漫天呢?请联系上文,找到可以联系的句子。2.出示课件
▲晓地理
诸葛亮算好了大雾天,那么他又是怎样找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呢? 1.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3.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4.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可见,诸葛亮方方面面考虑的那么周密、成熟,安排巧妙,你们说诸葛亮神不神?妙不妙?
▲识人心 1.识曹操
1、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生性多疑)。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2.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你认真思考体会。
三、总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出示课件
四、回味“神机妙算”。
1.诸葛亮并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但他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这不是神机妙算又是什么呢?怪不得在故事的最后,连一向忌妒他的周瑜也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总结人物性格
五、课外延伸。
1.积累三国演义人物的歇后语: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设想一下当诸葛亮归来时与周瑜相见,周瑜会怎麽说?诸葛亮又会怎麽说呢? ……
六.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关于诸葛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