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静电场中的图像问题教案
静电场中的图像问题
重/难点
重点:理清描述电场的图像有哪几种情况。难点:如何求解静电场中的图像问题。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在高中物理静电场中,我们都已经注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我们还应重视描述电场本质的图像。描述电场的图像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在坐标系中用电场线或等势线描述电场的分布,另一种是描述电场的本质的物理量随距离或其他量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场强随坐标轴变化的函数图像,电势随坐标轴变化的函数图像,电势能随坐标轴变化的图像。
难点分析:解答该类型题关键是要读懂图像的意义,即坐标轴,坐标原点,斜率,交点坐标,变化趋势等的物理意义,同时结合题意,读懂已知条件,以及提出的问题,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电势的基本公式解决问题。同时一定要根据图像描述的内容找出对应我们学习过的静电场的模型,场源可能是点电荷,也可能是电偶极子,还可能是带电平板等。
突破策略
一、在坐标系中用电场线或者等势线来描述电场 知识准备:
1、等势线和电场线互相垂直;
2、等势线密的部分电场强度大;
3、电势沿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
例1.其中某部分静电场的分布如图所示。虚线表示这个静电场在xoy平面内的一簇等势线,等势线形状相对于ox轴、oy轴对称。等势线的电势沿x轴正向增加。且相邻两等势线的电势差相等。一个电子经过P点(其横坐标为-x0)时,速度与ox轴平行。适当控制实验条件,使该电子通过电场区域时仅在ox轴上方运动。在通过电场区域过程中,该电子沿y方向的分速度vy随位置坐标x变化的示意图是()
题目分析:根据等势线与电场线垂直和电势变化的情况从而画出经过p点的电场线(画时先在经过的等势线上的点作一小段垂线,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然后根据受力情况求出物体在y轴方向的加速度和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得出物体在水平方向的速度和竖直方向速度变化情况。这其实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问题。
解:由于等势线的电势沿x轴正向增加,等势线与电场线垂直,故可做出经过P点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子所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反,故电子受到一个斜向右下方的电场力,这个力可以分解为沿x轴正方向的力和沿y轴负方向的力,所以粒子从-x0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v的加速度运动;沿y轴的负方向做初速度等于0的加速运动,所以沿y轴方向的速度方向向下,为负值,故A、C错误。
电子通过y轴后受到的电场力斜向右上方,故沿y轴负方向减速运动; 又由于在x轴方向始终加速,故在水平方向通过相同的位移时间变短,根据
Δvy=ayΔt,故通过相同的水平位移,竖直方向速度变化量减小,到达x0时, vy还没有减小到0。故D正确。
二、描述电场的本质的物理量随距离或其他量的变化关系图像,场源可能是点电荷,解答该类型题除了要读懂图像的意义,还要结合我们学习过静电场模型,找出图像与模型的联系,使艰难的的图像问题豁然开朗。
例2.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 B.x2点的电势最高 C.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 D.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空间该点的场强方向; 沿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
解答1: A、B、从图象可以看出,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沿x轴对称分布,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故根据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容易判断,O点的电势最高,故A错误,B也错误; C、由于x1和x2两点关于y轴对称,且电场强度的大小也相等,故从O点到x1和从O点到x2电势降落相等,故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因而C正确;D、由于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故从O点到x1和从O点到 x3电势都是一直降落,故x1和x3两点的电势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抓住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一定降低;然后结合图象得到电场强度的分布情况,再分析电势变化情况即可。
解答2:联系等量正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的中点两边的电场分布,答案立即就出来了,选择C。
例3.两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是图()
分析:考查电场的叠加。结合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分析,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场强的大小,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反映电场强度的方向。
解答: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关系可知,在两电荷连线中点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是零,从两点电荷向中点电场强度逐渐减小。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是结合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分析,也可以结合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列式求解。
总之,只要我们结合题意,读懂图像的意义,根据图像描述的内容找出对应我们学习过的静电场的模型,再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电势的基本公式或功能关系来解决这类问题就比较容易。
突破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复杂,涉及的知识点繁杂,对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所以本次课以教师循序渐进,层层推进的讲解为主。在讲解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讲课策略。在学生理解基本做题思路后,布置作业加深理解。
第二篇:Photoshop图像处理最新教案9
十二、如图所示:如何利用上方的文字和图像来制作下方的效果,并且文字可以再编辑,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将文字转换为形状,在图像图层上添加蒙版
图像图层放置在文字图层的上方,使用图层>创建剪贴蒙版(Ctrl/Command+G)命令
先将图像定义成图案,然后在文字图层上添加图层样式,选用图案叠加,图案使用上一步骤定义的图案
将图像图层设定为背景图层,在文字图层的和背景图象图层之间新建一图层,并填充成白色,在文字图层上添加图层样式,在混合选项里设定挖空为:无,并将填充不透明度设定为:0
十三、当使用绘图工具时图像符合下面哪个条件才可选中“背后”(Behind)模式?
这种模式只在有透明区域层时才可选中
当图像的色彩模式是RGB时“背后”(Behind)模式才可选中 当图像上新增加通道时“背后”(Behind)模式才可选中 当图像上有选区时“背后”(Behind)模式才可选中
十四、关于以下图层编辑的命令,正确的是:
在图像所有图层都显示的状态下,通过按Alt(Windows)或Option(Mac OS)建单击该层旁的眼睛图标,则只显示当前图层
复制图层的命令还可以由当前图层创建一个新文件,或将其复制到其它打开的图像文件中 图层组中的各个图层可以分别复制到其他文件中,但图层组不能被整个复制 不在同一个图层组内的图层可以链接在一起,但不能通过“合并链接图层”来合并
十五、图字母Q采用了“投影”和“内投影”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内投影效果中,A边界由“阻塞”的参数设定,B边界由“大小”的参数设定 内投影效果中,A边界由“大小”的参数设定,B位置为“阻塞”参数设定 投影效果中,C边界由“大小”参数设定,D边界由“扩展”参数设定 投影效果中,D位置由“大小”参数设定,C边界由“扩展”参数设定 使用全局光可以在图像上的内投影和投影效果呈现一致的光源照明外观
十六、下面有关图层面板中的不透明度调节与填充调节的之间的描述正确的是: 不透明度调节将使整个图层中的所有像素作用
填充调节只对图层中填充像素起作用,如样式的投影效果等不起作用 不透明度调节不会影响到图层样式效果,如样式的投影效果等 填充调节不一定会影响到图层样式效果,如样式的图案叠加效果等
十七、下面哪些特性是调节图层所具有的?
调节图层可用来对图像进行色彩编辑,却不会改变图像原始的色彩信息,并可随时将其删除 调节图层除了具有调整色彩的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调整不透明度、选择不同的图层混合模式以及修改图层蒙版来达到特殊的效果 调节图层不能执行“与前一图层编组”命令
选择任何一个“图像>调整”弹出菜单中的色彩调整命令都可以生成一个新的调节图层
十八、下列关于背景图层说法不正确的是:
背景图层一定是白色的 背景图层可以是透明的
背景图层跟背景色一致
背景图层颜色可以是任意的颜色
十九、下列关于“颜色减淡”(Color Dodge)和“颜色加深”(Color Burn)模式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选择“颜色减淡”(Color Dodge)模式,当用白色画笔在彩色图像上绘图时,得到白色的结果
选择“颜色减淡”(Color Dodge)模式,当用白色画笔在彩色图像上绘图时,没有任何变化
选择“颜色加深”(Color Burn)模式,当用白色画笔在彩色图像上绘图时,没有任何变化
选择“颜色加深”(Color Burn)模式,当用白色画笔在彩色图像上绘图时,得到白色的结果
(七)通道与蒙版的使用
通道与蒙版是Photoshop的一个重要概念,运用它们可以使我们以更加多变、更加灵活的方式来编辑图像。1)通道的编辑与应用
什么是通道,通道能做什么
Photoshop是图形处理的重要工具软件,而通道又是Photoshop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进行图像制作及处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通道是什么?Photoshop通道是独立的平面原色图像,主要用于保存颜色数据。除了颜色通道外,还有一个特殊的通道---Alpha(阿尔法)通道。在进行图像编辑时,单独创建的新通道称之为Alpha通道,存储的并不是图像的色彩,而是用于存储和修改选定的区域。运用Alpha通道,可以制作出许多特殊的效果。
通道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存储图像颜色信息;保存或创建复杂选区;表现图像的明暗强度;表现图像的不透明度。
通道有哪些类型
通道作为图像的组成部分,与图像色彩模式密不可分。图像色彩模式不同,决定了通道的数量和模式也会不同。在photoshop中,通道主要分为5种:
①复合通道:复合通道不包含任何信息,实际上它只是同时预览并编辑所有颜色通道的一个快捷方式(Ctrl+~)。它通常被用来单独编辑完一个或多个颜色通道后,使通道面板返回到它的默认状态。如RGB、CMYK就称为复合通道。
②颜色通道:在Photoshop中编辑图像时,实际上就是在编辑颜色通道。这些通道把图像分解成一个或多个色彩成分。图像的模式决定了颜色通道的数量。RGB模式有3个颜色通道,CMYK图像有4个颜色通道,灰度模式只有一个颜色通道,它们包含了所有将被打印或显示的颜色。
③专色通道:专色通道是一种特殊的颜色通道。在进行颜色较多的特殊印刷时,除了默认的颜色通道(青色、洋红、黄色、黑色)外,还可以在图像中创建专色通道(在通道控制面板,单击向右的黑色三角形,选择“新建专色通道„„”)。例如在印刷中常见的烫金或企业专有色等都需要在图像处理时,进行通道专有色的设定。
④Alpha通道:Alpha通道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专用术语。在该通道中的图像都以黑、白、灰三个色阶显示,没有彩色效果(即“非彩色”通道)。它最基本的用途在于保存选区范围,让被屏蔽的区域不受任何编辑操作的影响,从而增强图像的编辑操作。
⑤单色通道:当单击其中任意一个颜色通道时,其他的通道都会自动隐藏,图像也以不同的明暗效果显现,这就是单色通道。
通道的编辑
通道的编辑主要通过“通道”面板来完成,包括通道的新建、删除、复制、保存选区、载入选区、分离、合并等。
①“新建通道”:单击通道面板中的新建按钮,新建“Alpha 1”通道。在默认状态下,以黑色填充当前新建的通道。
②“分离通道”是将一副彩色的图像分离成与其通道数相同的灰度图像(大小、分辨率都相同,明暗度不同);
③“合并通道”是将分离后的灰度图像再进行合并(要求:要合并的文件必须在操作界面上全部打开,必须是灰度模式,并且具有相同的像素尺寸和分辨率)。
实例 分离与合并通道(鲜花)
通道的应用
使用通道不仅可以有效地选取图像,而且与滤镜结合,往往会创作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特殊图像。
实例 利用通道快速选取美发图像(美发)
打开素材,将背景层复制;
显示通道面板,对比每一个单色通道的图像明暗度,选择明暗对比最为强烈的通道(红色通道),这样有利于图像的选取;将红色通道复制;
执行“图像/ 调整/色阶”(Ctrl+L),在弹出的色阶对话框中设置各项参数(输入色阶:140,1,255;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向图像中添加多少的黑色、白色或灰色),使得调整后的图像明暗对比更加强烈;
执行“图像/调整/反相”(Ctrl+I),设置前景色为白色,选择合适的画笔大小将图像中人物的脸部、颈部及肩部涂白,为以后的选区创建做准备。再次将图像反相;
将红副本中的选区载入到图像中,单击通道面板中的RGB通道,返回到图层面板,将选区进行反选即可得到想要的选区;
打开沙漠素材,把选取的美发图像拖动到该图像中,调整大小及位置。
实例 使用通道为照片添加精美边框
打开梦幻素材;新建图层1,并填充紫色(190,121,173);
新建一个Alpha通道,选择自定义形状工具,在通道中绘制一个白色的不规则形状;
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35像素);执行“滤镜/像素化/彩色半调”(最大半径:20像素);确认后,图像出现大小不同的圆点效果;
按住ctrl键的同时单击Alpha通道,将该通道中的选区载入到图层1中,按下delete键,删除选区内的图像,露出背景图像,取消选择;
设置该图层的混合模式为颜色方式;并添加斜面与浮雕效果(深度:300%);
2)蒙版的编辑与应用
蒙版与通道是许多Photoshop高级用户公认的黄金搭档。
蒙版的概念与作用
蒙版通常是一种透明的模板,覆盖在图像上面保护被选取或指定的区域不受编辑操作的影响,起到遮蔽的作用。也就是说,当图像添加蒙版后,对图像进行编辑操作时,所使用的命令对屏蔽的区域不产生任何影响,而对未屏蔽的区域才有效。(理解:工人利用图案纸向墙壁上喷绘各种图案的过程)
与 Alpha通道相同的是,蒙版也使用黑、白、灰来标记。系统默认状态下,黑色区域用来遮盖图像,白色区域用来显示图像,而灰色区域则表现出图像若隐若现的效果。
蒙版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选取图像;编辑图像的渐隐效果;与滤镜命令结合编辑特殊图像效果。
蒙版的类型
快速蒙版(临时蒙版):运用工具箱中快速蒙版功能按钮可以暂时将画面切换到蒙版状态。(两种编辑模式按钮,即“以标准模式编辑”、“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其切换的快捷键为Q键)
图层蒙版:运用图层面板下方的创建图层蒙版按钮,可以向当前所选择的图层中添加一个图层蒙版。
Alpha通道:在通道面板中创建的Alpha通道本身具有蒙版的作用。 蒙版的应用
实例 使用快速蒙版合成图像
打开素材(雪山和圣洁),并将“圣洁”图像移动到“雪山”图像中; 双击工具箱中的“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按钮,在弹出的“快速蒙版选项”对话框中设置各选项;确认后,图像处于快速蒙版编辑状态;
单击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设置黑色到白色的渐变,按住shift键,从左向右拖曳鼠标(鼠标起点和终点的位置非常重要,它们决定了以后图像的虚化程度);
敲击Q键,将快速蒙版转换成选区,将选区反选,敲击delete键多次(在删除的过程中,delete键的敲击次数与反选后选区的大小有关;如果反选后的选区比较宽,可以减少敲击的次数),此时图像边缘出现羽化效果;
同理,处理右侧与下部。
实例
制作纸烧效果
打开素材(命运),设置为默认颜色,并新建通道,添加云彩纹理(滤镜/ 渲染/ 云彩);
执行“图像/调整/阈值”命令(阈值色阶为150);
单击通道面板下方的“将通道作为选区载入”按钮,将Alpha中的白色部分选区载入到原图像中;再单击通道面板中的RGB通道;
添加快速蒙版,执行“滤镜/像素化/晶格化”命令(15),编辑锯齿效果; 将快速蒙版转换为选区,并将编辑的锯齿效果选区保存在通道Alpha2中,并填充浅灰色;
将选区羽化10个像素并向外扩展10个像素;
执行“选择/ 载入选区”,以减的方式载入Alpha2到当前图像中,最终生成选区边框效果,执行“ 图像/调整/色相和饱和度”命令(360,25,-70),调整成纸烧后的黑色效果;
把选区内的图像复制并生成新的图层,并为该层添加投影效果,具有空间感。
第三篇:专题·静电场复习课·教案_4
专题·静电场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加深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电容等重点概念. 2.在熟练掌握上述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和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进一步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一定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概念的综合性运用.
三、教具
投影片(或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提问:
静电场一章中的概念有哪些?它们如何表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归纳上述内容.如下表(见投影片).
适当讲述后,应着重讲清每个概念的物理含义以及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二)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1.静电场特性的研究.
研究方法(一).用电场强度E(矢量).
从力的角度研究电场,电场强度E是电场本身的一种特性,与检验电荷存在与否无关.E是矢量.要区别公式E=F/q(定义式)、E=kQ/r2(点电荷电场)、E=U/d(匀强电场)的物理意义和适用范围.E既然是矢量,那么如何比较电场中任两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呢?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判断.然后将学生回答内容归纳.可能方法有:(1)判断电场强度大小的方法. ①根据定义式E=F/q; ②点电荷电场,E=kQ/r2;
③匀强电场,场强处处相等,且满足E=U/d; ④电场线密(疏)处场强大(小).(2)判断电场强度方向的方法.
①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②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场强方向;
③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是非题(投影片)(由学生口答并简要说明理由):(A)若将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q改为-q,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原来相反.(×)(B)若取走放在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
(C)无论什么电场,场强的方向总是由高电势面指向低电势面.(√)(D)已知 A、B为某一电场线(直线)上的两点,由此可知,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但EA和EB的大小无法比较.(√)(E)沿电场线方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小.(×)(F)若电荷q在A处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时大,则A点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G)电场中某点电场线的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研究方法(二):用电势U(标量).
从能的角度研究电场,电势U是电场本身的一种特性,与检验电荷存在与否无关.U是标量.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电势的正负和大小是相对的,电势差的值是绝对的.实例:在+Q(-Q)的电场中,U>0(<0). 电势能是电荷和电场所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势能的正负和大小是相对的,电势能的差值是绝对的.实例:+q在+Q(-Q)的电场中,εP>0(<0);-q在+Q(-Q)的电场中,εP<0(>0).
提出的问题:
(1)如何判断电势的高低?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判断.然后将学生回答内容归纳可能方法有:
①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W/q,将+q从无穷远处移至+Q电场中的某点,外力克服电场力做功越多,则该点的电势越高;
②将q、εP带符号代入U=εP/q计算,若U>0(<0),则电势变高(低); ③根据电场线方向,顺(逆)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高); ④根据电势差,若UAB>0(<O),则UA>UB(UA<UB); ⑤根据场强方向,场强方向即为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2)怎样比较电势能的多少?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判断,将学生回答归纳,可能方法有:
①可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判断,若电场力对移动电荷做正(负)功,则电势能减少(增加); ②将q、U带符号代入εP=qU计算,若εP>0(<0),则电势能增加(减少).
判断题(投影片)现将一个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入电场中M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7J.将另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入电场中N点,电场力做功为-8×10-7J,则正确的结果是 [
]
启发学生分析:首先,从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判断该电场的性质及其方向;然后,从电势的物理意义确定M、N点的位置,可得正确答案为C.
判断题(投影片).
1.以下说法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
].
A.将一电荷匀速地从电场中的A点移至B点,外力所做的功等于该电荷电势能的变化量.
B.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若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但电荷的动能不一定减小. C.把两个异号电荷靠近时,电荷电势能增大.
D.若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则同一点电荷在A、B两点所具有的电势能必定相同.
2.如图1所示,在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个带电粒子通过,其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虚线表示电场的两个等势面,则
[
].
A.等势面电势UA<UB,粒子动能EKA>EKB B.等势面电势UA>UB,粒子动能EKA>EKB C.等势面电势UA>UB,粒子动能EKA<EKB D.等势面电势UA<UB,粒子动能EKA<EKB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应使每个问题的回答,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其中答案:1.A、B、D,2.A. 2.静电场的应用举例.
请学生举例,然后归纳,最后重点讨论以下内容:(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非平衡问题;(3)电容器.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1)平衡问题.
注意:共点力平衡条件;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平衡条件.
例题(投影片)用两根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带电小球悬挂起来,a球带电+q,b球带电-2q,且两球间的库仑力小于b球受的重力,即两根线都处于竖直绷紧状态.若突然增加一个如图2中所示的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待最后平衡时,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
].
分析及解答:
先要求学生回答.对a、b单独分析有时易错.可启发,a和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最为简捷.正确答案应选D.图3为D状态时的受力图,以示验证.其余留课后验证.
(2)非平衡问题. 例题(投影片).
把一个带正电荷q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两块面积很大的竖直平行板间的O点.小球质量m=2g,悬线长L=6cm,两板间距离d=8cm.当两板间加上U=2×103V的电压时,小球自悬线水平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到达O点正下方的B点时的速度刚好为零.如图4所示.以后一直在A、B 间来回摆动.(取g=10m/s2.)
求:
(1)小球所带的电量.
(2)摆动过程中小球的最大速度.
分析及解答:首先留给学生一定时间分析思考;然后可组织学生互相讨论启发,以寻找解答本题的初步思路;最后由教师归纳学生的多种思路,进行合理评价,提出正确方案.
(1)取小球作研究对象.重力mg竖直向下,电场力Eq水平向左,绳的拉力T.
当小球由A向B运动过程中,重力mg对小球做正功mgL,电场力Eq对小球做负功-EqL,拉力T随时变化,但因拉力T与运动方向垂直,故不做功.因此,小球做变速运动.起初于A点时速度为零,到达B点速度又是为零.
根据动能定理∑W=△EK有
mg L-Eq L=0.
联立两式可得
(2)设在下落角为θ的C点处小球速度达最大值v,如图5(a)所示.因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张力为变力,但此张力对小球所做的功恒等于零,故采用功能定理时可不考虑张力.
对小球自A至C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有
当mv2/2达极大值时,左式也达极大值.如图5(b)所示,在△MNO中,代入*式,则其左式变为
显然,当θ+φ=π/2时,左式达极大值,即∠NMO=θ=tan-1(mg/qE),代入数据,得θ=π/4;再代入*式解得
v≈0.7m/s.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问题与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为此,请看下例(投影片).
一场强E大小未知的水平匀强电场,场强E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6所示.t=0时,一正离子在未知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经2t1时间,正离子刚好回到最初t=0时的位置,此时它的动能为E,求在0~t和t1~2t1两段时间内,电场力对正离子做的功各是多少?
解: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再一条思路是:从冲量的观点分析带电粒子的运动,运用动量定理的知识,求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问题.
把上述思路用于本题,在0~t1时间内,设正离子的质量为m,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1,发生的位移大小为s,所达到的速度大小为v1,在这段时间t1内,电场力F1对正离子做正功,同时对正离子施以了冲量,据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分别有
在t1~2t2时间内,设正离子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2,回到最初位置时速度的大小为v2,在这段时间内,正离子的位移为-s,与它受到的电场力F2方向相同,故电场力F2对正离子仍做正功,同时对正离子也施以了冲量.同理有
由①②③④⑤式解得:F2=3F1,(F1+F2)s=E,据此两段时间内电场力对正离子做的功分别为
从本题还可看出,在运用冲量的观点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往往需要同时运用能量的观点,即同时运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求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问题,对于这一运用特点和思路要注意领会和掌握.
(3)平行板电容器
在单个平行板电容器的问题中,有一些不仅是涉及电容定义式和决定式综合运用的内容,而且还要涉及对两板间电场中的场强、电势、电荷的电势能分析比较的内容,分析处理这类电容器问题的思路要点是:
①先分析电容器的不变量.这里所说的不变量是指:若电容器的两板始终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加在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U则是不变的;若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分离,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则是不变的.
电压U的变化(当Q不变时).
E的变化,分析P点电势时,先分析P点与接地极板间电势差UPO=Ed'(d'为P点到接地极板的距离)的变化,若P点电势高于零电势,再由UPO=UP-UO分析P点电势UP的变化;若P点电势低于零电势,则由UPO=UO-UP分析P点电势UP的变化.(请看投影片)如图7,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分离,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且与大地相接,在两板间固定着一个负电荷(电量很小),现将电容器两板水平错开一段距离(两板间距保持不变),则
[
].
A.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变大 B.电容器两板间的场强变大 C.负电荷所在处的电势升高 D.负电荷的电势能变大
先组织讨论,然后归纳,根据上述思路,本题中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不变,当电容器两板水平错开时,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减小;由电容决定式判知,电容器的电容C变小,再由电容定义式判知,电容器两板
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判知,负电荷所在处的电势低于零电势,故负电荷所在处的电势Uq=-Ed',式中d'为负电荷所在处到电容器下板(即电势零点)的距离.由此式可判知,随着两板间场强E的变大,负电荷所在处的电势降低,再由“负电荷放于电势低处比放于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判知,该负电荷的电势能变大.
综上可知选项A、B、D正确.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基本能够搞清楚几个主要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电容器的电容与相关量的变化规律,还可提出以下问题.打出下一个投影片.
如图8所示,当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后,静电计的指针偏转一定角度.若不改变A、B两极板带的电量而减少两极板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那么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
[
].
A.一定减小 B.一定增大 C.一定不变 D.可能不变
首先,组织学生讨论: ①静电计指针偏转一定角度; ②不改变A、B板带电量; ③减少两板间距离; ④在两板间插入电介质.
以上内容,各表达了哪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它们之间是如何影响的? 学生通过思考,列方程、讨论分析结果,会找出答案,选A. 将上述内容归纳后看投影片.
如图9所示,把电容为C的电容器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讨论在下列情况下,电容器的电容、带电量和电势差的变化.
(1)接通S,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离减为原来的一半.
(2)S接通后再断开,使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减为原来的一半.
首先,请同学思考,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启发,最后找两个学生将讨论过程及结果写在黑板上.(1)U不变.由C∝1/d,且d'=d/2,故C'=2C.由C∝Q知,Q'=2Q.(2)Q不变.由C∝S,且S'=S/2,故C'=C/2.由C∝1/U知,U'=2U. 最后做课堂小结.
五、教学说明
1.本次复习内容,只是做了重点复习.内容较多,也有一定难度,建议可用两课时完成,学生基础较好,可安排一定量的补充练习.
第四篇: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发现9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发现》评讲之九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武建民:《送你一颗子弹》:“大众”有大众的渴望,“小众”有小众的话语,“精英”有精英的追求,“民众”有民众的活法,不能强求一律,不能强求一体,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多元的,西方是一个地域,东方也是一个地域,不能象阿Q一会站在未庄人的角度说三道四,一会又站在城里人的角度评头品足,二边都是“优点”,又二边都有“缺限”。有“公理”吗?谁是“公理”的判官?
第五篇:图像信息处理教案
第三单元 图像信息处理
第五课 图像及图像处理工具——认识Photoshop
【教学思路】
本课从“神七”话题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教学内容的展开按照了解Photoshop功能——认识Photoshop界面——对图片的简单处理层层递近的任务来进行的。从贴近生活的语言简单了解Photoshop的功能,接着环环相扣的3个任务:一自主探究,认识Photoshop界面,任务二:小组协作,简单处理图片。任务三:创造性地处理图片。这3个任务为“校园明信片设计大赛”的选材为学习需求而串起来,使整节课有了中心有了主题。整个的教学过程以这3个任务为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协作相结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阅读学案或小组同伴中得到帮助。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Photoshop功能,认识Photoshop界面。(2)学会利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初识Photoshop界面。
(2)以任务驱动策略引导学生在过程中理解、掌握技能。(3)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共同完成图片处理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与处理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陶冶学生情操。
(2)展示作品,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行为与创新: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有创意的图片处理设想,进行有创造性地艺术处理。【教学重点】
(1)认识Photoshop界面。
(2)运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简单处理。【教学难点】
运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简单处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大屏幕投影、白板。【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引出课题
从2008年神舟七号飞上太空引出宇航员的话题,从而引出宇航运员图片,展示老师本人照片处理成宇航员的图片
老师提问:老师真的去太空了吗? 学生回答,没有,合成的
老师投影:把教室里学生合影照片处理成在金字塔前的图片 老师提问:同学们真的去过遥远的金字塔了? 学生回答:没有,图片是假的
老师投影:几张有代表性的精美图片
老师提问:这些精美的图片,你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吗?那是用什么软件来做出来的?用ACDSee、Windows自带的画图程序等显然作不出来这种效果,你们还知道哪些处理图片的软件?从而引出课题。通过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同时也地进行了情感上的升华,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我选择了在教室上课的学生照片PHOTOSHOP成在金字塔前的精美图片,这让学生既惊讶又觉的有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交流探索,了解功能
Photoshop是一个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图片处理工具。它的功能非常强大,有人这样形容它:“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生活中,从各式各样的照片到风格各异的图画,从五彩缤纷的网页到装帧精美的书刊,那些那些形象生动的图片大部分都是用它来制作完成的。这么神奇的软件,你们想不想学?心动不如行动,咱们先从最基本的学起。3.初次体验,认识界面
任务1:启动Photoshop,了解它的界面。
本任务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初次体验Photoshop这个工具,了解它的基本界面及基本工具,利用学习经验,了解这个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在学生实践任务1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启发、指导,引导学生了解Photoshop的界面的各个部分组成。跟以前学过的Windows自带和画图软件相比,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周等等,对学生进行启发。4.实践体验,感受新知
任务2:利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简单处理 学校准备举行“校园明信片设计大赛”,要设计学校明信片,首先要进行选材,明信片大多选用风景图片,老师这里有一张咱们学校的照片,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图片在课前都进行了处理,图片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缺陷,如明暗度、色调、对比度等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图片的问题,继而分析问题,如何进行解决。请同学们分析图片存在的问题,制定加工处理方案,并选择一种合利用Photoshp软件来简单处理图片。同学们可从学案或教材中提供的相关知识获得帮助,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帮助。
本任务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使用信息加工工具进行图片处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生上机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巡视、点拨、启发,观察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任务完成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个别学生的作品,并让该学生说明其设计思想并演示操作过程,请班级其它同学给予评价。教师在最后进行小结,根据需要适当进行讲解和演示。
5.创新提高,情感升华
任务3 :结合学案,自主探索创造性地处理图片
本任务的设计目的是创新提高,让学生体会图像信息可以以不同的角色表达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本任务具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能更好的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操作能力的差异,达到新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教师先通过演示Photoshop的羽化和浮雕等简单的滤镜效果,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启发学生利用Photoshop的滤镜却创造性地处理图片,进而说明图像信息可以表情达意,引出该任务。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启发,说明我们处理图片不是盲目地选择效果,堆砌一些效果,要选择最适合表达自己主题的,树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意识。学生打开素材图片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处理,让学生放手去创意性地处理图片。最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进行教学评价,可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
接着展示几幅老师用Photoshop处理的精美效果,让相信大家课后会积极尝试,巧妙构思,利用Photoshop的神奇功能,制作出更多的艺术效果,争取能在校园明信片大赛中获奖。接着让学生继续欣赏一些Photoshop作品,感觉Photoshop带给我们的震憾,最后最后展示华南虎的一张图片,从情感上进行升 华。我们学习使用Phtoshop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千万不能作一些违法犯罪的事件,比如华南虎事件。6.回顾总结
从“神七”话题导入,通过展示PHOTOSHOP设计精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出课题。教学内容的展开按照了解PHOTOSHOP功能——认识PHOTOSHOP界面——对图片的简单处理层层递近的任务来进行的。从贴近生活的语言简单了解PHOTOSHOP的功能,接着环环相扣的3个任务:一自主探究,认识Photoshop界面,任务二:小组协作,简单处理图片。任务三:创造性地处理图片。这3个任务为“校园明信片设计大赛”的选材为学习需求而串起来,使整节课有了中心有了主题。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当中,力求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并在交流碰撞中提高认识,拓展思路。
【教学反思】
1.教学语言的问题
无论是信息技术课还是其他学科的课,教学语言对教师要求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学语言应该简练、丰富,如果生动、幽默当然是更好了。而这节公开课,也由于紧张的原因,语言不够简练,甚至还有点罗嗦。生怕自己没讲清楚,学生没听明白,常常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一句话又重复一遍,这样使课堂语言不够简练,最后的课堂效果也肯定会打一定的折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基本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业务素质是每个教师为断成长的必修课。
2.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首先对每一个课题的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在我拿到这个课题的时候《初识Photoshop》,最初的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标,总在绞尽脑汁地想我要如何出奇制胜,如何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如何要挖空心思地去想怎样体现Photoshop中的技术技巧,比如在教学中瞬间让图片变个什么效果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精心设计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第一稿题目为《精彩瞬间,快乐体验Photoshop之旅》,副标题为——认识Photoshop。自己也颇下了一番功夫,创设现实情境,导入课题。接着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分别进入快乐之旅的第1、2、3站和终点站,最后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总结,我用这个自认为很满意的教学设计提前进行了上课,上课效果很不满意,得到的是我们中心组老师的严厉批评:上公开课不是在搞花架子,不是炫耀自己的技术水平,精彩瞬间,你的课精彩了吗?快乐体验之旅,让学生体验到快乐了吗?我又静下心来,从零开始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真正在从这个课的本身出发,“初识Photoshop”,定位是“初识”,那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很明确了:(1)了解Photoshop。(2)认识功能和界面。(3)通过对图片进行简单处理来加深对Photoshop的了解。三大块,教学内容简洁明晰。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就可以把握住课题的主旨了。
3.教法方法的合理选择
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驱动策略引导学生在过程中理解、掌握技能。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尽量摆脱学生被动地接受任务、机械地完成任务的局面。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问题发现教学法。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主动地、不断地去发现图片不美观、图片太暗、图片的需要旋转等一个个问题,主动地分析问题,继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审美能力自主对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由于课堂上的任务是学生自己发现继而要去解决的,而且有弹性,所以学生的主动性特别高,同时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程度不均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学习,收到了良好效果。
第六课
绘制图层——photoshop的工具使用
【教学目的】
1、熟悉设置画笔工具;
2、熟悉绘图工具的使用;
3、掌握使用颜色填充和描边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绘图工具;
2、颜色填充和描边; 【教学难点】
1、设置画笔;
2、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
3、加深、减淡和海绵工具;
4、颜色填充和描边; 教学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与时间分配 【回顾与说明】
1、设置画笔;
2、绘图工具;
3、颜色填充和描边; 【学习目标】 ●知识点:
1、绘图工具;
2、颜色填充和描边; ●技能点
1、设置画笔;
2、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
3、加深、减淡和海绵工具;
4、颜色填充和描边; 【主要内容】 设置画笔
1、选取画笔;
2、创建新画笔;
3、更改画笔设置;
4、定义一个新画笔;
5、管理画笔; 设置画笔
1、选取画笔;
2、创建新画笔;
3、更改画笔设置;
4、定义一个新画笔;
5、管理画笔; 管理画笔
1、保存画笔;
2、载入画笔;
3、删除画笔;
4、替换画笔;
5、复位画笔;
6、重命名画笔;
7、更改画笔显示方式; 【单元小结】
1、介绍选取画笔的操作方法;
2、建立新画笔绘制图形的操作方法;
3、对已有的画笔进行设置的操作步骤;
4、将一幅图像定义成画笔的操作方法;
5、介绍管理画笔的多种方法; 绘图工具
1、使用画笔工具;
2、使用【铅笔工具】;
3、使用【橡皮擦工具】;
4、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
5、加深、减淡和海绵工具; 使用画笔工具
1、模式;
2、不透明度;
3、流量;
使用【橡皮擦工具】
1、橡皮擦工具;
2、背景色橡皮擦工具;
3、魔术橡皮擦工具; 【本课小结1】
1、使用画笔工具的操作方法及【画笔工具】工具栏中的各项参数功能介绍;
2、使用【铅笔工具】的操作方法;
3、介绍三种橡皮擦工具的使用;
4、介绍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的使用;
5、介绍加深、减淡和海绵工具的使用; 颜色填充和描边
1、使用【渐变工具】填充;
2、使用【油漆桶工具】填充;
3、使用【填充】命令;
4、使用图案填充;
5、使用【描边】命令; 使用【渐变工具】填充
1、使用渐变颜色填充;
2、定义渐变填充效果; 【本课小结2】
1、使用【渐变工具】填充颜色的操作方法;
2、使用【油漆桶工具】填充颜色的操作方法;
3、使用【填充】的一般操作步骤;
4、使用图案填充颜色的操作方法;
5、使用【描边】的操作方法; 【综合练习】
1、利用渐变填充功能制作球形按钮;
2、制作圆柱体;
3、制作灯管文字;
4、制作透明立体文字;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在此基础上灵活使用这些工具制作出漂亮的图像和文字。比如可以用画笔工具绘制水墨画图像,用图章工具复制或修正图像,用渐变工具制作出一些具有渐变效果的特效文字和图形。并掌握填充和描边的基本技巧。训练作业与复习思考题
1、利用渐变填充功能制作球形按钮;
2、制作圆柱体;
3、制作灯管文字;
4、制作透明立体文字; 下一单元预习内容要求 【课后反思】
1、设置文本的旋转和变形的方法;
2、介绍更改文本排列方式的操作方法;
3、将文本转换为选取范围的具体方法;
4、将文本转换为路径和形状的全体方法;
5、设置文本拼写检查的方法;
6、使用文本查找与替换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