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1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设计》。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张小华

教学目标 :

1、了解相遇问题的特点,并学会解答求路程的相遇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解答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及趣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求路程的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

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共同所走的同一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列式计算

(1)李诚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张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4分钟到达,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2、板出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二、引入

过去,我们研究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新授

1、教学准备题

(1)点击课件中准备题 出示题目(2)学生理解题意。

(3)找出出发时间、地点、运动方向。相向而行

时间

(4)点击热键,强调出发时间和运动方向。

(5)用课件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向对方走去,引导学生思考会出什 么情况。利用课件继续演示会出现的三种情况(相距、相遇、交叉而过)。

(6)利用课件出示准备题的表格,指导学生填表格的一、二行(7)请一学生上来利用交换性课间完成表格第三行的填写。(8)引导学生讨论:出发三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这时,张明走了几分钟?李诚呢?他们俩人共走了几分钟?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有什么关系?

(9)小结: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零,这时两人就相遇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教学例5。

(1)点击新课出示例5。

(2)理解题意。(3)四人小组讨论:

a、两人是怎样走向学校的?

b、4分钟后两人怎样?

c、两人所行的路程与全路程有什么关系?(4)学生试做。

(5)用电脑课件演示解题思路并讲评。(6)学生看书、质疑。

(7)小结:我们解例5时用了哪两种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做课本第59页的第1题和第2题。

2、利用课件出示选择题:

两人同时从两地走来,甲每分走52米,乙每分走48米,走了钟,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00米

(2)1000米

(3)无法确定。

四、全课总结

1、今天学了什么内容?

2、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用了哪几种方法?

3、质疑。

10分

第二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对小学生活数学资源的挖掘与运用研究,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对传统教学作出理性思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生活数学的意识,增进对生活数学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近年来,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关注,它要求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从大小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儿童的教育交到儿童手中。

把生活数学资源加以运用也源于我校多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是我们对教育发展认识的提炼。儿童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数学课堂的生长点,《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 1

空间,挖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

该课题实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合理挖掘与运用小学生活数学资源,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挖掘与运用。我们审视了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能从中获益的各种资源,发现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数学资源最感兴趣,能在学习生活数学中获得积极的独特情感体验。

“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强调了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望,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核心概念界定

生活资源: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事、物)小学数学生活资源:来源于师生身边的一切可以用于小学数学课题的事,物。

挖掘: 运用: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直是我国确定教育基本原则和制定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任何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适应时代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教育资源才能加以利用,才能符合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最基本理论,它的理论对于研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

对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研究的指导意义体现在(1)完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其目的是促进教学目标完成。(2)掌握学习应用策略,强调了应用意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3

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挖掘和运用生活中数学资源成为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本课题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2、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的活动性、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3、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具体想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运用:

1、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育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检查复习→情景模拟→导入课题(2)自主尝试,探究问题。出示例题→提出要求→学生尝试(3)合作引导,解决问题。产生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共识(4)拓展应用,延伸问题。问题开放→汇报交流→课后实践

2、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1)找到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原型(2)找到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实例。(3)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

3、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有意识的创设一些把所学这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的环境。(2)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1)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思想与方法。(2)根据生活素材构建“数学模型”。

七、研究方法及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发及调查法 具体做法:

1、收集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反思现实问题,为课题的顺利研究打下基础。

2、落实实验班级和教师,做好测试。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并制定实验方案与计划。

3、根据目前国内相关的几种生活中的数学策略进行试验,初步探讨适应自己的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2月——2015年3月)

主要任务是根据第一阶段的研究和探讨,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实施计划,付诸实践。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 具体做法:

1、依托教科书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数学在生活中的素材,并重视对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扩大课程资源的范围。

2、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发现数学现象和问题。

3、引导学生通过模拟生活的活动对数学概念、法则进行具体操作、深化理解。

4、让学生在生活中消化和巩固数学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阶段:总结和推广阶段(2015年4月——7月)

主要任务是根据第二阶段的实施结果,创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模式,并进行推广运用。

主要方法:经验总结法

第四阶段:结题与验收阶段(2015年8月——12月)

主要任务是在继续进行实验同时,总结实验成果,以论文、总结、个案分析、教学软件、实验报告等形式公布实验结果,并组织专家进行鉴定。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导致了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不能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数学。通过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回归,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和方法,把学生生活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周边事物和问题的应用能力,运筹优化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题研究过程

1、教学内容力求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一年级有学生23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3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量生活化。

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还要尽量地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现代气息,使他们感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生对几何图形很难区别,我们在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就可以先用投影片出示,平时见到的桌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3、应用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是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4、作业布置生活化

(1)改进书本作业形式

传统的作业有其形式单调的不足,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也没有予以体现。为此,我们将传统的作业进行了改编,力求找出所学知识体系与生活的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各种贴近儿童生活,具有很强时代性、应用性的家庭作业。在既达到作业练习目的的同时,又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2)挖掘现实生活资源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接受,也完成得较好。

(3)丰富作业形式

学生常常把作业视为沉重的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因此我们设计作业时形式要多种多样,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经常用到的数学生活化作业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操作性作业

操作性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现象、实物、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如在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我们发现,教材中只出现了大量的计算各种长方体表面积的题目,而现实生活中涉及大多是求不完整长方体表面积的问题,像求教室的粉刷面积、抽屉的表面积等。于是我们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布置了测算火柴盒的家庭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②探究性作业 探究性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为自己的房间“铺地板”。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素材,如:长为1米的地板有15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90元;长为1米20厘米的地板有16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100元;长为80厘米的地板有20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85元;长为1米50厘米的地板有150根,每平方米的价格为90元(每种地板的宽均为6厘米)。请学生根据自己房间的大小,既美观又合理(节省材料,节省价钱)地设计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包括选用哪些地板,各用了多少根,如何拼接等等)。

③调查性作业

调查性作业主要是指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设计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方案的作业。例如,在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后,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调查你所感兴趣的几种蔬菜的价格,根据调查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又如:观察记录下自己家中一周内产生的塑料袋的只数。以此估计你所在农村小队里一天产生的塑料袋的情况。对此结果你有何感想?又如: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调查磨头小学每班每天产生的废纸数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地分析。这些作业,常常不是单凭数学的本身就能获得合理的、科学的解决,同时也不是在问题解决中仅仅获得一个结论、一种方法。而是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并正确合理地运用个体已有的经验、价值与情感去获得问题的解决,同时获得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与策略。

④应用性作业

应用性作业主要是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作业。例如,学习了比例知识后,让学生通过研究竹竿与影子之间的关系,会去测量高楼铁塔的高度等等。

四、研究效果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况。

1、教师自身获得了发展。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系统地学习了一些等现代教育理论,又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使教师进一步领会了《标准》要旨,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通过对多形式生活化作业的设计,改变了传统作业枯燥、单一的现状,做到了在把握知识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发展,把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融合起来。

2、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解决生活化的作业,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时时刻刻都在用的,学习数学不再那么抽象,那么枯燥。学生在生活化作业化时,感到有事可做,作业热情高,效率也高了。同时在作业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本课题为实践探索,研究时间较短,所提出的“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研究”没有在更大的范围内经过检验,肯定有不少可改进的地方,欢迎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第四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对小学生活数学资源的挖掘与运用研究,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对传统教学作出理性思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生活数学的意识,增进对生活数学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近年来,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关注,它要求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从大小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儿童的教育交到儿童手中。

把生活数学资源加以运用也源于我校多年来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是我们对教育发展认识的提炼。儿童生活中有很多知识是数学课堂的生长点,《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要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

该课题实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合理挖掘与运用小学生活数学资源,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挖掘与运用。我们审视了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中能从中获益的各种资源,发现学生对现实生活中数学资源最感兴趣,能在学习生活数学中获得积极的独特情感体验。

“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强调了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望,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基本原则

1、课堂中心性原则:以课堂为立足点和归宿,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推动课题研究的全方位开展。

2、全体参与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

3、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启发探索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索。

5、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6、实践性原则: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脑、动手、动口,深刻体会生活是数学的唯一源泉,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认知结构。

7.评价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直是我国确定教育基本原则和制定教育方针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任何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适应时代需要,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种教育资源才能加以利用,才能符合教育和人的发展规律。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地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当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挖掘数学资源,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生活教育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最基本理论,它的理论对于研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4.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

对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研究的指导意义体现在(1)完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其目的是促进教学目标完成。(2)掌握学习应用策略,强调了应用意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5.优化教学理论

优化教学理论即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就是指所选择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可以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合理挖掘与运用生活数学资源就是从小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

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挖掘和运用生活中数学资源成为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本课程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2.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的活动性、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3.挖掘生活中数学资源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具体想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尝试: I、立足现实,挖掘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料

①教材中生活化学习资料的挖掘与运用

②实际生活中学习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a、关注校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b、留心社会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c、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II、立足生活,让学生经历生活化的数学学习历程

①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a、创设直观性情境 b、创设描述性情境 c、创设欣赏性情境 d、创设体验性情境

②探究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a、重视“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b、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设计生活化的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应用数学 a、处理书上练习,使之更加丰满。b、课堂延伸,开辟“第二课堂”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全部在教学常态下进行,具体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的崭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学习其现代化的手段,理论及设计原理、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不偏重于建立理论或归纳规律。并注意五个环节(指计划、行动、考察、反馈与调整)和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3.自然实验法:通过研究课教学,探讨生活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新的课堂教学结构。

4.对比研究法:明确研究目的,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收集有关信息数据,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研究结果、以验证假设。

七、研究成果的形式

阶段性成果:实验总结、科研论文、课堂教学;

终结性成果:研究报告、科研论文、教案论文集、课堂教学精彩片段集、课堂教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论文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数学教学生活化,能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数学地看待世界。本文就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只可惜,许多人把“已经知道了什么”仅仅理解为学习者已有的学科知识,而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顾将现成的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而将数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生活意义及包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埋没在符号化的概念、命题之中,将数学教学变成为从数学符号到数学符号的过程。这样,学生完全不能理解和体会数学的价值与作用,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生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学习的起点与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并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数

学学习活动。因此,要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背离的难题,教师就要把生活的气息融入数学课堂,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二)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实现从真实生活走进符号世界。将非数学事物数学化,根据客观现实形成基本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的转变,对数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作出教学意义的对话与沟通。这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其一,数学知识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就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数学化,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已获得生命意义的经验和生命成长连接起来。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使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数学”。

其二,生活世界数学化。即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思考实际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关键是强调教学的应用,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获取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价值和作用。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措略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的情境

学起源于问,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我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进位加法的知识。引导他们去探索、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了让学生客观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认识人民币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买玩具”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思维特别活跃。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又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同时教师的参与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二)组织生活化教学

1.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原有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而要充分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如“比例的意义”一课,是通过计算比的比值,再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式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得到“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这一概念。那么,如何让这一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全班23个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几个小组(各组人数多少不加以限定),然后拿来46本课外读物,请各小组讨论:自己小组应该领到多少本?为什么?总读物数与总人数的比是46:23,你们小组读物数与人数的比是多少?它们的比值各是多少?最后,分析归纳:各小组读物数与人数的比,其比值都是相同的,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吗?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这样,学生对“比例”这一知识有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很容易地学会了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设计生活化的探索过程。

现代教学不仅注重学生所获取的知识,而且更加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才能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但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践、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为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必须做好数学教学科学性和生活性的有机结合,把探索过程生活化。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复习迁移,激疑导人。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种图形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周长的计算方法,并思考:圆的周长指什么?怎么测量?其次,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各小组拿出预先准备好的铁环,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铁环的周长。方法一:用线绕铁环一周,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得到铁环的周长。方法二:把铁环沿着展开的卷尺滚动一周,直接测出它的周长。方法三:沿直

线滚动铁环,测出它走过的长度,除以它滚动的圈数,计算出它的周长。通过这几种测量结果的对比,得出一个比较精确的周长数据。然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展示各组的铁环,观察其大小和它所对应的周长数据,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最后探讨总结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进行实验检验、巩固提高。这样,通过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深不可测的,不仅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3.进行生活化的练习设计。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设计生活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教学“最大公约数”后,根据生活实际,为学生留下一道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学校新建的语音室需要铺设地板砖,请你抽时间去测量一下语音室的长和宽,逛一逛建材市场,帮学校选择一种适合的方形地板砖,并算一算需要多少块才能正好铺满教室。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了合作意识、社会交流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的转变,使数学学习活动向社会拓展、向生活延伸。

总之,数学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数学知识,还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莘县张寨镇苏村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年来各种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层出不穷, 五星原理中的首要教学原理......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是“......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范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八家子中心小学:史静丹 目前在教育界,抨击“教育脱离生活”的呼声十分强烈。“教育脱离现实生活是当今教育的一大问题„„。只重书本,只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开题报告 临沂第二实验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 中 期 报 告 龙门中心小学 数学教研组 一、问题的提出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大全]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使作文课堂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如生活,以课堂作为生活情景的集散地,提供写作素材,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趣,从而......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惠州市洛塘小学 二年级陈丽婷 学生学习各科知识后有什么用处呢?学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思想品德,可以学会做人的基本规范;学科学,可以对这个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