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7:2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第5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2课时)

第1课时

鸽巢问题(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难点: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旅游景点见过电脑算命吗?“电脑算命”看起来很深奥,只要你报出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和性别,一按键,屏幕上就会出现所谓性格、命运的句子。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鸽巢问题”之后,你就不难证明这种“电脑算命”是非常可笑和荒唐的,是不可相信的鬼把戏了。(板书课题:鸽巢问题)教师:通过学习,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结为:“鸽巢问题”是怎样的?这里的“鸽巢”是指什么?运用“鸽巢问题”能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运

用“鸽巢问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情境图)

思考问题: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总有”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探究证明→认识“鸽巢问题”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操作发现规律:通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总有”和“至少”是指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一定有1个笔筒里的铅笔数大于或等于2支。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枚举法”证明。方法二:用“分解法”证明。把4分解成3个数。

由图可知,把4分解成3个数,与枚举法相似,也有4中情况,每一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是不小于2的数。方法三:用“假设法”证明。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证明都可以发现:把4只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无论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只铅笔。认识“鸽巢问题”

像上面的问题就是“鸽巢问题”,也叫“抽屉问题”。在这里,4支

铅笔是要分放的物体,就相当于4只“鸽子”,“3个笔筒”就相当于3个“鸽巢”或“抽屉”,把此问题用“鸽巢问题”的语言描述就是把4只鸽子放进3个笼子,总有1个笼子里至少有2只鸽子。这里的“总有”指的是“一定有”或“肯定有”的意思;而“至少”指的是最少,即在所有方法中,放的鸽子最多的那个“笼子”里鸽子“最少”的个数。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铅笔。

如果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2,那么总有1个笔筒至少放2支铅笔;如果放的铅笔比笔筒的数量多3,那么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只铅笔„„

小结: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笔筒的数量多,就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放2支铅笔。归纳总结:

鸽巢原理

(一):如果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m>n,且n是非零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了放进了2个物体。

2、教学例2(课件出示例题2情境图)

思考问题:

(一)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为什么呢?

(二)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呢?10本书呢?

学生通过“探究证明→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一)。探究证明。

方法一:用数的分解法证明。

把7分解成3个数的和。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共有如下8种情况:

由图可知,每种情况分得的3个数中,至少有1个数不小于3,也就是每种分法中最多那个数最小是3,即总有1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方法二:用假设法证明。

把7本书平均分成3份,7÷3=2(本)......1(本),若每个抽屉放2本,则还剩1本。如果把剩下的这1本书放进任意1个抽屉中,那么这个抽屉里就有3本书。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发现: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学生通过“假设分析法→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来解决问题

(二)。用假设法分析。

8÷3=2(本)......2(本),剩下2本,分别放进其中2个抽屉中,使其中2个抽屉都变成3本,因此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

10÷3=3(本)......1(本),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抽屉里至少放进4本书。归纳总结: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要把a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如果a÷3=b(本)......1(本)或a÷3=b(本)......2(本),那么一定有1个抽屉

里至少放进(b+1)本书。

鸽巢原理

(二):我们把多余kn个的物体任意分别放进n个空抽屉(k是正整数,n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k+1)个物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0页的“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2、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三的1-2题。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集体交流、纠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第5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第2课时

鸽巢问题(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熟知“鸽巢原理”的含义,会用“鸽巢原理”熟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鸽巢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会把具体问题转化成“鸽巢问题”。

难点:理解“鸽巢原理”,找出”鸽巢问题“解决的窍门进行反复推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讲《月黑风高穿袜子》的故事。

一天晚上,毛毛房间的电灯突然坏了,伸手不见五指,时他又要出去,于是他就摸床底下的袜子,他有蓝、白、灰色的袜子各一双,由于他平时做事随便,袜子乱丢,在黑暗中不知道哪些袜子颜色是相同的。毛毛想拿最少数目的袜子出去,在外面借街灯配成相同颜色的一双。你们知道最少拿几只袜子出去吗? 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利用鸽巢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出示一个装了4个红球和4个蓝球的不透明盒子,晃动几下)

师:同学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放了什么?(请一个同学到盒子里摸一摸,并摸出一个给大家看)

师:如果这位同学再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的?要想这位同学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验证各自的猜想。指名按猜测的不同情况逐一验证,说明理由。摸2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1红1蓝;2红;2蓝

摸3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1蓝;2蓝1红;3红;3蓝 摸4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2红2蓝;1红3蓝;1蓝3红;4红;4蓝

摸5个球可能出现的情况:4红1蓝;3蓝2红;3红2蓝;4蓝1红;5红;5蓝

教师:通过验证,说说你们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想要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3个球。

2.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

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不能总是猜测或动手试验吧,能不能把这道题与前面所讲的“鸽巢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呢? 思考:

a.“摸球问题”与“鸽巢问题”有怎样的联系?

b.应该把什么看成“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放的东西是什么? c.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讲解:因为一共有红、蓝两种颜色的球,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鸽巢”,“同色”就意味着“同一个鸽巢”。这样,把“摸球问题”转化“鸽巢问题”,即“只要分的物体个数比鸽巢多,就能保证有一个鸽巢至少有两个球”。

从最特殊的情况想起,假设两种颜色的球各拿了1个,也就是在两个鸽巢里各拿了一个球,不管从哪个鸽巢里再拿一个球,都有两个球是同色,假设最少摸a个球,即(a)÷2=1……(b)当b=1时,a就最小。所以一次至少应拿出1×2+1=3个球,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结论:要保证摸出有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种数多一。

三、课堂作业:

先完成第70页“做一做”的第2题,再完成第1题。(1)学生独立思考。

(提示:把什么看做鸽巢?有几个鸽巢?要分的东西是什么?)(2)同桌讨论。(3)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下)《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4~135页例

1、例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学会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并从中找出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课件出示情境

(一): 幼儿园阿姨买来两瓶口香糖,准备给两位在一次活动中获奖的小朋友做奖品。可是被阿姨那淘气的儿子偷吃了其中一瓶中的3片。阿姨只好又去商店买来一瓶,一不小心放在了原来两瓶一块。阿姨想请你们帮忙,找出被吃了3片的那瓶。你们有哪些方法呢?

1、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认真倾听并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一掂、用秤称(你选择什么秤来称?)、用天平称„„

3、出示天平,学生说说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4、合理推断,筛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用天平称的方法。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

5、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一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种方法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者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

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问题情境

(二): 有5包糖果,其中有1包不合格(质量稍轻一些).至少称几次

能保证找出这包糖果?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课件出示小组讨论要求:(1)、首先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的做法,其余的同学认真倾听,如果听的不是很明白,等他说完以后再提出质疑,如果你和他意见相同

就不必重复发言.如果意见不同就可以再说出自己的想法.(2)、当组员说的过程中小组长要

认真做好记录,把不同的方法记录在草稿纸上.2、组长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要

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结合板书。平5(1

不平2()

5(1)2次

3、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包不合格的糖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像

老师一样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思考。好,下面这个问题就更难了!但是我相信你们

一定也能解决!

课件出示问题情境

(三):现在有9瓶泡泡水,其中1瓶被换成了纯净水(质量稍重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就可以保证找出这瓶纯净水?

1、小组讨论,并把结果记录在草稿纸上。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阐述,结合板书。

平(2、23次

9(、2、2、12()

不平2()

平3(1、1、1)

9(3)

不平3(、1)

2次 2次

9(1)不平4(2()

9(、1)4次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分法,看看每种分法有什么不同?各分成了几份?每份是

多少?至少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纯净水?从而得出最优方案:把9瓶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纯净水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4、提出问题:是否在其它的找次品问题中,选择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

次品而且所需次数最少呢?

(1)学生猜测。

(2)验证。

课件出示问题情境

(四):12只乒乓球中有一只次品,次品比正品轻一些,.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把次品找到?

学生先分组讨论,再派代表交流结果,师结合板书。

12(4、4、4)3次12(3、3、3、3)3次

12(6、6)3次12(5、5、2)3次

12(2、2、8)4次12(3、3、6.)3次

12(1、1、1、1、1、1、1、1、1、1、1、1)6次

(3)观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比平均分成3份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

证找出次品?

(4)小结: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时,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

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有15盒饼干,其中14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块,如果用天平称,至

少几次保证可以找出这盒饼干?你是怎么做的?

四、课堂总结,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谈谈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你又产生了那些疑问?

(如果待测物品的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分才是最优方案呢? 这个问题留

待你们自己先去分析,再和你们自己的老师去共同探讨。)

3次

板书设计:

找次品

5(1

不平2()

5(1)2次

平(2、23次

9(、2、2、12()

不平2()

平3(1、1、1)

9(3)2次

不平3(、1)

9(1)3次

不平4(2()

9(、1)4次

12(4、4、4)3次12(3、3、3、3)3次

12(6、6)3次12(5、5、2)3次

12(2、2、8)4次12(3、3、6.)3次

12(1、1、1、1、1、1、1、1、1、1、1、1)6次 2次

最优方案:平均分成3份

第三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礼乐中心小学 梁钊洪

找次品”是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广角里的教学内容,属于一节思维训练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教材的编排是先分析5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来分析在9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这时进行优化,并且延伸10、11个零件怎么分?教材虽然给我们提供一个基本教学思路,但是教学过程如何展开;优化在什么时候妥当;这么多内容如何在40分钟得到落实;都是值得深思的。这节课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式进行了设计,反思整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点与不足。

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首先,我以课题提问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心理(什么是次品?怎样找次品?等等一些问题。)课一开始,发挥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体意识。而后又加以课件来解决他们心中的某些疑问,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过程注重循序渐进

然后,我让学生先从3瓶口香糖中找少了2粒的口香糖,在学生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再过度到从5个,9个、12个。

这样首先是一次验证,其次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为了解决概括需要例子的充分性和课堂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本节课我还提供部分典型的数据的方法解决了这个矛盾,即节省了时间,有很好的提供了归纳优化的数据。其次,充分的动手操作和幻灯片直观演示是学生分析找次品次数的基础。本节课是属于思维训练课,所以难度较大,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有困难,特别是对学习能力中下的学生。这节课我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学具,让学生借学具模拟称一称,并小组交流方法,同学间相互帮助,让学生都能理解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接下来符号化分析称球过程打下了基础。

三、结论注重猜测与验证

猜测与验证是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波利亚认为:“参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积极地参与发现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猜测与验证来实现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常常从自由猜测入手(在得出从9个物品中找次品得出结论,把9平均分成3份后,所称的次数是最少的。然后我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是不是所有的3的倍数的数都把它平均分成3份后,所称得的次数是最少的呢?然后学生就会想到拿一个是3的倍数的数去验证。从而得出了结论。在课结尾时,我也让学生大胆猜测不是3的倍数的数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呢?这样学生有了刚才是3的倍数的数的分法的经验,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激活思维;继而利用合情推理或逻辑推理验证猜测,从而理解概念,把握规律,知晓原理;最后设计延伸猜测活动,启迪思维,鼓励创新。

四、拓展开启学生思维

在得出待测物品是3的倍数后,我适当将知识进行了拓展,(当待测物品是27个、81个、243个、729个、2187个,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次品。)学生经过观察后,很快地分别说出了所要称的次数。这一拓展,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

当然不足之处也有很多:

1、本节是思维训练课,但最终是不是所有的同学的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呢?现在反思一下,确实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同学一直很“安静”,那就是他们的思维根本就没有调动起来。

2、所用的图示的办法,应该多做讲解,要让每一位同学能熟练的运用它。

3、没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上存在的种种不足,我认为上好这节课应该从以上几点进行调整。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利用天平找出多件物品中的1 件次品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授课时数:2 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

教材第134页的例1及136页的1-3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

投影,天平。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学生介绍自己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 „ 轻的一端就会„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1)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3 瓶钙片,其是有一瓶少了3 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全班汇报。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秤来称)、用天平称(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留出思考空间。).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 „

(3)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硅码);利用推理(老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老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祛码称出每瓶的质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 „),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教学实施.出示例1 :这里有5 瓶钙片,其中1 瓶少了3 片,设法把它找出来。2 .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现在有5 瓶钙片,其中有1 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5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3)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老师帮助板书示意图。老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观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4)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5)老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 „ 还可以„ „。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完成教材第136、137 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l)第1 题,因总数为9 筐,故可平均分成3 份,只称2 次就能保证把吃过的那筐松果找出来。如果天平两端各放4 筐,如果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则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吃过的,这样只称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过的那筐松果;但这种方法是不能保证一次就能称出来的,也不能保证2 次就能称出来,只能保证称3 次就一定能称出来,故该方法不是最优的。

(2)第2 题,把15 盒平均分成3 份,至多3 次就可能保证找出较轻的那盒饼干。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找次品”是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广角里的教学内容,属于一节思维训练课,主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掌握找次品的最优方法。教材的编排是先分析5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来分析在9个零件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和次数,这时进行优化,并且延伸10、11个零件怎么分?教材虽然给我们提供一个基本教学思路,但是教学过程如何展开;优化在什么时候妥当;这么多内容如何在40分钟得到落实;都是值得深思的。这节课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并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式进行了设计,反思整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点与不足。

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首先,我以课题提问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心理(什么是次品?怎样找次品?等等一些问题。)课一开始,发挥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主体意识。而后又加以课件来解决他们心中的某些疑问,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过程注重循序渐进

然后,我让学生先从3瓶口香糖中找少了2粒的口香糖,在学生有初步体验的基础上,再过度到从5个,9个、12个。这样首先是一次验证,其次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为了解决概括需要例子的充分性和课堂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本节课我还提供部分典型的数据的方法解决了这个矛盾,即节省了时间,有很好的提供了归纳优化的数据。其次,充分的动手操作和幻灯片直观演示是学生分析找次品次数的基础。

三、结论注重猜测与验证

猜测与验证是学生开展数学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波利亚认为:“参与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积极地参与发现工作,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猜测与验证来实现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常常从自由猜测入手(在得出从9个物品中找次品得出结论,把9平均分成3份后,所称的次数是最少的。然后我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是不是所有的3的倍数的数都把它平均分成3份后,所称得的次数是最少的呢?然后学生就会想到拿一个是3的倍数的数去验证。从而得出了结论。在课结尾时,我也让学生大胆猜测不是3的倍数的数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呢?这样学生有了刚才是3的倍数的数的分法的经验,也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活思维;继而利用合情推理或逻辑推理验证猜测,从而理解概念,把握规律,知晓原理;最后设计延伸猜测活动,启迪思维,鼓励创新。

四、拓展开启学生思维

在得出待测物品是3的倍数后,我适当将知识进行了拓展,(当待测物品是27个、81个、243个、729个、2187个,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到次品。)学生经过观察后,很快地分别说出了所要称的次数。这一拓展,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当然不足之处也有很多:

1、本节是思维训练课,但最终是不是所有的同学的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呢?现在反思一下,确实课堂上还有一部分同学一直很“安静”,那就是他们的思维根本就没有调动起来。

2、所用的图示的办法,应该多做讲解,要让每一位同学能熟练的运用它。

3、没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不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上存在的种种不足,我认为上好这节课应该从以上几点进行调整。

下载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教学设计[本站推荐]

    《找次品》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下面给大家分享数学广角找次品的教学设计,欢迎借鉴!《找次品》......

    五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用到的数字编码,从而理解数字编码的作用,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并通过给......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 散旦小学李加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找次品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述。 2、能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初步建立建模意识和能力,渗透多种方......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精选)

    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之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08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身份证号 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5篇)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学号和身份证编码的方法,学习用数字来进行编码,......

    新人教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排列教案

    数学广角《排列问题》 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P97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