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中小学教学现状调研与质量评估报告范文

时间:2019-05-12 17:2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通县中小学教学现状调研与质量评估报告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通县中小学教学现状调研与质量评估报告范文》。

第一篇:大通县中小学教学现状调研与质量评估报告范文

大通县中小学教学现状调研与质量评估报告

大通县教学研究室

2013年12月

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健全管理机制,教学管理逐步趋于规范。

(一)完善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重视教学常规的监控与引导。大部分学校都制定了常规检查制度,出台了一系列常规检查量化评价表,评价趋于多元,导向功能增强,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参与教研活动、师徒结对等有明确的要求,每学期由校领导牵头,定期进行检查,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效果相对明显。尤其关注师生的发展性评价和多元评价,围绕教师岗位设置和职称评聘的需要,各学校都制定和落实了《教师考评细则》《教师常规管理细则》等,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职业道德、教学管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工作量、教学成绩等方面综合考核,每一项内容都有相应的评价细则。如园林小学的学校“学科带头人、能手、骨干、新秀”和考核业绩、推荐申报县级以上骨干等结合起来,形成评价机制链。

(二)学校领导变管为导,深入课堂和教研,研究教学。从学校教研组活动记录中显示,有近2/3的学校领导能够真正深入到学校日常的教研组活动中进行深度参与并给予切实的指导(典型的如桥小、三小、桥头镇中心学校、斜沟中心学校参与率均超过70%),参与形式多为领导分组承包;在此次调研评估中,领导亲自培训或上课,引领教师发展。如逊让中心学校的校长王三辈,多林中学的副校长铁文慧,朔北的副校长蒋树生,一中的副校长吴吉成,民中的主任张成顺等。

(三)部分学校管理规范、有效,走内涵发展之路。

如园林小学的办学理念: “为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和生命自觉的人奠基”,质量观、育人观发生了变化,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是他们的质量观,学校办学品位在提升!

/ 13

二、做实教学常规,常规教学逐步趋于有效。

(一)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多方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各学校在上级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活动的基础上,采用“以校本培训为主、校外培训为辅”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多方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是加大校外培训力度,吸收先进地区的优秀经验。近年来各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为教育教学的有序有效发展提供了保障。大通七中、大通三中、青林、朔北、大通民中等。

二是积极开展教师结对帮扶工作,促进年轻教师及非专业教师快速成长。大部分学校有教师结对帮扶方案、制度、协议书、活动记录,计划和总结,检查记录、考核等。教师结对率达到80%以上的单位有南门滩、三中、民中、桥头镇、长宁、多林、青林、桦林、园林等,使学校内部的优质师资发挥了应有的带动与辐射作用,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解决了学科性结构缺编问题。

(二)加强教师备课工作,为有效课堂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一是集体备课开展扎实有效。尤其是朔北中心学校、石山中心学校、园林小学、南门滩学校等学校能围绕集备的主题或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研讨意识和氛围浓厚,促进了学校教研文化的形成。

二是集体备课成果及成效显著,许多学校通过集体备课活动,研磨了大量的优秀教学设计,为有效课堂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中,大批优秀的学案、讲学稿已形成,并在课堂实践的应用中初见成效。如朔北中心学校的讲学稿富有实效。在备课质量方面比较好的单位有园林小学、桥头小学、南门滩学校、石山中心学校、桥头镇中心学校、向化中心学校、青林中心学校、多林中心学校等。

三是个性备课工作更加规范。大部分教师备课态度端正,书写认真,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教法、学法渗透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学过程的设计有序、有效。个人备课提出表扬的是:多林(刘占财)、青林(赵元奎)

/ 13

(三)课堂教学有所改观,师生行为发生了变化。

一是生成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各校吸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各种适宜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逊让中心学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朔北中心学校的“讲学稿”;桦林中心学校的“标、学、展、拨、练”;向化中心学校、宝库中中心学校的“学、展、点、练”;园林小学的“习、展、导、拓”等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是师生行为发生了变化。通过对382节课堂教学调查问卷的统计,教师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上都能体现出课改理念,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一是课前预习组织合理的单位有:园林小学73%、三中53%、桥小50%,(全县平均达30%);二是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单位有:向化中心学校100%、桥头中心学校100%、园林小学73%、二中60%,(全县平均达50%);三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在20—30分钟的单位有:桥头镇70%、朔北70%、多林、宝库、石山、桦林、女中都是60%,(全县平均达40%);四是教师点拔、辅导时间合理率高的单位有:桦林90%、园林小学80%、桥小70%、女中、石山、朔北、二中都是60%,全县平均达50%;五是学生参与率高的单位有:桥小90%、桦林90%、园林、桥头镇、向化都是80%、朔北、石山、极乐、宝库都是70%。整体课堂评价比较好单位是:桥头镇、朔北、一中、多林、石山、桦林、园林。

三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涌现出了一批好教师,发现了一些优秀的课例。教师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关注能力。如一中的吴吉成,青林的张占玲,石山的杨秀英,三中的昝雪莲,园林的李兴祖,桥头镇的季春,多林的刘国全等。

三、狠抓教学研究,教科研逐步趋于规范和有效。

(一)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富有实效。

一是积极实践和探究教学模式。生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 13

二是校级联动,互享共进。民中与一中、六中,一中与三中,五中与西宁山川学校,斜沟与朔北、城关、极乐、育才学校,石山与西宁十五中、二十一中、西关街小学,桦林与民中、西宁十二中、桥头镇,联动学校越来越多,由县内走向西宁,促进了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共同的发展。

三是围绕问题开展课例研究或主题研讨,改进提高了课堂效果。展示活动中,28所学校围绕问题展开课例研究。桥小“2+1”大课间活动下“o”形跑项目中---学生掌握跑步姿势、节奏与间隔问题讨论;桥头镇“如何利用录音机教学促进英语词汇与短语学习”课例研讨;塔尔“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研究”课例研讨,这些问题来自我们的课堂或教学活动中,主题小而真,便于教师开展深入研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细化

【问题一】各类计划总结不够务实具体。

个别学校计划不切合学校实际,盲目、不具体、不便于落实,没有经过商讨、研磨、领导审阅,属个别独撰;有些学校计划、总结还从网上下载,直接拿来应付检查,没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些学校的计划和总结不相符,计划是计划,总结是总结,总结没有针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梳理不明。

【建议】因地制宜,制定务实有效的工作计划,撰写富有价值的总结。制定计划要切合学校实际,多方征求意见和建议,经领导层商榷、研磨,制定出具体、务实、便于操作、符合学校实际、符合课改理念的有一定针对性计划,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航标作用;总结一定按照计划的落实情况写,问题梳理一定清楚、明了,并按照计划的实施情况总结得失,使总结能真正为改进教学、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问题二】课程设置不够均衡。

/ 13

通过查阅课程表及问卷调查,发现以下现象:

一是个别学校周课时量超重。按规定小学一、二年级周课时量为26课时,三至五年级周课时量为30课时,七至九年级周课时量为34课时,但个别学校周课时量超重,初中学生每天上课10节,周课时量达50节,有的寄宿制学校为了管理方便将小学一、二年级课时量和中学课时量统一安排,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是课程设置偏科现象严重。小学重语、数、外现象严重,在课程设置中语、数、外普遍有超标现象,中学重语、数、外、理、化、生,轻音、体、美现象严重,有的学校为了中考九年级没有开设音、体、美。

三是有的学校课程设置很合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占用现象。如占用校本、综合实践、体育、思品课上语、数、外。

【建议】开足开齐、合理设置各类课程。

各校要参照大通县教研室下发的中小学课程设置比例和大通县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开足开齐、合理设置各类课程,严格杜绝占用课现象,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问题三】各类制度和评价体系不够具体,常规检查不到位。

一是有部分学校的领导对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还存在把课程改革与教学成绩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在教师量化考核上看不出与课改有关的内容。

二是常规检查制度不够完善。相关的教科研、校本教研制度还没健全,致使督促检查力度不够,没有跟进措施,致使有些活动有形无实。

三是评价的标准、方式不够细化。检查量表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缺乏可操作性,致使评价结果模棱两可;或是检查结果没有区分度,大多数结果一致,失去评价的意义。

【建议】继续完善和落实各类制度和评价体系,引领教师不断发展。

/ 13

完善和细化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教学工作及教学管理进行监控和评价,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对教师的综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工资晋级、评优评先等挂钩,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问题四】领导深入课堂不够扎实,思想观念不够开放。

部分学校领导被学校外围工程所困,不能深入课堂了解教学,从校领导的听课记录看,好多领导达不到要求的听课次数(每学年80节),更谈不上听课的质量,起不到引领、督促和监控的作用。

【建议】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

坚持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不动摇,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教学,扎扎实实抓好教学工作。尤其是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经常深入课堂,及时发现教学问题,寻求解决对策;更要加强对领导参与课堂及教研活动的规范和激励机制。从强制的管理走向活动评价的管理,很坦诚的指导、引领。利用多种方式,加强中层领导自修,准确引领学校发展方向。

二、教学常规有待进一步加强 【问题一】备课管理及质量急待加强。

一是备课管理缺乏精细化。备课要求过于划一,重形式,轻思考;教案检查流于形式,看数量,轻内容;集体备课制度的管理和落实不到位,导致部分学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借集体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打造团队精神的作用。

二是备课质量不高。集体备课没有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为了完成任务而流于形式;集体备课针对整篇教学设计泛泛而谈,缺乏主题性和问题性;集体备课为分解任务而成为多人的教案之和;共案缺乏个性的修改添加;集体备课成果寥寥;学习目标定位不准,行为主体不清,三维目标割裂……,教学过程缺乏学法设计,少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出现教案搬家和教材内容搬

/ 13

家的现象等。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不关注学生主体,资源意识淡薄。

【问题二】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一是少数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如少数教师无教案上课,目标不准确,只是把课程目标移到课时目标而已,使学生……是强迫达成的。课标怎么要求,教材怎么承载,学情怎样都没有把握。课时容量及时间的分配不合理,板书太多,没有精力关注学生,或没有板书,教学重点不突出。不能创造性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即便有着先进的教学设施,但效果不理想,课件成了装饰,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有的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不一致,教学设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是部分教师角色转变不到位。部分学校教师成了主角,学生成了配角。要回归学生,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要关注学生的参与,不要牵着学生鼻子走。处理不好师生平等交流的关系,教师高高在上,课堂显得沉闷、压抑。

三是合作学习有形而无实。有的教师没有设计学生个体自主探索的环节就进入合作学习,或是合作时间不充分,或是提出的问题不恰当,没有讨论的必要和可能,导致合作学习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达不到实效。

四是课堂教学评价、检测未跟上。课堂中缺少鼓励性的评价,评价方式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预习不到位,主要是评价、检测未跟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五是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如学案导学)的实效性较低。部分学校积极尝试学案教学,但有点流于形式,有的学案只是习题集。怎样利用学生的“先学”与“自学”为课堂教学服务还有待教师做进一步的思考和尝试。

六是部分学校班容量过大,影响教学效率。如二中初

一、初二都是10个班,每班都在70人左右,既加大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给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带来了困难,学习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问题三】作业批阅与布置不够精心。

/ 13

一是不能精选题目,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部分学校不能把精选作业题目作为每周一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手中的资料很多,教师不能仔细筛选,保证题目的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开放性。有的教师布置作业具有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甚至布置成套的试卷作业和报纸作业。

二是不注重差异,不能分层次布置作业。大部分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差异,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区分作业的难度和层次,制定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导致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待优生吃不了,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选择地完成作业,有所收获和提高。

四是不能及时反馈,讲究效果。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不能及时反馈,形式单一,很少采用普遍问题集中解决,个别问题采用面批、个别辅导等形式。不能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保证学习不留尾巴。

【问题四】学生辅导工作急待加强

一是部分学校辅导工作随意化、偶然性较高。二是不能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分层辅导。

三是教师辅导多为课内集体辅导且时长多为一节课,缺少随机辅导。【建议】狠抓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做好常规教学过程的监管,跟踪各个环节,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抓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打造团队精神,营造教研文化;重视教案的形成过程,加强备课指导,重视对备课成果的欣赏、激励、评价和积累;教案检查要与常态课的听课相结合,强调教案的实用性;加强课后反思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积累教学经验;集体备课突出中心问题,多组织集备活动,资源共享,以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

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追求有效教学,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尝试先学后教、自学领先、不会才教、以教导学的教学模式,有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配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13

三是严把作业布置批改关。精心设计作业,作业的布置要关注差异,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作业的批改与反馈要及时,评价要有激励性,讲求效果。

四是严把辅导关。学校要对辅导工作进行量化管理和考评激励,以此来促动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工作能够做到经常化;学校还要要求和指导教师开展分层辅导和一定量的个别辅导、随机辅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惑。

五是严把班级容量关。尽可能减小班容量,班容量控制在45人左右较好,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

【问题五】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急需尝试和探究

1、课程建设与管理

部分学校要么以简单粗放式管理代之,要么缺乏对该课程活动的起码重视与管理。导致这些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不是被授课教师个人随意性处置,就是挂在课表上等同于无。

2、课程开发与实施

一是在开发和运用校内外资源方面,多数学校的领导和授课教师意识还不强,力度还不到位,缺乏开掘资源为课程所用的意识与行为。

二是在开展课程培训方面,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启动。

三是在主题的开发和实施上,约有半数学校的领导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正确、科学的认知。从而导致主题开发要么不切实际,要么等同于兴趣小组活动,要么偏学科本位,不注重与校内外现有资源的结合,不注重对学生亲历、体验与探究的设计和实践,所以导致这些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得不伦不类。

【建议】加强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的管理、开发与实施。

一是在课程建设与管理上,学校要建立和加强领导组织机构,并通过研读各学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来认识和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以及活动领域,在此基础上,再充分结合本校师资及学生的特点、学生的需要

/ 13

来确立本校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的主题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以此来进行学校层面的统一的、科学的规划。为了使课程活动落实好,学校还要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以及经费保障、安全保障、评价等措施,以便对活动的过程及最终结果进行考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得以良好地起步和运行。

二是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上,学校首先要对教师开展活动主题下的培训,使引领活动的教师能够对该课程活动先有一个清晰的、科学的认知;其次,要充分开掘校内外人、财、物等资源为课程所用,满足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质;再次,一定要开发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自主学习机会的和满足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的主题活动,活动时还要不断注重学生的亲历、体验和探究的含量是否足够。

【问题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参差不齐,校本培训不能聚焦问题,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部分学校教师队伍老化现象严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欠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老化,有些学校平均年龄达到50上,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例如多林中心学校小学部教师平均年龄就大,年轻教师基本都抽调到初中。师资水平相对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部分学校教师学历较低,业务水平相对较低。如青山中心学校、宝库中心学校、新庄中心学校、多林中心学校等学校中,教师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学历多数是高中或中师文凭,尤其是小学教师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师是代课转正和民办转正的,他们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理论水平不高,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与城镇教师相比,业务水平仍然显得相对薄弱。

二是各学科专业教师缺乏。如青山中心学校、宝库中心学校、新庄中心学校、多林中心学校等学校专业数学教师只有一人或两人,特别是师范大学毕业的数学教师很少,大多数学校数学教师文化程度都是大专以

/ 13

上,但都是文科专业毕业的兼职或抽调小学教师来补充,很难较快地适应教学,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又薄弱了小学教师队伍。专业教师的不足既影响着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是部分学校校本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基于本校存在的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及具体可操作的计划,目的性和实效性较差,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比较凌乱,总结不能结合所做工作去写,较笼统和空洞,出现计划、过程性资料和总结不相匹配的现象,不能针对本校教学实际基于解决问题开展校本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提升作用不大。

【建议】拓宽培训渠道,做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是基于本校实际问题,制定务实、具体、易于操作的教师培训计划,计划后面附上具体安排表,体现问题性、主题性、连续性。

二是完善、细化制度、评价细则,引领教师加强业务自修,积极参与研训活动,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基于本校问题,挖掘本校优势资源,融教师培训、常规教研、校本教研、课题研究为一体,走研训一体化之路,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四是认真撰写总结,用数据、实例等佐证材料说明教师培训采取的主要措施、成效、问题等,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五是各校要针对学校办学思想的需要,基于学校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计划的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活动,做实校本培训工作。

六是切实加大对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开展师徒结对和青年教师大拜师活动,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帮扶非专业教师,解决学科结构缺编的现实问题。

/ 13

七是积极搭建平台,大力开展各类业务竞赛,以“展”带“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学研究有待进一步规范

【问题一】校本教研不能结合本校实际、聚焦问题,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一是研究问题过大。校本教研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过程,对象越小、范围越窄,指向越明,研究越深入,以小见大,以掌带拳,研究的问题一定源于课堂或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确定好研究主题是提高校本教研质量的前提。

二是有效学习不够。从展示活动中看,我县问题解决主要凭思考和经验,这无疑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围绕问题进行有效学习,是提高问题解决的源头活水,为用而学的理论学习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围绕问题开展有效学习是基础。

三是研究过程聚焦问题不够。展示活动中,观课点的设计泛化,聚焦问题解决的策略不够,聚焦问题进行活动是关键。

四是研修文化不浓。议课活动中,只有赞扬声、而缺少建议声,互动互助,共同提高的研修文化还没形成。学校搭建四个平台,促进研修文化的形成即搭理论交流平台,搭引领交流平台,搭展示交流平台,搭机会交流平台。

【问题二】课题研究重立项、轻管理,发展不平衡。一是课题研究发展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

二是重立项,轻管理。从市级课题结题准备工作和对“校本教研”小课题结题验收情况来看,不少学校重视课题的立项,疏忽过程性管理。

三是大部分学校的各级课题,还缺乏推广成果的环节。

【建议】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进一步规范教科研,引导学校和教师有效研究。

/ 13

各校要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针对本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积极开展基于问题和教师需求的主题教研系列活动,走研训一体化之路,把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学科教研和课题研究融为一体,努力增强研究问题的针对性、理论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研究制度的规范性。正确引导教师通过教科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切实为教学实践服务,使教研工作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 13

第二篇:中小学德育现状调研报告

县教育局关于全县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研报告**市教育局:近年来,我县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研究探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基本上形成了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家庭育人、社会育人、环境育人、心理育人的德育工作育人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玉教发电【2012】19号《**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德育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教育局组织人员对全县中小学德育和**职中德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分析,现把近年来我县中小学德育和**职中德育工作的主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步加强德育工作的措施分两部分简要报告如下:第一部分中小学德育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创新德育管理体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保障建立领导体制,学校德育工作有了组织保证。县教育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各中小学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学校德育工作有了制度保证。教育局建立完善了德育工作管理规章,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适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相关制度,确保了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有了人才保证教育局把德育队伍建设作为战略重点进行深入研究,坚持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部分。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以校为本,积极组织培训。实施了班主任竞聘机制,对班主任的政治和经济待遇给予了有效保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了师德评价机制,通过举办德育论坛、基本功大赛,专家讲学,外出考察等方式对班主任、德育主任、校长进行了分层次培训,有效提升了德育队伍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素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德育骨干教师。

(三)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全面实施三生教育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思想健康、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如去孙兰英烈士陵园、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孙兰英烈士殉难地祭奠革命先烈,到**县禁毒教育基地开展禁毒教育活动,开展“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组织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举行了“学雷锋做奉献,讲文明促和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学弟子归做文明人”主题教育,结合“五小工程”组织学生开展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养殖等劳动实践活动,配合2012年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进社区”的宣传活动,掀起清洁市容、“护绿运动”的高潮,这些实践活动,使中小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同时,丰富中小学生节假日参观、旅游活动的思想道德内涵,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中小学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中小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通过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少先队员、先进集体等活动和组织少先队员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评选各类先进分子;以遵纪守法作为重要条件,评选文明学生,为学生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切实抓好《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以下简称《规范》),保证德育行为规范落实。《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县中小学校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及中小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通过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宣传《守则》和《规范》,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协助学校抓好对学生的教育。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抓好规范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对中学生重点是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开设法制课.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预防末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作用,突出工作的针对性,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列为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他们在日常行为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教育他们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秩序,不在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电子游戏机室及其它不适宜青少年的场所出入和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家庭,落实家长教育和监管责任。注意教育多样性,寓教于乐。加强排查,特别关注两类“问题”学生:即经常违反纪律、屡教不改的学生和心理异常、行为孤僻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落实一对一或多对一的跟踪教育措施,防止学生违法犯罪。深入调研分析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个案,专题研究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和措施。全面实施三生教育。用“处理四个关系,树立一个观点,抓好三个结合,落实四个到位”的思路将三生教育工作落实到位。“处理四个关系”指:一是其他课程与“三生教育”课程的关系。整合课程资源,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二是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教育的关系。三是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四是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树立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热爱生活”的观点。“三个结合”(即与“三项教育”结合):生命教育与禁毒防艾教育结合,让学生自觉加入到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的行动中;生存教育与安全教育结合,通过强化身体安全和心里安全,为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知识、生存能力奠定坚实基础;生活教育与环境教育结合,教会学生面对现实,认识环保对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力所能及地改造环境,在自觉的实践中提高生活能力。“三个结合”由“四个到位”保障:组织结构到位,课程计划到位,培训基地到位,践行活动到位。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注重教书育人重要环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把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文明行为习惯、良好心理素质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二是保证德育课程的开展。以德育课题研究为载体,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保证每周德育课程课时。三是积极改进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五)开展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和场所建设情况充分发挥我县孙兰英烈士陵园、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小街),孙兰英烈士殉难地(六街),**县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引导功能和六街中学、小街小学农村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我县禁毒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在中小学生中的教育作用,坚持面向中小学生、服务中小学生的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把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于其中。

(六)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不断增加德育经费教育局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评估制度,形成县考核学校,学校考核教职员工的德育评价体系。不断改革对学校和领导、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加大德育的比重。以评估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引导学校德育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整改存在问题,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创特色、上水平。各中小学校把德育经费的科目列入预算计划,并保证经费投入,用于德育队伍的培训、德育基地的建设、德育科研的开展、德育设施设备及场馆的建设与完善、德育实践活动和表彰奖励德育工作先进等项目。

(七)加强中小学团队建设,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强中学团组织建设,把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总体布局,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配合学校党组织办好高中生业余党校。加强对中学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参与关工委工作,定期对少先队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考核和评估。学校党组织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活动,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培训体系。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少先队小干部实行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三是各中小学校根据实际创设文学社、广播站、小记者站等社团组织和篮球、足球、排球、象棋、舞蹈、跆拳道、书法、绘画、古筝、钢琴等兴趣小组,选派专业指导教师,定期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开展。抓好主题教育,增强德育实效。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中小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入党、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各校结合实际在德育工作的模式和德育内容的侧重上有所创新,有的在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等内容方面研究,并特色凸显,有的在道德体验、养成教育、主题教育、课题研究等教育模式方面探索,寻找适合本地或本校发展的完整做法。

(八)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里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通知精神。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以发展性、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以团体心里辅导为重点得心理健康教育,将心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地渗透到学科教学及班团队等活动之中,逐步提升学生心里健康的水平,从心里素质上提防和消除各种病态心里和行为的出现,防止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建立了在校长领导下,以心里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重点,班主任和德育课程教师为主体,逐步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和共同参与的心里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和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四是通过加强排查和心里测评,科学地分析和有效地发现有心里障碍者、心里危机者、行为偏差者和高危人群,使教育干预有重点目标,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九)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近年来投入资金250多万元用于学校文化建设,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优化,打造历史化、诗情化、艺术化、哲理化、人性化、生活化的校园文化空间。现已建成省级“乡村学校少年宫”示范学校2所,市级“养成教育示范校”5所,市级“家长学校示范校”5所,省、市级“绿色学校”16所,省级“园林单位”5个、市级“园林单位”7个,省、市级“文明学校”17所。涌现出一批理念先进、思路清晰、文化浓郁、特色明显的中小学校。

(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发挥环境育人的德育效能优雅的学校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活空间,是一种德育资源。目前,各中小学已经形成以环境教育作为德育环境建设的“点”;以校园环境、课堂环境、活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作为德育环境建设的“线”;以学科教学的有机渗透,与各种形式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构成德育环境建设的“面”;以学校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环境、社区环境教育相结合形成德育环境建设的“网”的德育环境育人体系,增强了德育环境育人的实效。一是构建校园环境建设。各中小学校不仅非常重视学校德育物质环境建设,而且积极营造人文环境氛围,把学校建成了一个富有时代气息、文化品位、人文关怀、绿色环保的新型校园。通过确立校风、学风、校训、校纪,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等方式,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陶冶了学生情操,塑造了学生灵魂,真正把学校建成了家园、学园、乐园和花园。二是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各中小学校要主动联合各级妇联组织,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认真办好家长学校,制定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开展家长会。努力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提供培训教育机会,通过专家指导、优秀家长介绍经验、家长互相支招、阅读家教书籍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班主任每个学期通过电话、短信、Q群、书信、家访等多种形式与每个学生家长联系2次以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教育孩子。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作用,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中小学家庭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队伍。联合当地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加强农村家庭和外来工家庭的家教指导工作,每学年有计划到这些家庭进行家访;特别是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加强离异和单亲、留守儿童家庭问题的研究,创新工作方法,根据特殊家庭的特点进行家校联系,根据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和管理。三是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二、主要问题通过调研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成绩显著,出现了一些新的局面。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部分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学校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有业绩,学校有光彩,这是现实的、看得见的东西;中高考成绩成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思想品德是隐性的,短时间也显示不出来,因而,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的花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上。2.德育工作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一是部分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状况,不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对学生评价缺乏综合性引导。教育内容与生活脱节,很多形式上的德育活动因脱离学生实际成了无效劳动,小学、初中、高中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衔接。三是由于受安全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以“不出事”为最高标准,部分学校很少给学生创设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的机会,只有课堂、学校的空间,导致学生很难有震撼心灵和刻骨铭心的教育实践,使原本实践性很强的德育成了简单的概念灌输和纯粹的道德说教。3.德育队伍建设还需加强。一是德育课教师队伍基本素质需进一步提高。二是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压力与政治待遇及经济待遇不相适应。三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信念在教师队伍中缺乏,学校对师德的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4.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亟待提高。这次调研显示,目前我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学生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缺乏自理自立、自我保护意识;二是部分学生的心理存在一定的障碍,耐挫折能力差,青春期心理问题严重;三是部分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务实化、功利化倾向,爱攀比,贪图享乐,不能吃苦现象严重;四是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迷恋网吧现象突出。5.家庭与社会的不利因素削弱了德育工作。一是家长不良行为的负面影响。不少家长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上,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正确教育方法,不良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出污泥而不染是非常困难的。随着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家庭的增多,这些特殊背景的学生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二是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中小学生影响很大,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较差,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分辨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社会对网吧管理不到位,网上的血腥暴力游戏、黄色信息等内容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一)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县教育局单独设立德育工作机构,并配足配强人员,加强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各级教学研究机构配备德育研究员,组织开展德育方面的课题、教学研究工作。

(二)完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要推进班主任培训工作,把班主任培训当作常规工作来抓,形成制度。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班主任的道德修养、工作技能和敬业乐业、开拓创新的精神,通过班主任的建设推动德育工作上水平。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课例比赛、工作论坛等活动,提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组织班级活动、开展思想教育等工作的能力。每个教学班至少配备一名副班主任,加强德育力量,培养班主任后备力量。

(三)落实德育队伍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校长、分管工作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责任,从上到下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一是校长或分管工作副校长开展好每周一次国旗下的讲话,定期开展校长接待日活动;二是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每周至少了解一个班的德育工作情况,至少找1个“学困生”进行个别谈话;三是班主任要密切了解全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状况,每天至少找1个“学困生”进行个别谈心或通过电话、短信、Q群等形式家访1个家庭,每学期至少与全班每个学生谈话3次以上,并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日志;科任老师要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激励工作。校长、分管工作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平时要有意识通过科任老师、学生干部或主动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情况。在工作中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逐级上报。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而致使应该发现而没能及时发现,发现后未及时上报或报告后未及时处理的突出问题,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将专任教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与从事班主任工作年限挂钩。一是教师晋升职称必须要按相关文件规定符合班主任工作年限要求,对班主任工作年限不足者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对申报晋升上一级职称者,在任现职期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优先上报。三是高级教师的职务续聘,必须在一个聘任期有1年以上的班主任工作年限,否则不予续聘。四是对担任班主任工作不足三年或是任班主任三年但工作不负责任的,不能提拔为学校中层干部。

(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经济待遇,保持德育骨干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激励机制,通过完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以及德育科研成果的评选奖励机制,提高广大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广大教师献身德育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和实效。加大德育队伍接受培训教育机会,尤其是要加强德育领导干部和名班主任培养对象的培训,积极为他们创造必要的进修学习和社会考察的条件,提升全员育人的工作水平。要为班主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支持他们经常地、细致地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在绩效工资中适当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争取在全县形成一种在校老师都乐意当班主任、当班主任有光荣感和优越感的良好氛围。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事关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切实肩负起我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使命,并以此次德育专项督导检查为契机,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把全县德育工作提高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二部分中职德育(**县职业高级中学德育)一.成绩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较好成绩。学校被命名为“云南省绿色学校”,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命名为“基层党建示范点”,荣获全国“十一?五”职教院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9月,被命名为“云南省文明学校”,被授予“2006-2010年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二、学生情况及存在问题1.家庭背景及问题农村家庭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孤儿身体残疾留守学生家庭家庭教育问题家庭家庭年收入10000元以上89.7%18.7%8.1%1.4%2.2%38.4%54.8%57%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十分重要,不能忽视,否则,学校教育就会收效甚微。**职中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农村,占89.7%。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长外出经商、务工家庭造成子女教育或多或少的缺失,38.4%的“留守学生”因老人们教育多有不当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或失业,或外出,为了生计,家长无遐顾及孩子学习。不少家长缺少教育方法,不能起模范作用,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一些学生,既不在父母身边,身边也无人照料,家庭教育成为空白。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容易在行为和心理上出现障碍,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问题学生”,这是学校德育中的难点。2.学习现状及问题自愿读职中厌学学习目的明确适应职中教育喜欢上政治课喜欢上专业理论课喜欢上实训课对学习成绩无所谓27.6%38.5%57.4%35.8%31.7%29.8%71.7%64.5%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中考”是他们难以启齿的话题,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与要求,迫于无法上其他普高或家长的压力而来到中职学校。在调查中有72.4%的学生不是出于自愿来到职业中学的,有的学生为了一张中专文凭,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在学校三年,不至于过早进入社会。很多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在外在压力下被动学习,需要老师督促,学习效果不显著。许多学生不会学习,学习中存在盲目的、没有针对性的倾向(占57.4%),在学习中时常感到迷茫,甚至厌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状况不佳。一部分学生虽然整天人在学校,却得过且过,无所事事。3.学生思德状况及问题(1)理想信念:很多学生对前途悲观,缺乏自信,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长处,不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在调查中有59%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毕业后将从事什么工作,有39%的学生在学校经常感到孤独。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认识错误,希望过高,不切实际,职业设计不当,不懂得任何成功都是从最基层干起,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在聊天座谈中,有不少学生说,毕业后想做演员、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职业理想的错位势必影响中职学生的日后发展。(2)道德品质:总体来看,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待提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3%的学生有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39%的学生平时不能遵守社会规范,33%的学生不能自觉爱护公物,32%的学生否认“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有36.8%的学生缺乏吃苦精神,责任感不强,诚信不够,自制力差,做事不能善始善终。(3)法纪意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在价值判断上有问题,例如,有32%的学生认为挑战法纪是勇敢的表现,17%的学生认为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20%的学生为了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敢以身试法,24%的人认为损坏公物不是件什么大不了的事。这些学生的数量、行为、认识虽然不是主流,但能折射出学生法纪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职生是善于模仿的,如果不能对这些思想与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其危害将进一步扩大。(4)心理状况: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加之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意志薄弱、自信心不强(74%人对未来没有信心)、自控能力差、价值判断错位、人际交往障碍、缺乏进取精神、做事犹豫不决、过分悲观与盲目乐观,行为怪诞,语言不文明,往往有与一个高中生不相符合的语言、行为,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若得不到有效的矫正,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成长,也会使整个学校教育事倍功半。三.教育对策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现代德育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反映出来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令人吃惊,也就不得不叫我们深思。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式,增强实效性,就必须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拓宽渠道、注重过程,改革德育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与针对性。1.转变观念,摆正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观念的更新比技术的进步更重要。”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为此要狠抓理论学习,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思想、观点、理论。首先是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其次要彻底改变认为“抓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是班主任的事”,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先成人再成材”的思想,做到德育工作“全员化”齐抓共管,保证每一项德育工作都能落实。第三要加大对教师德育工作能力的培养。2.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德育工作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开展“每周德育报告”活动,由班主任将一周来班级或个别学生思想与行为以书面形式向德育处报告,有学生基本信息,有违纪记述,有现象分析,便于德育处及时掌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在德育工作中,要求德育工作的方法要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因人施教,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自己能转化自己的错误思想,自己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教育自己和别人。在实施自我教育时,首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实践自我教育。如在班干部任用时,可采用自由组合方式确定班干部,或采用轮流当班干,或采用聘任班干部,或班主任助理制度。其次设是设置情景、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去体验“自我教育”的喜悦。3.实施七项育人工程(1)实施安全育人工程安全不保,何谈教育?为了确保安全,营造“平安、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制定《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实施安全育人工程,利用校会和升降旗仪式等集会活动,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不断加大安全督促检查力度,在每个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还要在防假、节日、节庆等时期,重点组织安全检查。在检查活动中做到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一律登记造册,建立台帐,逐一落实到分管领导及其成员中,严格要求,限期整改。(2)实施教书育人工程一是政治课教师挖掘政治课教学中的育人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现代道德观念、法制意识。二是就业指导与训练科任教师挖掘教学中的育人因素,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家庭,了解自己,正确的定位自己”,争取成功就业。三是文化课教师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利用各种高中阶段的文化知识武装学生头脑,陶冶学生情操。四是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挖掘育人因素,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树立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应用科学的科学精神。(3)实施活动育人工程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集体感、荣誉感,树立竞争意识,二是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各种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学生免疫力,扩大知识量。三是举办法制教育周,使学生心灵受到震动,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洗礼,行为得到规范。四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为学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五是加强教学管理,对全校的学风和个别班级进行整顿。六是加强“三操”管理。体现了青少年学生应有的朝气和精神风貌。七是开展军训巩固训练,巩固军训成果,强化纪律意识,转变作风,规范日常行为。八是加强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九是实施“校园服务令”。(4)实施管理育人工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实施管理与人工程,管理育人。实施“四制”管理,严格劳动纪律,坚持佩戴上岗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严于律己,做好学生的表率。设置门卫、学生宿舍管理3个岗位,6个专职人员。在这三个岗位上,每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值周领导、值周教师每天巡察、检查上课情况、早、晚自习、“三操”情况及学生证佩戴情况,并详细记录。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对违纪学生及时帮助、教育。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班务管理和课堂管理,严格考勤,使学生安于校园、安于课堂,以学为主,完成学习任务。德育处和团委组织、协调各种管理活动和育人活动,努力营造良好和育人环境。(5)实施服务育人工程要求全体教职工树立“必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学生观,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育人。总务处、医务室、食堂负责全校的“吃喝拉撒”,每个环节、每个工序都要到位。小到一盏路灯,大到生活用俱的添置,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保障正常运转,努力改善主活条件。全校教职工,尤其是后勤人员以热情的服务态度、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分忧解难。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后勤工作有了较大改进。学生宿舍全部装上电话,方便家长、学生联系。水、电、路都得到改造、修建,美化、亮化了校园。(6)实施环境育人工程注重校园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环境育人。2008年,投资700万元扩建工程项目中的教学综合楼、新校区场地、道路、新大门投入使用,经过绿化、美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了“**楼”、老教学楼的改造工程,拆除了红砖房,新建了汽修专业实训操作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电氧焊实训实作室,装备了网络机房,添置了部分课桌椅、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路灯,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为培养合格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办学实力。(7)实施帮教育人工程开展以下“一帮一”帮教活动:①中高职教师与新调入或新分入教师结对;②全体科任教师与后进学生结对;③有经验的老班主任与部分教师结对;④党支部委员与预备党员结对。尤其是导师制的实施,对后进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得到了加强。面向新世纪的德育创新,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树立以认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观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重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注意拓宽德育的渠道,构**育网络,形成德育的新格局,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科学性。

第三篇:中小学德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根据东宝区教育局在全区开展中小学德育现状调研安排,我们深入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利用近二周时间对子陵镇附近的几所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就当前学校德育现状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采用问卷试抽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分别对小学1--6年级,初中7--9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其中,年龄段为7-16岁。通过抽样调查,经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了一些统计结果。

一、农村“留守孩子”现状调查

父母外出打工,远离家乡,在我们农村学校产生了一大批被称作“留守孩子”的学生。农村学校留守孩子的比例较高,有的中小学达40%~50%。生活费用每月由父母直接打入孩子持有的银行卡中,月均300—500元。80%左右的孩子只能每年春节和父母相处一周或10天。孩子经济自主开支,较为封闭自私、不易与他人交流,亲情较为淡薄,缺少感恩意识。亲情缺失所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农村学校留守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80﹪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10﹪达到冷漠程度。嘴上常挂着的一句话是:“关我什么事?!”或“和我有什么关系?!”

在留守孩子群中,由于常年脱离父母的监管,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偏颇得不到及时矫正,于是一部份留守孩子滋生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利己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一些正常的行为举止发生了扭曲,诸如酗酒、抽烟、早恋、泡网吧等。

二、农村学生中的心理亚健康现象现状调查

农村学校中处于心理亚健康的学生为数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自卑(大约有10﹪学生有自卑感)。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总感觉自己不如他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即使是稍加

努力就可完成的任务也会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②孤僻(大约有2﹪学生有孤僻症)。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不愿与他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③怯懦(大约有8﹪学生比较怯懦)。主要表现为胆小怕事,进取心差,意志薄弱,遇事好退缩,害怕挫折和失败。④神经质倾向(大约有4.5﹪学生比较神经质)。主要表现为易紧张、好激动、敏感多疑、容易沮丧。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家庭经济稍好的家庭大都把孩子送往城区学校就读,这种情况在一些农村中小学占到本地当年招生总数的20%--45%。可见诺大的校园空空荡荡,留在本地就读的学生由此易产生自卑感和颓废感。

三、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

1.主观上认同和维护社会公德,但主动性不够,并且在基本公德素养上存在着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淡薄的倾向。《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当前社会提倡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有70%的学生表示能够遵守,3 0%的学生表示基本能做到,说明广大中小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在关于“在公交车上是否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及“是否愿意帮助贫困学生”方面,86.8%的学生表示会主动让座,但在实际中做的较少。“随手不丢垃圾,有75%的学生表示能够做到,25%的学生表示基本不能做到。但是实际行为与道德观念还是略有偏差。调查显示80%的中小学生愿意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另外,中小学生的家庭参与意识较强,有60%的孩子对家庭中的事能主动参与并发表意见,有45%的孩子希望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愿意以朋友的身份与父母沟通。然而,有15%的中小学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但家长不让做,只让孩子回家后做作业。有23%的中小学生想参与家庭中的事并发表意见,但父母反对。这说明许多父母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较大,习惯用专制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孩子与自己“平起平坐”,或者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 ,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这样便影响了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行为实践,长此以往,必将削弱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养成。

2.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生态度的务实性、理性,但有时自我意识膨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生理想。在回答“你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什么”时,45%的青少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有35%的青少年是为了“谋生的需要”,或是“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在问到“你的人生格言是什么”时,34%的青少年选择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10%的青少年选择“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而选择“机遇”、“人际关系”、“有个好父母”的分别占8%、6%、2%。但问到“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时,15.7%的青少年回答要当明星,l0%的青少年回答要当官。在回答“当国家或集体需要你做出贡献或牺牲时,你采取何种态度”时,“勇于牺牲,敢于奉献”的占16.7%,“在不损害个人的前提下奉献”的占32.4%;在回答“你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吗”时,90%的青少年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由于青少年道德规范不够健全,对道德行为的监督还不够严格。在“看到别人作弊,你的想法是什么”的选择中有近60%的学生做出了“自己不作弊要吃亏”的回答,有7%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有机会也会作弊”;“高考要求学生签诚信承诺,你认为有用吗”,选择“作用不大”和“无济于事”的占50%。

3.接受公平竞争。注意团结合作。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青少年更加体会到团队精神对事业成功的积极作用。85%的青少年愿意接受公平竞争,不赞成“竞争可以不择手段”;有98.6%的青少年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的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表示“赞成,很有道理,应该提倡和发扬”;但也有1.4%的同学认为道理不错,但不切实际,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说明还有部分农村青少年比较自闭,对团队的活动没有信心,不甚积极。

4.社会评价和交往方面表现出农村青少年质朴的人际交往观。对自己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农村青少年态度是坦然的。如“你对自己是一个农村学生自卑吗”,有98.4%的学生选择了否定答案;“你对自己农村生活状况满意吗”,有76%的同学回答“满意”。对自己的诚信度回答,有近85%的学生回答“非常好”或“比较好”,只有15%对自己的评价较差。“同学向你请教时,你会怎样做”这一问题中选择“详细讲解”的占60%,“简单说明”的占40%。

四、课题调研组对德育调查现状建议和看法

1、加强学校德育专干队伍业务技能的提高培训。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培训部门制定详细计划,分期分批举办德育专干培训班。

2、大兴学校德育研讨之风,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方法和路子,精心设计德育精品工程。建议制定常规化的学校德育研讨制度、全区研讨制度。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开放校园德育精品工程。

3、整顿和建设好学生心理咨询室,配足配齐心理咨询专任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要提早介入,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学校多开展一些德育活动,将德育时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教育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的,什么不该做的。

5、利用各种法定节日和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

6、更多的关爱留守孩子,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列入团队常规工作。

第四篇: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老凹坝乡中心学校

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研的通知》(黔教办法[2009]41号)文件、地区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研的通知》(毕地教办法[2009]36号)文件及纳雍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研的通知》(纳教字[2009]21号文件要求,我校从通知之日起至3月23日前深入各校点进行实地调研,特作如下调研报告。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校高度重视“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充分认识法制教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央、省、地、县、乡的有关要求、把“中小学法制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了学校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认真抓好了这次“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研工作。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抓好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中心学校成立了全乡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郑明贵(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田维均(中心学校副校长)

侯基权(中心学校副校长)

成 员:中心学校各办公室负责人

各片中心校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中心学校行政办,宋安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丁贵云同志为工作员。办公室负责抓好全乡中小学法制教育的资料管理工作,并负责这次“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调研的资料上报 1

工作。

三、调研内容

1、本校贯彻落实中宣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07]10号),省12个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工作的意见》(黔教法发[2001]451号)和《全省教育系统开展普法和依法治教工作第五个五年规划》(黔教法发[2006]318号)文件的情况。

2、本校建立健全依法治校和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情况。

3、本校配备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情况及其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情况。

4、本校实施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主要形式及其效果。

5、本校法制教育“四落实”(教材、计划、课时、师资)情况。

6、本校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把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地理》;高中的《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作为法制教育骨干学科,充分挖掘这些学科的法制教育内容,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情况及其效果;在语文、生物、体育等学科中挖掘法制教育内容,渗透法制教育的情况及其效果。

7、本校开展法制专题教育的情况及其效果。

8、本校对教师进行法制教育的情况。

9、本校法制教育基地建设及发挥作用的情况。

10、本校在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建议和对策。

四、调研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就要深入的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公民的法律素

质。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群体并且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对这一群体的法制宣传工作又显得愈发的重要。

第一,这是由青少年这一社会群体在国家发展法制社会长远目标中的战略地位决定的。从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来看,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既是建设完善的法制社会的需要,更是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

第二,从目前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来看,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特别是守法懂法的合格公民越来越成为历史的趋势时代的要求。但是由于自身物质条件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中小学的法制安全教育存在着缺陷。

因此,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在青少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青少年法律素质的养成上下功夫。

五、本次调研的方法

1、理论探索与实证调研同步

青少年是特殊的群体,也是个复杂的群体,在整个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对包括在校学生,闲散在家的适龄群体进行了调研。同时还对这一群体相关的家长,老师等进行了适当的调研。在从事“实地调研”这一实践活动的同时我们还适时地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适当的“理论探索”:一是在总结现有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资源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这一教育的内在规律性及其有效方法论。二是从自身评价,他人评价,社会规范评价等诸多方面对当地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尽可能真实的界定和评价总结。此次调研以这两项探索性的理论建设为线,使得全面系统地而又实际的把握当地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状况,提升对这一社会问题的理性认识水平,进行最终的总结分析。

2、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依据本次调研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对收集的材料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六、当地中小学生的法律能力现状

1、传统势力的思想对学生的法治思想形成阻碍极大。很多学生面对社会常见的纠纷的解决上受传统势力影响很大所以他们的解纷方式与整个社会显得极为协调,很少涉及法律途径的运用。这一方面

虽然可以起到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某些传统和习惯的延续和继承,但是在现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点值得每个的人关心和注意,因为如果这一代学生缺乏现代法制意识,那么整个中国公民的法律素质就会大大下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也会放慢整整一代。

2、价值取向的局限降低了学生对法制教育的认同度。学生把升学当作第一要务无可厚非,但是升学率肯定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所以不可能太高,这就决定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自己都必须把“成人”教育放在首位,因为升学率低就会有很多学生会直接进入社会,所以合格公民的树造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七、改善当地法制教育现状和提升当地中小学生法律素质的建议 首先,丰富学校法制教育途径和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作用。

1、寓法于教。发挥学校课堂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寓法制教育于课堂之中。这种课堂既包括平常的德育和智育课又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班团活动。长此以往,对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打造具有丰富法制内涵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进行法制教育,将学校法制教育与上级有关组织的“法律进校园”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法制讲座;观看法制宣传片;欣赏法制图片;建立“问题生”成长档案、“法制知识竞赛”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

3、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以学生分组为单位分别到法院、公安局、派出所和看守所等单位,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帮助学生认清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体会到法与自己的关系,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层面增加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增加实地教学的效果。

其次,发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和社会有关教育资源的辅助作用。

第一、制定本地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良好局面。这种纲领性文件最起码应该包括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目的与意义;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中小

学生法律素质提高所需的社会氛围与学校法治文化环境;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政府和社会支持和政策保障;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师资培训教材配备。

第二,有关司法机关应该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加大承担针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从长远来看,只有搞好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才会缓和。司法机关不仅应该做好国家有规定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又该从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创新教育宣传的方式,坚持“送法进校”等传统。

第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家庭是社会整体的最小组成单位,学生的许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具体的知识都最早来自于家庭,法制教育也不例外,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但是从实际考虑当地家庭中的家长自身法律素质不高,所以教育过程中力不从心。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加强针对公民的法制教育不仅仅关系着一代人的法律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还影响着下一代。这就为我们的全民法制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站在对民族和国家负责的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角度出发,加大对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家长的法律素质,从而从侧面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老凹坝乡中心学校

2009年3月24日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状况及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目前,基础教育整体仍处于转型期,包括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旧教材向新教材转变,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形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具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转变,学生由消极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学习的转变。教师是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及时了解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教学的情况,有助于有的放矢地把新课程改革推向深入,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20xx年9月至20xx年4月,教师进修学校和各中心校、县直校、幼儿园一起,对全县一线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和教学现状做了较全面调查和统计,建立起“**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监测系统。”此次调查对象包括3380名教师和学校部分教育干部,基本上概括了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全部,调查是真实、有效、可信的,在我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另外,教师进修学校在20xx年10月至20xx年11月,分别对大杖子乡、挂兰峪镇、大水泉乡和北营房镇的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培训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取得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基本情况 ⑴性别和年龄结构

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男教师女教师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0岁以上人 数比例人

从表中可以看出,女教师占51%多一点,性别结构基本合理;31岁至50岁教师占65%,说明这一年龄段教师已成为我县教师的主体,这部分教师从教时间较长,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有利于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仅占21%,而且大多已接近30岁,其中26岁以下的教师仅占5%,这说明我县教师的年龄结构已出现断档,年轻教师数量少,教师后备力量不足,这会严重影响全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⑵学历情况 研究生

(硕士)本科大专中师其它(高、初中)非师范类人 数比例人

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130.38%115434.1%145743.1%71921.27%371.09%70220.77%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专以上学历占77.58%,教师学历提高的积极性很高,中学一线教师的学历达标(大专)已接近100%;中师学历人数为719人,说明近61%以上的小学教师已经取得了大专学历;研究生比例很小,仅为0.38%;还有702名教师属非师范类学历(包括非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直接到学校任教或是原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教师在职进修的学历属非师范类院校的)。这部分人当中已有309人参加了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非师范类在职教师教育类课程培训与测试”。高级职称

(中学高级)中级职称(中一和小高)初级职称

(中

二、中

三、小

一、小二)无职称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2247%219665%88526%1755%⑶职称结构

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65%多,以成为主体,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新路,注重总结经验,多出教学、教研成果。

下载大通县中小学教学现状调研与质量评估报告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通县中小学教学现状调研与质量评估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教师状况及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庐山区中小学教师现状调研报告 黄萍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目前,基础教育整体仍处于转型期,包括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旧教材向新教材转变,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教育状态确实令人担忧。一.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

    中小学教师状况及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目前,基础教育整体仍处于转型期,包括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转变,旧教材向新教材转变,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向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和学......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五篇]

    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2 2 篇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调研报告 1 为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体育课堂安全防护措施现状,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和......

    天长市大通镇调研报告

    天长市大通镇“三下乡”暑期调查报告摘要:本文主要记录2009年7月7~10日,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对天长市大通镇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危机下企业发展的所见所闻及一些感悟与思考。结吅自......

    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一、基本情况 2015春季学期,**街道中心学校所辖范围内共有中小学11个校区(小学8个,初级中学3个),学生共有10530人(小学部7196人,初中部3334人),614名教职工(小学317人,初中部教职工297......

    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报告[推荐]

    当前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我市共有中小学68所,其中,小学42所,初级中学30所,普通高级中学3所,聋哑学校7所。全市中小学教职工总数6433人,其中小学3499人,初中......

    关于全市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中小学德育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