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修改意见)(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17:5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修改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修改意见)》。

第一篇:小班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修改意见)

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也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如何体现小班化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优势,是一个研究的趋势。所以本课题较有研究意义。接下来就本论文我提一点个人的意见,由于水平有限,如有不对之处请谅解。

⒈题目:标题比较大,最好增加一个副标题,如:小班化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四年级下册语文《》为例

⒉摘要:一般包括意义与现状、策略、假设的效果。而本文中只有意义,没有现状,策略“我们从四方面进行控制”表达不是很清楚,假充的效果没有。

⒊一般论文:正文由三部分组成,为什么要研究,怎么研究,研究有何成效。而本文只呈现了怎么研究,缺少头和尾,因此似乎更像经验总结,格式上需要修改。

⒋论文中每一个观点的呈现,都要有比较贴切的案例呈现,来佐证你的观点,而本文中只有第一点呈现了一个比较简略的例子,而且也看不出什么,后面观点的呈现没有案例呈现,需要增加。

⒌为什么要研究最好以一个具体的教学例子呈现,从中分析出合作学习的必要性;研究成效最好以对比前后测呈现,这样比较显性而且有说服力

小班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如何对这一教学形式进行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我们从四方面进行控制。合理分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

情感得到交流,能力得到培养,并能学会交往。合理选择合作契机,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加以指导帮助。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利用多元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关键词】小班化 合作学习

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在30人之内,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单纯的人数减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充分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师生之间、教学之间、书本与方法之间等诸多方面的和谐互动,注重每个受教育者平均所能得到的教育和关爱时间、精力的扩大。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分享各种教育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的教育,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等。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所采取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主人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是从小班的特点出发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探求、摸索、借鉴、吸收,我校对小班化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旨在通过对教学形式的强化,来实现最优化教育,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使小班化教学在实践中更富有操作性。

一、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学习小组由4~6人组成,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分组,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知识基础、学生成绩、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分组中要注意优生与学困生的搭配,同时小组成员要没有矛盾,选择好的组长也很关键。

过一段时间后,合作学习人员组合的各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教师应随时、充分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分析原因进行重组。合理分工有一个过程,刚开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工,然后过渡到学生自己协商分工。

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例如在上小学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一课中的第一次合作学习时,我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就明确提出:1.按组员顺序号将各自整理的要点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2

2.后交流的学生不要重复前面同学的观点。3.每组评选一份优秀作品。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也有听的任务。明确了职责任务,每个学生就知道了合作活动中做什么,怎么做。

专家分析建议:组织小组学习,教师要善于思考,让这一学习方式与所教内容融为一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交流,能力得到培养,并能学会交往。

二、寻找契机——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的智慧和创造性。事实上许多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同桌、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相互学习、互为补充来达到探究和解决疑问的目的。当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学生个人思考、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时,答案多样性时,问题涉及面大,学生回答不全面时,学生意见不一样需交流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我经常在识字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识字教学贯穿于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教学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 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字音、记记字形、给生字找找朋友、用生字说说句子。当教完某一课的生字后,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习巩固, 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 一人讲读音字形结构等, 其他成员进行检查纠正;一人读, 其他成员听写等等。然后, 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 将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 进行组际交流。这样, 不但可以让教师腾出时间对困难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合作互助的精神。

在对词语理解时也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契机。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词语说句子, 通常情况下, 一个学生一般只能说出一两句, 最多也不过四五句, 而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时, 结果好几个小组说出的句子竟达到了十多个。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发现,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和作用, 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讨论前,要指导他们认真读书,做到“三看一查一发现”,查检生字难词。要求边阅读边动笔,在课本上根据自己阅读情况圈、点、批、划,还可以把想法的要点写下来。学会倾听和表述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合作学习中,需要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表达和倾听,这是一种双向互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 3 的见解,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思考中有益的东西,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集体的意见。

三、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学生合作前应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向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内容、合作学习的目标及方法。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述时间不宜过长,量不宜太多,规定要求不宜过细,因为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会制约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不应该放任不管,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交流活动中。在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对合作任务不明确的小组教师要补充说明;对偏离主题或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加以指导帮助;对组内成员合作较协调,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教师要予以及时的肯定等等。我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进行组织协调。学生毕竟是学生,即使他们拥有较强的自学探究能力,在没有组织的学习中,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要教会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的方法,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当然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以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我在实践中,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在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发言不够大胆,有的小组展示机会较少等等,这时教师应当加以调控,让发言机会多的同学让给发言机会少的同学,鼓励不敢发言的同学大胆发言,积极与别人沟通。对于发言机会不均等的小组,也要适时加以调控,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快乐。

2.适当点拨指导。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对比、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化,逐步排疑解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时常会有学生因学习难度偏大而思维受阻,使学习陷入困境而不能深入进行。优等生要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而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同伴。

3.及时总结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每个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完毕,教师都要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每一课时结束,教师应当对学生当堂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等给予总结评价。评价应当以激励为主,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应指出纠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反思不足的教训,进而使每个小组不断进步。

四、多元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成效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学生发展参差不齐,教师如果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势必不合理,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催化剂。

首先,评价内容多角度。评价内容不应该只是针对学生合作后的结果评价,应该包括:学习态度,组内互助,课堂表现和学习结果评价。其次,评价方式多样式。用语言评价、文字描述、分值制、等级制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多样的评价并非要教师简单的把评价方式不断变换花样,而是要以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和获得情况为基础,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作出中肯的评价!对于课堂上的即时提问,主要采取语言评价的方式,评价语言因人而异,对基础差的学生,评价语言应该以鼓励为主,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鼓励其参与教学过程。而对于那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应尽量提一些稍微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再次,评价主体多元化。(1)同伴互评。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在自学的基础上组内合作。这样的话,既可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客观公正的态度,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为了能得到同伴的肯定,学生会主动积极的学习,得到同伴的肯定后,他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会更高。(2)组际互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之后,别的小组要对这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评价,既能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还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3)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要注意作出恰如其分的、具体的评价。如: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等。这样的评价会让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亲切,也给学生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4)学生自我评价。每节课 5

最后腾出3分钟,让全班的学生从知识结构、方法收获、知识疑问、合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学生回顾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已经掌握、收获了哪些内容。遇到哪些问题已经通过讨论研究解决了,如有疑问不能解决,可以记录下来作为下一节课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等等。

总之,新时期素质教育需要小班化教育。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它能充分利用小班班级容量小、师生交往空间大的优势,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体现小班化教育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就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评价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堂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2..谈小班化中的合作学习谢小峰 《文学教育》2012.10 学术沙龙

3.农村学校小班化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初探 梁正生 《课堂教学》 2013 NO33.66 6

第二篇:小班化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班化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中强调学习,强调反思,强调合作,更强调创造,强调个性。围绕课改,我的小班实验以“和谐发展,追求个性”为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通过缩短师生距离,尊重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这些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时间提问,有空间提问,更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

一、重个体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应该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并获得成功。大班教学由于人数过多,一个教师面向四五十个学生,时空受到很大限制,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在下面听,难以实施个别教育。而小班化教学的教师可以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教师能及时发现他们的独特性,对于优生鼓励他们冒尖、创造,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胆子小的学生在教学中就可以给他们创造合适的发言机会,培养自信。对学习吃力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个别辅导,耐心帮助,给他们充分的学习时间,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的引导手段。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小班的教学结构特点,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着力点:

1、在备课上入手,力求突破。

学生少,在备课中,我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关注本班学生的学情。在教学设计时,多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学习因素,力争能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各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允许差异的存在,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中相关学生的回答,尝试备教学个案,作到心中有数,做到这个问题下去,应该由哪类学生回答,从而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2、在教学上求“实”求“特”。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做到给学生主动探究自己学习的时间,从中,教师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开展课堂个别辅导。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的形式,结合使用集中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首先,我办求自主开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是一片愉悦的乐土,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舞台。我在语文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开放、平等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有思想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同时,实行开放教学,多创设学生学习表现的机会,多给他们选择的权利,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我设计小组学习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学习版块,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其次,凸现互动——对话的教学。俗话说: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我努力搭建师生互动的语文课堂,实现心灵对话。在这个环节中,我力求让优等生和后进声进行交流,在伙伴的相互学习中感悟。最后,我注重探究——发现的课堂教学。一方面,我精心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探究、研讨之中,尽量让学生动起来;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我认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不在于课堂多么完美,而在于共同探讨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善于发现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3、在批改上求“细”。

即批改作业时不放过每一个细小处,同时努力做到面批面改,即时订正。在小班化教育形势下,由于班级人数少,非常适宜于教师布置作业后的面批。显然,这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在辅导上求“全”,关注个别辅导。

我在教学辅导中,注重针对性,因人而异,方法多样,在对待优生上,以扩充与提高为主,中等生以补充与转化为主(向好转化),差生做到多关心,多辅导,多接触,多面批。

二、关注每一个学生,体现教育的平等性。

小班化教育教学为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可能性,作为小班化实验学校的教师,我尽最大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为他们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小班班级规模小,人数少,座位排列可以根据课的特点进行变换,教师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不是只站在黑板前或讲台后,而是在更大范围内来回走动于教室之中,最大限度地和每一个学生接触,这样师生之间空间和心理的距离大大缩短,使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较之于大班有了更大的可能。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和老师一起学,老师也做到了“蹲下来看孩子”,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走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自己也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这就是小班化教学的一个亮点。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

1、让每一个孩子在一堂课中至少拥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对于不举手的同学,作为教师应给予引导,奖一奖,压一压。

2、班级中的学生轮换拥有进行各种表演的机会。表演并不是几个优等生的专利,也许有的教师会担心让中等生甚至后进生进行表演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教学效果,我想我们的教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课堂教学不要追求形式走过场,我们应该为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而感到高兴,因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暴露的不足展开积极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得到真正的提高。

3、多为学生创设全员参与的机会。这不仅仅是指集体表演、齐读、小组讨论等形式,还指当个别人在发言时,其他的同学是不是也拥有学习的机会。比如让学生在上课前背一段好词好句,当一个学生在背诵时其他的学生是不是被忽视了呢,不是的,我要对他们提要求,他们必须认真倾听,仔细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那个同学一背完,教室里就会齐刷刷举起好多小手。这样,教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减少一对一的低效教学方式。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态,如果许多学生开始走神了,我们可以随时调整自已的课堂策略。

第三篇: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小结

2011年10月------姜雪琴

《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作为学校总课题的子课题,我参与这个课题的研究已经有一年了,下面仅就三个部分对我参与的课题阶段性研究作简要小结。

一、现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学习,以集中统一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先后学习了《基础教育程改革纲要》、《此岸与彼岸》等文件书籍,订阅了相关教学杂志,汲取信息和营养,尽量使自己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并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2、平时注重积累,已经把前期做的一些工作撰写成论文。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经常和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课题组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大多数采用的展示活动由这样几种:小组集体展示;小组选代表展示;课堂中个人独立思考后发言,其他孩子根据这个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课后作业进行展示,这包括做的好的也包括错的多的。做的好的是为了给其他孩子做出榜样,错的多的是为了让其他孩子从别人的错误中找到原因,并且以后要自觉避免发生同类型的错误;设计一些适合孩子们课后集体研究探索的练习题,让孩子们通过课后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复习课时,我就提前安排学生课后进行知识整理,用你认为最好的、最合适的方法进行整理,可以是图表类的也可以是文字类的,结果在第二天的课堂中,班级有3个小组采用的整理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样既节约了课堂上的时间,又有效的把小组的活动延伸到了课外。

无论是孩子们的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还是个人发言,都能做到教师耐心引导,给足孩子们讨论、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展示自己。当然要做到有效,老师的指导一定必不可少。在这些教研活动中,大家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另外我在班级课堂上开展了“小组合作创新作业设计”“我是小老师”的活动。

1、“小组合作创新作业设计”:我让孩子们自由组合,人数不限,自主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完成一份有价值的作业。作业设计形式不限。活动开展以后,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是一些比较差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优点,他们这些人被老师和同学遗忘,有了这样的展示机会,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的,因此他们十分珍惜。看着他们呈现出的作业,我很开心,也很得意!

2、“我是小老师”:这个活动是和创新作业紧密结合的。孩子们除了完成这样的创新作业,还要能够把自己完成这份作业的想法和思路跟全班同学交流,班级的其他孩子在听别人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提问。就这样,既让孩子们展示了自己,有锻炼了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汇报讲解的时候,小组长就特意把一些很简单的话留给他们,这样等于全班的孩子都参与其中了,这也符合我们学校提出的几个百分百哦。

二、实施阶段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教学进度基本与课题时间安排保持一致,但具体操作时略有滞后现象。

2、内容有待作进一步调整。根据具体的课题方案,提高小组展示有效性的具体策略有待进一步探讨。包括小组展示的具体形式、小组展示之前老师的定位以及如何把小组的展示始终贯穿于我们整个数学课堂中等。

3、在总结反思中感到有困难,理论层面知识明显匮乏。

4、平时教学中还没有养成及时把自己的所做所想记录下来,导致一到进行小结时,就发现没有东西可写。

5、自己的这个有效展示的课题如何跟我们学校平时要求的“五个百分百”切实结合在一起,还需要自己多想想办法。

6、小组的展示并不是任何课题、任何题目、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的,它也需要一定适合的内容。如果是遇到一些单纯计算类的,我所开展的两个活动就很难取得一定的成效了。

7、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真正在小组展示中展示自己。还是存在个别孩子只是在小组里露个脸的情况,他们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

8、展示是不是真正有效,还欠缺一个评价的方法。

三、下阶段的一些打算

1.通过这些活动,我已经感受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展示机会。毕竟在课堂上,大部分的展示机会都属于一些好同学,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尤其是差生,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还有在这些展示活动中,如何真正做到有效,我觉得方法和要求还有待改进。不能让展示流于形式,而是要让孩子同过参与展示,真正能够从中获取新的知识或者是技能,不能只图热闹。

2.“小组合作创新作业设计”和“我是小老师”的两个活动我打算继续开展下去,但可能在小组活动合作的时候提出一些更加具体的要求。比如说:作业设计时,请分配好每个人的分工,不能一人代办;课堂展示讲解时,要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就如同课堂上老师上课一样,有提问,有回答;老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及时地对每个孩子、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及时地评价,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展示是不是真正有效,也给其他孩子一定的启示,告诉孩子们以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才会更好。

《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小结

2011年11月------姜雪琴

我校自实施“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课题研究以来,本学期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对小班化课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小班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以研究课堂教学中互助共进教学策略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互助共进,努力达到教学的四个目标,即“发扬学生个性化”、“小组合作民主化”、“课堂教学的开放化”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编排合理的合作小组,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我们是小班化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新课程实施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课桌编排形式,使课桌的摆放与教学活动的性质及参加人员的需要协调一致,使教学活动在相应的课桌摆放形式下获得最大的效益。实践中,我们感到本班学生学习基础及个性特征的差异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学生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我们有的放矢地采取了“同质或异质分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同质,有利教师重点辅导,是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异质,有利于同学相互帮助,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将学生三人或四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分组时考虑学生们各方面能力差异,每组均衡配置,设组长一人,其他学生也各有分工。例如:组长、检查员、记录员、汇报员等。组长经常轮换,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领导者,以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小组每个成员的组织才干。通过角色转换使每个小组成员都感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

二.活用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以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为主题,以学生的爱好、个性为出发点,布置教室环境,在语文课上教师通过学生创设的情境进行习作练习、自编自演童话等活动培养了学生感受美、享受美、体会美;同时结合语文学科和校园经典特色活动相结合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赛诗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通过互动也展示了学生背诵古诗的能力。刘建华教师利用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数学智慧园”,开展“考考你,看谁棒”的活动,每天请一个小组出一道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来考其他的同学,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互相交流、合作,看哪一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难题,就请这小组同学推选一名发言人当“小老师”进行讲解,学生兴趣浓厚,跃跃欲试,不仅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又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科学课上,同学们还设计了“天气预报我主播”的预报牌,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此外,班级还设置了“小小展示台”,同学们将自己满意的作业、小制作、图画进行展示,每周一轮换,增强了孩子学习的自信。英语课上,老师让学生们在已初步掌握单词的基础上,发挥小组合作互助共进的优势,让已掌握的同学帮助还未掌握的同学,共同进步,提升小组实力以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有时,让小组合作表演课文对话(对话可做适当改编),并设最佳表演奖、最佳口语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三.小组合作,互助共进。

怎样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在小班化研究中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为了解决难题,我们研究组成员选学摘抄有关小班化小组合作理论的文章进行学习,写读后随感,并按计划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充实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每位教师都撰写了实施小班“互助共进”教学策略随感,将所思、所想、听课得失随时真实的记录下来,学校收集整理成册,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我们课题组的老师达成共识:要想使小组合作收到实效,必须培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把个人自学时准备好的内容在组内进行汇报;学会听别人的发言,除了会边听边思外,还要学会吸收别人发言中自己需要的东西,必要时做些简单的记录;学会为别人的发言作补充或纠正别人发言中的错误,学会对别人的发言做必要的评议;学会向其他组或全班做合作学习后的汇报。师生的相互接触、交流体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各小组交流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打破小组界限,允许提倡学生去接触更多的同学,进一步进行交流。

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注重评价的激励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具有诊断、鉴别、调节、激励的作用。实验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总结式评价方式,重视对兴趣、情感、态度、习惯、实际等的评价,随时给学生以激励。自我评价:用学生喜欢的笑脸、大拇指、五角星、水果、卡通人物等形象,让学生从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小组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间的互评,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享受小组成就的愉悦,这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起着老师和家长替代不了的作用;分层评价:对于学习困难生,运用表扬性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明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努力向上: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策略的课题还处于进一步研究探索之中,我们会扎扎实实地潜心研究,不断汲取优秀的经验为我所用,努力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校情的小班化教育之路。

《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小结

2011年12月------姜雪琴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人们对教育的精细化要求、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小班化”教育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城市、学校开始实行“小班化”的教育教学研究。“小班化”教育从外在空间形式上说是人数的减少,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大班授课的传授型学习,它给班级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通过这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对“小班化”的理念有了更为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下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 改善学习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1、布置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物理环境。

“小班化”的课堂,由于人数减少,增加了每个学生受到教师关注的机率,使每个学生提高了接受教育的程度。而大班教学中,如果环境改善得当,也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率。因此我们鼓励教师在布置教室环境时,重点关注教师与每个学生的近距离接触的面。我们倡导创设教室内的“情感走廊”。也就是在班级座位的排放中间,增加走道,增加与学生近距离交流的空间。其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2人—4人的小组,适于让学生开展互动。另外,精心布置教室里的学习园地、图书角、生物园地、心语园地等,让学生在温馨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活动时从精心布置的教室环境中获得相关知识。

2、营造有利于师生、生生积极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宽松、互动的课堂氛围是少不了的。因此我们结合温馨教室创建活动,在教学评价表中增加师生互动交流的评价,促进教师能认真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教学效率。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1、转换师生角色、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从主导变为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合作者,学生则由被动学习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对教师来说要深刻认识到这一变化,积极思维,做好课堂教学的创新者,低下身来,作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才能把握好“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才能创造“生成、生动”的小班化课堂。

2、转变师生的交流方式。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因此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在改变。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改变为教师到学生、学生到教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主动交流的机会。教师语言也更加具有鼓励性,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你来说说看?”“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你有什么要告诉大家的?”等等。更重要的是在交流过程中,不再由教师给出唯一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迸发思维的火花。

3、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来,教师要改变只由教师讲解的做法。以往我们常常觉得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只会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不到提高了。但如果我们舍得给学生留思考的空间,一开始可能学生花费的时间是比较多,但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发展,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愿望也会加强。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备课、课堂管理、作业等环节是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的环节。加强对这些常规工作的管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充分备课,及时反思,顾及学生差异性。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不打无准备的仗”。备课时要根据学习重点、难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备课。更重要的是要针对不同的层次水平的学生,分类为A,B,C类学生,针对这些学生分层要求,在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例如袁丽琴老师在上一年级语文《象形字真奇妙》一课前,先认真针对班级的不同层次学生做了仔细的分析:“本班学生分类三类。A类学生学习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具备一定语言学习能力。这类学生具备主动积累词语和句子的能力,能够较为清楚地说出想法。B类学生参与发言,能基本读通课文,但缺乏情感积累,这部分同学重在理解课文,积累基本词语,学会基本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C类学生上课好动,注意了不够集中,对于语句不能读通,容易出现拼读错误、拖音、顿读,这部分同学重在能读通简短的语句,掌握本儿歌的大概意思,积累好基生字和词语。”正是有这样细致的分析,袁教师的课堂教学才做到了“运筹帷幄”,获得了听课老师一致的好评。

2、有效的课堂管理,把时间留给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讲,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要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思考、去交流、去总结规律。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管理要到位,不浪费每一分钟。比如在三年级的英语课上教学new这个单词,教师在作简单示范后,可以先让A类学生在班内交流发言,创造新词组:a new coat, a new pen等,最后让学生在两人一组互说,B类的学生在小组内带头,C类学生可以模仿。活动结束,教师一段小小的儿歌诵读:New, new, new , a new pencil.New, new, new, a new ruler.就可以把学生从活动的状态拉回来了。这样的教学不仅避免了教师一节课讲到头,又辛苦,学生的兴趣又不强。把创造交流的机会一点一点放给学生,学生的兴趣来了,个性得到了发展,学习的效果也更好了。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不够,那么,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激发思维,变成无话可讲,也会造成活动的无序、无效。因此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和管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3、及时精练的练习。一要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在学习中的集中问题精心设计及时的练习,不盲目地使用练习集,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二是要采用分层次练习,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四、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我们重点对互动策略、小组合作策略、与分层策略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互动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互动策略是为了改变教师“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实践交流来改进课堂教学氛围,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机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把教学中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变为多元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运用互动策略,我们首先要营造健康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扬民主教学。学生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勇于表达自己的学习观点,乐于表述自己的学习思路,教师才会从中检验自己的教学设计,从中得到预想不到的利益。其次,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一定要着眼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自主探索促进学习、创新。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并对在互动中产生的错误采取“延迟批评”的策略,让多种多样观点在矛盾斗争中进行统一,使学生从中能自觉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再次,加强对学生互动中产生的信息反馈的调控,及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结论。最后,积极、恰当的评价对学生有效的互动也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小组合作策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优化组合,选定组长,在训练中教会学生交流、讨论的方法。上课时,教师把所要解决的问题,教给小组讨论,一般以组内合作为主,组间竞赛为辅,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最后由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对小组作出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育中一条极为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主要是充分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的语言表达机会、交流机会和活动机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是①要根据教和学的需要,实行合理的动态分组。因为同一学生在学科学习的不同阶段,学习水平是不同的。如果教师采取一成不变的分组方式,不仅不利于调节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还会大大损害学生刚刚萌发的学习潜力及学习情感。②要合理把握合作的时机,同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和独立自主学习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发展中建立新的合作。这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充分地发展”才能得以真正实现。③合理使用小组评价手段。以群组为主,个别为辅,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形式给予奖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例如,张燕老师在上一年级数学《加倍与减半》一课时,用给各组记星的方式给予奖励,并全程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给了他们直观的感受。为了小组的荣誉,即使只是一颗小小的星星,也让学生们在整堂课都充满了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结尾处巧妙利用利用各组的加星情况,进行了“加倍”的实际运用,更成了整堂课画龙点睛的精妙之处。

(三)分层策略

小班化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教学策略正是关注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它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分散教学中的难点,让学习困难生也能获得更多的关注,取得更多的成功,让学习优秀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获得更大的发展。

1、分层设置目标,把握水平差异。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接受教学的可能性,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学习的可能性水平,提出相适应的分层次目标。

2、分层施教,解决接受差异。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同时努力为优生突破和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

3、分层作业,消除成功差异。布置作业因层制宜,批改作业因人制宜。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体会到相应层次的成功,激发他们不断追求更高学习成果的愿望。

《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小结

2012年4月------姜雪琴

本学年参加这一课题研究的教师中,组长是校长,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力军,可以说学校领导对本课题研究非常重视。课题组其他教师均为学校骨干教师,每人都担任了课程,对学生的了解较多,每天他们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堂,在教育教学中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课题的研究,试验工作。教师们团结、勤奋、努力创新,这些,都为我们课题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现我作为我课题的代表,给大家汇报一下我课题组的课题研究情况。

一、我来谈谈我们课题组是如何开展本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课题具体研究实施方案的探讨,并召开了全体课题组成员会议,合理分配了每位成员在课题研究中应承担的任务,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全面着手进行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互相交流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总结研究结果,形成文字。间周进行本课题的课例展示,由参研教师上课题展示课,全体教师进行评课,交流,找出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集体探讨解决。

二、我来谈谈我们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例如:在4月28日的课改研讨会上,我们课改组探究了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阐释小班化教育中的发展地位、作用。探究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规律等,形成区域小班化教育特色。

我们将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时间,进行上课、说课、评课、研讨课中存在的问题、商议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集思广益,然后再用上新的策略去改进课堂,反复磨课,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

何永伟校长总结出了细读交流达标导学案:

1、我会有感情的读文,我给大家朗读几句。(我会有感情的朗读)

2、我理解了文中一句话的意思。(我理解句意)

3、通过朗读我对一句话的感受很深。我的感受是„„(我的感受)

4、我知道了本文的写作顺序。(本文写作顺序)

5、我找出了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并能加以分析。(文中的好句)

6、我找到了文中优美的句子,我来说说这句话为什么写得好。(文中好句感悟)

7、我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我先在文中找出来朗读一下,我认为这个词在句中应该这样理解。(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小班化教育是精致的教育,是优质的教育。新型课堂教学的构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实现小班化教育的关键。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构建,呈现给学生的是选择、实践、参与、灵动、综合、广阔的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享受艺术和生活的园地。

一、小班化课堂应该是自主――选择、实践的课堂

二、小班化课堂应该是合作――参与、灵动的课堂

三、小班化课堂应该是开放――综合、广阔的课堂

小班化教育不单纯是减少班额,而是小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标志。而自主、合作、开放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正是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小学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袁丽琴老师总结了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落实识字教学的方法。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尽显力”,文章是高楼,汉字是砖瓦,识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此可见,识字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如何在低段课堂中有效地落实识字教学,使小班化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总结。

一、轻松环境,让识字快乐起来

1、自主分层识字

2、营造轻松氛围

3、科学、及时评价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使“

二、有的放矢,识字方法多样化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识字教学可以从生字本身抓住突破口,利用字音字形字义的特点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有重点的指导生字。

1、同一课文中识字变花样

2、总结识字方法贯通使用

3、识字巩固乐在其中

三、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

1、集中识字

2、随文识字

3、段落学习中落实识字。

四、贯穿始终,识字与阅读水乳交融。

总之,创新是人的基本特性,主动积极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主要是靠后天培养,要靠创新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中,进一步学习研究、博采众长,创设更开放的教室空间,安排更新颖独特的组织形式,探索更开放的教学模式,开发更丰富的活动形式,使小班发挥其各方面的优势,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

《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小结

2012年5月------姜雪琴

一.课题的提出

1.背景: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做了明确的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2.研究方法:实验法、对比法 二.研究目标

本人所研究小班化课堂有效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旨在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从而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

三.研究过程 1.如何组建合作组

传统的合作小组一般按照座位就近组合,组际差异较小,或者按照学生兴趣不同自愿组合,组际差异较大。我是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按照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成绩的不同分成3人一组,每组学生好中差搭配,实力相当,并在教学是冠以符合学生个性的名称如:“唯我独尊、必胜„„”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合作的竞争意识。合作小组分工明确,开展合作有条不紊。这样的小组可将困难生在组内学生的帮助下完成补差工作,效果良好。

2.最大限度开发小组潜能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组内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增加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伙伴的劳动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通过交流达到心理共融和默契。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内合作完成,互相补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给自己带来的安全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会配合进而增强团队意识,团队精神,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因个人之间的竞争而产生的自我贬低、自我拒绝的情况发生,也成为小组有效合作和全组争优的强大动力。

3.设计合理有效的探究问题

在合作探究之前,教师对问题要反复研究以确保其有探究的价值。而且要探究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动力,有了这种内部的动力,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探究性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又不能是学生一目了然的问题,必须是经过在合作中反复验证,即使通过合作探究得到的结论是伪证,但只要学生能提出又针对性反驳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价值所在。

4.适时评价,调到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精彩表现而喝彩,适时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但评价一定要适度,不能让学生觉得廉价,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弹性化的学习环境。

四.课题初见成果

1.本学期本人结合课题研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如:怎样的小组合作更有效,是否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围成小组而坐呢?带着这些问题我系统的学习了由黄叶主编的《新课程中的教学》一书,通过学习夯实了我的理论基础,让我明白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是根据教学需要而设计的,有时合作就是同桌之间、前后转个身就能进行那么简单。这样不但解决了困扰我的问题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合作的效率,让我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合作也正在由表面逐渐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了,脱离了很多表面上、形式上的东西,含金量逐渐提高。

2.结合课题我们每月必上一节研讨课,在教学中积累素材。一学期共上了如《一亿有多大》《怎样画角》《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商的变化规律》等多节研讨课,合作探究效果明显。特别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的设计让我记忆犹新,这节课在合作探究方面收获最大。

3.通过一学期的实践,现在的课堂已经由“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而且学生不再是一味的迎合老师,而都有自己的观点,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经过合作,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潜移默化的促进着班级管理向最有化发展。

《小班化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小结

2012年6月------姜雪琴

所谓小班化教育,是指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较少班额(不超过30人)的教学班级之内,按照其特有的内在价值和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育形式。在课程设置上,它强调人文精神,重视统编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统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为学生构建起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新场景。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是为了充分利用小班班级容量小、师生交往空间大的优势,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体现小班化教育特点所采取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主人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是从小班的特点出发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在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主要探讨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的体现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原则和策略。加大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小班化教育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其策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主体化参与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发展。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在活动中发展的。

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教学的主体,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内容的确立,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活动教学实践中,只研究和把握住学生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切实富有主体性。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运用参与教学的策略上,要把握住两个操作步骤。1全员参与。2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如:一位七年级的小班实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看云识天气》一课之后,为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设计了组织学生进行参与活动的题目,让学生看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用文字或语言展现出来。学习了《风筝》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风筝,或设计一场有意义的游戏。将游戏方案在班级宣讲,选最佳方案,开展游戏,最后写成文章。

实践证明,参与策略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在发散性思维活动的锻炼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列的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额少,教师不用担心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每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1)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

(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

(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4)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记、算.说.写等等。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5)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合作化互动策略,主要是生生互动。

互动教学策略,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独自站讲台,让学生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成效。促进了多角度的交流,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为打开师生交流的局面,教师想方设法改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教学交往的潜能。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挖掘生生互动的潜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运用开放型、交往型、体验型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进行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启发学生在交往中引起争论,激活思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充分利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伙伴式”的学习方法,才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生生交流频率加快,学生之间相互碰撞增多,不仅能增强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发现,还可激发教师的灵感,使教师积极钻研,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认知水平。对学生来讲,教学中互动策略的运用,尊重和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形成了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的课堂教学局面。实践证明,通过生生互动,学生真正建立起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责任,从而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第四篇:小班化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与策略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转变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小班化教学目的:

1、从教学过程角度:

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2、从教学结果角度:

a、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b、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c、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进步。

三、小班化教学应遵循的课堂教学原则

1、平等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学生负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里的平等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一样的要求,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发展。特别要关注问题儿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优质的教育。

2、开放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进行教学,用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发散性。营造一个开放性强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3、趣味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使整个教学富有趣味,使学生乐学、会学。教师在设计时,应顺应儿童好奇的天性,不断求新求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4、交互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在互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的群体效应,使学生自主学习、多向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5、综合性原则:综合教育内容,加强各学科的渗透关系,综合教育进程,达到合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情意系统和认知系统的统一,达到知识、能力、智能的整体优化。

四、实施措施与策略:

(一)加强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小班化教学,首先要从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讲的权力,说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实施小班化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要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同时让每个学生享有老师同等的关怀。

(二)建立良好教学环境。

1、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室的环境美化也是学生愉快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美化应围绕阶段性主题,适时切换,呈动态型。其特点应是温馨、赏心悦目,又是积极向上,更是师生作品的展示阵地。

2、课桌椅的设计是为教学服务的。小班化教学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编排课桌提供了可能,课桌椅摆放应有利于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师生教学活动中的平等互动。

3、细化班级管理细则。以班级为单位,分组细化管理。制定适合本班级学生发展的《奖惩机制》,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具备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更多的是引领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开放性教学,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仅供参考):

1、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实际上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这种方法正视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的事实。因此,无论在备课,教材设计处理,教法选择,评价模式上,作业的布置,应最大可能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每一位学生的起点行为,以发挥学生多元智慧与身心潜能。它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级教学,分散教学中的难点,注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与联系,使每一位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堂下得到更多的关注。使班内各有差异的学生依据他们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上都有所收获。

2、角色教学方法

角色教学方法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或设置一个或多个认知角色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在教学中,这样的方法能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角色的设定应结合学科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角色的扮演一方面改变了师生的传统关系,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

3、合作互动方法

合作互动是“小班”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主要形式为:让学生在分组学习、讨论中掌握新知,学会学习。合作互动的基本要素是:积极的相互配合,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

4、自主探究方法

自主探究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情景,促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究者,让学生以探索者的姿态去认识、发现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首先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的教学情景以学生已有的知和能力发现,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其次,探究过程中应设置一定的阶梯和难度,否则将会使学生畏缩不前或索然无味。再次,通过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发现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逐渐形成一种体验成功,自我激励、树立自信,自主发展的良好态势。

5、活动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方法就是指在教师的组织下指导下使学生在自主的交互性活动中进行认知、改组、统合、充实、完善,从而获得知识、经验、情感、智慧、能力、个性等素质,培养友爱、合作和创造性等潜能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教学活动时,活动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能力和生活经验。活动形式的选择,应尽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活动过程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的空间。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优化合理。

1、备课:精心备课、依托教材、立足学生、注重基础、适当拓展。

小班教师的备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备每一名学生(备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如何为学生提供主动积极的活动方式、采取何种措施实现课堂中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等等,在备课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预先准备多套方案,视学生的需要适当调整推出,充分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而且备课时,还要注意对个别学生指导的联贯性,一般来说,中上的同学注意点拨,差的同学重点为他准备,力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

2、上课:精心上课、精讲多动、鼓励参与,合作探究、关注差异。

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将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营造“小班化”教学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提问,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安排时间开展自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位学生,在教法上可运用分组合作法、个别指导法、游戏活动法、角色转换法等。在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中,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

3、作业:多层次、多面批。

作业设计精炼实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量适度,避免机械重复作业。设计弹性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能力,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体现了教学要求的分层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层,不强求一律,避免“吃不饱”、“完不成”的状况。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通过面批让学生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作业要做到:封面整洁、字迹端正。独立按时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4、辅导:抓反复、勤辅导。

小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重视个别辅导,为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不忽视成绩一般的学生的辅导,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有所提高。辅导还要重视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更要重视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5、考核:教学中,采取当堂测试、周小测、月大测等多种考核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五)形成优化的评价办法:

1、注重激励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重在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语言的、体态的、动作的,甚至有时候组织一个简单的仪式,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奋记忆。

2、注重过程的评价。学习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评价来引导或矫正学习的进程。

3、注重多元的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应是多元的,建立多角度的评价机制。不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评价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实践能力、爱好特长等,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4、注重个体与群体评价的结合。小班教学中合作学习是经常用的,因而,在小组学习时,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的,而是指向学生群体的,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的评价。这就要求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小组的成功成为小组成员共同的目标。

第五篇:“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

“小班化”分层教学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在分层原则、分层模式,分层实施、分层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初浅的探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十七世纪提出来的班级授课制以其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学校工作的计划性和实际社会效益风行了三百多年后,其固有的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等种种弊端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起来。一种针对班级授课制中无法顾及学生个体差异、难以因材施教和促进所有学生最好地发展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所谓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以下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②分层次 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些都是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三、分层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四、分层教学的常见模式

在我国,分层递进教学改革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上海率先提出实验的。近十几年来,分层递进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1.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又称“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

它保留行政班,但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做法:

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2.分层走班模式

根据学校进行的主要文化课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3.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

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这一形式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在认识社会及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条件与阶段目标科学地联系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练习册),由于“分层测试卡”是在承认人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劳动成果给予应有的肯定。实施这一评价手段,对测试内容应当重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检测(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检验,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创造能力的检测。

4.“个别化”学习的模式

“个别化”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分层。它基于网络的“个别化”教学,关键是设计适合各类学生,又方便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训练材料及考评资料等素材。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分层学习,每达到一个目标就自动进入下一个知识模块。由于计算机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教学进度,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5.课堂教学的“分层互动”模式

“分层互动”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学生间人际互动,利用了学生层次的差异性与合作意识,形成有利于每个成员协调发展的集体力量。

五、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 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 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 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2.备课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

3.授课分层

授课分层,采取“大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优差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具体做法是:上课时以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以分为主,合为辅。做到对C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训练分层

练习分层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5.辅导分层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A、B层次学生的辅导。对A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C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习可由C层次的学生帮助A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

6.评价分层

评价分层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本做法相似于分层练习。它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A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使B、C两层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

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1.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

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2.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有利于教师诸方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等,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七、分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分层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对其工作的难度应当有充分的估计,且认真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有以下一些问题:

1.分层教学要解决分层的原则与分层的办法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要确定“材”的素质和水平。目前,我们对学生的分层主要依据新生摸底的结果,但测查的内容、难易的程度、考查的结果等,是否科学、客观,有没有参考价值,这是个重要的问题。其次,分层要考虑学生的“出口”与“进口”的对接,“低进高出”虽然是努力方向,但不能成为考核学校及教师的依据。分层要使不同水平、不同需求在发展中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就有了信心、有了动力、有了希望。

2.分层教学的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对传统教务管理的挑战,学生不是在班主任的监控、“保护”之下,任课教师又不能保证全员性管理,学生将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动态管理中,不稳定因素会增大,管理的范围会拓宽,这就要求管理者、任课教师尽到责任。新的分层管理中加入了动态调控,将淘汰制变成了自我选择制。

3.分层教学时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

分层对学生的心理冲击表现为“自卑”,对家长来说是“没了面子”。可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一定要客观地宣传其有利的一面,同时提醒学生或家长,做好“顶住压力”的思想准备。分层应以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为判断得失的标准。

4.分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5.实施分层后的评价方法

教师分别承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学任务,所接的班不同,达到的质量目标也应不同。如何判定分层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大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分层教学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有着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的天然特性,只要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分层教学,找出解决分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就可以发挥两者优势,使分层教学在新的教育时期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小班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修改意见)(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研究(修改意见)(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 2013年12月16日 李玲慧 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是为了充分利用小班班级容量小、师生交往空间大的优势,使全体学生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体现小班化教育特点所......

    浅谈小班化英语教学策略

    浅谈小班化英语教学策略 小班化英语教学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所探索的具有时代意义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它以其独有的优势,为实现个性化教育,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提供了......

    浅谈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小班化小组合作学习何伟忠 “小班化教育”是在小班配置的条件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根本宗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

    小班化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班化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简介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小班化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

    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全文5篇)

    《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目标细化解读之二 杨秉毅 袁治军 【目标描述】 让教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他们的个......

    小班化教育合作研究共同体发言稿

    小班化教育合作研究共同体发言稿 12月22日周六,小班化教育合作研究共同体在我校开展活动。之前,办公室主任叫了很多人准备发言,我是其中一个。因那段时间宝宝刚出生,连续陪夜,精......

    浅谈小学数学小班化合作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小班化合作学习马坑中心小学 高美玉 *** 【内容摘要】: 我校是一所偏远的山里农村小学,在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下,已形成自然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为......

    浅谈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学如何做到备、讲、练一体化百里中小 白西琴 在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主要探讨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