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优秀教案

时间:2019-05-12 18:13: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优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优秀教案》。

第一篇: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优秀教案

第十一课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世贸组织的成立时间、作用、原则、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重点内容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结合案例重点把握。难点是入世的利与弊。本节内容是对第一框经济全球化知识的提升和深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目标,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战略和必须坚持的原则(2)理解入世对我国经贸活动的影响,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说明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典型例题分析,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入世带来的挑战,应让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同时,通过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帮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

(3)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难点:入世的利与弊。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关注身边实际,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3)自主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例如入世的利与弊,让学生加以讨论。

(4)事例分析法:运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视频及展示资料,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与发展简介》视频以及邓小平同志的名言等若干资料 教师引导: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争端日趋频繁,在贸易争端的解决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世贸组织的身影。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从此以后世贸组织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8年发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

多媒体展示《汽车零部件争端升级 WTO判我违规》相关资料

教师引导:在这个贸易争端中,世界贸易组织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为什么它能做出这个裁决?中国该如何应对?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去了解一下世贸组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现在我们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世贸组织以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以及相关资料展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感受世贸组织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引发学生思考世贸组织成立的作用、原则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的利与弊,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环节二:创设情境,讨论探究。

情景一:多媒体展示资料——中国入世十周年。探究活动一: 你对世界贸易组织了解多少? 板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第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板书)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其地位(板书)教师提问:世界贸易组织什么时间成立的?

学生回答: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教师提问: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资料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部分知识点我主要采用设疑引发讨论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看完资料后急需发表意见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过渡:了解完世贸组织的成立时间及地位,看下面材料,思考世贸组织的作用及原则? 情景二:多媒体展示文字资料——“龙永图趣谈WTO” 2.世贸组织的作用(板书)探究活动二

教师提问:世贸组织对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单元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1: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组织多边谈判,制定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板书)教师提问:世贸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学生2: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教师引导:请一位同学阅读“名词点击”,了解一下这两个原则。

学生3:最惠国待遇:其目的不是为了取得特殊待遇、差别待遇,而是为了取得同等待遇、非歧视待遇,是为了保障贸易机会均等。(见者有份,不见者也有份)

国民待遇原则:把外国的商品当作本国商品对待,把外国企业当作本国企业对待,目的是为了公平竞争,防止歧视性保护,实现贸易自由化。(不排外!)

师生小结:世贸组织的作用:组织谈判,制定规则,解决摩擦。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龙永图趣谈WTO”,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知道世贸组织的作用以及原则,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在轻松的气氛下完成。

教师过渡:通过资料展示知道,我们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那加入世贸组织到底对我国影响有哪些?请看下面材料。

4、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板书)情景三: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视频播放,数字十年:进出口贸易额十年增长4.9倍

材料二:在“2011第四届中国开放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对中国外贸出口存在的问题作了系统分析,他认为,中国外贸产品中很大一部分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初级产品,其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一方面导致出口商品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对资源利用率很低;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对经济发展后劲的削弱。显然,这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探究活动三

教师引导: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加入世贸组织以我国有什么影响?

有人说我们加入世贸是利大于弊,也有人说是弊大于利。你同意哪个观点?(正反方辩论)

正方代表:利大于弊,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反方代表:竞争更加严峻,风险加剧,如大幅度削减关税,发达国家的优势产品大量涌入,必将对国内企业带来生存危机等等。

教师总结:(1)中国加入WTO的积极影响。(机遇)

①加入WTO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②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入WTO,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2)中国加入WTO面临的严峻挑战(挑战)

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的与国内市场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明显增加。如大幅度削减关税,发达国家的优势产品大量涌入,必将对国内企业带来生存危机等等。师生小结:我们的态度:面对入世,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展示以及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精神,积极思考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感受入世对中国的影响,明确加入世贸有利有弊,面对入世的冲击,关键靠我们自己。

教师过渡:我们常常把地球称为地球村,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也越来越明显。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教师引导:同学们列举一些具体的经济成就。

学生回答:(GDP、消费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幅提高)

教师过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对外开放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第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板书)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以下内容: 教师总结: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三: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80年起,先后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陆续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广西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带。

1990年,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年以来,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3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而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意味着什么? 教师总结:全方位就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宽领域就是对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对外开放;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沿海、沿江、沿边、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这种开放格局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对外开放的作用: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板书)

多媒体展示图片:江泽民:“‘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

情景四:多媒体展示我国利用外资情况图表。探究活动四

教师提问:

1、三个图表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三个图表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引进来“

学生4:a、我国现在实际利用外资额比20世纪90年代初成百倍增长;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他产业少;b直接投资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学生5:新形势下“引进来”要注意:利用外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教师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引进外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利用外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图表展示,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我国“引进来”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能充分理解这部分知识。

教师过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引进来”为主。前面我们知道了“引进来”与“走出去”是不可分割的。下面来学习“走出去”的一些内容。(2)“走出去”的涵义与内容(板书)情景五: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四:截至2012年,海尔已经在世界12个国家建厂。海尔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之后,迅速在中东、北非等地区设厂。1999年,海尔进入美国设厂。2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品牌价值855亿元,连续9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现在海尔已经成为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羊。探究活动五

教师提问:

1、你还知道哪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

2、这些企业是怎样成功“走出去”的?

学生6:还有中石油、中石化、联想、海信、奇瑞等等。

学生7:一般通过投资建厂、建立科研开发机构、承包工程、组织劳务输出、投资农业和服务业等方式走出国门。

教师总结:“引进来” 与“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战略的两个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方面,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从“引进来”到 “走出去”,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层次。

师生小结:“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国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意味着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层次。

本环节设计意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通过展示海尔集团的资料,让学生理解“走出去”的含义及主要内容。教师过渡:发展对外关系,我国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对外开放原则(板书)情景六: 多媒体展示资料

材料五: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全国居民每天消费总额达到37亿元。每天消费粮食75万吨,相当于一个县级商品粮基地的全年产量;每天消耗猪肉6万吨,食油1万吨,糖1.6万吨,鲜蛋1.8万吨。每天购买杂志600多万册,报纸5000多万份,需要400量中型载货汽车才能装载。探究活动六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在这种国情下发展对外关系,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8: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依靠大国是解决不了温饱,要注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教师总结: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依靠外国是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更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并以此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坚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把二者结合起来。

师生小结:我们实行对外开放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把二者结合起来。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展示,让学生明白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依靠外国是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更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六、板书设计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2、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的作用(1)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2)为国际贸易制定基本原则和协定(3)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磨擦冲突的场所

3、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2)“走出去”的涵义与内容

4、我国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七、分层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不正确地是()

A. 它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参加的多边贸易组织 B.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C. 它成立于1995.1.1日,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D. 它对当代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2.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

A.互惠原则

B.市场准入原则

C.公平原则

D.非歧视原则 3.下列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认识正确地是

()

(1)既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2)进一步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扩展开放新空间

(3)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4)对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关系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A.(1)(2)(3)(4)

B.(1)(2)(3)C.(1)(3)(4)

D.(2)(3)(4)4.实施“走出去”战略是()

A、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B、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C、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 D、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5.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生产的商品面临着大量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WTO被反倾销最多的成员。对此,我们要()

(1)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2)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3)加强管理,提高我国企业生产效率

(4)优化进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1)(2)

B.(3)(4)

C.(2)(3)

D(1)(4)6.面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应坚持()A、保护国内产业的原则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 C、对外扩张原则 D、量力而行原则

(二)、非选择题

深圳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但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特区经济也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最令深圳人自豪的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也会变成损害自身发展的新问题。深圳发展潜藏着“浮萍经济”的危机,如何避免外向型经济变成一种“无根经济”,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试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给深圳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八、教后反思

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对象是看不见,摸不找的,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相对陌生。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对外开放方面的有关知识,了解了世贸组织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格局、新形势下的基本政策和战略。重点掌握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的基本战略。

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联系国际经贸活动,特别是我国对外开放方面的具体实例,多从我们的身边实例进行联系进而进行讲解,从实践中理解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趋势,以及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发展壮大自己。从而是学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本课内容。

九、使用说明

1、亮点:通过视频播放世贸的产生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积极思考发言,掌握世贸组织的一些知识点。通过材料展示,让学生理解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建议:由于本课有一处辩论发言,“入世对我国的影响”要事先将学生分组,合理利用时间,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发言,不要偏离主题。

3、说明: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世贸的知识以及加入世贸的时间,但对加入世贸对我国的影响认识还不太深刻。因此,多展示一些材料,组织辩论,让其理解深刻些。在讲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附:分层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D

5、A

6、B

二、非选择题

1.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争取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高端位置,而不能逆全球化而动,闭关自守。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经济特区。

4.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由主要依靠外向型加工业向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等方面转变。

5.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深圳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 济经济全球化教案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

济经济全球化教案

刚才所播的北京奥运会主题曲中有一句歌词是: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的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外国名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课件展示)——教师自己讲

另一方面,中国名牌也走向了世界,大家能试举几例吗?(请1位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例子——变形金刚3中的国货。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几乎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面请大家浏览课本,归纳出本框的主要知识点,(约给学生1分钟)(趁机在黑板手写“经济全球化”及大括号)(引导学生写出本框知识体系)

(经济全球化:含义、主要表现、载体、影响、实质、如何应对)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

(课件展示)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走出本国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和联系的趋势。

既然刚才大家提到了吉利,我们不妨进行一次情境模拟。(课件展示)

(思考一,让学生简单说出判断依据)

生产全球化:指一种产品由多个国家协作生产,实际上,除了吉利汽车外,许多国际知名产品都是通过国际分工与协作完成的,像空客飞机、苹果手机等。

思考二:为什么一辆汽车要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

分析:不同国家的优势往往各不相同,有的国家有劳动力优势、有的有原材料优势、有的有技术优势,通过国分工与协作有利于——(接课件)

随着生产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这体现了生产对交换具有决定作用。

一般来说,开展国际贸易,能够给世界各国带来或多或少的好处。

假如两个国家各有自己的优势产品,那么两国通过出口自己的优势产品,进口对方的优势产品也就是自己的劣势产品,可以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假如一个国家的产品处于全面优势地位,另一国家的产品处于全面劣势地位,两国应通过什么样的贸易方式,才能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呢?

(课件展示)分析:乙国在两样产品的生产上,均占据优势地位。进一步比较会发现,乙国在肉类生产上优势更大,甲国在粮食生产上劣势相对较小。也就是说,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相对优势,乙国拥有生产肉类的相对优势。因此,甲国应主要生产粮食,乙国应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互相交换,双方均可从中获利。

这就从理论上说明了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位叫萨拉的美国女记者在07年写了一本畅销书,名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书中记载了她所进行的经济学实验,为了测试中国产品对她生活的影响到底有多深,她动员全家一年内不买中国产品。结果从球鞋到蜡烛、从手表带到电视机、从儿童玩具到维修工具,都离不开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于是乎,她感慨到:(课件展示)

如果让我们也做一个实验,过一个没有美国制造的一年,会怎样呢?

我想,首先我们离不开微软和苹果制造的电脑操作系统,其次我们看不到好莱坞大片,吃不到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了,也喝不到可乐,还看不到NBA。。。最后我们可能会感慨:“没有美国制造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失去很多乐趣。”

由此可见,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联系和发展,同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又进一步助推了资本的全球化。此时,小李来到了沃尔沃所在地瑞典。(课件展示)情境二

从材料可知,吉利是一家什么公司?对,跨国公司。——含义和目的(实现最大利益)与此同时,吉利还是今年中国十大跨国公司之一(课件展示)

前十的基本都是中字头的公司,吉利作为民营企业能排第九,同时跨国指数能排到第一,非常不容易,说明它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从该表可以看出,这些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招募员工自然涉及对技术和人力的利用,还生产不同的产品,说明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是:(课件展示)实际上,跨国公司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大家可以课下去思考。

吉利从手工敲打出的低端车起步,到坐拥三大自主品牌,并将百年豪车品牌沃尔沃纳入麾下,这就不得不提浙商风云人物——董事长李书福。小李有幸采访到了李书福先生。(课件展示)

说明吉利在全球化经营中总体上是获益的,那么,能不能说经济全球化对所有企业和国家都是福音呢?

(学生说不能)

为什么?(紧接着说)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呢?(课件展示)(学生讨论,提示今年是入世十周年)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和发言,我们首先明确了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首先从积极影响来看,我们可以联系前面的知识来加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告诉我们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生产全球化说明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贸易全球化说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也同样体现了上述三点内容。

然后这三点均起到了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作用,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推动了各国生产力的发展,资源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使人们可以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从而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体上讲,其积极影响就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知道,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入世十年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课件展示)

第一张图:参与经济全球化使我国贸易不断增长

第二张图:说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第三张图:促进我省经济发展

这样一来,我们从企业、国家和世界三个角度,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更加严重。(课件展示)

图片和数据说明,经济全球化没有让各国普遍受益,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自然就会出现利益分配格局的不平衡。那进一步要问,为什么是由他们主导的呢?凭什么呢?

因为,他们具有以上优势。我们来看一张曲线图,这张图告诉我们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发,右边是市场,利润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产业链的两端,即研发和市场,经常为发达国家所控制;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往往负责产业链底端的制造环节,只能做代工,赚些辛苦钱。这就造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课件展示)

所以,当我们看着这条微笑曲线时,恐怕还是笑不出来的,因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还比较少。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联系紧密,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波动会很快的向其他国家传导,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系,使全球经济更加不稳定,出现风险的全球化,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同学们刚才所讲的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亚洲及欧美),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09年开始的欧债危机仍在蔓延,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此时,小李的采访也即将结束。(课件展示)

注意,我们应该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两方面影响来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任何国家无法置身事外,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根据积极影响: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根据消极影响:我们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以上是我们应对的总体策略,我们还可以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视时间而定)

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扩大内需

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企业:

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实施名牌战略

⑤要有规则意识,有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策略。随堂小结(针对黑板上的板书讲):

是什么:含义、主要表现、载体 为什么:影响(机遇和挑战)、实质 怎么办:如何应对

第三篇:第十一课 第一框教案

第十一课

第一框教案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理解

①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3)运用

①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虚幻、歪曲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③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④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三;教学难点: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四;教学方法; 五环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部分,引入历史唯物主义话题。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十一课就是学习历史观。授新;

㈠出示自学提纲;

1、看教材P86页小虚框的内容,回答小虚框内的两个问题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3、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二者的辩证关系如何?

4、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贯彻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如何?

6、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如何实现的?

7、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如何解决的?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能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㈡、自学探究;

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分成学习小组分组讨论上述问题 ㈢展示点评;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回答一个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作出评价并打分,学生回答不完整的由教师补充完整。

㈣、带领学生回顾教材,作出总结,构建知识框架

六、当堂训练;

1.(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2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2008年高考政治广东卷第34题,多选)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3月国务院进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这表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C.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改革D.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3.(2010年高考政治全国卷Ⅱ第38题第3问)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宝钢遇到授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人士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巍然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设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8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最佳实践者”活动凸显了“尊重劳动”的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药“尊重劳动”。(1 0分)

参考答案: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尊重劳动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3分)③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劳动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的要求;(2分)④ 尊重劳动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必然要求;(2分)⑤ 劳动者的价值通过劳动实现,尊重劳动是尊重实践、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然要求。(3分)

第四篇: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11.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了解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应坚持的原则。

(3)理解“引进来”与“走出去”,懂得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观念。在发展对外经济活动中,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入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教具准备】

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思考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二、进行新课

(一)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世贸组织

(1)成立:1995年1月1日

(2)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

经济组织。(3)作用:

①积极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成立40多年来,共主持八轮全球性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的降低了世界各国的进口关税水平,其中20个产品零关税!)

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协定。(非歧视原则、禁止倾销、关税减让原则;农产品协议、纺织品协议、知识产品协议等等)

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作为一个永久性经济组织,主要机构有:部长会议、总理事会、秘书处和总干事、争端解决机构)(4)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 ②透明度原则 ③自由贸易原则 ④公平竞争原则

(案例分析)1991年,美国对国内和国外炼油商采取不同的标准,对由委内瑞拉进口的石油征收附加税,但对伊拉克免税。同时,对国内石油公司提供财政补贴,但外资企业则没有。

提问:《美国石油歧视案 》 违背了哪条原则?

违背了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2、我国与世贸组织的关系(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于2001.12.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中国入世的积极影响

根据世贸组织的原则、地位、作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什么积极作用?

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3)中国入世面临的严峻挑战(消极影响)

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的与国内市场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会明显增加。如,大幅度削减关税,发达国家的优势产品大量涌入,必将对国内企业带来生存危机等

等。面对入世,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带来的的影响,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证明了,对外开放是正确的决策,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作用(1)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A.全方位就是涵盖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 B.宽领域就是对一、二、三产业等领域都对外开放; C.多层次就是由东部沿海向中部、西部逐层对外开放。

(2)作用: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渡:中国对外开放已经30多年,要怎样做,才能使中国更好地对外开放呢?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开放战略、开放型经济体系(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战略措施:

材料:江泽民:“‘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起来。”

结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①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的有机结合。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过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根本基点。”——邓小平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我国对外开放方面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趋势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了解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格局、新形势下的基本政策和战略。这对于我们在正确地认识国际经济关系,增强社会主义优越感和民族自强意识,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第五篇:经济生活第十一课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十课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③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④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

强⑤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

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理解,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同步富裕

C.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D.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①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②坚持以人为本

③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④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加快西部开发,实现中部崛起,从而缩小全国各地区间的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推进区域发展,主要是为了()

A.缩小我国地区间的差距B.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

C.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调节弊端D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

5.关于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水平的小康

B.总体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全面小康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强调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c.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D.总体小康只是城市的,全面小康还包括农村

6.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7.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800多美元,只占日本人均GDP的2.3%,这说明()

A.我国是处于低水平的小康B.我们已属于中等发达国家

C.我国处于不全面的小康D.我国处于不平衡的小康

8.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全面协调可持续

C.统筹兼顾D.以人为本

9.“绿色GDP”是指从GDP(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后的数值。我国引入“绿色GDP”概念的主要目的是()

A.与国际惯例接轨,便于国际比较B.使GDP 与国民收入趋于一致

C.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产业D.增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0.下列属于统筹区域发展具体措施的是()

①人才强国战略②西部大开发战略③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总体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为此,我们要()①坚持科学发展观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③加快中西部的发展④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④

12.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在制造也方面,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技术仍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这说明()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B.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新技术 C.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思想的()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

14.与过去“又快又好的提法”不同,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两字对调,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理念正在悄然转变。这一转变表明()

①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②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③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经济发展必须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到2006年,中国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8:48:24变为15:51:

34.三大产业的上述变化说明()

A.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B.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日益薄弱

C.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D.我国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16..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46%,而汽车工业所消耗的燃油将占到整个中国石油消耗总量的1/3。鉴于此,我国应该()①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②依靠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③ 鼓励发展低油耗、环保的经济型轿车④停止进口原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1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企业()

A.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B.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C.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唯一经营目标D.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

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因为()

A.市场经济是和我国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促使资源的优化配置,给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C.市场和计划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9.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全面发展是指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

A.多种所有制全面发展B.多种分配制度全面发展

C.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全面发展D.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

20.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始终把维护沿线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从开工至今,青藏铁路的沿线生态保持良好状态,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①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道路②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一时的发展 ③把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以便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④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

21.目前,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的科技创新。这是因为,农业科技创新()

A.适应我国农业分散经营的特点B.能够扩大我国农业的耕种面积

C.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D.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前提

22.江苏省电力公司依靠自主创新首创的“电网安全自动防控系统”,将电网紧急状况处置时间缩短到0.1秒,使江苏电网在2008年初的雪灾中始终保持平稳运行。这说明()

A.采用先进工艺能提高资源利用率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必要性

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D.科技创新使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3.《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指出,到2012年,珠三角率先简称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4.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的原因,目前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明()

A.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符合我国国情

B.相对落后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主要应靠国家支持

C.小康社会的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些

D.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25.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6.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促进经济增长()①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②由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转向主要依靠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驱动 ③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④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形势下,振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要()

A.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走工业化带动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C.降低企业投入和产出的比率D.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28.连续多年保持GDP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深圳今后将不再单以GDP的增长来考核政绩,而更多地重视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社会公平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单以GDP的增长来考核政绩,这意味着()

A.GDP已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B.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

C.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D.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二.辨析题

1.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要坚持。

辩题:统筹城乡发展,就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我国实行绿色GDP就是要把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作为成本扣除,从而得出真实国民财富总量。这样,我国GDP增长速度将会有所下降。

辩题:实行绿色GDP,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论述题

1.截至2000年底,全国除市辖区以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22.8%,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 2%,居小康线和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只占0.3%.从人口看,2000年全国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 84%,接近小康水平的占12.82%,还有12 34%的人口未达温饱和小康。全国农村有3 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6 000多万人处于低水平的温饱,城镇有1 800多万纯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贫困人口。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01年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三四千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针对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经济建设新要求有哪些?

2.近几年来,山东省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抓住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三个重点,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等总量经济指标增幅有所下降;工业利润、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大幅增长;上半年,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减少1.5%和3.1%。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

《经济生活》第十课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BBDD6—10AABDD11—15ACADC

16—20 BBBDD21—25 CDADD26—28CDC

二,辨析题

1.参考答案(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我国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除了统筹城乡发展以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2.参考答案: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① 绿色GDP把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作为成本扣除,从而得到的真实国民财富总量。这说明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观上,更加坚持从实际出发,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 用绿色GDP来衡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说明我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和效益的统一,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的统一。

③用绿色GDP来衡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表面上看,我国GDP增长速度将会有所下降,但从长远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论述题

1.参考答案:(1)材料表明: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2)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在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几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参考答案: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与所下降,但工业利润和财政收人大幅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了经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④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万元GDP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⑤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山东省重视自主创新、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使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长,体现了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下载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框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十一课 第一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

    第十一课 第一框 面对经济全球化 编者:高一政治组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经济全球化......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 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检测参考答案(合集五篇)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题 题号***5 答案AADBABBCBDBCCDC 题号16***22324 答案DDDDCDBCC 25、答:(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空......

    第十一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第十一课:人与自然最美的关系„„和谐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辩证地......

    高一政治第八课第一框 国家财政 教学设计★

    第八课第一框 国家财政 教学设计 梅 鹿寨中学 李 一、 学情分析: 1、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个人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有关知识,了解了我国的分配制度,但对国家如何参与社会......

    七年级第十一课第一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5篇

    (七)第十一课第一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联系社会上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事例,增强依......

    初一政治第十一课练习题

    初一政治《人们都说我长大了》练习题 一.选择题13岁的小勇最近一年来身体迅速增长,嘴巴上长出了毛茸茸的胡须,声音也变低变粗。据此回答1—2题。 1、小勇的上述变化A表明他已经......

    政治高一教案:第八课第一框 国家财政(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经济生活教案 第八课第一框题 国家财政 一、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财政的作用 4知道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