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的说课思考

时间:2019-05-12 18:2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的说课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的说课思考》。

第一篇:“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的说课思考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的说课思考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内容分两块,第一块知识是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具体分为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两部分,第二块知识是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具体分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化能合成作用四部分。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块知识的第三部分“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

在说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说课前的准备及说课过程,我受益匪浅。课后,在与大家交流时我又思考了什么是说课、如何说课、说课与上课备课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等问题。在这里我略述己见,以抛砖引玉、共同学习。

一、我对说课的理解

说课是一种教学、教研改革模式,说课活动可以有效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和造就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说课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当今,说课理论依据来源于德国控制学者弗兰克博士1962年提出的教育控制论。

说课是授课教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理论,在独立钻研教材和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口头向听课教师系统表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不受受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人多可以,人少也可以,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说课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实践经验,还要有理论指导,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发展。

二、说课的主要流程

说课一般需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课程资源开发等几个方面进行。

“说教材”要说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后章节之间的知识联系与逻辑联系,确定教学点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说学情”要分析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个人因素。“说模式”要简要概括上课的主要形式,包括这节课分几个环节,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个环节的用时多长、达到的主要目的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情况等内容。“说设计”是说课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明确整节课如何进行:开始授课如何引入,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让学生进行哪些活动,是讨论还是自主阅读还是做联系等。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设计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要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说板书”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板书形式向学生更好地展示这节课的内容(板书有提纲式、词语式、流程式、图示式、版图等多种形式)。“说评价”是要说在本课的设计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说课程资源开发”要说在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自己如何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开发与本课有关的校本课程。

三、说课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上课时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面对的是一群渴望接受新知识的孩子。我们传授给他们的是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在传授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和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是教师自己讲授和演示知识;或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讨论生成新知识;或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然后教师答疑等以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掌握知识。而说课时我们面对的是自己的同行或评委,所说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为什么这样教、指导学生学会这些知识所用的方法和理论依据、预定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等。同时由于说课时面对的是同行或专家,许多教师心中会有或多或少的紧张情绪,这很正常,此时要注意自我调节,包括积极的心理暗示、自我鼓励等,以避免因紧张而影响说课过程中的表达和说课设计应达到的效果。

(二)说课过程与说课稿的关系

说课过程侧重“说”,说课时教师既不能脱离说课稿肆意发挥,又不能按教案“背课”或按说课稿“读课”,平铺直叙、死板硬套。在说课过程中教师是要尽量“脱”稿,做到声情并茂、状态自然,使听者受到感染,沿着你的语言一步步理解你的设计和思路。说课稿要详细丰富,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设计都要精益求精,说课过程中的每一句话都要在说课稿中有所体现,保证整个说课有序进行。说课稿中各环节所占的篇幅大小不等,在说课过程中,教师更要有所侧重,对于教学设计部分、板书部分、教材部分等可借助多媒体手段适当简练讲解,甚至一带而过,而对“怎样导入新课”“怎样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活动如何设计”等要适当加以渲染。

(三)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和语言能力要求说课过程一般安排在10-15分钟之内,由于自己设计的说课稿内容多,说课教师往往会因为说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又怕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表达清楚,导致超出规定的时间,影响说课效果。由于说课时间短、内容环节多,既要求面面俱到,又要求主次分明,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语言概括能力和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辅手段的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然而在说课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这些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使听者质疑其真实性。因此,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要根据需要应用这些辅助教学手段,如传统教具、挂图、课件、图表及实物投影,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们和评委说清楚,同时注意与评委和听课教师的眼神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语言停顿,达到把课说好的目的。

以上几点是我在本次说课中的思考和收获。我总结了每位初次参加说课的教师可能在说课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每位教师在说课中都有自己优异的表现,希望每位教师在说课中都有新的收获和提高。

第二篇:光合作用说课(精)

光合作用说课教案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光合作用》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三节。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关于光合作用的知识,学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和意义,为以后学习呼吸作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其中的光合色素,理解其中的色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基本过程和相互关系;理解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以及在生物界中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让学生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概括物质和能量转化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3.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环境稳定中的作用,理解光合作用产物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叶绿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其中的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

(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且这种结构和成分与其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适应关系。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些结构和成分,才能顺利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发生的场所。

(2)在第一章细胞部分,学生接触了叶绿体色素种类的知识,另外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或听到过有关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知识,但没有提取和实际看到过各种叶绿体中的色素。因此学生对亲自从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渴望。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不但可使学生学会有关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2.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内容,是教学的又一重点。因为:

(1)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从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能量转移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的本质。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前进一步。

(2)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入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

3.光合作用的意义,也是教学的重点。因为:

(l)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光合作用的关系。

(2)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绿色植物本身利用,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体中有机物的来源,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这些,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4.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对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木熟悉,特别是有机化学知识,高二第一学期多数学校本学习到。对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电能、电能到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到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必要性的理解,对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和实验;第二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具体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2.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明:

(1)本节教学课题的引入,可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通过绿色植物的水分和矿质代谢引到有机物和能量代谢。如,绿色植物在生活中,除了要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以及矿质元素离子等无机营养外,还需要有机物,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这些有机物是从哪里得到的呢?怎样制造的?由此引出课题。接着介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有关实验,引入对叶绿体的分析,如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也可以从光合作用的意义或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入本课题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研究。提出:为什么光合作用能在叶绿体中进行?这与叶绿体内特有的成分和结构有关。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通过提问,复习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用板图或挂图显示出叶绿体的外膜、内膜、基质、基质片层和基粒等结构及成分。附图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叶绿体结构的认识,也可使学生直观地认识色素和酶的存在部位。在此,教师应特别指出,光合作用所以能在叶绿体中进行,一是由于其中含有催化光合作用的酶系,这些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和片层的薄膜上;二是在基料片层的薄膜上,有吸收转化光能的色素。由此引出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3)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学生实验:

①本节课内容多时间紧,课前要做好实验准备。可把叶片称好后,分发给学生,免去学生称量的过程。

②在学生进行色素提取实验前,教师应对实验原理给予简要说明。如,根据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等)中溶解的特性,用丙酮可将色素从叶片中提取出来;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其中的镁可被氢离子取代,使叶绿素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在研钵内加入少许的碳酸钙,可中和细胞液中的有机酸。

③提醒学生,整个提取的操作过程,速度要快。减少丙酮的挥发,减轻对教室环境的污染。为减少丙酮的污染和节省时间,可简化该实验。如,教师在实验前,选取新鲜绿色的叶片(菠菜叶、菜豆叶等),烘干后磨成粉末状,分别装入小试管中(约占试管的五分之一),然后分发给学生。实验开始,学生直接量取丙酮,倒入小试管中(约至试管的五分之三)。轻轻振荡后,过滤即得叶绿体色素滤液。对研磨叶片的过程简单介绍即可。

①关于色素的分离。为节省时间,教师在实验前,把滤纸条制备好。

对操作过程不必过多解释,先让学生按教材要求进行操作。但要提醒学生在划滤液线时,多重复几次(5~6次),所划的细线,应呈深绿色。待学生按教材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后,在等待层析结果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讨论实验原理和操作要求。关于层析原理,应使学生清楚: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在滤纸上的吸附力木同,故在滤纸上的运动快慢不同,使不同色素分离开。层析法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关于操作要求,可提出以下问题讨论:滤液细线为什么细一些、齐一些好?为什么不要让层析液设及滤纸上的滤液细线?

⑤结果观察。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共板书(如图)。在此,教师应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4倍,因此,在春夏季节我们所见到的叶子通常是绿色。

③关于色素吸收光谱特点。教师可演示叶绿体的色素吸收光谱的现象。方法是:用红、橙黄、绿、蓝紫色的薄膜,分别遮住同一光源。把盛有叶绿体的色素提取液的试管,分别放在红、橙黄、绿、蓝紫色光前,让学生观察这些光透过色素提取液的情况。可明显地看到,红和蓝紫色光透过的较少(暗),橙黄和绿色光透过的较多(亮)。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得出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人们用更加精密的仪器测定得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并板书(如图2-9)。

(4)在分析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的特性后,回过头再进一步分析,叶绿体的成分和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如,叶绿体内的片层薄膜,垛叠成基粒,每个基粒由10~100个片层结构组成,可增大叶绿体内的膜表面,扩大色素的附着面,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又如,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各种酶集中分布于叶绿体中,有利于光合反应高效地进行等。使学生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

三、第二课时:

2.关于教学过程的说明:

(1)开始可以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如,为什么在叶绿体中能发生光合作用?(引导学生回答出:叶绿体中分布有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色素种类)这些酶和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什么部位?(使学生回答出:酶分布在片层薄膜上和基质中、色素分布在基粒片层薄膜上。)

(2)在复习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如果学生不能完整答出,教师要给予提示),并板书。接着指出,该反应式概括了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在叶绿体中,是怎样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引出光合作用的过程。

(3)关于光反应的过程,可以教师讲解为主。边讲解边板图(如图2-10)。说清以下几点:

①光合作用是从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启动的。色素吸收光能传递给部分叶绿素a,叶绿素a接受一定量的光能后,迅速射出一个高能电子(光能转变为电能),此时该叶绿素分子被激发,出现电子亏缺,并形成强烈的夺得电子的能力,导致水分子分解成O2和H+,使该色素分子得到电子。

②射出的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终与H+一起被某种受体接受(可如图2-10表示人在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并把ADP和Pi转变成ATP。这样就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从叶绿体的色素吸收光能开始到此,依赖于光能的推动,因此,把上述反应称为光反应。

③概括光反应。把水分解为O2、[H];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光反应在叶绿体内基粒片层的薄膜上进行。(板书)

④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介绍有关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的实验。如,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氧的同位素18O,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18O和C18O 2,然后向一组植物提供H218O和C O2;向另一组植物提供H对和C18O 2。在相同的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并对其产生的氧气进行分析。发现前者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全是“O2,后者释放的氧气中的氧都是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是来自水。

接着教师指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是非常活跃的,在叶绿体中不能大量积累,它们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推动光合作用的下一步的进行。由此,引出暗反应。

(4)关于暗反应的过程,可以从CO2的利用入手,逐步分析其固定、还原、五碳化合物的再生以及光合产物形成过程。如果学生条件较好,可以通过介绍卡尔文的实验,讨论暗反应的过程。在讨论中注意讲解以下几点:

①边讲边板图(如图),和光反应过程的图解联系成整体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一过程。

②CO2的固定是在酶的作用下,将叶片吸收的或自身呼吸释放的一分子CO2,首先和五碳化合物(二磷酸核酮糖)结合,再分解为两分子的三碳化物(磷酸甘油酸),这样气体CO2被固定。

③还原过程,是三碳化合物在ATP供能和加氢的情况下,变成三碳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原属CO2中的C进入糖的分子中,并把活跃的、不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糖分子中

④两个三碳糖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变化,一部分再形成五碳化合物补充原消耗的五碳化合物,一部分最终形成葡萄糖等有机物。

⑤概括暗反应。在此反应指出:暗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需要多种酶催化进行的;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的推动下,把CO2原成有机物并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把概括的内容,简捷地板书出来。

(5)在暗反应过程学习后,以讨论的形式,分析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在此,教师可利用已有的板图,讨论出:没有二氧化碳的固定形成的三碳酸,光反应的产物[H]和ATP就会积累,使光反应很快停止;没有光反应提供[H]和ATP,三碳酸就不能还原成三碳糖,就木会有五碳化合物的木断再生以及最终有机物的合成。五碳化合物迅速减少和三碳酸的积累,必然导致二氧化碳固定的停止。即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持续地进行。所以,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光合作用全过程的两个阶段,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6)对比完两个反应后,要引导学生概括光合作用的全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对照反应式,指出原料和产物之间的来龙去脉,由学生配平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指出光合作用的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本质,也由此引出光合作用的意义。

(7)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可以讨论的形式,概括出以下几点:

①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通过讨论植物、动物等其它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及其中的化学能,归根结底是光合作用制造的。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进入各种生物体中。因此,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产生者。

②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人类食品、医药以及需要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中的有机物和能量来源。人类普遍使用的化石燃料,也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

③地球上各种生物和人的呼吸要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各种燃烧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依赖于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在讨论意义时,要多联系人类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可举例说明。

四、本课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和生产、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决定深入的程度。

3.由于本课题难点较多,可留些课外作业,巩固学习内容,如列表对比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等。

第三篇:《光合作用》说课教案

《光合作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内容。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光合作用”一节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讲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等。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光合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懂得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②叶绿体中的色素③光合作用的过程④光合作用的意义(2)能力目标:

①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方法,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初步学会具体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②通过观察、设计光合作用发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③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④通过学生总结归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辩证观点以及珍爱自然、珍爱绿色、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4.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综合考试的目标(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本节教学内容是探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

(2)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依据:①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转移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的本质。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入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②通过光合作用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光合作用的关系。知道人类需要的农产品,归根到底要靠光合作用去生产。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应该把培养高效应的农作物品种,发明提高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时间、空间的技术等途径作为研究方向;知道增加植被面积和质量,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等。这些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光合作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关心生物科学及发展,关心社会问题解决等意识的好材料,应充分利用。

5.教学难点:

(1)光合作用发现实验的设计

依据:科学实验方法的教育是理科综合考试目标(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在本节教学中的较好体现,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之一,但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方面正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因此,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多项实践,才会使效果事半功倍。

(2)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

依据:高二学生对有机化学等知识还未学习到,对有关物理和化学知识不熟悉,还不能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电能,再由电能到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到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必要性,对于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内容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第二课时安排叶绿素实验,第三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 教师的过程式教学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2.教学手段: 课件、录像、投影仪

三、学法指导

学生在学习完细胞,理解新陈代谢等相关知识后,为光合作用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课堂中运用课件演示实验,创设氛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动画演示海尔蒙特实验,提出问题:从这个实验可知柳树重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水分是植物体建造自身的原料。

教师指出,海尔蒙特没有考虑到空气是否也能起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引出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设计意图:

利用动画的直观性和已有知识降低了问题的起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授新知识

1、录像演示普里斯特列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B钟罩内的小白鼠没有死亡?植物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教师指出:(1)该实验不能证明更新的空气中的哪种成份?(2)当其它人重复该实验时候,有可能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直到后来,荷兰科学家英格蒙斯证实了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才能获得成功。

2、学生介绍课前所做的萨克斯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

(1)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2)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目的是什么?(3)碘蒸气处理叶片,目的是什么?(4)这个实验成功的证明了什么?

(5)高倍镜下观察“小蓝点”聚集的部位是细胞的什么结构? 学生经观察实验过程,分析问题,能够得出结论。(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同时需要光(2)产生淀粉的部位是叶绿体。〔小结〕:(板书)

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条件、产物 设计意图:

利用直观课件演示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学生亲自重复萨克斯实验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才对光合作用的重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现的艰难。

3、课件展示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A、这个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1)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不仅具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2)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气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地进行。

(3)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中释放氧的部位。

(4)进行黑暗和曝光对比实验,从而明克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B、这个实验给了你什么启示?设计实验时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要有对照组和控制单一变量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简介同位素标记法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氧气到底来自于水还是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掌握同位素标记法的原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布置作业 略

第四篇: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反思]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反思

英山一中

查茶

一、我是站在怎样的高度来上这堂课的?

站的高度很重要,有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课。简单地说:我是站在人与绿色植物的关系的角度来上“光合作用”这堂课的。不是就光合作用而上光合作用。所以我的课从人生长发育需要食物开始,从感受母亲的伟大开始,到激发学生要保护绿色植物,热爱大自然结束。把人文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我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法来完成这堂课的?

方法是一个策略问题,也就是说我是用怎样的策略来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的?《光合作用》是一堂较典型的让学生学习周围自然现象的以知识为主的课。按照传统的方式,以知识为主的学习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但新课标解读中说:“探究式的学习不一定是发现式的,接受式学习也可以是探究式的。目前我们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并非大力倡导发现式学习。应该说,接受式探究或称主动接受式学习应成为目前倡导探究式学习的重点之一。”简单地说这堂课的教学策略是12个字:接受式探究,主动接受式学习。

三、让学生主动去发展,顺着学生的思路的发展去组织教学

当孩子们的研究方案在我们大人看来似乎有问题,而且确实有问题,没事,孩子在发展中会纠正、会反思,他们的接受能力比我们强,当他们的阅读报告出现偏差,没事,就连海尔蒙他自己最后的结论也跟我们的学生一样,他得出的结论是跟土壤没关,而是从水中得来的。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以其宽容维护每一个小生命的尊严。孩子们面临的人生道路还很长,他们拥有许多时间去发展自己。在这期间,教师的理解和宽容、欣赏和赞许,则是促进孩子们加速前进的动力所在。

四、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叶的光合作用是人们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反复验证得出来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也时时提醒并要求同学们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结论、看待同学的结论、看待科学家的结论,不要轻易相信。

第五篇:《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教学反思

这次的课开得较成功,同仁们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也给我的第二次高三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复习课到底怎么上才高效?如何提高高三复习课的高效性,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了一些答案,本节课重点是曲线分析,要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来,同时要明确规范作图的要求、步骤,这是学生失分较多的地方要渗透解题方法,并通过变式训练不断强化、巩固,习题讲评要清晰、到位,尽量让学生说、引导其思考,板书与多媒体要能做到有效的结合,扬长避短,整节课下来,学生对曲线图的解题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

本节课上完之后,发现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有点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偏少。

2.老师自身一定要规范作图,最好用尺,给学生树立榜样。

3.未将c3、c5与过程图联系,可直接在图上分析,如停止光照,将光反应遮蔽起来进行分析,这样较形象,学生更容易接受,让学生在原图上理解、记忆,把中间过程拿掉,不增加麻烦。这部分重难点是课本上的图,可以将几幅图整合为一幅图,而不能脱离教材原型。

4.要敢于取舍,另外注意语言的简练,语速再放慢些效果更佳。

5.可尝试让学生分析、讲评题目,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本节课核心知识,老师重在引导,创设机会让学生说。

下载“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的说课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的说课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教学案

    嵩县江苏双语实验学校生物学科教学案 班级 姓名 教研组长签字 课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总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说课原理与方法》心得体会

    读《说课原理与方法》心得体会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

    抽屉原理设计与说课

    “抽屉原理”设计思路 开发区西园小学 乔海燕 2011.4.6 “抽屉原理”是六年级数学第十二册的一个新增的教学内容。这教材通过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在向学生介绍“抽屉原理......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易[精选多篇]

    恩施市第一中学 高一生物备课组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设计教案(合集5篇)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设计教案 背景和意义分析 新课改倡导学生的实践知识的积累,体验实践经历,倡导研究性和创造性学习,倡导自主及合作性学习。经过几个学期的新课程学......

    设计应用说课

    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 号考生,我抽到的课题是《》。 现在我为大家分析一下本课教材及学生情况: 本课是小学( )年级( )册的第()课内容......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一:名解/填空/选择/判断(我也不知道是啥) 1. 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设备通过网络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专业限选课)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ensor 【课程编号】XZ260111 【学分数】2 【学时数】24+6+9(实验课时) 【课程类别】专业限选 【编写日期】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