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琴声叮咚》教案
《琴声叮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现课文描写的画面,感受语言的优美。
2.通过读、写、说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弹琴姑娘的赞美之情。
3.朗读四季琴声,并能仿照其特点写一写清晨或傍晚的琴声。
教学重点:
通过读、写、说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弹琴姑娘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读、写、说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弹琴姑娘的赞美之情。
2.朗读四季琴声,并能仿照其特点写一写清晨或傍晚的琴声。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被琴声吸引,“我”想见弹琴人,“我”见到了她,琴声流入“我”的心中。)
流入我心里的,是怎样的琴声呢?
二、品读描写琴声的词句 学习提示一:
“请小朋友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 ”画出描写琴声的词语和句子。”
1.学生汇报画出的词句
2.小朋友们找得都很好,老师帮你们归归类,我们先来看描写琴声的短语。“动听的琴声 悦耳的琴声 悠扬的琴声 叮咚的琴声 流水般的琴声 熟悉的、使人感到温暖的琴声”
学生练读,试着读出琴声不同的味道来。个人展示,然后再齐读。3.这一句直接描写琴声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五次,谁来读一读。“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通过学生个人展示读,教师指导读,男女比赛读,边打节拍边读,放入句子中模拟琴声读,体会这句直接描写琴声句子的节奏韵律美。
三、发现四季琴声的写作特点
(相机出示描写四季琴声的段落)
1.小朋友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用心读一读这四段,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2.学生谈收获与发现。
汇报:这四段都写了四季琴声的季节特点。师引导用一两个简单的词语概括四季的季节特点;两次写到窗帘、窗口。师引导体会窗帘颜色的不同的原因,以及作者写窗帘的妙处。;每一段都对琴声进行了描写。
那这样的琴声勾起了“我”怎样的情感呢?
四、填词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我常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我()这个弹琴的人。我()这个弹琴的人。我()这个弹琴的人。”
学生汇报“我钦佩这个弹琴的人。我羡慕这个弹琴的人。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
作者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词语来写感受呢?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汇报:春天,“我”便想知道谁弹琴;夏天,天气如此炎热,其他人都出去乘凉了,只有窗口仍然飘出悦耳的琴声,“我”钦佩弹琴人刻苦的精神;秋夜,天气晴朗,如此美的景色,弹琴人能弹出如此悠扬的琴声,“我”当然羡慕;冬天,“我”深夜归来,琴声带给我温暖,所以“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
总结:“我”一年四季都能听到悦耳、悠扬、温暖的琴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弹琴人非常勤奋刻苦。)板:勤奋刻苦。
五、小组合作,品读四季琴声
学习提示二:小组合作,品读2-9自然段。
读书建议:1.边读边想象画。2.边读边体会“我”的情感。
合作提示:每个小朋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季琴声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朗读建议。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只有一次机会展示你们组读得最好的一个季节。)全班合作配乐朗读。
请四位小朋友分别读2、4、6、8段,其他小朋友读描写作者情感的段落。
六、填标点,体会作者两次见到弹琴人心情的变化
导读过渡段。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是谁呢?我很想知道,并且想见一见他。” 后来“我”见到他了吗?几次见到?原来她是一位?(板:小姑娘)那作者两次见到她,心情有何变化呢?完成导学单第二个任务,看谁又快又好。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是谁呢(?)我很想知道,并且想见一见他。难道那弹琴的就是她(?)我愣住了,真的就是她(!)”
汇报:“我”一开始很想知道这个弹琴的人是谁,一次音乐会上,“我”终于见到她,但是又有点怀疑,后来确定弹琴人真的是一位小姑娘,“我”又惊讶又高兴。
七、学习首尾段
首段“清晨、傍晚,我家斜对面高楼的窗口,常常传出阵阵动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尾段:“我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流水般的琴声,又响在我的耳边,流淌在我的心里。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课文的首尾段有什么不同? 最后琴声不仅响在耳边,还流淌进了“我”的心里。
流淌进“我”心里的难道只有琴声吗?(还有小姑娘勤奋刻苦的精神品质)
八、拓展延伸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得比较简单,让我们来当一当小作者,模仿2-9自然段的样子,写一写清晨或傍晚的琴声。学生展示练笔成果。
第二篇: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案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教材简析
《小溪流水响叮咚》是人音版第八册教材中第六课中的内容,歌曲优美、抒情,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淳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爱意。
铁炉小学:秦继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习,能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歌唱全曲,在歌唱中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中二分符点音符和八分休止符。
3.在准确歌唱的基础上,能用小乐器为歌曲配上合适的伴奏和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的声音完整、流畅地歌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呼吸唱准教长乐句。
符点音符的时值把握。
教学方法
聆听鉴赏法、讲解法、节奏练习法、等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盘、电钢琴。
教学课时
一课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调整坐姿。
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当中最美的季节,所以才会有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今天的课前放松音乐,就让我们来欣赏《春晓》开始。请大家自由加入律动。(播放音乐)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 导入:刚才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了春天。请再看一组图片,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回答春天的美景)闭上眼睛,你听到了什么?(小溪流水声)听着小溪流水声,你仿佛来到了哪里?(师播放流水声)
2. 交流。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溪流水的步伐,去大森林里逛一逛、玩一玩!
你看,小溪流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送给我们一条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老师先为大家范唱,大家再自主进行视唱。4 3 0| 1 0 2| 0 6 0| 啦啦
啦 啦
啦啦
啦
啦 1 2 5 |3.1 |2 1 7| 1-|1-||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1)生模唱第一条旋律。
(2)带着欢快、跳跃的感觉唱一唱。
(3)男女生谱子和歌词接唱,带感情合唱(啦)。
3.师:唱完典型谱例,小溪流又给我们带来了一条典型节奏。请大家打出来,才能欣赏它最美的音乐。出示典型节奏。请同学们在视唱节奏时注意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小溪流水的声音好听吗?你能感受到小溪流的快乐吗?(生回答)它为什么会如此快乐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今天学习的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完整聆听全曲
交流:
小溪流的歌声是怎么样的?(优美动听)速度怎么样?(中速,行板速度)
它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你能打出它的强弱规律吗?
4、认真读歌词,数一数歌曲有几个乐段和几个乐句,哪几句开头相同或相似。(1-16小节为第一乐段,17-33为第二乐段,各有两个乐句)
5.再次欣赏音乐,边听歌曲,边为歌曲画出波浪形图形谱,体验小溪流欢乐的心情。
6.老师弹琴,学生用啦音模唱歌曲。
7、老师和学生用啦音接唱歌曲。歌词熟悉
(1)师出示幻灯片,生读一读。
(2)师:“刚才同学们用的是语文课上的朗读方法,今天老师用音乐节奏的方法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师开电子琴伴奏,用节奏读出“光明的”(切分节奏)。
(3)生模仿读。
歌曲学习:
1.用“啦”音模仿第一、第二乐句。
2.填上歌词试一试。
3.师唱第三、四乐句,生模仿唱一唱。
4.师生接唱游戏。
5.加入歌词试唱第一段,师指导容易唱错位置。
6.简单学习第二段。
7、完整唱整首歌曲。
8、送“记号”。
师:“音乐是灵动的精灵,如果没有变化,会显得单调而乏味,老师请来了许多音乐小记号,请你找一找,给它们找个家,让音乐有了它们的装饰,变得更美”。——小组合作完成——请代表发言。
(师在卡片上 写上 ‘V’换气记号,M 和P 等强弱记号,请学生小组合作,找一找应该送给哪个小节(间)?)
7.交流,标记号。
8.带上音乐记号跟音乐唱一唱。
(三)拓展训练
请大家为歌曲旋律加入波浪形图形谱。
师点评学生图形谱。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跟随音乐走进了大森林里,聆听了小溪流的歌声,我们学会了用优美的声音歌唱小溪流,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现在,太阳快要下山了,让我们再次唱起歌,和小溪流说再见吧!
(播放《小溪流水响叮咚》,学生边唱边走出教室。)
课程结束
简单自评:在设计本课中,我结合所学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整合、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了情境创设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编创动作法等多种学习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在这节课上思维很活跃,师生互动成效明显。
秦继红
2017.4
第三篇: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详案)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感受歌曲所描绘的优美意境,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次聆听,不同方式的演唱,打击乐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体会歌曲的意境;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并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三、知识与技能:认识并初步掌握附点节奏及一字多音的演唱,唱会、唱准歌曲。
重难点:
1.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并能唱会、唱准歌曲。2.认识并初步掌握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很高兴与大家度过这节愉快的音乐课。现在正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季节,我们在去郊游的路上都会听到哪些大自然动听的声音呢?(风、雨等等)你能用一个象声词来模仿吗?师评价很形象,很生动等等。
小结:这些美妙的声音就像是大自然的一首动听的交响曲,现在请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用歌声来唱一唱。PPT。师生唱,歌唱方法的指导,面带微笑,轻声歌唱,师移调,暖声。
新课讲授:
1. 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听音乐告诉我。(初听音乐,揭示课题并读课题)2. 小溪一路换歌,路上遇见了哪些朋友呢?听音乐告诉老师。
(熟悉歌曲内容,旋律,感受速度、情绪等音乐要素)
3. 让我们跟随小溪的脚步和这些朋友打个招呼吧。
(和老师一起画旋律线)
小溪向前流淌,见到朋友翻起了一朵朵浪花,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歌曲分为几个乐句?4个,速度是怎样的?中速,情绪呢?优美抒情的
4.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注意坐姿、表情、轻声演唱(跟录音原唱师生齐唱)
5.第一次演唱就能基本跟上音乐的节奏,同学们的音乐素养还是很不错的,接下来跟着老师的钢琴完整演唱歌曲,把自己演唱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一起解决。(跟钢琴找困难)
6.解决一字多音,附点节奏及结尾处力度的变化处理。
(PPT:迎着农民朴实的笑脸,倾听那洗衣姑娘歌声,啦啦啦啦……)
7.师生接龙比赛,就像是两条小溪在对话,看谁的声音温柔、甜美。师示范什么叫对话,两句话的情绪要一致,音色要统一。(接龙演唱,细致处理)
8.你们的声音一遍比一遍美了,现在完整演唱歌曲。(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9.小溪一路向前流淌,她的理想和愿望是什么?跟着老师的琴声演唱第二段,在歌曲中寻找答案。
(演唱第二段,解决一音多字,带着祖国的教案奔向海中,有没有演唱困难的地方?)10.跟琴唱第二段。处理歌曲:
1.现在老师加大难度,跟录音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两段,你们有信心跟上音乐的节奏吗?(跟录音伴奏演唱歌曲,要求跟上节奏)
2.还记得我们刚开始演唱的大自然的声音吗?沙沙,哗啦,嘀嗒。让我们把他们也加入倒小溪的歌声中。
(加入引子部分合伴奏演唱歌曲)
3.听到这么美妙的歌声,向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当中。(跟伴奏,师生接龙演唱)教学拓展:
1.有一位新朋友也想加入你们优美的歌声中,出示风铃:介绍风铃又叫音树,听音色,长音乐器。想一想适合加到歌曲的什么地方,歌曲更有意境。
2.跟伴奏唱,在心里加入风铃的声音,看谁的歌声美,表情好,我就请他上台。(跟伴奏演唱两段,在心里探索加入风铃的声音)3.请生上台。
(跟伴奏,生唱,上台的学生加入风铃)
刚才两位同学分别在歌曲每个乐句的结尾长音的地方加入了风铃,更加丰富了歌曲的音色。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知道了歌曲的速度中速,情绪优美抒情,分为四个乐句,还知道了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的演唱,同学们优美的歌声给向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保持良好的歌唱习惯,才能你们动听的歌声歌唱美丽的大自然。让我们在小溪流水响叮咚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音乐起……
第四篇:叮咚世界说课稿
一 说课题
〈〈叮咚世界——扬琴〉〉
二 说课程标准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为: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学习并逐步掌握乐器的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演奏形式实践,并能进行互动式的排练。
三 说教学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积极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我们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2.在音乐欣赏和乐器练习中,让学生自我体验,相互学习,互相讨论,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演奏水平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目的。
四 说教材
本节课属于自编教材〈〈演奏〉〉中的一节起始课,包括三方面内容:初步认识扬琴;介绍扬琴起源发展及音色;学生掌握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上好这堂课,有利于〈〈演奏〉〉这一模块的更好开展。
五 说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实践和欣赏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于身边的事物,创设情景。
3.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说教学重点难点
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七 说教学方法
教法:导学法 激励法
学法:体验法 探究法
八 说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演奏扬琴曲〈〈龙船〉〉
学生活动:a.采用日常生活中熟悉声音的节奏型来练习击弦。
b.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皿当作道具(大小不同的碗,装水的酒瓶),学生创编简单旋律,或采用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进行合作练习。
九 说教学构思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通过各种方式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掌握扬琴演奏的基本技能。
十 说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扬琴一台 琴竹60副 大小不同的碗和酒瓶四组
十一 说教学过程
1.导课:这一环节我运用创设情景,兴趣引入法。
a.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乐曲〈〈阿拉木汗〉〉,引出民族乐器的话题,再进一步明确本节课要走近扬琴,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什么组合?(女子十二乐坊)
演奏了哪些民族乐器?(古筝.二胡.笛子.扬琴 等等)
感受到了什么?(音乐的魅力)
(师):这一段精彩的演奏,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仙境,这就是民族乐器带给我们的魅力,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认识其中的一种乐器——扬琴
(板书课题)叮咚世界——扬琴
2.分节教学:
在这一教学中,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学法,采用听,想练结合的程序来体会.a.多媒体展示:扬琴的起源、发展、结构、音色特点。
b.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1)借助多媒体把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展示出来,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手中的琴竹,把课桌当成扬琴进行练习,通过观察发现在模仿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手腕不放松,握琴竹的手形不正确,夹臂等常见的毛病。
(2)借助实物扬琴示范,详细介绍正确的持竹方法:将琴竹的四分之一处放在自然弯曲的食指的第一关节上,大拇指自然弯曲,用指肚偏上一点压力在琴竹上,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
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两手轮流交替,用琴竹的琴键敲击琴弦发音.踺子距琴弦二十公分高,弹下去后迅速回到二十公分的高度.
并针对学生出现的夹臂、手腕不放松等毛病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引导。(敲扬琴就像拿菜刀剁猪肉,全靠手腕上下挥动)
(3)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声音,创建节奏型,巩固扬琴的演奏方法。(分段练习)
马蹄声 | XXX XXX |
哒哒哒 哒哒哒
钟表声 | XX XX |
滴哒 滴哒
知了声 | X.X X.X |
知了 知了
鸟叫声 | XXXX XXXX ︳
豌豆八哥 豌豆八哥
(4)老师讲述故事,学生按不同场景,击出不同节奏型。
一名军官骑着马从远方奔驰过来| XXX XXX |,他看了看怀表,心情很激动| XX XX |,因为马上就可以看到家中的亲人,他已经忘记了炎热,哪怕知了在不厌其烦的鸣叫| X.X X.X |,他仿佛看到了家门前那棵大榕树上的小鸟在嘻闹 | XXXX XXXX ︳似乎在欢迎他的归来。
3.达标测评:
a.学生分为八组,每组一套碗(瓶),探讨不同大小的碗(瓶)通过敲击发出不同音高,给乐器按音高排序。
b.学生创编简单旋律,或采用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进行合作练习。
〈〈闪烁的小星〉〉1 | 5 5 | 6 6 | 5 — | 4 4 | 3 3 | 2 2 | 1 — |5 | 4 4 | 3 3 | 2 — | 5 5 | 4 4 | 3 3 | 2 — |1 | 5 5 | 6 6 | 5 — | 4 4 | 3 3 | 2 2 | 1 — ||
〈〈两只老虎〉〉2 | 3 1 | 1 2 | 3 1 | 3 4 | 5 — | 3 4 | 5 — |
54 | 3 1 | 56 54 | 3 1 | 1 5 | 1 — | 1 5 | 1 — ||
〈〈 找朋友〉〉
56 | 56 5 | 51 76 | 55 3 |
3 | 55 3 | 24 32 | 12 1 ||
C.分组展示
将学生作品分组展示,使学生体会到创造的乐趣。
4.拓展.请几个同学敲击扬琴,作出评价。今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以至用,下面我就为大家演奏扬琴曲〈〈龙船〉〉。
5.小结
在今天的活动中,同学们精彩的表演给了我很多惊喜,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很积极,很踊跃,在开心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了中华民族器乐文化,人们常说:“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华夏文化所孕育的一朵艳丽的奇葩,许多伟大的音乐人在把它努力的展示给世界,我们同样也要奉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十二 说 板书设计
〈〈叮咚世界—扬琴〉〉
一. 介绍扬琴
二. 扬琴的起源、发展、结构、音色特点
三. 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四. 欣赏扬琴曲〈〈龙船〉〉
五. 小结
十三 说教学反思(课前)
因为我们学校一直对素质教育比较重视,学校购置了大量 的民族乐器,有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接触到扬琴,而且他们思维活跃,能团结合作,所以我有信心能通过自身素质和学生配合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生成是未知的,有待本人的随机应变。
第五篇:《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人音版教材第八册第六课《风景如画》之表演《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始终把音乐新课标理念作为教学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并由此获得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转起伏,歌词纯朴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歌曲以欢快的小溪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抒发了对美丽祖国的深情爱意。歌曲为二段体,第一段(1-16小节)节奏和旋律明快,尤其第3、4小节的附点四分音符以及第11小节的切分节奏的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接着弱起进入第二段,情绪转为热情而舒展,歌曲的结尾用“啦”节奏欢快、富有特点,展现给我们的是小溪汇入大海的生动情景。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自然现象也非常关注,他们开始有独立见解,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他们有自然甜美的嗓音及灵巧的身形。情感目标:
用自然、柔美的声音,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知识目标:
掌握弱起乐句,并能正确使用力度记号。能力目标:
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教学重难点: 弱起及结尾处的啦渐弱处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趣味导入,激发兴趣)课件(展示春回大地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在这幅图里都发现了什么? 生:小草、小树、小花、小鸟、(小溪)。
当我们走进这风景如画的大自然中,山谷中有薄薄的雾,淡淡的烟,有各种花草树木,各种小动物.也有一条清澈的小溪顺着弯弯的山谷流下来,时而湍急,时而缓慢,卷起无数朵小浪花,快乐的向远方流去.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二.寓教于乐
从你们专注的眼神中,老师看出了你们已被这美妙的歌声打动了,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优美,抒情,跳跃,欢快)同学们说的这么多都是小溪的心情,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再走进歌曲中。问题:小溪在流淌时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按歌曲的节奏说出小溪的水声吗?
精彩片段:让我们伴随着小溪的流水声再次走进歌中,(第三次聆听后)师:小溪一路唱着歌来到了我们身边,它的歌声是优美抒情的,小溪的心情是快乐高兴的。那就让我们来做欢快的小溪轻声模唱歌曲(要求:轻声高位置)随范唱模唱
看来小溪已悄悄的流进了你们心中,歌曲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倾诉了小溪的情怀。和师一起分析理解歌词。
让我们带着小溪一样的情怀,一同随琴演唱歌曲。随琴演唱,师随时解决生成的问题。解决重难点:
三、创造表现
(迎着)农民朴实的笑脸,小溪轻轻的流着,怕打扰农民那高兴的心情,所以它轻轻的(迎着),(倾听)也是小溪不愿影响洗衣古年姑娘的歌声,所以这也要轻轻的。虽然是句首,但是弱拍起唱。随琴练一练。
师:问题:当小溪唱着歌流向远方时声音会是怎样的?当小溪唱着歌向我们走来它的歌声是怎样的?
理解掌握渐强渐弱的运用。模唱第一段渐强,第二段渐弱。
师:清澈的小溪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儿向着远方流着,流向肥沃的土地,流向茂密的山林,也流向了人们的心田。让我们一同随伴奏带演唱。生:随伴奏带演唱。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小溪迎着春风,一路欢歌,向前流着,它流到了柳树姑娘的身旁,柳树姑娘摇曳着婀娜的身姿,向小溪问好。唱起了优美动听的歌,《柳树姑娘》…….教学反思:《小溪》这首歌较长,旋律起伏大,优美动听,我的安排是先静静聆听,同时用简笔画表现歌曲的意境,接下来视唱,解决难点,最后填词唱。简笔画时学生不是很放手,缺乏尽情即兴表达的痛快感,可能我点拨得不够,也许没有这样表达的习惯,视唱较顺,在弱起部分我运用指挥图式很顺利地帮助学生掌握了该难点,可见不是学生不会,而是自己方法太少。新课程教学要求淡化技能训练,并非不提技能,而是应该渗透在各个环节中,唱歌时我随机提醒学生,打开喉咙、提眉亮眼、气息下沉,寻找集中、竖起来的、具有穿透力的声音,学生的声音马上就有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