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汽车前照灯检测
汽车前照灯技术状况的检测(教学设计)
依安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王昆
授课班级:汽车评估选修班
授课时间:2008年9月23日 教材:汽车服务业系列丛书(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评估》(张克明主编)课题(教学内容):汽车前照灯技术状况的检测
课时:1学时(45分钟)
一、教材分析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汽车评估》 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节课选自汽车服务业系列丛书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评估》(张克明主编)第四章第八节。这一章是汽车评估中对汽车技术状况检测部分,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正确评估汽车照明电气系统的工作状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可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利用屏幕检测前照灯的光束位置的方法;(2)掌握利用前照灯检验仪检测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讲(教师的讲解)、演(教师演示)、练(学生自己做工作页)结合,让学生掌握汽车评估中汽车技术状况检测的操作方法,为日后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及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规范的操作程序,以应对其工作后将遇到的千变万化的技术问题,增强其工作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综合本教材的前后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屏幕检测前照灯的光束位置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利用前照灯检验仪检测前照灯的发光强度和光轴偏斜量的方法。
(四)教材处理
原则上课程教学按教材的顺序和推进。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的教学模式。
借鉴“任务驱教学法”的原理,设计“工作页”,将重点内容问题化、设置问题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目的。
演示法、启发诱导法相互渗透、密切配合,利用演示法让学生直接地学习汽车评估检测的方法;利用启发诱导法巧妙地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兴奋点。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发挥主导,创设工作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抓住可利用的兴奋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三、学法指导
(一)通过采用“工作页”,使教学目标细化,让学生明确学什么,为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用目标激励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意志力,创造学习情境。
(二)讲、练、演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探索,强化他们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吸收和灵活运用,并转化为能力。
四、教学媒体和教具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需配备:多媒体平台、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5分钟)
1、前面学了关于汽车技术状况鉴定的检测项目哪些?(发动机功率的检测、气缸密封性的检测、汽车燃油消耗量的检测、驱动力的检测、前轮定位的检测、转向盘的检测等)
2、随便说个检测项目,比如说前轮定位包括哪些重要的参数?(主销后倾,主销内倾,车轮外倾,前轮前束)
(二)新课引入(3分钟)本节课首先说汽车技术状况的鉴定是汽车评估的基础与关键,而前照灯的检测又是汽车技术状况鉴定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说前照灯的检测也是汽车评估中的重点。然后用手电筒的照射说明前照灯的两个特性——照射方向与发光强度。在说明照射方向时,提问:前照灯照射方向应该如何控制?(此处设疑,留下悬念,激发学生探疑的兴趣。)(三)讲授新课(用课件示出内容及相关图表)(22分钟,细分见各小标题)
1、前照灯检测目的及使用要求(7分钟)
(1)检测目的(期间窜说一点关于前照灯的结构知识)(4分钟)灯泡老化、镜面变黑,发光效率低,发光强度低,振动颠簸影响安装位置,照射方向改变
(2)前照灯的使用要求(暗示回答了新课引入的问题)(3分钟)
2、汽车前照灯检测项目与标准(5分钟)
(1)照射方向(先大概了解其照射的标准值,回头讲到屏幕法检测其照射方向时,再回到此处讲解)(2分钟)
(2)发光强度(引出其概念,单位;再引出另一个概念——照度)(3分钟)
3、前照灯检测的基本原理
(1)利用屏幕检测前照灯的光束照射位置(10分钟)
① 检测的准备工作(把黑板当作屏幕,在黑板上作相关的准备)(3分钟)② 检测方法(7分钟)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之处,老师先把幻灯片回放到照射方向标准的幻灯片,然后在黑板上根据标准画出右灯近光光束中心的标准范围,之后让学生上讲台再根据标准画出左灯的近、远光光束中心的标准范围。要是被检测车辆前照灯的光束中心不在其标准范围之内,说明其照射方向不合格,应调整或更换。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标准,在检测调整光束照射方向时,对远、近光束双束灯以检测调整近光光束为主;对远光单束前照灯而言,则需检测远光光束的照射方向。
(四)完成工作页的相关作业(10分钟)
期间老师查看学生作工作页的情况,针对问题进行全班讲评。
(五)小结(5分钟)
1、汽车前照灯检测的目的、使用要求及利用屏幕法检测其照射方向的步骤。
2、让学生整理、完成工作页,督促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做到“教与学”心中有数。
六、板书设计 因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只板书以下实用内容:
汽车前照灯由灯泡、反射镜和赔光镜构成。常用的有二灯制和四灯制两种。发光强度——光线在给定的方向上发光强弱的度量,单位:坎德拉(cd); 照度——照在物体上光线的密度,单位:勒克斯(Lx)。
七、教学后记(效果评价)
(一)本节课采用学生填写工作页进行自测,教师整体评价检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由于采用了工作页,评价可操作性强。
(二)通过抽查学生进行提问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依此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控。
第二篇:灯作文教学设计范文
《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三大空间选材的方法; 2.了解多角度、多种方式的表达; 3.加强“描写”的基本功训练。教学重点:三大空间的选材。教学难点:多角度的表达。教学过程:
一、了解写好作文的三个条件
1.引导学生总结写好作文的关键问题是什么。2.小结好作文的三个条件: ——个性的观点 ——个性的表达方式 ——扎实的基本功
二、以《灯》为题,训练学生“如何建立个性观点” 1.激活生活空间。家里、学校、医院、码头、街道、商店、机场……用过或者见过那些灯?有何特别之处?(填写 的 灯。例:破损的小路灯、教室的长明灯)2.整合知识空间。
在报刊、书本、电影、电视、网络……知道哪些特别的灯?
(写三个以上。例:延安窑洞的煤油灯——照亮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3.启迪想象空间。小结灯的特点(光明、指引)。根据特点联想,大千世界何为灯?
(三个以上,何为灯?为什么是灯?例:书本是灯——照亮智慧的天空)小结:确定作文写什么的过程就是个性思想启迪的过程。每次作文训练其实就是一次思想训练操,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历经“生活激活——知识整合——想象启迪”的系统训练,我们才能做到文思泉涌。
三、如何形成个性表达方式
1.引导激趣:实验报告、路灯日记、体育解说、动物世界、周星驰、李咏、朱军、崔永元……
2.选择个性表达方式(?)表达个性观点(?)小结:作文怎样写?怎样表达个性观点?千人应有千个法。如同练书法,经过临摹,逐步建立自己的风格。风格成就未来的人格。每次作文训练其实就是一个人格形成的助推器。
四、如何快乐表达
1.“我手写我心”,前面训练的是如何“心到”。接下来训练如何“手到”?只有心到、手到,表达才会快乐。
2.手到——扎实的基本功。“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必须系统训练,其中重点需要掌握的就是“描写”,描写过不了关,写作起来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谈何快乐?
3.人物描写训练。
小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只有心到、手到,才能做到“我手写我心”,作文其实是一个快乐表达的大舞台。
五、课后写作指导、总结收课
第三篇:冰 灯 教学设计
冰 灯 教学设计
冰
灯教学要求:
1、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2、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文。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理解父母的心情。第一时
一、导入新《冰灯》1.
板书题、齐读题。2.启发学生提出疑问,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三、自读文l分组自读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交流。2检查学习情况(1)认识词语:走街串巷
习俗
菱形
合适
细碎
炕透亮
打磨
爹
扭过来
废
棉袄
后悔
融化
撩起(2)理解词语:走街串巷
享受
菱形
细碎
透亮
打磨
撩起
发酸
称赞
羡慕(3)让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
3.说说你读过文以后的感想。
四、讨论:
1、看到父亲做冰灯,2、“我”为什么“后悔”了?
3、说一说“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第二时
1、复
2、习导入1.上节我们学习了《冰灯》这一,你能说一说它讲的是一什么事吗?
3、理解文小组学习:带着问题分组读文,讨论。
1、“我”为什么要父亲做冰灯?
2、父亲什么时候在做冰灯?我是怎么发现的?父亲为什么磨一阵停一阵?这么冷,父亲为什么还要继续做呢?
4、看到父亲在做冰灯,、“我”的心情怎样?“我”为什么“后悔”?后悔什么?
6、提着冰灯“我”的心情怎样?
7、“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它”指
8、的是什么?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同时指导朗读。
4、外延伸:在你生活中,、你和父母之间发生过像《冰灯》那样令你感动的事情吗?第三时
1、写《冰灯》中的生字
2、笔下生花:
选一项,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三、“金钥匙”学会整理资料,养成有条有理的好习惯。
第四篇:灯祭教学设计
灯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全文以灯为线索,写了父亲做灯、我提灯过年、我送灯祭奠父亲,生动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地怀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理解“称心如意”、“屋脊”、“妖娆迷人”等词语的含义,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感情充沛的句子,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读、感悟、探究”等教学策略,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文中感情充沛句子的品析,了解课文所表现出的朴实的父女之情----父亲对我无言的爱,我对父亲无限的依恋及怀念,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的对父亲无限怀念的挚爱真情,培养学生的对亲情的珍爱。
重难点分析:
·两代人的灯,两代人的情,那灯光所传递的是两代人阴阳两界无法阻隔的亲情,引导想象,体会作者深刻含蕴。
·抓住文中作者情感表白的句子,潜心研读,深入领悟作者对父亲的挚爱之情。
·抓住文章的线索,理顺脉络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有关父子亲情的故事及本课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语引入,激发兴趣,解读课题。
(一)由灯入题(出示课件)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和你们一样喜欢灯,她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就是一盏不寻常的灯带给她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世界。
(二)解读课题(出示课件)灯祭
“祭”,祭奠。
“灯祭”,用灯祭奠过世的人。(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灯祭情景。
本文以“灯祭”为题,直接点出文章主题,作者是祭奠谁,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一)自读课文,理解字、词
要求:
·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小组合作,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生字、词。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指名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一)学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出示课件)了解文章主要写了哪写内容,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引导学生感知父亲在世时和父亲去世后两个不同的场景)
全班交流并总结,梳理结构层次:根据时间来分,一部分为父亲在世的时候,一部分为父亲去世的时候。
第一部分(1-8)父亲做的灯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第二部分(9-14)“我”给父亲送上了第一盏灯表达我的怀念。
2、作者的情感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幸福、快乐→思念、悲伤)
(二)通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灯祭”的含义。
(让学生了解:灯祭实际上是作者对父亲深深的依恋和怀念。)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到了作者在父亲去世前后不同的心境,更体会到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与缅怀。
第二课时
一、品词析句,体会作者快乐的情感。
本单元主题为“情思满怀”,以真情贯穿整个单元。我们就走进这盏灯,体会作者与父亲有着怎样的深厚感情?
(出示课件)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是一盏不寻常的灯。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那盏灯哪里不寻常?
预设一:父亲想法设法满足女儿的愿望,不厌其烦地年年做灯。
(一)(出示课件)仔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父亲是怎样给我做灯的。
作者对做灯的过程描写细致,详细具体,让人一目了然,我们好像真的跟着作者看到了那“不寻常”的灯是如何一步步做成的,也正因为“我”年年看父亲给我做灯,所“我”才对做灯的过程熟记于心。
(二)作者为什么这样细致的描写做灯的过程。
父亲每年都为“我”做灯,想法设法满足女儿的愿望,不厌其烦;“那灯是不寻常的”。
预设二:提灯过年带给我无限的快乐。
(出示课件)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
围绕以上段落学生自己勾画,标注,小组讨论:父亲在世的时候给我带来的快乐,对我的爱。
1、(出示课件)“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到一盏称心如意的灯。”(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灯能做到我满意,肯定付出了劳动,每年都做,不厌其烦灯蕴含了父亲对女儿的伟大的爱。)
2、(出示课件)“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就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引导学生理解提着父亲给“我”做的灯过年,心里多美啊!说明了一个小姑娘在父爱的呵护下是多么幸福和快乐,她在炫耀父亲做的灯,也在炫耀着做女儿的骄傲。更包含着提着父亲亲手做的灯“走东家串西家”这种感觉的“不寻常”。)
3、(出示课件)“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教师引导父亲见我吧油都快烧光了,还开心的开玩笑,说明父亲眼里都是对孩子的爱。)
4、(出示课件)“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灿烂的光,亮丽之极。”(教师引导我之所以感到灯光如此美丽,是因为光中感受到的是父亲那浓浓的爱。)
5、(出示课件)“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教师引导本句运用对比手法,更我们感受到了我的快乐源泉就是父亲。)
6、充分展开以后,再齐读中心段
教师小结:因为有了父亲,作者可以得到一盏漂亮的灯,也可以使家得到光明,有了光明,生活就有了希望和盼头;有了父亲生活也会很快乐美满幸福。生活在艰苦,过年也能得到一盏灯,使年更加妖娆迷人。作者通过一盏灯深深体会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出示课件)
二、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悲伤的情感
因为享受惯了有父亲的幸福时光,没有父亲的日子是不可想象的。
(一)(出示课件)填空
因为没有了父亲,以前的满院光明变成现在的,没有了父亲,往年的年有声有色,变成现在的,没有了父亲,我再也迎不来父亲送我的,我多么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
(二)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怀念的?
作者给父亲送灯来祭奠他,“周围的夜色颤动了一下”让人感觉凝重、伤感。
(三)回归课题,给父亲送一盏灯,来祭奠自己的父亲,流露出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三、回顾文章揣摩表达方法
(一)善于捕捉细节进行描写
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做灯过程,文笔流畅,正因为父亲年年给我做灯,所以我对做灯过程才烂熟于心。
(二)文章线索
明线:灯暗线:思父情并举,感悟跟着作者一起欢乐一起悲伤。
(三)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但不管它们有多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这些句子让我们清晰感到了女儿对父亲的热爱和无限思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涌动出一种感动,引起学生的共鸣:去用心体验亲人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幸福,珍惜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
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于强调母爱的力量,可事实上呀,父爱同样也是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就像鸟儿起飞的两只翅膀一样,对我们来讲,都是同样重要的。其实,父亲一直在用他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包容着我们。有时候,父爱真的是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的,(一)(出示课件)
1、面对生活的艰辛,父子俩相依为命„„
2、如果说父爱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那应该还有对我们心甘情愿的纵容吧„„
3、如今我们已慢慢长大,那你是否依然记起依靠老爸肩膀的感觉?是否依然记起老爸背上的感觉?那种温暖的感觉,惬意的感觉„„找到了吗?
(二)孩子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父爱深情呢?愿意把它讲给大家听听吗?
(三)总结升华: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浓浓的父爱。现在我们应该感受得到,父爱不像母爱那样洋溢在外,但却一样深厚宽广如海洋。如果说母爱是山涧的小溪,是那样的绵长而具体,那么父爱就一定是小溪所缠绕的那座高山,是那样的厚重而坚实。父爱是一本大书,年轻的儿女常常读不懂它,直到真正长大再重新打开这本大书之后,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挚的心。我相信,你们读懂自己的父亲,不会太晚!
五、拓展延伸
(一)迟子建的《白雪的墓园》、《不灭的家族》、《遥渡相思》《重温草莓》等。
(二)仿照第二自然段“做灯”的过程的描写,你能把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写出来?比如包书皮、扎风筝、做柳笛„„
第五篇:《灯祭》教学设计
《灯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迟子建的散文《灯祭》,文章围绕玻璃瓶灯讲述了“我”对童年父亲做的灯的怀念,以及对父亲的追思。两代人的灯,两代人的情。文章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却将父女深情的场景真实地重现于我们面前,让人感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写本课生字;理解“称心如意”“屋脊”“妖娆迷人”等词语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3.能仿照“做灯”过程,写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出来的“我”对“父亲”的感情。
2、通过学习“灯”的制作过程,引导写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体会“我“对父亲无限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通过研读、讨论重点语句,体会“我”对父亲的感情。
●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读、悟、探究、讨论”等教学策略,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迟子建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板书:祭。
师:谁来读一下这个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预设:人死了要纪念他。
师:对,一个人死了,他的亲人要纪念他。那人们是怎么纪念死去的亲人的,用什么来纪念的?
预设:烧香,纸钱,还有祭品。板书:灯。
师:这是什么意思? 预设:用灯来祭奠。师:用灯来祭奠谁呢?(父亲)为什么要用灯祭奠呢?让我们打开课本,走进第16课《灯祭》,一起来品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
2、开火车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作者为什么要用灯来祭奠父亲?
预设:因为“那灯是不寻常的”。
“灯”包含着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
3、为什么说“那灯是不寻常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预设:因为这是父亲亲手做的。
这盏灯里有父亲的爱。这盏灯是独一无二的。
4、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父亲的爱?
三、品读课文。
1、“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
师: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这灯是父亲亲手做的。而且,做灯的过程很麻烦,很不容易,可父亲每年都这么有耐心的做给我,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或词语感受到做灯的麻烦的?
词语:捡、倒、擦、钻、穿、牵引、扭结、钉、固定。再读感悟。
师:还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父亲做灯的不容易?
预设:虽然做这样一盏灯总要花上一些功夫。。。
师:花上多少功夫?一天、两天、还是三天、四天。。。?
预设:因为做灯的过程非常不容易,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延误时间。师:会遇到哪些问题?你能想象吗?
预设:比如找不到合适的罐头瓶,或者瓶子打破了,或者擦不干净,或者钻眼不小心弄坏了。。。
师:父亲在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中气馁了吗?为什么面对失败不放弃?父亲为什么不想放弃?为什么一定要做成这盏灯?
生:因为这盏灯表达了父亲对我的爱。
因为父亲知道我有了这盏灯会如何地高兴,他也会高兴。师:做灯的时候,父亲会想些什么?
师:当作者拿到这盏充满父爱的灯时,她高兴吗?从哪里体会到的?
2、“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就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 师:请大家发挥想象,当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把灯高举着给邻家看的时候,那些邻居们会怎样夸奖我的灯呢? 预设:哇!这灯做得可真细巧啊!(赞美手艺)
哇!那灯黄色的光多像星光灿烂的焰火啊,我也想有一盏这样的灯。(羡慕)
预设:这盏灯真美啊!还是手工做的呢。市场上都买不到。(羡慕)师:听着别人的夸奖,我的心里一定非常地—— 预设:自豪、美滋滋的、骄傲、得意。。。师:书上一个词——(预设:心满意足)。师:你觉得提在手上的仅仅是一盏灯吗? 预设:还有父亲对我的爱。
师:我把父亲的爱提在手上走东家,串西家,怎么能不自豪呢?带着这种感觉朗读课文。
指名读,齐读。
3、那时父亲会笑吟吟。。。亮丽之极。
师:一个孩子提着灯、提着父亲的爱走在乡间的路上,那该多美的场景啊!等她转回到家时,蜡烛只剩下一汪油了,可父亲却没有丝毫责怪。瞧,父女俩有了一场多么有趣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同时探讨一下从父女俩的对话里还能感受到一些什么? 生分角色读。师:谁先来说一说?感受到一些什么?一个怎样的父亲出现在你面前,一个怎样的孩子出现在你面前?
预设:这是一个风趣的父亲。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父亲笑吟吟地问:把这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师板书:风趣
预设:这是一个慈祥的父亲。师:怎么知道的?
预设:因为她把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父亲没有责怪我。板书:慈爱。
师:我呢?“全给丢在路上了,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预设:深爱着父亲的孩子。因为作者把最亮的光留在家里给父亲看,让父亲感到开心。
师:文中,“我”是怎样说话的?“全给丢在路上了。”你会这样说吗?因为有这样一个笑盈盈的、说话风趣的、爱和我打趣的父亲,所以连女儿说话也很幽默也很风趣。父女俩的一场对话看似没大没小,实则向我们展示了浓浓的父女情。师:“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灿烂的光,亮丽之极”,那光真的“蓬勃灿烂、亮丽之极”吗?为什么作者觉得那光是“蓬勃灿烂、亮丽之极”呢?
预设:因为这盏灯里体现了父爱,父亲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女儿,他要用自己的心疼爱自己的女儿。
预设:因为这盏说明了父亲付出了爱,这盏灯凝聚着深深的父爱。
预设:我觉得女儿也感受到了父亲的爱,不然她不会觉得这灯光“蓬勃灿烂、亮丽之极”,在作者眼里父亲是那样的爱她。师:我想亮丽的何止是灯的光呢,那是父亲独特的表达方式,是父亲的慈祥与幽默,是我和父亲之间那没大没小的浓浓的父女之情。齐读这句话。
4、但是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带我们进入了另外一个灯世界,一起来看第七自然段。师:我忽然想作者明明是说父亲给我做灯,怎么写到了红灯和冰灯去了呢? 预设:这是拿父亲给我做的灯和红灯、冰灯作比较。师:为什么?
预设:因为这样更能体现父亲对我的爱。
师:可是为什么作者说红灯也好冰灯也罢,它们都不如父亲给我做的灯美丽。这是为什么?
预设:因为父亲的灯里有浓浓的父爱,让作者感受到了温暖。
这句话也写出了女儿对父亲的热爱和无限思念。
师:说得真好!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我的快乐源泉就是父亲。生读得非常好。
师:学着读出那份情感。齐读。
师:因为有父爱,再丑陋也是美丽的。再读一遍。齐读。
5、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父亲送给“我”的灯,让“我”感觉生活是多么美好,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无限依恋和挚爱。父亲是无可替代的,他在作者心目中是所有快乐和幸福的源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因为有了父亲,有了父亲送给我的灯,我的生活是“不寻常的”。
三个分句一个比一个更递进一层,更深一层,强调了父亲,强调了父亲做的灯在我心中的地位。
师:因为有了父亲,因为父爱,我就有了快乐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作者的父亲很早便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对于挚爱着父亲的女儿一个又是怎样的打击呢?
6、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是黑漆漆的,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在路上接他回来呀。师:从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父亲去世那年我们没有点灯。
我对父亲的怀念。
师:为什么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
预设:因为有了父亲的灯,我们家院子里就灯火辉煌了。如今父亲去世了,我们不再点灯,这是为了纪念他。
师:父亲在世的时候,做得灯给作者带来了很多快乐,而父亲去世了,作者的快乐被带走了,再也见不到父亲了,再也见不到父亲做的灯了。作者多么想念父亲啊。
师:我多想提着灯在父亲的路上接他回来啊。我迎来生命中的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亲手送我的灯。而如今,我却买了灯,在墓地送父亲一盏灯。我为什么要送父亲一盏灯? 预设:因为父亲送给我许多灯,而我却没有送父亲一盏灯。如今父亲去世了,我要送父亲一盏灯,表达我对他的爱,同时也表达我对父亲的思念。师:“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你认为这是一盏什么样的灯?
预设:灯是爱的使者,传达着父亲对我的爱,也传达着我对父亲的思念,这是一盏爱之灯。
这盏灯是一座桥,我和父亲的爱可以在这座桥上走来走去,我会通过这座灯桥表达对父亲的爱和怀念。
这盏灯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不只是一盏能发光的灯,这是一盏能传达爱的讯息的灯,这盏灯承载的是我对父亲深深的爱,那爱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托这盏灯告慰父亲,“我想您!”
师:所以我们的文章题目叫做—— 预设:灯祭。
师:我用灯来祭奠父亲,以表达我对父亲的 齐:爱与思念。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慈祥、风趣、和蔼可亲的父亲,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父亲永远是那个默默无闻却一直在关爱我们的人!虽然他的话语不多,但是他的行动是那么的真实,那么地无私。希望同学们学过这篇课文后能好好感受父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