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
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
[日期:2011-08-30]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教 育 部 办 公 厅
教职成厅函[2011]50号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1年“神州数码杯”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部决定举办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1年10月22-25日;22日报到,23-24日比赛,25日颁奖。
2.比赛地点: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大道91号)。
二、比赛项目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项目1)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2)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项目3)
三、比赛要求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展示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
(1)参赛软件应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开发的软件,或者是某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完整部分,可为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网络课程等,能够脱离平台运行。
(2)参赛软件应能实现助教、助学功能,有明确的导航,界面统一,支持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其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风格形式不限。
(3)参赛软件应是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4)赛前完成软件制作,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展示、讲解多媒体教学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其预期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应基于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是针对1-2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也可以是某一个教学单元中的部分内容,但须保证其教学的完整性。
(3)教学设计须有教案、现场说课稿、现场讲解演示光盘(含供演示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4)信息化教学设计须是参赛教师原创。
(5)赛前完成教学设计,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运用现场教学设备实施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针对限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现场操作提供的教学设备和用具,演示设计效果。
(1)应根据限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真实情境、利用现场提供的真实设备,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完成设备操作。
(2)教学设计应有教案、说课稿以及现场讲解演示光盘(含供演示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设备配置文件。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原创。
(4)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四、比赛内容说明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1)教学内容不限制学科和专业,参赛作品可以是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也可以是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
(2)如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8〕7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的教学内容进行制作和设计。
(3)如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加工与实训、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土木工程识图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教学内容限定为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 “DHCP技术高级应用”和“安全接入控制”,详见附件1。
五、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辽宁省教育厅
2.承办单位:沈阳市教育局
3.协办单位: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4.支持单位:浙江亚龙科技集团、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六、组织机构
1.组委会
顾
问:鲁 昕 教育部副部长
陈超英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陈海波 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延申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主 任委员:葛道凯 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
王继平教育部职成教司巡视员
刘素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巡视员
张福昌 辽宁省教育厅厅长
王 玲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苏文捷 沈阳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委员:王扬南 教育部职成教司副司长
陈盈晖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徐玉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苏雨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王晓芜
罗方述
唐国华
李 铁
委
员:葛维威
郭春鸣
朱 峰
陈 莉
章雪冬
司群生
程庆梅
马 光
陈继权
陈燕群
各代表队领队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
沈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教育部职成教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教育部职成教司师资处处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处长
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络处处长
辽宁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
沈阳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北京神州数码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亚龙科技集团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新朋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总经理
2.秘书处
秘 书 长:葛维威 教育部职成教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副 秘书长:章雪冬 辽宁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
司群生 沈阳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 任委员:徐玉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郭春鸣 教育部职成教司师资处处长
朱 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处长
4.评判委员会
主 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委
员:姜丽萍 北京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中心副主任
魏 民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郭兴社 中软集团安全事业部总经理
评判委员会负责大赛评审的整体工作,组织协调各小组公平、公正、有序地进行评审。按比赛项目和比赛组别分别成立若干个评审小组。
七、奖项设置
1.大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个人奖按比赛项目和比赛组别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其余为优秀奖。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作品将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教育部将公布获奖名单。
八、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
2.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每个参赛单位每个项目最多可以报送5件作品参加比赛,不限学科和专业。每个比赛项目的参赛作品不得有学科和专业类(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为准)的重复。如:不可报送两件语文学科或者两件土木水利类的作品参赛。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的每个教学内容每个代表队限报1名教师参加比赛。
3.参赛教师应是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
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5.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比赛,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6.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光盘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比赛。
7.参赛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参加比赛,大赛只提供备用计算机,如有特殊需要,请提前与会务组联系。
8.本届大赛采用统一的多媒体教学录播系统,现场对参赛作品进行录制,以供赛后作品公示,获奖作品展示、交流和共享等使用。请参赛教师于赛前登录大赛技术支持网站(www.xiexiebang.com。
2.会务组将于报到当天在沈阳桃仙机场、沈阳北站安排接站。请参赛单位于10月18日前将抵沈、返程车次(航班)信息(见附件5)发送至会务组电子邮箱。如由其他站点抵达,请提前与会务组联系接站事宜。请各代表队尽量自行预定返程票,如确需会务组预定的,请提前联系。
3.自行前往报到地点乘车路线:沈阳北站乘坐152、216路,在西塔下车后,前方路口右转前行即到;从桃仙机场乘机场大巴到马路湾(终点站)下车后,乘出租车到宾馆约10元。
4.报到地点、代表队驻地:沈阳军区金城宾馆(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1号,电话:024-23168888)。
附件1: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内容
附件2: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评分指标
附件3: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报名表
附件4:代表队组成人员回执
附件5:代表队抵沈、返程车次(航班)信息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第二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1年“神州数码杯”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部决定举办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时间和地点
1.比赛时间:2011年10月22-25日;22日报到,23-24日比赛,25日颁奖。
2.比赛地点: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大道91号)。
二、比赛项目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项目1)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项目2)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项目3)
三、比赛要求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展示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并对该软件的创新点、辅助教学作用和使用效果进行讲解。
(1)参赛软件应是针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内容设计开发的软件,或者是某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一个完整部分,可为模拟仿真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网络课程等,能够脱离平台运行。
(2)参赛软件应能实现助教、助学功能,有明确的导航,界面统一,支持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可为单机版或网络版,其软件开发平台和制作工具、风格形式不限。
(3)参赛软件应是参赛教师自主研制或参与研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4)赛前完成软件制作,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展示、讲解多媒体教学软件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2.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参赛教师现场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其预期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应基于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是针对1-2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2)教学设计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也可以是某一个教学单元中的部分内容,但应保证其教学的完整性。
(3)教学设计应有教案、现场说课稿,以及现场讲解演示光盘(含供演示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4)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原创。
(5)赛前完成教学设计,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3.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
此项目考核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运用教学设备实施教学的能力。参赛教师针对限定的教学内容,讲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现场操作提供的教学设备和用具,演示设计效果。
(1)应根据限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定义的真实情境、利用现场提供的真实设备,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完成设备操作。
(2)教学设计应有教案、说课稿,以及现场讲解演示光盘(含供演示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设备配置文件。
(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原创。
(4)按照参赛教师抽号顺序进行比赛,参赛教师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
四、比赛内容说明
1.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1)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参赛作品可以是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
(2)如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依据教育部新修订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8〕7号)、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3)如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加工与实训、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土木工程力学基础、土木工程识图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依据教育部新颁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
2.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
教学内容限定为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DHCP技术高级应用”和“安全接入控制”,详见附件1。
五、举办单位1.主办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辽宁省教育厅
2.承办单位:沈阳市教育局3.协办单位: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
4.支持单位:浙江亚龙科技集团、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六、组织机构
1.组委会
顾
问:鲁 昕
教育部副部长
陈超英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陈海波
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延申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主 任 委 员:葛道凯
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
王继平
教育部职成教司巡视员、教育部职业技
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刘素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巡视员
张福昌
辽宁省教育厅厅长
王 玲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苏文捷
沈阳市教育局局长
副主任委员:王扬南
教育部职成教司副司长
陈盈晖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徐玉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苏雨恒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
王晓芜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罗方述
教育部信息中心副主任
唐国华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 铁
沈阳市教育局副局长
委
员:葛维威
教育部职成教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郭春鸣
教育部职成教司师资与科研处处长
朱 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处长
陈 莉
中央电化教育馆网络处处长
章雪冬
辽宁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
司群生
沈阳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
程庆梅
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马 光
北京神州数码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继权
中国亚龙科技集团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燕群
上海新朋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各代表队领队
2.秘书处
秘 书 长:葛维威
教育部职成教司教学与教材处处长
副秘书长:章雪冬
辽宁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
司群生
沈阳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
3.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徐玉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
委
员:郭春鸣
教育部职成教司师资与科研处处长
朱峰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处长
4.评判委员会
主任委员:程建钢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授
委
员:姜丽萍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中心副主任
魏 民
辽宁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
郭兴社
中软集团安全事业部总经理
七、奖项设置
1.大赛设个人奖和团体奖。个人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其余为优秀奖。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10个。
2.比赛获奖作品将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天,公示结果无疑后,教育部将公布获奖名单。
八、参赛办法及要求
1.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组织代表队参赛。
2.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每个代表队每个比赛项目最多可报5名教师参加比赛。每个比赛项目的参赛作品不得有学科和专业类(以《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为准)的重复。如:不可报送两件语文学科或者两件土木水利类的作品参赛。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比赛的每个教学内容每个代表队限报1名教师参加比赛。
3.参赛教师应是中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
4.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5.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6.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光盘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比赛。
7.参赛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参加比赛,大赛只提供备用计算机,如有特殊需要,请提前与会务组联系。
8.本届大赛采用统一的多媒体教学录播系统,现场对参赛作品进行录制,以供赛后作品公示,获奖作品展示、交流和共享等使用。请参赛教师于赛前登录大赛技术支持网站(www.xiexiebang.com。
2.会务组将于报到当天在沈阳桃仙机场、沈阳北站安排接站。请参赛单位于10月18日前,将抵沈、返程车次(航班)信息(附件5)发送至会务组电子邮箱。如由其他站点抵达,请提前与会务组联系接站事宜。请各代表队尽量自行预定返程票,如确需会务组预定的,请提前联系。
3.自行前往报到地点乘车路线:沈阳北站乘坐152、216路,在西塔下车后,前方路口右转前行即到;从桃仙机场乘机场大巴到马路湾(终点站)下车后,乘出租车到宾馆约10元。
4.报到地点、代表队驻地:沈阳军区金城宾馆(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1号,电话:024-23168888)。
第三篇:鲁昕在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
鲁昕在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
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在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信息化教学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 2011年11月26日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在各方面的密切合作下,经过全体参赛教师、裁判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即将落下帷幕。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党组和大赛组委会,向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大赛成功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裁判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向对大赛给予大力支持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辽宁省人民政府以及沈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教育厅、沈阳市教育局,特别是积极参与并热忱赞助大赛的神州数码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等企业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清华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专家对大赛做了整体评价,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近些年特别是2011年所取得的新进展,同时也指出了职业教育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本届大赛呈现出的新特点
与去年相比,本届大赛在赛事安排、比赛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主要呈现出了以下一些新特点。
一是对接产业,扩大共享。大赛的比赛范围进一步拓展,由语文和数学两个科目扩大到所有公共基础课程,由土木水利、加工制造和信息技术三类专业扩大到19个专业大类全部专业,实现了专业(科目)全覆盖,全面对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参赛人数进一步扩大,由去年的255人增加到369人,更多成功经验和做法得以展示和分享,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之间的共享。
二是突出特色,知行并重。大赛以“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为主题,强调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比赛在现场营造了真实的教学环境,参赛教师通过现场操作,实时展现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计思路、实现形式、教学过程、实际效果,用现代技术手段演示了“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魅力,体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
三是瞄准前沿,创新理念。大赛期间举办了“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邀请知名专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同志,围绕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数字校园建设等内容,作了十分精彩的专题报告。这些报告介绍了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理论前沿和实践探索,反映了职业教育的理念变革。
总之,本届大赛的成果充分表明,自去年大赛开办以来,各地对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问题越来越重视了,对大赛的准备更加充分,参赛教师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参赛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艺术性和新颖性更加突出,展现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娴熟技能和良好风貌,展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美好前景。
二、深刻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信息技术时代,信息产业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深刻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力量。2010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讲演中指出,全球经济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只有那些拥有受过最好教育的劳动力,严谨对待科研和技术,建有像道路、机场、高速铁路和高速互联网等高质量基础设施的国家,才会在这场竞争中获得胜利。今年2月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2011)》提出了确保美国经济增长和繁荣的四大战略:一是培养符合21世纪知识和技能需要的下一代人才和世界一流的劳动力队伍。二是加强和扩大美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三是建设 21世纪的先进基础设施。四是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我理解,这些战略的核心,一是人才,二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起来的产业体系。这个人才也必须是用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人才。在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信息技术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力量。完成“十二五”时期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的战略任务,绝对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与产业企业竞争力提高联系最紧密、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贡献最显著的一类教育,也只有建筑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重大突破。第二,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类型相比,更强调与产业发展依存性,也更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传统教学基本以教师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讲授为主,既缺乏丰富性、生动型和直观性,学生参与也十分有限。作为职业教育核心教学环节的实习实训,只有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才可能真正把教、学、做统一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在岗位操作中提高专业技能、在生产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制约因素很多,但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许多动作程序都可以在模拟环境中演练,大大提高了实习实训的效果,不仅有利于解决学生实习岗位紧缺和不足的问题,而且也有利于解决在真实环境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和生产问题,所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不二选择。
第三,现代信息技术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经从重规模扩大转向了重内涵发展、重质量提高的新阶段。但是,理念的陈旧和手段的缺失还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因此,用现代信息技术引领和支撑职业教育在新阶段取得新突破新发展,是摆在职业教育战线同志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结合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教育部正在组织编制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对全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职业教育必须抓住机遇,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支撑,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第四,现代信息技术是提升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性作用,以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资源建设的时空限制,使得资源建设扁平化,有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利用率,弥合不同地区之间信息化发展“鸿沟”,促进包容性发展,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革命性意义。实践表明,一个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学生就是一个具备了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进而形成可持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加快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要求,也是全社会和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期盼。在这一进程中,我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既是手段也是目标,说它是手段,因为它支撑着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说它是目标,因为它是衡量职业教育是否实现了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加快进程,全面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为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树立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变革职业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突破口,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任何变革首先起自于理念的改变。因此,树立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理念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必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基础建设,加快部署推进,使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全过程,以此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各方面的改革创新,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要紧紧抓住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和《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制定的机遇,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革命性改造。
第二,全面加强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建设。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部署与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开发整合、征集评选、质量认证等多种方式,汇聚和共享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的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第三,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标准建设。要根据不同区域、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不同特点,分级分阶段建立标准,推进分段达标。以现有技术标准为基础,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数字化课件资源开发标准》、《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管理规定》、《职业学校校园网建设标准》、《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规范》和《职业学校数字校园信息主管培训与认证管理办法》等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数据收集、样本分析、模拟实验等方面的优势,为健全职业教育各类国家标准提供技术平台和服务支持。
第四,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建立平台、开发资源、优化管理、完善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改革等10个方面的统筹与衔接,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
第五,以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要建设开放灵活的网络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区域和学校之间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课程和学习方式,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全社会。要建立完善开放教育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为具有不同学习特点和需求的人群提供时间成本更低、形式更加灵活的学习机会。要开展学分制银行试点,保障每个人随时、随地、随需可学,为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铺设数字化大道。
第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要深入研究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相关政策和项目,学习借鉴国际上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引进和合作开发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不断扩大与其他国家的现代信息技术交流与合作。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职教模式,搭建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中国职教模式走向世界,让中国职教经验为世界职教发展贡献智慧。
同志们,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又充满着竞争的全球化时代。人们都在说要抢占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现代信息技术就是这样一个制高点,其实别的制高点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能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我们发展的利器,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大赛已经办了两年,从明年开始,高职也要参加进来并发挥引领作用。要认真总结大赛的经验,确保一年比一年办得更好,并使之制度化、品牌化,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的展示平台,成为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谢谢大家。
第四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总结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总结
经过了5个月紧张的准备,在2014年10月31日,我作为江西代表队的一员,赴南京参加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尽管南京市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但是参赛选手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开幕式后,正式比赛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本次大赛由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组委会主办,比赛包括信息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训教学。今年,全国33个代表队组织了地方选拔赛,约6万名教师参与了比赛,其中1468名优秀教师被推荐参加国家级比赛,提交作品726件。
我参与的是信息化教学设计项目。该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本次信息化教学大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比赛,禁止参赛选手进行个人情况介绍。强调要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信息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从整体上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与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三是加快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师资队伍,四是积极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大赛展示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成果,交流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的有益经验,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化教学以后一定是教学的趋势,对于文科类专业,确实可以实实在在的克服一些教学上的难点,激发学生的课程兴趣。
参加比赛虽然有压力,但是人有时候就是压出来的。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会了很多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也见识了全国各地信息化技术的水平。比赛后深刻体会到了与其他选手的差 距,也树立了今后我要努力的目标。人活着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会珍惜每个机会,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符合中职教育要求的新教师。
第五篇:第十一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通知
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团委、妇联、关工委、中华职业教育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团委、妇联、关工委,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2014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将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举办第十一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项及内容要求
本届竞赛活动共包括6类15个赛项。
(一)征文类(3项)。
围绕“梦想照我前行”“我眼中的传统文化”“创业之星”等主题,作品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语言平实,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套话、空话、假话,字数不超过2000字。
“梦想照我前行”征文赛项: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梦、青春梦,结合个人的理想和追求,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以实干兴邦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征文赛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关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文化传承的人或事,抒发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看法与感悟,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创业之星”征文赛项:组织在校学生采访创业有成的毕业生,宣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先进典型,使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创业信心、感悟成才之路。作品应表现出创业者的奋斗历程、创业精神和对社会的回报,突出采访者的感悟等。可由个人完成,也可由2~3名学生合作完成。
(二)职业生涯规划类(1项)。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赛项:将此赛项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认清自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信心、努力学习,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到青春勇担当。作品应以准备从事的职业要求为标准,以自身职业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制订具体计划和措施,要求目标明确、措施可行,字数不超过3000字。
(三)摄影类(3项)。
包括以“志愿服务剪影”“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最美中国”为主题的摄影赛项。
“志愿服务剪影”赛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记录并弘扬相互关爱、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精神,传播新时代雷锋精神,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风尚来教育感化自己。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赛项:引导学生用镜头记录各岗位青年身上所展现的奋斗精神和职业魅力,树立“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理念,体会奋斗拼搏的价值。作品要展现对青年脚踏实地、不懈奋斗的赞美,体现对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生动诠释。
“最美中国”赛项:引导学生发现祖国之美、家乡之美、校园之美,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提升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作品表达美在山川、美在人文、美在科技、美在历史等内涵,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美。
作品要以单幅照片形式参赛,除影调处理外,不得进行其他技术处理,数字文件、反转片、底片、电脑合成照片不得参赛。作品纸质规格5~10英寸,宽幅底片记录照片边长不超过10英寸;电子版格式为JPG,大小不超过5M。
(四)微电影类(3项)。
包括以“志愿服务剪影”“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最美中国”为主题的微电影赛项,具体内容要求参照摄影类赛项。
微电影作品可采用小电影、纪录短片、公益广告等形式,紧扣主题讲述故事、宣传相关理念,文件格式rmvb,不超过15分钟。
(五)动漫设计类(2项)。
包括以“生态文明”“生命·安全”为主题的动漫设计赛项。“生态文明”赛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厉行“节粮、节水、节电”,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生命·安全”赛项:结合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艾滋病预防、毒品预防等专题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等意识,懂得珍爱生命。
作品使用Flash制作,swf格式输出,载体为光盘,作品时间不超过3分钟。
(六)展演类(3项)。
包括“中国梦·我的梦”“诚行天下”演讲赛项、“中华才艺”表演赛项。
“中国梦·我的梦”演讲赛项:引导学生表达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勇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诚行天下”演讲赛项:引导学生宣讲身边有关诚信的生动事例,理解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要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才艺”表演赛项:以文化艺术形式展示中职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展现职业技能风采,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职业素养。
演讲观点正确,内容原创,普通话标准、清晰,表达流畅,感情真挚,仪表得体。才艺表演作品形式不限,朗诵、声乐、器乐、舞蹈、戏曲、曲艺、书法、绘画以及杂技、魔术、武术等皆可,主题积极向上,体现中职学生特点。时间均不超过10分钟。
二、竞赛组织 本届竞赛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竞赛活动采取校级初赛、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复赛、全国决赛三级组织形式。校级初赛由学校组织开展;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复赛由复赛组委会组织开展;全国决赛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组织开展,办公室设在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
三、进展安排
第一阶段(2014年3月至6月中旬)为初赛阶段。以学校为单位,广泛发动学生参与,结合学校德育、美育工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风采”活动,评选推荐本校优秀作品报送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复赛组委会。
第二阶段(2014年6月中旬至7月)为复赛阶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初赛基础上,评选复赛优秀作品,推荐参加全国决赛,总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活动开展情况。
第三阶段(2014年8月至11月)为全国决赛评选、总结和集中展示阶段。全国竞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各省选送的优秀作品进行评选,并举办竞赛总结及颁奖活动。
四、奖项设置
全国决赛设学生作品奖、指导教师奖、组织奖。
(一)学生作品奖。
学生作品奖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每个赛项分别按作品总数的3%、5%、8%比例设立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个人项目颁发署个人姓名的证书,集体项目颁发署参赛学校校名或集体名称的证书。
(二)指导教师奖。
设杰出指导教师奖200名和优秀指导教师奖600名,颁发署个人姓名的证书。微电影类、动漫设计类、“中华才艺”表演项目,每份作品的指导教师不超过5人,其他赛项每份作品的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三)组织奖。
面向校级初赛组委会,设卓越组织奖100名和优秀组织奖500名,颁发署学校名称的证书。面向省级复赛组委会,设卓越贡献奖8名和贡献奖若干,颁发署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委会名称的奖牌。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活动。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牵头成立复赛组委会,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关工委、中华职教社等单位的作用。各省应对竞赛活动予以经费支持。各校应将竞赛活动列入德育工作计划并给予经费保障。
(二)加大宣传,广泛组织动员。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发动,让更多的学校和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受教育面,将竞赛活动与德育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与学校德育工作、学校社团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结合起来,达到活动育人、过程育人效果。
(三)公平公正,确保有序开展。各初赛组织学校、复赛组委会要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坚持公平公正评选相结合,严格把关,杜绝作品剽窃抄袭和将往届作品重复参赛,选拔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决赛,展示中职学生良好风貌和形象。
六、作品报送
(一)参加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复赛作品的报送形式由各地复赛组委会自行决定,也可以利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官方网站平台(http://www.xiexiebang.com)开展相关复赛评审工作,复赛期间将开通网络平台。
(二)参加全国决赛的作品由各地复赛组委会统一报送,具体名额将由决赛组委会根据各地开展初赛、复赛情况综合确定。请各复赛组委会于2014年7月30日前将竞赛情况总结及统计表,以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公章)形式报送决赛组委会办公室,总结突出竞赛活动的做法及经验、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建议等(统计表见附件1)。请于8月15日前寄送参加决赛的作品,同时通过电子邮件报送决赛参赛作品数据库(附件2)。决赛作品的报送要求:
1.征文类、职业生涯规划类文字作品报送纸质版,每件一式三份;同时报送作品电子版至决赛组委会邮箱。2.书法、绘画、摄影、雕塑、工艺品等报送1份原件,摄影类作品同时报送电子版。书画作品不用装裱。
3.报送的电子文档按赛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作品顺序命名。
4.动漫设计类、微电影类和展演类每份作品寄送光盘1份,光盘上用黑色油笔写清赛项、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品名称、学校、作者。动漫作品不超过10M,微电影、展演类作品不超过200M。
5.每份作品均须命名,尤其是书画、舞蹈等不得以绘画、书法等类别名作为作品名。每份作品应附决赛参赛作品评选签单(附件3)。
全国决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报送的作品如发生著作权纠纷,由参赛者承担相关责任。所有参赛作品不退还作者,参加决赛作品的处理权归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组委会,组委会有权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参赛作品(包括出版作品集、印制光盘、展览、宣传等),不支付作者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