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案(5篇材料)

时间:2019-05-12 18:1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案》。

第一篇: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案

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2、知道蒸发会吸热及利用蒸发来降温。

3、通过做对比实验知道酒精和水的蒸发速度不一样。

4、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新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为了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必须做到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典型”,在于“有价值”。因此,本课是选四年级上《水在加热和冷却后》的一个点蒸发以及四年级上《吸热和散热》来进行教材的挖掘及处理,并进行有机整合,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本课是让学生在不断猜测、验证、对比、分析具体过程中建立科学概念,并且通过观察到的证据合理推出液体蒸发时吸收周围的热量有致冷作用等。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参与,去观察,去感知。同时,结合实验,教给学生一些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四年级下半学期已经学习过《冷和热》一个单元,学生对蒸发这一物理现象已有初步的生活认识和体验。也知道了温度下降是个散热过程,但要他们来解释蒸发时物体温度会下降,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及观察分析及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也具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他们对一些现象感到新鲜好奇、求知欲望强。但分析问题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要求教师适当指导,做好教学调控。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知道蒸发要从周围吸热。利用蒸发吸热知识解释相关热现象。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出示PPT)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很多人都非常喜欢,游泳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PPT)你能解释是为什么?(学生交流)感知液体蒸发使皮肤变凉: 请每人用酒精棉球在手臂上擦一下,有什么感觉呢?用手对擦酒精的皮肤扇一扇,又有什么感觉? 学生体验谈感受

活动2【活动】

二、探究“蒸发需要吸收热”,酒精和水的蒸发和吸热速度不一样。

过渡:为什么皮肤上会感觉凉呢? 学生思考、交流

扇一扇后怎么就更凉了呢?可能与什么有关?(液体蒸发)学生猜测

难道液体蒸发真的能带走热量吗? 动手实验:取一支温度计,记录下此时的温度。然后把温度计的液泡蘸上酒精,观察温度计温度的变化,并记录数据。

学生讨论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记录次数温度(℃)1(蘸酒精前)2(从酒精中取出后)3(从酒精中取出后)4(从酒精中取出后)学生动手操作

根据学生实验汇报画统计图。

学生讨论、分析温度计先下降后升高的原因交流回答

小结: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温度降低,因此蒸发有致冷作用。(板书)刚才我们研究了酒精,水也是常见的液体,他们的蒸发速度会一样吗? 学生猜测

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需要什么材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提供水和酒精)学生交流设计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

确实酒精蒸发的速度比水快多了,那蒸发快的液体是否从周围吸热也快呢? 该如何验证? 学生交流设计,动手实验

根据汇报画统计图,引导学生有根据猜测曲线的走向。学生交流

活动3【活动】

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并进行拓展。

你知道医院为什么要给高热病人擦酒精吗? 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PPT展示)学生交流解释

根据蒸发吸热的原理,设计一个保存食物的方法或装置。

第二篇:《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龙川小学 刘小朋

教学目标:

1.会做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形成原因。2.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3.研究蒸发现象,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4.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5.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

6.体会到自然界神奇的变化,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笔、温度计、试管、易拉罐、冰块、盐、湿毛巾。酒精灯、火柴、烧杯、热水、玻璃片,2.烧杯、温水、冰块,3.温度计、试管、易拉罐、冰块、盐、湿毛巾,4.(材料超市)同样的布条、铁架台、台灯、扇子、电吹风。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交流:你在哪儿见过水?

2.教师出示课件,组织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水体。学生交流观后的感受。3.导入:这些多姿多彩的水被加热或冷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

二、设计实验,制造雨、霜、露 1.研究雨的形成

(1)谈话: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你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吗?如果我们要用实验来证明,你准备怎么做实验?

提示:怎样制造水蒸气?怎样让水蒸气冷却下来?(2)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3)学生说说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酒精灯,实验材料要轻拿轻放,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4)学生分组实验。(5)交流实验现象。

(6)小结: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升到高空后遇冷变成了小水珠,许多小水珠聚集到一起,就会降落下来,便形成了雨。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2.研究雾的形成

(1)谈话:有雾的天气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便?你知道雾是怎样形成的吗?

(2)学生交流。

(3)思考:如果让你造出雾来,你打算怎样设计这个实验?(4)小组讨论后交流。

(5)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6)交流实验现象。

(7)小结: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空气中温度较低的灰尘,就会在灰尘上凝结成小水珠,便形成了雾。

3.研究霜的形成

(1)激趣: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写下“山行”,师生朗诵《山行》,霜是怎么形成的呢?

(2)指名说一说。

(3)思考:你们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造霜的实验吗?(4)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设计的情况。(5)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6)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深入小组,进行必要的指导。(7)交流实验现象。

(8)小结:水蒸气遇到很低的温度就会直接结成霜。

三、研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1.了解水的蒸发现象

(1)激疑:老师刚才写的“山行”两个字哪里去了?(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去了。)

(2)揭示蒸发的概念: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3)提问:空气中的水蒸气还来自哪儿? 2.了解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蒸发现象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你认为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交流讨论,提出假设。(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周围的温度有关、可能与水的面积有关、可能与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等。)

(3)每组自主选择一个假设设计实验。教师巡视进行必要的指导。(4)交流实验方案后,分组进行研究。(5)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6)小结: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水的面积及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四、总结拓展

1.总结:课上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拓展: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第三篇:《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说课稿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说课稿

龙川小学 刘小朋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这是一节在基本认识了一些物质的性质之后的一节综合课,是一节结合身边事物进行探究和实验的实践课。

(教材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这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了解雨、霜、雾的成因。2.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知道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学情分析)水,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变成云、雾、露、雪、冰、雹的成因,学生却比较陌生了,如何使学生很容易地认识这成因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本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2.能够做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4.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5.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难点)根据我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和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教学难点是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和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除了通常的讲述方法外,我想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探寻云、雾、露、雪、冰、雹形成的原因,多让学生动脑思、动嘴说、动手做、动眼看,让学生的思维与科学的实验相碰撞。让学生大胆来设计、来构思、来动手,其实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最好的方法。所以,教学中以实验为主,充分地让学生做实验,在实验中突破难点,探求成因,掌握重点。

具体的教学程序: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二、模拟雨、雾、冰雪实验

(一)、看图片,了解自然界的水

1、首先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2、提问:从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和水有关吗?你认为哪些是水?冰、霜、雪是水吗?它们和水只是什么不同?(形态不同。板书:水〈白气、雾、露水、云、雨〉;冰〈霜、雪、冰〉〈有学生可能认为雾、云是水蒸气,强调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所以雾和白气是水不是水蒸气〉)生活中你看到过出现类似云和雾的现象吗?(冬天洗澡,浴室里会有白气,天花板会滴水;我们哈气,会有白气;打开热水瓶,瓶口会有白气;夏天冰箱里拿出的啤酒、饮料,会出现水珠等)

3、学生交流:你想到了什么?(如果学生你能说出,讲解水会变成冰,冰也会变成水)(水有三种状态:气体、液体、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三态会相互转化)

4、交流(水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水能变成冰吗?冰会变成水吗?需要什么条件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联系生活实际:如下雪天、下雨天、有雾天天气较冷,结冰天天也很冷等,有露水一般在早上较凉快)

5、小结:我们知道水有三态,雨雾露是液态,冰霜雪是固态,还有水蒸气。水蒸气能看见吗?它在哪里呢?教室里有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造雾、雨、雪的实验。

(二)、模拟雨、雾、霜实验

1、造雨实验 ⑴、讲解实验设计:我们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来设计实验吗?(提醒:不是人工雨,如水龙头洒水,水会是谁变成?需要什么条件)?(热水、玻璃)怎么做实验?

⑵、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2、认识凝结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水蒸气还会变成水,在什么条件下水蒸气会变成水呢?(受冷)天空中的水蒸气到了高空,由于高空较冷,会凝结成小水珠,变成云。

(2)、讲解: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状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造霜实验

⑴、讲解实验设计:需要什么材料?(冰、温度计等)讲解如何做造霜实验。(演示)

⑵、小组交流,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三、认识自然界水的循环

(一)、认识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原因

1、讲解:液体状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小结:蒸发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刚才说的办法都可以让水快点蒸发——周围的温度,蒸发的面积,空气流通程度。

(二)、认识自然界水的循环

1、提问:(课件出示)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

3、出示图片: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

4、交流

第四篇:加热和冷却教案

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2、知道空气、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了解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加热和冷却会导致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难点:设计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教学准备:

托盘、保鲜盒、量杯、带胶塞的小药瓶、热水、红墨水、细塑料管、湿抹布、气球、锥形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1.谈话:老师最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想不想看一看?那我们来做一做。请同学们把小药瓶丢到保鲜盒里,过一会儿现象就会出现。2.实验一:把小药瓶放进热水里观察现象。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找3-4个小组汇报实验现象)(注意提醒学生描述准确,瓶盖是被冲开的,被弹出去的)。

4.谈话提问:你们看到的是不是这样的场景?视频回放:瓶盖喷出的情景。刚才速度太快了,我们再来看一遍慢动作,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你认为是什么力量把小瓶盖冲开的?

5.学生交流各自的猜测(热空气把瓶塞冲开了)。预设一:热空气把瓶塞冲开了。

师:说的很有道理,热空气在瓶子里面还是外面?瓶子里面原来有热空气吗?怎么变成的热空气?

预设二:热空气上升把瓶塞冲开了。师:我们的小瓶子是怎么放的?(横放的)热空气上升往哪升?(上面)小瓶子的盖子是往哪个方向开的?(横着的)是热空气上升的原因吗?(不是)预设三:热胀冷缩。

师:你可真厉害,都知道热胀冷缩这个科学名词,你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下?(板书:热胀冷缩)他说的清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热胀冷缩。预设四:水蒸气。

师:水蒸气是热水形成的,小瓶子里有没有热水?(没有)所以它没有大量的水蒸气,不足以冲开瓶盖。

6.讲述:你们刚才的说的很好,但是热空气哪来的力量冲开小瓶盖?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它。

二、认识加热和冷却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1.教师出示实验器材:这是一个锥形瓶,瓶口套了一个气球,老师来考考大家,锥形瓶里面有没有东西啊?(有)是什么啊?(空气)很好,有多少空气?(锥形瓶里装了满满的空气)瓶里的空气能自由进出吗?(不能)为什么?(气球把瓶口密封了)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实验方法过程:我们把瓶子垂直的放在开水里烫一烫,手要扶住瓶子套气球的地方,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友情提醒:热水烫手,注意安全。

3.实验二: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放轻音乐,看到各小组现象基本出现后,请学生把锥形瓶拿出来放到桌上,音乐暂停)

4.交流实验现象。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现象?(请3-4个小组汇报)(气球鼓起来了,最后站起来了)我们来原像重现一下(播放视频)是不是这样? 5.分析:原来气球是什么样的?(瘪的)气球里的空气是从哪里来的?(瓶子里跑进去的)哦,我们的空气变多了,是吗?那变多的空气从哪里来?对,我们的瓶口是密封的,外面的空气进不来,里面的空气也出不去,那么让气球鼓起来的空气到底哪来的呢?

6.解释:下面请你看一段动画,你看了后能不能再解释一下,播放空气热胀冷缩动画。(瓶子里空气原来是瘦瘦的,被热水加热后变胖了,体积变大了,待不住了,想往外跑,没地方跑,只能往唯一的缺口处气球里跑,这个叫热胀,遇热以后空气的体积会变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热胀)(板书:加热——>体积变大)7.提问:现在请同学们再观察,气球怎么样了?(瘪下去了)气球里的空气到哪了?(到瓶子里了)空气变少了?(没有)瓶子拿出来后,温度比在热水里的高还是低?(低)说明空气受冷了,变瘦了,体积变小了,这叫冷缩,所以气球又瘪了。(板书:受冷——>体积变小)我们再来原像重现下,播放视频。8.讲述:刚才我们通过实验,认识了空气在遇热情况下体积会变大,在受冷情况下体积会变小,这种现象我们称为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9.提问:你现在能解释小药瓶瓶盖被冲开的现象吗?

10.解释: 瓶子中的空气是被封闭住的,它遇热之后体积会变大,大了之后没地方跑,只能从最薄弱的瓶口处一冲而出,所以把瓶塞给冲出来了。

11.讲述:空气热胀冷缩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播放课件),你们见过这样的乒乓球吗?怎么把它变圆?夏天自行车打气能不能打的很足?

三、设计加热和冷却对液体体积的影响实验

1.谈话:刚才我们研究了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除了空气,水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那么你们认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2.学生猜测,有或没有。

3.那么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做实验)你们准备怎么做实验?你们可以借鉴做气体的实验思路去想一想怎么做实验,老师有些小提示:(出示课件)(1)水要不要装进容器中?(2)水要不要密封起来?(3)怎么观察水的体积有没有变化?(4)水怎么加热?怎么冷却? 4.小组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5.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教师加以点评。(你们是如何设计实验的?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

预设1:学生设计出液体的实验。

师:想法真不错,我们今天就来试试这种办法。(教师讲述实验方法:我们在小玻璃瓶内装满水,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把水染成红色,用中间插有细塑料管的胶塞塞紧瓶口,先用笔画下细管里水面的位置(出示课件中的实验步骤)。预设2:学生设计不出实验。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玻璃瓶和一根细吸管,再给你一分钟时间想想应该怎么做?(学生思考讨论)

预设3:学生设计锥形瓶里装满水,上面套个气球实验。

师:同学们设计的很好,但是气球太大了,如果水体积发生微小变化进入不了气球怎么办?我们把气球换成插有细塑料管的橡胶塞,锥形瓶换成小玻璃瓶,这样就可以观察水的体积变化了。

6.实验三: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时播放轻音乐,音乐停,大家就停止实验。)

7.提问:说说在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8.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1)我们发现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后,塑料管里的水位上升了,玻璃瓶放入冷水中后,塑料管里的水位下降了。

(2)塑料管内的水位上升,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的体积变大了)是不是玻璃瓶里的水突然增多了?(不是,因为玻璃瓶是密封的,没有往里面加水。塑料管内水位上升,只能是因为水的体积变大了。)塑料管内水面下降,说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水的体积变小了。)

(3)玻璃瓶里的水在什么条件下体积变大(加热),在什么条件下体积变小(冷却)?

9.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发现水也遇热体积变大、受冷体积变小,说明水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探究

1.讲述: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自然界中空气和水在加热和冷却情况下体积发生变化的例子,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物质,那么铜球在加热和冷却情况下体积会发生变化吗?(会与不会)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板书:

空气

体积

加热→变大

热胀冷缩

冷却→变小

第五篇:《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2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云、雾、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知道云、雾、雨、露、水蒸气的成因。知道水在蒸发和沸腾的时候要吸收大量的热。知道水会在一定条件下结冰,成为固体。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体三态会互相转化。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蒸发会吸收热量。能够通过实验了解水结冰的条件。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愿意通过一些实验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方法

讲解、观察、探究、合作、实验

教具学具

杯子、冰块、玻璃片、开水、温度表、烧杯、试管、酒精灯、试管夹、易拉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水。

2、谈话:这里有什么形态的水?除此之外,你还见过那些形态的水?

3、关于水的变化,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二、模拟雨、霜、雾的形成实验

1、研究雨成因

(1)谈话:雨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模拟雨的形成呢?(2)学生讨论、试验、交流。

2、研究霜的形成。(1)教师演示,介绍实验方法。(2)学生试验、交流。

3、研究雾的形成。(1)教师介绍实验方法。(2)学生实验。

(3)讨论:杯中的白气是什么?是水蒸气么?水蒸气有颜色么?

(4)小节: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的小的水珠,他在高空是云,低空是雾。

三、认识蒸发现象

1、提问:空气中的水是哪里来的?

2、学生回答。

3、谈话:接下来,让我们观察图片,认识周围存在的广泛的蒸发现象。

四、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问: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假设。

借助多媒体,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发挥创造力。通过巩固,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地认识。师生双边互向活动

3、师生共同设计并完成实验,教师注意提醒控制变量。

4、小结: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通和周围的温度有关。

五、总结水的变化及循环

1、提问:水是那些基本形态?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互相转化?为什么年年下雨,雨却下不完?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师生共同小结。

下载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案(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最新小学科学苏教版2.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教案(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学反思大全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反思 龙川小学 刘小朋 本课有两个概念:蒸发和凝结的教学。观察和实验是获取事实、证据的根本途径,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如何设计观察和实验来获取事实形......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评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聆听了 老师执教的这节公开课,感觉自己收获颇多, 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课堂生成的调控,值得我个人好好学习。现在......

    加热和冷却教案(共5则)

    加热和冷却 大同中心完小 高一 教学内容: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加热和冷却除了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外,也会改变物体的体积。......

    加热和冷却苏科版小学科学教案(精选多篇)

    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 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 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 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四年级科学2单元《3、加热和冷却》

    3、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2.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3.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科学知......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加热和冷却 2(五篇)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冷和热 3.加热和冷却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

    四年级上学期科学《加热和冷却》教学反思

    加热和冷却是四年级科学单元的第三课。该模块是一个实验密集型单元,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大胆的想象力和许多其他科学能力。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开发的本课教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苏教实验版)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1、植物和我们 教学目标: 1、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植物及果实的图片、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