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1《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第1课时)
10、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难点
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各题。
115÷5=()
23×5=()
115÷23=()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合作探究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1)生:
22.4千米=22400 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 算的方法。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拓展应用
完成“做一做”: 25.2÷6 34.5÷15 总结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内容?
作业布置
练习三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22.4÷4
怎样计算? 生:
(1)22.4千米=22400 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第二篇:教学设计:除法(第1课时)
《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4及相关知识。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问题诊断:
例4是结合平均分中等分的情况教学除法的含义,而除法含义的本质就是“平均分”,学生在前面例1-例3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认识了平均分的两种不同情况,并能用语言准确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及结果,所欠缺的就是把这一类问题概括化的表示出来,因此本节课探索的重点就是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符号表征),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并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是平均分的活动,然后再学习用除法表示,并结合“÷”的使用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教学难点:
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
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生: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
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
(二)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操作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明确除法的含义,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了基础,也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作了充足的准备。】
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引入除法
师: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二)介绍除号
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师:除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除号的由来。
师:1695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三)介绍除法算式 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师: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12÷4=3。
师: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
师: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学生读。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师: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师:除号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明确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四)在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3.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研讨等学习活动,亲身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感受到学习除法的价值。这样学生经历了从动作表征到语言表征,再到符号表征的过程,通过多种表征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理解除法的含义。】
四、深化练习
(一)出示做一做的第1题 1.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2.动手连一连并写出除法算式。3.说一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二)分一分,填一填(做一做第2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2.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3.比较这两题的异同。
4.还有什么事也能用10÷2=5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除法是一类问题的概括化表示,渗透模型化思想】
(三)读出下列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
10÷2=5; 18÷6=3; 16÷8=2; 15÷3=5。
(四)练习三的1-3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目标检测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增强学生主动梳理知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第三篇:《小数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笔算小数进位加减法和退位减法。
重点:掌握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小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方法。7894+542= 4561+1546= 【设计意图: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并且笔算时要数位对齐。】
二、创设情境
1.(1)师:在第五单元我们共同学习了小数的认识,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预设:生: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生:测量我们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三、引导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一)1.课件出示质地不同、价格不同的两种帽子和两种手套。引导学生说出每一种商品的名称和价格。
提问: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顶帽子和一副手套,如何列式算出它们的总价?一共有多少种选择?
(预设: 生:共有四种选购方案,即1买一顶毛线帽子和一副毛线手套;2买一顶皮帽子和一副皮手套; 2.学生交流并列式,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让板演的学生重点说说是如何列竖式。强调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为对齐、小数末尾的0可以划掉。(1)12.55+5.65=18.2(元)12.55 + 5.65
18.20 答:买一顶毛线帽子和一副毛线手套共需18.2元。(2)45.8+10.35=56.15(元)
45.8 + 10.35 56.15 答:买一顶皮帽子和一副皮手套共需56.15元。(3)12.55+10.35=22.9(元)12.55 +10.35 22.90 4.总结小数加法计算方法: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
小数加法同整数加法一样,首先要做到相同数位的数对齐。要从最低位算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计算结果要与加数的数位对齐,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二)自主探索小数减法计算方法
1.师:刚才这个阶段的学习,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了小数加法计算方法,先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为自己的做法找根据----讨论交流算法,又进行验证。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策略。相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自己也一定能够探寻出来。
2.同类商品的价钱不同,相差多少呢?我们试着算一算。学生算,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生说师写。重点说百分位不够减的怎么办?
4.师:谁想再完整的说一说小数减法计算方法?
计算小数减法时,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计算的时候不够减,要前一位借1,如果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数位不同,可以在小数的末尾补0。5.师:我们找到了小数减法和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想一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相同吗?边计算边体会。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明白,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相
同数位对齐,这样才能最终准确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基础练习
师:书上96页练一练第一题有6个小数加减法的题,同学们动手做一下。请6名同学来黑板上板书。
(重点强调13.6+6.4末尾有0怎么办,10-0.5,10没有小数位怎么办?)2.师:请学生读题,说说你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红红去年的身高是1.39米,现在的身高是1.52米,问题是她长高了多少?应该用现在的身高减去去年的身高来做。)
师:你回答的非常好,同学们自己在本上做一下,一会大家一起说计算结果。(预设: 生:1.52-1.39=0.13米。答:长高了0.13米)
3.师:大家自己在本子上完成这四道题,一会请同学回答结果。(师巡视,针对在学生中计算出问题的给予指导。)4.综合练习师:生活中,我们在超市购买的商品不仅标注有价钱,商品上还有重量,是不是?(预设: 生:是!)
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第四题中的数学信息。请同学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预设: 生1:买一袋700g洗衣粉、一袋10KG大米和一桶 5L花生油一共需要多少钱? 2.7+25.8+43.8=72.3元
生2:一桶5L花生油比一袋10KG大米贵多少钱? 43.8-25.8=18元)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不错,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第四篇: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4页例
1、做一做,第25页例
2、做一做第(1)小题。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安排了3个例题。例1和例2是两种基本情况,例3是特殊情况。例1是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没有余数,能除尽的情形。例2是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创设、小组交流,初步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算法算理,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在探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法的过程中,发展学习的迁移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点
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学习难点
会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
(1)用竖式计算:268÷4 224÷4 252÷6 345÷15(2)说一说:224÷4这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二)新课: 1.导入
师:224÷4这道题是怎样计算的?
请一名学生上台展示、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每次除的被除数和商是多少个百、多少个十和多少个一。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整数除法的知识来学习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板书单元课题:小数除法)2.问题探究(1)教学例1 ①理解题意。课件出示例1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阅读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分析数量关系。
师:要求“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2.4÷4)
师:为什么用“22.4÷4”?(路程÷时间=速度)
师:看来,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需要用小数除法计算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先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补充完整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③尝试计算
师:准确计算之前,请大家先估一估商的范围大约是多少? 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22.4≈20 20÷4=5 22.4≈24 24÷4=6 5千米~6千米之间。师:现在请大家试着算一算,准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视,个别指导。③反馈交流
预设1: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成224,把除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成40,再来计算。(虽然变成了整数除以整数的形式,但在计算时仍然会遇到小数除法的问题,学生无法完成计算。)
预设2:把22.4 km改写成22400 m,再来计算。
交流对预设2的想法:这样虽然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呢? ④尝试迁移,理解算理
师:想法二虽然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过程比较麻烦;想法一虽然没有算下去,但却提示我们小数除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列竖式计算小数除法的方法。
指导学生列出除法竖式,理解竖式算理。引导学生计算,并适时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这个“24”又表示什么呢?
引导学生完成计算6个十分之一?,并适时提问: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是多少?怎样在商上面表示
师:比较列竖式计算和将22.4km改写成22400m计算的结果,这两种算法的结果相同吗?说明了什么?(用这种方法计算正确)⑤观察对比,初识算法
师:观察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借助竖式,联系数的含义理解算理。
师:观察“22.4÷4”和“224÷4”的竖式计算,你发现它们在竖式计算中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引导小结: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但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⑥基础练习,掌握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24页做一做,全班交流。(2)教学例2 ①自主计算,发现新问题 出示例2,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
交流汇报时,重在理解,除得的7为什么写在十分位上?除得的5为什么写在百分位上? ②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25页做一做第(1)小题,全班交流。③完善算法
师:通过练习,你认为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注意什么?
引导小结: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要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3.课堂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觉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3)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知道了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三)课堂作业 1.选择。
在右面竖式中,54表示()。
① 54个一 ② 54个十分之一 ③ 54个百分之一 答案:②
解析:考查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考查目标1】 2.列竖式计算。
16.25÷5= 54.6÷12= 15.2÷5= 21÷12=
3.某农村信用社五月份收到存款12.8万元,六月份收到存款15.4万元。信用社准备把这些钱贷给12位农民用于发展高科技农业项目。平均每位农民能从信用社贷款多少万元?
答案:
(12.8+15.4)÷12 =28.2÷12 =2.35(万元)
第五篇:《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表内除法
(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的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7、8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算式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复习铺垫
(一)师生互动说口诀。
以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7、8的乘法口诀。
(二)生生合作用口诀。(课件出示)
1. 填出括号内的数,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3×()=21
()×6=48
7×7=()
8×8=()
2.将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1)学生讨论方法:用除法列式。(2)学生汇报想法:用“三四十二”的口诀计算。
(三)揭示课题。今天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情境展开
(一)引导观察,提取信息。
1.课件出示主题图: 欢乐的节日 2.学生观察,交流信息。
(1)做了一些小旗要挂在教室里。(2)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1.学生讨论发现的数学问题。2.指名回答。(问题预设)
(1)做了多少面旗子?它们是怎样挂的呢?(2)星星每组分几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三、类比迁移,建构方法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境问题。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8行旗子,每行7面。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旗子?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旗子。如:7×8=56或8×7=56。(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也就是用了哪句口诀。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境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旗子,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每行7面。(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
(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旗子,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
(1)学生独立解决。(2)反馈各自想法。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
(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
(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
(二)自主解决分星星的情境问题。
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 2.独立完成。
3.学生列式计算:49÷7=7
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
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情境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的独立探究。】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础应用。1.计算。
以学生独立计算的形式完成教材第38页“做一做”第1、2题。2.开火车。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38页“做一做” 第3题。学生说答案,并说说所用的口诀。
(二)游戏提升。1.送小鸟回家。
卡片分房子和小鸟两类,房子卡片上有4、5、6、7、8等数字,小鸟卡片有算式,让学生算好商后走到相应的房子旁边。
2.拓展延伸。
剩下7号和8号房子没有小鸟飞进去,哪些小鸟能住进来?请分别说出商是7和8的除法算式。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在游戏中理解。巩固求商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运算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