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
孙绍振
正在取得大一统优势的教学观念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比起长期无视学生主体,把学生当作被动灌输的容器的做法,这自然是一大进步。主体性,相对于客体而言,首先就是相对于大自然客体,它强调人能够认识客体,有无限潜在的认识能力;认识了必然,就能够获得自由。其次,相对“他者”而言,也就是主动性,是被动状态的解脱,主体的自由有自身的规律,不承认任何“他者”的统治。第三,从与社会交往的角度来说,主体性就是个性,是不拘一格的、与众不同的、不可重复的,拒绝任何僵化的模式。第四,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承认教师为真理终结的权威,即使教师处于强势和优势,也得尊重学生主体思想的自由和无限潜在的创造力。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不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中解脱出来,不能有效地挑战学生原有的心理图式,使之发生调节和建构,一切都免不了落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主动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在学生旧知识结构的边缘激起“兴奋灶”,使其向新知识结构作独特的拓展。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摆脱被动的接受状态,教师的一切辛劳,只能是徒劳。为了突出这一点,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课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之相应的,降低了教师的主体性,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一些论者,通俗地将教师定位于平等对话中的“首席”。至于“首席”和主体性的关系,在字面上则采取了回避态度。但是,教师的主体性,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可回避的。教师面临的任务是把学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使原本有点封闭化乃至僵化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这难道不需要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教师的主体不占一定优势,只是作为一个发言的参与者,如何能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连主体性都没有的教师,凭什么把(时常陷入混乱的)课堂对话引向深入?
教师“首席”论的实质,是对教师主体性的恐惧,是抹煞教师的主动性。这种观念是有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文化哲学理论基础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文化哲学认为,任何现有的共识都要颠覆,一切学术权威和教师权威都要瓦解。这种思潮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彻底的解构主义,一旦自我关涉,就暴露出矛盾: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绝对的东西,一切都是相对的;另一方面,解构一切却是绝对的。解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绝对的相对主义。一切理论观念都要解构,但是这“一切”中并不包括解构主义自身。如果解构的对象也包含解构主义自身,则解构主义本身也要被解构。彻底的解构主义,必然要解构自身;顺理成章,一切理论并不需要颠覆。这个悖论不是强加给解构主义的,而是包含在解构主义的逻辑之中的。
面对这样的悖论,谁也不敢完全、彻底地否认教师的主体性,但是,得换一个说法,于是“首席”论就这样诞生了。但是,这并没有在理论上解决教师主体性问题。关键在于,在宏观语境中,僵化的绝对权威、真理的霸权应该被否定,但是,在具体历史语境里,在学术前沿,应不应该承认相对的共识或权威?当课堂上众说纷纭的时候,应不应该承认有比较深刻、相对深入文本的观点。如果有,则笼统的“平等对话”,只能在最抽象的历史发展的意义上成立。其次就是,在人格层次上的平等。在学养层面上,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其主体应该居于优势地位,学生主体居于相对弱势。
在课堂对话中,学生即使有闪光的思想,也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感觉到了不一定能理解,而理解了的却一定能更深刻地感觉到。这时,最需要教师的强势主体发挥作用,而“首席”论则不仅窒息了教师的主体性,而且可能给“主体衰弱”的教师的惰性提供避风港,让他们心安理得地充当学生理解随意性的尾巴。
课标指出,教师的权威不是其地位给予的,而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可见,权威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第一,它要求教师以自己的强势主体性来树立;第二,它不是自足的,而是相对的,是在激起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发展的。
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声疾呼重视教师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在一般情况下是沉睡着的,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发。如果教师的主体性没有一定的强势,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可能轻易开放。越是深层的心灵结构越是带有封闭的性质,也就越需要教师的主体强势去启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强势表现在把学生逼迫得苦苦思索,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然后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的主体性相对于学生的主体性,是诱发学生(客体)主体性的主体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主体性。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二者是双向互动的,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体性不断超越自身的原初状态,不断调节,不断在层次上提升。一方面他必须“逼迫”和等待学生思考,一方面他又必须有效应对学生五花八门的突发的思绪。这需要主体的高度活力,甚至灵感。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才会有即兴创造的妙语连珠。成功的对话是师生主体动态互补、多层次深化的互动;这一切以教师强势主体性的强大、开放为前提。抑制教师的主体性,迫使强势变成弱势,教师就可能成为学生的尾巴,学生的主体性也很难深化。
目前课堂上之所以产生满堂问的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被封为“首席”的教师,其主体压根儿就是缺席的。难道在引进了这种学生主体原则之后,我们上千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就一下子土崩瓦解,成了历史垃圾?从西方引进的东西,要不要有一个与中国历史传统结合的过程?如果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发生矛盾,又该如何批判地融合、创造?这值得我们深思。
从理论上说,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有逻辑失重的性质。学生主体性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哲学。学有学的主体性,教有教的主体性。教的主体性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当前的问题很明显,教师主体性没被真正强化,而学生的主体性被绝对地强化,这导致了课堂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教师主体的压抑,来源于儿童中心论的局限,这种理论的要害,表面上是价值中立,实际上却是价值的空缺和虚无。其特点是对人类文化传承的藐视,实际上,是让每一个个体都重新经历从猿到人的低水平的错误和曲折。这种想法目前却风靡一时。据武汉特级中学教师洪镇涛先生介绍,一个班级上完《皇帝的新装》,师生开始对话。教师问:“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回答多种多样。表示要向孩子学习的,占百分之四十多。表示要向骗子学习的也占百分之四十左右。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骗子只骗皇帝和大臣,是一种“义骗”,他骗的方法很巧妙,是“巧骗”。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表示:“向孩子学习,敢讲真话,很好;向骗子学习,进行‘义骗’‘巧骗’,也很好。”这个教师为什么敢这么说呢?因为有一种理论在支持他: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教师只是一个“首席”而已,他不但不能为课堂的任何价值取向负责,也不能为对话的水准负责。我们花了不少力气,改革那种“学而不思”的弊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思而不学”。不言而喻,前面所说的那个教师至少在两个方面处理不当。第一,离开了《皇帝的新装》的文本。安徒生在童话中讽刺了三种人:皇帝、骗子、随大流的群众。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能得手,反衬出皇帝的愚蠢。但是,在安徒生那里,骗子也是“坏人”,他们在道德上是丑恶的。首先,他们骗人,并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目的;其次,他们骗的虽是坏人,但是,骗坏人并不能就变成好人。离开了文本的规定性,提出要学习骗子,这在逻辑上犯了偷换概念或者转移论题的错误。
这一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多元价值的对话与价值虚无,距离只有一步之遥。
取消了教师的主体性,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让学生陷入了自我蒙蔽。
这不能不令人怀疑,主体性哲学在当代的发展有没有合理地融入到某些教改理论中去。启蒙主义的主体性哲学向现代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化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代哲学的共同潮流是交往和对话,一切主体之间莫不如此。主体和他者的角度是互相转化的,平等对话,不但针对他者,而且承认他者的主体性存在。如果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承认教师作为“他者”的主体性,为了防止教师的主体霸权而让学生主体拥有霸权,确实难以令人理解。
之所以产生这种局面,跟教改理念从欧美引进有很大关系。而实际上欧洲的教育理念和美洲的教育理念是多元的,有着不同的传统,就是欧洲教育本身,也不是统一的。他们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和处理也不同。例如法国比较强调教师的主体,突出严格管理和系统考试,而瑞典的学生则自由得多。但是,由于这几年的片面宣传和推广,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印象,好像西方义务教育都是学生主体性一统天下。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着重推行的学生主体性教学理念一无是处。我只是希望看到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作为不同的教育学派进行自由的竞争,我们要揭露那种片面的、跛脚的主体性,那种伪主体性。
第二篇:语文生成性问题
语文生成性问题解决方案
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生成性的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它们和各种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共同构成精彩的课堂。“小学语文课堂生成资源”,很大一部分指向课堂中的非预设性生成,在面对这些资源时,更要以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策略真诚应对。
策略一: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劳伦斯·斯滕豪斯说:“当课堂上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秉持中立的原则。”课堂中出现有争议的问题绝大部分是非预设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此时教师加入争议的任一方,都会导致结果的倾向,与另一方形成对立。而一旦师生处于争论状态,教学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陷入“动态不生成”的状态。
策略二:点拨引导,推波助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语文课堂上,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产生独特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如不加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可能会中断、流失,将会导致课堂的缺憾。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引导,引发讨论,启发思考,就能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策略三:另辟蹊径,巧妙变通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提出以后,常常会在学生中出现“冷场”“分歧”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深钻教材,全面把握课堂教学,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巧妙变通,确保教学流程畅通无阻。在教学中遇到冷场或偏离主题的非生成性资源时,教师应适时了解、鼓励学生,并变换角度启发,把学生从“尴尬处”解救出来。做到以下几点也可以帮助老师们解决问题: 1.教师要有预设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语文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多义的言语、多样的美感,甚至还有多向的价值追求;同样,面对文本的心灵也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变的。因此,当心灵和文本相碰撞时,就会呈现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局面。
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做到详尽思考。首先,预设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疑难问题。一方面,结合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做出预设;另一方面,结合过去学生学习的实际来做出预设,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调查了解,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应对准备。其次,预设课堂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认知冲突。认识冲突可能来自学生个体,也可能来自同学之间,更有甚者来自师生之间。冲突的出现正是唤起学生学习活力、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契机。预设了冲突,也就能够预约精彩,冲突的解决往往就是课堂精彩呈现。
2.教师要有识别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在课堂中,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更要有说话的权利。在他们的小脑袋中,总有着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令教师措手不及。
面对这种情景,教师要有敏锐的识别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判断学生的奇思妙谈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是否值得捕捉,是否值得延伸,是否让它来成就课堂的生成性问题的精彩。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因为倾听是师生之间内心世界的呼应,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对学生的期待。学会耐心倾听,捕捉对话点,顺学而导,实现发展人与完善人的最终目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感受到思想的交融,心灵的碰撞,自我价值的提高。教师还要善待孩子的提问。我时常对学生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有价值。我最喜爱提问题的学生,看谁能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天长日久,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往往都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还彰显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师生共同徜徉在语文那片色彩斑斓的天空中,释放自己的情感,成就我们语文课堂的魅力。3.教师要有评价生成性问题的能力 评价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教学效果进行的判定。教师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评价得法,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创造力,还可以激活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使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不是所有的精彩都是由预设而生成的,也不是所有的预设都会有精彩生成。动态生成性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课堂探险的过程,虽然有充足的准备,弹性的设计,但峰回路转,谁也不能预知前方有多精彩。万一遭遇失败,那就让我们把失败回炉,进行严格的审视和分析、改进后,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科学性,失败也同样精彩!
第三篇:关注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
关注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
“认真钻研教材,精雕细琢教学过程,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不懈的追求。但多年的工作经历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有差异的,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以使课堂教学“横生枝节”或“倒行逆施”。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我们始料未及的“闪烁不定”的生成性问题时,我们是感到“麻烦”,还是作为一种“财富”?是让它成为空中楼阁,还是让它成为可用的、有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呢?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往往课堂中的“节外生枝”才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蜗牛》是一篇描写作者观察蜗牛爬行,改变对蜗牛态度的文章。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一课时教学一开课,我就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见过蜗牛吗?对它有什么了解?”学生们纷纷举手介绍蜗牛的一些身体构造及生活习性。一位叫小杰的小男孩站起来说:“我知道蜗牛身上的壳如果被损坏了,会自身分泌出液体进行修补的。”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一个反对的声音,“不对,不是这样的!”一个叫小刚的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我请他说,他站起来反驳说:“他说的不对,蜗牛没有了壳,会慢慢地死掉的,我在关于昆虫的百科书上看到的。”小杰不服气,也争辩道:“我说的没有错,我也是在书上看到的。”两人在僵持着,全班的目光都投向了我。当时我并没有了解到关于蜗牛壳的知识,自然也不会给他们正确答案。我采用了老师们很常用的方法,实话实说:“老师也不知道蜗牛壳的奥秘,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请教电脑,请教《百科丛书》,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全班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点头称好。
回家后,我上网查询了这方面的知识,发现两个孩子都没有说错,只是他们表达得不清楚。蜗牛的壳有小破损,会自身分泌粘液进行修补,而蜗牛的壳完全与身体分离,它就会因缺少水分而死。第二天上课,我先和学生一起解决蜗牛壳的问题。全班孩子都眼睛亮亮地望着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当我问到昨天谁查了资料,同意谁的观点时,全班的孩子都举起手。我请一个孩子来说他的观点,他信心满满地说:“我同意小刚的观点,蜗牛没有壳会死掉。”我请他坐下,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可是刚才举手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把手放下了。我问道:“为什么没人举手了?你们都同意小刚的观点吗?”只见一个女孩怯生生地站起来,充满疑惑地说:“老师,我在书上看到的是小杰所说的那样,为什么答案会不一样了?”我没有马上给予判断,笑着让大家再回忆两位同学说的话。通过仔细比较,就有孩子发现他们俩在表述上说的不同情况,一个说蜗牛的壳有破损而没有分离,一个说蜗牛的壳与身体完全分开,当然答案就不同了。这时我再问:“谁说的对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说的都对!”随势而导,我告诉孩子们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说话、写文章都要做到准确、清楚,听众或读者才能听得清楚,看得明白。遇到不明白的知识,我们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主动地获取信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捕捉到了就成为了一节课的亮点,会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这节课孩子们就主动地去获取了知识,学会了分析比较,明白了说话要表达清楚,相信他们会记忆深刻的。
设计得再完美的构想如果没有实践的支撑,那也是“固化”的、一堆“死”的等号型东西,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走进课堂参与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构成和生成者,只有“开放”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放飞他们的灵性,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灵活性。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工作者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要成为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遵循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整教学环节,灵活驾驭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有实现师生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和成长,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具生命的亮丽色彩!
第四篇:浅谈语文写作教学的系统性问题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李媛
摘要:本文根据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究其主要原因:写作教学内容缺失得出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的相关问题,列举了初中阶段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的模式范例,并由范例引发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写作教学现状 教学内容系统性 范例 思考与建议 写作教学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而写作教学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性或者有效性很低,使作文教学始终也没能走出少、慢、差、费的怪圈。创建一种作文教学体系,既可以使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比较明确而又具体的教学目标、训练重心,有具体而切实可行的教学操作程序,使整个作文教学有一定的系统性,又能调动大部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写作教学的现状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作教学: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四学段写作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①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②
在以上《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字眼“真情实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而在我们学生的实际写作中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有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反思笔记中写到:“接高一新班,看了学生的七八次作文与随笔,仍然没有新鲜感,倒生出焦虑。初中三年,学生的语文学习受其他学科与竞赛的挤压,大打折扣。特别突出的是学生的阅读积累严重不足,写作基础差。大部分学生习惯于写套路作文,没有生活气息”“没有贴近自我心灵” “没有思想”,成为当下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究其原因,许多专家和教师们总结为以下几点:写作教学内容缺失;写作教学指导缺位;写作教学观念落后;一些作文试题的导向错误。本文着重探讨由写作教学内容缺失而引发的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的问题。
二、关于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的范例
现今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或依附于阅读教学;或作为读写结合的材料;或作为读写知识的一部分。在语文教材中仅占很小的地位。从小学三年级的习作开始到高中三年级,共10个年级20本书,假如把这些写作内容集中起来,也仅有几十页,即使老师一丝不苟的把这些内容都讲授了,大部分学生也很难达到《课程标准》中以上的要求。所以,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迫在眉睫。
(一)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
王荣生在《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中这样解释: “文学性的散文及其不可教性”。第一,写作“文学性散文”是作者(学生)自发、自为、自创造的。想要内容独创,形式独创,作者(学生)只可遇而不能他求外人。换句话说。让学生写出好散文,语文老师只能起到催化作用。其二,写作教学的教学,如果按通常的意思把它理解成“训练”的话,那么就很可能阻碍、乃至扼杀学生的“独创”。③
但是,我们不难推想:没有固定的。必学的知识内容,没有人人必须达到的、统一的技能指标,而教师又只能采用催生的办法引领学生进行自发创作,这就使得作文的课堂教学难以操作,似乎作文训练也无大必要,甚至反而还会起负面的效果。
(二)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范例
由此,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问题呼声越来越高,许多专家和教师都在做相关的构想与尝试。并且社会上出现的大批中考作文辅导、高考作文“辅导班班”也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因为我们都知道写作既是语文考试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又是我们现在的学习以及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我们无法不去重视它。
现展示两位教师对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研究的相关成果:
1.《关于初中生作文现状调查的反思及梯级作文模式的构想》付蓉 ④ 作者的初中阶梯作文模式如下: 七年级
第一章:情悟融于景
第一阶梯训练:写出景物的特点 第二阶梯训练:景中抒情
第三阶梯训练:写出对生命的感悟 第二章:特定情境写人物
第一阶梯训练: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第二阶梯训练:设置情境,描写人物 第三章:勤观察,笔生辉
第一阶梯训练:巧用“多觉”描写 第二阶梯训练:写出多觉的变化
第三阶梯训练:观察的方法与观察顺序 第四章:事情写具体
第一阶梯训练:把句子写具体 第二阶梯训练:把事情写具体 第五章:入微观察
第一阶梯训练:由大到小,逐渐入微 第二阶梯训练:由大而小,强制入微 第三阶梯训练:对比入微 第四阶梯训练:表情入微
第六章:最杰出的写作才能是想象 第一阶梯训练:联想训练
第二阶梯训练:推猜联想训练 第三阶梯训练:拟人联想训练 第七章:对事件观察体验
第一阶梯训练:观察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阶梯训练:事件发生、发展的环境 第三阶梯训练:事件细节的观察与表达 第四阶梯训练:事件的场面的观察与表达
第五阶梯训练:观察事件的意义,写出自己的感悟 第八章:段与层的布局
第一阶梯训练:作文段落层次的布局 第二阶梯训练:段落层次过渡 第三阶梯:叙述线索安排
第四阶梯训练:文章详略布局技巧 八年级
第一章:用情境与细节突出人物形象 第一阶梯训练: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第二阶梯训练:用事件刻画人物 第三阶梯训练:情境描写
第四阶梯训练:精工描绘,细处摄神
第二章:多种表达方式结合,表达丰富思想 第一阶梯训练:叙述中穿插描写 第二阶梯训练:叙述中穿插议论 第三阶梯训练:叙述中穿插抒情
第四阶梯训练: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 第三章:学写说明文
第一阶梯训练:交待清说明的对象与特征 第二阶梯训练: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第三阶梯训练: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第四阶梯训练: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第四章:说明文分类导写
第一阶梯训练:事物说明文的写作 第二阶梯训练:事理说明文的写作 第三阶梯训练:科学小品文的写作 第五章:学会托物言志 第一阶梯训练:借物喻人 第二阶梯训练:托物抒情 第三阶梯训练:托物寓理
第六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第一阶梯训练:以情观景 第二阶梯训练:景中抒情
第三阶梯训练:寄情于物,情意未尽 第七章:学写游记
第一阶梯训练:按顺序记游,条理清楚,线索分明 第二阶梯训练:分清类型,把握特点 第八章:在写作中凸显民族精神 第一阶梯训练:抒写乡情 第二阶梯训练:写乡土文化
第三阶梯训练:写中国元素作文
第四阶梯训练:描写古典文学中的物象 第五阶梯训练:民族团结与爱国精神 九年级
第一章:写出作文个性
第一阶梯训练:作文个性思维 第二阶梯训练:明晰的作文结构 第三阶梯训练:锤炼作文语言
第四阶梯训练:写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第二章:写出作文的韵味 第一阶梯训练:写出美的主题 第二阶梯训练:写出美的人格 第三阶梯训练:写出美的意境 第三章:记叙文的特殊写法 第一阶梯训练:常见的描写方法 第二阶梯训练:记叙文的镜头式写法 第三阶梯训练:“讨巧”写法 第四章:学写立论文
第一阶梯训练:论点的确立 第二阶梯训练:论据的采撷 第三阶梯训练:论据的使用 第四阶梯训练:充分的论证
第五阶梯训练:议论文成文过程
第六阶梯训练:给议论文加点文学色彩 第五章:中考作文写作过程训练 第一阶梯训练:作文审题 第二阶梯训练:拟题训练
第三阶梯训练:中考作文快速构思
第四阶梯训练:写好作文的“凤头”与“豹尾”第五阶梯训练:环环相扣的作文主体写作 第六章:不同题型作文的应试方法 第一阶梯训练:命题作文的应试 第二阶梯训练:半命题作文 第三阶梯训练:文字材料作文 第四阶梯训练:自由命题作文 第五阶梯训练:看图作文 第六阶梯训练:话题作文 第七阶梯训练:“文体不限”作文 第七章:不同体裁作文的应试方法 第一阶梯训练:中考记叙文的应试方法 第二阶梯训练:中考议论文的应试 第三阶梯训练:中考说明文的应试 第八章:初中语文教材利用
2.《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的建构与反思》俞发亮⑤
作者的议论文序列模式基本框架如下: 序列
一、论点的提炼与切分 序列
二、论据的选择与运用; 序列
三、论证方法的选用; 序列
四、议论段落的扩展; 序列
五、议论篇章的构成; 序列
六、议论语言的锤炼;
序列
七、不同类型议论文的写作。
这是“序列”结构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每个“序列”又分为一至三课,共十四课。每课中既有正面的范例导引,又有反面的病例透视;既有典型示例,又有能力、方法的小结;既有鲜活的论据材料链接,又有针对性强的强化训练。第三层次,每课再分为若干个突破点,并以此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和训练的能力点,形成“序列”的主线和系统。例如,“第二课·论点的切分与表述”共有如下五个突破点:
是什么:如何用“分类并举,阐释内涵”方法切分; 为什么:如何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方法切分; 怎么办:如何用“推行做法,解决问题”方法切分; 会怎样:如何用“正面反面,推论结果”方法切分; 如何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切分分论点,向纵深推进。
三、由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问题引发的思考与建议
现阶段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问题的相关构想与尝试已经很多,以上两位仅是优秀例子中的之一,两位老师的内容模式各有所长,几乎囊括了中学阶段的作文知识和作文技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有条理有层次。从中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目标的细化
在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只是简单的对写作提出了几点标准,可否将课标中的写作教学内容目标的条目具体化些。这样可以给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指明方向,又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做法其实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细化了就变成了“八股文”了,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入格是为了出格”。由入格至出格,从模仿到创新,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看似琐碎的的写作目标非但没有束缚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更能够给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力的依托。
(二)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教材的设计
可否把写作在我们的中学阶段,单列为一个科目,有专门的写作教材,专门的写作教师。写作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作文的分值也在试卷中占有半壁江山。而笔者在前面也提到现在的语文教师手上根本没有一套系统性的写作教材,我们的一些教师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能力去总结,摸索。而且接下来的作文批改与讲评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有充分的时间才能达到的。
(三)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教案的重视
写教案是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一个首要环节。我们说课堂上的预设和生成,教案就是预设的书面形式。,现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语文教师提出一个命题作文或话题、材料作文,然后就布置 学生去写。两节课时间后交上来。大家试想一下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怎么写的好,怎会得高分。所以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的教案要及其重视,认真对待。有了充分的备课才会有有步骤的实施。才会有学生的不断提高。
(四)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与教材内容的完美结合
在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实施过程中,应把语文教材的内容贯穿到每一个阶梯训练中,根据作文训练的重点结合本单元课文相对应的知识点加以回顾,从而达到课内课外的完美结合。一位教师在作文课《让人物的“魂”从细节描写中走出来》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设计了如下相关内容:回顾本单元各篇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描写。《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信客》、《台阶》。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征的,抒发真情实感的。这位教师就很好的把教材内容和写作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训练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事半功倍的效果。⑥
(五)教师自身写作学专业知识的提高
近些年,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强调读书学习,对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因为学校语文课程所对应的母语学科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群,是一连串处于发展变动之中、各具特色的活动链。而我们的写作起码涉及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写作学、思维科学等多个学科理论与规则;其中每一门类学科的既有成果,都会对语文课程与教学产生或深或浅的影响。⑦
(六)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贵在坚持,贵在反思
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实施,需要语文教师多年的坚持。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序列,都有相应的备课-上课—作文批改-点评。(最好能有教师的下水作文)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中途不能间断,不能懈怠,要有足够的耐心。作文教学不是量变而是质变,一时是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的,它是螺旋式的上升,所以我们的教师还要有充分的信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写作系统性教学也一样,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才能取得进步,只有坚持不懈,走好每一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的,而且是终身收益。
现今“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系统性”还没有正式的成文体系,需要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们不断的打磨、不断的研究。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检验,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旅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人民教育出版 6 社,2011.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③王荣生.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7.④付蓉.关于初中生作文现状调查的反思及梯级作文模式的构想[J].新作文,2011.⑤俞发亮.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的建构与反思[J].语文建设,2012.⑥魏建胜.鱼水之欢:“写什么”与“怎么写”结合的最高境界[J].语文教学通讯,2011.⑦韩雪屏.语文教师专业的形成与发展[J].包头师范学院,2009.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王荣生.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7.[4] 付蓉.关于初中生作文现状调查的反思及梯级作文模式的构想[J].新作文,2011.[5] 俞发亮.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的建构与反思[J].语文建设,2012.[6] 魏建胜.鱼水之欢:“写什么”与“怎么写”结合的最高境界[J].语文教学通讯,2011.[7] 韩雪屏.语文教师专业的形成与发展[J].包头师范学院,2009.[8] 张钟玉.高中议论文写作模式教学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9] 徐奕.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目标[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第五篇: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摘 要: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的文学界对此赞誉者有之,批判者有之。赞誉者认为莫言将中国的文学推向了世界,意味着中国文学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批判者认为莫言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通过丑化中国形象来迎合西方社会。笔者认同后一种观点,并就《丰乳肥臀》一书中体现的所谓的国民性问题进行梳理,对其产生、发展和影响做了比较粗浅的阐述,并揭露了其所蕴含的殖民本质问题,而莫言获奖恰好是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西方的殖民需要。
关键词:国民性;殖民话语;中国形象
Mainly talks about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buxom
Abstract:Mo yan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champion have, critics.Admirers that mo yan will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world, mean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finally w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Critics argue that mo yan award because his image by demonizing China to cater to western society.I agree with the latter view, reflected in the book a buxom to comb, the so-called national issues,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n its made a systematic elaboration, and revealed their inherent nature of the colonial problem, and mo yan who happened to be the winning is to cater to the western colonial needs.Key words:National character;The colonial discourse;China's image
目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引
言„„„„„„„„„„„„„„„„„„„„„„„„„„„„„1
一、《丰乳肥臀》中展现的所谓的“国民性”问题„„„„„„„„„„„3
二、《丰乳肥臀》与《中国人气质》之间的精神关联„„„„„„„„„„
5(一)关于《中国人气质》„„„„„„„„„„„„„„„„„„„5
(二)《丰乳肥臀》与《中国人气质》之间的精神关联„„„„„„„„6
三、国民性话语的殖民本质„„„„„„„„„„„„„„„„„„„„„8
四、莫言笔下所谓的“国民性”问题迎合了殖民本质„„„„„„„„„„11 结
语„„„„„„„„„„„„„„„„„„„„„„„„„„„„„12 参考文献„„„„„„„„„„„„„„„„„„„„„„„„„„„„„13
引 言
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一夜之间成为了各大书店的热销书,这似乎是中国的文学界乃至中国上下都值得庆祝的事。但是莫言获奖后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赞誉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许多人欢呼是认为莫言将中国的文学推向了世界,意味着中国文学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使得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并且莫言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因此,莫言作品的畅销是必然的。在全国各大论坛上,许多网民表达出这样的心声:“莫言是中国人的骄傲!”在他们的心中,莫言为国增了光,俨然已经成为了民族英雄。但是,持反对意见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莫言之所以获奖恰是因为他通过丑化中国人来取悦和迎合西方的口味以及政治需要,他的获奖不仅不是中国文学界的荣耀,反倒是一种耻辱,他们对莫言文学作品中所谓的“国民性”问题提出了质疑。在后者看来,莫言小说中塑造的所谓的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是子虚乌有的,是为迎合西方殖民学说服务的。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结果的当天晚上,著名学者韩德强就在其微博中表示:对莫言从来没有好感。用欲望否定意志,用下半身否定上半身,用兽性否定人性,用意识流否定结构,用胡思乱想否定现实,用个人否定社会,用地主仔子的哀怨否定共产党和新中国。所以,才会被西方看中。三十年文学流氓化、汉奸化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著名文化人刘仰曾说:我们常常以为诺贝尔奖所代表的标准就是一种世界性的共同标准,这具有迷惑性。它的确具有世界标准的一面,但也同样具有只为标准设定者自身牟利,或者根本不能适合非西方国家的一面。
前面概括介绍了莫言获奖后国内的两种声音,笔者认同后一种评价。因为首先诺贝尔奖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是以西方为中心,他们将西方以外的世界塑造成腐朽落后的形象,其根本目的就是为其殖民扩张服务的。其次,大家争议的焦点在于莫言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所谓的“国民性问题”。“国民性”一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译用的西方词汇,是英语 national character的日译,由梁启超等晚清知识分子从日本引入,用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汉语大词典普及本》的解释为:“一国国民特有的气质”。而“所谓”的国民性问题,指的是西方国家强加于中国人身上的某些气质。
为什么笔者认为莫言的获奖带给中国的不是荣耀反而是一种耻辱呢?我们不妨先从莫言的获奖感言谈起:莫言的获奖感言是由许多故事构成的,其中讲述了作者自己的成长经历,母亲的故事以及作者几部代表作的创作过程。看完莫言的获奖感言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经历过的各种各样欺负他和母亲的人,这些人在莫言的小说中仿佛若隐若现,他的作品中之所以出现各式各样的典型的国民性人物,大概就是根据他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的吧。莫言曾说过,他的作品就是基于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写成的。不难看出,莫言认为其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其书中写到了中国 1
人的国民性问题。那么莫言的作品中从哪些方面展现了所谓的“国民性”问题呢?这里笔者就《丰乳肥臀》一书来谈。
一、《丰乳肥臀》中展现的所谓的“国民性”问题
《丰乳肥臀》中刻画的一些人物,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国民性”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首先,笔者认为本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以叙述人的视野讲述整个故事的主人公——上官金童。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上官金童作为上官家族唯一的儿子从小就得到母亲的宠爱,甚至是溺爱,可以说他是吃着母亲的乳汁度过一生的,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这导致了他对乳房的狂热和痴迷,无论是母亲的乳房,还是他的姐姐们的,甚至于对香油店女老板老金的独乳的畸形迷恋。而且从上官金童的一生中可以看出,贪恋乳房给他造成最大的弱点是胆小怯懦。在学校里,他被以巫云雨为首的几个混混打时,不敢反抗,逆来顺受,在他们讨论要杀了他时竟然像一个无关紧要的旁观者。改革开放后,上官金童虽然已经四十二岁,是一个中年人了,在市文化局征收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古塔时,母亲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样子,而他却扑通一声下了跪,哀嚎着“我是精神病„„”。后来,上官金童在侄子司马粮的帮助下开了一家梦寐以求的乳罩店并从此成为了大老板后,没能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反而因为自己的无能和软弱被女人利用并最终将他扫地出门,他到最后又一无所有了。在本书的最后母亲也离他而去了,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依靠、值得相信的人离开人世了,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悲凉。让人不禁替主人公的未来产生诸多联想。作者这里将上官金童塑造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在他的眼里,“把一切都归结到乳房上,用乳头把整个物质世界串联起来”,好像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另外一个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官金童的母亲——上官鲁氏。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上官鲁氏善良、正直、吃苦耐劳,养育了九个儿女和无论与自己有无血缘关系的隔代人,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但同时书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上官鲁氏的丈夫本身不能生育,生不出孩子这本不应怪罪于她,但她却不敢说出来,到处找各种各样的男人借种生下了九个儿女。在生下几个女儿后,马上就被迫到地里干活,原因只是她没能生出儿子。并且在生金童和玉女时,婆婆上官吕氏以及丈夫和公公为了一头骡子的初产而置她于不顾。在那个年代,人的性命难道都不如一条骡子吗?
上官家的女儿们也是贯穿本书的重要人物,在本书的开头,就写出了七个女儿年轻貌美的样子,让人不禁联想到她们会有怎样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在莫言的笔下,几个姐妹最后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大姐上官来弟与自己的妹夫乱伦,最后将自己的丈夫打死;四姐最终沦为了娼妓等等。
除此之外,莫言将《丰乳肥臀》中的所有人都写成了病态的化身,正如何国瑞先生所说的“莫言的《丰乳肥臀》更是颠倒黑白,对革命极尽丑化之能事。共产党人(鲁立人等)、贫农革命功臣(哑巴孙不言等)、人民政府的干部(上官盼弟等)被描写得 3
极端残忍、丑陋”1。确实如此,在笔者看来,书中几乎所有出场的人物都存在这样那样所谓的“国民性”问题。
1何国瑞 :《歌颂革命暴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论之二》,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二、《丰乳肥臀》与《中国人气质》之间的精神关联
(一)关于《中国人气质》
既然《丰乳肥臀》与所谓的国民性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国民性”这个问题的来源作一个简要的梳理。
其实,莫言《丰乳肥臀》中写的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早已不新鲜了,早在1894年,美国传教士亚瑟·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一书就已阐述了一些“所谓”的国民性问题。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人气质》的产生背景:作者亚瑟·史密斯,中文名字叫做明恩溥,与妻子于1872年来到中国从事传教与救灾等工作。他在中国的两个省份生活了22年,最初只是将一些文章写给上海的《北部中国每日新闻》,后因这些论题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大不列颠、美国和加拿大都引起强烈的兴趣,最终才将这些文章重新编写成书的。乍一看,亚瑟·史密斯是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介绍给全世界,这应该是件好事,这样可以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只要你看过这本书就会发现,现实情况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乐观。
《中国人气质》分别从26个角度对中国人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分析。初看此书的目录我们就能够发现,大多数的气质光从字面来看就知道是贬义的:如“缺乏同情心”、“轻视外国人”等;还有一些中性词如“面子”等,虽然看不出贬义来,但是通过阅读会发现其内容还是贬义的;最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其余的标题像“礼节”这类明显含有褒义词性的,在史密斯的笔下也多多少少透露出贬低中国人的意思——史密斯在中国人的“礼节”这一章节中,先是开篇赞扬了“中国人已经将礼节上升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而后却话锋一转,又说“中国人向外国人表示礼貌,与跟自己的同胞演示一样,更经常地是为了表现自己懂得礼节,并非想使客人惬意。”作者举例说“中国人执意升起你不想让升的火,沏一杯你不想喝的茶,熏得你满眼是烟,呛得你喉咙里像塞进难咽的苦药。”1这完全将中国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待客之礼视为野蛮的行为。对这种说法笔者实在不能认同。
不仅如此,作者写的整个“中国人气质”都无疑以偏概全。作者在中国生活期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北方的农村,因此来定论全部的中国人不具有普遍性。况且中西方本身就存在巨大差异,根本是无法相提并论,史密斯在书中不止一次地将中国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进行比较,为的是贬低中国人而抬高自己。比如他在书中提到的中国人缺乏时间观念,但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不精力旺盛、一件接一件地赶快做事。另一个例子是在第八章《欺瞒的才能》中,作者开篇就说“我们盎格鲁撒克逊人引以为豪的思维习惯之一,就是坦诚地直接触及事物 1亚瑟·史密斯著,张梦阳、王丽娟译:《中国人气质》,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15页---19页。
的本质,怎么想,就怎么说。”而他却将中国人与之截然相反的性格称之为“欺瞒”。也就是说,只要是中国人有哪个方面与盎格鲁撒克逊人有哪怕是一点点不同,史密斯也会将我们批判得一无是处的。
看过《丰乳肥臀》和《中国人气质》这两本书的人可能很容易就能发现,《中国人气质》中列举出的许多中国人国民性问题在《丰乳肥臀》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下面笔者会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此观点:
(二)《丰乳肥臀》与《中国人气质》的精神关联
1、在中国,“面子”指的是一个人的尊严和名声。在史密斯的眼中,中国人好“面子”到了做戏的程度,他在书中提到“戏剧几乎成为了这个国家唯一的娱乐„„很轻微的刺激,都能使任何一个中国人进入戏剧,把自己当作戏里的一个角色”1。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诗词歌赋文明天下,是中国文人一生的追求,但在史密斯看来中国人仅仅是靠着戏剧来娱乐,甚至以演戏来保全自己的“面子”,这是多么荒唐可笑啊!《中国人气质》中的“面子”在《丰乳肥臀》中体现在,建国后,上官家的五女儿上官盼弟因为怕受自己的姐姐上官来弟的牵连而被打成右派,便抛弃了自己上官盼弟的身份,在农场以马瑞莲的新身份重新开始生活。书中马瑞莲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以上官金童的视角将马瑞莲颐指气使的神情展现在读者面前,她蛮横、不懂科学,却成为了农场的领导,就是因为她现在叫马瑞莲,而没有人知道她与上官家的关系,这样她又可以开始自己的官场生活了,无论她的官位有多大,对她而言都是极具吸引力的。而在私底下,对上官金童却与刚才在农场上颐指气使的样子判若两人。其实她还是关心自己的家人的,但是仅限于在私下,她在众人的面前需要摆出一副和上官金童毫不相干的样子,只为能继续她的官场生活,保全自己的面子。抗日战争时期,上官盼弟就是共产党的领导,在那个时期,她认为自己保全了上官家,而到了建国后,她又怕被认为是右派,所以极力与上官家保持距离。在她的心中,只有自己的官位和前途是最重要的,亲情及其他都在其之下,这归根结底不能不说是她的“要面子”在作祟。
2、“麻木不仁”这一出现在《中国人气质》一书里的国民性气质在《丰乳肥臀》中体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抗日队伍的鸟枪队本应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他们应该是为百姓服务、解救百姓的,但是他们之中的五个成员却当着马洛亚牧师的面奸污了母亲上官鲁氏,并且鸟枪队的其他成员并没有阻止这一惨绝人寰的行为,造成了马洛亚牧师的自杀和上官金童心里永远的阴影。在那个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里,鸟枪队员们不仅没能挽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使得上官鲁氏失去了丈夫、公公婆婆等亲人,反倒去欺辱她一个手无寸铁、刚生产完的妇女,只能说鸟枪队员们的这一做法充分显示了他们的麻木不仁。
3、“误解的才能”——字面意思就是中国人容易对别人说的话产生误解。书中作者所表达的是,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便是自大的,认为外国人没有讲汉语的天赋。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最容易因为钱的方面产生误解。本章的后面作者举了一个中国观众听布道者讲圣经中迎接叙利亚大将军的故事,布道者为使大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模仿叙利亚仆人惟妙惟肖,这时教堂的看门人真的就冲出去迎 1亚瑟·史密斯著,张梦阳、王丽娟译:《中国人气质》,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1页。
接大将军了。作者认为是因为中国的观众没注意听圣经的故事,而误解了布道者的用意,实际上这不能算作中国人擅长误解别人的话,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因为圣经毕竟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人本来就对它不了解,就像是我们给外国人讲中国的论语一样,他们也未必能完全听懂并能身临其境。对应《丰乳肥臀》中的一幕恰好是国民党的代表司马库在洋人巴比特的帮助下带领村里的人们看电影时,对荧幕中出现的一只狗熊想用枪进行射杀,被洋人巴比特骂道“蠢货,这是电影”给制止了。这里的情形与《中国人气质》中史密斯描写的中国人一模一样。
4、“缺乏同情心”在《中国人气质》中有这样的说明:“在中国,女儿一生下来,多少是不受欢迎的,把生男孩当作至关重要的事”1。这点对应《丰乳肥臀》表现在本书开头,书中开篇就写到上官鲁氏即将生产,因为她之前已经生下了7个孩子,并且无一例外都是女孩,而自从她生第三个女孩开始婆婆上官吕氏和丈夫就已经对她很不满了,更何况生了七个女孩呢。况且这次生产时正赶上家里骡子的初产,骡子是家里的命脉,自然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给骡子接生上了。并且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里,更是无人顾及上官鲁氏的死活了,一直到她昏死过去、骡子顺利产下小骡子后,婆婆才请来给骡子接生的人给她接生。莫言在书中刻画的这些情节充分说明了当时的中国人缺乏同情心,人的性命都不如一头骡子值钱,印证了史密斯说中国人“缺乏同情心”的观点。
1亚瑟·史密斯著,张梦阳、王丽娟译:《中国人气质》,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第130页。
三、国民性话语的殖民本质
关于国民性的问题,摩罗先生在《中国站起来》一书中对中国人国民性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漫长历史中,中国虽然一开始就一败涂地,但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精神领袖并没有马上出现精神崩溃的情况,他们面对列强的文化殖民,一直在告诫人们,“那是一个文化的火坑,我们可不要自蹈火海。”1 戊戌政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性事件,它使得中国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力图改造中国的愿望破灭了,并且对那些想用于富国强兵的举措也完全失去了信心。他们在民族信心和文化信心完全崩溃之后,不得不接受了西方强加于中国人身上的国民性问题,于是便开始从自身的缺陷开始寻找失败的原因。到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和鲁迅为代表的文化群体开始竞相发表文章,毫不留情地批判中国人国民性的缺点,由于当时他们的文化是主流,导致了当时的读者也完全接受了他们的观点。并最终导致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之所以失败都是由“国民劣根性”引起的。而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又被认为是历史的主流,因此现在我们依然顺理成章地认为中国人就真的具有“国民劣根性”。不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即使是现在,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的热销,就是由于他批评中国人的国民性批评得最为尖锐,他以毫不留情地批判中国人劣根性问题来吸人眼球。其实,只看书名就能知道这是一本描写“国民劣根性”的书。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化殖民带给我们的危害是巨大的,在这一百多年间,我们几千年来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被无情地批判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一直在被迫接受西方列强强加给我们的所谓的“国民劣根性”,进而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导致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大大降低了。一个和鲜明的例子就是我们在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往往是外国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的大片上座率最高,有时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相反的是,国产的非常好的电影却无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殖民的后果,说明我们对于西方的文化崇拜已经到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地步。
其实《中国人气质》中所展现的一些国民性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人特有的,而是人性所共通的,因为无论在哪个国家,人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人性的弱点,那么作者这样力图贬低中国人的意图是什么呢?究其原因,这与当时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1870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再一次发生质的飞跃,所以欧洲各个国家为了争夺原材料、资源,竞争世界霸主的地位,不断竞争,最终掀起了新一轮的对外殖民扩张,对中国也进行了更加残酷的商品倾销和战争掠夺。亚瑟·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恰好在这时出版了,其出版的目的就是为了西方殖民主义服务的。因为相对于经济殖民侵略而言,文化殖民显然更加 1 摩罗 :《“国民性批判”是否可以终结?》,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第2页。
重要,也更容易达到侵略者的目的。所谓“文化殖民”,就是强行消灭弱势文化,建立优势文化的统治地位,并且为前者谋取利益,也可以说是一国以文化方式对另一国进行侵蚀,达到从根本上消灭另一国文化自主性的目的,淡化其民族意识。史密斯作《中国人气质》正是有此目的,因为当时欧美国家的人民并不了解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民,史密斯便以传教士的名义来到中国,仅仅在两个省份生活了20几年就写出此书批判所谓的中国人“国民性”问题,此书一经发表便获得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并在欧美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让一些不了解中国的普通民众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原来中国人是这样的愚昧无知、荒唐可笑,因此也就更需要由他们先进的制度和优越的文化来管理。之所以说史密斯没有资格对中国人妄加评论,是因为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即使是一个在中国生活了一辈子的中国人都无法概括出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更何况是一个在中国仅仅生活了20几年的外国人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只能是由历史来评判,而不是由一个外人来评论。他这样做只是为帝国主义殖民找到一个好的借口——即以借拯救落后腐朽的中国为名,趁机达到侵略中国、统治中国的目的。
既然如此,那么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一直如此吗?厦门大学的周宁在《天朝遥远》一书中对中国人国民性问题的起源做了很深刻的研究,他指出:首先,这是一个外来的问题。西方人在对所有非西方人殖民的过程中,对所有殖民地的文化和当地人民都进行了否定,并将这种思想传播给殖民地的人民,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怀疑并心甘情愿地接受西方的殖民统治。对于美洲印第安人,欧洲人判定他们没有灵魂,因而“不是人”,为其大肆屠杀和役使提供了借口;对于非洲黑人,他们也一度怀疑其没有灵魂,最后判定为野蛮人,最终将他们贩卖到欧洲和美洲做黑奴;对于印度人,英国人认为他们很低贱,因为他们自私、无知、扯谎、不负责任、愚蠢、肮脏,等等。中国自然也毫无例外地没有逃脱这一悲剧性的结局。周宁先生用了长达十年的时间研究中国人形象的变迁,在他的《天朝遥远》一书中,他叙述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变迁过程:中国人的形象变迁是以1750年为界限的,在1750年之前,中国人的形象一直是传奇而正面的,到了1750之后,开始逐步走向负面。
西方的中国形象产生于1250年前后,最早是由于柏朗嘉宾与鲁布鲁克出使蒙古而写成的《柏朗嘉宾蒙古行记》和《鲁布鲁克东行记》中对“契丹”的介绍,从这时起,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形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由此至此后的两个多世纪,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一直是美好的“人间天堂”。到了中世纪晚期,出现的著名的三大游记:《马可·波罗游记》、《曼德维尔游记》、《鄂多立克东游录》都一致高度地评价了中国并且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王权统一、商业财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三大游记的出现不仅是因为中国确实美好得令人向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欧洲政治腐朽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很不安稳,这些作家们将中国的富庶繁荣同黑暗腐朽的西方社会相比,目的就是为了凸显出西方社会的动荡不安。在所谓的“地理大发现”时期,由于当时的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13或15个省,二三百座城市和难以计数的人口;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每一块土地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政治清明、司法严明——行政制度采用的是议会制,司法保证了社会治安。多萨的《大中华帝国志》将中国塑造成了一个完美、优越的中国形象,开启了此后西方人两个多世纪的“中国崇拜”,那时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统治得最为完善 9 的国家”。后来,“孔夫子的中国”形象又影响了西方长达一个世纪,到此为止,中国在西方眼中的形象一直是美好而令人向往的。
1750年前后,这时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结束了,启蒙运动全面开始之际,直到启蒙运动高潮阶段再到二十世纪末期,西方世界对中国人形象的“中国潮”到达了顶峰,同时丑化中国人形象的趋势出现了,从这一时期起中国人开始变成负面的形象了。因为当时西方的现代性思想确立了,因此他们不再需要进行自我否定了,而是迫切地需要自我肯定。最初是由法国的佩雷菲特花了近10年的时间,收集大量资料写的一本书——《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这里“停滞的帝国”指的就是大清国;两个世界,一个指的是中国代表的“传统社会”,另一个是英国代表的“先进社会”。“停滞的帝国”是由于他在书中写道:“中国的历史具‘惊人的一致性’,1翻天覆地的革命之后,一切又回到了从前。”这本书在法国造成了极大的轰动,从此以后,中国人的正面形象开始在西方社会动摇了。而中国人的形象真正一落千丈还是由于“东方专制主义”的出现。东方专制主义思想起源于西方古典哲学与政治学,完成于现代性思想体系,而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属于东方专制主义要看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体制,即一种东方特有的君主暴政,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臣民都是无差别的奴隶;二是经济形式,即君主占有国家的所有土地而国家没有土地私有制;三是文化精神,即一种愚昧、野蛮、幼稚的,只有奴性缺乏人性的精神状态。在启蒙运动的高潮时期,西方的东方专制主义产生一种明显的趋势,试图证明中国不仅在地域上属于东方,最重要的是政体上也属于专制主义,从此,中国的形象从开明的君主制正式转为彻底的东方专制主义2。在这之前,中国人的形象还只是愚昧、落后的,而彻底标志中国是与西方的现代性国家对立的野蛮国家始于中国的野蛮东方形象的出现。此形象产生于启蒙运动后期,是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同时产生的,其产生也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文明征服野蛮,为西方现代性自我认同提供了意义,而西方现代性本身就包含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因此也就为西方现代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其合法性。因此,西方社会将中国极力塑造成“野蛮的国家”,这样西方“文明的社会”征服“野蛮的国家”才是理所当然的。
从周宁先生的研究中不难看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由正面走向负面的过程。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本质问题——现代的西方主义极力塑造中国人的国民性问题,而大肆宣扬自己的文化如何先进,为的就是将自己的殖民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想让中国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其殖民统治。
周宁:《天朝遥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415页。
周宁:《天朝遥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第539页。
四、莫言笔下所谓的“国民性”问题迎合了西方的殖民本质
综上所述,既然国民性问题本身就是西方的一种殖民工具,并且在萨义德的《东方学》一书中也提到了“想象的东方”,即东方从来都不是真实的,一直是西方人自己构建出来的,为自己的侵略服务的:在其彷徨失落时,将中国塑造成美好的国家来反对黑暗的统治;在其殖民主义盛行时,又将中国塑造成了野蛮落后的国家供其侵略。以前的西方人并不了解真实的中国,只是在《中国人气质》里看到过一些史密斯笔下的“所谓的”中国人形象,就认为真正的中国人就是这样腐朽、堕落的,而他们具有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因而需要被他们先进的文化拯救。而莫言恰好利用了这一点来写作,为的是迎合西方人已经形成的审美趣味,他将《丰乳肥臀》中的所有人物都描写成了病态的、具有国民劣根性的人,即使是他想极力描写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上官鲁氏,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更不用说书中的其他人物了,哪怕只是一笔带过的人我们也会发现他的身上存在所谓的“国民劣根性”——也就是西方人眼中一直以来的中国人形象,因此能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不仅是他的《丰乳肥臀》一书,几乎莫言的所有作品都是以突出中国人的国民性来博得世人的眼球。莫言获奖的这个消息传来,长期以来被灌输着自己真的具有国民劣根性长大的国人们将书店和网上的莫言作品抢售一空,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并极力推崇莫言的作品,认为莫言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他们并没有看到在莫言的笔下,是将中国人完全塑造成了西方现代性的反面典型形象,这说明中国人的自我认同感几近消失了,转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虽然这是中国作家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也是历史上中国人第一次得到诺贝尔奖,但是在笔者看来,莫言以贬低自己的民族和同胞为代价而获得这样一个奖项,是不值得国人引以为豪的,反之,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民族认同感的重要性。如果等到有一天中国人都能意识到在我们的身上本身不存在所谓的“国民性”,而是西方国家强加给我们的,想必其所获的奖在国人的心目中会大打折扣吧。
结 语
由此可以看出,莫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不仅迎合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定位,而且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中国人的负面形象。在现在这样相对和平的年代里,国家之间的较量归根结底是文化的较量。而莫言否定中国人、摧毁中国人形象,实质上就是否定中国文化,这不利于确立中国人的自信。盲目否定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会造成中国的历史虚无感和文化虚无感,因此,我们应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那就是不要盲目地否定自我,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树立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摩罗: 《“国民性批判”是否可以终结?》,中华读书报,2008年。[2]赵芳 :《从西方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迁看国民性话语的殖民本质》,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3]栗建新 :《“国民性”解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4]何国瑞:《歌颂革命暴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论之二》,武汉 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5]摩罗:《中国的疼痛》,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6]摩罗:《中国站起来》,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7]韩德强:《中国反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8]周宁:《天朝遥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9]陈智富:《中国崛起,精神先站起来》,博览群书,2010年6月。[10]钱林森:《天朝何遥远——评周宁的“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文艺报,2007年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