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给力
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给力: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谯小楼(邮编:637260 电话:***)
近几年来,对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批评声甚嚣尘上,比如中学生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事件,中学生的不见义勇为行为,以及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打架斗殴现象,还有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家庭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自杀事件等等,招致的批评、谩骂、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掩卷深思,更多是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教育技术领域内公认的顶级专家何克抗教授在谈到语文教学时,他说:“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把80%的工夫用到了不必教的地方。”他认为,浅显的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文就能解决,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相反,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体现语文人文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意识到: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等。
。我国的传统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为应付考试,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做人的起码常规,表现为思想狭隘,缺乏独立思考;功利思想严重,人情味淡漠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个人的、内隐的心理特征,既有显著的内隐性和缄默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
当代中学生价值观呈现四大基本特点:
第一,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 第二,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 第三,价值取向的转型:由人伦关系走向功利、效率关系; 第四,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不一致②。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以培养,笔者综合多方理论和自身教学体验,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一)教师首先应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进而以对话的态度和自身的行为去引导学生,即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的引路人。”也就是说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把教会学生做人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而不仅是授业、解惑。
(二)教师要把握好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要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新课标突出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价值观与“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也应当看到,它们又都是赋于知识的学习、附丽于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因此,我们应全面关注教学活动的三维目
标并将它们整合于统一的教学过程。
(三)要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比如创设全面、准确的教学情景;进行及时、正面的引导等等。
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
1、重视文本的朗读与感受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例如我们在教学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如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在朗读中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小说的主题。
2、重视文本阅读与体验
语文课本中大多数文章文质兼美,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又都各不相同,因此,老师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去感受和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一定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在互动中体验: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尤为关注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领悟文本情感、价值因素。如教学《诗经》中的《关睢》一章,让学生培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朴素爱情观。
(2)在情景中体验:在教学中设计某个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情
景中作出态度、价值选择。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可让学生自己蒙住眼睛半小时或一个小时,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并讨论我们生活中应如何对待盲人。当然情景的体验还可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在设置的多媒体情景中去感受文本的情感。
(3)在想象中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的情景,进而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情景产生联想和某种体验,如安排学生续写《皇帝的新装》、《孔乙已》等文章。
(4)在艺术中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创造,在艺术氛围中去感受体验。如排演课本剧〈《皇帝的新装》、《范进中举》等,又比如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比赛,在比赛中领会诗的节奏美、音乐美和情感美。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应该“功夫在诗外”(即课外),比如在实践中去体验,从生活中、从影视文学作品中去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价值观教育中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当道德教育内化于学生中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应到实践中去。程光泉认为,任何关于学生进步还是倒退的说法都是独断的,评判学生的标准应该相应多元化,价值观的教育方式应更灵活些。让学生的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经历中去体验,从而加深理解和认识情感、行为的变化。如学习朱自清《背影》后,可安排学生回家为父母做点小事,如洗洗碗,捶捶背,洗洗脚等来体验父母的艰辛和对父母的感恩。
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当给力,担负起这一神圣而艰巨的使命来。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充中学多扶校区(邮寄地址)
邮编:637260
QQ:1158213062 电话:*** ]
参考文献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备课与上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杨定成主编(开明出版社)
3、《有效教学经典案例评析》邹尚智编著(开明出版社)
4、《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周小山、严先元编著(四川大学出版)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以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会朗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感悟课文,而对文章的独特体验是学生读好文章的基石。朗读也是学生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悟其神的境界。
在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朗读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节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可利用现代化教学,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那缥缈、捉摸不定、变幻万千的云雾。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并抓住关键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从而真切感受庐山的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
二、在揣摩中培养语感
古人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水濯足,可见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评,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二泉映月》中“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沉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的月夜”。“倾吐”一词,让学生朗读品味,真正领悟到盲人阿炳是在用心在演奏,是在用琴声“倾吐”自己对家乡、对生活、对音乐深沉的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同样,课文结尾处“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痛苦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文中的四个“爱”字是阿炳感情的升华,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源泉。学生只有通过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把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在教学中,紧扣这些精彩的字词,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内容,细心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感受文章所要传授的思想感情,就会获得强烈的语感。
三、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如《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学《云雀的心愿》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环保、生态方面的知识;教学冰心先生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后,让学生去读冰心先生写的《小橘灯》《寄小读者》等。如此,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互相补充,大胆引导学生抛开“芝麻”去捡更诱人的“西瓜”,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再者,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在地漫游在童话王国,参观未来世界,可以随时与伟人见面和英雄交谈……他们与书中的主人同欢乐,共忧思,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了语言的情趣,把握了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大量浏览和精研各种文体的优秀范文,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学生语感的培养贯穿阅读训练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揣摩、积累、应用等各种方法不断锤炼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会能力,逐渐将语言文字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作者单位:安徽省颍上三中)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学法指导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主要指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运用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它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策略在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要的学习就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学习。多年来,我们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了许多努力,但有时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学生因为不知如何学而导致的不愿学、不会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个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因经常获得成功,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于是,他感到学习的轻松,愉快,有乐趣。久而久之,他很可能成为一名爱学,会学,学得好的学生。反之,如果没有好的习惯和方法,那么,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难获得成功,难于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因此,他感到学习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是一件没有意思的苦差使。久而久之,就很容易成为差生甚至辍学。我国古代就有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的精辟论述,不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吗?现实生活中那些会学又乐学的学生不也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吗?由此可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教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更应成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主攻方向。但是,单纯的为教学法而教学法是行不通的,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把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渗透到整个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法指导经常化、具体化、出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学法指导必定走渗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支离破碎、杂乱无章、随意组合的复合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此,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按此结构,语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有机渗透学法指导。
一、明确学情,备好学法
通常,教师在上课时大多都把精力花在“教”的方法上,而很少去思考学生的“学”。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种传统的做法,要改变观念,以“学”定“教”。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学生学力,明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学法指导措施、指导步骤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使每一堂课都能产生良好效益,使学生学有所得,从中不断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获得学习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学习情况各有不同,即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课文篇目的学习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因而,我们在分析学习情况时要客观、具体地加以分析,决不可千篇一律。在确定了学生学习实力之后就可以针对实情设计课堂学法指导方案。设计时要力求使学法与学生的学力相当,不可偏废。同时,也要注意指导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不能空摆架子、走过场。
二、设计预习,指点方法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前预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通常,很多教师都易忽视这个环节的学习指导;大多学生预习时也都只限于“读一读,看一看”的方式,却不懂得采用一些较好的预习方法。这样,预习达不到预先学习的目的,课堂教学效果显然不会理想。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当在课前具体地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指导,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为课堂学习作好学习预备。
一般地,教师可教给学生如下预习方法:
1、对全文进行整体阅读,利用工具书(字、词典)查阅生字生词,依据上下文揣摩词意,并批注于文中。“不动笔墨不读书”,用“□”标出生字、生词;用“——”画出重点词语;用“~~~”画出优美语句;用“„„”标示重难点和注意点;用“ √”标示自己的补充和理解;用“?”标示疑点;用“‖”表示文章结构的划分;用“|”表示对段内层次的划分;用“△”标示要特别引起注意的地方。
2、重点阅读,结合课文背景介绍、课前提示和文中注释,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阅读,了解作者思想。如: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使用的写作方法、运用的表现手法,中心是什么?语言特点怎样?
例如,我在对《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教学时,给学生的预习指导是:
(一)借助资料和参考书了解孟子生平及其思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
1、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给文中出现的生字注音。
3、勾画、圈点文中关键词句,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作解释、翻译全文。
4、勾画出疑难之处。
(三)思考:
1、本文中梁惠王和孟子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2、孟子是用什么论证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3、孟子在文中阐述了哪些具体的措施?
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系统地、逐步地把一些好的预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如全册预习法、单元预习法、课文篇目预习法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指导方法的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断地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会预习、会学习。
对于预习的具体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按单元、按文体,具体到每一堂课的学习内容,作明确的预习要求、预习设计及方法指导。
这样,只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学生就会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能力,为课堂教学作好最佳预备。
三、灵活引导,展示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动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要重在“导”。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从中掌握知识,获取学习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明确认知目标,也要使学生明确学法目标。其中,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既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实质上,只有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正如达尔文说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2]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明确地展示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怎样学习,怎样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时教师可作这样的“学习引导”:
(一)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细读全文,完成:
1、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勾画、圈点文中关键词句,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作解释或翻译。
3、勾画出疑难之处。
(二)细读完全文后,完成以下题目: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2、指出下列画线的词的用法并解释
(三)快速阅读全文,完成:
1、本文可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2-4):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5-7):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
2、理清写作思路,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布置学生同桌同学相互进行对话复述。教师鼓励两名学生进行对话复述)。
(四)精读课文第2、3、4自然段,完成下列题目:
1、“填然鼓之”中的“鼓”字,与“一鼓作气”中的“鼓”字的用法相同吗?属哪种用法?“之”字是代词吗?(答:相同。属名词用作动词。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2、这三段文字中,含有两个成语,是:(弃甲曳兵。五十步笑百步。)
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五十步笑百步”图。解答: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孟子用它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揭开了梁惠王搞小恩小惠笼络民心于邻国统治者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使民加多”,必须施行“仁政”、“行王道”)。
(五)全班同学一起朗诵课文5、6、7自然段,读完后讨论:
1、在本文中,孟子针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哪些具体措施?(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五幅“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的话题对话”图进行解答。)
2、联系现实,谈谈你如何看待孟子的思想主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板书。解答:本文中,孟子托言古制,提倡“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在当时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徭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孟子积极主张“不违农时”,“不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可惜这些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最终只能维护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学法,巧妙引导学生按学法去领会课文,掌握知识,最终达到掌握方法、用好方法、善用方法。这样,通过展示学法,使学生明确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在教师的灵活引导之下去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四、示范学法,点拔学法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既是老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是有机地、和谐地相统一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的“学”要以教师的示范为榜样。因此,教师的教的活动就是一个学习示范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要重在学教师的方法示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时处处点拔学法,示范学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按明确的学法,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中潜移默化,领会、获取求知的钥匙。比如,在学习古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抓住时机向学生点拔一些古文的背诵方法:“反复读背法”、“耳听背育法”、“图形记背法”、“理解背诵法”等。同时,当教师向学生点拔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就要适时地用一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示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方法的运作,从而真正掌握方法、领悟方法、运用方法。
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必不可少的“两者”——学生、老师。从教育哲学规律说,学生是具有强大潜力的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强大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没有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教育便不可能发生。从认识论层面讲,实践出真知,学习的本质是参与时间,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实现超越和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成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自始至终地给予关爱、帮助和鼓励。语文教师还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示范者,就象体育教练能够做基本的示范动作,体育教练做示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要领,提高运动质量。
语文教师的示范,与体育教练的示范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无非是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言这种工具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包含有人文因素的熏陶渐染,并且通过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示范,调动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学习对象进行研究、探究。
五、引导自悟,总结学法
“教师为创造而教,学生为创造而学”。[3]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挖掘潜能,创新创造。因此,在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于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钱梦龙先生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4]也深得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同。面对新课程,我们固然要用新理念指导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决不能理解为,教师就可以完全不讲了。韩愈《师说》中有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教师无休无止、支离破碎地讲解固然不好,而且也不一定会有什么效果,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教师讲清楚的,也不敢讲或不愿再讲了,生怕有被认为“灌输”“接受性学习”。在新课程实验区或在全国性的课堂教学比赛中,我们看到,近几年,面对新课程,越来越多的教师处理课堂教学时陷入了种种误区,似乎课堂上越活跃越好,问题越开放越好,教师讲得越少越好,学生表现越自由越好。有的教师反映,教了20多年书,现在越来越不会上课了。我们认为,至少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适当的讲解、恰当的点拨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其他教学形式(包括讨论、辩论、学生的自主活动等)所无法取代的。该讲的地方,老师们不妨大胆地讲,理直气壮地讲。当然,教师的“讲”,重在研读思路的梳理和阅读方法的点拔,代替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包括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日后的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终生受益。
引导学生自悟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和“导”;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去创造性地学习、总结学习方法。具体地,这个过程可以针对某个学习的知识点,也可以针对一篇文章、一种文体、某类知识。其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使学生大胆地创新,积极地创造。比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归纳展示 “文言文五步自学法”:
(一)初读了解大意(联系背景,整体感知);
(二)细读疏通文句(借助资料,圈点勾画);
(三)速读表述文章(理清思路,复述课文);
(四)精读探究问题(强化知识,拓展迁移);
(五)诵读品味欣赏(深化主题,借鉴创新)。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成功的学法指导应能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并着重总结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已知到未知,由认识到实践,由理解到记忆等方面的转化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为其它渠道实施学法指导打下基础,提供学习方法,明确在不同的情境的学习中,怎样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方法的动态展示,它的结构是由互相联系的几个阶段组成的,包括意向、感知、思维、系统化、巩固运用、评价与反馈等阶段,在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要考虑这些阶段,使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些阶段,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六、运用学法,迁移学法
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运用。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学习练习题让学生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学法、领悟学法、创造学法。同时,学习方法的运用决不能生搬硬套,单纯模仿;而要有所创新,有所拓展,有所创造。
例如,在学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时,教师可作如下学习方法指导:“
(一)跳读全文(每分钟约1500字),完成:
1、葫芦僧指的是谁?什么叫葫芦案?
2、有关薛蟠、英莲的人命案情是怎样的?
(二)速读全文(每分钟约1000字),完成:
3、文中的人命案是由谁断理的?为什么作者却要以‘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为题?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从断案的过程看,本文可划分为几部分?
(三)细读全文(每分钟约200字),完成:
5、用横线标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并指出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6、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能揭示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有关语言和表情神态描写的句子,试分析主人公形象。
(四)精读‘护官符’俗谚口碑,完成:
7、一起案由十分清楚的人命案怎么会断成一起‘葫芦案’?
8、讨论;有人认为,贾雨村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他的行动是迫不得已的。请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种方法,自己归纳、总结学习小说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发言自结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四遍八步”读书法:“一遍跳读捕信息,记住梗概人事物;二遍速读抓要点,复述内容理结构;三遍细读细品味,理解词句圈要点;四遍精读破难点,归纳主题与特色。”以此,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并且把这些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迁移的其他课文的学习中去。
通过学法的实际运用,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索方法的习惯,要使他们真正学会、会学、乐学、善学;最终达到自己会学习的境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6]修订版《大纲》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确立这样的大语文教学观,努力把语文课堂向课外、向生活实践“迁移”。要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指导学生多读书,多查阅资料,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要采取开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读物所适用的不同读书方法。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促使学生勤动笔、多交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总之,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用课内得到的“法”与“能”,到课外去创造“效”与“益”,使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不断“投入周转”的过程中实现举一反三,增量、增值。只要善于发现类似,只要多下些“多连”、“博贯”的功夫,去进行相似匹配、相似创造,语文能力就会在广泛的迁移、运用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学习方法指导,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总之,语文的学习要立足于“导”,有利于“创”。马克思早就指出:“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索创新。”[7]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大发展,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创新教育,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型人才。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浅议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马晓红
摘 要:智慧启迪智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运用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具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新意识;语文教学;鼓励;开放式教学;
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以,肩负民族复兴大业的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更是责无旁贷。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是文学的生命,这是人的丰富多样性决定的,这正是创造的动力和创造的空间。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变成欣赏的过程,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展现自由精神的舞台。教师通过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获得愉悦,获得精神的自由,自然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创新教育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树立创造的信心和勇气
要使学习获得成功,首要的是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谁也不能做旁观者。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根据自己的体验、迅速的判断,及时地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这样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学生很容易就兴味盎然,对一些学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去训斥、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所以,一定要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并适当加以表扬。这样,当学生小有成绩时,辅以表扬,使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护发挥,学生就有了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创新,这就是创造发明的良好开端。
二、巧妙创设创新的气氛和环境
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创新的重要前提,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员,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易于知识的创新,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学习氛围。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教育”,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根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真正把学生当做一个自主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来对待。因此,学生们有发问的权利,有说“不”的权利,有不同于他人的权利,有保留不同观点的权利。并且,我还时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新活动。
三、适时创设创新的学习情境
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学生的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另辟蹊径的本能,紧密结合语文教材本身丰富的感染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兴趣和刨根问底的欲望。从而将“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在教学《最后一片叶子》时,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是由于作者巧妙的运用了铺垫法,使得结尾初看令人意外,因变幻莫测,始料未及而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这种写法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笔,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的空间,我在设计这段教学时,有意挖掘这段结尾,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过程,由此引发想象:贝尔曼对待乔安西、对待休易的态度及变化,以及他如何冒雨在墙上画了一片叶子的过程等。这样,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补上这段“空白”,不仅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还能趁热打铁让学生仿写本文的结尾,小组互评„„让学生有所收获。又如《背影》一课,我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学生根据课题找出题眼,大胆发问:“作者为什么用背影作为题目?背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背影又表达了什么?”如此一来,教学指向清晰明快。
四、实时而为,妙点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和适度,而点拨则讲究巧妙性和启发性。
如《山行》一诗中,学生在赏析“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时,都认为“霜叶”用得好,但好在哪里,一时说不上来。我见此情景,巧妙一点:把霜叶改成枫叶来比较体会?学生通过对比联想:霜叶,除了颜色上的艳丽,还有怎样的美?有的就学生补充到: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的考验,经霜不凋,遇寒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我通过点拨,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学生通过思考,疑问便迎刃而解。随后老师一语作结,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这样的点拨,真可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积极鼓励、主动探究。
学习是一项以个体参与为主要形式的认识活动,没有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工作很难有所成就。语文课堂要广泛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多元的,而学生
之间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他们通过独立的学习活动,面对同样的问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正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在互动、互助、沟通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创造的火花。
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他们敢想、敢做、敢说的创新精神,我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几乎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从写一两句话的感想到续说、续写课文;从根据课文绘画到表演课本剧;从提建议到写调查报告;从办壁报到做导游等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锻炼技能,从而挖掘潜质,掌握创新的本领。
美国的一位小学教师对他的中国学生说:“一个人要知道有两件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要知道通过何种方法去获取建立起记忆能力的知识,再一个是综合使用这些知识创新的能力。”所以,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走出当今教育的困境,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将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继续在激活课堂教学,勇于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从整体的教育目标出发,认真审视和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行为,挖掘所有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金子”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周勇.《思想、理论、教育》.[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3]窦桂梅.《回到教育本身》.[4]李帆.《未来教育的挑战和抉择》.[5]林红.《揭示教学背后的内在规律》.[6]陆继椿.《脚步坚实好攀登》.[7]程红兵.《误读美国教育:中国英才教育批判》.作者:马晓红
单位:山东省滕州市西岗中学
邮编:277519
电话:0632---2100132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发展儿童智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发展儿童智力
小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儿童的智力,把孩子教聪明,使他们掌握一定数量的起码知识,学会用“金钥匙”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为将来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海洋,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的重点就要放在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上。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新一代的教师要有新一代的教学理念,小学儿童的大脑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学龄初期的儿童,更处于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在这一时期,如果能给予合乎科学规律的教育,就能奠定儿童智力发展的良好基础,那么究竟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智力呢?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
小学儿童还缺乏理性认识,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这一时期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然而兴趣却是引起和维持无意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的前提,对于儿童来说,只有学习让他们感觉有兴趣,他们才可能爱学习、好学习,有的教育家认为“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1]因此我们要有意识的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能够做到把课上的“好懂、有趣、有一定难度”设法把学生带入一个可理解而又需努力;有障碍,而又可以逾越的境界,进而激起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征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寻求知识的轨道上来。
二、转变教师教的方式,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为重点,发展儿童智力
发展儿童思维不仅是个重点,而且是一个核心问题。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每位教师都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自觉地采取措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首先,教孩子勤用脑、会用脑。人脑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质基础,智慧与心理不能自然产生,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十九世纪德国科学家拉马克曾提出“用进废退”的学说,意思是说,假若从幼儿起,就更多地使用某一器官,这一器官必然越来越发达,其功能大小强弱也因此有差异。如:铁匠的手臂粗壮而有力,这就是长期使用的结果,因此人脑是越用越灵。
其次,精心搞好教学设计。课堂上能否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重要的一环在于课前的教学设计。问题是思维的引子,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才能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可让学生分不同角色朗读,并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讲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积极动脑思考,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也就是启发孩子一个问题该怎样去想,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也会提高。
三、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观察自然、感受生活 正如吕叔湘所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恐怕没有哪个学科能比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了。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如学习有关春天内容的课文,又正是春季,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到田野踏春,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课堂中的语文教学,因为其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所以也要将生活世界,所以要将生活体验与文本发生联系。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形象的、新奇的,儿童也正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因此,注意指导儿童认真观察是使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要让儿童喜欢观察,观察的客体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针对儿童爱美的心理,选择美好的事物作为感知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青山绿水、花鸟虫鱼都是儿童观察的极美的对象,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观察使儿童从观察课文中的图像到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并让孩子自己动手、耳闻目睹,手到、眼到、心也到,让他们通过形象认识到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进而使他们逐渐认识事物之间的一般规律。
小学阶段是人的潜能在智慧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童的可能能力如果不在这时期得到发展,不被唤醒,就难以再发展了,因此,要不失时机的在儿童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儿童的潜在智慧。为了儿童的发展,在小学教学中必须从孩子的明天考虑今天的教学,只有当教学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不断把儿童带入一个永远没有终结的最近发展区,使儿童不断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前景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