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有效落实

时间:2019-05-12 18:1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有效落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有效落实》。

第一篇:小班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有效落实

小班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有效落实

小班化教育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教育的一种无可替代的先进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是基于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所带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的改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优化。但是在小班化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着“形似”。小班课堂教学中面临着小班的优势需要更好地发挥,即“最优化”、“最大化”的这个现实问题。一些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但讲课时却收不到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未掌握系统的运行和控制规律,不善于随机应变地采取调控措施。

教师应如何对小班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有效落实呢?

一、有效上课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教师要明确每一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准确把握重点与难点。要向学生介绍教学目标和基本任务,将教学目标具体到教学问题之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2、科学分配课时。学校要合理分配教师带课量,做到人尽其用,不超负荷工作,教师要有充分的研修业务时间和生活休闲空间。坚决执行学校领导带课制度,发挥领导成员的示范作用。

3、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目标达成、各类资源整合开发、教学策略选择使用,努力做到目标明确,容量饱满,重点突出,实现教学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主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使学生课课有得、课课有思、课课有悟。

4、活用教学方法。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主体性要求出发,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全过程,不脱离学生的原有基础,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型特点,坚持求实思想,扬长避短地活用教学方法。

5、开展互动交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讨论、演示、操作、板书相统一,实现人人参与,多向交流,教学共振。要坚持形式为教学服务,力戒形式上的热热闹闹,真正使各种形式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6、重视提问讨论。提问和讨论的问题要精心设计,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问题必须直接、具体,指向明确,有思维价值。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给以肯定,策略指出不足,和善给予激励,切忌要么“对”“错”了之,要么不理不睬或恶语斥责,挫伤学生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7、强化当堂练习。当堂练习是巩固教学效果、反馈教学情况的有效途径。每节课学生即时训练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练习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可集中练习、亦可在其它教学活动中穿插进行;练习内容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和重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难点,难易适中。教师要随堂对学生练习情况作出评析。

8、关注情感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亮点,及时进行点评和表扬,以激发、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课堂评价要多用肯定、赏识性语言,切忌打击、讽刺。禁止发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

9、注重言谈举止。精心组织教学语言,使用普通话,以增强语言表达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感染力,做到语言清晰精炼,有激情,有磁力,富于亲和力。教态要大方自然,衣着得体,为人师表,形象良好。

二、有效作业

1、完善作业制度,把作业落到实处。全面落实“精选、精练、精讲、精评”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作业制度。严格管理流程,提高作业效益。召开家长会,认真落实家长签字制度。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学生作业包括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

2、精选精批作业。各科作业选题要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选出,务求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实行教师“作业下水”。教师应把所教学科的习题先做一遍,了解作业的全面性、实用性和层次性,弄清各类习题的编排意图和要求,掌握易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布置。

三、有效辅导

1、健全辅导制度。辅导是正常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必须建立课前预习指导、课中方法引导、课后问题辅导制度和学生自读自修制度,规范完善自习、早读辅导制度。各校必须给学生安排足够的自读自修时间,把各类自习课、早读列入课程表,对主要科目的自习辅导要做出合理安排。

2、优化辅导方式。教师辅导必须坚持“及时、针对、有效”的原则,做到课前、课中、课后辅导相结合,自习课、课余时间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疑难辅导、方法指导、习惯训导、心理调适引导相结合。提高辅导质量,随时辅导答疑,指导学生自主完成限时限量作业练习;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个别辅导,尤其要加强优等生的提优和学困生的补差辅导。

3、重视学生阅读。语文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早读和开展丰富的课外读书活动。每次阅读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告知学生阅读的内容、目标、重点、方法等,并随班指导;学生阅读要有摘抄本。教师对每学期学生课外读书从参加的次数、读书的种类、阅读量和摘抄量进行督查记

录,放入学生学籍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之一。

四、有效指导

1、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善读书,会读书,懂得一些读书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有质量、有效果的读懂书。指导学生识记方法,教师要善于总结,提供一些记忆方法,对识记性知识能长时记忆,减少学习难度和强度,提高学习成绩。指导应考方法,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2、培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预习能力,使学生做到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从而带着问题听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问题进行整理,通过看书思考自己作答;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感悟和见解,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观察事物、开拓视野,展开丰富想象,重视亲身体验和心灵感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勤动手,常动手,养成动手的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指导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养成持之以恒、与人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和习惯。锻炼学习意志,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培养良好学习品格,明确学习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专注读书、不受外界干扰,专心致至学习的好习惯。养成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耻下问,自主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的好习惯。

4、指导形式多样。坚持把学法指导纳入正常教学活动之中。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作业讲评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校要定期开展学法指导报告会、学习经验介绍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针对学生不会学习、不知道怎样学习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形成有实效性的学习方法,并尽快运用在学生的学习指导过程中。

小班教育如新生的嫩芽,有待更大的完善与实施,它预示了真正的新课程实践模式,必将更进一步地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

真诚祝愿这朵含苞待放的小花能早日“春满教育乐园”!

第二篇:小班化教学原则和组织形式

小班化教学原则和组织形式

大丰大桥小学

姜红梅

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全体性和个体性三个显著的特征,.即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严重制约,许多学校班级人数均在50人以上,只能进行“大班教学”,影响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的精力分配,不利于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不利于因材施教,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显现成果,不少地区尤其是城区小学生的数量逐渐下降。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国策的提出,政府日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小学校舍新建改建,教学楼面积不断扩大。这就为减少班级生均人数,实施“小班化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小班化教学”,代表了教育发展的一种方向、趋势。随着班级人数的减少(一般控制在30人以内),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指导与辅导。积极创设更丰富的教学情境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下面就“小班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及教学组织形式谈几点体会。

一、小班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小班化”教学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改变了过去所谓的“抓两头、带中间”,实质上只抓尖子生,其他学生陪读的弊端。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受教育、受关注的机会。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施教,逐步达标的办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如:把班上的学生编成若干个异质小组,根据教学的需要改变座位的排列,对异质小组既统一活动,又区别对待。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熟悉教材,重点放在“备学生”,考虑如何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方面提出不同要求,创设各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的每一分钟,都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

2.自主学习的原则。在进行小班化教学过程中.要把自主学习看成培养孩了能力的主要原则。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教学要以人为本,以生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是灌输的对象,而在小班化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地位有了更多的转变,成为有益学习的探索者,积极进行语言实践的主人。如:在识字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变成一个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过程。学生先认识字构成,组织字部件,学习独体字、象形字,认识了许多的偏旁部首,然后运用己学的部件,通过拆字、拼字来学习会意字和形声字,把前后所学的生字融会贯通,更好的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识字的基本方法,在预习过程中就能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掌握生字组成的规律。有的学生甚至还学会了使用工具书学习生字。

3.控制“四适”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适题、适时、适量、适形”。适题,指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做到讨论的问题适当,在教学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内容供小组学习。如教材的重难点、揭示规律、区别概念的有关知识;适时,指讨论安排的时机适当;适量,指每节课中合理分配教师授课的时间、小组学习、讨论的次数和每次讨论的时间长短及个体学习的时间适形,指小组学习的形式要多样,有讨论、实验、游戏、提问,有角色表演、小组辩论、同伴互助等,要选择合适的教育活动形式。

4.提倡创新的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调查报告《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与方向。并规定了今后教育的任务:“保持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并不放弃认为他是真实生活中的需要;鼓励他发挥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同时又不忽视创新是一种集体活动”。小班化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一个主旨,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创新的因素,在指导观察中培养创新精神,在启发想象中激活创新的火花,在活动类课程中发展创新能力。

5.物化环境的原则。在小班化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更应注意充分物化教育环境,使学生有展示自己的空间,给孩子们创造出美的环境。教室后面设计一排橱窗,充分展示班级中每个孩了的个性特点。孩了们选定自己喜爱的小物品,按照自己的构想把它们摆在小柜子里;还可在学生放书包的橱门上贴有学生的美术作品袋;橱面上摆放着同学们平时做的小制作和他们喜欢看的图书;教室的墙壁则可成为孩了们活动的小天地。此外,在墙的四角可以让学生用实物堆起一个个科学角――生物角、数学角、图书角等。物化环境可以满足学生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凭着兴趣与好奇心随学随用。

二、小班化教学的几种组织形式

1.分层教学。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数少,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每一个学生,去读懂学生这“一本书”。注意让学生主动、自由、充分、和谐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学中,我们强调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可以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程度分成二个层次。A层次为学习能力强、现实水平高的学生;B层次为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C层次为能力较弱、水平较低的学生。分层的结果不需要公开,分层可因不同学科而异,且可随着教学活动的进展和学生能力的变化重新分层。

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布置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作业。例如,数学第二册教材“根据己知一个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这一只学不考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A层次学生要求他们能正确完成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且较熟练地说出选择的理由;B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根据板书提示选择正确的条件,习题难度一般;对于C层次的学生仅要求他们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成难度一般的习题,且大部分正确。作业、练习的难易程度适合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课堂、练习中孩子们都能完成自己的练习、作业,在老师的奖励、同学的鼓励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自尊需求。2.小组学习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兄弟姐妹的减少,学生与同龄儿童一起活动的机会减少,他们之间的协作和依赖也随之减少。然而,现代社会却告诫我们,在未来的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的合作。这种精神和技能唯有从小培养,从小在真实的、需要合作的情境中培养。而小组讨论活动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空间。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加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同学、教材之间的多种方式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的最大价值还在于它能够为培养学生从被动的重复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提供条件。小组活动允许学生去发现事物和知识的意义,表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主动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比死记硬背教材获得的东西更生动,而且更容易被运用。

我们可采取两种分组方式:一种是学生自主选择小组成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协作学习的内容;另一种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分组,有两种分法:可分为同质组,即每个小组成员的层次相同,也可分为异质组,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同质组有利于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小组学习中学生活动机会均等。异质组有利于开展“帮助差生”活动。

为了便于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我们要经常改变原有的座位排列。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形式,将单一的“秧田型”变为“风车型”、“餐桌型”.“马蹄型”、“口字型”..„在讨论、实验时采用“风车型”、“餐桌型”。在游戏表演时采用“马蹄型”、“口字型”。在练习课、考试采用原有的“秧田型”。每个小组都要适当安排老师的座位,以便老师参加学生的小组活动,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改变原来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密度,促进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

3.体验与操作。小班教学向老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个性,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经常性地创设情境,为孩子创造协作学习、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比如:教学《浪花》一课中的“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这个句子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轻轻地”、“悄悄地”、“搔痒”这三个词,我先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教师朗诵,想一想:如果你是浪花,.你怎样轻轻地走来,悄悄地搔痒?你为什么要这样来呢?接着,请学生上台表演,体会浪花的调皮可爱。然后,让同桌学彺互相搔手心,体会痒的感觉。最后,让学生头靠椅背,伸直双腿,闭上双眼,舒展开身体,一边听录音机里传出的轻轻的海浪声,一边倾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仿佛来到了海边的沙滩上,感受浪花不断地涌上岸来的情境。接着教师问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觉呢?”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好痒”。有的同学还说:“痒得连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样,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受到强烈感染,也不需要教师一味口头解释,他们通过主动探索,通过自己的想象理解字词,同时愉快地参与到下一部分课文的学习中去。近年来,美国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就是给孩子们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一些简单的物体。这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就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方法,也理解了线段长短间的加减关系,而教师只是布置任务和解答孩了们在动手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木匠教学法”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极大地锻炼了孩了们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科学评价。小班教学的考试、评价也要有别于传统教学,体现创新教育,把着眼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满足。

①分项考核、分项记分,我们将语文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和基础知识五项,将数学分为动手摆、用口说,解题思路与笔答卷、口算几项。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强项,有的学生可能笔答卷成绩不好,而在其他分项考试中可能在某一项得到“优”。这样,以前成绩单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优”的学生也能得到“优”。他们不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分层次考试、分层次评分。在期末检测中,我们使用A ,B ,C三种试卷,A卷的题目难度大一些,是为了满足那些学习上有潜力的学生的需要。B卷则是为一般同学准备的。C卷是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出的。A ,B,C三种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满足。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尝到得高分的滋味,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再去发展自己的潜能

③允许学生重考。在考试中,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我们允许学生重考,特别是当学生的新答案比原有的答案更好、更有创造性时,我们便重新评价,给一个更好的分数,学生在这个时候是最高兴的。他们会产生种莫大的满足,这能不促使学生去积极创新吗? 小班化教学,必将成为我国本世纪教育的主流。一些地区小班化教学研究实验表明,实验班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比对照班有明显进步。我们坚信,小班化教学必将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一个新的、广阔的空间。

第三篇: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孙华)

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

古丈县岩头寨九年制学校

孙华

一、新条件下认识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的意义

小班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世界性发展趋势,世界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实施小班化教育。随着经济发展现在不少亚洲国家等也开展小班化教育。国际上对小班化教育越来越重视,小班化教育作为非选择性获得公平教育的形式,向国民提供优质教育而获得广泛发展。小班化教育是国家与社会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当今进一步推进小班化教育是更高层次上的教育均衡发展的体现,让学生更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对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国务院已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抓住农村地区学生人数的减少、人口结构变化的机遇实施小班化教育。通过班级组织形式的改变,高效利用教育资源,使小班的优势转化为有效的教与学,提供优质小学教育,这是一种有价值的、有可能实现的选择。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当前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发展教育的重中之重,上海也推出了农村学校托管的举措,以实现上海城区与农村地区教育均衡化。小班化教育正是在教育均衡发展,‚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个

问题上提供了具体实现的路径。崇明县抓准这个教育发展机遇,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遍推行小班化教育,为本校开展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极好的政策环境。

小班化教育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教育(教学)的一种无可替代的先进教学组织形式。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基于工业化发展,提出了班级授课制,试图使所有人都能受到教育。今天,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让每个学生获得充分的教育,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的教育历史重任,必然要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小班化教学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小班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深刻而静悄悄的教育变革。

小班化教学是基于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所带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的改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优化。但是在小班化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着‚形似‛。小班课堂教学中面临着小班的优势需要更好地发挥,即‚最优化‛、‚最大化‛的这个现实问题。尽管小班化教育已经实施十余年,但是在小班教学组织形式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这些基本问题还需要认真研究,以促进小班化教学真正走向‚神似‛。

正是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应该在小班化的实践中抓住小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引发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改变。

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以小班化教学这个优质教育形式来探索教育均衡,特别是在上海市区小班化教育实施了十余年的经验基础上,探索适合农村的小班化教育的实施,可为农村小班化教育提供有益的经验。

小班化教学是要在小班生均占有教育时空增大、师生双边活动机会增等固有优势的基础上,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适应性的变革,让小班化教学成为一种优质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的内涵丰富,抓住小班化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组织形式出发,研究有效的小班化教学,发挥小班化教学应有的效用,仍然具有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价值。

二、国内外小班化教学的启示

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优质教育的一种实现形式和发展形式。国外对小班化教育有着很多实证性研究、理论研究、政策研究等。

1.文献研究表明‚小班‛是小班化教育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一般被认为是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是小班化教育的组织形式基础。孙希在《中美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比较》一文中,通过比较后指出,‚ 在这样的基础上推行小班化教育,尽管中美两国使用同一术语,但内涵却不甚相同。‛ ‚ 所以从缩小班级规模的幅度来看,中国超过了美国,缩减幅度更大,因而改革难度也更大。‛

2.美国两份极具说服力和权威性的关于小班化教育实际效果的实验研究报告——田纳西州的STAR报告和威斯康星州的SAGE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发现之一,‚小班的学生始终比大班的学生表现优异,而且这种差异大约是人们所预先估计的两倍。‛研究者发现,小班个别

化教学有3个主要优势:(1)课堂问题行为的减少使有效教学时间得到相应增长;(2)由于学生的减少,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独特学习风格和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3)小班化教育使教师从繁重的纪律管理、作业批改和对学生个别需求了解不够的沮丧中解脱出来,教学热情大增。‛这表明班级组织形式与小班化优势有着密切关系。

3.近十年多来,国外对小班化研究已经越来越操作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发挥小班化的优势,研究的课题不少,例如,小班中小组学习,小组组数与学生学业关系等。Peter Blatchford在《Class Size Debate》中明确指出,‚Class size related to three main types of classroom process.Within-class group;Class zize and teaching;Class size and pupils‛。这表明美国对小班化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已较为深入,注重微观研究,不再是理念上的表述。

4.国内小班化教育的实践已有十余年,现在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例如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大城市,近年来,香港、澳门政府也大力推行小班化。但是,国内小班化教育主要集中在理念上的接受,例如陶青的‚‘人的多维关系存在’与小班化教学对‘完整人’的诉求:从实体思维道关系思维‛论文中提出的小班化教学应该遵循关系原则、批判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较为学究式。在理论上,介绍国外小班化教育的文献居多,但具有指导教学实践价效的论文不多见。缺少对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深入研究与讨论,缺少有价值的争论,没有形成学术氛围。小班化教育研究中话语体系尚未建立,大多仍旧运用大班教育的话语,或是流行的教育套话描述小班中的现象。

文献资料研究表明,当前进行微观的小班化研究是我国小班化教学的方向。本课题从微观角度对基于小班的教学组织形式角度研究小班化的课堂教学具体方法对于实施小班化教学有着积极意义。

三、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的思路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小班额引发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所导致教学方式的变革,积累与提炼小班化教学高效实施的具体方法。通过小班化教学实践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凸现在大班化教育中没有的小班化教育功能、把大班化教育中也有的教育功能在小班化教育中放大、增效,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同时积累农村地区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经验。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班化教育的优质和高效实施的方式和途径,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方式,开展实现小班化教育目标的教育实验,建构以‚有效学习最大化、个性发展最大化、师生互动最大化‛ 特征的高效小班化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应该着重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

1.小班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与优势。

这为小班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以及提炼提供分析、判断依据。2.小班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1)小班化教学中课堂教学组织方式。

(2)小班化教学中课堂教学组织形态。

(3)小班化教学中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整合运用。

(4)小班化教学中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与形态的整合运用。

3.小班教学与教学要素匹配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要素如何适应与充分利用小班额,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教学行为层面——具体的方法上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这对于实施小班化教学具有重要价值。这些方法应该具有操作行为的可见性。这些方法应该体现出大班教学没有的,能在小班化中实施,或者大班化教学中有的,而在小班化中能做得更好的。

4.适应小班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

小班化策略层面——体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行为)全面把握与自觉调适的能力、各种教学策略理性选择与运用。要通过实践研究归纳、提炼,形成若干适应小班教学组织形式的策略,便于把握小班化教学的操作,突破大班化教学模式。

我们必须关注以‚三化‛为特征的小班化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有效学习‛和‚个性发展‛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内容),师生互动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上述这三个问题对于小班化教学实施中转变教学观念、指导实践具有基础性意义。抓住以‚三化‛为特征开展小班化教学,便于把握小班化教学的本质,突破大班化教学模式,建构以小班化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5.基于小班化的 中教师适应性研究。

主要解决适应小班组织形式改变条件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问

题,改变以大班化教育方式、教学方式对待小班化教学。

我们应该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小班化教学的实践进行科学的审视,提炼有效的经验。依据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现象,使之上升到理论认识。应该采取个案研究法,通过小班化教学的教案、案例的研究,找出其差异,分析其变化原因,探索基于小班组织形式的教学实施的方法及策略,以获得规律性的认识。还可以运用行动研究法,依据设定的假设,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检验假设。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教学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整理,重视研究结果的形成。整个试验过程中把握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情况,不断调整研究。同时,对原始的素材以质的研究方法,从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上展开分析和研究,提炼和概括出小班组织形式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2012年10月18日

第四篇: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落实识字教学

《 浅谈小班化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落实识字教学》

内容摘要:课堂上如果能让识字教学 落到实处,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减少课外巩固的时间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识字效率,我分别在以下这几方面做了尝试: 识字教学的环境创设、运用多种方法有重点的指导识字、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帮 助识字以及识字与阅读结合巩固识字。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所得与大家做简单 交流。

关键词: 小班化

识字

教学

兴趣

自主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此可见,识字在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如何在低段课堂中有效地落实识字教学,使小班化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尝试与总结。这里将自己在这方面实践中的点滴收获简单总结做浅显交流。

一、轻松环境,让识字快乐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以及创新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乐其学”,所以我们首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进入学习环境,才能更好地享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1、自主分层识字

在小班化课堂上,识字教学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教师只穿针引线。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学习生字,小组合作识字,课堂上提供展示、交流的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的,所以在设计中教师不设定统一感知目标,而是放手让学生划出生字词后,自由交流,你认识那个生字词,就读哪个生字词。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认读生字。

适度地采用分层次教学策略,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成不同层次,设置分层识字目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用上生字宝宝说句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识字方法,完成识字任务,注重识字学习的快乐,注重从快乐中获得自我肯定的喜悦。同时对于相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还可以有提升的空间,这样也有利于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营造轻松氛围

当然作为老师此时我们还应该深入各个学习小组,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个畅所欲言、勇于思考和创新的开放性学习空间。小组合作识记字形,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在各学习小组内,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讨论的权利,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可以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谁认为我是胆子最大的,站起来读。”“谁敢挑战他?”等,鼓励孩子展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成果。同时教师还应引导每个学生都学会倾听,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

3、科学、及时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科学评价,体现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各自不同的学习目的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都给学生以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第一阶段读准字音时老师可以肯定地评价“你读得真好,不但很大声而且还把字音读准了”;第二阶段给生字组词老师可以评价“你真能干,给生字宝宝找了朋友,他一定很开心”;第三阶段用生字说话老师还可以这样评价“你真会学习,不但会读生字还会用生字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作出答案正确与否的评价,而且还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兴趣”等方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下更快乐地主动识字。

识字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使“苦学”转化为“乐学”。以学生独立识字取代教师的分析,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不但明确了小班化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体验,而且还能在他们不断地“新发现”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有的放矢,识字方法多样化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识字教学可以从生字本身抓住突破口,利用字音字形字义的特点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有重点的指导生字。

1、同一课文中识字变花样在同一篇课文中我们识字的方法并不需要一致,可以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抓住切口,有效识字。如在一下年级《两只小狮子》的课文中有“狮”、“懒”、“洋”、“整”、“滚”、“咬”、“撕”、“扑”、“苦”等很多生字,对生字集中整理以词语出示之后,可以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选择容易接受的识字形式学习生字,最后总结汇报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后,教师还要对生字进行有重点的指导。这些指导是有必要的,是在学生初学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再次学习和巩固识字。如在指导“狮”和“洋”的时候注意读音的指导;而“整”则可以通过理解词语“整天”来学习;“咬”是形声字可以用声旁和形旁来帮助识记;“撕”和“扑”同是提手旁,可以进行迁移;“滚”则可以用动作来展示;“懒”是可以通过结构和偏旁来认识;“苦”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学习。其中“整”字还可以通过对“整天”一词的说话训练进行巩固;而“苦”字还是要求书写的生字,可以用写的方法加强识记。各个小组里,每个孩子都可以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识记生字,老师主要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

2、总结识字方法贯通使用

当然平时教学中识字方法是多种多样,比如编儿歌“两个小人坐在土堆上”——“坐”;“用手拔掉一根头发”——“拔”;“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用心记,你是聪明的小学生”——“聪”,朗朗上口的儿歌既能让学生容易记住和背诵,又能让学生准确地记住字形。还比如动作体验,主要是一些动词,“握”:可以让学生之间握握手;“跳”:和学生一起跳一跳;“飞”:撇和点就像一对翅膀,大家挥舞双手一起飞。再比如归类识字,“腰”、“腿”、“脸”、“脚”等都与人的身体有关,都是“月”字旁;“清”、“河”、“江”、“海”等都是三点水和“水”有关;“蜘”、“蛛”、“蝴”、“蚯”、“蜻”等都是昆虫所以都是虫字旁。另外,对于形近字我们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帮助记忆生字,对于多音字我们则可以比较组词予以区分。

3、识字巩固乐在其中

具体识字时,还要不断变化识字点,有层度地提高学习目标。如先是在句子中或词语中借助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然后可以单独去掉拼音读,最后还可以拓展组词等。让学生一步一步将识字基础巩固起来。还可以变化形式读,如师带读、学生带读、小组读、指名读或者开小火车读,让学生能沉浸其中,乐于参与。总之,识字要有重点,方法可以多样,抓住特点进行识字教学事半功倍。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为识字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来进行识字教学,如:摘果子、走迷宫、夺小旗等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总之要通过各种活动识字,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增强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三、创设契机,提高识字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音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所以在小班化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多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生字。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不同的生字词教学,为学生创设更适合的学习契机。根据不同的课文我们采取的识字形式也各有不同。

1、集中识字

一般生字较多、课文较长时,可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4个之多,就可以集中起来识记,在字词集中学习时还可以根据生字所具有的共同点加以分类。如这课生字中虫字旁的字“蝌”、“蚪”、“蜻”等就可以和其他生字分开列,有助于学生根据这部分字的特点识记这些生字。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主动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同时可以节省识字时间,培养自学能力,并使讲读课文较为连贯流畅,不致因教生字过多而使课文支离破碎。操作时,还可以多一些识字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将字词按一定规律或找特点分一分,以小组为单位赛读,或者开小火车等多种形式展开识字巩固。

2、随文识字

而一些篇幅短小而生字不多的诗歌之类的课文则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二年级上册第9课《欢庆》是一首小诗,课文内容少,生字也少,在第一部分的前四句诗句中涉及生字5个。可以在对句子的朗读指导中进行识字教学。如其中一句“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通过朗读体会“洁白”这个形容词,引出生字“洁”再进行换偏旁帮助记忆,还可以通过形容词拓展训练说一说“洁白的什么”来巩固识字,最后在句子的朗读中加深对“洁”的记忆。

3、段落学习中落实识字

除此以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对文本进行处理,创设识字契机,如选择重点段落,在课文段落中识字。这样的方法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有充分地预设,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教师伺机从阅读中把识字教学落实进去。比如,一下年级《两只小狮子》一课,课文第二段主要讲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让学生抓住不同表现去读这个自然段,发现其中有很多的生字。如何能把这个段落读好,了解到两只狮子的不同点,首先要识字,轻松地把学生引如识字的氛围中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小班化的语文课堂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

四、贯穿始终,识字与阅读水乳交融

低段的语文课文大都浅显易懂,不管是文辞优美的儿歌、小散文,还是语言生动活泼童话、小故事,阅读的前提当然是识字。但又不能将识字孤立,而应渗透进阅读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还是需要阅读来帮助提高和巩固。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将这个环节与课文的教学孤立起来。单独地读读拼音记记字不能让学生对字义有很好地体会。字词来源于课文,就要为课文所用,识字教学要有意识地为阅读服务,比如选用所学习的生字词说一句话,既巩固识字有语言的训练;还可以选一个词说一句跟课文有关的话,这样的训练就可以结合到课文的阅读,使得识字有所提升。在上二年级下册的《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在识字环节接近尾声,我让学生用上所学的生字词说说与课文用关的话。有学生选了“讨厌”一词,说“丑小鸭很丑,大家都讨厌它”,这样的训练既达到了巩固识字的要求,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有一定的理解,也便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在古诗的教学当中,这点更能凸显。如二年级下册《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有“含”这个生字,在读准字音,记忆字形后如何理解巩固这个字就要放在对诗句的朗读指导上。窗户和西岭以及山上的雪景如何配置,从画窗简单会意“含”字的意思,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与“有”、“见”、“里”等词的意境,体现“含”字的妙用。再回到朗读诗句,进一步感受“含”字的韵味,加深理解。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课标》提出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把要求写的字写好写对的基础上能更好更快地进入阅读阶段。识字是为了更好地阅读,拓宽阅读范围,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为了巩固识字,提高识字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识字的方法,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识字情境,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利用已有经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教师应做好舵手,有重点地指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发现,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适合的方法识字。我们要抓住过程而不仅仅是看结果。识字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要有效落实识字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识字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成为他们阅读、学习、成长的需要。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在课堂实践中完善,识字教学终将散发迷香,小班化语文课堂也将因此而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

北京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1.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4、《小班化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5、《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第五篇: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

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中心小学 王晓娜

在教学改革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势在必行,而小班化教学为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利用好小班化的有利条件组织教学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把工作落到细微处。

从合理、科学地分组入手。教师要统筹安排,认真分析班里每一位学生的性别、性格、身高、特长、学习成绩、能力倾向等,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小组。选定小组长,培训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所以教师既要选定一个优秀的小组长,还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明确小组长的作用和职责;学会团结组员,在组内发扬互相帮助的精神。

把握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合作学习只有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什么时候才是恰当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呢?(1)题目有一定的挑战性,难度较大,个人完成有困难时;(2)学生的答案多样,意见不统一时;(3)在遇到知识的关键处、思维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时。精心预设明确、具有挑战性的合作任务。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预设小组合作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且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明确、难度适宜,容量适中,这样既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对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讨论交流,彼此产生的智慧的碰撞。针对小组讨论时往往出现好的学生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光听不说,或者不会倾听的问题,小组长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加强小组汇报时师生、生生的互动。在小组进行汇报时,其它小组要认真聆听,深入思考,发现跟自己小组意见不一致时,及时提出质疑、补充意见或建议。制定有效的小组评价方法。有效的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我在班上采用简单易行的激励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奖励红旗。监察学生学习知识和合作技能的发展。有效监察学生的发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更加有效。

总之,在小班化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必须把工作具体化,落实到细微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下载小班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有效落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有效落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落实有效教学

    落实有效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的做法和经验 摘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益是近几年教师特别关注的话题。落实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文章从关注学生的情感;打造有效的课......

    如何有效组织小班化教学5篇范文

    浅析如何有效组织小班化教学 一、背景近几年随着我县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县城,以及交通的便利等因素,在我县随之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现象——......

    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的组织形式

    小学体育教学有效的组织形式 第八次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师生是课程的主要开发者而不仅仅是忠实的执行者。课程实行三级管理,使得广大的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具备了课程开发的广阔......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 在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中,教学组织形式是比较常见的考点,考查形式比较多样,既有客观题形式,同时也有考查主观题的可能,因此我们在备考过......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概念、作用及其分类 教学组织形式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 采用合理的......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界定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表现为教学活动的组织结构,即完成待定的教学任务,教师......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