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统计

时间:2019-05-12 18:1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统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统计》。

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统计

第八单元 统计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内容: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单元课时安排:2课

第一课时

统计

(一)教学内容:统计

(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统计

(二)教学内容:统计

(二)(教材第109、110、111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播放录像)同学们请年,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究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统计表(记录单)

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2)组织学生第一次记录:

记录完后,问:在观看录像时,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 交流完说明用画“正” 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3)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问:全部记清的同学举手?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产生了困难,因此顾此失彼。)

讨论: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

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5)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2、学会制作统计图。(1)分组讨论:

如果用每个 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

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讨论后得出结论:用1个 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2)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先让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3)在书上完成例1统计图1、2、3小题,指名口答。

(4)组织讨论:20分钟后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形成应用

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四|、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课后从小组为单位调查班里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促进。

教学反思:

孩子在参与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很兴奋,比较感兴趣.这样很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教学反思:

学习效果较好,孩子对统计的知识掌握比较好.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 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二、情境导入

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毽子、投篮。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 有办法帮老师快速地了解到结果吗? 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如果没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 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的一角。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生 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 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而且还非常有意义, 我们大家在课后也 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 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 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

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

怎样才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

2、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 指名说:(1)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2)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3)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

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以画“√”表示;可以用“Ο” 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

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展开活动。

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1)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 答:能(不能)。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出来(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 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提问:现在, 你能清楚地知道各有多少人吗?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果逐一回答。

(2)出示其他的分类结果,指名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3)将几种分类的结果放在一起,小组交流:你还知道些什么? 生 1:老师和学生一共有 15人;生 2:老师比学生少 9人;生 3:做游戏的人最多,下棋的人最少;生 4:看书、下棋和做游戏的一共有 15人。……

(4)师: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掌握吗? 提问:你认为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板书:分类标准)

4、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学生交流:(1)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小结:通过分类整理, 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 用自己的方法将结果表示出 来,这就经历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三、反馈检测

1、谈话:我们学校准备成立兴趣小组,有航模、唱歌、美术、舞蹈,现在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参加哪一个? 下面分小组活动, 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人数记下来。实物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进行统计的?从你整理的结果看,你知道些什么?(学生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

出示图,提问:可以怎样分类?生答:按颜色和形状分。出示图下的表格,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整理结果。

3、谈话:老师在课前收到了大家带来的一些照片,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先 逐一出示然后出示全部)。

这些照片, 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从照片上人数的多少分成两类:个 人照和合照;从照片的横拍和竖拍分成两类;从照片上男生和女生分成两类。……

4、谈话:最后,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一分。先请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 的人数, 你是怎么知道人数的?引导学生说出:是数出来的,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 的方法。

提问:你能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吗?小组内讨论, 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 流其中一个小组的分法。

四、反思总结

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需要分类整理,才能回答有关的问题。按不 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会用简单的方法 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掌握画“正”字的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同学们,你今年几岁?学生交流:有的 8岁,有的 9岁。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哪个年龄的人数比较多, 怎么办呢?是不是可以把 大家按照年龄分一分呢? 是的, 要知道大家的年龄情况, 单凭眼睛是看不出来的, 需要一个一个地问 清楚,并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才能知道结果。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交流共享

1、分组活动:调查一下你们小组中 8岁和 9岁的人数各有几个?交流结果, 并说说你们是怎样记录的。

在大家的调查和记录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数据,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出示各小组记录的结果)把这些数据合起来,就得到了老师想要的结果。

2、师:老师还想了解我们同学有无蛀牙情况。

(出示图片)蛀牙是什么样的呢?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看看, 帮助你的同桌看一看、找一找, 有没有蛀牙?有 几颗? 现在把你看到的情况告诉给同桌,各人要记住自己的蛀牙情况。老师想知道平时你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的?学生交流。指出:要想保护 好我们的牙齿,首先应该做到坚持每天刷牙。

3、分组活动:小组内调查并做好记录。

4、提问:你们小组是怎样调查和记录的。

实物投影,出示记录的结果,指名说出是怎样记录的? 将几种不同的记录放在一起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它好在哪里?

5、整理填表。

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要求准确地数出人数并填在表里。集体交流结果,提问:(1)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多?(2)在有蛀牙的同学中,有几颗蛀牙的人最多? 指名说一说,小结一下班级学生的蛀牙情况,作出恰当的指导。追问:你还能想到什么?交流。

6、提问:回顾统计活动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集体交流,生 1:通过统计,能清楚地了解了小组同学的蛀牙情况。

生 2:画“正”字记录人数很方便,在生活中也可以用。……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结果清楚;画“正”字,方便、常用。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以后还会学习。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题。(1)出示班级课程表

(2)出示需要整理的科目,告诉学生:一个方块表示 1节。(3)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各有几节?(4)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5)小结指出:像这种用方块表示结果的图,叫做方块统计图,它能比较 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题。

(1)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石头、剪刀、布”。(先示范告诉学生游 戏的玩法,然后告诉学生“平”是什么意思。)(2)提出要求:做 20次,每完成一次在记录表上画“正”字表示。同桌开 始做游戏。(3)独立整理记录的结果,填写下表。(4)同桌交流,说说输赢情况。比较同桌的表格,说说还想知道些什么, 指出:同桌两人的输赢的次数正好相反,否则说明记录结果有误。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题。

(1)出示水果图,师:欢迎进入丰收园,这个季度丰收园里的水果有香蕉、苹果、菠萝、西瓜,要把最新鲜的水果摘下来送给你们,可还不知道你们喜欢吃 什么呢。

(2)师:分组活动,了解并记录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3)交流结果,根据大家统计的结果,就知道哪些水果可以多摘哪些可以 少摘了,这样大家就都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了!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 获和体会? 归纳:学到了画“正”字的记录方法,它比较方便、常用;经过统计,结果 清楚;还认识了方块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一目了然。

第 3课时 练习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发 展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识。

2、使学生在参与收集和整理的活动中, 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 获得一些 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 巩固分类整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记录数据。教学难点: 实际调查并记录结果。教具准备: 玻璃球、筷子。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练习十)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十”第 1题。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动物运动会, 你看吗?出示图, 说说从图中你知 道些什么? 小组讨论:可以按照什么分类?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它们的个数?可以打“√”。也可以画“□” ,或 者其他你想到的方法。

现在独立整理数据,然后填表。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提问:哪种小动物只数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根据第几个表格来回答的? 提问:跳高的比跑步的少几只?你是怎么知道的? 追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指出: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板书: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 不同)

2、完成“练习十”第 2题。

师:(出示场景某停车场)现在看完动物比赛,我们要回学校了,停车场里 的车真多呀!你知道有多少辆吗? 老师已经帮大家作了一个记录,看看它们各有多少辆? 出示教材的记录表。

提问: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追问:一个正字表示几辆车? 现在请大家独立思考,小汽车、面包车和大客车各有几辆? 组织交流。

指出:在实际生活中,通过统计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情况,画“正”字记录数 据,很方便,也是常用的方法。(板书:画“正”字,方便、常用)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第 3题。

谈话:我们每天都在进行体育锻炼, 但老师对大家的爱好还不太清楚, 想请 大家帮老师来作一个调查。

我们活动主要有拍皮球、踢足球、跳绳和打乒乓球。每个同学先想一想你最 喜欢的一项活动。展开活动。

请小组长汇报整理好的数据。

提问:如果在小组里组织一次体育活动,你认为哪项活动最受大家欢迎? 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表格,全体分析。追问:你还能想到什么?

2、完成“练习十” “动手做”。拿出准备好的玻璃球和筷子。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夹玻璃球的游戏,你玩过吗?边示范边告诉学生怎样玩。提问:你估计自己 3分钟能夹住几个玻璃球? 现在我们分组进行, 请小组长负责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出示表格, 组长写 出各个成员的姓名。

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结果, 提问:你们小组里夹球个数最多的是谁?你的夹球成绩在小 组里排第几?班上夹球个数最多的是谁?能夹多少个球?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作业 《补》

第 4课时 了解你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内容经历对好朋友的调查、整理的过程, 能够知道 调查的注意点, 在调查时注意这些方面,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调查活动。

2、通过对好朋友的进一步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教学重点: 实际调查好朋友的几项内容。教学难点: 如何分类整理记录结果。教具准备: 常规教具。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问:你有好朋友吗?有几个?同学间相互交流。指名说说:哪些同学是你的好朋友? 提问: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情况,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互相交流。)生:我知道好朋友的生日;生:我知道好朋友的年龄和身高;生:我还想知道好朋友最喜欢什么颜色。生:我还想知道好朋友会不会打乒乓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你的好朋友,了解你想知道的一些内容。(板 书课题: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交流共享

1、(出示教师上的表格)请把你好朋友的姓名写在这张表格中。学生完成此 项内容的填写。选择一张所有好朋友都在本班的表格作为下面教学的材料。

2、提问:你想了解哪几项内容?指名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调查内 容补充为四项。

集体对这几名同学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提问:在最喜欢的颜色这一项, 你能看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可能每个人 的喜好都不同,所以结果就不同。

3、谈话:下面我们准备让大家开始调查你的好朋友,你有没有什么困难?(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的好朋友不在本班” ,教师要告诉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 调查。)提问:开展调查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并补充:(1)向每个好朋友问的内容应该一样。(2)要及时准确地记录调查结果。

(3)如果好朋友不在自己班, 可以用课外时间调查。(相机板书:调查内容 要一样,记录要及时准确,特殊情况课外调查)展开活动,调查本班的好朋友。交流你已经了解到的好朋友的情况。

三、分类整理

1、指出:你刚才调查的四项就是四种标准。

提问:你能选择不同的标准,把你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吗?学生肯定: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

2、(出示教材上的表格)选择一张调查表进行分类整理。小组讨论:可以 按照什么标准分类?指名说一说,教师填好分类标准。

学生独立完成记录的分类整理。

3、提问:通过分类整理,你知道些什么?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1、提问:你一共调查了多少人?学生交流。通过调查, 你对自己的好朋友有哪些新的了解?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进 行深层次的思考:他们的爱好广泛,我们都喜欢……,我也要学会……

2、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刚才大家都对自己的好朋友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课后还可以去了解你们小组 里的同学, 选择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调查内容。那么, 在调查过程中我 们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回答。

第三篇: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统计 教案1

《统计一》教案

教学内容:

统计

(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参与意识。教学重难点:

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 教学准备:

相关挂图、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

测量了几次?

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

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统计表(1):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

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3、二年级时,我们的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电脑出示统计表(2)

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

集体进行统计活动,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4、讨论:如果想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个统计表中,该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单位:千克)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教学中,创造了学生认识的矛盾冲突,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的复式统计表的作用。

5、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指名上台在黑板上填写数据。

6、引导观察讨论大屏幕上的两个单式统计表与黑板上的复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与

区别。

7、观察复式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8、你还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汇报。9、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的建议等。

三、整理数据,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练习情景图。

1、交流图上的小朋友参加了哪些课外活动?

一班的同学参加各项课外外小组活动人数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参加了哪项课外活动?

2、讨论:怎样收集我们班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数据? 3、活动、统计数据。

4、整理数据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5、讨论并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干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第八单元统计(二)》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星期--

教学内容:

统计

(二)(教材第109、110、111页内容及练习二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2、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辆每天都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播放录像)同学们请年,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其中四种车辆的数量。

二、探究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统计表(记录单)

种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辆数

(2)组织学生第一次记录:

记录完后,问:在观看录像时,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

交流完说明用画“正” 字的方法又快又方便。

(3)第二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问:全部记清的同学举手?

(由于车辆过往速度快,学生记录产生了困难,因此顾此失彼。)

讨论:怎样记录才能又快又准确呢?

强调说明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5)汇报后,整理数据并填入统计表。

2、学会制作统计图。

(1)分组讨论:

如果用每个 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格?

太麻烦了,怎么办呢?

讨论后得出结论:用1个 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2)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先让学生独立绘制,指名上台涂色绘制,然后共同订正。

(3)在书上完成例1统计图1、2、3小题,指名口答。

(4)组织讨论:20分钟后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3、师生总结绘制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老师充分放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交流合作带来的成功。

三、形成应用

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四|、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课后从小组为单位调查班里同学看电视的时间,把调查得到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使学生在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促进。

教学反思: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统计》

《 统

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随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合适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和分析。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从一格代表2个单位过渡到一格代表多个单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找到切实可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体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师:(谜语)一座房子真有趣,有门有窗有坐椅,坐在原地不用动,一下跑出二三里。

师:你看见了那些车?(汽车归类: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它们各开过多少辆?(没看清楚)谁有什么好办法记清楚四种车辆的数量吗?(课件)

生1:四人一小组,每人数一种车。

生2:我觉得四人一个小组,每人记一种车辆,在记的时候用画“正”字的方法。

生3:一人记录,其余四人报告每种车的量数。

师:那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记录吧,请大家拿出表格

(一)。

二、组织有效活动,探究数学本质

(一)、收集整理数据

1、请四人小组组长安排好谁记哪种车,我们一起来记录公路上四分钟四种车经过的数量。

2、播放课件,小组合作记录过往车辆的数量。

3、各小组交流记录的数据。(请小组代表汇报,教师记录。)种类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8

4、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把各种车辆的数量数出来并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出示课题:统计。

5、尝试画图。

师:除了用统计表还有什么方法也能清楚地表示出每种车的出行情况?(条形统计图)出示没有数轴的统计图,师生共同完成统计图。

师:轿车涂几格?(4格)为什么涂4格?(因为一格代表两辆车,轿车有8辆,根据8÷2=4所以轿车涂4格)

师:为什么一格代表两辆车不代表一辆车呢?(数据比较大,用一格代表两辆车比较方便)

师:如果是更大的数据呢?象刚才你们只是统计了四分钟,上个星期老师带了几个学生在一条比较宽阔的公路上记录了二十分钟(出示统计表)谁来说说这四种车经过多少辆呢?(学生读数据)

种类: 轿车 面包车 客车 货车 辆数: 50 30 25 10(板书)

(二)、制作条形统计图

1、师:你能把上面的数据画到刚才的统计图上吗?(不能)为什么? 生1:一格代表两辆车太少了。

生2:车的数量那么多,这张统计图不够画。生3:画起来太麻烦了。

生4:这张图最多只能统计10辆车,不能统计50辆车。师:能想个好办法来解决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2、小组汇报。

生1: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3辆车。生2: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5辆车。生3: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10辆车。

师:现在你们小组觉得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自己在表格〈三〉制作一个统计图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3、尝试自己制作统计图。

4、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到展示条形统计图。

生1: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所以轿车画10格,面包车画6格,客车画5格,货车画2格。

2、我们小组的意见是用一格代表10个单位,所以轿车画5格,面包车画3格,客车画2格半,货车画1格。

三、致力问题核心,建立数学模型

师:那你觉得刚才的几种制作方法哪种最合适呢?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的制作方法比较合适。生1:因为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画起来比较方便。

生2:用一格代表5个单位的不用画半格,一格代表10或代表3的都要画半格。

生3:统计表中的数据都能除于5。(明确用1格表示5辆车比较合适。)师:说的真好,以后我们画统计图的时候先想想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就用哪种方法。

1、生独立完成统计表、统计图。

2、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1)、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2)、你还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3)、20分钟就有这么多的汽车经过,如果你是家长你想对自己的孩子说些什么?做为学生你在过马路时应注意什么?

四、设计有效检测,解决实际问题 1、113页第3题。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是班级图书角的各类图书情况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2、117页第15题。从统计图上发现信息,并提出问题。

五、升华经验成果,深化数学内涵

今天学习的统计和以前学的统计有什么不同?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统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统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106页第8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学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重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合集)

    《统计》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108页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家学内容: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课本P106~111页,第八单元(统计)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8页第八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及相应的测量工具——天平;认识千克及相应的常见测......

    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统计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统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课文第68页的例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板桥镇潘河小学王刚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