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思考
对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思考
马坊三中 周新英
赵凯华教授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好的老师不是讲的学生没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赵教授认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法没有说到点子上,培养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取决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强烈,取决于教师能否有效设计问题进行启发。因此,我认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问能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人任教的是初中化学,我只针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谈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对于初中生来说,第一次接触化学的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有效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重要。
兴趣是决定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第一节化学课一定得注意问题的设计,要从开始都抓住学生的心理。怎样才能做好问题设计呢?我通常是这样做的:
一、我通常从一些生活习惯出发,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及学习化学的兴趣。
毕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我就先从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动作说起:你在用开水壶中倒开水的时候你的茶杯盖喝开水壶盖是怎么摆放的?并要求他们讨论各种方法的利与弊,从而选出正确的方法。我就从这个小小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化学也不是那摩神秘,增加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也更加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二、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方法设置问题,从一开始都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有一个好的开始。
在学习空气的组成时,对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探究性实验中,实验反应原理、装置原理的利用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及误差分析和对反应后所剩余物质性质的判断。这样使得问题逐步递进,从开始让学生学着不放过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细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设置一些小实验从现象上去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引导他们能够主动去寻求问题。
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特别是前后现象反差比较大的实验,从那些现象反差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的怎么会这样、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样太神奇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达到了吸引学生的目的,然后就能够引导他们学会去主动探究问题、究其原因,达到授课的最终目的。例如:在学习酸和碱发生什么样的反应时,在小烧杯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向烧杯内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试剂变红色,然后向烧杯里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直到变成无色。这时同学们会想:开始时酚酞变红色我知道 是因为氢氧化钠是碱,碱能够使酚酞变红色,后来滴加稀盐酸怎麽会变成无色呢?这样学生自然的就自己提出问题。解决完该问题后我再给出一个讨论题请讨论反应后的试剂能不能再变成红色。这样又一次引导学生去争论即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习兴趣。等他们讨论后再一次给他们推出一个新的问题,请他们设计实验验证。总之,利用好每一个实验更好的使实验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其次,利用好每一个小实验,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方方面面去观察、去思考从而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氧气的性质中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象、装置、操作、实验用品。然后从不同的现象去引发问题、引发不同现象的实质。从操作中集气瓶中装少量水的目的与铁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装水目的不同得比较。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四、从化学的发展历史上来说特别是我国历史文明中的奇葩在让学生体会我国人民伟大的同时对化学的发展及物质的应用有很强的求知欲。
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金属的利用很有特色,在秦朝青铜器十分盛行,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器和钢,十九世纪末期才出现铝。在讲绪言时我就有意提出这些金属被发现后被利用的前后顺序为以后的对金属性质的了解埋下了伏笔
其次,根据不同情景创设问题。化学来自于生活、来自生产。根据不同的情景创设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联系自己生活、社会生活。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例如:科技的进步、化学的发展,导致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化学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利与弊。温室效应即是近代造成的一种难于避免的环境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低碳生活,他们有什么样的联系。根据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利用网络媒体去收集相关内容,从而达到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说完环境问题还有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在灾害后对人民生命的营救、生活、疾病、饮水等方面所做出的处理方式给学生带来的思考。
总之,不同情境下所面临的问题不同,这就根据不同的背景引导学生寻找各种背景下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老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论怎样,问题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目的要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使问题的解决达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关于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于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思考
课堂中要有问题的设置,但不一定有效果。如果问题没有设置好,课堂的对话就变成“假对话”或“无效对话”,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下。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弄清什么特性的问题才是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以及有效问题的存在形式是什么,从而以有效的问题达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充分的言语感悟是问题设置的出发点
课堂中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达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当课堂上围绕问题进行活动时,我们心底时有疑虑:这样做“语文性”充分不充分?是不是真的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现以《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四个练习的设置进行分析比较:
①分析贾宝玉、林黛玉及王熙凤三个人物的性格。
②“联系人物身份、性格,品味下列人物语言”。(之下是列举三个人物的语言)
③“品味下列人物的语言,分析他们的不同身份和性格”。(之下是列举三个人物的语言)
④抓住人物语言的关键节点,准确地描述出贾宝玉、林黛玉及王熙凤当时的感觉状态。(之下是列举三个人物的语言)
以上四个例子表面上是作业活动,其实际内涵是“贾宝玉、林黛玉及王熙凤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什么”的问题,是分析人物性格的问题,所以可当作典型的问题来分析比较其特点。
例①是一教师的课堂作业。题中内含的问题纯粹出自文学鉴赏的角度,是问题形式的存在,但学生仅仅停留于抽象的分析概括,甚至可能从参考资料上抄来答案应付了事,未能触及具体的言语材料以及对言语材料的感悟,由此得来的言语活动性、体验性是不充分的。
例②例③分别来自人教社的大纲版与新课标版课本。例②的问题设置是从人物性格到言语材料的感悟,如果已先获知人物性格的结论,学生是不会再深入地去品味人物语言了的。例③是以言语感悟为出发点分析认识人物性格。同样是对林黛玉、贾宝玉及王熙凤的性格的分析,就能看出人教社两种版本对言语感悟上的不同理解层次,人教版的教材编写上对言语感悟特性的认识是逐步提升的。
例④为笔者所拟,是言语感悟特性的强化版。题中隐含的要求是清楚的:学生首先要反复品味具体人物语言,感悟并抓住人物性格表现的关节点,如关键词、句子结构及语气等;第二个步骤是要把握好人物的性格,且要能够准确地概括,当然步骤中言语因素是不可或缺的;第三步才有可能调动言语积累,对人物的感觉状态进行准确描述。
问题应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演绎形式,课堂的活动是言语的活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就要贯穿言语感悟的要求:在具体的字、词、句的品味感悟中,在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细节中,言语因子要充盈于其间。言语活动、言语感悟要充分,要求落实到位,问题才符合语文学科的课程特性,也才是有效的。
我们经常听到有的教师嚷嚷:语文课,上多上少一个样,多上了学生的成绩不一定会提高,少上了学生未必就会考砸。一份试卷,从外在看是一系列问题,是检查学生的言语能力的。如果上课与考试成绩、与学生的言语能力发展无关,说明这个教师的课堂问题的设置及解答肯定没有围绕学生言语感悟进行,这样的课堂是低效或是无效的。
问题的言语特性是首要的。抓住这个特性,有利于摒弃课堂教学中的“非语文”做法。
如多媒体的使用,以其容量大、交互性强而备受青睐,但“负”作用也大,一直备受争议。课堂活动中的多媒体使用,可视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应是学生言语感悟、言语能力发展的过程,如果与这一方向有关的,即为有效使用;如果无关,即为无效使用。具体要思考的是:媒体材料与问题设置中的言语因子有哪些?明确了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了没有?学生会在媒体使用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充分的言语感悟吗?要思考好了再用,言语感悟特性突出了,多媒体的使用就是“语文”的,才是有效的。
设置问题如能抓住言语感悟特性,教师课堂上的不对劲、疑虑感自然而然会消失,课堂就会是有效的语文课堂。
二、落差结构是问题的存在方式
有的教师注意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然后教师解答或师生讨论解决问题。问题是罗列了一大堆,师生也是忙忙碌碌的,但课后一反思,问题出来了: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课堂问题没有一定难度,没有落差特性等等。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不会有什么提高的,只是课堂热闹了而已。
落差,也可表述为问题的有效难度。当问题有了一个有效的难度,学生的思维、言语感受力才会受到挑战,处于活跃状态,言语感悟才会是积极有效的。
落差,使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落差结构可描写为: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两者之间的落差为学生的学习困惑或困难,是学生还存在的欠缺,或者表述为还应获得、解决的内容。可简化为:预期目标-已有认知=未知或欠缺(存在问题)。
问题的落差特性可具体化为情感体验、思想认识与言语表现力三个方面:
1.情感体验落差。“诗言志”,言语表现是需要有足够的情感需求和情感强度的。学生的某些情感要素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未被唤醒,或是处于朦胧状态,有待梳理、强化,与预期想要达到的言语表达的情感强度是存在差距的。同样,有效的阅读感悟也一样需要有足够的情感强度。
问题的设置要唤醒学生的某一情感,强化某一情感。如某省的高考作文话题“提篮春光看妈妈”,内在的问题设置即是关注情感体验落差的。
2.思想认识落差。学生对事物的思想认识是欠缺的、肤浅的和不成熟的,问题的设置就要显示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与事物本质之间的相应差距,显示出与预期发展目标之间的落差。问题体现思想认识的落差,让学生产生认识需求,激发探索的欲望,积极参与解决过程。
3.言语表现力落差。言语能力有阅读与表达两个方面,阅读的怎样,只能通过其表达来观测。因此,言语感悟力的落差实际上是以表达能力的落差来完成其考察分析的。
言语表现力的落差,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表达水平与经典文本言语水平的差距,即学生言语素养与优秀文本的语言因素继承要求上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为口语交际言语上的差距,即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社会生存所需的言语能力之间存在的差距。新课标把必修课的课程目标分为“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是紧密扣住这两个方面存在的落差的。言语表现力的落差是外在的,通过比较观察,可得出明确的数据。问题中这些落差的呈现,有利于调动学生消除落差的积极性。
问题的落差特性在操作上既要关注情感体验、思想认识与言语表现力三个方面的区分,以便分别消除落差;又要做到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以便有效地促进落差的消除。因为从实践看,显性的内容是言语表现操作;从活动内容看,情感体验、思想认识是融合在言语活动之中的。
我们经常看到教学中落差结构处理不当的情况。有时课堂上出现过于轻松现象,学生回答过于随意,甚至有的学生会就某一问题瞎起哄;有时问题设置太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相对沉默,出现冷场现象。这些现象都是落差结构没有处理好的表现,原因或是情感过于浮浅,或是认识过于表面化,或是言语表现力的要求没有难度。
三、问题的发展性内涵让课堂富有生机
我们常见一些相当完美的公开课。课堂上该解决的问题都顺利解决了,其实,这样的课没什么意思,笔者觉得应该多听一些常态课,多听一些有问题、有不足的课,多听一些可探讨的、可发展的课。因为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课堂也应该是处于发展中的,完美就可能是虚假的、无意义的。所以,有效的问题还应该具有发展性内涵的特点,即过程性、自主性、包孕性、阶段性、生长性。
过程性。探究问题是一个过程,结果不一定很重要。语文科的学习重视言语活动、言语体验、言语感悟,其实就是重视细节,重视过程中的言语。提出问题时如能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时如能由学生自行完成,会更有意义。
自主性。自主性,指的是问题是学生的问题,问题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应该切近现实生活,从学生的关注中选取突破点,让问题具有召唤力,吸引学生自己去质疑、调查、发现、分析研讨,积极参与到过程中去,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性体验。
包孕性。问题内涵是丰富的、生长的,是一个不断吸收各种信息,不断趋向丰富化的动态的开放系统,而不是预先设定好的封闭结构。在实际对话中,预设的内容会有变化,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资源应及时充实到问题之中,使问题更加丰富,包孕性更强。
阶段性。语文学习是个累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是向预期的目标逐渐靠拢的过程,问题的内涵应指向其发展中的某一阶段,指向某一年龄、生理、认识水平,不追求成人化、社会化的凝固的或完美的,而是应指向不完善的、有不足的、有欠缺的,也是特定阶段的。
所以,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可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通过某一节课、某一环节或某一问题,就让学生成长为“完人”,那是不可思议的,更是不可能让教师或外在评价者感到“十分满意”的。可能的只是解决了其中的一个步骤,完成了一个阶段,还留下未能解决的一部分,是让学生以此阶段为基础去探索,去解决余下的问题。虽只是起步,但已能预料其发展可能,已向预期目标逼近,就会有积极的意义。
生长性。一个问题的解决能引出下一个问题,向更高层次提升。解决了一个问题,学生就提高至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应能发现更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应让学生处于不断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良性循环中,处于不断递进、提升的状态或过程中。
人是处于发展之中的,心灵也是无限丰富的,问题更应该体现其发展特性。但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忽略了问题的发展特性,如有的教师会设置“完美”的问题,也会苛求学生有完美的“标准答案”,最终弄得师生双方都疲惫不堪;有的教师刚指导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匆匆转至另一问题,忽视了此时学生的水平已有提升,应继之以升华性的学习活动,以扩大成效。这就错失了深入挖掘、拓展的机会,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问题的自主性让学生走向学习的自觉
有的教师会把教参的答案化为问题,或是把自己解读文本时感觉到的问题作为课堂上学生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简单化“制造”出来的问题是没有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发展的。
问题应是学生的问题,应引导学生走向心灵深处的自我感悟,引导学生的生存能力获得真正的发展。
主体意识的觉醒。问题应体现学生观点的存在,体现学习主体的存在。问题内涵的各种关键节点应指向学习主体,应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有可能激发主体对话的积极性,更好地感悟言语。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好学生的“底线”,设置的问题要真正触及学生自我,使学生“自我”站到问题对话的前台。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内涵,如果没有能让其深刻感触的情境,或是没有触及其存在的生存要素,学生的对话就可能与言语感悟、言语表现力提升无关的,可能是渲泄,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应付。
自我对话习惯的形成。不能简单理解为提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做了、说了及参与讨论了,就能感悟言语了。有意义的对话要提升至自我对话,应使学生能不断地追问自己:我的认识、情感体验和表达好不好?为什么?要怎样表达会更好?
问题应促使自我对话,自我发现。养成了自我对话的习惯,就是经常检查自己,探讨自己,发现更加真实的自己,这对于清醒地认识自我的言语情况,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走向自主自觉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学习,还应从解决问题到自主自觉地发现问题,这需要教师组织引导。教师不能是为问题而设置问题,而是要考虑到问题是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的,且要使发问、创新、探索成为一种习惯,直至成为一种心理需求,达到自觉的程度。
对问题的态度能走向自主自觉,也是学生生存能力的生成,这应是问题设置的最大意义所在。
[作者通联:福建惠安教师进修学校]
第三篇: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现代学习方式强调要通过问题引领学习,同时也要通过学习生成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要具有“问题”意识。要做到“问题”有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问题要具有目标性:以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整合教材,将问题设计成基于掌握历史知识的问题、基于理解历史的问题、利于探究的问题、引导体验感悟的问题。
二是问题要具有情景性: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并尽可能地使这些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要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读取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总结提升。
三是问题要具有思维性:(1)问题要有难度,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能以简单的一问一答或是引导学生按教材顺序读课本。(2)问题要有梯度: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不同层面的学生共同发展。(3)问题要有密度:一节课问题的多少量要适中,全课无问和满堂皆问都是不科学的。此外还要注意问题的跨度、深度等。
四是问题要具有生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更要关注来自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3、课堂即时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亦称“情境性评价”。
1、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好自主学习的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语文。2.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③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④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3、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①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②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③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4、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②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③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④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5.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6.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①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②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③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④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7.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8.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②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③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10.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答:“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1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2.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13.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1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答:①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内容。②借助游戏活动。③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④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⑤开放教学时空,明确教学内容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1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微格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同时把这种教学过程设置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教学反思: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3.教学评价: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4.标准化成就测验: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5.信度: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6.效度:测量的准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7.区分度: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8.课堂管理: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外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2.教学策略: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18.从众:人们对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2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4.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25.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37.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3.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 2 理状态。
48.问题情境: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57.最近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时两个临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文化、身体、心理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朝花夕拾》——(鲁迅)
《岳阳楼记》——(范仲淹)《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2、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5分)
3、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5分)
4、你平时读过哪些教育教学刊物或专著?它对你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 说课是将你所要运用的教材,运用的教学手段,你所要培养的目标,方向做个整体的说明,)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四)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
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
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
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
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表现。说课不仅要说清“怎样教”,而且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这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师资培训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二、“说课”的基本内容
要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说教学流程 说板书设计 说作业设计
三、走出误区,正确“说课”
误区之一:分清说课与上课。防止把说课变成“试教”或“压缩式上课”。有部分教师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大家“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如此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过程的本身。
必须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备课中的隐性思维过程及其理论根据述说出来,使这些隐性的东西外现(隐性思维转化为显性思维)。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它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
误区之二:说教法学法太过笼统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往往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教学法,学生运用自己探究法、讨论分析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下文,或者把“学法指导”理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等,这都是不正确的。
所以,说课要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做到教材分析正确、透彻;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教学目的符合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操作性强。同时,还要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说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听者有所启示和收益。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由此可见,语言文学的两种特征在教学中的和谐,是整个课程的一个关键。作为语言文学的载体,文字本身是一种工具——语文课程是各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在整个过程中,汉语言文学的意蕴,通过语法、句法和其它能力的综合传授和学生的认知体系的建构来发挥作用。虽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区别明显,各有分工;但是,综合的语言文学载体本身决定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不是在任何语文教育工作里总是自然而然地统、一的,这既需要具备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即统一观、融会观、联结观,又需要实施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背诵词语,理解词语以及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这就是说,仅仅理解词语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不难做到,而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这就需要有自觉的意识,且需要在自我能力的组成之中逐渐地通过扩大积累,增加训练,化整体的底蕴积聚学习于语文课程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功能中。
语文课程实施的一切过程,不论是听和说还是读和写,都既是工具教育,又是人文教育。从总体而论,应该始终顾及这两个方面。只着眼于语言的朴素自然,情节的紧凑动人,而不涉及通过主人公的见闻和感受体现出的中心思想,以及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进去,是说不过去的。努力使学生在感情投入与设身处地的联想过程中渗入语法应用,能力培养。“课标”所指引的语文课程,是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的人文性的统一体,既不可简单片面地把它归为工具课程,也不可简单片面地视之为社会学科。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并不是二者择一的关系。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共存的、相辅相成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我们语文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科学、充分地落实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与发展。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素质教育的定义界定了它的根本目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有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得到提高,注重能力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行之有效。
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学习摸索,才可以成长
我阅读了苏联闻名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布满信心„„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就集中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赏识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教师的赏识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尤其要经常刷新赏识教育尤其要经常刷新赏识所告诫教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赏识教育让自由、欢乐与愉快回归课堂,回归孩子的一日生活,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与成功,带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自我。我感觉我们在教学上还做的远远不够,作位教师一定把爱心放在第一,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布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假如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熟悉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另外我们要关爱每一位孩子非凡是弱势群体。学生再幼稚,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对孩子倾注全部热情,和孩子平等相处,给他们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爱孩子,就必须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育感情赢得感情。
对小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者,非凡需要的不是失败,而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成就动机的发展,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细细想想,其实孩子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孩子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其实孩子们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假如我们讨厌孩子,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2、简述在学校中为什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3分)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 5 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说,与制度、规定相比,人最重要,最值得关注。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关注学生主体,就要以学定教,就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听话式”的教育。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主体性,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以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4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教学反思:《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是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记叙,很有代表性。
教学本课,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围绕中心词,主动探索的学法;画一画,演一演,生动有趣等教学方法。例如:课文写“勘测线路”这一段,由于内容长,我先让学生自学: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哪种品质?再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又如在开凿隧道时,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讲解“人字形”线路时,我在黑板上画出草图,用粉笔刷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然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理解。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
学生通过读书、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有了较深感悟,从而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都需要创新精神,使学生得到了启发,对学生起到了导行的作用。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谈得也比较泛泛。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尽管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但读的遍数和时间还不是很充分。
2、教学修筑京张铁路那一部分是时,没有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为铺垫,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
3、在处理“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时,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但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就会水到渠成。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让我明白了每仪篇课文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要针对文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有效的 6 方式,唤起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唐宋以后,出现了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等流传了 1000 多年的语文启蒙教材。《孩子们,你们好》苏联作家阿莫那什维利《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雷夫 艾斯奎斯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我根据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和目前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主体教学思想,它要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服务的。教学过程强调人格平等与尊重学生个性,不以学习的知识或物质结果为功能评价,而以过程、情感、能力为终极。基于以上理论,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迫切弄清未知事物的心理,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心态,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学习的“自我需要”。记得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让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后,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问题:“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文的插图,那位光着身子的人就是皇帝。皇帝为何光着身子?因为他很穷买不起衣服,还是他正在进行泳装表演呢?”刚说完,同学们就哄堂大笑。很多同学举手回答问题,都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并且理解得相当准确。创设这个问题,虽简单,却犹如一粒“开心糖”,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2.利用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创造机会
“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活动,是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积极、愉快地去学习,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极好地创造自主学习的动机。在上朱自清的《春》第二课时,可采用由教师引导、设计,学生自主参与的形式。可以这样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朱子清的《春》是一首抒情诗,一副风景图,一曲春的赞歌。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盼春,第二部分是绘春,第三部分是颂春。大家回忆一下,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春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春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以。10分钟后,一部分同学已经把自己的汇报材料整理完毕,开始汇报。有五个同学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补充、小结或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讨论。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汇报自己学习结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最大空间,从而在良好的师生互动活动中不断解决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语文合作学习是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在语文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真正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语文合作学习是一种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合作学习应有节制,不能为合作而合作。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合作的形式应多样化、合理化。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1.主题要鲜明,目的要明确
2.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选择一些具有合作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确每次合作的时间限制,既要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某些与话题无关的无休止的争吵。如《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句子“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体会,也就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适当介入,并明确给出的时限。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积极参与本组的学习活动。3.合作的形式要得当
要根据语文学科具体学习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能力方面的差异,甚至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及个人的性格、脾气等的差异来决定合作的形式,可由两个人组成小组,也可由四个人组成,或将一个班级分成较大的几个小组。如语 7 文课本中的古诗词背诵,最好的合作形式就是俩俩成组(即同桌成组),可相互检查,相互督促,共同完成;对于具有辩论性质的话题,可由四个人或更多的一些人组成一组,这样有利于问题的思考,有利于交流、表达并最终解决问题。
4.适当评价
合作学习一般不需要正规的测评,但适时适当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同学间的合作效率。可采用表扬法、分组记忆法、最佳成员评比等等。这样,也有利于小组成员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感受精彩
探究性学习应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社会和自身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形式上是探索、研究,实质上是学习,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发现和解决未发现和未解决的问题,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1.提出疑难问题或启动审美情感,激发兴趣
在教授科学知识性较强的文章如《看云识天气》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文章的内容你们都弄懂了吗?文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把老师弄糊涂了。人多力量大,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问题一出,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连老师都搞不清,真有意思!这样,学生会更进一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阅读。在教学《春》、《济南的冬天》等描绘大自然的文章时,教师一定要充分启动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欣赏文章里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欣赏精彩语句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相关资料,深入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思考研究、查阅资料,进而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当发现通过学生思考还难以解决问题时,就要引导他们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进而最终解决问题。3.激发想像力,调动创新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激活学生的想像力,调动创新思维,积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问题,如给《寓言四则》中的《蚊子和狮子》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调动,想像力也会得到极大激发。可以说,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其实,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这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
江苏省赣榆县门河镇中心小学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之一。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不少教师,当然也包括我,课堂提问的艺术掌握不够,往往表现为:随意提问,率性而为,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问题呈现形式缺乏科学性,干瘪的提问,教师与学生没有目光等肢体语言的交流。一问一答,缺乏思考性,停留在浅层次上,为形式而设计提问。这种提问方式浪费了课程时间,耗费了学生精力,起不到悬疑质问、激发思维、积极探究的效果。
纵观当前课堂,教师课堂无效提问现象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浅显琐碎问题过多,没有方向性。
(二)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
(三)提出的问题不科学,或太浅,或太难,或可有可无,无层次感,无坡度。
(四)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提问?我认为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臵问题情景,提问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搭建课堂教学活动的脚手架。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深化,还能促使教师了解学生,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计要有整体性。
小学科学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用整体和综合的观念去分析解决问
题。基于小学科学的特点,我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十分重视整体的地位和作用,从教学目的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的整体观。若没有整体的观念,所设计的问题往往零碎、杂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节奏也显得不明快,不清晰。因此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知识点和能力点,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一系列彼此之间有联系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建构起小学科学的“知识树”。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
启发式教学实质就是问题教学,不但教师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更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主动探索解决方案;是以问题为线索,而不是以“结论”为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它是提问的价值所在。在内容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跳一跳能够着”的境地,这样学生思维才能积极起来,并向纵深发展。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和探索类问题,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不确定。
三、问题的设计要有差异性。
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思维方法也不同。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表明了差异性的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到教材内容,而且还应该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尽可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
所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思维负荷,问题过难,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就会感到望而生畏,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和勇气;问题太易,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无需思考即可唾手可得,又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所以教师提问应避免那些一“问”即“发”的浅问题和“问”而不“发”的难问题。
一般而言,问题的设计应以班里中上等学生水平为基础,这样既有利于激发、维持优良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中下等水平学生向优良水平靠拢,从
而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问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四、问题的设计应融入情境中。
德国学者关于情境与知识有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课堂提问应力求通过精心营造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将问题引出。真切实在、新奇有趣的情节、故事、场景能很快把学生带到具体的情境中,与问题情境融化在一起。问题情境中的矛盾冲突、奇思妙想、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在学生心里激起层层涟漪,引起情感共鸣,促使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分析思考、想象联想、推理判断、研讨辩论等,并从中获得体验感悟。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情感的注意力和情感体验力,为师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打下情感基础,更重要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自身产生持续不断的学习内驱力。内驱力真正调动起来了,问题解决也就近在咫尺。
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启发思维,激励学生积极思考。“问”是一中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第五篇: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
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
摘要: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研究很重要,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关键词:有效设计;问题教学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问题为中心,围绕着科学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展开学习,也是科学探究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形成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链接,既可以暗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线索,又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求解问题的欲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地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具体总结如下:
1.兴趣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一些有趣化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设疑法。“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3)竞争法。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背默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开展课外活动法。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课堂中多设计一些与生活想关的问题,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2)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3.信息化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生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
(2)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辨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
(3)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4.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要注意以下四点:
(1)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
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学习目标。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2)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找规律
化学反应规律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科学结论,教学时如果不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空洞洞的几个结论如何能让学生记住呢?即使学生机械地记住了也不能运用,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中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
(3)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现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专题研讨式教学,体现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新颖、活泼、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查阅资料,提问、质疑和尝试解决问题,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并且答案是开放式的而不唯一。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光岐.《教学思想论》
[2]魏嘉琪.《美国中学是这样的》[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11
[3]赵薇刑秀红.《解密高效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