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关爱与赞美》教学设计
第三课 《学会关爱与赞美》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通过我的调查分析,发现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着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家庭和老师等成年人在教育孩子时,多用“食指教育”,而少用“拇指教育”,致使个别学生存在以下两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1.自负(自亢)。一般表现在成绩较优秀的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身上,而且他们家庭条件较优越,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们,孩子的聪明可爱使亲戚朋友们赞不绝口,总是一味地夸奖表扬,这些过分的夸奖。客观上助长了学生自视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因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看不到其他学生的优点,因自负而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傲慢无礼,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之感。自负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这说明,孩子还缺乏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
2。自卑。对一些学困生来说,以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同学的嘲笑,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觉得自己很笨,发现不了自己身上的优点,不能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而变得不爱与人说话,不爱与人交流。从而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的不健康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作出一些报复性行为,如:趁人不注意弄断铅笔,撕毁作业本,在他人书上乱画。
还有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以能和优等生交往为荣,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以心爱的玩具相赠,甚至为他们买零食吃,以换取一些虚伪的友爱,短暂的友情。这些不正常的交往手段和不符合年龄的举止行为,缘自那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从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自我认识的客观程度以及社会适应性标准来看: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动地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开始表现出客观性。他们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大发脾气,能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或把自己孤立起来,怯懦自卑,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有些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直接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陷入困境,他们需要帮助,需要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因为赞美别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总是能够创造出一种热情友好,积极恳切的交往气氛。这是因为,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赞许,是人类一种本能的需要,人们正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的。其次,赞美能促使对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利于相互交往向积极肯定的方向发展。
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年龄特点,特意设计了《学会赞美别人》一课,这节操作性很强,儿童易于接受。这样能使自负的孩子学会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并不是事事都是最优秀的,自己总有不如人之处,进而从狂妄自大中走出来。自卑的孩子通过别人的赞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树立自信,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建立正常的师与生、生与生等人际关系,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术,使其能度过健康的有意义的校园生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到赞美别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掌握一些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体会愉悦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用真诚、积极的态度赞美他人。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歌曲导入。
1.暖身操:<<蜗牛与黄鹂鸟>> 2.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寻找优点,激发情感,尝试赞美,情绪体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则永远是孩子们玩耍的主题,好比玩的游戏对孩子具有无穷的魅力,我采用“抽纸条”游戏,请孩子们参与其中。(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这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些纸条,上面写着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抽一个,看能抽到谁的名字?)
1.指名抽,学生从中抽出一个同学的名字。2.下面请全班同学来帮他找一找优点。
3.把写有他们的优点的优点卡,贴到这棵大大的优点树上。
(无论是抽纸条的学生,还是被抽到的同学,都是兴致高涨,充满了期待,尤其是被抽到的同学更是坐姿端正,再要谈和他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的优点,同学们更是信手拈来,此时我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光是学习方面,如劳动、纪律、卫生、学习、文明礼貌、自理能力、爱护环境等,从而掌握夸奖别人的方法。
4。以优点树上的一个学生为例,去夸奖去赞美她。我问:“大家发现了他的优点,谁来夸夸她?”相机指导学生掌握赞美的技巧。
5。让学生同桌互相夸奖。(教学过程由“扶到放”体现教学训练的层次性,参与的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的愉悦,人人都获得情感的体验。使孩子们都能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而都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评价别人。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们感受到赞美的魅力,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温馨和快乐,而且也能激发人的自信和希望,体会到赞美是桥梁和纽带,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顺利地解决了重点。)
6.在赞美别人时,应注意什么?
(出示幻灯片)板书:使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到对别人的赞美方法: A.看着对方,面带微笑;B。态度真诚,发自内心;C。实事求是,用词准确。
7.大家体验得到别人的赞美心里有什么感受?
8.你在用心发现别人的优点时,有什么体会?(有一种乐于欣赏别人优点的心态,还要敢于当面赞美对方。)
(三)示范演练、发现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真诚坦率的态度去赞美然,为突破难点,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同桌角色扮演法,符合低中年级儿童的特点,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同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突破了难点。
在学生掌握了赞美的方法和技巧后,进行“赞美大轰炸”,“夸夸身边的小伙伴”,重点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使这些自卑的学生也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上也有这么多优点,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愉悦感,树立自信,扬起生活的风帆。(学生动手写同桌或好伙伴的优点,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写,把真诚的赞美写下来,送出去。)
(四)总结延伸,感情升华 我运用身边的一盆花,正沉浸在得到赞美夸奖喜悦之中的同学们一见,都惊喜的愣住了,“同学们,这盆花,漂亮吗?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大家来赞美一下它,好吗?”
接着,我说,“除了赞美花的美丽以外,我们还要赞美谁呢?” “种花的人。” “对,养花人。”
“大家知道养花人是谁吗?” “老师”
“好,让我们来夸夸老师吧,然后把他的优点写在优点卡上。”
此时,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让学生在如诗入画的氛围中充分的感悟赞美的魅力,从而激发赞美的欲望。让他们的心灵在声与话的碰撞中接受洗礼。
最后,我还布置了家庭作业:
“赞美身边的家人,朋友,亲戚,邻居。。。。,把他们的优点写下来,告诉他,或画上美丽的图案,送给他。”
总结谈话: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乐,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它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赞美也是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便不能生长。因此,愿赞美的力量激励每个人进步,愿赞美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第二篇:《学会关爱与赞美》说课稿
《学会关爱与赞美》说课稿 姓名:李利霞
单位:新密市白寨镇刘堂小学
《学会关爱与赞美》说课设计
新密市白寨镇刘堂小学李利霞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五年级的心理健康课,题目是《学会关爱与赞美别人》
一、说学生
通过我的观察发现五年级的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着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存在以下两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自负一般表现在成绩较优秀的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身上,而且他们家庭条件较优越,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们,尤其是受赏识教育的影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的聪明可爱使亲戚朋友们赞不绝口,总是一味地夸奖表扬,这些过分的夸奖。客观上助长了自视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因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看不到其他学生的优点。因自负而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傲慢无礼,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之感。自负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这说明,孩子还缺乏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自卑对一些学困生来说,以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同学的嘲笑,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觉自己很笨,发现不了自己的身上的优点,不能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而变得不爱与人说话,不爱与人交流。从而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的不健康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作出一些报复性行为如:趁人不注意弄断铅笔,撕毁作业本,在他人书上乱画。
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已能和优等生交往为荣,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以心爱的玩具相赠,甚至为他们买零食吃,以换取一些虚伪的友爱,短暂的友情。这些不正常的交往手段和不符合年龄的举止行为,缘自那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因为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自我认识的客观程度以及社会适应性命去规定: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动地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开始表现出客观性。他们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大发脾气,能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或把自己孤立起来,怯懦自卑,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这些孩子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直接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陷入困境,他们都需要帮助,都需要学会关爱和赞美别人,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因为赞美别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总是能够创造出一种热情友好,积极恳切的交往气氛。这是因为,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赞许,是人类一种本能的需要,人们正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的。其次,赞美能促使对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利于相互交往向积极肯定的方向发展。
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年龄特点,特意设计了《学会赞美别人》一课这节操作性很强,儿童易于接受。这样能使自负的孩子要学会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并不是事事都是最优秀的,自己总有不如人之处进而从狂妄自大中走出来。自备的孩子通过别人的赞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树立自信,从自备的阴影中走出来。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建立正常的师与生、生与生等人际关系。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术,使其能度过健康的有意义的校园生活。
二说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赞美别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学
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掌握一些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体会愉悦的情感。因为学生年龄小,评价别人的面比较窄,语言比较单一,仅停留在学习一个方面,不会从多角度多方面赞美别人,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制定为学会赞美别人的方法、技巧,从别人的赞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因为实事求是的真诚地赞美才能引起对方心灵的共鸣,达到赞美的目的。而虚情假意的赞美容易使对方误认为讽刺挖苦。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学会用真诚、积极的态度赞美他人。
三 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和快乐教学法,运用: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创设赞美别人的情景,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降低教学难度。
四 说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故事导入。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多停留在节奏明快的音乐上,色彩鲜艳的图画上,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上,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上,因此这节课我用‘‘情景教学法’’一开始就用孩子喜欢的动画故事《称赞》导入新课,鲜活的画面,可爱的小动物,欢快的音乐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到神奇的故事中,紧紧地吸引住了孩子,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学习兴趣,欣赏完故事后。我请孩子们说说;“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孩子们触景盛生情,畅所语欲言,一切都顺理成章。
初步感受到别人的赞美,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也能使交往的双方彼此喜欢。
(二)寻找优点,激发情感,尝试赞美,情绪体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则永远是孩子们玩耍的主题,好比玩的游戏对孩子具有无穷的魅力,我采用‘‘抽纸条,贴苹果’的游戏,请孩子们参与其中。(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这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些纸条,上面写着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抽一个,看能抽住谁的名字?指名抽,学生从中抽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下面请全班同学来帮他找一找优点。然后把写有他们的优点的苹果帖到这棵大大的优点树上,看看他能得到几个苹果?好吗?)无论是抽纸条的学生,还是被抽到的同学,都是兴致高涨,充满了期待,尤其是被抽到的同学更是坐姿端正,再要谈和他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的优点,同学们更是信手拈来,此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发现别人的优点,如劳动、纪律、卫生、学习、文明礼貌、自理能力、爱护环境等,从而掌握夸奖别人的方法。然后,以优点树上的一个学生为例,去夸奖去赞美她。我问:“大家发现了他的优点,谁来夸夸她?”指导学生掌握赞美的技巧。之后让学生同桌互相夸奖,这样,教学过程由“扶到放”体现教学训练的层次性,参与的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的愉悦,人人都获得情感的体验。使孩子们都能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而都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别人。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们感受到赞美的魅力,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温馨和快乐,而且也能激发人的自信和希望,体会到赞美是桥梁和纽带,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顺利地解决了重点。
(三)示范演练、发现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用真诚坦率的态度去赞美。为突破难点,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角色扮演法,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小品的大意为:有两个竞选中队长的小朋友抽到的测试题是“夸一下身边的小伙伴。”两人的表现方式截然不同,其中一人的赞美是实事求是、适度的,让人听了舒服。而另一人则是夸大其辞,有意恭维,给人的感觉是难受、不舒服,觉得在嘲笑他。问:为什么有不同的反应呢?
使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到对别人的赞美,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要真诚,是发自内
心的,否则,不仅达不到赞美的目的,发呢与适得其反。这也符合儿童的特点,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同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突破了难点。在学生掌握了赞美的方法和技巧后,进行“赞美大轰炸”重点关注班中弱势群体。使这些自卑的学生也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上也有这么多优点,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愉悦感,树立自信,扬起生活的风帆。
(四)总结延伸,感情升华
此环节,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配诗朗诵《赞美》:同学们,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乐,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它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赞美也是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便不能生长。因此愿赞美的力量激励每个人进步,愿赞美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让学生在如诗入画的氛围中充分的感悟赞美的魅力,从而激发赞美的欲望。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写,把真诚地赞美写下来,送出去。让他们的心灵在声与话的碰撞中接受洗礼。
五说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把教学的内容,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按照简单明了,整齐大方,重点突出的原则,设计了一个图文并茂的板书:
学会赞美别人
找出优点态度诚恳
看着对方面带微笑
实事求是用词准确
六说体会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赞美”贯穿始终,同桌互夸,小组互夸,师生互夸,全方位的夸奖并非泛滥成灾,而是以真诚为基调,以事实为基础,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赞美的方法和技巧,纠正了自负与自卑的不健康的心理,培养了学生赞美别人的意识,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学会赞美 教学设计
《学会赞美》教案设计(小学语文)
教学目的:
1、懂得赞美的重要。
2、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赞美别人。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口语交际《学会赞美》。大屏幕出示:诗《赞美》。
赞美,如同一支歌,能奏出和谐悦耳的乐章。赞美,如同一首诗,优美而典雅,能陶冶人的情操。赞美,如同一条涓涓的细流,能滋润人们的心田。赞美,是一种艺术,能营造出积极上进的氛围;
赞美,又是一种进步的动力,能鼓励和鞭策人们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同学们,赞美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去赞美谁呢?又该怎样去赞美别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二、创设情景,指导赞美。
1、出示情境
(一):放学回家,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对妈妈说:“。” 把句子补充。
学生表演。组织评价。
小结。刚才两位同学表演得很好,大家评价得也不错。我们要尊敬父母,也要学会赞美自己的爸爸妈妈。
2、创设情景
(二):在我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老师给每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大家看看这本作文,想一想,有哪些值得赞美的?
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某同学,你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呢?
3、出示情境
(三):放本班同学大扫除的录像。
看完后要选境头中的一位同学来赞一赞,看看谁最会赞美别人? 小组讨论,组织交流。
小结。看到大家这么赞美这些爱劳动的同学,老师心里真高兴。我想我们班的卫生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出色。
三、联系实际,进行赞美。
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还有更多值得大家赞美和学习的人。当前正是非典肆虐的时候,但病毒无情人有情。我们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哪些人值得我们赞美呢? 小组讨论交流。
同学们,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它的每一个成员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不平凡的贡献。他们坚守岗位,爱岗敬业,他们的精神是值得赞美的。现在,老师向大家介绍两位特殊的英雄。老师边放录像,边介绍英雄的事迹:
(1)第一位叫叶欣,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他不幸被感染上了非典,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47岁。(2)他叫邓练贤┅┅
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这两位白衣战士的敬意呢?怎样赞美他们的可贵精神呢? 学生练习,交流。
四、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同学们,及时恰当地赞美别人,是人的一种美德,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经常地、正确地赞美别人,才能使自己更成熟、更自信、更有修养。当我们听到别人真诚的赞美时,我们要细心聆听,正确对待。
所以通过这堂课的连练习,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个懂得赞美的人,从赞美中吸收别人的优点,不断地完善自己。
【《学会赞美》是四年级的一个口语交际的训练。整个训练的过程符合口语交际的原则。首先,老师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训练中运用中的内容,是课本中提供的,但是它仅仅是个材料,还不是口语交际的情境。因此,老师采取了有效的手段,把课本中提供的材料转化为生动的情境。其次,老师注意到口语交际是交际的双方互动。既要有赞美的人,又要有被赞美的人。他们在同一个情境中进行交际,不能是单方面的活动。在今后的训练时,要注意每展示一个情境,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该赞美的人和事,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赞美。】
第四篇:学会赞美教学设计
学会赞美
济源市邵原镇实验小学 刘 芳
活动目标
1、认识到赞美的作用,勇于赞美。
2、掌握赞美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3、通过真诚地赞美他人,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活动方法
游戏体验、讨论。活动准备
课件、空白赞美卡、鼓、鼓棒儿、花、眼罩、吸铁石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初识赞美的力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游戏规则)活动规则:
1.击鼓传花,鼓声停止,花落到哪位同学身上,其他同学就说出他(她)的三条优点.2.请被赞美者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活动继续进行。
(组织学生做游戏,并采访被别人赞美的同学。)
二、故事导入,了解赞美的魔力
师:赞美不仅会让人感到温暖、高兴,它还像一支神奇的魔法棒,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你们相信吗?不信,请读一读下面这个故事。
大屏幕出示心理故事《一句赞美改变一个小偷》。
2、师:从这个故事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小结:正如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所说:(大屏幕出示卡耐基的话)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对于后进者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会赞美!(板书课题)
三、情景引路,学会赞美的技巧
师:赞美是一种支持,赞美是一种力量,赞美具有神奇的魔力。是不是所有的赞美都能被他人接受呢?请欣赏情景剧《这般赞美!》。
情景表演:元旦联欢会上,高鑫耀唱了一首歌,唱得虽然很投入,但明显跑了调。同学们都鼓掌表示鼓励。王昊、王治国和赵鹏飞对高鑫耀进行了赞美。王昊对高鑫耀说:“高鑫耀,你唱得太棒了,你真是个音乐奇才呀!” 赵鹏飞对高鑫耀说:“高鑫耀,你唱得认真又投入,你是好样的!”王治国迎上去,拍手称赞:“你唱得太棒了,简直比歌星唱得还好呢。”高鑫耀哼了一声,头也不抬地走开了。
2、交流:
王昊、王治国、赵鹏飞好心的赞美,为什么却不被高鑫耀接受呢?如果你是高鑫耀,当你听到他们仨这样的赞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小结:王昊、王治国、赵鹏飞好心的赞美受到了高鑫耀的抵触。赞美别人,不是廉价的吹捧,不是不讲原则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投其所好的阿谀逢迎。赞美是一种艺术,需要一定的技巧。赞美他人要注意些什么?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分小组讨论一下我们在赞美他人时应该怎么做。
大屏幕提示:态度、内容、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赞美别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赞美的态度要出于真诚,发自内心。(虚情假意的奉承,往往脱离实际,言过其实,令人尴尬、窘迫甚至讨厌,对己对人都是不利的。)
赞美的内容要是真实具体,不能无中生有,更不能将别人的缺点、不足作为赞美的对象。(如对一个矮小的人说:“你好高大”。对一个胖子说:“你好苗条”。这都只能让对方理解为你在嘲笑他而不是赞美他。空泛的、笼统的赞美不能引起情感的共鸣,如:你真伟大。改为:你的理科成绩真棒。你真漂亮。改为:你今天的发型真不错。))赞美的方式: 可以是直观性的:从表面的修饰入手,如衣着,装饰等。
可以是间接性的,引用他人的评价,如“老师,我们班的同学都喜欢您,当然也包括我。”可以是口头语言(对话、歌声)、肢体语言(眼神、手势)、书面语言(画、信、文章、歌),一句平平常常的话,一个充满敬意的眼神,一下轻轻的拍肩,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别关注:
赞美与吹捧、谄媚、奉承、恭维、拍马屁、嘲讽、调侃的区别。关键的区别:是否真诚?是否真实?赞美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表达,而不是无中生有或卑躬屈膝、献媚或拍马屁。赞美是对他人成就的认同,对他人人格的尊敬。用自己的心去赞美值得赞美的人和事,我们的生活会因此而拥有更多的乐趣。
四、赞美同学,实践学到的方法 1.夸夸小孔莹
学生观看孔莹表演的视频
分组按照老师的要求赞美一下小孔莹。2.游戏:你真棒
师:同学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因为有同桌的陪伴,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因为每天朝夕相伴,也许你和同桌曾有过小摩擦,闹过不愉快,今天,我们就用一颗欣赏的心去打量我们里的同桌,细心发现她的美好,把你发现到的写在卡片上。
学生写。
师: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是怎样赞美同桌的。
(学生发言之后让他把自己的赞美卡贴在黑板上的赞美树上。)师:这几个同学说得真好,相信你们的同桌听了你们的赞美,心里肯定暖洋洋的。接下来请大家把自己写的赞美卡送给朝夕相处的同桌吧,让这幸福的暖流流淌在我们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师:刚才收到同桌的赞美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同学在受到别人的赞美的时候,有些手足无措。大家说,当我们受到别人的赞美的时候可以怎样做呢?
(指名说)。大屏幕出示总结。
一方面要勇于接受并表达你的快乐与感激。另一方面要保持冷静,不因别人的赞美而飘飘然。
五、心理拓展,把赞美引向课外
是呀,生命是一棵大树,赞美是一片片绿叶。它可以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播种希望的种子,收获快乐的果实。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赞美的人,请把你的赞美送给父母、同学、朋友、老师,门卫叔叔,以及那些我们不认识但值得赞美的人,如认真负责的清洁工、有礼貌的汽车司机等。并根据老师给出的表格提示记录一下自己对别人的赞美和赞美别人后自己的心情与感受吧!
第五篇:《学会赞美》教学设计
《学会赞美》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出生于21世纪的学生,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更多的是亲人对他们的赞美、迁就与关心,赞美他人,寻找他人的闪光点,他们似乎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如果老师一味的批评,会导致大量差生的形成;如果抓住其特点,适当的赞美,会挖掘学生的潜力,学生会变得阳光。赞美有助于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在赞美中自身也会更美。教学目标:
1、明确赞美的对象,弄清他们在哪方面需要赞美。
2、利用图画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较准确地赞美他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用双眼去观察他人的优点、长处,学会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3、通过多向互动,表演评议。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清楚表达、仔细倾听的口语交际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
赞美的技巧和方法。教学难点:
赞美的价值与作用。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
2、板书课题:学会赞美。
3、出示《赞美》小诗。
过渡:同学们,老师感觉赞美更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去赞美谁呢?又该怎样去赞美别人呢?
二、学习赞美
1、看个例子:
三个同学对跳绳冠军张志龙进行赞美:
甲:喂,张志龙,你跳绳怎么那么厉 害?全年级第一 啊?
乙:张志龙,你跳绳跳起来哎呀就像神仙飞一 样,跳
啊 跳,把数次数的老师的头都数晕了。
丙:张志龙同学,你跳绳跳的真好,速度快,身子灵活。平时你刻苦地练习,今天终于为班级争了光,谢谢 你,好样的!
2、看过例子后,你觉得谁的赞美语你最爱听,我们在赞 美别人时应注意些什么?
3、学生总结,老师相机补充,并适时板书。
4、知道了怎么去赞美别人,我们应该去赞美谁呢?
三、创设情境
1、放学回家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已经烧好了一桌可口的饭 菜,你会对妈妈说:
(1)、学生小组内分角色练习说。(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3)、小评委点评。
2、作文本发下来了,你感觉你同桌的作文写得怎么样?有哪些地方值得你赞美?
(1)、学生小组内分角色练习说。(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3)、小评委点评。
3、课件出示一组图,学生选择一到两幅图进行小组内练习。老师参与其中并相机给予指导。
4、指名练习,适时评价。
四、课堂小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同学们:希望大家学会在生活中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用诚挚的语言区赞美。
五、课外延伸: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六、课外作业:
1、摘一摘有关赞美的名句。
2、赞一赞身边的人。
3、写一写赞美别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