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

时间:2019-05-12 18:2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

第一篇: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思维的有序和全面性;让学生掌握搭配的方法,体验分类、分步计数及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数的排列,事物的搭配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 有序搭配,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具准备: 衣服图片、书、课件.教学过程 :

一、情境引入

(握手)

师:听说呀咱们班的孩子都特别喜欢数学,黄老师很高兴,想和大家交个朋友,好吗?(握手)你们想和老师交个朋友吗,握个手好朋友,哎呀老师和几个人握了手,握了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老师想和全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握上一次手,给老师想个办法好吗?

生:排队握

分组握

分男女握, 师 :孩子们想的办法真不错,分组握

一个一个的握

排队的握,这就说明在握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生:按顺序,不要重复

不要遗漏。师:会不会把哪个同学漏掉。

生:不会

师:老师也同意你们的意见,在咱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类似握手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有关搭配的问题,在思考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就不重复,不遗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板书

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请了一位小导游,她将带领我们参观动物园,你们愿意认识他吗?瞧:她来了.课件出示,播放音乐.二、探究新知

1.搭配衣服

师:穿的多漂亮啊,同学们想不想也穿得漂亮一点, 生:想 师:瞧,老师帮你们准备了这么多衣服,这里有几件上装,几件下装,生:两件上装

三件下装。

师: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你想穿哪套呢?怎么来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师:小组里面互相讨论一下可以怎样搭配,然后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设计

它搭配出来,把结果写在书上好吗?

(1)摆卡片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

生: 上装配下装.(课件演示)师:这位同学是以上装为主来搭配下装,一共搭配出来了6种.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以下装为主来搭配上装(课件演示)师:这位同学师以下装为主来搭配上装的,也搭配出来了6种.师:这两位同学都是通过摆卡片的方法,一共搭配出来了6种,有没有不同的方法?(2)连线

师:有哪为同学愿意把你的好方法到黑板上来展示展示。说说你搭配出来几种?生: 6种。师: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请一个连线的同学说。(课件展示连线方法)

师:这位同学是用连线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了,这种方法真不错。(3)列算式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请一个列算式的同学到黑板上来展示。解释一下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3=6(种)(课件展示算式)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孩子们刚才用了摆卡片,连线,文字,算式,用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表示,真不错。

师:无论是用上装搭配下装,还是用下装搭配上装,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板书)

师:选好了衣服,笑笑将带我们去吃早餐了,看看她又说些什么? 2.搭配食物

师: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那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刚刚同学们用了那么多的好方法,现在你可以选择一种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试一试这道题好吗?完成书上的例题2.师:请一个连线孩子到黑板上连线。

师:你用的什么方法?生

:连线 ,你能把你的想法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吗?教师讲解,这位同学用先是用豆浆搭配四种点心得出几种,在用牛奶也是搭配这四种点心又得出几种,几个4,也就是几种,生:8种。

师:还有没有谁的方法和他不一样的?请一个列算式的孩子说.生: 请两个同学说不同的意见。

师:同学们真不错应用不同的方法也把这道题目解决了。那无论我们用的什么方法,结果都是搭配出了几种。

生:8种。

师:根据刚刚你们所学的知识,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了,如果是两种饮料,五种点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生:10种,师:怎么得来的10种啊。生: 解释

师:同学们用了这多好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题目。以后啊在生活当中遇到这种题目,我们都要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吃完了早餐,我们该去动物园了,听听笑笑的安排把.(播放音乐)

三、拓展练习

3.搭配路线

师: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想法,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从学校出发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 你们愿意试着解答一下吗? 师:请一个同学来黑板上写。把你的想法对着全班同学说一说师:一共有几条路。生:6条,哪6六条呢?生:解释。师:几个3。A-C A-D A-E B-C B-D B-E 师:如果要用算式表示应该怎么表示,2×3=6(种)

师:你们的想法和他一样吗,一样的举手,看样子大家都是这个结果。师:从学校到少年新设了一条F路。想一想,现在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有几条路呢?

生:6条

7条

8条

9条。

师:到底有多少条路呢?(小组里面互相说一说)。师:哪位同学告诉老师一共有几条路。

生:9条

师:你们同意吗? 说说哪9条路。一共有几个3 生:3个3 师:也就是几条路。生:9条路。

师:原来在我们生活当中走路也存在着搭配的学问。我们高高兴兴来到动物园, 门怎么锁上了呢呀.(播放音乐)。哦破解密码才可以进。

师:有没有信心破解密码进入动物园。生:有 师:把密码写在书上吧。师:哪位同学来来说一说有哪几个密码? 生:13,15,31,35,51,53.师:同意吗?

师:那我们一起来喊开门,好吗?看看门会不会开,哟,门果真开了,看来你们的密码是正确的。

师:笑笑在动物园等着咱们呢,来到了动物园,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动物,为了把这美好的时光留下来,笑笑想和这些美丽的动物合影,留念呢。笑笑想分别和其中的一种动物合影一次,有几种合影方法?

生:3种

师:如果笑笑想分别和其中的两种动物合影一次,又有几种合影方法呢?

生:三种。

四、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们为笑笑照的照片可漂亮了。在不自不觉中咱们这节课就要下课了,同学们这节课学的开心吗?

生:开心。师:学到了什么呢?和老师说说。生: 师:在搭配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不重复,不遗漏。

师: 今天啊咱们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在搭配的时候,我们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就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可见啊数学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勤动脑,多动手就能探索出更多的数学奥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吧.四、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有顺序: 不重复,不遗漏.豆浆

牛奶

蛋糕

油条

饼干

面包

第二篇:《搭配中的学问》(范文)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执教者:黄燕萍 指导老师:张玉芯

教学目标:

1、结合“搭配服装”等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2、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教学难点:

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搭配问题

1、情境一:搭配服装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小丑图片),这是马戏团小丑——奇奇。动物园请他参加表演,他可高兴了。可是难题出现了,他有两顶帽子和三条裤子,可他不知道要怎样穿戴才好,想请咱们帮忙,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可以怎样搭配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搭配规律和表示方法

1、摆一摆,说一说

(1)学生利用学具图片动手摆一摆。

师:请同学们拿出信封里的服装图片,摆一摆,搭一搭。看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2)集体反馈交流,展示自己的搭配过程和结果。

(学习成果预设:①没有顺序任意搭配。②先确定帽子,然后每顶帽子搭配3条裤子。③先确定裤子,然后每条裤子搭配2顶帽子。)

先让没有顺序任意搭配的学生展示,发现有遗漏和重复的现象,再展示其他两种方法。小结:不管先确定帽子或先确定裤子,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够不遗漏不重复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

2、画一画,说一说

师:刚才我们借助图片摆一摆,找出了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图片,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把这几种搭配方法表示出来?(1)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表示搭配的过程。

(学习预设成果:①汉字代替②图形代替③字母代替。。)(2)展示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再次体验,逐步加深对规律和方法的理解 情境二:营养配餐

师:我们为奇奇选择了表演的服装,奇奇可高兴了。准备去动物园了,可是走之前要先把肚子填饱,看他来到哪儿?(出示课件)

如果每种套餐只能选一个汉堡和一杯饮料,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套餐?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这些搭配方法表示出来。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分别展示各自不同的表示方法,进一步掌握借助符号表示搭配结果的方法。)

师:如果再添一种饮料,那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你是用什么方法很快知道是10种呢?

三、巩固新知,建立模型 情境三:搭配路线

师:填饱了肚子奇奇该去动物园表演啦。请看去动物园的路线,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明确学校到少年宫有2条路,少年宫到动物园有3条路。)

师:学校到动物园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可以走?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所有的路线。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课总结

我们班的同学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帮奇奇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以后在遇到搭配的问题时我们只要遵循有序的原则,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搭配中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的内容。本节课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进行了实践,感觉基本上达成了本课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本节课教学的情况进行反思。

教学中,我巧妙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独立动手、合作探究,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比如在服装搭配这一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难点是用多种手段记录搭配方法,体会符号化思想。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借助摆学具、画“搭配图”活动,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过渡到抽象。接下的“画一画,说一说”环节,重点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简洁化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出来,同时在素材的搭配种类上也有了拓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样的道理,配餐和找路线活动的安排,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在细细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我觉得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

2、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总之,这节《搭配中的学问》的课堂教学,虽然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但是,课堂教学总是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瑕疵,在许多的细节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第三篇:三年级《搭配中学问》评课稿

三年级《搭配中学问》评课稿

《搭配中的学问》,这部分内容在《新课标》中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对这一领域的设计思路,课标中有这两段话是值得关注的:

1、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2、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由这两段话来观照“综合与实践”课,我们可以发现,关键词就是两个“数学活动”及“数学思考”。那这两方面是什么关系呢?是谁高谁低?还是并列?其实应该是相融互促的关系。即:数学活动要能启发促进学生思考;而学生的思考又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这才是综合实践课的价值。

具体到这节课,我认为我们听这节课,最值得观察、思考的就是:操作活动是否有实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

以此来观照方老师的'这节课,可以发现这节课在几个方面都给我们上好综合实践课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1、活动有趣味

毕竟是三年级孩子,爱玩爱动。怎样把一个个零散的数学活动变成孩子们想参与爱参与的活动呢?方老师很有办法,她用“看、吃、玩”生活中孩子们最爱的三件事,串出一个情境串,吸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乐不思蜀。活动的趣味性是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2、活动有层次

从用学具卡片摆搭配方法,到不用学具摆,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示搭配方法,这渐进的活动也迫使学生逐渐进入深层思考。每个活动都不是一场走秀,而是一场带着问题操作的数学头脑风暴,给孩子们带去深层体验与感悟,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成长收获。

3、活动有比较

在各个活动汇报时,方老师很注意倾听孩子们的不同想法,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适时地将不同想法进行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还能表示得更简洁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等一系列追问,将学生的思考推进深化,很好地将“一一对应”、“优化”、“符合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暗藏于这些追问、思考中,提升了这节课的数学价值。

4、一点建议

三个情境活动汇报了各种搭配方法之后,是否能再次比较,找出各种方法的共同点:不管是文字连线、数字连线还是字母连线、图形连线,都是两类,两类之间的每一个都在进行一一对应的搭配。由此让最简洁的那副连线图成为模型牢牢刻印在孩子们的心中。

第四篇:三年级《搭配中学问》评课稿

三年级《搭配中学问》评课稿2篇

三年级《搭配中学问》评课稿1

今天有幸聆听了赵老师的《搭配中的学问》一课,简单谈谈我个人粗浅的想法。这节课是简单的组合,内容很抽象。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赵老师设计了写一写、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表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整节课非常具体、细致地给我们呈现了“三步导学”精致化的目标达成过程,不仅认识追求思想实质,操作要求也精准到位,最后的结果更是务实高效。

以自主学习为例,我们看到:

首先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具体的学习要求。任务的选择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的感受亲切了、真实了,就很容易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去探索。

其次,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交流,保证了活动的`真实有效。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学生的感知从片面到全面,从无序到有序,在不断地分析和比较不同思考方式的过程中将内化的思维方式再次外显出来,让学生感受符号化思想并深化了有序思考的意识。

另外,这节课中针对自主学习的评价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有自评、他评,有针对学生学习的个人评价,也有针对学习小组的集体评价,既有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评价,也有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评价,还有对学生优化学习之后水平提升的评价。

之后,赵老师不断变化条件,促使思考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抽象概括,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体现了有序思考的价值。

总之,这节课的自主学习,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并坚持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不仅达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也非常好的达成了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搭配中学问》评课稿2

《搭配中的学问》,这部分内容在《新课标》中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对这一领域的设计思路,课标中有这两段话是值得关注的:

1、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2、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由这两段话来观照“综合与实践”课,我们可以发现,关键词就是两个“数学活动”及“数学思考”。那这两方面是什么关系呢?是谁高谁低?还是并列?其实应该是相融互促的关系。即:数学活动要能启发促进学生思考;而学生的思考又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这才是综合实践课的价值。

具体到这节课,我认为我们听这节课,最值得观察、思考的就是:操作活动是否有实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

以此来观照方老师的这节课,可以发现这节课在几个方面都给我们上好综合实践课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1、活动有趣味

毕竟是三年级孩子,爱玩爱动。怎样把一个个零散的数学活动变成孩子们想参与爱参与的活动呢?方老师很有办法,她用“看、吃、玩”生活中孩子们最爱的三件事,串出一个情境串,吸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乐不思蜀。活动的趣味性是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2、活动有层次

从用学具卡片摆搭配方法,到不用学具摆,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示搭配方法,这渐进的活动也迫使学生逐渐进入深层思考。每个活动都不是一场走秀,而是一场带着问题操作的数学头脑风暴,给孩子们带去深层体验与感悟,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成长收获。

3、活动有比较

在各个活动汇报时,方老师很注意倾听孩子们的不同想法,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适时地将不同想法进行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还能表示得更简洁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等一系列追问,将学生的思考推进深化,很好地将“一一对应”、“优化”、“符合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暗藏于这些追问、思考中,提升了这节课的数学价值。

4、一点建议

三个情境活动汇报了各种搭配方法之后,是否能再次比较,找出各种方法的共同点:不管是文字连线、数字连线还是字母连线、图形连线,都是两类,两类之间的每一个都在进行一一对应的搭配。由此让最简洁的那副连线图成为模型牢牢刻印在孩子们的心中。

第五篇: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评课稿

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评课稿

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评课稿

一、评《搭配中的学问》一课

《搭配中的学问》,这部分内容在《新课标》中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对这一领域的设计思路,课标中有这两段话是值得关注的:

1、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2、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由这两段话来观照“综合与实践”课,我们可以发现,关键词就是两个“数学活动”及“数学思考”。那这两方面是什么关系呢?是谁高谁低?还是并列?其实应该是相融互促的关系。即:数学活动要能启发促进学生思考;而学生的思考又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这才是综合实践课的价值。

具体到这节课,我认为我们听这节课,最值得观察、思考的就是:操作活动是否有实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不断提升?

以此来观照方老师的这节课,可以发现这节课在几个方面都给我们上好综合实践课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1、活动有趣味

毕竟是三年级孩子,爱玩爱动。怎样把一个个零散的数学活动变成孩子们想参与爱参与的活动呢?方老师很有办法,她用“看、吃、玩”生活中孩子们最爱的三件事,串出一个情境串,吸引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乐不思蜀。活动的趣味性是活动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2、活动有层次

从用学具卡片摆搭配方法,到不用学具摆,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示搭配方法,这渐进的活动也迫使学生逐渐进入深层思考。每个活动都不是一场走秀,而是一场带着问题操作的数学头脑风暴,给孩子们带去深层体验与感悟,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经历与成长收获。

3、活动有比较 在各个活动汇报时,方老师很注意倾听孩子们的不同想法,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适时地将不同想法进行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还能表示得更简洁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等一系列追问,将学生的思考推进深化,很好地将“一一对应”、“优化”、“符合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暗藏于这些追问、思考中,提升了这节课的数学价值。

4、一点建议

三个情境活动汇报了各种搭配方法之后,是否能再次比较,找出各种方法的共同点:不管是文字连线、数字连线还是字母连线、图形连线,都是两类,两类之间的每一个都在进行一一对应的搭配。由此让最简洁的那副连线图成为模型牢牢刻印在孩子们的心中。

二、评《什么是周长》一课

《什么是周长》一课是新教材一节经典的概念教学课。在原有的旧教材中是没有这节课的,课改后,各版本教材都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之前,特意安排一节课来让学生体验理解周长概念,可见这个概念、这节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周长的基础,也是六年级学习圆的周长及与圆相关的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基础。

但是这节课又是很难上的,因为概念如何内化是很难的。我曾经听过很多次《周长》一课,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揭示定义过于轻率,都是通过一个情境、一个活动就出示了周长的定义,好像学生会读会记那句话就是理解了周长;又如教学内容整合不当,层次杂乱,认识了周长后又进行描边线的活动;还如习题安排过多,堆砌了各种求周长、量周长、比周长的习题等等。这些问题凸显出,很多教师对于周长概念的教学浮于表面、未及内心,没有顾及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真正体验、感知及内化。

周长概念的本质是什么?蕴含着怎样的教学价值?如何让学生内化周长概念?这些是值得我们课前思考的,是我们上好课的基础。事实上,周长是研究一个平面图形的度量特征,是对“一维空间”(线)的度量。认识周长,首先要明确度量的对象,即图形的“边线”;然后再明确度量的长度,而在比较或度量长度时,有些可以用直尺直接度量,还有一些需要想办法把不能直接度量的转化为能直接度量的,其思想就是“化曲为直”。由此可见,周长概念本身是有层次,有内涵的。周长概念的内化就应该是可递进的、可转化的、可变化的。以此来观察思考王老师的这节课,可谓是“活动丰富体验深刻”,有几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1、逐步推进,体验有层次

对周长概念的剖析可知,周长概念本身可分解为两层含义:一周→一周的长度。与此相对应的适于学生的数学活动也可分为两层:描一描→量一量。王老师在课中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层次,不急不躁,逐步推进,先是看一看、比一比,再是描一描、摸一摸,让学生体验“周”的含义;然后是是估一估、量一量、数一数,让学生体验“周长”的含义;在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内存于心,呼之欲出之时,再揭示周长的定义,非常恰当,水到渠成。

2、直观演示,体验很简明

如何使学生从对“周”的理解进一步达到对“周长”的理解,王老师在两者之间有个独具匠心的设计。就是在指一指教具三角形和圆形的一周边线之后,让学生估计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一周边线谁长谁短,并且还将两个图形的边线给拉直,进行比较。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

①对周长的概念理解非常直观明晰。既直观看到周长本质上就是“线”,不是“面”;又明确了周长“是可以度量的”。一举轻松突破了周长内涵的两个方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在将圆的一周边线拉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暗示、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方法和思想,给学困生后续的学习思考提供了示范。

3、动手动脑,体验能深入

王老师在这节课中,不断以“动手”促“动脑”,不断促进孩子们对周长深入体验。如描一描、指一指的操作;估一估、数一数的操作;尤其是小组协作量一量的操作;这样不同程度的操作,促进了不同程度的思考,使学生对周长概念的体验逐渐深入、逐渐内化。

4、从学到用,体验更丰富

在课内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明确了周长的含义之后,王老师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了量头围、腰围、做相框等生活中应用周长的事例,再次回归生活,为周长寻求生活情境的释义。这样的做法,既使得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周长的联系,又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体验,对周长的理解更实际、更丰富。

5、一点建议

后面的估一估、数一数、量一量这三个环节可否调整为估一估、量一量、数一数?因为估和量用的是同样的学具,目的都是为了理解“周长”之“长”这层含义;从学习心理来看,学生在估了之后,是很想也很习惯去量出准确长度的,为何不顺势而为呢?至于数一数这个环节,教材就是安排在量一量之后,并且配上了格子图。乍一看,似乎比量一量要容易,应该先数再量;细思量,本意是故意走进学生的思维误区,用面积进行干扰,再通过辨析排除干扰,更深刻地理解“周长”为线而非面。所以,数一数还是要放在量一量之后,并进行深度设计。

下载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三年级《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2、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归......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一、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上册P31-32。二、教学目标:1、在搭配活动中,初步掌握搭配的规律,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

    数学教案-搭配中的学问

    数学教案-搭配中的学问 搭配中的学问一、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通过配菜,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最简单、最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并且进一步体验解决......

    《搭配中的学问》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可能性》集体备课发言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发言的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 一、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专题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张 志 静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主题实践活......

    《搭配中的学问》教案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银达中心小学 李艳芸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课本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

    搭配中的学问说课稿

    《搭配中的学问》说课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一节实践活动课。我在《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

    《搭配中的学问》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求学生在进行搭配时要做到有顺序,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因此,为了突破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