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科学下册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2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能说出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等概念和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知道指南针能指方向的原因。2.过程、方法
通过猜测、实验、推理,弄清指南针能指方向的原因,体验“观察现象—实验探究—寻求原由”的科学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猜测、实验和推理,提高科学探究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磁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三、教学难点
根据现象进行猜测和推理
四、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分析推理
五、教学准备
课件、指南针、各种形状的磁铁、铁屑、大头针、各种质地的硬币、木材、塑料、玻璃、泡沫塑料块、缝衣针、装水的盆子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视频:格斗。
师:剧中格斗者胸前的圆盘是用什么制成的? 生:磁铁。
师:你知道磁铁(磁)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呢? 生:指南针、磁带、磁卡、磁盘、磁悬浮列车„„
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4章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板书课题)
(二)观察分析
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指南针是如何指向的? 2.转动指南针的外壳,指南针的指向是否发生了变化?
3.你认为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的原因是什么?(指针自身、地球、其他方面)制造指南针、司南的材料(磁铁、磁石)有什么特点呢?
(三)活动探究
1.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
2.磁铁的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一样吗?
3.当两块条形磁铁相互靠近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4.你有没有办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
5.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指南针的指针在水平面上转动?
(四)分析推理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自身原因和地球原因)
(五)学以致用
制作指南针(提供材料:一块磁铁、一枚缝衣针、一片泡沫塑料、一盆水)
(六)归纳小结
1.磁性:物体吸引 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 的物体。
3.磁极:磁体上 的部分。每个磁体有 个磁极。
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
4.磁化:使原来 的物体获得 的过程。
5.指南什能指方向的原因是:。
6.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 附近,地磁北极在 附近。
七、教学反思
磁性、磁体等知识和经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但又缺乏系统。因此,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表现出“无所谓”和“随便玩”的心态,甚至出现课堂混乱无序的状态。为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为解决“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主问题展开分析探讨,设置明确的活动任务,回归解决主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由于探究的问题和设置的任务明确具体,学生就不会“乱玩”,更不会出现“玩了一堂课的磁铁吸硬币”现象。实践表明,这堂课学生能够玩出新意,形成了更为系统的认识。
第二篇:八年级科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
八年级科学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一.教学目标:、能说出磁体磁性的含义及磁体上磁性强弱的分布状况;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理解两物体相互吸引并不能说明两者都是磁体;了解磁化的概念;初步了解磁铁的应用。
3、通过对磁铁的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强烈兴趣,在实验中培养良好的实验记录习惯;引导学生乐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通过对科学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假设和积极动手实验寻找答案;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归纳分析能力;
3、通过设计开放性的实验方案来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对指南针指南现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三.教学准备:
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棒、大头针、弹簧秤、钩码、铁架台
教学过程:
(一)、新引入:问候学生并提出问题:
现在我们学校正在“绿色校园、环保校园”的活动,将垃圾分类回收。有同学问我:应如何确定饮料罐到底是铝罐还是铁罐?出示两罐饮料罐,要求学生想办法判断。
讨论并交流判断方法,然后由学生上台演示用磁铁判断铝罐和铁罐的方法。
(二)、讲解新
.
利用提出问题:磁铁还能吸引什么物质呢?
2.提问:铅笔盒、小刀等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并且补充硬币的材料组成(镍等)
3、提问一根磁铁上每处磁性的强弱一样吗?
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概念: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并且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南极(S极)和北极(N极)
4、提问:每个磁体有两个不同磁极,那么不同的磁极间有什么作用规律呢?
引导学生运用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5、教师一根磁铁(预先设计的断磁铁)故意一不小心跌断,提问此时的每段磁铁上各有一个磁极呢还是各有两个磁极
6、教师演示实验:
先用一根条形磁铁在一堆铁屑上方划过,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换用一根铁棒进行同样的实验。让学生进行比较思考可以得出结论。
并要求学生想办法做使铁棒也能吸引铁屑的实验。
7、通过学生的实验,总结得出: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是否任何物体都可以带上磁性呢??
教师组织小结,并提问磁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被我们应用,举出实际例子。
(三)、堂练习和作业布置
(四)、后反思:指南针同学们还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的吸铁石就是他们所熟悉的,所以讲起来还比较容易,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就是条形磁铁磁性特点讲的时候有点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
第三篇:八年级科学下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学案
1.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的学案
(1)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实验总结得出磁体磁性的含义,磁体各部分磁性强弱的分布;
2、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磁化的相关概念;初步了解磁体的应用。
学习重点与难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的概念。
实验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小磁针、回形针、铁屑、一小堆大头针、铁块、铜块、木块、玻璃板、1元硬币、棉线)
学法指导
欣赏《大内密探零零发》片段,在欣赏之前提问:在影片中你能找出哪些科学知识的应用?
学生答:磁铁。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P104页: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提出问题1、现有两条外形相同的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无磁性,请用最简便的方法加以区别?
实验:让两根铁棒分别靠近大头针。
现象:能吸引大头针的铁棒具有。
结论:能够吸引、、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的物体叫磁体。磁铁按形状可分为
磁铁,磁铁。
提出问题2、同一磁体,在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相同吗?
实验:1、将大头针或铁屑均匀地铺在白纸上,2、将条形磁铁平放在大头针或铁屑上,然后将磁铁慢慢提起。
现象: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或铁屑的数量最
。中间部位的数量最。
结论:磁体的不同部位磁性是
。同一磁体的磁性最强,的磁性最弱。我们将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称为。
提出问题3、同一磁铁有两个磁极,如何区分、命名?
实验:1、用一根细线系在磁铁的中间,悬挂于空中,静止时,观察磁极的指向。
2、多次转动磁铁,待静止后,观察每次磁铁的指向是否一致?
现象:自由静置的磁铁,磁极总是指向
方向。
结论:指北的那个磁极叫
极(极)。指南的那个磁极叫
极(极)。
我们将磁铁具有南北指向的这一特性,称为
。我国最早发现了这一现象,发明了。
提出问题4、两个磁极相互靠近,会发生相互作用?
实验:先将小磁针静止,后用磁铁的一端慢慢靠近小磁针(不能接触),观察小磁针的运动情况,由此判断两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异名磁极互相。
提出问题5、有没有办法让原来无磁性的铁棒获得磁性?
实验方法1:如图甲,将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铁棒的a端,观察实验现象(如图乙)?
现象:回形针被铁棒
。说明铁棒获得了。
结论: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
讨论:如图乙所示:铁棒具有磁性,则铁棒的b端是
极。
实验方法2:用一磁铁在一根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多次,钢棒的磁性将较长久的保持。这样的磁体,我们称为,也可称为。
当堂检测:
问题:1、有一条形磁体的N、S极的标记模糊不清了,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将它的两极判别出来?
2、一根细钢棒,不知道有无磁性,怎样才能判断?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3、两条外形完全相同的铁棒和条形磁铁,如何鉴别它们?
练习:1、物体能够吸引含铁质物体的性质,叫做_______具有这一性质的物体叫做______。
2、一根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是_______,分别叫____极和____极。
3、用一根细线系在一根条形磁铁的中间,悬挂在空气中静止,可发现条形磁铁总是指向_________方向,条形磁铁的N极指______,S极指_______。
4、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某物体的A端,发现能把
A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A端()
A、一定的S极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是N极
5、某物体的一端靠近静止的一根小磁针,当靠近小
磁针的N极和S极时都能吸引,则这物体的这端()
A、一定是无磁性的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有磁性
6、如图所示,磁体吸引住两根大头针的一端,那么两根大头针的另一端将会()
A
互相吸引,如图甲所示
B
互相排斥,如图乙所示
C
既不吸引,也不排斥,如图丙所示
D
有可能互相吸引,有可能互相排斥
第四篇: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教案示例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典型例题
例1我国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梦溪笔谈》一书中提出:“常偏东,不全南”的磁针指向,这一结论是世界首创.试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选题目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磁场.
解析:
知道地球是个大磁体和磁偏角的存在.易发生的错误是忽视了磁偏角的存在.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但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的偏东处,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的偏西处,放水平旋转的磁针静止后,S极的指向不是正南,而是稍偏东.
例2转动指南针的罗盘时,罗盘内的小磁针,如图所示,将会如何?
选题目的:
本题用于考查地磁场的性质.
解析:
知道罗盘内磁针的指向受地磁场的控制.在地球上某个特定位置,由于受地磁场力的作用,若不受其他磁场的干扰,磁针的指向是确定的,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罗盘转动,对磁针一点影响都没有,所以只是几乎不动.比较容易犯额错误是认为磁针随罗盘转动.
例3 探险队员在地球北极时,用一根细线系住小磁针的中心,用手悬吊起来,则小磁针N极将指向何处?
选题目的:
本题用于考查关于地球周围磁感线的知识点.
解析:
本题容易错误以为是成水平方向.从平常的现象直观出发,而没有去认真分析地磁场的特点及北极点这个特殊位置应具有的情况.
正确的答案为:N极与水平成一夹角斜向下.
例4 在图甲上标出地磁场磁感线的方向及地磁南、北极.分析
根据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地磁的南、北极.然后利用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可确定磁感线的方向.答案
如图乙所示.
第五篇: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一章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教案
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等概念,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学会以实验的方法判断磁体的两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破除对磁体的神秘感,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2学情分析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小学阶段中学生通过学习已获得了关于磁铁的一些知识,本课时是本章电和磁的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通过对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问题的探究,向学生介绍有关磁的一些基本知识:磁性、磁体、磁极、磁化,为本章后续研究磁体作准备。教材编写怪实验为基础,通过采用实验、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和细致的分析,总结归纳出新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3重点难点
重 点 磁极的概念和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难 点 磁化的概念 4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磁体、磁性、磁极、磁化等概念,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学会以实验的方法判断磁体的两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破除对磁体的神秘感,体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学时难点
难 点 磁化的概念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引入
(一).【引入】抛出问题: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生回答】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二)介绍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我国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
司南是磁石做的,司南柄可以指南,罗盘比较重,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接着出示现代指南针,追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指南针可以用来指南北。
【活动一】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指南针是否可以指南北?
一、观察规律:将小磁针放在针尖上,用手拨动小磁针,观察静止时的指向。
注意:
1、不要让其它磁体靠近它。
2、多做几次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现象: 让学生现场感受指南针的指向。
【活动二】用手头的所给的器材给磁体找朋友,还可以从我们身边来找。
二、实验活动:哪些物质可以被磁铁吸引
实验材料:①回形针,②铝片、③铁钉、④塑料瓶盖、⑤铜片、⑥牙签 比一比哪组最快给磁铁找到朋友,磁铁的朋友是。你身边的哪些物品也能被磁铁吸引。
【得出磁性和磁体的概念】
1.磁性: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介绍几种几种常见的磁体:条形磁体、U形磁体、针形磁体、柱形磁体,并要指出各自的N极和S极。
三、探究活动: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一样吗?先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材料:回形针、磁体,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操作:使回形针分布均匀,然后把条形磁体放在回形针上面。
3、实验现象:观察到回形针主要分布。
【得出结论】:磁体的磁性不同,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称为磁极。
四、如果将两个磁体互相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五:【开动脑筋】如何将我手上的铁钉具有磁性?
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在讲解书上实验:把一根条形磁铁靠近铁屑的上方的一根铁棒,观察铁棒是否能吸引铁屑。并指出被磁化后的南北两极如何分布。
板书5.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六.磁体的应用:(1)除了生活中常见的磁卡、磁铁外,(2)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并提出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七.再次点题:通过地磁场的讲解,最后得出指南针能指方向的原因。本节课的总结 磁体的性质:①指向南北 ②吸铁 ③ 磁极间相互作用
(五.课堂练习)
1、物体能够吸引含铁质物体的性质,叫做_磁性 具有这一性质的物体叫做_磁体_____。
2.一根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是__磁极____,分别叫_N___极和__S__极。3.用一根细线系在一根条形磁铁的中间,悬挂在空气中静止,可发现条形磁铁总是指向__南北__方向,条形磁铁的N极指_北方___,S极指_南方___。
4、用条形磁铁的N极去靠近某物体的A端,发现能把A端吸引过来,则物体的A端
(C)
A、一定的S极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是N极
5、某物体的一端靠近静止的一根小磁针,当靠近小 磁针的N极和S极时都能吸引,则这物体的这端(A)A、一定是无磁性的 B、可能是N极 C、可能是S极 D、一定有磁性
6.弹簧秤下挂一铁球,将弹簧秤自左向右逐渐移动时,弹簧秤的示数 [ C ] A.不变 B.逐渐减少
C.先减小再增大。D.先增大再减小。
思考题:
1、有一条形磁体的N、S极的标记模糊不清了,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将它的两极判别出来?
2、两条外形完全相同的铁棒和条形磁铁,如何鉴别它们? 课后作业:
一条形磁铁被分割成两段后,每段磁体上的磁极是否仍有N极和S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