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范文)
第一单元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单元教学重点:
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单元教学难点:
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2-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结合估算情况验证笔算的正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生讨论交流理解算理解决问题。
这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判断商的大致范围,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笔算的方法。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接待了多少名客商?”这个问题。[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理解算理]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签订多少吨的销售合同?”“一共运来了多少箱大枣?”这两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注意对学生进行估算的训练。
师: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 因该题笔算时有余数,如果有学生估计结果约为85,也是可以的。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在学生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
2、第二题:注重让学生分析题中所包含的数量间的关系,明白求445千克鲜鱼能晒成多少千克鱼干,就是求445里有多少个5,用除法计算。
3、第五题:在学生自主判断并改正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讨论“做除法时,应注意什么?”,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计算时认真细致和验算的学习习惯。
4、第三、四题可以作为本节课的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活动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 板书: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184÷8=(2)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长葡萄多少吨?718÷9 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流程:
一、自主练习:
练习6、7、8、9题及聪明小屋。
1、第六题: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商的位数,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还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进行巩固。
2、第七题: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3、第八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洗相片付钱的问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冲洗相片的常识,再解决有关的问题。问题应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答。
4、“聪明小屋”是一个重叠问题。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可通过操作学具或画示意图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是36棵而不是40棵。
二、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6--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的道理。
2、探索解决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和商的中间有0,被除数中间也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掌握。
3、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4、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分钟可生产果汁多少瓶?”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估算。
2、竖式。
3、摆小棒。
师: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 学生思考,明白用0占位的道理。板竖式:
师:你能这种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补充练习:
721÷7 642÷6 627÷3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小时可生产多少千克果脯?”这个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生独立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交流自己的算法? 师:你认为怎样写比较好呢?
师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学生明白十位上的0除以2,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写0的道理。师板竖式:
补充练习:505÷5 402÷2 306÷3 以上教学教师都要先对学生进行估算方面的训练。活动三:练一练
1、做课本第41页自主练习的第一题。
2、做课本第41页自主练习的第二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商的中间商0。活动四: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板书: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1)平均每分钟可生产果汁多少瓶?428÷4=(2)平均每小时可生产多少千克果脯?204÷2= 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7--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商0的道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列出算式] 师板书:420÷3 问: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想办法解决一下。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掌握情况。师:哪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做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1、分学具;
2、先估算的;
3、用竖式计算的。
师:当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在十位上商0。学生写的竖式会有两种情况: 师板书:
师肯定两种写法,选取最佳的写法。活动二: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做完后全班交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个位上2除以6时该商几? 活动三:
师: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观察总结。活动四:巩固应用
1、做课本41页第三题巩固除法的基本练习题目。可以抽生板演。目的是以此来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2、第四题是一道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练习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 讨论:平均每天看50页能不能按期归还,为什么?让学生明白计算结果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学会灵活思考问题。
3、小测验:第六、七、八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420÷3=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662÷6=
反思 :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0--11练习1、2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会连除运算,能联系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板书:(1)960÷2=480(盒)480÷4=120(盒)(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表,理解题意,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再自主地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第二题:学生可以列90÷3÷5,也可以列90÷5÷3,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板书:
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1)960÷2=480(盒)480÷4=120(盒)(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三第10-13页。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做了采访,这是小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录下的一段画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果冻和梨糕的制作过程,好吗?请你仔细观察,他们都带来了那些信息呢?
学生看图: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设计意图]同过师生谈话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带着农厚的学习兴趣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教学红点:
(1)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你想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960÷2=480(包)480÷4=120(盒)
(3)引出连除算式后,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结合分布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2÷4
(4)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960÷(2×4)(5)教师小结 2.解决第二教学红点:
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请学生列式,独立算出结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的分析思路,逐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拓展应用,课外延伸。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2(1)指名读题,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做?
(3)指名说说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4)全班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3: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请学生明确题意:
510÷5÷2 639÷3+48 360÷(2×3)(910-485)÷5 436-360÷4 380÷(132-127)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课本提供的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思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知识。
四、回顾整理,总结本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1)960÷2=480(包)480÷4=120(盒)(2)960÷2÷4(3)960÷(2×4)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掌握四则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叮当猫的带领下采访了果品包装车间,学会了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雄在家做什么呢?(课件展示:大雄在愁眉苦脸的做作业。)
原来,叮当猫给大雄出了三组闯关题,如果大雄都做对的话就带他坐“时光穿梭机”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果蔬会。
唉!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让我们做做好事,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设计意图]《叮当猫》是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以其作为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并激起学生积极帮助别人的热情。
二、分层练习,合作探究
让我们一起看看叮当猫给大雄出了哪三组闯关题。
1、课件出示大雄做的第一组题:
(1)380-360÷4 360÷(2×3)=20÷4 =360÷
5=5 =72(2)让我们一起看看,大雄做对了吗?错在哪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2、课件出示第二组题:自主练习4、5、10题(1)让我们一起小组合作帮助大雄过第二关,好吗?(2)小组合作,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注重让学生交流思想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件出示第三组题:自主练习8.11题
(1)同学们的小组合作非常有成效,让我们接着闯第三关。
(2)第8、11题,主要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题。学生先自己读题,充分了解图意后在解决问题。
(3)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利用“帮助大雄闯关”作为练习题的情景串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迎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拓展延伸
叮当猫想难住大雄的题目被我们三下两下就解决了,没想到我们同学这么聪明吧。瞧!叮当猫不服气了,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课件出示叮当猫与自主练习*12题)你们有办法解决这道题吗?(机动题目,可放在课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大雄在我们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去采访果蔬会了。在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大雄说吗?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进行正确地估算。
3、回顾倍的有关知识及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元旦快到了,老师决定在我们班里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想一想,筹备联欢会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进行交流](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师:图中的小朋友为筹备联欢会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学生在小组内按顺序整理] 活动二:教学左面板块
让学生先解决分组的问题:
(1)“60人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如果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开放性的练习,由此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活动三:教学上面的板块
师:215名学生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围坐8人,需要多少张桌子? 你能估计一下吗? 你会准确计算吗?
设计开放性问题:如果每张桌子坐3、4、5、6、、、、、、人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活动四:教学右面板块
师:观察右面的图,你都能发现哪些信息?小组内交流。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合作探索。]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活动五:教学下面板块
师:你能说说计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吗?混合运算时要怎样呢? 反思: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
(二)连除和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小括号的作用。教学过程:
活动一: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互相交流。
师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尝试解决,并交流]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写法。
生1:520÷4=130(包)320÷4=80(包)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师:你能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吗?
师:你能总结出有括号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运算顺序吗? 生答。
师:请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360÷(2X3)380÷(132-127)活动三:练一练 第4、5、10题: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交流时注重让学生说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不用计算,能够正确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运用的能力。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出商的位数。教学难点
不用计算,能够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0~9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提高技能。口算下面各题: 80÷2= 200÷5=
84÷2=
4×6= 58-54=
20-18= 2800÷7=
17÷2=
2400÷6=
63÷3=
60÷8=
100÷2=
5600÷8=
6300÷9=
二、加强比较,得出结论。
1.提问: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做笔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笔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2.想一想: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所得的商一定是两位数吗?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3.出示黑板上的两组题。第一组:156÷3=
第二组:565÷5= 434÷8= 863÷7=
(1)指名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集体订正,指名说出计算过程。第一组: 156÷3=52 434÷8=54„„2 第二组: 565÷5=113
863÷7=123„„2(3)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4)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这两组算式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是所得的商的位数不同。第一组所得的商都是两位数,第二组所得的商都是三位数。
由于第一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所以所得的商是两位数。而第二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和除数相等或者比除数大,所以得到的商是三位数。(5)思考:商的位数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使学生明确商的位数与被除数有关系。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6)小结: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看被除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相等或比除数大,那么高的位数就与被除数的位数相等。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三、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1.不用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
2.数学游戏。拿出0~9的数字卡片,任意抽出4张编成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试题,并判断商是几位数,看谁编得快,判断也快。同桌两个同学完成。一人说题,另一个人判断。每人最少说3道。3.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几?()97÷9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几?()810÷9的商是三位数,(四、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P15第2题)里能填几? 反思: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P7—1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综合练习: P16 第7题
师:今天是星期几?
再过20天是星期几?(学生只要方法合理都可以)师;再过30天、50天呢
2、第8题
指名读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说解题思路
3、第9题
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引导学生用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 最后说一说还有哪些方法估计一代大豆的粒数
4、第10题: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思考:应怎样学找图中的隐藏信息?
5、第11题
小组讨论,寻找规律。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第十二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回顾整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计算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巩固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梳理知识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3个书柜能放得下吗?(2)小强修补了多少本书?(3)平均每小时贴多少本标签?(4)520本书需要打多少包? ······
3、梳理知识,回顾整理
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好,我们可以用这一单元的知识解决。在解决前我们先想一想,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自由回答,是相机板书 小组内交流汇报。
二、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1、生独立解决
2、小组交流评价 重点说说解题思路
3、鼓励多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你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以涂一涂“丰收园”里的苹果。
反思:
于集联校三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对称 课型:新授
主备人:刘红梅 集体备课人:冯焕香 李士栋 翟静 姚书磊 刘红梅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很快的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界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征。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展示图片)好看吗?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下面将要给大家欣赏的图形中都含有这些新知识。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民俗节上的图片吧,请同学翻开课本19页,(板书:热闹的民俗节)介绍图片:建筑类、京剧脸谱、民间艺术、民间杂技。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 让学生自由说。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好吗?仔细阅读课本20页,并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好,开始。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的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么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板书:重合 对称)谈话: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图形,你来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杯子图形)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让同学来验证一下,对折。
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出示另一个对称图形)这个图形也重合了,这两种重合不一样吗?
学生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部分重合,一种是全部重合。
谈话:这些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
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老师也想折一折,(另折一折痕)这两条折痕有什么不同吗?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叫它对称轴。(板书:对称轴)有对称轴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出来。
谈话:现在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知识剪出这些图片的吧?(对称)让我们再来欣赏前面的图片,它们为什么这么美呢?就是因为它们是对称图形,有对称的美。(板书:对称)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什么是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下面检验一下看谁最棒!自主练习1.先自己思考,再交流想法。
自主练习2.组内讨论,共同判断。并做出对称动作。体订正。
四、综合实践。
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来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学生找。
五、课堂拓展。
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请翻到23页,第5题。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编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并找出图中的对称。
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白白丢掉了性命。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有用处。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新授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对称和对称轴,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对称,它们的对称轴在哪?
2.出示:信息窗的几幅图片。
提问:1)你能找到它们吗?(问题是开放的,教师要把学生的问题归结到什么是对称?你如何找到它们的对称轴的)2)你能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出示例题图:课本23页所示图例。提问:图中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你能动手制作一幅对称图形吗? 2.思考观察,生活中对称的例子。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当指点、帮助。3.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图形制作的完全对称?
4.提问:你是怎样制作对称图形的?课找个别同学回答。(有困难时适当提示)其他点可以这样观察吗? 揭示:
5.小结:要制作一个对称图形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怎么制作轴对称图形了,下面检验一下哪组制作的最棒? 自主练习1.拿出课前剪好的图形折一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自主练习2.老师先剪一个,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然后再做后面几个。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对称 教学反思
于集联校三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士栋 集体备课人:冯焕香 李士栋 翟静 姚书磊 刘红梅
第三单元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个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定位。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15课时
信息窗1 美丽的街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初步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吗?(出示信息窗)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二、新授:
1、师: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说问题,教师板书,信息:
1、市府大楼门前有气球,左面的气球团有22串,每串30个。右面的气球团有20串,每串40个。
2、这条街上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
3、新闻大厦有20层,每层有24间。
4、市府办公大楼有21层,每层有32间。问题:
1、右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
2、左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
3、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4、市府办公大楼有多少间办公室?
5、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
2、教学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要想知道右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需要哪些条件?怎样列出乘法算式? 交流算式:40×20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呢?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都应给与肯定。教师介绍自己的方法: 先不管0,把0放一边,看看除去0以外,还剩下什么数字,用剩下的数字相乘,然后看有几个0,在得数后面添0。
3、教学第二个问题:左边的气球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先让学生估一估,了解大致的结果范围,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交流算法: 可能有:22×3=66,22×30=660 22×10=220 220×3=660 2×30=60 20×30=600
4、解决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集体订正,这里先不强调竖式的写法,留到下一节课进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四、总结全课,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并强调,美丽的街景需要大家的集体努力,好好保护美丽才能长久,渗透环保意识。
五、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还估算了这条街上灯的数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要估一估,更要认真地去算一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第3个红点,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谈话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学生观看情境图,回顾其中所需的信息,并口答出算式。)
2、估算:结果是多少?
3、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3×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算法一:23×10=230 23×2=46 230+46=276 算法二:12×20=240 12×3=36 240+36=276 也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计算。重点引导笔算的方法。
谈话引导:刚才大家利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23×12的准确结果,但大家用的方法仍然是口算。你能不能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3×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二)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
此题以巩固练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反馈。
(三)教学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 算出积。
2、在交流中比较算法,体会24×20的积只要在24×2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并把这种思考写成比较简便的竖式。
3、指出:竖式标的一条虚线指出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先写虚线左边的24×2得48,再写虚线右边的一个“0”,积是480。4
× 2 0
0
三、巩固练习。
1、选择自主练习中的笔算题目,巩固笔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
3、估算: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言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想法。)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初步有条理的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 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提问题
二、新授:
1、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多少盏灯这个问题好吗?大家独立思考,观察要解决的问题与前面有什么异同?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研究。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案:(1)23×10=230(2)12×20=240(3)23×2=46(4)23×3=69(5)12≈10 23×2=46 12×3=36 46×6=276 69×4=276 23×10=230 230+46=276 240+36=276 师: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但所用的方法都是口算的方法。能否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列竖式计算呢?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师:比较同学们所列竖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学生先自己进行整理,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计算方法。
2、再来解决“市府大楼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重点强调竖式的过程,注意对位。并且让学生重点理解第二部分积的写法。
3、师:昨天我们做的24×20的竖式应该怎样写?自己试一下。重点引导学生找找简便写法。
三、课堂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3题,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800棵树苗够吗”这一问题,需要计算“种21行树用多少棵树苗”,再与800棵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2、第五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3、以比赛的形式完成第6题,集体订正。
4、第7题是一道填表题,呈现的是一份海洋小学三年级校服订购单。练习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的意思,再来估一估各种型号校服的总价可能是多少,然后计算出得数并填表。
5、第9题呈现的是养蜂人放养蜜蜂的情境,是一道应用整十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画面,了解图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再解答第一个小问题,然后自己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6、作业:完成自主练习的第4、8题。
四、作业: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漂亮的街心花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与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与体验。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美,领悟到美的环境要靠大家的努力。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节日期间,街心花园装扮的异常美丽,请你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找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发现那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吧。
二、新授:
1、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共有多少盆花?一共有多少个喷头?一共有多少盆花?这些灯泡够吗?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2、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保护环境花坛里一共有多少盆花?你想怎么做呢?(生自己解决,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棒,你们想不想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有什么发现?
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得到的积没有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验算乘法。
3、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美化家园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老师想把这个问题稍微变化一下,问美化家园花坛大约用了多少盆花?大家能看出这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吗? 学生寻找不同,小结:因为用了“大约”,所以要用估算。学生的估算方法可以不同,只要能说明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1题,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大约得数,然后进行准确计算。
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学生读题,弄懂题目意思。关键是要明白从现在算起到2050年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推算时间,简单的方法是用靠后的年份减去靠前的年份得出的就是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明白这一点后再让学生做题。
四、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观看了城市街心花坛的美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二、探究新知
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安装,这些灯泡够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要解决“装30根这样的灯柱,够吗?”
2、引导学生找出所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用分步,也可能用综合算式。算式如下: ① 30×6= 180(个)② 15×12=180(个)15×12=180(个)180÷6=30(根)③ 15×12÷6 = 180÷6 = 30
4、小组交流。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算理。
5、全班汇报。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算法。
6、教师小结。这一问题,可以用一共买了多少个灯泡与装30根灯柱需要的 灯泡数进行比较;也可以算一共买的灯泡数能装多少根灯柱与30根灯柱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3 先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再问“要批发25件1000元够吗?”小组交流讨论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时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及解题思路。
2、3、第7题呈现的是汽车运载苹果的情境,是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地分析解决,在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该题可以先求出两辆车一共运了多少千克,再求平均一辆车运多少千克;也可以先求平均每辆车运多少箱,再求运了多少千克。第8题呈现的是学校运动会入场彩排的情境。
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了花束队、鼓号队和彩旗队的列数及每列的人数。练习时,让学生先说说本校运动会上入场或平日做操站队等情况,再出示该画面,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要想知道调整后每列的人数或排成的列数,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进行交流,重点说说解题的思路。
5、“聪明小屋”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可让学生先用列举法把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培养思维的有序性。该题共有8种情况:飞机—汽车—飞机;飞机—汽车—火车;飞机—火车—飞机;飞机—火车—火车;轮船—汽车—飞机;轮船—汽车—火车;轮船—火车—飞机;轮船—火车—火车。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课后反思:
信息窗3:壮丽的观光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相关问题,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利用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到美丽的街心花坛游玩了,大家玩得很开心。这节课我们继续到观光塔游玩观光。
出示信息窗3观光塔的挂图,请同学们观察。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观光的过程中解决观光塔带给我们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壮丽的观光塔
二、自主探索,体验情感 活动一:
1、带领同学们参观观光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汇报交流:(1)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2)买6张票,100元够吗?
(3)6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大约是多少辆?
3、这节课我们只解决第1个问题,第2、3个问题我们放入问题口袋里,以后再解决。活动二:
1、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交流,教师板书:28×39
3、教师:28×39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在再小组内交流解决。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4、小组选代表交流想法和算法。学生可能有如下计算方法:(1)28×40=1120(人)1120-28=1092(人)(2)列竖式计算: 2 8 ×3 9
5、请列竖式的三名同学到黑板板演竖式的计算过程,针对学生列竖式时出现的错误,学生讨论错因,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活动三:
学生整理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体会用这两中方法可以进行乘法的演算。
三、多层练习,深化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3、出示投影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使学生体会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求出精确的数字,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
4、数学游戏:火眼金睛辨对错,看哪组能很快找出竖式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
四、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五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运用乘除混合运算的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2、积极参与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参观了壮丽的观光塔,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观看情景图,回顾提出的问题。
二、独立尝试,合作探究
1、教师:这节课我们来解决我们前面提出的:买6张票,100元够吗这个问题好吗?
2、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使学生明确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也可以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4、小组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5、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都可。
6、尝试练习:刚才我们想了几种办法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下面请大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自主练习6。
三、应用知识,巩固深化
1、出示投影:毛衣编织车间加工毛衣的情况,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加工的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之间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学生计算填表,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2、小组比赛: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出示投影:计算面食店卖出食品个数和钱数的题目。先请学生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出示投影,根据8×8=64,7×9=63;14×14=196,13×15=195。
观察寻找这两组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后两组题:25×25=□,24×26=□;48×48=□,47×49=□。完成后,请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五、总结体验
1、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继续复习巩固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教学课型:练习课。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总结作业:表扬作业完成认真的同学,讲解错题,强调重点。
二、巩固练习:师黑板上出几道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完,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对。集体交流订正,总结。
三、新课:
1、完成自主练习4,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算出准确的得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2、完成自主练习5火眼金睛辨对错,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找出题目中的错误,让学生回答,然后把错题改对。全班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自主练习6,指名读题,理解题目意思。要求5天应付多少钱,可以先求出什么?学生回答后做题,然后订正。
4、完成自主练习7,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天加工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的关系,渗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然后在计算填表,解决问题。
5、完成自主练习9,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计算解决。
5、完成自主练习10,首先让学生弄懂题目意思,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及要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求从北京到上海全长大约多少,先求什么?学生回答出先求出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14小时行使多少千米,就求出了从北京到上海的全长。
6、完成自主练习11,先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品牌的花生油,弄清楚各自的升数和钱数,然后再独立的解决下面的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学生必要的提示,说明第一小题的答案是第二小题所必须的条件。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重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通过解决前两个问题,可对第三个问题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两种花生油平均每升的钱数做出判断。
7、完成自主练习12,引导学生先观察前两组题,寻找每组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后面两组题。完成练习后,可以让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四、总结:表扬表现积极的同学,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五、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信息窗4:多彩的街道夜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3、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5、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比较复杂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观光塔,同学们去过观光塔吗?在那里你见到过什么?
二、新课: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2、教学第一个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观光塔?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两个条件? 学生回答:电梯限乘28人,今天运送了39批乘客。
解释什么叫限乘。学生列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学生汇报交流:
1、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39看作40,即39≈40,40×28=1120,所以 28×39≈1120人。
2、可以用笔算的方法。2 8 × 3 9
3、可以看作今天运送了40批乘客,先求出40批乘客有多少人,然后减去1批乘客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今天上观光塔的人数。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8×40=1120人,1120-28=1092人。师小结,只要方法合理,都予以表扬。重点强调比算的算法和算理。
4、教学第二个问题:两张票30元,买6张票,100元够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教师提示:要想知道买6张票,100元够吗,先要求出什么? 学生回答,先要知道买1张票多少钱?
问:一张票多少钱,怎么求?根据哪个条件来求? 学生列算式解答,找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做。问: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做?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可能是: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然后再求需要多少钱,做后和100比较大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5、师出几道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总结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巩固运算。
三、课堂练习:
1、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做题,找4名同学到黑板做,重点说说比算的算法和算理。
2、自主练习2,指名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交流后集体订正。重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拓展延伸:
师问: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平均每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辆大约有93辆,12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辆共有多少呢?
指名回答,交流自己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式解答。
五、总结:
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强调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题时,每一部分积应该怎样书写,弄懂算理。
六、布置作业:自主练习3。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整十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
2、复习巩固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挂图,学生观看画面,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课: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这条街上同样的广告灯有29个,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 2、48根灯条,每根灯条上有71个灯泡,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3、5棵圣诞树用了75米彩线,用400米彩线装饰剩下的25棵 圣诞树,够吗?
4、甲种车限乘25人,乙种车限乘8人。租4辆甲种车正好,如果租乙种车,需要几辆?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集体交流,总结。
解决第一个问题:重点让学生说出要求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先求29个广告灯1天的租金是多少,列出算式。
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解决第三个问题:先求出一棵圣诞树用了多少米彩线,然后求出25棵圣诞树需要多少米彩线,最后与400米比较。
解决第四个问题:先求出4辆甲种车可以做多少人,然后在求出同样的人数租用 乙种车需要几辆车?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1,教师看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训练口算能力,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2、完成自主练习2,先用竖式计算,然后连线。
四、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课后反思:
第二篇: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总目标要求
一、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3.结合实例,感知理解对称现象。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
达成教学目标的措施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重点
1.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2.第三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难点
1.第四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第五单元年、月、日
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第1~3周一、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第4 周二、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第5~8周三、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9~10周四、我家买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10—11周五、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
第12—14周六、家居中的学问—— 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15周七、小教练——统计
第16周八、回顾整理——总复习
第一单元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单元教学重点:
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单元教学难点:
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2-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结合估算情况验证笔算的正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生讨论交流理解算理解决问题。
这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判断商的大致范围,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笔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接待了多少名客商?”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理解算理]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签订多少吨的销售合同?”“一共运来了多少箱大枣?”这两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注意对学生进行估算的训练。
师: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 因该题笔算时有余数,如果有学生估计结果约为85,也是可以的。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在学生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
2、第二题:注重让学生分析题中所包含的数量间的关系,明白求445千克鲜鱼能晒成多少千克鱼干,就是求445里有多少个5,用除法计算。
3、第五题:在学生自主判断并改正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讨论“做除法时,应注意什么?”,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计算时认真细致和验算的学习习惯。
4、第三、四题可以作为本节课的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活动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 板书: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184÷8=(2)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长葡萄多少吨?718÷9 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5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自主练习:
练习6、7、8、9题及聪明小屋。
1、第六题: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商的位数,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还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进行巩固。
2、第七题: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3、第八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洗相片付钱的问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冲洗相片的常识,再解决有关的问题。问题应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答。
4、“聪明小屋”是一个重叠问题。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可通过操作学具或画示意图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是36棵而不是40棵。
二、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1)平均每分钟可生产果汁多少瓶?428÷4=(2)平均每小时可生产多少千克果脯?204÷2=
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P7--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商0的道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列出算式] 师板书:420÷3 问: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想办法解决一下。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掌握情况。师:哪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做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1、分学具;
2、先估算的;
3、用竖式计算的。
师:当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在十位上商0。学生写的竖式会有两种情况: 师板书:
师肯定两种写法,选取最佳的写法。活动二: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做完后全班交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个位上2除以6时该商几? 活动三:
师: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 学生进行观察总结。活动四:巩固应用
1、做课本41页第三题巩固除法的基本练习题目。可以抽生板演。目的是以此来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2、第四题是一道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练习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 讨论:平均每天看50页能不能按期归还,为什么?让学生明白计算结果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学会灵活思考问题。
3、小测验:第六、七、八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420÷3=
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10--11练习1、2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会连除运算,能联系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板书:(1)960÷2=480(盒)480÷4=120(盒)(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表,理解题意,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再自主地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第二题:学生可以列90÷3÷5,也可以列90÷5÷3,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板书:
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1)960÷2=480(盒)480÷4=120(盒)(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三第10-13页。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做了采访,这是小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录下的一段画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果冻和梨糕的制作过程,好吗?请你仔细观察,他们都带来了那些信息呢?
学生看图: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
[设计意图]同过师生谈话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带着农厚的学习兴趣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教学红点:
(1)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你想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
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960÷2=480(包)480÷4=120(盒)
(3)引出连除算式后,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结合分布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960÷2÷4
(4)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960÷(2×4)(5)教师小结 2.解决第二教学红点:
一堆梨糕有320片,另一堆有520片,4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请学生列式,独立算出结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要求学生能说出自己的分析思路,逐步训练学生有条理的分析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拓展应用,课外延伸。1.自主练习1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2
(1)指名读题,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做?
(3)指名说说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4)全班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3: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请学生明确题意:
510÷5÷2 639÷3+48 360÷(2×3)(910-485)÷5 436-360÷4 380÷(132-127)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课本提供的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思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知识。
四、回顾整理,总结本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有960个果冻,2个果冻装一包,4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1)960÷2=480(包)
480÷4=120(盒)(2)960÷2÷4(3)960÷(2×4)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掌握四则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叮当猫的带领下采访了果品包装车间,学会了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雄在家做什么呢?(课件展示:大雄在愁眉苦脸的做作业。)
原来,叮当猫给大雄出了三组闯关题,如果大雄都做对的话就带他坐“时光穿梭机”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果蔬会。
唉!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让我们做做好事,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设计意图]《叮当猫》是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之一,以其作为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并激起学生积极帮助别人的热情。
二、分层练习,合作探究
让我们一起看看叮当猫给大雄出了哪三组闯关题。
1、课件出示大雄做的第一组题:(1)380-360÷4 360÷(2×3)
=20÷4 =360÷=5 =72
(2)让我们一起看看,大雄做对了吗?错在哪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2、课件出示第二组题:自主练习4、5、10题(1)让我们一起小组合作帮助大雄过第二关,好吗?(2)小组合作,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注重让学生交流思想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件出示第三组题:自主练习8.11题
(1)同学们的小组合作非常有成效,让我们接着闯第三关。
(2)第8、11题,主要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题。学生先自己读题,充分了解图意后在解决问题。
(3)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利用“帮助大雄闯关”作为练习题的情景串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练习题的设计由浅入深,迎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拓展延伸
叮当猫想难住大雄的题目被我们三下两下就解决了,没想到我们同学这么聪明吧。瞧!叮当猫不服气了,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课件出示叮当猫与自主练习*12题)你们有办法解决这道题吗?(机动题目,可放在课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大雄在我们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去采访果蔬会了。在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大雄说吗?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进行正确地估算。
3、回顾倍的有关知识及对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4、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元旦快到了,老师决定在我们班里举行联欢会,同学们想一想,筹备联欢会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进行交流]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师:图中的小朋友为筹备联欢会做了哪些事情呢?请同学们帮忙整理一下。[学生在小组内按顺序整理] 活动二:教学左面板块
让学生先解决分组的问题:
(1)“60人做游戏,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2)如果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情况,进行开放性的练习,由此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活动三:教学上面的板块
师:215名学生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围坐8人,需要多少张桌子? 你能估计一下吗? 你会准确计算吗?
设计开放性问题:如果每张桌子坐3、4、5、6、、、、、、人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活动四:教学右面板块
师:观察右面的图,你都能发现哪些信息?小组内交流。你能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解决这些问题吗? [生合作探索。]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活动五:教学下面板块
师:你能说说计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吗?混合运算时要怎样呢?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
(二)连除和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出示情景图,提出问题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互相交流。
师抽生交流并板演:犁糕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尝试解决,并交流]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的做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写法。
生1:520÷4=130(包)320÷4=80(包)138+80=210(包)
生2:(520+320)÷4=
师:你能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吗?
师:你能总结出有括号的先加再除的混合的运算顺序吗? 生答。
师:请同学们解决下面的问题。360÷(2X3)380÷(132-127)活动三:练一练
第4、5、10题: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交流时注重让学生说清分析思路和策略,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不用计算,能够正确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运用的能力。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出商的位数。教学难点
不用计算,能够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0~9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提高技能。口算下面各题: 80÷2= 200÷5=
84÷2=
4×6=
100÷2=
5600÷8= 58-54=
20-18= 2800÷7=
17÷2=
2400÷6=
63÷3=
60÷8=
6300÷9=
二、加强比较,得出结论。
1.提问: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做笔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使学生明确:笔算除法时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2.想一想: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所得的商一定是两位数吗?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3.出示黑板上的两组题。第一组:156÷3=
第二组:565÷5= 434÷8= 863÷7=
(1)指名在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集体订正,指名说出计算过程。第一组: 156÷3=52 434÷8=54„„2
第二组: 565÷5=113
863÷7=123„„2
(3)观察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4)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这两组算式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是所得的商的位数不同。第一组所得的商都是两位数,第二组所得的商都是三位数。
由于第一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所以所得的商是两位数。而第二组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和除数相等或者比除数大,所以得到的商是三位数。
(5)思考:商的位数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使学生明确商的位数与被除数有关系。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6)小结: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看被除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与除数相等或比除数大,那么高的位数就与被除数的位数相等。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一位。
三、应用结论,解决问题。
1.不用计算,直接说出下面各题商是几位数。
2.数学游戏。拿出0~9的数字卡片,任意抽出4张编成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试题,并判断商是几位数,看谁编得快,判断也快。同桌两个同学完成。一人说题,另一个人判断。每人最少说3道。3.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5÷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几?()97÷9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几?()810÷9的商是三位数,(四、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P15第2题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P7—1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里能填几?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有合理地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与生活应用中的联系,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说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综合练习: P16 第7题 师:今天是星期几?
再过20天是星期几?(学生只要方法合理都可以)师;再过30天、50天呢
2、第8题
指名读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说解题思路
3、第9题
学生先估算,再计算。引导学生用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 最后说一说还有哪些方法估计一代大豆的粒数
4、第10题:
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思考:应怎样学找图中的隐藏信息?
5、第11题
小组讨论,寻找规律。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十二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回顾整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计算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巩固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梳理知识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3个书柜能放得下吗?(2)小强修补了多少本书?(3)平均每小时贴多少本标签?(4)520本书需要打多少包? ······
3、梳理知识,回顾整理
大家提出的问题很好,我们可以用这一单元的知识解决。在解决前我们先想一想,在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自由回答,是相机板书
小组内交流汇报。
二、解决问题,培养能力
1、生独立解决
2、小组交流评价 重点说说解题思路
3、鼓励多种方法解决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你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以涂一涂“丰收园”里的苹果。于集联校三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对称
课型:新授
主备人:刘红梅
集体备课人:冯焕香 李士栋 翟静 姚书磊 刘红梅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很快的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2、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界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其特征。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我给大家带来几幅自己剪的图片,(展示图片)好看吗?这些图片就是利用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剪出来的,你想不想也剪几幅自己喜欢的图片?下面将要给大家欣赏的图形中都含有这些新知识。片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民俗节上的图片吧,请同学
翻开课本19页,(板书:热闹的民俗节)介绍图片:建筑类、京剧脸谱、民间艺术、民间杂技。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感觉这些图形怎么样? 让学生自由说。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进一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好吗?仔细阅读课本20页,并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好,开始。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的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么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板书:重合 对称)
谈话: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图形,你来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杯子图形)学生回答。(是或不是)让同学来验证一下,对折。
谈话: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出示另一个对称图形)这个图形也重合了,这两种重合不一样吗?
学生会认为都重合了,一种是部分重合,一种是全部重合。
谈话:这些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
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老师也想折一折,(另折一折痕)这两条折痕有什么不同吗?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叫它对称轴。(板书:对称轴)有对称轴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一般用虚线画出来。
谈话:现在你们知道老师是用什么知识剪出这些图片的吧?(对称)让我们再来欣赏前面的图片,它们为什么这么美呢?就是因为它们是对称图形,有对称的美。(板书:
对称)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知道大家弄懂了什么是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下面检验一下看谁最棒!自主练习1.先自己思考,再交流想法。
自主练习2.组内讨论,共同判断。并做出对称动作。体订正。
四、综合实践。
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来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学生找。
五、课堂拓展。
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请翻到23页,第5题。为什么老虎跳到水里去了?你能编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并找出图中的对称。
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白白丢掉了性命。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我们有用处。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
课型:新授
主备人:李士栋
集体备课人:冯焕香 李士栋 翟静 姚书磊 刘红梅
第三单元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个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的难点是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定位。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15课时
信息窗1 美丽的街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初步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吗?(出示信息窗)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二、新授:
1、师: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学生说问题,教师板书,信息:
1、市府大楼门前有气球,左面的气球团有22串,每串30个。右面的气球团有20串,每串40个。
2、这条街上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
3、新闻大厦有20层,每层有24间。
4、市府办公大楼有21层,每层有32间。问题:
1、右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
2、左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
3、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4、市府办公大楼有多少间办公室?
5、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
2、教学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要想知道右面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需要哪些条件?怎样列出乘法算式? 交流算式:40×20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呢?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都应给与肯定。教师介绍自己的方法: 先不管0,把0放一边,看看除去0以外,还剩下什么数字,用剩下的数字相乘,然后看
有几个0,在得数后面添0。
3、教学第二个问题:左边的气球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先让学生估一估,了解大致的结果范围,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交流算法: 可能有:22×3=66,22×30=660 22×10=220 220×3=660 2×30=60 20×30=600
4、解决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集体订正,这里先不强调竖式的写法,留到下一节课进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四、总结全课,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并强调,美丽的街景需要大家的集体努力,好好保护美丽才能长久,渗透环保意识。
五、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还估算了这条街上灯的数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要估一估,更要认真地去算一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第3个红点,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谈话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观看情境图,回顾其中所需的信息,并口答出算式。)
2、估算:结果是多少?
3、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23×12=?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学生的算法可能有: 算法一:23×10=230 23×2=46 230+46=276 算法二:12×20=240 12×3=36 240+36=276
也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计算。重点引导笔算的方法。
谈话引导:刚才大家利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23×12的准确结果,但大家用的方法仍然是口算。你能不能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23×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二)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
此题以巩固练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反馈。
(三)教学教学第25页第1个绿点,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 算出积。
2、在交流中比较算法,体会24×20的积只要在24×2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并把这种思考写成比较简便的竖式。
3、指出:竖式标的一条虚线指出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先写虚线左边的24×2得48,再写虚线右边的一个“0”,积是480。4
× 2 0 8 0
三、巩固练习。
1、选择自主练习中的笔算题目,巩固笔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
3、估算: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言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想法。)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及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能够
初步有条理的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3.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 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课型:练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提问题
二、新授:
1、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一共有多少盏灯这个问题好吗?大家独立思考,观察要解决的问题与前面有什么异同?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研究。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案:(1)23×10=230(2)12×20=240(3)23×2=46(4)23×3=69(5)12≈10 23×2=46 12×3=36 46×6=276 69×4=276 23×10=230 230+46=276 240+36=276 师: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但所用的方法都是口算的方法。能否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列竖式计算呢?同学们自己先试一试,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师:比较同学们所列竖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列竖式计算呢? 学生先自己进行整理,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计算方法。
2、再来解决“市府大楼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重点强调竖式的过程,注意对位。并且让学生重点理解第二部分积的写法。
3、师:昨天我们做的24×20的竖式应该怎样写?自己试一下。重点引导学生找找简便写法。
三、课堂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3题,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800棵树苗够吗”这一问题,需要计算“种21行树用多少棵树苗”,再与800棵进行比较,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
2、第五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3、以比赛的形式完成第6题,集体订正。
4、第7题是一道填表题,呈现的是一份海洋小学三年级校服订购单。练习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的意思,再来估一估各种型号校服的总价可能是多少,然后计算出得数并填表。
5、第9题呈现的是养蜂人放养蜜蜂的情境,是一道应用整十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画面,了解图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再解答第一个小问题,然后自己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6、作业:完成自主练习的第4、8题。
四、作业: 课后反思:
信息窗2 漂亮的街心花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与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成功与体验。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美,领悟到美的环境要靠大家的努力。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节日期间,街心花园装扮的异常美丽,请你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找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发现那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吧。
二、新授:
1、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共有多少盆花?一共有多少个喷头?一共有多少盆花?这些灯泡够吗?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2、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保护环境花坛里一共有多少盆花?你想怎么做呢?(生自己解决,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棒,你们想不想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有什么发现?
小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得到的积没有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验算乘法。
3、师: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美化家园一共用了多少盆花?老师想把这个问题稍微变
化一下,问美化家园花坛大约用了多少盆花?大家能看出这两个问题的不同之处吗? 学生寻找不同,小结:因为用了“大约”,所以要用估算。学生的估算方法可以不同,只要能说明自己的方法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1题,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大约得数,然后进行准确计算。
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学生读题,弄懂题目意思。关键是要明白从现在算起到2050年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推算时间,简单的方法是用靠后的年份减去靠前的年份得出的就是中间经过了多少年。明白这一点后再让学生做题。
四、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观看了城市街心花坛的美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二、探究新知
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还剩30根这样的灯柱没安装,这些灯泡够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要解决“装30根这样的灯柱,够吗?”
2、引导学生找出所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用分步,也可能用综合算式。算式如下:
① 30×6= 180(个)② 15×12=180(个)
15×12=180(个)180÷6=30(根)
③ 15×12÷6 = 180÷6 = 30
4、小组交流。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算理。
5、全班汇报。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算法。
6、教师小结。这一问题,可以用一共买了多少个灯泡与装30根灯柱需要的灯泡数进行比较;也可以算一共买的灯泡数能装多少根灯柱与30根灯柱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3
先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再问“要批发25件1000元够吗?”小组交流讨论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时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及解题思路。
2、3、第7题呈现的是汽车运载苹果的情境,是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地分析解决,在组织学生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该题可以先求出两辆车一共运了多少千克,再求平均一辆车运多少千克;也可以先求平均每辆车运多少箱,再求运了多少千克。
第8题呈现的是学校运动会入场彩排的情境。
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了花束队、鼓号队和彩旗队的列数及每列的人数。练习时,让学生先说说本校运动会上入场或平日做操站队等情况,再出示该画面,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要想知道调整后每列的人数或排成的列数,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进行交流,重点说说解题的思路。
5、“聪明小屋”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可让学生先用列举法把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再引导
学生发现规律,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培养思维的有序性。该题共有8种情况:飞机—汽车—飞机;飞机—汽车—火车;飞机—火车—飞机;飞机—火车—火车;轮船—汽车—飞机;轮船—汽车—火车;轮船—火车—飞机;轮船—火车—火车。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课后反思:
信息窗3:壮丽的观光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相关问题,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充分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利用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到美丽的街心花坛游玩了,大家玩得很开心。这节课我们继续到观光塔游玩观光。
出示信息窗3观光塔的挂图,请同学们观察。
师:这节课我们将在观光的过程中解决观光塔带给我们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壮丽的观光塔
二、自主探索,体验情感 活动一:
1、带领同学们参观观光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上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汇报交流:(1)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2)买6张票,100元够吗?
(3)6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大约是多少辆?
3、这节课我们只解决第1个问题,第2、3个问题我们放入问题口袋里,以后再解决。活动二:
1、教师: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参观?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交流,教师板书:28×39
3、教师:28×39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在再小组内交流解决。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情况。
4、小组选代表交流想法和算法。学生可能有如下计算方法:(1)28×40=1120(人)1120-28=1092(人)(2)列竖式计算: 2 8 ×3 9
5、请列竖式的三名同学到黑板板演竖式的计算过程,针对学生列竖式时出现的错误,学生讨论错因,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活动三:
学生整理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体会用这两中方法可以进行乘法的演算。
三、多层练习,深化提高
1、自主练习第1题,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3、出示投影第4题,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使学生体会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求出精确的数字,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
4、数学游戏:火眼金睛辨对错,看哪组能很快找出竖式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
四、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五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运用乘除混合运算的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2、积极参与共同探讨问题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参观了壮丽的观光塔,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想一想,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学生观看情景图,回顾提出的问题。
二、独立尝试,合作探究
1、教师:这节课我们来解决我们前面提出的:买6张票,100元够吗这个问题好吗?
2、请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使学生明确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也可以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4、小组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
5、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都可。
6、尝试练习:刚才我们想了几种办法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问题,下面请大家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自主练习6。
三、应用知识,巩固深化
1、出示投影:毛衣编织车间加工毛衣的情况,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每天加工的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之间的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学生计算填表,解决问题,集体交流。
2、小组比赛: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出示投影:计算面食店卖出食品个数和钱数的题目。先请学生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
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再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出示投影,根据8×8=64,7×9=63;14×14=196,13×15=195。
观察寻找这两组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后两组题:25×25=□,24×26=□;48×48=□,47×49=□。完成后,请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五、总结体验
1、今天大家学得愉快吗?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这些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继续复习巩固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教学课型:练习课。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总结作业:表扬作业完成认真的同学,讲解错题,强调重点。
二、巩固练习:师黑板上出几道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完,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对。集体交流订正,总结。
三、新课:
1、完成自主练习4,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题目可以估算,不必算出准确的得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2、完成自主练习5火眼金睛辨对错,让学生仔细观察题目,找出题目中的错误,让学生回答,然后把错题改对。全班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自主练习6,指名读题,理解题目意思。要求5天应付多少钱,可以先求出什么?学生回答后做题,然后订正。
4、完成自主练习7,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每天加工毛衣件数,加工天数,加工总件数的关系,渗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的数量关系。然后在计算填表,解决问题。
5、完成自主练习9,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计算解决。
5、完成自主练习10,首先让学生弄懂题目意思,找出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及要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求从北京到上海全长大约多少,先求什么?学生回答出先求出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然后再求出14小时行使多少千米,就求出了从北京到上海的全长。
6、完成自主练习11,先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品牌的花生油,弄清楚各自的升数和钱数,然后再独立的解决下面的问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学生必要的提示,说明第一小题的答案是第二小题所必须的条件。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要注重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通过解决前两个问题,可对第三个问题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比较两种花生油平均每升的钱数做出判断。
7、完成自主练习12,引导学生先观察前两组题,寻找每组两个算式中因数与积的特点,发现规律,再运用规律解决后面两组题。完成练习后,可以让学生按规律举出另外的题目。
四、总结:表扬表现积极的同学,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五、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信息窗4:多彩的街道夜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简单乘除混合运算。
3、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5、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习比较复杂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旅游景点—观光塔,同学们去过观光塔吗?在那里你见到过什么?
二、新课: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
2、教学第一个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观光塔?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两个条件? 学生回答:电梯限乘28人,今天运送了39批乘客。
解释什么叫限乘。学生列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学生汇报交流:
1、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39看作40,即39≈40,40×28=1120,所以 28×39≈1120人。
2、可以用笔算的方法。2 8 × 3 9
3、可以看作今天运送了40批乘客,先求出40批乘客有多少人,然后减去1批乘客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今天上观光塔的人数。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28×40=1120人,1120-28=1092人。师小结,只要方法合理,都予以表扬。重点强调比算的算法和算理。
4、教学第二个问题:两张票30元,买6张票,100元够吗?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教师提示:要想知道买6张票,100元够吗,先要求出什么? 学生回答,先要知道买1张票多少钱?
问:一张票多少钱,怎么求?根据哪个条件来求? 学生列算式解答,找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做。问: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做?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可能是:先求出6张票是2张票的几倍,然后再求需要多少钱,做后和100比较大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5、师出几道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总结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巩固运算。
三、课堂练习:
1、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做题,找4名同学到黑板做,重点说说比算的算法和算理。
2、自主练习2,指名读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进行解答,交流后集体订正。重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拓展延伸:
师问: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答:平均每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辆大约有93辆,12分钟经过这个路口的车辆共有多少呢?
指名回答,交流自己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式解答。
五、总结:
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强调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比算题时,每一部分积应该怎样书写,弄懂算理。
六、布置作业:自主练习3。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整十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
2、复习巩固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及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挂图,学生观看画面,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课: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这条街上同样的广告灯有29个,一个广告灯一天的租金是45元。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 2、48根灯条,每根灯条上有71个灯泡,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3、5棵圣诞树用了75米彩线,用400米彩线装饰剩下的25棵 圣诞树,够吗?
4、甲种车限乘25人,乙种车限乘8人。租4辆甲种车正好,如果租乙种车,需要几辆? 学生根据问题独立思考列式解答,然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集体交流,总结。
解决第一个问题:重点让学生说出要求29个广告灯4天的租金是多少,先求29个广告灯1天的租金是多少,列出算式。
解决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集体订正。
解决第三个问题:先求出一棵圣诞树用了多少米彩线,然后求出25棵圣诞树需要多少米彩线,最后与400米比较。
解决第四个问题:先求出4辆甲种车可以做多少人,然后在求出同样的人数租用 乙种车
需要几辆车?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1,教师看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训练口算能力,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2、完成自主练习2,先用竖式计算,然后连线。
四、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目。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第3题,让学生自己读题,明白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第4题,练习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计算填表。
3、完成第5题,是一道综合运用乘除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然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要想求出少年宫有多远,需要先知道小林平均每分钟走多远,要想知道小林平均每分钟走多远,需要借助第1小题的答案和9分钟来解决。
4、完成第6题,让学生自己看表格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完成第8题,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清画面中提供的各种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独立解答,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6、完成第9题,让学生自己看题自己做,提高学生解答文字题的能力。
7、完成第10题,让学生自己通过看图来找到解题需要的条件,然后自己解决问题,集体订正,重点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8、作业: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
完成自主练习的题目。
1、完成11题,这是一道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解决,集体订正。
2、完成12题,这道题渗透了乘法的交换律,练习时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是怎样算的。
3、完成13题,让学生回忆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独立完成表格。
4、完成14题,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明白要想求出问题需要先知道什么,这是混合运算的题目。
5、完成15题,引导学生自己读题自己解决,注意做题的准确性。
6、完成16题,是比较简单的混合运算,让学生明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自己完成。
7、完成17题,是一道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先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教师的楼层数与楼梯层数的关系,然后解决。
8、完成“我学会了吗”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小组和班内进行交流并进行集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回顾与反思,总结自己学习本单元的表现和主要收获。
9、作业: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篇:青岛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第1课 小小名片设计师 一.探究学习
1.观察Word2010界面,了解各区域的功能。
2.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一张班级名片,并在Word 2010中输入名片内容。
3.保存班级名片内容,退出Word 2010.二.教学重难点
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一张班级名片,并在Word 2010中输入名片内容。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我们要为班级设计一张班级名片,出示一张制作好的班级名片。
2.要点点击
初识Word2010 启动Word 2010 学生用两种方式启动Word2010 认识Word2010界面
学生指着Word2010 说一说各个部分的名称 交流分享:你还只带那些启动Word2010的方法?
制作班级名片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5页,观看班级名片。问:班级名片包括哪些内容?
学习课本“输入文字的步骤”,完成班级名片。保存文档并退出Word2010 交流分享:小组内分享班级名片,评一评。
3.总结
制作“青青的自我介绍”。
第2课
我是班级小编辑 一.探究学习
1.在Word2010中打开《班级名片》文档。2.在《班级名片》文档中添加新内容。
3.删除《班级名片》文档中的文字“三年级一班”。二.教学重难点
在《班级名片》中添加和删除内容。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在输入班级名片内容中的错误怎么修改?
2.要点点击
添加名片内容 打开文档
学生学会在空白文档中打开《班级名片》。添加新内容
问:你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如何在Word2010中输入文字吗?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13页,学习给文档添加新内容。组长检查。学生演示。教师评价。
交流分享:完成14页的连线题。
删除名片内容
问:发现多余的文字该怎么办? 学生: 先选中,再删除就可以啦!学生学习选中文字的方法。
学生学习使用删除键Backspace和Delete。组长检查。学生演示。
交流分享:选中一段文字的方法是什么? 实践应用:修改“青青的自我介绍”。
3.总结
评价自己的表现吧!
第3课
你好,漂亮的文字!一.探究学习
1.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2.设置文字的文办效果。二.教学重难点
设置美化文字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学习漂亮文字的设计方法。
2.要点点击
文字“变变变”
学生打开信息技术课本21页,学习设置文字。组长检查。学生台前演示。教师指导。
交流分享:试一试“浮动工具栏”。
文字魔法秀
师:我们还可以给文字设置更多艺术效果。学生找到文本效果按钮,给文字设置。设置“自定义文本效果”。学生独立完成,组长检查。学生台前演示。
学生小组内交流分享,互评。实践应用:修饰《青青的自我介绍》。
3.总结
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评价一下。
第4课
“我爱我班”名片展 一.探究学习
1.设置《班级名片》文档的纸张大小、方向,页边距和分栏。
2.设置班级名片文档的页面边距。3.为文字添加底纹效果。二.教学重难点
为《班级名片》设置版式内容。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文字设置好了,我想给它加一个边框,该怎么办呢?2.要点点击
名片页面我来定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29页,完成设置。学生独立完成设置。组长检查。教师单独指导。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分享:你还用到了哪些操作?
给名片“穿新衣”
学习31-32页,完成设置。
组长监督检查组员完成,教师指导。实践应用:设置《青青的自我介绍》。
3.总结
你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给自己打打分。
第5课 “红领巾”伴我同行 一.探究学习1.2.3.打开演示文稿《红领巾伴我同行》。在幻灯片中添加文字。修饰幻灯片中的文字。
二.教学重难点
给幻灯片添加和修饰文字。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什么事演示文稿?
2.要点点击
走进PPT 引导学生打开一个演示文稿,认识PPT2010 的界面。让学生学会放映演示文稿。问:如何切换到下一张呢?
小锦囊:放映演示文稿的不同方法。交流分享:
比较教学 PPT2010和Word2010 有什么不同?交流一下。
“今天我入队了!”
问:怎样在文本框中添加文字? 学生认识文本框。学生添加文字。学生修饰文字。组长检查。
交流分享:完成提问41页的填空。
实践应用:打开“班级档案”文件夹,放映演示文稿《红领巾在行动》。
3.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技能提高了,评一评。
第6课
小达人闪亮登场 一.探究学习
1.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2.修饰文本框的大小和位置。二.教学重难点
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怎样在空白的文本框中写入文字? 2.要点点击 添加文本框
问:你还记得上节课中我们使用过的文本框吗?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45页,学习文本框和插入文字。学生独立完成,组长检查。教师指导。学生演示。
交流分享:完成46页的填空与选择。
修改文本框
引导:调整了文本框的格式后,文字变成了两行,该怎么调整呢?
学生独立完成调整,观察文本框的不同变化。小锦囊:文本框控制柄可以旋转文本框的方向。交流分享:完成提问47页的填空。
实践应用:在《班级名片》中插入文本框,输入文字。
3.总结
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
第7课
图表展本领 一.探究学习
1.在《班级名片》文档中插入图片。2.设计图片的位置。二.教学重难点
在《班级名片》文档中插入图片。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怎么在Word2010文档中的合适位置插入图片呢?
2.要点点击
图文并茂
引导:插入图片要经过两步,是什么? 学习信息技术课本50页,插入图片。组长检查
交流分享:我们还可以用那些方法插入图片?
图片文字“斗转星移”
引导:插入图片后,图片和文字重叠,该怎么办? 学生看书52页,调整图片位置。组长检查。教师指导。
问:你能帮助我调整图片大小吗?
交流分享:如果图片太大,我们可以怎么做? 实践应用:在PPT2010中,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片。
3.总结
保存演示文稿,并和同学交流不同的做法。
第8课
秀出个性的名片 一.探究学习1.新建演示文稿。
2.在幻灯片中添加Word 文档中的文字。二.教学重难点
在PPT中添加Word文档中的文字。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问:我可以吧Word2010中制作的班级名片,添加到演示文档中展示吗? 2.要点点击 新建PPT班级名片 新建一个PPT演示文稿。给演示文稿添加内容。
小锦囊:点击“开始”选项卡,“新建幻灯片”。
给文字“搬家”
引导:将Word2010中《班级名片》文档的内容添加到PPT2010中,需要两个命令。
学生看信息技术课本57页,完成“搬家”。
师:可以插入多张“新建幻灯片”。
小锦囊:选择“粘贴格式”。交流分享:完成58页填空提问检查。
实践应用:快捷“复制和粘贴”的方法。
3.总结
完成班级名片的搬家了,给自己打打分吧!
第9课 网络慢游 一.探究学习1.2.打开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中输入网址,浏览网站。
二.教学重难点
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中浏览网站。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你知道我们在哪里能浏览网络信息吗?
2.要点点击
打开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学生用三种方法打开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学生演示。
交流分享:你还知道哪些浏览器?
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浏览网站
初识浏览器,说一说浏览器界面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网址。浏览青岛教育网。
交流分享:如何关闭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实践应用: 浏览学校网站。浏览喜欢的网站。
3.总结
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吧!
第10课
浏览网页小能手 一.探究学习
1.为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设置主页。2.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收藏夹。
3.学习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常用快捷按钮的使用。二.教学重难点
使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想不想打开浏览器就看到自己喜欢的网页?
2.要点点击
设置与打开主页
问:把学校的网址设置成主页要分为几步? 学生学习课本68页,完成设置。重新打开主页,检验自己的工作成果。交流分享:
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选项卡中,“使用默认值”和“使用新选项卡”分别有什么作用?
收藏与打开网址
问:怎样把喜欢的网页的网址放在收藏夹里? 学生学习并完成操作。打开验证,自己收藏的网址。交流分享:如何分类收藏?
使用浏览器按钮
学生试一试浏览器按钮的不同用途。打开信息技术课本71页。
交流分享:同为相互提问,按钮的作用打PK。实践应用:学习的三个内容做一做。
3.总结
学习浏览器快捷键。评一评谁用的熟练。
第11课 网络神探 一.教学目标 1.2.认识搜索引擎,通过关键字查找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图片。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使用搜索引擎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怎样快速的找到需要的资料呢? 让我们看看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吧!2.新授 搜索引擎
目标1:认识搜索引擎,通过关键字查找信息。介绍搜索引擎的用途。
打开百度网,认识百度搜索引擎。怎么搜索关键字? 学生学习使用关键字。试一试:搜索多个词。
教师及时给与关心,上网搜索应注意的四个问题。交流分享:《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搜索图片 目标2: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图片。
掌握了关键字搜索的方法,快去搜索“青岛景点的图片”,欣赏一下吧!
交流分享:动手试一试“百度识图”功能,相互交流。
拓展延伸:搜索内容分类,青岛的海洋资源和中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3.总结
展示自己的搜索成果,相互评价。
第12课
随心所欲的文本框 一.教学目标
1.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2.移动、修饰文本框。二.教学重难点 在文档中插入文本框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文本框有什么作用?
它能随意调整蚊子块的位置。2.新授 插入文本框 完成教学目标1.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本P79页。
插入一个文本框,并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美丽青岛)。组长检查完成情况。交流分享:思考两个问题。(1)怎样绘制竖排文本框?(2)你能调节文本框的大小吗?
移动、修饰文本框
要点:文本框设置形状格式。学生学习并掌握修饰文本框的两种方法。结对检查掌握情况。
交流分享:快去把文本框里的文字修饰一下吧!
实践应用
试着做P83页三个题目,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3.总结
通过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第13课
网上寻宝
(一)一.教学目标
保存网页中的文字和图片 二.教学重难点 保存粘贴文字和图片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网上的好的文字和图片适合板报,怎样把它们 保存下来? 2.新授
保存网页中的文字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P85页。上网搜索文字并保存。组长检查保存的文字。
交流分享:组员谈谈粘贴选项的其他两个按钮分别有什么作用。
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上网搜索图片并保存。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分享:图片插入在文档里的文本框。
实践应用 做一做。
3.总结
评价一下自己的成就吧!
第14课
网上寻宝
(二)一.教学目标 1.下载网络上的音乐 2.下载网络上的软件 二.教学重难点 下载音乐和软件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网络上的音乐和软件我们也可以下载。2.新授 下载音乐 完成教学目标1。
打开信息技术课本,上网搜索音乐并下载。组长验收下载成果。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分享: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
下载软件 完成教学目标2.学生上网搜索软件并下载。把QQ下载到电脑上。组长检查。交流分享:把下载的QQ安装在电脑上。
实践应用
用下载软件下载一首音乐。
3.总结
分享学习的收获。
第15课
电子板报 一.教学目标
1.下载网络上的是拼。
2.吧网上获取的资料放入电子板报。二.教学重难点
下载的资料加入电子板报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用资料制作漂亮的电子板报 2.新授
保存网页中的视频。完成教学目标1.介绍硕鼠视频下载软件。用硕鼠下载搜狐视频。组长监督完成任务。
小锦囊:硕鼠可以下载支持的视频网。交流分享:对比教学。视频和音乐保存有什么不同?
在PPT2010文档中插入视频 完成教学目标2.把从网站上下载的视频插入PPT2010文档中。学生演示。
调整视频文件的位置和大小。交流分享:你是怎么完成的?
3.总结
讲你的电子板报打打分。
第16课
要春游啦 一.教学目标
网上搜索天气和出行路线 二.教学重难点
网上搜索天气和出行路线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春天来了,想去旅游吗? 我觉得应准备天气和地图。2.新授 搜索天气
使用百度搜索,独立查询青岛天气。
交流分享:你最多能搜索未来多少天的天气?
搜索出行路线
学习课本,在百度网查询地图。查目的地为青岛五四广场的地图。交流分享:出行路线搜索工具还有哪些? 实践应用
快去搜索你想去的地方吧!
3.总结 为自己打打分,你的收获有什么?
第四篇: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小车的运动
教科书说明: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都有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指导学生体验证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课前准备: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秒表、小桥模型、测力计、钩码
‚我们的表现‛表格、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戏导入(1)组织游戏
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臵。
师生交流游戏规则。注意安全。(2)交流反思:
谈话:你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使劲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
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臵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2.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推和拉都是力
(1)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教师主要针对推、拉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物体受力后怎样运动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以鼓励性的语言,引导者的身份适时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使活动的开展更加地有效。
全班交流。
教师谈话: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介绍给大家?(2)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
谈话:大家的讨论结果只是大家的猜想,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谈话: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在动手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与原来的猜想一致吗?
学生汇报交流。汇报时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总结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讲清楚:他们的发现与推理、拉力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学生在汇报结束后自己总结各组发现的相同之处,即上述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被施加了推力和拉力。
活动二:我们来玩小车(1)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
提出问题:小车运动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学生预测:
教师谈话:小车在受到推力和拉力时会运动起来,那么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呢?我们不妨预测一下。
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但是这些专题我们不可能都研究,我们要选择一下。
设计探究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把钩码当成小车的拉力,改变小车所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小车受到不同的拉力,测量通过相同的
距离时所用的时间。给学生树立控制变量的思想。
‚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因素‛实验记录 我的实验记录
学生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我们的发现
拉力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拉力越小,物体运动越慢。(2)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 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谈话:我们现在都是小司机了,能驾驶好你的车吗?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看谁的小车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障碍物。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小组先讨论游戏规则。
学生制定游戏规则。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教师交待‚这个游戏可以重复做,关键要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可以做小车过山洞,小车过桥等让学生明确力是有方向的。
‚小司机‛游戏活动记录 游戏规则 我们的做法 我们的发现
学生交流游戏中的发现。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部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记录。
全班交流。体会推力和拉力都是有方向的,以及要有力的作用点。关门时作用点的不同,所需要的力就不同。
活动三推力和拉力在生活应用
(1)谈话: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推力和拉力?
(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小结:播放搜集到的生活中推力拉力应用的录像。
谈话: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观看了老师带来的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自由活动
1.‚比一比谁的力气大‛
谈话:拉力和推力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他们 的存在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增添了我们的乐趣,下面我们来做个‚比一比谁的力气大‛的游戏。学生分两组进行‚拔河比赛‛。
2.活动评价:
这节课你有哪些发现? 拓展活动
讲述:力就在我们的身边,除这节我们接触到的推力和拉力外,还有那些种类的力呢?我们把一辆小车放到斜坡上,他会自己向下跑,是谁让它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还是推力和拉力吗?如果你有兴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震惊世界‛的超大秘密!
板书设计:
小车的运动 推力
}运动 拉力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教后反思:
2.玩滑梯的启示
教科书说明:
摩擦力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摩擦力有关?摩擦力与我们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等问题,都是学生很少思考和探究过的。本课以学生玩滑梯等典型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摩擦力的科学规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作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有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做好探究实验记录。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力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活动准备:木块、直尺、木板、线等 活动过程
导入:谈话:同学们玩过滑梯吗?找同学说说玩滑梯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生:
可结合学生说的用手相互摩擦等让学生体会摩擦生热,以及冬天晚上脱衣服时可看见电火花、梳头时梳子吸引头发等了解摩擦产生静电。
滑梯中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玩滑梯里面的科学。
活动一:探究摩擦力的存在
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摩擦力的活动和游戏,如:拉动蹲在木块上的同学、在桌面上推拉文具盒等,从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大小及方向等有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讨论、描述什么是摩擦力,明确‚当我们在桌面或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就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桌面或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活动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怎样使木块滑的快?小组讨论后进行实验。小组交流,使学生明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都有哪些。实验方案:①把两块相同的木块放在光滑程度不同的两板上,用测力计拉动,比较它们需要的力的大小。
②把两块重量不同其他相同的材料放在同样光滑的板上,用测力计拉动,比较测力计上数字的大小。
总结: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被拉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被拉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两个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两个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活动三: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参照书上的图片,了解人们有效利用摩擦力的实例(鞋、轮胎上有凸凹的花纹,结冰的路上撒上煤渣,防止打滑。铁钉固定在墙上靠的是摩擦,自行车刹车,汽车火车制动靠的同样是摩擦。),以及人们克服摩擦力的做法(滑冰在光滑的、摩擦力较小的冰上等),并进一步理解这些克服摩擦力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交流,认识到人们要尽可能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学生全面认识到摩擦力的利与弊。
拓展活动:
谈话:生活中那些地方还用到摩擦力?课后我们同学去观察、寻找,然后用你了解的知识改善生活。
板书设计:
玩滑梯的启示 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有关因素:
物体的轻重、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教后反思:
本课在教学中比较顺利,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玩滑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亲身感受推或拉物体时感到费力了,对摩擦力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在游戏中对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想的很多,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实验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关于摩擦力的各种生活现象深刻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同时增大有利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3.跷跷板
教科书说明
本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天平是生产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测量仪器,学生对它有一定的好奇心与操作的欲望,继前面探究了‚跷跷板‛之后,学生在潜意识里对天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安排了认识天平、使用天平,制作简易天平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即使用自己制作的工具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3.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4.解天平的主要构造;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活动准备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天平。活动过程
谈话:跷跷板大家熟不熟悉?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玩跷跷板的感受?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师: 对于这种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 出示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1.论探究方案
(1)提出活动设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2)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学生汇报交流。2.行探究实验
以杠杆尺一边不同位臵放不同数量的钩码在另一端的不同位臵放数量不同的钩码数,学生实验。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
3.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找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
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活动四:认识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1.认识天平的结构
提出问题:天平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天平结构:指针、游码、镊子、托盘、底座、砝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天平,小组讨论天平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各部分的结构名称是什么?
师生交流
2.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1)教师介绍天平的正确调试、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注意:左物右码
(2)小组同学亲自动手操作、使用天平测量身边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从中感悟天平的平衡及结构原理。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矫正其中存在的问题,直到大部分同学能够正确使用天平。
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
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学生交流。
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例如蜡烛跷跷板等。
板书设计:
跷跷板
杠杆尺
平衡原理 物重
左右一样 底座、砝码
距离 注意:左物右码教后反思:
天平结构:指针、游码、镊子、托盘、9
4.弹簧中的学问
一、教科书说明
在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会产生要恢复原状的力,对跟他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对于弹性与弹力,学生虽然平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的道理并不很清楚,因此,本课将研究弹性和弹力的一些特点。本课按照‚游戏——问题——假设——体验——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弹性、弹力有一定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识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能够感知道物体的弹力;能发现生活中的弹力;会设计、制作弹力玩具。
2.愿意研究生活中的弹力,养成乐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3.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产生弹性。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各种弹性物体与材料,如娃娃跳、跳套球、弹簧拉力器、各种弹簧、夹子、泡沫塑料、气球、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等。
教师准备:搜集弹性器材;整理与弹力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资料。
四、活动过程: 教学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课下你们一定玩过许多有关弹簧的玩具,说一说你都玩过了那些与弹簧有关的玩具。
学生交流自己所玩的弹簧玩具。
2.师小结:同学们玩的弹簧玩具真有趣,(出示弹簧拉力器)老师这儿有一个弹簧拉力器,谁能把这个拉力器拉开?
小结:同学们玩的、说的,都与弹簧有关,关于弹簧,还有许多的游戏和问题等着我们探究呢!
探究过程:
活动一:玩弹簧游戏,认识弹力。1.学生玩与弹力有关的游戏。
教师谈话:各小组同学利用老师准备的弹簧玩具,进行游戏活动。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比一比那个小组在游戏中,发现、提出的问题多。
2.学生分组活动。3.活动小结及交流。
(1)各组代表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名称、玩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
(2)各小组同学根据交流,统一认识,然后选择喜欢的问题,有目的的实验、探究验证。
4.小结:
当压缩或拉长弹簧时,弹簧有一种要恢复原来形态的力,这就是弹力。
活动二:了解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1.师谈话 刚才,同学们通过探究,知道了什么是弹力,其实弹力有许多的应用,谁还能说出一些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如:气球、娃娃跳、跳套球、弹簧拉力器、各种弹簧、夹子、泡沫塑料、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等。
2.学生交流
3.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总结,并给学生补充关于弹力的录像。
自由活动
1.设计弹力玩具。
(1)谈话:同学们认识了弹力,并且知道了弹力在社过重的一些应用,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弹力玩具?比一比,那个小组同学的设计创意新颖。
(2)小组同设计活动。
(3)交流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给以相应的评价。2.自我评价 拓展活动
设计、制作‚从高处丢鸡蛋摔不破装臵‛。板书设计: 弹簧里的学问
弹簧等,压缩或拉伸时
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状的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教后反思:
这节课本身内容很少,但与生活息息相关,弹簧等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关于弹簧有很多小
实验,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没有分组实验,但在后面补充了一些弹簧在生活中应用了视频,学生对弹簧里的学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5.有趣的磁铁
教科书说明
磁铁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学生对磁铁有一定了解和认识,但对磁铁的一些性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本课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对磁铁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探究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磁性等性质,以及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游戏认识磁铁的磁性;发现生活中磁铁的应用;设计、制作磁铁玩具。
2.认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的结合,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3.知道磁铁的性质。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具盒、剪刀、蜡笔、纸板等。
教师准备:各种磁铁、大头针、曲别针、水槽等;收集、整理与磁铁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和磁铁在生活应用的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大家带来了不同形状的磁铁,这节课我们从认识磁铁的形状开始吧。谁先介绍自己的带来的磁铁?
各组展示、交流各种各种形状的磁铁。教师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和实物。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知道常见的磁铁有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方形磁铁等。
探究活动
活动一:玩磁铁游戏,感知磁铁的性质。1.学生交流玩磁铁的方法。
(1)谈话: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磁铁,交流一些你们玩磁铁的方法吧!
(2)学生交流。
(3)师生小结:同学们想到的玩法可真多!不过,在玩磁铁的时候要多观察,看有哪些新发现,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2.开展‚磁铁游戏‛活动
(1)启发、指导各组同学开展以下的磁铁游戏;‚给磁铁找朋友‛游戏,观察磁铁不能吸那些物体,可以吸那些物体。
总结出:磁铁能吸铁。
‚悬调磁铁‛游戏:把一个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另一个磁铁的两端分别去靠近它的一端,知道不同磁铁的两端有时会相互吸引,有时又会相互排斥。
两个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两个不同的磁极相互吸引。1.玩接链游戏‛‚两极对中间‛游戏:用磁铁的两端与中间分别去吸引图钉或铁圈,发现两端吸引的数量多,中间少,从而知道磁铁的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
2.玩看不见的磁力线‛游戏:将条形磁铁或蹄形磁铁放在一张纸的下面,把纸放平,轻轻地将铁屑撒在纸上,把纸抖一抖。观察纸上的铁屑有什么变化,形成的图案是直线还是曲线,这些显示完全围绕磁铁的吗,从而感知到磁力、磁力线、磁场的存在。
3.利用磁铁靠近收音机,倾听收音机的发音效果有什么变化。
磁铁对电磁波有影响。
4.一绳拴着磁铁中间,稍等片刻,看磁铁指向。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2)交流总结
教师在参与个组活动、听取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对学生发现的磁铁性质进行总结。
活动二:说一说,生活中那里用到了磁铁。1.利用资料卡或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司南。2.教师小结:通过探究,了解了磁铁的很多性质,而且知道了
‚司南‛作用,其实,磁铁在生产生活中有更广泛的应用,(播放有关磁铁应用的录像)
3.学生交流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磁铁在生活中正越来越到地被运用到各个方面。
我们做了许多与磁铁有关的游戏,探究除了磁铁许多性质,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磁铁?老师这里有一根缝衣针和一个磁铁,谁能把它做成小磁铁?
活动三:设计、制作磁铁玩具 1.作磁铁:
(1)学生根据资料卡说明,把缝衣针制作成小磁铁。(2)交流、展示。2.计、制作磁铁玩具。(1)制作指南针(2)制作小帆船 自由活动:
玩一玩我们制作的玩具 课堂评价:这节课我的收获? 板书设计:
有趣的磁铁 吸引铁等物体
磁铁 有两个磁极 N北极 S南极异极相互吸引,异极相互排斥 教后反思:
6.指南针
教学目标:
1.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能尝试制作指南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磁铁指示南北的性质做成的,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及用法。
3.验到科学技术能为人类服务,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指南针、条形磁铁、缝衣针、线、透明塑料小碗、剪刀、胶棒纸片
教学活动:
(一)教学引入
师:小明和小华去野外郊游,可是他们迷了路,怎么办呢?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
生:看大树,大树南边枝叶茂盛;看物体的影子;看高山上积雪的融化程度;用指南针〃〃〃〃〃〃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准确呢? 生:指南针 出示指南针。
师:这就是一个指南针,关于指南针你想知道什么? 生:指南针由哪些部分构成?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 怎样使用指南针? 〃〃〃〃〃〃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指南针的知识。
(二)探究活动
1.识指南针的构造及原理。(1)指导学生观察指南针。
思考:指南针由哪些部分构成?各部分是什么样的?(2)提问: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你认为与指南针的哪部分有关系?你还见过其他指南针吗?
(3)讲解:指南针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南针的种类很多,外观、构造不完全相同。但是,无论哪种指南针,都有两个基本的部分——磁针和刻度盘。磁针是一块小小的磁铁,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就是因为有这个小小的磁针。磁针的两极是尖的,漆着不同的颜色。被一个上
端是尖的支柱支撑着,能自由旋转。刻度盘上标有东、西、南、北,在这4个基本方向之间还有刻度,表示这4个基本方向之间还有更准确的方向。
2.解指南针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什么时候用到指南针? 生:
怎样使用指南针?
讲解:在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时,首先要把指南针放平,等指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出南北方向。转动底盘,使底盘上表示南、北的刻度线与指针重合,根据地盘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周围各种景物的方向了。
3.解指南针的历史。
讲述: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罗盘。
4.作简易指南针。
了解了以上这么多的知识后,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指南针呢?
根据课本的提示,分组进行实验制作。
(三)巩固应用
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确定周围物体的方位。板书设计:
指南针
磁铁能指示南北。
司南
底盘、磁针 教后反思:
7.认识太阳
教学目标
1.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了解太阳的基本概况;理解没有太阳,就没有生命。
2.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重关于太阳的科学依据,不迷信权威;能大胆想象太阳的概况,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关于太阳的图片,文字,录像资料。教学活动
一、师生游戏,教学导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红色的圆圈)大家猜猜看,老师画的是什么?
学生猜。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现在我在加上几笔呢?(沿圆的周围画八条短小的直线)学生回答。
师:对,这是太阳,它是我们的一个好朋友,你对它又了解多少呢?
(学生自由汇报一下自己的认识)
师:看来,大家对太阳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太阳,研究太阳。(板书:认识太阳)
二、交流资料,探讨新知
1.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实现资源共享。
师:哪个小组先来告诉大家你们所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学生发言。
学生所搜索的资料可能有重复的,汇报中学生相互补充,可以丰富知识,拓展知识面。
2.师将典型资料进行整理补充,以增强学生记忆,拓宽学生视野。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太阳的资料,想看吗? 边看课件边讲解。
(1)太阳的外观、银河系。
讲解:太阳是一个燃烧的旋转的高密度炙热气体球,它 的大部分气体是氢气,其次是氦气,每秒钟大约燃烧400万吨氢气,产生巨大的能量。
银河系从侧面看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扁饼形,正面看是旋涡形,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恒星,它的年龄大约有50亿岁了,估计寿命还有50亿年。
(2)太阳的结构
讲解:从结构上看,太阳可以分为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它的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内部温度大约是1500万℃。
(3)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其实并不黑,只不过是由于它的温度比周围的温度低,看起来显得有些黑些。
太阳表面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
日珥是突出在太阳外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像太阳突然长出的来的朱红色大耳朵。
(4)太阳的大小、体积、质量及与地球的比较。讲解:太阳的直径约为139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太阳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
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33万倍。
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较差,搜集的范围可能较窄。在学生已经掌握部分资料之后,教师将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起到归纳、概括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通过交流资料,汇报资料和资料补充三个环节,充分让学生了解太阳,认识太阳。
三、知识巩固,内容拓展。
师:通过大家的积极努力,我们对太阳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哪些知识让你印象最深呢?
(学生自由汇报。)
安排这个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对当堂课的内容加深印象,达到巩固认知的目的。
四、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太阳,谁知道太阳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自由汇报。)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是太阳给了我们生命。假设没有太阳,我们的世界又会怎么样呢?我们已经知道太阳还有50亿年的寿命,过了50亿年之后,人类该怎么办呢?
(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说一说,然后在全班汇报。)师: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秘密,比如为什么会发生日食?请大家在课下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让我们逐步揭开太阳神秘的面纱。
教后反思:
8、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1.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关系;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2.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影子形成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能将观察到得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3.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的应用于生活实际。
活动准备:
铅笔、手电筒、白纸 活动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同学们,当你每天沐浴着温暖阳光,在阳光下游戏的时候,是否发现身边有一位好朋友时刻伴随着你,猜一猜它是谁呢?
生:影子。
师:对于影子你知道哪些?说给大家听听。生: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太阳和影子真是一对好兄弟,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揭开它们的秘密。
二、通过游戏揭示产生影子的条件。1.影子游戏,发现问题。
师:什么情况下会有影子呢?让我们再来做一做,看一看。
(利用灯光、透明或不透明的卡片做投影游戏。做完之后,引导学生汇报发现。)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灯光越亮影子越黑。生2:卡片是透明的,影子很浅。
(教师随机用透明的物体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发现透明物体没有影子。)
生3:手离灯光近影子大,离得远影子小。生4:关上灯后什么都看不见了,没影子了。2.据实验,得出产生影子的两个条件:有光,有不透明 的物体。
第二课时:
一、探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1.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认为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向各是怎样变化的?
2.导学生猜想。
生1:一天中物体影子的的长短不一样,早晨跟傍晚可能会长一些。
生2:影子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3.定实验方案。
师:同学们的猜想都有一定的道理,那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呢?
(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汇报。
生:把铅笔立在白纸上,打开手电筒,从不同方向像太阳一样照射铅笔,观察影子是什么样的。
师总结:用手电筒在铅笔的一侧由低到高慢慢移动,观察铅笔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并画出影子。然后继续升至垂直方位,观察并画出铅笔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再继续由垂直处向侧下方慢慢移动,观察铅笔影子长短与方向并画下来。或者用手电筒先在铅笔正上方照射,再向两侧照射,分别观察记录并画出影子。
4.生实验
5.生汇报与交流。生:〃〃〃〃〃〃 6.得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并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因为太阳位臵的变化,会发生斜射与直射的变化。
二、探究太阳位臵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请同学们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说一说太阳位臵的变化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三、拓展活动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很大收获,请课下查阅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影子来计时的。
教后反思:
9.用太阳计时
教学目标
1.识日晷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2.用日晷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日晷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利用日晷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 教学过程
(一)铺垫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学生说出时间)‚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自由回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用太阳计时
(二)探究新知 认识古代计时器
1.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3.组请代表汇报
4.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1.初步认识日晷
a.介绍牛顿的故事(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了解其中的现象。)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臵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b.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2.探究日晷原理(1)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看到你手中的日晷你想知道些什么?研究些什么?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日晷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三)认识手掌日晷
1.原来认识和掌握大自然的规律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处。那么在没有日晷的时候你能利用这一原理计时吗?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臵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小结。让学生对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发现可以利用影子来计时.着重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这节课,是观察课,学生动手制作了简易的“日晷”,在校园里,观察影子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子和时间的关系。
教后反思:
10.制作计时工具
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与评议。
2.意合作与交流;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生活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3.会制作一种简单的计时工具。教学重点
学会制作简单的计时工具。教学准备
剪刀、胶带、做沙漏、水钟等所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太阳计时,并且发明了多种计时工具,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做个计时工具呢?
学生汇报想法,导入新课。
2.设计制作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案,互相启发,开拓思路。教师展示几种典型个例,主要侧重创新性进行评价。学生设计各自的方案,理清制作思路。交流方案,互相提出建议。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调整。
这节课主要是学生的动手实验课,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日晷、沙漏等其他计时工具的理解能力。
3.展制作活动
教师提出制作要求,如安全使用剪刀,互助合作,进行制作提示等。
以小组为单位或独立进行制作,教师进行恰当的指导、点拨。
做一个游戏,或写10个漂亮的字,或读一篇四句诗等,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计时,掌握自己的计时工具计时的规律。
对作品进行改进,如调整计时时间,使作品更美观等。
4.展示与交流
将自己的作品摆到展示台上,互相欣赏、评价。
挑选出部分作品进行重点评价,可从创意、美观、实用三方面选择典型作品。
对作品提出修改建议,提出改进方法。5.拓展延伸
建议用自己制作的计时工具记录写家庭作业的时间,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并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改进或创造发明更好的计时工具。
教后反思:
11.灯泡亮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能对电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和共同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有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够用符号表示一个简单的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活动准备:会使用手电筒、认识电池的正负极。教学过程描述: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引出本课的探主题 1.讲故事。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
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位智慧老人,他想寻找一名助手。于是他便在智慧屋外贴了一张招聘启事,上面写着:如果谁能花最少的钱把一间智慧屋装满谁就能被录用,并且还能获得一顶智慧小帽。听了这个消息,小动物们纷纷行动起来。你瞧,小狗信心百倍地扛着树苗,小猪兴高采烈地搬着稻草,小马满头大汗地驮着泥土……慢慢地,天黑了,只见小兔蹦蹦跳跳地走进这间智慧屋,它只是轻轻地动了一下手指,便获得了这顶智慧小帽。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猪是怎样获得这顶智慧小帽的吗?(以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
关于灯泡你有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好吗?
二、进行探究活动一‚手电筒为什么会亮呢?‛ 1.大胆猜想。
(师出示小灯泡)看,老师这儿就有一个小灯泡,想一想这种小灯泡常用在哪里?(学生就会联系实际回答。自然会想到手电筒)
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一把手电筒,试一试你能让它亮起来吗?你是怎样让它亮起来的?为什么把开关一推手电筒就亮起来了呢?手电筒里有什么秘密呢?猜猜看。
2.验证猜想。
要想知道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该怎么办?(拆开手电筒看一看)
(1)出示小建议。
①要注意安全②要注意按顺序摆放拆下来的器件。③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写在记录卡上,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多。④观察完之后,再按顺序组装好。
(2)学生拆装手电筒。(3)交流发现。3.提出假设。
你认为让手电筒亮起来的最主要的材料有哪些?(学生可能会说出手电筒的所有组成部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没有玻璃片手电筒亮不亮?没有反光镜呢?最后总结出让手电筒亮起来的最主要的材料是:小灯泡、开关、电池、弹簧和金属外壳。)
老师也给你准备了一些材料,你能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三、进行探索活动二‚连一连,让小灯泡亮起来‛ 1.小组分工,拟定实验方案。
(1)出示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实验器材。(很多学生是初次接触这些器材,所以让学生先来认识一下,很有必要。)
(2)选取器材,想一想活动中应注意什么?(在学生交流后教师特别提醒学生:不能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两极直接连接,这样电池里的电会很快用完的。)
2.分组合作,实施探究。
(1)学生按设计的方案进实验。教师巡视。3.展示交流,得出结论。
(1)展示电路图。让学生介绍连接的方法。
(2)在充分交流之后,教师再把电路图中各种用电器的符号展示给学生。
总结: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这时揭示出手电筒的弹簧和金属外壳就起到了导线的作用。
四、创新设计,拓展延伸
1.阅读资料卡,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发展史的兴趣,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
2.创新发明,课外延伸。
(1)布臵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并用水果或蔬菜制作电池。(2)生活中的灯,可以根据需要分别亮起来,它们在电路中是怎么连接的呢?感兴趣的同学课下继续研究。
教后反思:
12.让更多的灯光亮起来
一、教学目标:
1.过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在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会使用灯座和电池盒。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材料的分步控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用各种方法接亮多个小灯泡。
三、课前准备:
电池(每组1个),电线(每组4根),灯座(每组1个),电池夹(每组1个),每组记录纸一张。
四、教学过程:
上课前在桌上放一个电池,一个电池夹,一个小灯泡。1.我给大家在桌上放了一些东西,认识这个吗?(拿起一个电池夹示意)会用吗?
学生把电池放入电池盒中。师再发下两根电线。
师:请你用这些材料让小灯泡亮起来? 学生试验。师巡视。一分钟后,师:我发现同学们把电线接在电池夹上有多种接法。我们一齐来看看,哪种接法最方便?把几种接法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我们按照最方便的接法把电池盒和电线接好。让小灯泡亮起来。
观察,电池夹上的铜片和弹簧在这个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导线。
2.:我们已经会接亮小电珠了,我再给大家一样东西。(出示小灯座)
师: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
发下小灯座。要求把小灯座用在电路里。
等到学生接亮了小灯泡后,要求学生观察小灯座,小灯座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小灯座的螺口和螺口底部的焊点在这个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猜测小灯座的内部结构,然后拆开一个小灯座,了解内部的结构。
然后把你连接的电路画在记录纸上。
几分钟后,把学生的图纸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师:大家画得很好,画的时候麻烦吗?能不能用简单的符号把它画出来呢?
学生试画。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电路图的符号。比较实物图和符号图的区别:
A用符号表示画起来简单。
B符号图是方块图,实物图不是方块图。要求用符号试画电路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试用各种方法接亮更多的小灯泡,并能简单的画下电路图。
教学过程:
1.刚才我们已经把电池夹和小灯座接到了电路里,现在我们要大规模的来玩一次了,请同桌一起配合一下。用四根电线,两个电池,两个灯座,两个电池夹,两个小灯泡,把两个小灯泡一起接亮,你有几种方法?接出一种,就请你在记录纸上画出你的接法。
学生试接,教师巡回指导。当学生出现一种接法时,连同学生画的电路图一起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2.小结:
比较,分析设计的各种电路,找出各种电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电路进行分类。
这节课好玩吗?但是能不能把我们的小灯泡接到220V的交流电中去?
在实验中应注意:
1.些电路不能使用220V交流电。
2.时注意用电安全,不能触碰带电的电器。3.意保护好各种电器的塑料外壳和电线绝缘层。如果我们要在家里玩,又没有这些东西(灯座等等),该怎么办?
给大家准备了一点东西(出示自制的一个小灯座和电池夹),就奖给我们班了,你学着做一个,就可以在家里玩小灯泡了。
名称: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 我的方案: 我的电路图
13.谁的本领大
一、教学目标:
1.根据经验进行合理推断猜想,做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2.验与人合作及成功的喜悦,愿意用证据验证假设。3.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二、教学重点: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了解什么是导体、绝缘体,能区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三、教学难点: 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简单电路一套(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开关、小灯座各1个,导线3根)、铝片、铜 丝、橡皮、铁丝、钥匙、毛线、瓷勺、泡沫等、碳棒、木条、纸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师: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做几个游戏。
做游戏要注意:
1、要分工合作好。
2、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
3、注意动脑筋,做游戏要有所发现。
(意图:教师给学生提出了游戏规则和要求并不过多,因为本课活动内容较多,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用好实验材料,不至于学生盲目去做会影响教学进度,这也是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非常有利的,三年级也是实验常规及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对今后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
2.面我们就进行第一个游戏,‚灯泡亮了‛。(1)要求桌上的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好,能最先让小灯泡亮起来。(2)学生连接简单电路
(3)教师评价:现在每个小组都成功地让小灯泡亮起来了,用掌声祝贺我们自己和大家。
(4)当我们把铝片连入电路中,小灯炮亮了,说明电能从铝片中流过,我们说铝片能导电。(板书:导电)。
把铝片换成铜丝,大家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再把铜丝换成木条,大家再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二、探究活动 活动1:假设猜想
1.导语:看来,有些物体能导电,有些物体不能导电,接下来,我们做第二个游戏,‚考一考、猜一猜‛。
2.游戏规则:老师这儿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种材料,同学们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先猜一猜。哪些物体会像铝片一样能导电,画‚√‛表示,哪些不能导电画‚○‛表示。
小组商量一下,把猜想结果记录在左栏内(每组发一张记录单),(后有附表)
(意图:教师对实验报告填写内容较多,延误时间太长,影响上课的质量,以致造成每堂课任务完不成,设计以画‚√‛表示和画‚○‛的符号代表要表达的语言,很明显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猜测、记录
4.学生汇报:找同学说一说你们组的猜测结果。刚才的结果只是猜测,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办法能验证一下吗?(学生说方法)
(意图: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两种物体产生的现象进行预测,猜想到底正确与否,将激发学生对猜想进行探究,为下一步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打下铺垫。)
活动2:实验探究
1.导语:现在我们就来进行第三个游戏‚做一做‛。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
2.学生验证:学生验证小组合作好,边验证边做记录,把结果记在右栏内。
3.同学们研究很认真,都有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4.学生汇报
5.再有争议,教师可以让学生再重复做一遍,让学生分析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
6.导语:没关系的,科学家的伟大实验也往往是经过上百上千次的实验才完成的,你们的实验结果与猜测
结果完全一样吗?看来,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仅仅靠猜
测是不科学的,必须亲自实验。
(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这一环节,无疑应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一个亮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中间要设计一个连贯上下内容的习惯性导语,这也是评价教师教学素质的一个综合方面,导语的设计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导语设计要紧扣上下环节的内容、学习要求等。二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导语设计成有意义、有价值、有趣味的内容形式。)
活动3:交流探究成果
1.导语、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根据物体的导电性能分类吗?下面我们做第四个游戏,‚说一说‛。
2.学生说一说分几类?(两类)生:两类。
哪两类?你能给这两类物体分别起个形象的名字吗? 小组讨论
汇报:1生:一种是电体,一种不是电体。2生:一种是导电体,一种不是导电体。3生:一种是传电物体,一种不是传电物体。4生:一种能导电,一种不能导电。...........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起的名字都很好。我们把铝片、铜丝等能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像木片、塑料等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对于同一种物体导电性没有绝对的能与不能,因此,我们说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板书:容易、不容易)
(评:珍视学生的个性化言论,用肯定、尊重与鼓励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尽情张扬,不要认为答案是风马牛不相及,只要意思差不多就可以,小学阶段学生科学的表述并非是非常严谨的。这也是新程改革的精髓所在。)
指名说说什么是导体、绝缘体?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同学们袋中有好多东西,同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除了这些,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你还知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吗?(学生举例)
活动4:成果升华
1.过大家举例,我们知道导体、绝缘体,在生活中应用
非常广泛。下面我们准备再做一个游戏,‚辩论‛游戏,辩一辩导体、绝缘体谁的本领大。
指导: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辩论:(1)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假如没有……生活是什么样子?
2.组:根据学生认为谁的本领大分成两大组(导体、绝缘体)。
3.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4.生开始辩论。
通过大家激烈的辩论,我们知道,它们的本领都很大,许多地方导体、绝缘体是同时出现,共同为人类服务,可以说,生活中我们人人离不开它们,时刻都离不开它们。
(意图:通过辩论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说出有科学的依据。学生激情昂然,思绪万分,在激烈的争辩中,经过学生的多次讨论实验,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导体和绝缘体都很重要‛。这样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空间中,每个学生积极地与人合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学生在辩论当中表现出来很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包括情感因素的运用,包括举止和支持性信息的使用,这些都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总结
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是这样严密正规地做了一次探讨,同学们太伟大了,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善于发现问题,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小小的科学家。
四、拓展作业
课下,同学们就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查我们周围的物品,哪些地方用导体,哪些地方用绝缘体,想一想人们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谁的本领大 导
体
容易导电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教后反思:
14.安全用电
一、教学目标: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会查阅资料及其它信息资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
3.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重点难点: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可提示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准备,一则使材料更加充实,二则可以促使家长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与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学生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自主搜集。
四、准备材料:
教师也应准备一些与安全用电有关的资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安全隐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在家里都干什么呢? 有一位同学叫小明,我们来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
出示投影;四幅图(图1小明在电线下放风筝,图2小明在电线上晾衣服,图3小明湿着手插插座,图4小明自己乱接电线)
同学们讨论:
1.说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一说电可以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 小组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投影或放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由于人是导体,所以不正确地用电,会导致人触电,轻者可以使人受伤或伤残,重者可以使人死亡,因此,我们要知道安全用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安全用电。
板书:安全用电。
二、学习新课
1.谈话: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安全用电呢? 2.教师提问:
(1)在擦灯泡时应注意什么?(①关电源
②用干布擦)
(2)在拔插座时,手能碰到插座的金属部分吗?(不
能)
(3)遇到家用电器着火应怎么办?(①先切断电源。②在灭火.)(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时,应怎么办?(让大人或电工修好,自己不能乱动。)(5)用电淋浴器洗澡时,应注意什么?(一定要切断电源)(6)雷雨天时,能否在树下、电线杆下避雨。(不能,以防触电。)(7)发现家用电器损环,能否自己随便拆卸。(不能,应找专业人员修理)(8)人触电以后,用什么方法救助。(①用木棍。②关电源)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展开讨论。
提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电器说明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学生汇报。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适当的补充。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请大家讨论,制定安全用电小常识。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汇报,教师补充。3.评价:
谈话:在本节课,你感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自己的设计和表现还满意吗?请把自己的评价填在 ‚星级评价表‛ 中。
学生填写‚星级评价表‛。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4.拓展:请同学们课下做个安全用电宣传员吧!把你所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和邻居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听或者设计一张宣传画,贴到小区的壁报栏里。
教后反思:
15.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过程与方法:
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能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1.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1.观察身体的外形。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臵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1.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
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臵;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
2.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板书设计: 我们的身体: 头 颈 躯干 四肢 教后反思:
16、骨骼
教学目标:
1.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2.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3.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4.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2、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
2.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4.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5.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臵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生交流方法。
3.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生汇报、交流。
5.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
6.臵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7.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8.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
9.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
10.一读: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11.充: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
12.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13.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 14.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三、体验:人体骨骼系统的作用 1.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生交流讨论。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1)队列训练——运动;
(2)站姿训练——塑造体形、支持躯干;(3)呵护‚小娃娃‛——保护内脏器官。4.生汇报活动体验。
5.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6.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7.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
改变?
8.全教育。
四、作业
1.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
2.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
3.爸爸妈妈做一次排骨汤,吃排骨时注意观察猪骨头的内部是怎么样的。
教后反思:
17.关节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活动找出人体上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 2.能够借助于模型、实物等了解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工作方式及原理。
3.知道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4.认识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并相互适应的;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认识关节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
2.几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某些物品,如铰链关节——铰链、旋转关节——旋转式门锁等;
3.学生课前吃鸡、鸭、排骨等的时候注意观察动物的骨头与骨头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投影出示机器人行走、工作的视频,观察:机器人行动起来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2.学生交流介绍。
3.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4.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体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介绍: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关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就
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节。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4.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5.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6.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7.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师生交流汇报。
3.猜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5.学生交流讨论。
6.示猪蹄、排骨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骨与骨之间是如何连接的。
7.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2)推开门;(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4)大幅度甩手;(5)转动你的头;(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四、总结拓展
1.小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
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运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18.肌肉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
2.知道人体内大约有600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40%左右;知道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功能;
3.知道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实现的;
4.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骨骼运动由骨骼肌引起 教学准备:
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手臂活动模型;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
2.述:仅靠骨骼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必须有肌肉的参与。(揭示课题:肌肉)
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提问: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2.师生交流。
3.利用电教资料介绍:肌肉的类型。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肌肉的特点。
4.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肢肌。
5.小结:我们的身体上有600多块肌肉,肌肉约占体重的40%。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6.活动: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三、观察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1.探索活动:肌肉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
(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个晒衣服的弹性夹子,在2分钟内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来回夹紧、松开夹子。数一数在肌肉疲劳之前你能夹几下。
(2)休息一会儿,然后重复第1步的动作。
(3)思考、预测:如果你用另一只手重复第1步和第2步的动作,那么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呢?检验一下你的预测。
2.猜测: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3.活动体验:
(1)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觉?
4.师生交流体验。
5.师相机出示手臂活动模型,并观察教学插图,讲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6.学生阅读资料。
7.利用视频观察解剖好的鸡翅膀,模拟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
8.小结:手臂上的肌肉通过收缩或者变短、变厚来完成它们的工作。当收到来自于神经系统的指令后,肌肉细胞会收缩。因为肌肉细胞只能够收缩而不能够伸展,所以骨骼肌必须成对地工作。当一块肌肉收缩时,与它成对工作的那一块肌肉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五、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游戏:谁是木头人?
讨论: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作业:
(1)做一个手臂活动的模型;
(2)选用其他材料做一个其他的人体运动模型。
六、教学反思:
第五篇:青岛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第一课,认识“小画家”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
教学目的学会启动“画图软件”了解“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认识工具箱和调色板,会使用取色工具、填充工具、会编辑颜色。学会打开、保存画图文件学会使用“撤消”命令。
重点难点学会保存和打开画图文件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无
学具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认识“小画家”
做一做:丢失颜色的森林小屋给学生展示前面学生画的图画,告诉学生是用windows的“画图”软件绘制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认识“小画家”教师指导启动“画图软件”认识“画图”窗口的界面。
教师指导用“画图”软件打开“森林小屋”图片讲解操作步骤
1、单击“文件”中的“打开”命令。
2、弹出“打开”对话框,选好保存图片的文职,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
学生自己打开“画图”软件。
学生自学本部分内容小组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经验交流:互相说一说,“画图”窗口里的工具箱中都有些什么工具?
用调色板给森林小屋找回颜色。
巧用“撤消”命令。
图片的保存选择“所有文件“
3、找到“森林”小屋图片,单击将它选中,再单击“打开”按纽。
4、“森林”小屋就打开了。教师指导做一做教师讲解:单击工具箱中的填充工具,用鼠标左键单击调色板中的蓝色,将前景色设置成蓝色,把鼠标移动到天空的位置,单击鼠标,将天空涂成蓝色。教师指导做一做:用“编辑颜色”命令调出更多你自己需要的颜色。步骤
1、单击“颜色”菜单中的“编辑颜色”步骤2:弹出“编辑颜色”对话框,单击“规定自定义颜色按纽”步骤3:拖动鼠标选择你要的颜色,再拖移右侧的小滑块选择颜色深浅,确定就可以了。教师讲解保存图画的方式。
教师讲解本节所学内容。学生练习自己打开原来保存的图片。
练一练:将大树涂上绿色,给草地涂上浅绿色,给小溪涂上浅蓝色。学生自学“怎样利用撤消命令”
学生练习自定义颜色。
学生练习保存自己画的图画课本9页练一练。
评一评。
板
书
设
计第一课,认识“小画家”启动“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认识工具箱和颜色、填充工具,会编辑颜色打开、保存画图文件。
教后记
保存文件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以便复习word的保存和打开方式。
课题第二课,好用的铅笔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
教学目的1、学会使用铅笔、橡皮和刷子工具。
2、学会用铅笔和刷子工具创作图画。
3、学会保存文件。
重点难点刷子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无
学具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激趣导入
铅笔工具的使用。
快速清楚图象。让学生观察老师用铅笔和刷子工具创作图画的过程,引起学习的兴趣。
小窍门为什么我们选择的铅笔总是那么细。步骤:先选中“铅笔”工具,然后按住ctrl键不松手,再连续按数字键上的+,可以使铅笔头变粗。提出问题:我把铅笔调粗了,现在想重新签名,应该怎样去掉以前的写的字呢。做一做: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在画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学生填空:要使铅笔笔头变细可以按
键。
学生讨论,你认为应该如何做?
讨论后,看课本解决这个问题。
练一练
学习“飞舞的彩绸”
学生自己动手创作图画。
保存自己创作的图画。提问:根据铅笔笔头变粗变细的道理,你怎样使橡皮改变大小。
教师指导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刷子工具,画出好看的彩绸。步骤1:单击工具箱中的刷子工具,在刷子样式区内选择样式。步骤2:选择前景色为亮绿色,在画纸上随意拖动鼠标,就可以画出飘动的彩绸了。
指导学生自由创作图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评一评。
1、单击工具箱中的橡皮工具,在橡皮工具样式区中选择大小合适的橡皮。
2、自己动手设计自己的签名。看谁的签名最棒。学生讨论:
1、刷子工具的样式有几种?
2、动手画一画飘舞的彩绸,看谁画的最漂亮。
练一练:
1、在画图的过程中,如果你对自己的画不满意,可以通过
来改错。
2、你还能用铅笔和刷子画出什么样的图画?
3、互相交流绘画的技巧和心得?
评一评。
板
书
设
计第二课,好用的铅笔铅笔、橡皮和刷子工具的使用文件的保存。飘动的彩绸。
教后记
刷子工具的样式的选择要让学生根据创作图画的需要来定。
课题第三课、心和彩虹一起飞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
教学目的学会使用喷枪、放大镜和颜色橡皮工具。学会使用学过的工具进行图画创作。
重点难点橡皮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无
学具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美丽的彩虹让学生观看前面学生的作品
做一做:在“画图”软件中用喷枪工具画出美丽的彩虹。步骤1:将前景色设置为淡绿色,单击填充工具,将鼠标移到画纸上单击,将画纸涂成淡绿色。步骤2:单击工具箱中的喷枪工具,在样式区里选择喷枪的样式,在调色板中选择红色为前景色,拖动鼠标画出一条弧线。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实地操作,相互交流学习经验。
学生练一练:继续选择其他颜色,用喷枪工具画出美丽的彩虹。
心和彩虹一起飞。
七色彩云的绘制。做一做:继续用喷枪工具画出红红的太阳和洁白的云彩。教师指导:选择红色为前景色,选择喷枪工具,在画纸上按住鼠标左键,直到画出圆圆的太阳再松开鼠标,再选择白色为前景色,在样式区选择最大的喷嘴,按住左键在画纸上拖移鼠标,画出白云。步骤1:单击放大工具,将放大镜的放大框移动到白云的位置,单击鼠标。步骤2:单击取色工具,将鼠标移动到云朵的位置单击,吸取云朵的白色。步骤3:单击橡皮工具,用鼠标右键单击调色板中的红色。步骤4:按住鼠标右键在白云上拖动,橡皮经过的原来司是白色的地方就变成了红色。
教师小结练一练:继续选择合适的工具,完成“美丽的彩虹”
讨论:七色彩云是怎么绘制的呢?
学生按照不同颜色来选择绘制成七彩的云朵。
恢复原来图画的大小。
练一练:课本21页。
学生评一评。
板
书
设
计第三课,心和彩虹一起飞。美丽的彩虹喷枪工具的使用颜色橡皮的使用放大镜的使用。
教后记
橡皮工具的使用是重点,教师要在讲解的同时,精心指导学生练习。
课题第四课,奇妙的线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教学目的学会使用直线、曲线工具能利用直线和曲线工具完成一副简单的图画重点难点两个弯的曲线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示范导入,激发兴趣小窍门指导学生做一做:用直线工具和颜色工具画一副抽象画。步骤1:启动“画图”软件,单击工具想中的直线工具,在直线的样式区选择最细的线。步骤2:将鼠标指针移到画纸上,按住鼠标左键拖移,画一条斜线。步骤3:将前景色设置成红色,将鼠标指针移到画纸上,按住鼠标左键拖移,画第二条线。填充颜色可以选择不同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然后选择填充工具,单击鼠标左键,再单击鼠标右键,就可以快速填充不同的颜色。
学生练习选择其他颜色和样式,再画出剩下的直线。选择填充工具,再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填充,完成抽象画。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操作,小组相互学习交流。快乐的大鲸鱼
画一个弯的曲线。做一做:学习用曲线工具画一条大鲸鱼。步骤1:单击曲线工具,在曲线工具的样式区里选择第二中样式,将鼠标指针移到画纸上,按住鼠标左键拖移,画出一条线段。步骤2:在线段的右断拖移鼠标使线段弯曲,再在线的左端推移鼠标让线段出现第二个弯,然后单击鼠标确定。步骤3:用曲线工具画一条曲线
让学生自己探索怎样画一个弯的曲线。
指导学生练一练。
评一评。
学生自己分组学习步骤4——6,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己练习课本27页。板
书
设
计第四课,奇妙的曲线我的现代画快乐的鲸鱼曲线的画法教后记
让学生探索利用键盘上的组合键来改变直线和曲线的粗细。课题第五课,矩形的生日聚会课型新授第1教时
教学目的学会矩形、多边形、椭圆、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会利用几何图形进行画图创作
重点难点圆角矩形工具的使用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研究、任务驱动法
教具无
学具无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做一做用矩形工具画出各种各样的矩形教师讲解;矩形要过生日了,它们要在家里开生日聚会,我们去看看吧。
教师讲解操作步骤步骤1:启动“画图”软件,单击工具箱中矩形工具步骤2:在调色板中选择前景色为红色,背景色为黄色,再选择矩形的第一种样式,在画纸上按住鼠标左键拖移,画出一个红边的空心矩形。步骤3:分别选择矩形的第二种和第三种样式,在画纸上画出两个矩形。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
讨论:矩形家的三兄弟有什么不同?
练一练:分别保持前景色和背景色不变,选择矩形的三种样式,在画纸上按住鼠标右键拖移,画出三个矩形。
做一做设置好线的粗细,画出一个正方形
做一做:用椭圆工具画出不同样式的椭圆和圆。
使用多边型工具画出不同样式的多边型。教师讲解操作步骤步骤1: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在直线样式区选择直线的粗细。步骤2:选择矩形工具,在矩形样式区选择第二种样式。步骤3:选择正确的前景色和背景色,按住shift键不放,再拖移鼠标左键就可以画出正方形了。教师讲解操作步骤:
单击椭圆工具,在椭圆样式区也有三种样式可选。选择不同的样式,设置正确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在画纸上拖移鼠标,就可以画出不同的椭圆了。
教师讲解多边型的画法
教师讲解圆角矩形和矩形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组织学生练一练、评一评。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画一个正方形。
学生按照正方形的画法,画出圆来,比一比,看谁画的好。
想一想:画圆形应该按住(A,cerl键B,shift键)不放。练一练:1:用多边型工具画出各种样式五边形和三角形。2:用学过的方法自主研究圆角工具。
组织评一评,讲一讲,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板
书
设
计第五课,矩形的生日聚会。矩形工具的使用 椭圆和圆的工具多边形工具的使用http://www.xiexiebang.com圆角工具的使用
教后记
学生对多边形工具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加以指导和组织学生多练习。
课题第六课,小画家本领大课型新授第1教时教学目的综合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图画创作重点难点重点练习教学方法学生练习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学习
选择合适的工具创作可爱的小白兔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创作的图画,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创作图画(1)、画小兔子需要什么工具?
(2)、画草地需要什么工具?
(3)、画蘑菇需要什么工具?
(4)、画太阳需要什么工具?学生练一练:
1、仔细观察图画,然后选一选。
学生使用自己选的工具创作图画。
可爱的小白兔,小组交流创作经验和体会,教师巡视指导。选出合适的工具,画圆圆的世界。
练一练
评一评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图画,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画,然后选出适合的工具。
(1)、画圆脸需要用到什么工具?
(2)、画醉脸需要什么工具?
(3)画气球需要什么工具?
教师组织学生评一评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有那些收获?学生讨论,图画主要使用什么工具画出来的?你能行吗?试试看?
学生自己选出合适的工具画出各种圆来。
组织讨论醉脸是怎么画出来的?在创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小窍门告诉同学们吗?
学生讨论,评议。板
书
设
计第六课,小画家本领大可爱的小白兔圆圆的世界教后记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运用学过的知识创作自己的图画。
课题美丽的海底世界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教学目的学会“改变”画纸的颜色。学会对图画进行选定、移动、复制和粘贴的操作。
学会设置透明样式。http://www.xiexiebang.com重点难点复制、粘贴的操作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做一做
练一练教师讲解:蓝蓝的大海小小的鱼,你知道怎样将背景改成蓝色吗?
用另一种方法折纸图片的背景色。教师讲解操作步骤:
1、在调色板里将背景色设置成蓝色,再选择“图象”菜单中的“清除图象”命令。
做一做:一条小鱼游呀游。一条小鱼从这边游到那边。步骤1:选择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将鼠标指针移到画纸上,鼠标指针变成十字形,按住鼠标左键拖移。学生讨论回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改变图片的背景色。
练一练:
1、用改变背景色的方法将画纸设置成绿色。
2、“清除图象”命令也可以用快捷键来完成。
3、用学过的工具在蓝色的海洋里画出海草和一条小鱼。
做一做:快速复制多条小鱼。
把鱼变大或变小。
练一练步骤2:将鼠标指针移到选定框内,指针变成,拖移鼠标将选定框移到画纸的左面。步骤3:单击“撤消”命令撤消刚才的操作,在样式区选择透明样式,重新选定小鱼,再将小鱼拖到画面的左面,在选定框外单击鼠标确定。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复制的鱼都是一模一样的,能不能变成更大或更小的鱼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后,能不能解决?
注意让学生观察粘贴后,图画中出现的尺寸控点。拖动上小左右四边的尺寸可以调节图片的大小。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学生自己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操作。步骤1:单击工具箱中的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选定透明样式。按住鼠标左键,绕着小鱼的边线小心地拖移鼠标,把小鱼圈起来。步骤2:松开鼠标,小鱼就被选中了。步骤3:单击“编辑”中的“复制”命令。这时小鱼就存放到剪贴板中了步骤4:再单击“编辑”中的“粘贴”命令。学生将讨论后的结果告诉同学,然后自己操作,粘贴出各种各样的鱼来。
1、用同样的方法,复制出多条小鱼和水草,并调整他们的大小和位置。完成“海底世界”的图画。
板
书
设
计第七课,美丽的海底世界改变图片背景色复制图片使用复制、粘贴命令。
课题第八课,小鸟乐园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教学目的学会“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图片。学会综合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图画创作。重点难点图片的翻转、拉伸、扭曲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练一练
做一做出示一副用复制、粘贴命令画出来的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翻转/扭曲命令制作出“小小鸟儿飞的图画。教师讲解步骤:步骤1:用选定工具选定小鸟,然后复制一只,把它拖移到右边。步骤2:单击“图象”菜单栏中的“翻转/旋转”命令。步骤3:弹出“翻转和旋转”对话框,选择“水平旋转”单击“确定”按纽。步骤4:再复制出一只小鸟,单击“图象”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步骤5:在弹出的“翻转和旋转”对话框中单击“垂直翻转”学生用学过的几何图形画一只小鸟。
想一想:当图片执行了“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命令后有什么不同?
练一练:选择“翻转/旋转”对话框里的“按一定角度旋转”选项,设置不同的角度,再复制出3只小鸟。练一练做一做小小鸟儿变一变。
练一练小小鸟儿要回家。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教师讲解步骤步骤1:在“小小鸟儿”图画中再复制出一只小鸟。步骤2:单击“图象”菜单中的“拉伸和扭曲”命令。步骤3:弹出“拉伸和扭曲”对话框,在“拉伸”栏的“水平”框中输入“150”单击“确定”按纽。步骤4:再复制出一只小鸟,执行“拉伸/扭曲”命令,在弹出的“拉伸/扭曲”对话框“拉伸”栏的“垂直”框中输入“150”
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讲评,组织学生交流学习经验。学生经验交流
练一练自己试一试设置“拉伸和扭曲”对话框“扭曲”栏中的“水平”和“垂直”框中的参数,看看能将小鸟变成什么摸样?课本48页练习。
评一评:
1、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操作技巧?
2、你创作的“小小鸟儿要回家”的图画怎么样?交流学习心得。板
书
设
计第八课,小鸟乐园小小鸟儿飞呀飞(复制和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教后记
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因为要输入数字,显的有点麻烦。
课题第九课,我的名片我设计课型新授第1教时教学目的学会在图片中添加文字会使用“粘贴”命令。学会图片的的缩放http://www.xiexiebang.com重点难点图片添加文字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做一做利用文字工具完成名片文字的输入
做一做:我的名字做漂亮教师出示一张学生的名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讲解步骤步骤1:启动“画图”软件,单击文字工具,在画纸上拖出一个虚线框,同时还会出现一个“字体”工具栏。步骤2:在文字样式区里选择透明样式,在文字框里输入你的姓名、学校、班级、爱好等信息。步骤3:把鼠标指针移到文字框的尺寸控点上,改变虚线框的高度、宽度,使文字框正好能放下文字。做一做:利用文字工具栏修饰名片上的文字。步骤1:在“字体”工具栏的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楷体”,改变框中字体。步骤2:将前景色设置成蓝色,改变。注意:如果出现虚线框后,窗口中没有“字体”工具栏,可单季“查看”菜单中的的“文字工具栏”命令,使其前面出现对号。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相应的操作。
练一练:
1、为自己做一个名片,先录入名片上的文字,再选择你喜欢的字体和颜色美化你的名片。
做一做:我的名片我设计。
练一练
评一评
交流学习心得。文字的颜色。步骤3:把鼠标指针移到文字虚线框上,指针变成箭头的形状,拖移鼠标将文字移到合适的位置。步骤4:在虚线框外单击一下鼠标,文字框消失了,名片完成了。做一做:在你的名片上插入图片。步骤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步骤2:弹出“粘贴”对话框中,找到你保存图片的文件夹,在显示方式按纽上单击,选择“缩略图”命令。步骤3:选择合适的图片,单击“打开”按纽。步骤4:插入的图片太大了,把文字都挡住了,拖动图片四周的尺寸控点就可以缩小图片了步骤5: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步骤6:用同样的方法再插入一张图片。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评一评。看一看,文字工具栏还给我们提供了那些工具。你会利用吗?填一填:
1、如果插入的图片,可以怎样办?
2、为了使图片等比例缩放,在“拉伸”栏“垂直”框中输入的值应该“水平”框中输入的值。
练一练:选择一张你自己喜欢的图片粘贴到你的名片上,并调整好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评一评:你设计的名片怎样?该自己打打分吧!板
书
设
计第九课,我的名片我设计文字的录入文字的修饰插入图片调整图片
教后记
有些学生以前没有存放图片,可引导学生从别的途径寻找。
课题第十课,我爱大自然课型新授第1教时教学目的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环保宣传画报。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重点难点无教学方法综合练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教师讲解本节课学生练习的任务,组织学生练习。练一练:涛涛在环保宣传画中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工具和技巧?在相应的括号中填上“∨”号铅笔()刷子()喷枪()填充()直线()曲线()矩形()圆角矩形()椭圆()多边形()文字()粘贴图画()
1、大显身手
2、(1)请你也来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环保宣传画吧。(2)同学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宣传画,交流绘画技巧和心得。
组织学生讨论,画各种图画需要什么样的工具。
组织学生练一练,评一评。
3、最近我们学校或班级要搞什么样的活动,你能为此活动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吗?板
书
设
计无教后记
可以把学生的宣传画打印出来,张贴到橱窗中,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课题第十一课,奥运在我心课型新授第1教时教学目的学会用搜索器(百度)输入关键字查找资料学会利用搜狐分类查找网站搜索有关资料学会收藏自己需要的网页重点难点网页的收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
“百度”大行动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同学们是否想了解一些奥运的情况。我们有什么好方法呢?每天有超过6000万人次访问“百度”或通过“百度”查询信息。“百度”网站是使用量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之一。做一做:利用“百度”查找有关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的信息。教师讲解步骤:双击桌面上的浏览器图标。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xiexiebang.com”敲一下回车键,进入“百度”网站。步骤2:在搜索框中输入“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然后单击“百度搜索“按纽。步骤3:新网页中显示了工搜索出6750篇。步骤4:选择一个主题,如“历届奥运会吉学生交流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从而引出上网。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入网络。
学生练一练找一找汉城奥运会的吉祥物并查出它所代表的意义。做一做
练一练
学习收藏网页。祥物”单击就可以进入链接的网页了步骤5:看,新打开的网页全是关于奥运会吉祥物的信息。步骤6:选择一个吉祥物,单击以后查看有关信息。注意:关键字查询是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直接进行查询,分类查询法是利用搜索引擎中的分类查询网站查找资料做一做:利用“搜狐”网站分类查找有关奥运会帆船的资料。步骤1:在IE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xiexiebang.com,进入大名鼎鼎的“搜狐”网站。步骤2:在网页中部找到“搜索”栏,直接单击搜索按纽。步骤3:进入“搜狐”网站的分类搜索主页(http://dir.sohu.com)单击“体育健身”超连接。步骤4:在打开的新网页中选择“游泳/水上项目”步骤5:继续选择“帆船”超连接步骤6:打开介绍帆船运动的网站。组织学生练习。收藏自己的网页。练一练:请找一找关于我国帆船运动现状的信息。
做一做:收藏你喜欢的网页。步骤1:找到自己喜欢的网页。如刚才浏览过的“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的网页。步骤2:单击浏览器窗口“收藏”菜单中的“添加到收藏夹”命令。步骤3:在弹出的“添加到收藏夹”对话框中确认“名称”框中网页的名称。选择收藏网页的位置评一评;看谁学习的快。板书设计第十一课,奥运在我心百度大行动收藏自己喜欢的网页。教后记
让学生体会一下,收藏网页后的快乐。
课题第十二课,网上寻宝课型新授第1教时教学目的找到曾经收藏过的网页学会保存网页中的图片和重点难点保存图片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
做一做教师讲解:上次我们利用浏览器从网上搜寻了那么多有关的奥运会的知识。我们能不能把这些图片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呢什么叫下载?把因特网的信息传送到你的电脑上称为下载。做一做:把奥运会吉祥物的图片保存到你的电脑上。步骤1:从“收藏夹”菜单中找到“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网页,然后在上面单击鼠标步骤2:打开“历届奥运会吉祥物”网页。单击希腊雅典奥运会的吉祥物打开XX年希腊奥运会吉祥物的详细资料。讨论,怎样保存需要的图片
学生练习打开网页文字资料DowN下来。
学生练习,组织评议步骤5:在吉祥物图片上单击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图片另存为”命令步骤6:在“保存图片”对话框中选择好保存的文职,并起好文件名。单击“保存”按纽。做一做:我们将相关的文字资料也保存下来步骤1:拖移鼠标,选中需要的文字材料步骤2:在选中的文字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步骤3:打开“记事本”软件,在编辑区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粘贴”命令。步骤4:将复制的文字资料简单的整理一下。步骤5: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步骤6: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好保存位置,并起好文件名。练一练1网上的图片现在已经保存到你的电脑上了,快去找找吧
2、请再选择几个你喜欢的吉祥物,将他们保存下来。评一评。
练一练
1、关于雅典奥运会吉祥物的文字资料你保存好了吗?
3、请你再选择几个你喜欢的吉祥物的文字资料,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评一评板
书
设
计第十二课,网上寻宝把吉祥物搬回家文字资料的保存教后记
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把文件夹件好,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里面。
课题第十三课,网上邮局课型新授第1教时教学目的了解因特网上的邮件服务。学会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学会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学会打开电子邮件的附件重点难点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
免费大餐e-mail经常听到“伊妹儿”这个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E-mail就是电子邮件,它是一种通过网络实现异地之间快速、方便、可靠地传送和接受信息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它与普通的信件相比,具有方便、快速、廉价、可靠和内容丰富等优点。要通过网络发送电子邮件就必须有电子信箱,电子信箱需要到提供邮件服务器的网上去申请。做一做:学习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步骤1: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xiexiebang.com进入网易@126免费邮箱网站。步骤2:单击网页上的注册免费邮箱旧可以注册了。学生练习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经验交流:在你的免费邮箱里都有些什么东西,仔细研究一下,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伴交流
练一练:自己申请一个邮箱注册时,输入的密码和确认密码必须一样。使用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
做一做:接收、阅读电子邮件做一做:使用刚才申请的免费邮箱撰写、发送电子邮件。步骤1:登录“网易@126.com免费邮箱网站,输入你的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登陆”按纽,进入你的电子邮箱。步骤2:单击邮箱页面左侧的按纽,打开“写信”页面,现在,你就可以开始写你的第一封邮件了。在“发给框中输入对方的邮箱地址。在“主题”框中输入这封信的主题,在下面的空白编辑区撰写信的内容。步骤3:邮件编辑完毕后,单击发送,你的邮件就寄出去了接收、阅读电子邮件步骤1:登陆你的电子邮箱,在页面左侧功能区里单击收件箱超连接,进入“收件箱”页面。步骤2:找到发给你的邮件主题,并在上面单击鼠标,在新的页面中可以阅读到你的刚才单击的邮件。练一练:给你同桌的小伙伴发一封主题为“网络是我们交流的乐土”的邮件。
想一想:在收件箱中怎么判断看没看邮件。
自己练习附件的使用。板
书
设
计第十三课,网上邮局免费大餐e-mail申请电子邮箱收发邮件附件的使用
教后记
让学生使用附件功能时,可发声音、图片等。
课题第十四课,心愿的传播课型新授课第1教时教学目的知道几个电子贺卡网站能在网上制作、发送电子贺卡。会通过邮箱接收电子贺卡重点难点发送和接收电子贺卡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具无学具无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
做一做了解因特网上常用的电子贺卡网站有:网易贺卡:http://card.163.com新浪贺卡:一份特别的礼物给你的朋友发送一份电子贺卡。步骤1:启动IE浏览器,在“地址”栏内输入www.xiexiebang.com登陆“卡秀首页。步骤2:单击网页右上角的“贺卡分类”超链接,打开“贺卡类别总表”页面。步骤3:单击“友情”分类中的“友谊如歌”超链接。步骤4:下面打开的是该非分类的贺卡的预览页面。步骤5:从预览页面中选择一张免费学生讨论:节日里你收到过同学的贺卡吗?你想通过网络给自己的亲人寄一份贺卡吗?
登陆邮箱接收你的电子贺卡的贺卡,单击,在打开的页面中预览动态的电子贺卡。步骤6:单击页面上方的“定制并发送”按纽,打开发送贺卡的页面,在里面按照提示填写相应的信息。步骤7:填写完后检查一下,没有问题后单击预览发送按纽,查看贺卡。现在,你看到的就是设置好的贺卡了。步骤8:预览没有问题后,单击预览页面下方的我要发送,按纽,就可以把电子贺卡发送给你的朋友了。步骤9:系统自动转到“贺卡发送成功”页面。登陆邮箱接收贺卡步骤1:进入你的邮箱,单击“收件箱”超连接,打开“收件箱”页面。步骤2:你看到你的朋友给你发的邮件了吗?步骤3:单击贺卡的主题超连接,进入邮件内容页面,在邮件内容中找到并单击贺卡的超连接。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并讨论。学生练习给自己的好友发送电子贺卡。
学生讨论:在给好友发送贺卡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填一填:网易@126免费邮箱的网址是:
练一练:登陆一个你喜欢的贺卡网站,快给你的好朋友发去一张免费的贺卡吧。
你最喜欢哪个贺卡网站。板
书
设
计第十四课,心愿的传播常用的电子贺卡网站给你的朋友发一份贺卡接收朋友的贺卡教后记
让学生给自己的同学发,也可以记住老师和远方朋友的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