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为、四性、五步”教学法开题报告
“自主探究、快乐学习”新课改课堂教学研究
——“三为、四性、五步”(345)教学法开题报告
自贡市旭川中学
一、课题名称定义
(一)“三为”原则
1、以问题为导向:尊重规律,激发动力,促进学生自觉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注重学生学习心理规律:人的天赋好奇、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训练为主线:落实主体,突出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落实学生基础发展
(侧重学生主体性、知行转化建构)
3、以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课改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四性”特征
学生学习体现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教师教学体现激励性。(教师与学生的观念的转变、定位的转变、态度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落脚点在激发学生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发展。教师层面:关键在定位从中心到主导、从灌输到引导,重点在学生;学生层面:关键在态度(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接受到积极获取)、重点在行动。总之关键在教师与学生的观念的转变、定位的转变、态度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重点在课堂的落实、学生的落实、行动的落实
(三)“五步”
1、自主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点评(提示点拨、激励导向)
4、自我反思(总结提炼、归纳积累)
5、练习运用(知行转化、实践拓展)
(四)时间分配:注重课堂效率、容量、节奏,提高课堂有效性。
1、自主预习:10分钟
2、合作探究:10分钟
3、教师点评:5分钟
4、自我反思:5分钟
5、练习运用:10分钟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今天,我们的教育最大的悲剧有二:第一,学生的学习生涯不幸福,而且这样的状态不能被成人社会所关注;第二,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更多的来自分数的压力,而不是来自对学习内在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这是当今教育的两大“悲剧”。不可否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一是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麻木、呆板;二是失去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变得惰性;三是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变得低能。对照新课程理念反思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教定学。过去我们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首先考虑教师怎样教,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表演欲望太过强烈。老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由于教师课前忽视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教学起点有时不相吻合。所以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很难看道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很难看到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2、以本为本。我们以前讲课总是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还美其名曰“尊重课本”。好多教师甚至成了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传声筒,他们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
3、教路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4、学法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个体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经
常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信息交流处在一种不畅通的状态,课堂上很少看见人际间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封闭。
5、目标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
找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我想,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会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语文课堂也该力改一言堂、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在不断深刻的反思中丰富新课程改革之理念,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专家因此脱颖而出,他们以炽热的激情诠释着语文教学的理论、实践,书写着语文教学的华美篇章。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广大语文工作者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有建树而具有实践性的成果仍不多,故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也鉴于目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情势,我们课题组同仁觉得有必要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效率之一系列途径,“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尤为重要之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语文课。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意义在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科学组织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1、课题概念的界定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是指教学高效性,就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有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2、理论依据
(1)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设计了程序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最初是利用教学机器进行,后发展为书面的文字教材和在计算机上应用。程序教学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每个学习者可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和学习兴趣安排学习,它采取的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二是对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能提供及时的强化。程序教学本身设计有强化程序。——这里突出“按学生自己的学习速度和兴趣安排学习”。(2)认知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布鲁纳在研究学生的本质、知识的本质和知识获得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的如下四条原则。
①动机原则。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内部动机有多种,主要有好奇心、上进需要、自居作用和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布鲁纳认为“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求得同集体具有的文化方式一致,也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机。激发学习动机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处于问题中、困境中、矛盾中。
②结构原则。这一原则是针对教材的内容提出来的。布鲁纳认为注重基本结构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科知识,有利于知识的保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③序列原则。这一原则认为,知识呈现的最佳序列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状况、学习能力、认知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布鲁纳主张以螺旋式的方式安排教学内容。
④强化原则。布鲁纳承认外部强化的作用,但指出效果并不长远。他认为对学习者长远学习过程起作用的是内部奖励,是来自于对学习本身的满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领悟学习成功的程度,回顾自己的成败得失,获得如何改进的信息,从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得到强化。
——其中第四原则特别强调自主学习。(3)“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
“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年率先提出的。后来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做过类似的研究,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从金字塔塔尖到塔基依次是:
●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 ●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 ●看图能够记住30%;
●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 ●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
●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 可以看到,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不足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学习或个人学习;而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或者超过50%的几种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学会
学习;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实验目标和主要内容
1、实验目标
(1)通过研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并找到适合本校特点的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
(2)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有显着提高,并学得轻松愉快有兴趣。
(3)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4)通过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高语文学科学业成绩,并促进其他学科学业成绩的提高。
(5)使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明确在语文教学中的位臵和作用,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2、实验内容
本课题研究要求研究者首先要广泛阅读有关新课改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论着,熟悉目前所有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全面分析了解已经实行新课改省市语文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然后进行合理分工,进行分类研究。准备从单个研究和集体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单个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据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各自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及经验教训记录下来;集体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拍成微型课程,然后针对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由课题组负责人召集所有成员根据以往有关同类问题的处理范例,集体研究一个可行性方案,然后予以实施,并对处理的情况跟踪调查,写出评价报告。本课题研究具体分以下四大部分: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新课课程研究。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写作课程研究。
(3)高中语文课堂小组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课程研究(小说阅读、散文阅读、诗歌阅读等)。
(4)高三语文课堂教学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复习课课程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力求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从宏观策略的研究到微观领域的实际操作,形成整体结构。
2、实践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宗旨是探索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因此必须以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改革实验为基础。
3、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体现为学生科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初步落实在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最终体现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中。
4、规范性原则:课题研究按研究规范操作,包括课题立项、研究方案、教学观摩活动、阶段成果交流、原始资料积累与整理、数据统计分析、结题报告等。
六、实验方法
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对比法、教育观察法。
七、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4月):申请课题、确定人员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2、教学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3年6月):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在自己负责的研究的子课题范围内先采用一些新方法进行教学,突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然后通过和学生座谈、问卷、考查等方式,确定一些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考试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等了解教学效果,如果效果不够理想,课题组负责人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写出经验教训,并向报刊投稿。
3、阶段小结(2013年7月-12月)参加研究的教师将自己研究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写出各自所承担的模块的实验报告,然后转交负责人,负责人根据所有材料,写出综合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结集投稿,并编出研究集。
4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5年2月)
八、实验的阶段成果形式
1、四种课堂教学模式展示
2、教学叙事(日记、微型课堂、视频资料等等)
3、研究论文
九、研究队伍
本课题研究队伍由自贡市旭川中学五位老师组成,共同承担研究任务
课题组组长:李卫东(旭川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参加人员:
夏亦农(旭川中学教研组副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李梅(旭川中学语文老师,中学一级教师)
李进(旭川中学语文备课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朱秀英(旭川中学语文备课组长,中学一级教师)
十、课题管理
(1)建立课题管理制度,课题材料实行档案管理。
(2)对课题教师每学期培训一次,培训有计划、有落实。
(3)课题要写出阶段实验报告。
(4)经费:五万元
(5)设立电子信箱,随时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并向课题组负责人汇报。
2011年10月
第二篇:“五步四查”教学法开题报告
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课堂实验研究
——“五步四查”教学模式法开题报告
xxxxxx学校理化生课题组
一、课题概述
1、以问题为导向:尊重规律,激发动力,促进学生自觉发展(尊重教育规律,注重学生学习心理规律:人的天赋好奇、探究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训练为主线:落实主体,突出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落实学生基础发展
(侧重学生主体性、知行转化建构)
3、以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协调发展(课改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步四查” 教学模式
1、课前小测
2、导入新课
3、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4、答疑解惑
5、课堂测评
时间分配:注重课堂效率、容量、节奏,提高课堂有效性。
1、课前小测:5分钟
2、导入新课:1-2分钟
3、自主预习,合作探究:16分钟
4、答疑解惑:12分钟
5、课堂测评:5分钟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理化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方式还以接收式学习为主,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老师辛勤工作,学生学习成效不理想,我们组教师力从自身出发,要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模式
(一)、理论依据
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知教学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及国内的杜郎口经验,洋思教学经验等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为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包括专题研究、课题沙龙——借鉴学习经典理论、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实验研究课、教学反思、课题阶段性研究中的课堂教学观摩和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形成课题论文评比和结集、有效教学案例集)等。
(三)、研究模式
1、五步四查” 教学模式
(1)“五步”: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课前小测 第二步:导入新课
第三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第四步:答疑解惑 第五步:课堂测评
(2)四查:课堂上的四次学情调查
一查:课前小测
二查:在学生自主预习时;
三查:在组内合作探究时;
四查:在达标测评时。
2、“五步四查”基本模式详解(1)“五步”的说明 第一步:课前小测
在课前,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检测,采取互批验收(投影展示参考答案),错题反馈(师生释疑)
第二步、新课导入:激励、唤醒、鼓舞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三步:自主预习,合作探究
出示导学案,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并用笔就自主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合作探究中解决。自主预习大约6分钟,自主预习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自主预习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大约10分钟左右。合作探究解决自主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第四步:答疑解惑
针对各小组反馈出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可以采取各组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师生之间进行答疑解惑。主要是解决合作探究中存在问题。
第五步:课堂测评
主要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检测,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情况,以便查缺补漏。(2)“四查”的说明.
第一次学情调查:课前小测,对上一次所学知识的检查和巩固。第二次学情调查:
自主预习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巡视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对导学案独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即基础类题目),并据此确定独学的时间,适时转入下一步学习。
第三次学情调查:
对合作探究过程进行巡视调查,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
学的状态是否投入,也是对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并藉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次学情调查:在课堂测评时巡视检查,查缺补漏。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月1日---2月28日)
1、制定出理化生教研组的子课题开题报告。
2、根据学校的课题实施计划制定理化生教研组的子课题实施计划。
3、讨论探讨适合理化生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4、学习课题开题报告和相关的教学理论,并做好理论学习笔记。第二阶段:起步阶段(2014年3月1日---8月30日)
1、本组每位教师理解本教研组的子课题实验内容,并逐步实施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子课题的实验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每位教师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子课题的实验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组内成员互相听课、评课。对教学模式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完善。推选出一堂教学模式研讨课
4、通过交流课,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
5、组内召开研讨会:总结活动情况、推选阶段典型课例。
6、组织各备课组继续进行交流听评课,进一步巩固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推选一堂示范课。
7、组内成员互相听课、评课,对教学模式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完善
提高,推选出一堂教学模式研讨课。
8、理化生学科汇报课,教研组各成员进行阶段总结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4年9月1日—12月31日)
1、(9月份)理化生组成员全员参加,继续打磨。
2、(10月份)结合学校阶段考评,进行组内交流。
3、(11月份)借鉴学校其他课题组经验,继续完善课题实验进程。
4、(12月份)不断改进创新,再上新台阶。
5、(1月份)优秀代表进行汇报。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月—2015年2月)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撰写论文集、整理优秀教案、优秀课例影像资料等。要求全员参与,根据学校课题组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完成“课题教研五个一”:学习一本为课题研究提供指导的教育论著并写出心得;上交一份体现课题思想的教学案例;汇报一堂能够体现阶段性成果的展示课;每月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上交一篇论文。
五、实验的阶段成果形式
1、课堂教学模式展示
2、教学课例
3、研究论文和经验总结
4、结题报告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队伍由理化生老师组成,共同承担研究任务 课题组组长:xxx(中学高级教师)
参加人员:
xxxxxx学校理化生课题组 7
2014-2-26
第三篇:三主五步教学法
【三主五步教学法】之班级文化建设
桑植县贺龙中学 尚立成
随着桑植与中国教师报联合打造湖南教育改革首善之区,桑植以三主五步教学法大面积的推广,特别在高中阶段的推进,通过我校这几个月实行,我感觉课堂改革之外的班级文化建设尤其重要,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长期进行下去。因为班级文化建设是灵魂,是一切活动开展的精神所在。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
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是孩子们的家。我们要把教室布置成家的感觉,要温馨,舒适,使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1.教室卫生是班级的窗口,是文明的标志。孩子们要养成爱卫生习惯,这样可以对他们有一辈子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制订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加强检查和监督,保持教室的清洁和美观。2.教室要体现绿色。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的前面和窗台摆放一些绿色的植物,孩子们可以养一些花、草,让教室充满绿色,充满生命青春的气息。
3.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和谐、高雅、美观。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保证三主五步高效课堂长期进行的必要手段,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要十分重视。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制度,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班级一周工作小总结,一月一大总结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实行记分和军衔晋级制度。通过几个月的实行效果比较明显。孩子们都积极的参加各项活动,改变了以往对班级荣誉不闻不问的局面,列如:参加物理奥赛,以往我班根本无人参加,这次60%左右的同学都参加了,为了给小组和个人加分,大家都踊跃参加,虽然大家可能参加物理奥赛成绩不一定理想,但是孩子们已经转变思想,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在小总结和大总结中,我班也制定了一定奖惩措施,倒数几名,要在班上写出扣分原因、整改计划和措施,文字不得少于200字,写的扣分原因、整改计划和措施要挂在墙上供同学们监督。并把这些记入学生档案。
制订和实施制度应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重视学生意见。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班委修改、最后全班学生投票的方式来制订。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才会有生命力和实效性。2.制度的实施要公开、公平、公正。班级制度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老师偏爱某个学生,就对这个学生的问题回避或从轻处理。一定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从实施之日起,就要保证它的公正性。
3制度的实施也要持之以恒。不能朝令夕改。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属于观念形态层,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价值观、人生观深层次的文化。
1.班级精神的培养。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班级精神。这种精神要在班级成立之初有意识地培养,逐步让学生理解接受,深入在全体学生的心里。例如,我在建班之初,就召开“现在我以班级为荣,将来班级以我为荣”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慢慢培养并形成这种班级精神。
2.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级凝聚力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班级活动的开展及在全校各项活动中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情感的,最能体现班级凝聚力,我班的各项活动都能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气氛下运行,往往是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收获非常大。班级内部的活动,如班会、辩论会、演讲会、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优化人际关系。班级里有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两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要处理好,同学们要处理好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把小组搞上出,小组也才能在班上走在前列,小组之间也要处理关系,这样才利于班级强大凝聚力,使每位孩子才有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倡助人为乐;心中有他人;看人要先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有了爱心一定会感化学生。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树立威信;教师要培养民主作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对学生不抱成见和偏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要善于理解学生。
总之: 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班主任,必须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不断创新,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第四篇:三主五步教学法
“三主五步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刘雪峰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三主五步教学法”已经在全校语文学科中广泛展开。“三主五步”的内涵,“三主”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五步”是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归纳、巩固提升。
我们语文组在学习了“三主五步教学法”以后,充分认识到“三主五步教学法”的教学结构可以克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弊端,可以体现科学的教学思想。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三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为“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变追求高分数升学率为面向全体、面向中差。
一、应用与探索的成效:
一学期以来,我校语文教师大都接受了“三主五步”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并大胆进行课题实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培植了一批优质课,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
2、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通过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积累、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在日积月累的互助学习中,学生的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合作竞争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显,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主体是凸现的,个性是明显的,创新意识是勃发的;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成为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然实现的过程。
二、努力方向 在推行“三主五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改水平。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修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课改实验顺利进行。
(1)严格要求,勇压担子。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他们勇压担子、加砝码,要求青年教师把压力变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2)加强培训,促进群体。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改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我校课改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实验中仍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改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倡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们的课题实验目标将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
第五篇:《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课题开题报告
罗田万密斋中学《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及界定
课题名称:初中文言文五步教学法,是县“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子课题之一,是关于如何通过诵读来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模式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的素养提高。通过诵读引领学生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培养其文言语感,提升其古文素养,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2、有利于学生的人格锻造。辑录入教科书的文言文都是前人遗留的艺术精品,是华夏文明的艺术瑰宝,作品所体现出的高贵品质傲岸精神于锻造学生人格大有裨益。
3、有利于教师的水平提升。本课题研究,要求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有效措施,要有对学生诵读的有效指导,这就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是:在吸取前两轮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新课程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促进我校学生素质发展的优化,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并籍此带动全校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积极性,带动学校的特色建设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符合大河岸中学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研究。本课题组将进行在具体校情具体学情下实现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研究。
2、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的研究。课题组将开发适用的校本教材,补充教科书文言文的量来促进本课题的研究。
五、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广西河南等外省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本县三里畈中学也已经进行了本课题的探索,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六、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用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对教师、学生、家长及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找出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低效的原因之后,将问题转换成课题,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
2、行动研究法:贯彻“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的理念,在研究过程中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边总结、边完善、边积累、边提高。
3、个案研究法:通过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相应成功经验,总结有效性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工作时间预期两年。
(一)准备阶段。(2012年3——4月)
1、确定研究方向、明晰目标与预期成果、制订实施方案。
2、组建课题组研究机构、制订相关制度和评价标准。
(二)专家指导期(2012、5—2012、6)邀请专家来校指导项目研究工作,敲定方案。
(三)实施阶段。(2012年5——2013年10)1、2012年3月-2012年4月,课题组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2、2012年5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就以前教学现状进行详尽摸底调查、分析。进一步明晰研究思路。3、2012年5月-2012年11月,进行课题研究。采取观摩课、汇报课、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研究成果。4、2013年4月,阶段交流,修订完善。集中组织交流课题研究情况,分析问题,调整思路和方法,形成阶段总结报告。5、2013年5月-2013年10月,深化课题研究。课题组邀请教研室专家领导来校对课题研究进程和档案资料进行督导、评估。及时发现典型,适时推广成功经验。
(四)结题与总结。(2013年11月--------2014年1月)
1、完成本课题过程资料的分类、汇总与结题资料的撰写。
2、申报课题结题。
3、总结、评比与表彰。
八、预期成果
论文集、案例集、研究报告、阶段性总结分析交流材料、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