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21课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2.课文挂图及投影片。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板书:21乡下人家)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用铅笔作上记号。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注意“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 “”。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朗读理解
1.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
3.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并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4.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五、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并且说说在书写时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教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3.学生练写: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自主读文
自由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顾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准备。
三、全班交流
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可以抓住以下两个教学点进行。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和“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城市里)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整理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4.全班交流。
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学习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示,然后分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小组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如乡村图片展、收集国内外农村生活资料、乡村诗歌朗诵比赛等等)
3.各组交流,汇报自己小组开展活动的计划。4.教师统筹安排,确定活动日程。
六、板书
独特
乡下人家 热爱自然
迷人
西楼小学:徐道红 2015.4.23
第二篇:四年级下册语文,21课,乡下人家,导学案
科目:语文
课型:新授
年级:四年级下
时间:2012.4.25
《21 乡下人家》讲学稿(师生共用)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好句。
3、我要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我要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法提示:想完成以上学习目标,我要多读课文,读的遍数越多越好,并做到边读边想像,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品味作者的语言美。
学习准备:我想了解更多的乡村美景或田园风光,要去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有机会我也到乡村走一趟,亲自感受一下。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添字,读通课文。并做以下试题: ①我能为加点的字正确注音:()()()()()()()()()
屋檐. 装饰. 鸡冠.花 捣.乱 和谐. 棚.架 率.领 觅.食 耸.着尾巴 ②我能把下列词语写正确,写漂亮还会听写
棚架、风趣、装饰、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倘若、向晚归巢、和谐、辛苦、鸡冠花、催眠曲、房前屋后、天高地阔、月明人静
2、通过读课文,我对乡下人家有了初步认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作者采用 的方式来布局谋篇。以 为总结句,从
、、、、,六个画面真实地再现了乡下人家质朴、自然而又亲切的画面。
3、初读课文后,我把问题批注在书上与同学交流。
二、深入感知,学习探究
1、我读懂了课文第一自然段,批注后想和同学交流“别有风趣”一词的理解,同时我还能体会批注课文中几个近义词、反义词的意思。
学法提示:读一读,画一画,描写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句子,思考一下,课文
中的每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语句。
2、我要与同学一起交流品味批注文中的优美句段:
学法提示:想一想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
着一对石狮子或者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②我想读好这一段,再次感受瓜藤攀檐,富有生机的美景。
3、我能用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2—7自然段。①我会填空:
有些人家,门前场地上 ,它们会依着时令 显出。人们还会养几只鸡,在房前屋后。屋后倘若
科目:语文
课型:新授
年级:四年级下
时间:2012.4.25
(1)、来到春天的田野,作者见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秋天到了,你还会听见 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小河,就会见到
。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会瞧②我理解并批注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全文中的作用
4、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动植物拟人化的描写,再现了乡下人家一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要把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我来回顾一下:
1、学习这课,我结识了两个多音字,我会分别注音并组词: 冠()率()()()
2、这课中最容易写错的字是:“觅 ” “巢” “ 谐”我是这样识记的__________________。
3、课下我查找了资料,课文中的“纺织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学习课文,我能用自己的话具体讲一讲“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三、拓展延伸: 春天的田野
冬天刚过去,春天就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大地,到处都相约好似的,换上春装。今天,我约了几位小伙伴去欣赏家乡春天的田野。
我们漫步在田埂上,迎面吹来了阵阵春风,觉得舒适极了。因为春天不像冬天那样寒风刺骨,只略带着寒意。你瞧,脚下沉睡了一冬天的小草,此时已清醒了,倔强地把头伸出了地面。虽然只见一点嫩绿,却布满了生气。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一朵,那一簇地洒在田埂上。翠绿欲滴的蚕豆苗整洁地立在田埂旁。
我举目望去,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庄稼。金黄的油菜花儿开得正旺,辛勤的小蜜蜂,一会儿飞到这说些悄悄话,一会儿又飞到哪儿吻一吻。还有这一片,那一片,绿得发亮的红花草,自然地绣上了几朵小紫花,好看极了。正在拔节的麦苗儿,像绿色的地毯,厚厚地铺在田野上。
看到此景,我想起了一句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啊!这是农民辛勤耕耘的希望。
我喜欢家乡春天的田野.它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布满诗情画意.于是我兴奋地对伙伴们说:”可惜我不是画家,否则我将用彩笔画下这家乡迷人的田野,让它永远铺展在我们的眼前.
(2)学法迁移:在《乡下人家》一课中作者充分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篇文章中,我也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并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四、阅读链接: 桃 源 佳 致
自从读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后,我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终于,机会来
了,爸爸提议全家一起去桃花源,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
三月十五日下午,我们乘车去桃花源游玩,可老天不做美,刚上车便下起了蒙蒙的小雨,到了桃源县天已经暗下来了,我们便在桃花源宾馆住了下来,又开始下大雨了,为桃花仙子
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第二天早晨天灰蒙蒙的,我们来到了桃花山,在门口“福地洞天”的石碑前照了几张相片,便往内走,到了桃花林,边走边看,桃花林的桃树真多呀!一人多高、亭亭玉立、一大片一大片的满是的!由于时节未到,来得太早,桃花林的桃花并没有完全开放,树枝上挂满了红色的花蕾,可也有少数的“性急”的花仙子,按捺不住地伸出了脑袋,张开了笑脸迎接我们,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我们如入仙境一般!
从桃花林出来便来到了碑廊,两边有许多古代的石碑,唐代诗人杜牧,明代袁宏道等各家石刻,虽几经沧桑,风雨剥蚀,但上面的字依然清楚。
我们拾级而上,穿过方竹亭,经过遇仙桥,就钻进了秦人古洞,洞内黑漆漆的、弯弯曲
曲的、岔口很多,会使人迷离忘返!所以我小心翼翼地跟着导游走,生怕跟丢了!
出洞口便是豁然台,真是“豁然开朗”“神清气爽”!从豁然台上往上看,天空是蔚蓝的!
太阳是火红的!云朵是嫩白的!鸟瞰秦人村,秦人村环抱在青山翠竹中,秦人宅与良田美池交错,田里的村民正用牛耕田,塘边有人在钓鱼,白色的玉兰花、粉红色的桃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红花争相开放,旁边有蛇行龙腾的竹廊,这一千多米的竹廊都是用竹子做的!通过竹廊户户相连,不怕风吹雨打!真不负唐代刘禹锡题碑“桃源佳致”啊!
我们边走边看着竹廊外美丽的田园风光!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秦人宅,从这户出来,又进入了另一户,与朴素的村民讨价还价,妈妈买了农民自己做的青篙粑粑,我买了吓人的木头蛇,累了坐下来喝起了擂茶,村民很好客,桌上摆满了小吃,我们又在里面看了许久的民族歌舞表演后才出来!
接着又游览了桃仙岭、桃源山、沅江风光带等景点。
我们远离城市的喧闹,享受这美丽的田园风光!欣赏着这漂亮的桃花仙子,桃花源之游真让人流连忘返,时间过得真快,才看完,便又上了回家的车子„„
第三篇:初二下册第21课
初二下册第21课《奇妙的克隆》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克隆的相关科学知识。
2.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作用。
3.培养自己探究科学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探求精神。
资料链接
1.作者介绍:谈家桢,中国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30年代初起从事亚洲异色瓢虫色斑的遗传变异研究和果蝇的细胞遗传基因研究,为中国遗传学工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克隆, 原是英文“clone”的音译,意为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简称为“无性繁殖”。中文也有更加确切的词表达克隆,“无性繁殖”、“无性系化”以及“纯系化”。英国和我国等国在80年代后期先后利用胚胎细胞作为供体,“克隆”出了哺乳动物。到90年代中期,我国已用此种方法“克隆”了老鼠、兔子、山羊、牛、猪5种哺乳动物。
一、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两栖()繁衍()2.解释下列词语。濒临: 神通广大: 相安无事: 繁衍: 匍匐: 渗透:
3.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克隆”的哪些知识? 4.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知识链接
小标题的作用
①使用小标题,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地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
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
②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在阅
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意图,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5.我的问题
二、探究赏析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知识链接
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
(1)举例子 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以便读者理解。(2)分类别 使复杂的事物更加条理、清楚。(3)列数据 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具体。
(4)作比较 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在比较中显现出来。(5)打比方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以突出说明对象的性状特点。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3.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4.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积累迁移
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 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举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第四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课《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1课《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上饶市实验小学李晓波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2、自制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课件,欣赏图片。看看看这些照片,你知道是什么地方的景色?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谈话交流。
3、师激情谈话导入:今天我们随作者一齐走进21课《乡下人家》,去走走,看看,去感受一下那独特而迷人的风光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读后交流。
3、梳理整合,浓缩场景。
⑴ 过渡: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是如此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那课文都描写了哪
些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第1到第6自然段,选一个你喜欢的场景,试一试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⑵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学生抓住相关事物或是时间来概括说。板书:瓜藤攀檐图,鲜花竹笋图,鸡鸭觅食图,夏天傍晚图,秋天月夜图。
三、研读品味,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1、品读课文:前三幅图中,你认为哪一幅图乡村风景最美?就去读一读有关的段落,划一划有关的句子,并给你的同位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同桌合作学习,感受乡村生活的美。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品味乡村生活的美。第一幅图(第一自然段)
1、生谈自己的感受,师梳理。
2、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
⑴ 理解“装饰”的含义。
⑵ 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⑶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体会乡下人家的自然美。
3、通过对比写作手法理解乡下人家的亲切可爱的美。“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⑴ 联系生活实际“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在什么地方能看到?你有什么感觉?
⑵ 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指导朗读。
第二幅图(第二自然段)1、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2、理解重点句:“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出示课件)”
⑴故弄玄虚说:“这句话里的“探”用错了,只有人能探头,笋怎么也能探头呢?应该换成“长”。(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出拟人句的好处)
⑵体会读句子: 如果将“探出头来”换成“长出来”,会是什么感觉。
3、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再指名读;齐读。第三幅图:(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2、学生体会读:“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引导学生再次体会拟人的好处,感受作者对这只公鸡的喜爱,对农家生活的热爱。)
3、积累背诵:指名背;再指名背,师生评议。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四、指导学生自学五、六自然段
1、选择喜欢的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的读;喜欢积累背诵的就练习背诵。
2、学习成果汇报。
五、整体回顾
1、师小节: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却都是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引导总结写作手法,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体会生活的写作习惯。
六、拓展延伸
1、师出示自己的小诗,激发学习课后“阅读链接”的兴趣:(附: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最美乡下人家。)
2、布置作业:自学“阅读链接”。【板书设计】
瓜藤攀檐图 自然
鲜花竹笋图 亲切(拟人)
21、乡下人家 鸡鸭觅食图 可爱(顺序)
夏天傍晚图 优美 生活
秋天月夜图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21课《刘胡兰》教案
刘胡兰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写的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被捕后,在敌人面前英勇斗争,宁死不屈,最后英勇就义的事迹。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刘胡兰被捕。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刘胡兰被捕的原因。
第二自然段,写刘胡兰面对敌人的收买、威胁、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毫不动摇。
第三自然段,写刘胡兰英勇就义。第四自然段,写毛主席为刘胡兰写挽词。教学目标
(一)认识“刘、党、叛、徒捕、庙、威、胁、胸、膛、踏、烈、荣、牺、牲、伟”16个生字,会写“刘、伟、牺、牲、兵、买、卖、荣”8个生字及以下词语:刘胡兰、伟大、牺牲、民兵、收买、出卖、光荣。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培养爱憎分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三)能填写毛主席给刘胡兰写的题词。重难点
1、学会认读,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生字,学会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一位小英雄,同学们还记得他是谁吗? 生:王二小
师:同学们记忆力真好!是啊!英雄的事迹永远都是可歌可泣的,让人难忘怀。
师:那同学想不想再认识一位小英雄呢?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1课《刘胡兰》,老师板书,同学们齐读课题。这个“刘”字是一个生字,左边是个文,右边是个立刀,所以也叫“文刀刘”其实老师名字也有一个“刘”字。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完后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师:同学们完成的真快!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好不好?在学生字的时候,老师呢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请同学们把拼音词语标在会认字的旁边好不好?
师:“党”dang,其实这个字好有个好兄弟,(这是在黑板上板书“觉”),组词。
“捕”bu,“
”+“ 甫 ”(偏旁加熟字)利用这个方法同学们还能记住哪些字呢? 生:“庙”“烈”
师:恩!真棒!其实这个“踏”也可以这样记,右边也是一个汉字,怎么读呢?同学们下去查字典!相信你们一定能查到!那这些字怎么读呢?(依次出现拼音和词语)
“荣”rong,如果我把“
”换成“、”就变成了“宋”,同学们真是识字小能手!
“伟”wei 伟大
师:下面是四个词语,跟老师齐读一遍“叛徒”“威胁”“胸膛”“牺牲”
这么多的汉字要是按前鼻音后鼻音分类怎么分呢?“你!你!你!”(提问学生)你们真是太聪明了!
那按结构呢?看来这对你们来说真是太简单了!接下来请同学齐读男女生赛读生字。你们读的真整齐,声音真洪亮!不过老师也发现这几个字“踏”“叛徒、威胁、胸膛”同学们还是有点不熟,下面跟老师一起再读一次。师:如何才能将这些字深深地记在脑子里,这就需要一些简单有效的识字方法,你们愿意将你们识字秘诀告诉其他小朋友吗?
师:“那位同学”“你”“你”你们回答的真是太好太好了!同学们请他们鼓掌!
师:老师将刚才的几位小朋友的秘诀总结了一下:有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加笔顺!
师:请看这“牺、牲、胸、膛”四个字的右半边表拼音 师:接下来我们做个小游戏好不好?什么游戏呢?“开门见山”——每个数字的后面藏着一个汉字宝宝,你选数字你来猜!
师:老师觉得我应该把掌声送给你们!
如果将这些汉字带到课文中相信同学一定能将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在读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发现一些新词语呢?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将你找的词语分享给大家呢?同学们找的真多,下面我们就一起将这些词语读一遍。其实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陷阱血在这里读xie不读xue
接下来指名读,领读,分小组读!
师:生字新词我们已经学完了,请同学们读课文,待会啊,老师要让你们中的小老师给大家范读,在听到过程中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请同学们大胆发言,只要你敢举手敢说,老师就要表扬你!
回答了这么多,那究竟讲了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再讲!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这个节要求会写的生字“刘”“伟”“牺”“牲”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其中后三个字都是“左窄右宽”!请同学认真书写,把字写得跟我们自己一样漂亮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