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木棉花》教学案例的启示美术教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8:1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趣的木棉花》教学案例的启示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趣的木棉花》教学案例的启示美术教案》。

第一篇:《有趣的木棉花》教学案例的启示美术教案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广东有一种树,叫木棉树,每年的三四月份结果、开花,其花称木棉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校园都有栽培。这种树树身高大,平时总时默默无闻地“守卫”着校园,只有到了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木棉树才真正显示其“英雄”的本色(为广州市花)。那红彤彤的花朵,为校园景观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深得校园师生的喜爱。每逢这个时候,校园里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一有时间就会争着去拣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木棉花。该美术教师就抓住这一时机,把它设计成小学四年级的美术活动课,以绘画写生为切人点,整合自然课知识,尝试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融人课堂教学之中。

基本过程: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木棉花,并带到美术课堂备用。在上课后,教师先让学生之间交流收集木棉花的过程,然后指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对木棉花进行观察、写生。此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木棉花的形状、色彩以及木棉花之间进行比较。在这一过程中,每小组学生都很认真、很投入,其中有一小组发现了使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吃惊的问题:木棉花的花办重叠方向,存在明显不同。有些花朵的重叠方向是顺时针的,有的则逆时针。这一发现引起了全班学生的一时轰动。当学生问教师时(其实该教师也不知道),教师灵机一动说:“这就是老师要你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出未被发现的问题。”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已准备的六个问题,供其它几组去选择和研究。并指导各小组选出正、副小组长,负责自己小组所选择的研究问题,在课后进行调查,收集,纪录。在下一节美术课中进行讨论、汇报和发言。此时此刻,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都沉浸在热烈的探讨情景之中。

讨论的问题:在上第二节美术课时,四个小组都有了一定的准备。教师引导各组把课前收集、调查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最后讨论,小组长记录好讨论的结果,并代表小组作汇报发言。有几位小组长悄悄地告诉该教师,她们小组拍了木棉花的照片;有的是写生作品,能不能使用投影仪,该教师很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成了他们的帮手。下面是几个小组自己收集、讨论、上台发言的部分内容:

“我是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小组选择了《用画画的什么材料,表现木棉花色彩最好》的研究题目。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

“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木棉花的花办,刚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颜色非常鲜艳,很红很红的,圆形果托又是鲜绿色的,红色和绿色形成了一组对比。(把照片放在投影仪上,让同学们观看。)。”

“我们观察后进行写生画,为了画好木棉花的形状和色彩,我们每个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用的水彩笔、蜡笔、水粉颜料宋表现木棉花。在写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用水粉颜料来画木棉花既快效果又很好,用蜡笔画木棉花,可以画出它的立体感,用水彩笔很慢又会没水„„下面请看我们的写生作品吧。(展示写生作品)„„

(全班给以热烈的掌声)„„

另一小组上台发言:

“我们小组研究的题目是:《通过对木棉花的写生,了解了木棉花、木棉树的生长规律》。”

“1.我们小组同学在上一节美术课里,仔细观察了木棉花的外形、色彩并进行了写生。请看我们小组的几幅写生作品(我把作品放在投影仪上,让同学们欣赏。)。”

“2.我们写生后,在课外又去查找了有关木棉花、木棉树的资料。我把查找来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根据我们从《常用中草药手册》的字典中查到,木棉树,又叫红棉、英雄树、攀枝花。树身高大概l0米左右,树和枝长有扎人的硬刺。春天先开花后生叶,花大,红色,肉质,花办有5片,结果后会裂开,还有棉毛种子。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是广州市的市花,又称英雄花。”

“根据资料记载,木棉树是先开花后生叶。但是我们对这一条资料有怀疑,因为根据我们的仔细观察,木棉树是在春天3月份开花的,在开花前是先有了绿色的叶子,后来绿叶开始变黄,木棉开花时没有了叶子,等木棉花全部掉完了,木棉树才开始长出了新的叶子。所以我们觉得有怀疑„„”。

“以上是我们小组研究的成果,谢谢大家!”

“我是第一小组,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组写生木棉花的情况。”

“我们写生木棉花,主要用线条画出木棉花的花办形状,在写生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木棉花的五片花办的重叠方向,有的是向右转的,有的是向左转的(投影仪出示木棉花照片和学生作品)。”

“我们小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是受太阳光不同的原因;有的同学说,是木棉花在小时候被不同方向吹来的风向造成的原因;有的甚至说,一个是公的,一个是母的,我们去请教了自然课的老师,自然课的老师说也不清楚,我们又上网去查找,但网上也没有这方面的介绍,不知道哪位同学、老师是否有这个问题的资料?请介绍给我们„„”

此时,很多学生的思维和情绪被这个问题给激活了,纷纷举起自己的手,发表各自的观点。其中有一位男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说:“我看过一本书,书上说植物的枝蔓茎干,会出现左右旋转生长的现象,是因为地球旋转的引力和磁力共同引起的”。另一位女学生则自己站起来直接回答:“我认为这是木棉树遗传基因的问题吧!当前大家都在说什么人类基因,我想植物也应该有自己的遗传基因吧!”令在场的所有教师都很惊讶,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案例的几点启示

1.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着眼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它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所倡导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因而,对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更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值得启示和借鉴。

2.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方法

教育思想决定着教学的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思想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课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个典型,通过这一典型,引领学生从美术学习角度,运用综合知识(自然、语文等学科)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为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有利于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对教学情景的创设,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因此,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空间进行大胆设想、尝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3.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扎实的学习氛围和基础。可以这么说,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更具有现实意义。

这一案例的创设和设计,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首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在教师教学思想的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的。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的学习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其次,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这一案例的展示,更多地强调了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成为本案例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亮点,更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借鉴。

4、体现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完全的冷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实践,不被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景完全听命于“标准化答案”和有限的书本知识的狭窄范围之中,极大地压抑了小学生好动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创新意识。而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的小群体进行学习,学习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注重个性的发展。他们在课外收集、调查所需资料;自己把作品用相机拍成照片;课堂中进行自己讨论、发言、辩论、作记录;并选派小组代表上台发言等

第二篇:美术教案-《有趣的木棉花》-教学教案

教学背景:广东有一种树,叫木棉树,每年的三四月份结果、开花,其花称木棉花。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校园都有栽培。这种树树身高大,平时总时默默无闻地“守卫”着校园,只有到了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木棉树才真正显示其“英雄”的本色(为广州市花)。那红彤彤的花朵,为校园景观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深得校园师生的喜爱。每逢这个时候,校园里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一有时间就会争着去拣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木棉花。该美术教师就抓住这一时机,把它设计成小学四年级的美术活动课,以绘画写生为切人点,整合自然课知识,尝试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融人课堂教学之中。

基本过程: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木棉花,并带到美术课堂备用。在上课后,教师先让学生之间交流收集木棉花的过程,然后指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对木棉花进行观察、写生。此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木棉花的形状、色彩以及木棉花之间进行比较。在这一过程中,每小组学生都很认真、很投入,其中有一小组发现了使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吃惊的问题:木棉花的花办重叠方向,存在明显不同。有些花朵的重叠方向是顺时针的,有的则逆时针。这一发现引起了全班学生的一时轰动。当学生问教师时(其实该教师也不知道),教师灵机一动说:“这就是老师要你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出未被发现的问题。”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已准备的六个问题,供其它几组去选择和研究。并指导各小组选出正、副小组长,负责自己小组所选择的研究问题,在课后进行调查,收集,纪录。在下一节美术课中进行讨论、汇报和发言。此时此刻,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都沉浸在热烈的探讨情景之中。

讨论的问题:在上第二节美术课时,四个小组都有了一定的准备。教师引导各组把课前收集、调查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最后讨论,小组长记录好讨论的结果,并代表小组作汇报发言。有几位小组长悄悄地告诉该教师,她们小组拍了木棉花的照片;有的是写生作品,能不能使用投影仪,该教师很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成了他们的帮手。下面是几个小组自己收集、讨论、上台发言的部分内容:

“我是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小组选择了《用画画的什么材料,表现木棉花的色彩最好》的研究题目。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

“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木棉花的花办,刚刚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颜色非常鲜艳,很红很红的,圆形果托又是鲜绿色的,红色和绿色形成了一组对比。(把照片放在投影仪上,让同学们观看。)。”

“我们观察后进行写生画,为了画好木棉花的形状和色彩,我们每个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用的水彩笔、蜡笔、水粉颜料宋表现木棉花。在写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用水粉颜料来画木棉花既快效果又很好,用蜡笔画木棉花,可以画出它的立体感,用水彩笔很慢又会没水„„下面请看我们的写生作品吧。(展示写生作品)„„

(全班给以热烈的掌声)„„

另一小组上台发言:

“我们小组研究的题目是:《通过对木棉花的写生,了解了木棉花、木棉树的生长规律》。”

“1.我们小组同学在上一节美术课里,仔细观察了木棉花的外形、色彩并进行了写生。请看我们小组的几幅写生作品(我把作品放在投影仪上,让同学们欣赏。)。”

“2.我们写生后,在课外又去查找了有关木棉花、木棉树的资料。我把查找来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根据我们从《常用中草药手册》的字典中查到,木棉树,又叫红棉、英雄树、攀枝花。树身高大概l0米左右,树和枝长有扎人的硬刺。春天先开花后生叶,花大,红色,肉质,花办有5片,结果后会裂开,还有棉毛种子。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是广州市的市花,又称英雄花。”

“根据资料记载,木棉树是先开花后生叶。但是我们对这一条资料有怀疑,因为根据我们的仔细观察,木棉树是在春天3月份开花的,在开花前是先有了绿色的叶子,后来绿叶开始变黄,木棉开花时没有了叶子,等木棉花全部掉完了,木棉树才开始长出了新的叶子。所以我们觉得有怀疑„„”。

“以上是我们小组研究的成果,谢谢大家!”

“我是第一小组,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组写生木棉花的情况。”

“我们写生木棉花,主要用线条画出木棉花的花办形状,在写生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木棉花的五片花办的重叠方向,有的是向右转的,有的是向左转的(投影仪出示木棉花照片和学生作品)。”

“我们小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说,是受太阳光不同的原因;有的同学说,是木棉花在小时候被不同方向吹来的风向造成的原因;有的甚至说,一个是公的,一个是母的,我们去请教了自然课的老师,自然课的老师说也不清楚,我们又上网去查找,但网上也没有这方面的介绍,不知道哪位同学、老师是否有这个问题的资料?请介绍给我们„„”

此时,很多学生的思维和情绪被这个问题给激活了,纷纷举起自己的手,发表各自的观点。其中有一位男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说:“我看过一本书,书上说植物的枝蔓茎干,会出现左右旋转生长的现象,是因为地球旋转的引力和磁力共同引起的”。另一位女学生则自己站起来直接回答:“我认为这是木棉树遗传基因的问题吧!当前大家都在说什么人类基因,我想植物也应该有自己的遗传基因吧!”令在场的所有教师都很惊讶,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案例的几点启示

1.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探究性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突破了以往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教学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到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着眼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它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所倡导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因而,对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更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值得启示和借鉴。

2.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方法

教育思想决定着教学的方法,而教学方法只有适应先进的教学思想的要求,才能体现科学性。这一课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个典型,通过这一典型,引领学生从美术学习角度,运用综合知识(自然、语文等学科)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为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在有利于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对教学情景的创设,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因此,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空间进行大胆设想、尝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3.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扎实的学习氛围和基础。可以这么说,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得到充分体现。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更具有现实意义。

这一案例的创设和设计,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首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在教师教学思想的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的。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与探究,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的学习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其次,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这一案例的展示,更多地强调了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成为本案例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亮点,更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借鉴。

4、体现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完全的冷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实践,不被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景完全听命于“标准化答案”和有限的书本知识的狭窄范围之中,极大地压抑了小学生好动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创新意识。而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的小群体进行学习,学习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注重个性的发展。他们在课外收集、调查所需资料;自己把作品用相机拍成照片;课堂中进行自己讨论、发言、辩论、作记录;并选派小组代表上台发言等。在发言中既有发言稿,又有小组成员的作品展示。在一定意义上说,这节课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充满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实现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相互适应和完美统一。这为我们美术教学中的其它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5、体现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教学评价的综合性,是体现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综合体系,是教学者教学思想的延续和检测。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美术课的作业,而对于学生是如何完成这张作业,并不是很关心。对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单一的美术作业好坏的肯定与否来实现的。因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创造空间和创新意识。而这一案例的创设,展示出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学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有趣的银杏树》教学案例启示[范文模版]

《有趣的银杏树》教学案例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84-02

一、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开花到结果要二十年多年,四十年后才会大量结果,因此别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白果”。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银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很多学校种植了银杏树,树叶的造型非常的别致、像一把小扇子。秋天的银杏树一身金黄,金光闪闪。银杏叶舒展着扇形的裙摆微笑地体味迷人的秋色。到了秋天树叶变的金黄了,撒在地上像金黄色的地毯,为校园景观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深得校园师生的喜爱。每逢秋天,校园里的学生,特别是女学生一有时间就会争着去拣刚从树上掉下来银杏树。该美术教师就抓住这一时机,把它设计成美术活动课,以绘画写生及树叶黏贴画为切入点,整合自然课知识,尝试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融人课堂教学之中。

基本过程: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银杏树,并带到美术课堂备用。在上课后,教师先让学生之间交流收集银杏树的过程,然后指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对银杏树进行观察、写生。此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银杏树的形状、色彩以及造型之间进行比较。在这一过程中,每小组学生都很认真、很投入,其中有一小组发现了使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吃惊的问题:多皱折,完整者呈扇形,上缘呈现不规则的波状弯曲,有的中间凹入,深者可达叶长的4/5。具二叉状平行叶脉,细而密,光滑无毛,极其从纵向撕裂。这一发现引起了全班学生的一时轰动。当学生问教师时(其实该教师也不知道),教师灵机一动说:“这就是老师要你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出未被发现的问题。”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已准备的六个问题,供其它几组去选择和研究。并指导各小组选出正、副小组长,负责自己小组所选择的研究问题,在课后进行调查,收集,纪录。在下一节美术课中进行讨论、汇报和发言。此时此刻,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都沉浸在热烈的探讨情景之中。

讨论的问题:在上第二节美术课时,四个小组都有了一定的准备。教师引导各组把课前收集、调查的资料,在小组中进行最后讨论,小组长记录好讨论的结果,并代表小组作汇报发言。有几位小组长悄悄地告诉该教师,她们小组拍了银杏树的照片;有的是制作作品,能不能使用投影仪,该教师很高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成了他们的帮手。下面是几个小组自己收集、讨论、上台发言的部分内容:

“我是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小组选择了用银杏树的叶子来做《四只小天鹅》和《两个小女孩》的图案研究题目。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过程。”

“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银杏树的叶,绿色和橘黄的特别多,我们把叶子做小天鹅的裙子,因为叶子像扇子形状,做裙子一定很漂亮,用银杏树的径做小天鹅的腿,把银杏树的叶子剪小做成像天鹅的脚噗。我们还观察后发现银杏树的叶子还可以做成人穿的裙子,把叶子剪成小扇形,有的叶子上半部分是绿色,下半部分叶子枯萎了,形成了一个漂亮的花边像裙子的花边。先小的扇形往下排列排到大的扇形,很有层次感,颜色也很丰富。(把作品放在投影仪上,让同学们观看。)”

下面请看我们制作作品吧。(展示学生作品)……

(全班给以热烈的掌声)……

另一小组上台发言:

“我们小组研究的题目是:通过对银杏树的写生,了解了银杏树、银杏树的生长规律。”

“(1)我们小组同学在上一节美术课里,仔细观察了银杏树的外形、色彩并进行了写生。请看我们小组的几幅写生作品。(我把作品放在投影仪上,让同学们欣赏。)”

“(2)我们写生后,在课外又去查找了有银杏果、银杏叶的资料。我把查找来的资料介绍给大家。”银杏树实生苗主根粗壮,侧根细短,播种后18-25天幼苗陆续出土。

银杏的功能有:

(1)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从银杏叶萃取精华分析其成分,能活化血小板功能,使血液不会凝结成块,它同时能使血管扩张促进动脉与静脉的血液循环,因此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脑血栓与中风。

(2)提升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当我们年龄渐老时,神经物质传导的分泌量会渐趋减少,因而导致灵敏度降低以及记忆力退化。对那些智力功能已经退化的老年人而言,银杏能改善他们的心智活动能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3)预防血凝块形成:银杏能防止血小板黏在一起,因而能预防血凝块的形成,而血凝块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以上是我们小组对银杏研究的成果,谢谢大家!”

“我是第一小组,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组写生的情况。”

“我们写生银杏树,主要用线条画出银杏树的花瓣形状,在写生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用颜料来制作银杏树的图案,怎么制作呢?我有一个想法告诉大家,先选好自己喜欢的颜色,再把平时收集来的银杏树的反面就是有很细的径的一面涂起来,然后印在干净的白纸上,当然先设计好图案的造型。在印的过程中水不能加多或者加少,否则印出来的图案就不能看清叶子径的纹路。很多同学很好奇,大家争先恐后想看看制作的作品(投影仪出示银杏树照片和学生制作的作品)。”

此时,很多学生的思维和兴趣都被感染了,纷纷举起自己的手,发表各自的观点。其中有一位男学生站起来大声地说:“我写了一首赞美银杏树的诗念给大家听一下,题目是《秋天的银杏叶》

霜降,把冷面的令旗

挥动过后,插着金翅的银杏叶子

从枝头,开始集体起飞

一生风光的叶子们

不再回忆高处的喧哗

从春天的鹅黄,走到

秋天的金黄――

成熟,但拒绝死亡!

展翅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

得到延续……缓缓飘落……

只有秋风懂得,银杏叶

心中的向往与归宿

深秋,所有的叶子

都在寻根,只有银杏叶

把自己的这份心愿

修炼得更加纯粹

让阳光一眼看清

它脉络般清晰的心思”

令在场的所有教师都很惊讶,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案例的几点启示

1.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

这一案例的展示,正体现出这样一种教学思想:教学不以灌输知识为重,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着眼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它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的精神所倡导的,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因而,对当前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更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值得启示和借鉴。

2.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方法

这一课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个典型,通过这一典型,引领学生从美术学习角度,运用综合知识(自然、语文等学科)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为体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有利于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让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空间进行大胆设想、尝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3.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扎实的学习氛围和基础。这一案例的创设和设计,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作出了重大的突破。首先,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在教师教学思想的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的。其次,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因此,这一案例的展示,更多地强调了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成为本案例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亮点,更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借鉴。

4.体现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是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化。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完全的冷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实践,不被重视。而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灵活地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的小群体进行学习,学习形式上更具有灵活性和注重个性的发展。他们在课外收集、调查所需资料;自己把作品用相机拍成照片;课堂中进行自己讨论、发言、辩论、作记录;并选派小组代表上台发言等。在发言后再组织小组成员的作品展示。在一定意义上说,这节课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充满了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实现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相互适应和完美统一。这为我们美术教学中的其它活动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5.体现教学评价

而这一案例的创设,展示出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学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在关注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叶、田翔仁.剪刻、拼贴[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2]许大梅,马雪萍主编.美术下册(第二版)(手工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重印

[3]向亮晶主编,中国风立体剪纸、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年

[4]陈叶,田翔主编、剪纸拼贴、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

苏冬(1972年-),中学一级教师。15岁开始学画画,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美术系。教美术19年,先后指导学生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里获奖,在衢州市指导学生美术基本功比赛也多次获一二三等奖。多篇论文在衢州市级刊物发表,论文获浙江省三等奖和衢州市三等奖等。

第四篇:小学美术:《有趣的汉字》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有趣的汉字》教学案例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20课《有趣的汉字》,这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能激起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经过欣赏、总结、想象,能抓住表现对象的重要特征来用象形字的造型方法进行夸张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能较为明确地表达字的意义,并通过学生的描述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这节课与一年级语文教材相呼应,让学生对我国汉字象形造字法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了解我国汉字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过程。

操作目标:通过欣赏、总结、想象、创造,使学生大概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并能设计几个简单的象形字,力争表达出词语的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古代象形文字,使学生得到启示,创作象形文字要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表现。

四、教学难点

了解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并能通过实践学会创造象形文字,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师: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若干。

学生:水彩笔、彩纸、铅笔等。

六、作业设计

第一次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象形字。(主要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作业:让学生将一首小诗中的个别字进行象形字设计,力争表达出词语的意义。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问导入摘 自 小 精 灵 儿 童 资 讯 站

重点:主要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大致了解古人曾用绘画和象形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记录某些事情。

问: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在家有事需要出去一下,但爸爸和妈妈还没下班回家,为了避免他们着急担心,你有什么最简便的方法让父母一回家就知道你去了哪里?(除了打电话之外,就是留个便条)要是碰到不会写的字怎么办?(写拼音)那你

们有谁知道,在没有文字没有拼音的几千年以前的古人类使用什么方法来记录和交流某些事情的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并创造出了图画性很强的字叫象形文字)揭题,《有趣的汉字》。

(二)新授:

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运用象形文字的演化轨迹,指导学生能大胆地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自由创作出几个简单的象形文字。

a:看画猜字

请学生猜下面这个是什么字?

(象形文字是现代各种文字产生之前古代人类用于记录和交流的图形符号,现代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演化而来的。板书:象形文字)

(这个米字的原始形式就是画了九粒谷子,它后来演化为,最后定型为米,表示稻子种在田里,被田埂“”分成四部分。

b:欣赏象形文字

1.先让学生欣赏老师准备的范作(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可再让大家猜字)主要让学生边猜边欣赏边总结,这些象形字是抓住了对象的主要特征来设计的。板书:“抓主要特征”。

2.再请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例和老师准备的资料,让学生认识月、木、林、鱼、水等象形文字的写法以及和现代汉字的区别,以及大概了解这些文字的演化轨迹。

(三)学生作业

第一次作业(要求用象形文字的造型方法来设计,要能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我可提供几个字,请同学们试着设计其中的一个字。(云目手人足口川石燕)

第一次作业反馈:主要让学生拿着自己设计的字来自评,我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要求学生能相互借鉴。

第二次作业:我出示一首小诗,让学生自己决定对诗中有些文字进行象形设计,有难度的就直接写现代汉字。

绿蜡笔,画竹子。蓝蜡笔,画河川。

青蜡笔,画石头。黑蜡笔,画小燕。

要问我们画什么?我画祖国好山川。

第二次作业反馈:还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作业到讲台旁讲解自己的设计想法并朗诵这首诗。

(四)课堂延伸

最后我鼓励学生回家后可从书本上,网上多找一些关于象形文字,甲骨文及古代书法方面的资料,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并且学会从多个途径去获取知识。

第五篇:小学美术《手指玩偶》教学案例的启示

小学美术《手指玩偶》教学案例的启示

所谓“悦纳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是以往的机械的、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自己乐意、迫切的主动学习者。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在美术学习当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那么,具有人文性质的美术学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悦纳式”学习呢?我就结合《手指玩偶》这一活动课谈谈体会。

一、在有趣的情境中营造学生悦纳式学习的氛围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要想方设法点燃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确实,美术课堂的导入,就犹如同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调动兴趣的作用。一个好的情境导入可以一下子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状态。而自主学习又体现了学生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有了直接的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会事半功倍。

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境,即教学过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作是教学上情感刺激的一种方法之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有效地保护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用情境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玩。课一开始,我就创设森林里的动物聚会的情境。漂亮的森林图片和有趣的指偶动物,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让他们觉得不是来上课,而是来游戏的,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做指偶。而在创设这个情境的过程中,我又通过表演的形式渗透本课的重点难点,如动物耳朵的长短特征和脸的大小等去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便说“这些小动物来森林里干什么呢?原来它们是来参加故事表演比赛的”。让小朋友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既提出了比赛的要求,又使小朋友的创作热情更高一层。此片段虽然不足三分钟,但是却营造出一种氛围,一种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一种悦纳式的学习氛围。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体验悦纳式学习1.在合作中体验悦纳式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是一节手工课,需要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因为自主思考是合作动手的基础。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用实践的角度处理一些教材内容,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动手探究。本课我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就顺势引导学生采用四人一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要求根据本小组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想研究的小动物进行探究,可以选一个,也可以选多个。这样做,为的是照顾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使他们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享受到被老师尊重的幸福。学生一旦选定内容,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讨论中去,试着将自己喜爱的纸偶折出来。通过尝试折纸偶后,学生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如有疑义也可反对、辩论。在此过程中,思维与思维的碰撞非常显著,我们在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应该多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沟通的技巧,尤其是在出现意见不合时,更要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尊重事实,形成共识。例如,有学生对大小耳朵的折法不理解,小组的成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猜想,可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就归纳出几个重难点问题进行重点指导、学习。当然这里光*讲解,学生是不能形象的获得要点。因此,我采取了对比法和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颇佳。经过讲解后,我再一次让学生合作,这次合作的要求是让大家一起折出小动物去参加比赛。在合作过程中会折的小朋友可以帮助不会折的小朋友,在折好后,要求小组编个小故事,并一起演这个小故事。这时学生的创作热情达到了最高点,也使整堂课充满了浓郁的快乐色彩。

在这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导航者。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主人,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者和“任务”互动,他们的整体水平大大提高,积极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得到培养,还培养了学习者的责任心、协作精神及创新品质,为他们提供了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这不但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悦纳式学习的乐趣。2、在自主、探究中体现悦纳式学习的成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坚持“少讲多学”,即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着力通过多种途径,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

本课教学我就做了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尝试。导入后,我就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小动物,自己尝试动手折玩偶。这种大胆的放手,是充分的相信学生、肯定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还学生自主的地位,让他们大胆尝试、探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学生,平时不爱说话,羞于和同学老师交流。而此时她却很认真的折一只小兔子,边折还边跟同桌交流,不时的把自己的作品高高举起。当我走过她身边的时候,她迫不及待地问我这只小兔怎么样?我给了她一个赞许的微笑,同时也代表着我对她的劳动果实的一种肯定。虽然这是一个无声的变化,但却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变化。它给无助的心灵带来了希望的火光,给稚嫩的双手带来了无穷的力量。

三、在互动式的评价方式中实现悦纳式学习

教学评价是现代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更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加速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教学评价机制势必成为每一位教师研究的重点。然而,美术活动又是一个远离标准化的领域,尤其是在目前提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美术教学中,美术作业更加丰富多彩、千变万化。能不能进行评价?该怎样进行评价?根据什么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成了每节课的关键。

小学生都是一个个具有个性差异的孩子,作为教师如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还给学生独特的创造自由,促进学生理性素质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持感性素质的持续发展。因而在课堂上想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本节课我就留了最后的八分钟时间,尽量让多一点的学生参与被评价。我认识到手工课与绘画课的评价方式要有所不同,于是我设计让学生在讲和玩中进行评价,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几位学生表演故事,其他学生当评委,并分别给予各自不同的奖励,学生乐于上台表演,展示自己和小组一起创造的成果,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美术教学在学生主体性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渠道。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美术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有效的悦纳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因此我们要真诚的悦纳学生,悦纳自己,相互悦纳;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焕发活力!

下载《有趣的木棉花》教学案例的启示美术教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趣的木棉花》教学案例的启示美术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教学案例

    《艳丽的大公鸡创意绘画》教学案例今天,我像以往一样,在上课铃敲响之前走进了课堂,今天要讲授的内容是第十四课《艳丽的大公鸡》,我把课前准备好的教具悄悄地放到讲桌下面,这是我......

    美术教学案例(精选)

    案例:《泡泡飞呀飞》,属于“综合• 探索”学习领域。 一、导入阶段: 1、首先由学生喜欢的玩具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件秘密武器,是什么呢,是一把枪!不过,这枪可没有子弹。那它射出......

    美术教学案例

    二年级美术《蜻蜓飞飞》教学案例 张斌 课时:一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设计理念: 1、让学生深入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蜻蜓的外形、结构、色彩以及各种姿态。了解对称对于飞......

    美术教学案例

    美术教学案例 学校:徐悲鸿远东艺术学校姓名:刘晓旭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一个自信十足的人,能顺利走向成功的彼岸。在现代社会中对自己充满......

    美术教学案例

    2012年度 “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选 统一封面 成果名称:《追寻文明的足迹》教学案例 成果形式: 教学案例 作者姓名: 姜坤 所在单位: 城阳区流亭街道......

    美术教学案例

    春天的畅想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一、教 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四、学生分析 本课......

    美术教学案例

    美术教学案例 《心灵的关爱》 ------八年级下册一、引言 《心灵的关爱》是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的一节以“设计 应用”为主的综合课。如何在这节课上真正体现出课题研究的实......

    美术教学案例

    美术教学案例 尹桂萍 多年来从事美术教学,可以说是经历过很多的学生,在众多的学生当中,有一名学生使我久久难忘,正是因为他,使我知道了如何正确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那是我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