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合唱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合唱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林静静
合唱是音乐中的一门综合艺术,是当前普及性最强、大众参与面最广的艺术品种之一。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构成,其音域宽广、感情色彩丰富,在要求歌唱者做到音准无误、声音统一的同时还要求在心灵情感上相融相通。合唱作品内涵丰富,题材多样,一般采用多调性、无调性等多种旋律方式进行,和声语言丰富、织体层次分明,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表达人类崇高情感、传递思想与精神感受的方式之一。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把合唱作为凝聚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很好途径。所以,在我国音乐教学实践中普及合唱教学非常必要,它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情,使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合唱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近几年,我国合唱艺术蓬勃发展,合唱这种集群众性、艺术性与思想性高度统一的演唱形式,随着各地区音乐院校、歌舞团体的广泛建立、新创作合唱歌曲的不断产生而成为音乐体裁中的一种普遍类型。全国各地举办的合唱节数不胜数,各大媒体对合唱艺术的关注度也日趋增多,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合唱艺术正处在繁荣时期。《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采,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合唱教学作为音乐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 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在校生中,学校班级人数相对充足,这为有效开展合唱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广泛地纳入合唱教学应当成为广大音乐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合唱训练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
合唱效果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嗓音,训练有素的合唱团的音色如同天鹅绒般既柔和又明亮,充满张力,具有很高的审美愉悦价值。合唱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准确地唱出自己的声部旋律,正确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才是美的,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来调整音准、节奏和音色,使各式各样的声音从粗糙到精细,从僵直到柔美,从个性到和谐统一。起初,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用“啊”字模唱一些简单旋律,给每个学生选定声部,让学生了解各自声部,学会从一个歌唱者的角度给自己定位。音准方面的训练先从简单的横向音程练习开始,再到纵向的和弦及音程练习,刚开始教师以钢琴伴奏,练习一段时间以后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然后从给各声部第一个音再到只给标准音,让学生学会彼此聆听,自行调整音高,以达到和谐。节奏的训练也应采用从简到繁的方法,比如同一声部中的大小切分和在不同声部之间形成的大切分,提高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合唱训练中,等学生的音准、节奏都将不再是问题,接着对发声方法提出要求,以改善音色,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学生学会用均衡、柔美、统一的声音去歌唱,不再一味追求音量的大小,知道避免个性突出。通过发声练习可以磨合各不相同的音色,让学生用打哈欠时候的那种身体、口腔放松的感觉去唱,声音不在于大,而要找圆润、共鸣、收放自如的感觉。练习过程中注意感受集体的声音,同时要学会控制声音。
二、合唱激发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1.通过接触合适的作品激发兴趣
合唱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歌唱能力的有所不同,教师通常都会选择与学生整体歌唱水平相适应的作品。保持歌曲难度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保证学生能把握的前提下通过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低年级开始选择一些在自然音域的、表达童真意趣的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铃儿响叮当》等,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加上一些难度适中的表达爱国情感的歌曲,如《七子之歌》、《歌唱祖国》等,让学生从歌唱中体验爱国情感,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到了较高年级相应加大一点难度,选择表现力更强的歌曲,如《感恩的心》、《明天会更好》、《祝福祖国》等,这类歌曲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学生在歌唱的时候就像是在倾诉自己的心声,能够真正感受到歌曲的艺术形象,情感得到自然升华。学生的合唱水平逐渐成熟,加之接触到教师为其选择的一些题材、风格、体裁、形式等各不相同的作品,自然从中积累了更多的和声、曲式、歌唱、表演等方面的音乐知识,既能保持了浓厚的兴趣热情,又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水准。
2. 在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优秀合唱作品的欣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审美的机会。让学生倾听合唱音乐,欣赏、聆听的过程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习过程,歌者与听众在演唱和聆听的过程中均能获得巨大的审美体验,此种愉快属于人类最美好、最激动、最震撼人心的音乐之美。欣赏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起初向学生介绍合唱音乐的时候选择的一些时间较短、内容样式较多的节目,到后来的专业性较强的演出、比赛,都会将学生带到不同意义的审美世界。通过对合唱音乐的介绍,告诉他们合唱的本质、目的及追求,让学生熟悉这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形式,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合唱音乐。在学唱新作品前先让同学们聆听、欣赏该曲有着引导和启发性的意义,教师通常会准备新学合唱歌曲的录音、视频给学生听一听、看一看,大概体会一下歌曲所要表达感情,然后再一步步学习,基本熟悉和掌握之后,再继续完善各环节。当然,欣赏的内容并不单单是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另外安排一些更加丰富的内容,如视听一些不同形式的、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的作品,观看各类合唱比赛的视频,有机会还可以带学生观看现场合唱表演和比赛等。总之,合唱中的欣赏内容保持和培养了学生对合唱的兴趣、热情和感知能力,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合唱作品和丰富多彩的合唱形式,体验合唱情境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感受合唱的音响效果与和声美,激发他们对这种协和美的追求,从而在自己参与合唱的时候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进入情境。各种各样欣赏的过程是学生的内在能力提高的过程,合唱是亲历,欣赏是感悟,在这样不断亲历、不断感悟的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逐渐得到了提高。
三、在合唱中学会正确表达情感,丰富思想感情
1.处理情感,学会正确表达
合唱歌曲的感情处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引导了学生正确表达情感。要想更好地表达音乐思想情感,树立艺术形象,就要对歌曲作艺术处理,如速度的选择、铺垫与高潮处起伏的力度的变化等,处理的过程中要遵循对比统一原则。教师在充分熟悉和理解合唱歌曲背景基础上,根据作品各不 相同的特点来区分教学,正确把握每一首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做出正确的示范。当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指导学生学习唱歌曲、理解歌曲、演绎歌曲的同时,便启发了学生发散思维,结合自己的理解来把握歌曲的内容,正确表达情感,做到以情带声,达到声音、情感的统一。
2.通过指挥来调动丰富的感情
在合唱队中,指挥占据着统领的位置,优秀的指挥者,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来感染合唱队员,从而激发队员们内心的情感。除此外,指挥还负责提示全曲速度、力度、气息控制以及情感处理等等。一个好的指挥在排练前已经掌握了作品的背景和风格,对作品的重难点把握也很精确,同时指挥者靠敏锐的听觉发现各声部之间出现的微小问题,并提出来加以改正。同样,指挥者合理的左右手分工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是右手给予准确的节拍和速度,左手协助进行表现音乐表情以及控制各声部之间的此起彼落等,当学生养成了看指挥的习惯之后便拥有了敏捷的思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指挥者的眼神直接影响着歌唱者,眼神的交流是通往心灵的路径,优秀的指挥会用眼神跟歌唱者进行交流以达到情感的共鸣。总之,指挥者依靠自身的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声情并茂,加之以适当的身体语言,来引导合唱队员饱含深情地演绎作品。
四、合唱增强学生信心与实践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奉献精神
1.参加实践表演,增强信心与实践能力
合唱教学中,最终实践表演检验了教学成果,更是增强学生信心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合唱是作为一种注重表现形式的音乐,最终是要面对听众评判的,所有的训练都是为了表现合唱歌曲的内容、树立音乐表达的 形象、最终实现与听众进行情感交流。比如参与一些校内外合唱交流活动及社会文艺演出,都能让学生在成果展示中,增强学习信心与实践能力。在演出、比赛后教师及时为学生做总结,教导学生面对失败要善于找出不足及原因,以便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进。
2.体验合作、团结、奉献精神
合唱重在配合,需要众多人员共同奉献力量来完成作品,当今社会以独生子女为主,许多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合唱正是培养团队奉献精神的最好途径之一。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在讲述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自己创作合唱歌曲来教授一群问题儿童,打开了他们封闭的心灵的故事。合唱的集体性特点使合唱队伍中的每一名成员都联系在了一起,它不像单纯的音乐课那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单独地起来唱,可以随性地唱,合唱对此有一定的约束,学生参与在合唱中必须按照合唱的要求来进行歌唱,把每一个个体融入集体中,形成统一的声音,学生在合唱中了解到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他人共事并产生互动,相互理解,共同成长进步。一个水平较高的合唱队伍,必然是声音和谐统一,感情投入的,在有效的训练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时间各声部之间旋律都各不相同,学生必须倾听彼此的声音,唱出自己所在声部的旋律,渐渐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同时也学会思考和意识自己的感觉和情绪,不断调节声音、发散情感,渐渐做到声音和谐统一、情感交融,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也逐渐增强。让学生参与到合唱中也具有培养团队奉献精神的意义,因为各个声部旋律的不同使得学生歌唱的同时也在聆听,听着集体发出的和谐动听的声音,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集体、注入了情感,进入了丰富的音响 世界,情感上得到了满足,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培养了良好的音乐感觉和丰富的音乐想象力的同时,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提高了,具有了可贵的团队奉献精神。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实践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对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身心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而且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团结、合作。在合唱教学中,每一个学生能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地学习、研究,创造更美、更和谐的声音,拥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学会更深层次的审美,在集体的氛围中学会沟通、合作、理解、包容和团队奉献,在这种崇高的音乐精神中潜移默化,从而更加热爱音乐艺术,热爱生活,身心日益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音乐让孩子更聪明》 莎莲娜.哈伯
中信出版社 2.《中国合唱卡在哪里》 紫茵
音乐周报
3.《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指挥探析》 陈建安
人民音乐出版社 4.《分析 探讨 纪念 随感》 桑桐音乐文集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5.《乐话.音乐通论》 青主
吉林出版社
第二篇:在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实践中,举例您如何的运用初中“体操—技巧”教法、学法的案例
体操技巧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且必须经常练习的体育活动,体操技巧教学却是枯燥乏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苦。用时长,收效差。针对以往经验教训,我有了几点新思路。
1、看教学视频,调动学生积极性。
以前都是教师先示范讲解,学生再练习,为了达到教学要求,一遍一遍的练习,学生早失去了兴趣。于是这次我先让学生观看教学片,当学生看到教学片中整齐有力的动作时,掌声立刻响了起来,显然学生来了兴趣。我说:“看人家做的好,不知你们怎么样?这套操可比以前的难,协调性,灵活性,记忆力一样都不能少。”“没问题。”“老师,要不要我给你做一节,我记下了一节。”有的学生按耐不住,已经跃跃欲试。我却说:“光会做几节不算什么,想证明你们的实力,以后的体育课上自见分晓。”下课后,体育委员就来借教学片了,说是同学们想回家自己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就这样被调动了起来。
2、合作学习,组长责任制。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采用以优带差的教学法,收效很好。一次的广播操教学,在教师示范讲解后我也采用了此教法。所不同的是学生自愿分组,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分到各组,由组长负责。最后比赛,练习效果较差的组接受惩罚。教师则巡回指导,看到多数学生共同犯的错误就立即集合纠正。并要及使用鼓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积极练习。遇到较难的动作,由练得好的学生示范讲体会。这样练习的结果真的很好,学生的积极性高了,互相比,互相评,互相学。更加关键的是学生在教练的过程中充分动了脑,记得牢,不容易忘。而且,课后组长还会组织大家巩固练习。
3、以赛代练。
通过分组比赛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高了也有了兴趣,还提高了能力对合作学习,还有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将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给自己和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
第三篇: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 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以下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12月19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文联第五次中国作协代表大会的闭幕联欢会上,热情洋溢地演唱了一首优秀历史歌曲《祖国歌》,词曲优美,如诉如说,抒发了他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感情。给与会的文艺界代表和电视前的观众留下了难忘的一幕,使我们了解到总书记深厚的音乐素养。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首创编于本世纪初的歌曲《祖国歌》,经总书记少年时代的学唱,在其心灵上所留下的深长记忆。使我们看到了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中学生高尚道德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音乐教学是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音乐教学中的“创新”不是指简单的音乐创编,而是泛指创新的意识、胆识、意识品质及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和善想、善说、善做。聆听音乐、欣赏歌曲、节奏练习、乐段创作以及舞蹈律动等等,无不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没有丰富的想
宜城 iyd
第四篇: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钢琴教学是一门依靠大量音乐理论为基础支撑起来的技巧性较强的音乐课程,在教学中如果轻视音乐理论来谈论教学和钢琴演奏的技巧的提高都将是举步维艰。综上所述,对于钢琴演奏和教学来说,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它不仅仅是我们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同时也是钢琴教学实践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既然如此,如何将音乐基础理论和钢琴教学实践有效地相结合,才是钢琴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本文将通过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以及钢琴演奏当中的作用和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亩?为钢琴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学习演奏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音乐理论;钢琴教学;钢琴演奏
众所周知,学习钢琴演奏其实不是简简单单地练练手指和识识谱,其实,一首钢琴曲倾注着曲作者要想表达的内在情感,每个音符就像文学作品中的每个字一样,都有着不同点寓意,而要想弄明白这些,我们必须要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将理论基础淋漓尽致的应用,这样才能充分表达曲作者作品的真实情感。因此说,钢琴演奏要靠着大量的乐理基础为指导,演奏者不仅仅是要熟悉乐谱,更应该对乐曲的创作者的情绪加以揣摩,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曲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入到整个弹奏过程中,才能弹出完美的乐曲。然而,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对乐谱上标记的一些记号没有表现出来,更别说表达出曲子本身的情感,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忽视音乐理论的缘故,因此,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必须注重音乐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将相应的音乐理论和知识传授与学生,使学生能深刻的理解基本乐理知识,只有这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才能使钢琴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中应起到的作用
演奏者要想将一首乐曲完美的演绎,其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和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机结合是关键的所在。演奏钢琴涉及到的音乐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乐理基础、和声基础、作品分析,并且还囊括了演奏人员对作品的理解等诸多因素。演奏者能否深入理解作品,并准确把握其蕴藏的音乐意境,将直接关系到最后的钢琴演奏效果。因此说,只有具备扎实音乐理论知识,才能将钢琴演奏的技艺得到质的飞跃。
(一)扎实的基本乐理知识是学好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基础。对于基本乐理知识的熟练掌握是学生学好钢琴演奏所必备的条件,想要真正将钢琴的演奏技巧融合贯通,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掌握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只有具备了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够读懂每一个乐谱,这样才能有层次的表达乐曲的内涵,使得钢琴演奏的技巧与乐曲要表达的内容有机结合。钢琴的演奏技巧不仅仅需要的是一遍遍机械的练习,更多的还要靠音乐理论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使乐曲内容得以完整的表现在我们的耳边。
(二)钢琴演奏的骨架是和声。从历史出发的角度来看.钢琴的艺术发展经历了五个主要风格形态时期:巴洛克风格时期;维也纳古典风格时期;浪漫主义风格时期;印象主义风格及20世纪现代音乐风格时期。由于各个时期作曲家的美学观念、追求目标、作曲技法等有很大不同,故造成各个流派在和声组织形式上的各具特色。掌握这些有利于学生对于作品风格的掌握,比如就颤音的演奏而言,巴洛克时期的颤音演奏和维也纳古典时期的演奏就截然的不同。
(三)作品分析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层次的敲门砖。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经常提到的曲式结构,实际就是帮助学生进行作品分析,包括:主题与主题的对比;乐句与乐句的对比;乐章与乐章的对比等,无疑是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要有层次感,这样演奏的乐曲才能津津乐道、引人入胜,乐曲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你弹奏的音乐故事才能让别人听懂,只有这样才是完美的表达。
二、音乐理论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如果基础音乐理论的知识不扎实,那么在后续开展钢琴教学活动过程中,极其容易造成教学理论与钢琴演奏实践的相脱节,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对钢琴演奏学习的疲倦,进而导致了音乐教学活动效率的低下。而通过基本乐理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钢琴演奏奠定坚实的乐理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创新思考能力,钢琴演奏需要创造力,这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内在驱动力,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就无法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一)通过欣赏大量的音乐曲谱片段以及古典、流行乐曲的旋律视唱,可以使学生们在音乐的学习过程当中积累极其丰富的音乐素材,以及乐曲的相关资料,从而逐步养成了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音乐曲谱与作品阅读鉴赏的能力,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和学习水平,增加学生对于钢琴演奏的理解和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把音乐理论知识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逐渐得以实践显现出来,使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理论知识中每个知识在实际演奏中的作用,进行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对比,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个乐理符号的作用,通过这一做法可以使演奏者快速的完成乐谱与键盘之间的转换,这对演奏者熟悉乐曲内涵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对于钢琴演奏学习者而言,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艺术视角,增强学生对于钢琴演奏艺术的理解和认知。
(三)养成演奏前先分析作品的习惯,包括作品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作品风格等,从理论上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于练习中的从何入手有着极大的好处,使得完成一首作品有章有法。
三、结论
当今世界的思维方法已逐渐从分析型转向综合性,这就要求我们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方式来考察钢琴演奏教学,不断探索新的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所有的钢琴演奏的实践教学都离不开音乐理论知识的引导,反之,与音乐理论知识的脱节必然导致钢琴演奏教学的失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演奏者或者是钢琴教师,除了有着高超的演奏技巧之外,业余时间还应当坚持学习,丰富和充实自己的音乐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刻的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想表达出来的内容和精髓,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钢琴演奏教学提升到一个境界,为我们更好的领悟音乐作品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条件。
第五篇: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我结合小学三年级下册谈谈看法:
这一册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做出合理推理。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让学生经历实例了解新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统计结果,进一步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这样的安排为达到使学生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形成初步掌握统计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