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合唱教学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合唱教学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 要: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和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视,而音乐艺术也为大众所广泛熟知,在这种情况下,合唱作为一种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快地发展起来。同时,合唱教学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种形式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合唱教学;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6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106
合唱是一种多人参与的声乐艺术表演形式,它以和谐统一的声音抒发情感,激发听者心灵上的共鸣,特别受社会以及各级政府、企业、团体的欢迎,同时也将它作为促进人际交流,促使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同时中小学艺术素质培养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也变得极为重要。中小学合唱教学对于培养中小学生艺术素质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因此中小学合唱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然而在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合唱教学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甚至会有人提出“学艺无用”的观点。
一、合唱教学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合唱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合唱教学过程中,需要每一位学生都认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并且要尽量让自己融入到集体的歌唱中,从而才能让声音变得和谐统一,并最终得到较好的音响效果;其次,合唱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基本教学理念。在学习和接触合唱歌曲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去聆听、想象和感受音乐的语言,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最后,合唱教学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健全的人格。在合唱教学中,无论是学唱歌曲还是集体演唱,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想象作者要表达的情景,从而更加完整地将歌曲表达出来。同时,合唱歌曲中很多作品都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学生在学习演唱每首歌曲的过程中,对于人格的完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合唱教学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的原因
(一)学校的原因
在合唱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学校领导对于音乐教学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合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开展情况。部分学校行政部门领导对合唱教学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把精力放在数理化等重要学科的教学质量上,这种情况在中学尤为突出。另外,学校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对于合唱教学的发展影响较大。专业的合唱教学对声场的要求相当苛刻,没有良好的声场条件,很难培养学生的声音意识以及合唱意识,这点也制约了合唱教学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展。钢琴是合唱教学中重要的辅助乐器,合唱教学中对钢琴的依赖性很强,对于合唱教学中的发声,合唱曲目的表达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中小学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设施,但是仍有部分农村中小学并不能满足开展合唱教学需求。
(二)教师的原因
合唱教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环节就是音乐教师,音乐教师是合唱教学开展的必要条件。音乐教师的专业程度决定了合唱教学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的程度,师资力量不够、专业性不强对于合唱教学的开展影响较大,同时教师专业程度不够也影响了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效果。多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承担课程过于繁重,往往一名教师要教授一个年级或多个年级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很难要求教师进行相对专业的合唱教学。所以,师资力量不足,教??专业性不强这两个问题是合唱教学无法顺利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的主要原因。
三、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建议
(一)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
各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支持,能够有效促进农村中小学合唱教学的发展。音乐教学能力的增强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教育部门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针对于农村中小学合唱教学的发展状况进行管理和督促,促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积极改革,大力支持农村中小学合唱教学,支持中小学成立合唱社团。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加快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有利于教育部门有效合理地选择专业过硬,理论知识全面的优秀教师,并针对合唱教学配置专业性更强的音乐教师。同时,对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所需要的配套设施,教育投入方面要作为侧重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针对于农村中小学的设施补充是很有必要的。
(二)合理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
首先,想要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需要学校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将合唱教学合理地添加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是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合唱教学的前提。其次,对音乐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有效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开展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在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指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具备一定的指挥能力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在合唱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需要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中为学生进行生动的讲解,针对不同学生音乐基础的不同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以及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如今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已经极大的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合唱教学在农村中小学的开展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把它做好,希望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能够为合唱教学在农村中小学的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崔玉兵.声韵相随 童声飞扬――浅谈农村中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8):156.[2] 杨玮娜.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J].艺海,2011(11):149-150.[3] 林晓慧.浅谈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进行合唱教学的实践[J].艺术科技,2015(5):48.[4] 张琳琳.中小学音乐教育应加强合唱教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38-139.
第二篇: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中,
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专业化”和“非艺术化”的不良倾向突出,使得音乐教育偏离了正确方向。
“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
第三篇: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甘肃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庙儿沟小学 王春秀)
内容摘要:多媒体教学进入音乐课堂,辅助音乐教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形象,辅助分析讲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给课堂解决了很多难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其学习的主体作用,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它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容易。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课堂、重要性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已深入到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在这样的形势下,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小学音乐课堂起着重要作用。在偏远农村的学校音乐教学条件比较差,由于音乐教学器材的严重短缺或社会不够重视,音乐课就像语文数学课一样,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45分钟的课程就可以开始。显然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也就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说教。无论我们所要讲授的音乐多么美好,音乐中描绘的画面多么美丽,也只能是老师带领同学们凭空想象,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而获得一丝心灵的安慰,无法真正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希望看到的。我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面对一群渴求音乐知识的农村孩子,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集图、文、声、像、谱、为一体,使学生对音响的感知更为直观,让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先将我在近几年的点滴体会梳理如下:
一、运用多媒体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在做课件时,可将教学内容中抽象的、不可见的或不易理解的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编制成多媒体课件,模拟出实际教学内容进行直观教学,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少,接触的事物不多,所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就少。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较直观地把各种音乐展示在同学们眼前,比单听老师讲,构图要新,题材要奇,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效果要好很多。我在教
学《共产儿童团歌》时,创设了这样几个情节:少年儿童手持红缨枪,身背大刀为解放军站岗放哨;儿童团员肩扛红缨枪排着整齐的队列,阔步向前;利用正步走感知进行曲速度等。然后利用“嘀嘀哒嘀嗒嘀嘀哒嘀嗒”这一具有号召力的节奏,进行发声练习,合着伴奏用啦跟唱,接下来让学生视听,比谁耳朵灵,看谁反应快。这样恰到好处地把握时机,将课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使教材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迅速地给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一实践证明: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上身心愉悦,感受美的音乐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进入下面的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欣赏范唱
范唱是唱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好的范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学唱热情。而如果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教师则可以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进行声情并茂、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范唱,给学生以美的音乐享受。例如教唱《红星歌》时,如果由教师范唱,无论唱多好,也是一种独唱,缺乏感染力。如果用DVD片将音乐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效果就大不一样了。通过欣赏再来练唱,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该注意什么,应该怎么表现。又如教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假若由教师范唱,无论厂多好,也是一种独唱,唱不出气唱的效果。我将北京市青少年宫少儿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的磁带放出来让大家心上。通过欣赏,再来练唱这首歌时,效果令人满意。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分析讲解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少儿歌曲。几乎从五六十岁的老人到十来岁的红领巾都能唱出那熟悉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我多次教过学生唱这支歌。过去教时,一本书,一支粉笔,学生很难进入一种美的意境。近几年来,再教这首歌时,我借助媒体,首先严是迷人的画面:在平静的湖面上,一只一只小船满载红领巾,轻巧荡着的双桨、湖面上荡漾的微微波纹、优美的歌声扬起来了„„一幅迷人的画面将大家的情绪激发起来了。我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分析歌曲:第一乐段为副歌二部合唱。全曲用错落有致的节奏、悠扬起伏的旋律,淋漓尽致地从一个侧面表现生活美,表现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再如,我在讲解《春天的音乐会》这一课时,播放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及春雨、春雷等自然现象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春天的美丽,春天给人们
带来的无限活力,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学生能轻易地去认识和理解音乐。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优化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把音、像、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这样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突破创新,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我在上五年级第十课《音乐家贺绿汀》欣赏课时,把欣赏歌曲《故乡的亲人》、歌曲《嘉陵江上》、补充欣赏歌曲《清流》以及相关的节奏联系、发声练习、乐曲介绍,都做进了课件,并着重对作曲家贺绿汀做了介绍。上课时,我只需轻点鼠标,教学内容便逐个展示出来,教学节奏大大加快。虽然教学内容比平时多了将近一半,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增大课堂的教学信息容量。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挂图及音响播放所消耗时的时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融声汇色,拓展审美视野,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全面提高了音乐教学水平和质量。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如果使用不当,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在教学中,必须特别注意适时适度使用、多种媒体优势互补、发挥人机交互功能等,以使音乐教学展示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祝智庭:《信息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张菊花:《有效教学的多媒体运用策略》.《新课程》,2010(3)钱红:《多媒体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活力》.《中国音乐教育》,2005(1)
第四篇: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
剑阁县小剑小学校 李 艳
【摘要】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文章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针对于农村和城市的地域趋势的不同,浅谈一下个人对现在农村音乐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新制度;音乐教师;新型音乐教育观;因地制教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1、教学思想观念陈旧、教师的角色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学校的基层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音乐课对于乡村学校来说就成为了一种形式,忽视了音乐教学最直接的作用。他们之所以要开设音乐课也就只是为了应付教育有关部门的检查,其实质上这些所谓的音乐课是被语文、数学这些主课占据着。很多乡村中小学都只是片面的追求学生主课成绩的统考,以最终的统考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乡村中小学里音乐(还有美术、体育等)课是不需要统考的,而且如同音乐等的豆芽课的考试是作为面对检查时而开的一种敷衍的工具。而且音乐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上音乐课,在担任音乐教师的同时还担任着其它各种科目的科任教师,一人身兼数职,以至许多农村音乐教师在面临这跳槽的现象。
因为对音乐的认识观念淡薄,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在改变。
2、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加之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音乐设备也没有人去使用,摆在那里只是成为了一种物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与同级学校的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学校也不能提供有力的设备来进行音乐教学。又由于乡村中小学的班级过于膨胀化,有的班级人数甚至已经远远的超过了音乐教室所能接纳的范围,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室内活动的开展。室内空间狭窄,已经压制了音乐课堂上活跃气氛的开展。
所以目前农村音乐教学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学条件设备问题。只有提供了相应的教学设备,新型的教育理念才能得于实行,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农村学校的一个心病。要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单靠学校的努力使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3、音乐教材内容偏深、基础差、形式压制天赋
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好多教材内容都只能适应于学生欣赏,就连欣赏的最基本条件都没有。对于基础的乐理知识学生是麻木的,他们没有见过五线谱,也没有乐理作业本。由于条件限制,学校不能开展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就是有也都是表面的跑马形式,没有实质的意义。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形式之下,加之基础薄弱,学生本有的天赋能力被磨灭。因为形式的压制,不能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自己本身具有潜在能力,况且能发挥的机会又极其可微。
因为教材内容较深,所以农村音乐教学只是在走走场面。要制定一套农村学校特有的音乐教材,力止这种形式走样的现象。而且我们应该努力的让学生去挖掘自己潜在的能力,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挥展自己所独有的才能。
二、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音乐教学思想
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树立一个新的使用与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的新观念。教育部门应该改变这种老套的应试教育,以减少乡村学校的学分压迫。学校也要时常更新教学理念,不能以为了分数而过分的给教师压力,不能以应付而走过多的形式路。当然这也需要教育各部门领导的引导与支持,应该重点突出现代德智体美教育发展的中心。应该制定一个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来较为完整的完善音乐教学。
更新新的教育观念是改变如今这种教育形式的主要根本所在,我们所要完善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教育体制,而是从根本上解决人们以往对教育的认识。认清当今的教育不是以片面的追求统考分数来决定学生未来,了解全面发展最终旨意,同时也是为提高人们音乐教育观的必经之路。
2.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
在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制约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其投入主要是指两个方面;其一是音乐教学器材的投入,二是教师力量的投入。这两项投入一直都是农村音乐的一个病根所在,应为没有有效的“良药”来制止,而导致农村音乐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低谷现象。
教学器材的投入主要是指针对乡村学校的特有性,投入适用于学生的音乐器材。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最基础的音乐知识,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身接触音乐。当然这得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因为器材的短缺,好多乡村学校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就连最简单的打击乐器都没有去亲眼目睹过。
教师力量的投入,学校应该尽最大可能的给音乐教师一定的伸展空间,不能一味的去强求教师将音乐课改为唱歌课。这样既违背了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改变了音乐教学的性质。并且教师也要学习当地的民俗风气,才能把实际与教学联系起来。
3.开发农村资源,促进农村音乐教育发展
虽然农村小学没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音乐教学设施,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可以根据各自地方的特点进行教学。每个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风俗礼节,都有各自的音乐文化特点。农村学校虽不具有雄厚的资金配备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但可以根据自己身边有限的自然条件资源,开展有地方特色音乐教学。当然这得在当地的支持下才能进行,需要学校及当地各部门领导的配合音乐教师的工作。这样才能开展适应于农村音乐教学的计划,才能有力的抓住当地的风俗特点,而此体现出农村音乐教学的特点。并是一味的跟着城市的音乐教学的步伐,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开发农村有利的音乐条件是促进农村音乐教学的必然条件,在现代的教学中都得要根据地方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农村的音乐教学是一种特殊体制,在抓住农村音乐特点的同时也要跟上时代音乐的脚步,让这种特有的文化特点与时代的元素结合起来,才能有利的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4.改革音乐教材因地制教
要适应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必须因地制宜,改编适合农村音乐教育的教材。编写教材上,要多选用当地优秀民歌、民乐。这些优秀民间音乐艺术最纯朴动人,最有生活气息,最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周围的事物、备感亲切,引起更大的学习兴趣;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音乐游戏,来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教学生动活泼,更具有乡音乡情的民族特色。针对于现在的许多音乐教材来说,有好多音乐都只能适应于学生去听,而且还不能说是欣赏。因为基本上好多音乐都与他们的生活联系不起来,而且现在的音乐教材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编制一些适合于他们心理成长的音乐。
总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文化在繁荣,全社会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因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必须尽快改变,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这样才不会让农村的音乐教学更多成为一种形式!
三、现在应该为农村音乐教学做的努力
首先是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呼吁人们人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及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教育部门要注重增强农村素质教育的投入,可以适当的根据农村地域的特殊性改变一些教育方针。改变教育教学中那些老套的教学方针,转变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从而推行新教育理论的实施。其次,是呼吁社会群体的力量,重视素质教育的实行。关心农村素质教育的实行及农村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关注他们也同样想拥有与城区学生一样的教育。为他们创造一个能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空间。
总之,我们不仅仅只是在音乐教学方针去改变这种存在于农村教学中的问题,也要从怎样改变当地人们的教育观念入手。同时也要极力的去帮助农村学校在这方面教学难的问题,为他们建造一个始于新教学观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①《利用外部激励机制,发展农村音乐教育》②《音乐教育》。
第五篇:中小学合唱教学浅谈
中小学合唱教学浅谈
刘好为
迄今为止,仍有人称“音乐课”为“唱歌课”。在他们眼里,“唱歌”成了“音乐”的代名词,在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时,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这个人唱歌好不好”了。“行外人”如此看待“音乐”这门艺术,姑且不去深究了,但学校领导在考核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时,居然也想到了以“考查学生唱歌水平”之法去评定老师的教学水平。事实上,以“唱歌水平好坏”作为评定人们音乐素养的唯一标准固然欠妥,但从中确实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节奏感、音准感、音乐记忆力、表现力如何,音色、音域条件如何,这些都是影响音乐综合素养的关键因素。而且,把“唱歌”作为音乐特长去展示是最直接、简便、通俗的形式之一了。
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孩子唱歌时发出的声音是“白声”。所谓白声,就是发声不能集中,音质浮泛散漫。这种声音不润泽,缺乏音乐气氛.这多半是由于口形不正,共鸣不当所致.这种径直发出的声音极为刺耳,尤以高音为甚。当孩子们集体唱歌时,由于各人音色不同,音量大小不一,导致歌声很不协调,根本谈不上“悦耳动听”。
进入中高年级后,大量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唱,是歌唱的最高形式,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表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合唱训练能培养孩子从小具有独立感、协调感、均衡感等综合音乐感受和集体观念、协作精神。在合唱训练中,既能学到科学的发声方法,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又能进行多声部演唱,使自身的歌唱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基于上述考虑,我制定了自己的音乐教学研究课题:《小学合唱教学方法探究》。
一、根据课题确定研究对象、目标。1.统一音色,矫正咬字、吐字习惯。2.先攻齐唱。
3.从视唱入手逐步进入二部合唱。
4.适当开展形体训练,培养孩子良好的台风。
二、实施方法。
(一)、统一音色,矫正咬字、吐字习惯。要求各声部音色完全一样是很难做到的,但通过训练可以使各声部的音色比较接近,将不可协调音色(包括尖细、嘶哑)统一到圆润、明亮、柔和的可协调音色中去。要鼓励暂时难以与众协调的学生树立信心,克服不良的发声习惯(如用喊叫方式歌唱)等,让他们在良好呼吸的支持下做几个母音的发声训练,如“O”、“U”等,此类母音的发声因口型收成圆形,可利用口腔和后鼻腔的共鸣促使声音放松,改变喊叫的习惯。训练时可引导学生设想嘴里含着一口水,不能吐,也不能咽,就这样保持“含”的姿势,在这种状态下发“U”音。“U”音色稍暗、柔和,用它进行训练也容易找到头腔共鸣,克服喉音、大声吼唱、位置低、声音“炸”、“虚”、“白”、“咧”等毛病。还应让学生注意用耳听,使自己的声音向周围音色靠拢,最终使合唱中听不出尖声、喊声和哑声。
咬不准字头,归不好字韵,这是少年儿童声音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开口呼的音,如:a、ai、an等,学生发音普遍靠前,声音单薄。针对这种情况,可指导学生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歌词,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口形,使学生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逐步养成习惯,以保证合唱时声音协调统一。实践证明用朗读与唱歌结合的方法训练咬字、吐字是可行有效的。
(二)先攻齐唱。齐唱教学是二声部合唱教学的基础。齐唱能培养学生的呼吸、发声、共鸣和控制音高、音色等多种能力,培养合作精神。良好的齐唱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唱合唱的信心。
(三)从视唱入手逐步进入二部合唱。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唱完整的多声部合唱歌曲。可从短小的二部视唱着手。而且应从轮唱开始。这是合唱教学的过度。在唱好齐唱的基础上唱轮唱,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唱二声部歌曲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训练声部速度保持一致的良好手段。教师可选择一些旋律基本相同的轮唱练习曲,因为旋律相同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和声听觉能力,这是合唱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听力能帮助学生听清楚自己声部与其他声部层次分明的歌声,并时刻注意使自己声部的速度与其他声部保持一致。如:
4/4 5 3 1 3 | 5 — — — | 3 5 2 3 | 1 — — —|0 0 0 0 ‖
0 0 0 0 |5 3 1 3 | 5 — — — | 3 5 2 3 |1 — — —‖ 此类曲子应该没有音准问题,容易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避免产生唱合唱的恐惧心理。
在唱三度音程时,关键是音准,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原谱:4/4 5 3 5 —‖ 3 1 3 —‖
改为:4/4 0 0 0 0 |5 3 5 —‖ P f 3 1 3 — |3 1 3 —‖
此外,还可以把歌曲中合唱部分的旋律提炼出来改编成发声练习曲,提前熟悉、学习。如:
歌曲《热爱地球妈妈》原谱 4/4 5 55 3 53 | 6 6 0 12 |3.3 21 56 |3 — — 3 33 1 31 | 4 4 0 67 |1.1 66 3 |1 — — 改为: 5 — 3 5 | 6 — — 12 |3 — 2 5 |3 — — 3 — 1 3 | 4 — — 67 |1 — 6 3 |1 — — 唱熟谱子后再用哼鸣演唱,要求内心还得想着谱子。
需要指出的是,合唱训练中,不一定以“唱”为唯一的训练途径,应该运用多种音乐手法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如开展多声部节奏练习、借助课堂乐器演奏等。关于节奏训练,不要局限于声部与声部之间的配合,可以让学生手脚并用,一人完成多声部的节奏。如:
2/4 说: 小 鸟 小 鸟 飞呀 飞得 高。拍手 ×× ×| ×× × | ×× ×× |× × ‖ 跺脚 × ×| × × | × × |× × ‖
我校引进的课堂乐器是八孔竖笛。竖笛演奏避免了音准问题。许多优秀的竖笛曲都是合奏曲,让学生在合奏中锻炼如何与他人合作、协调是很有成效的。经常练习具有固定音高的器乐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准水平,练就一双灵敏的耳朵。这些能力都是唱好合唱的关键因素。
(四)适当开展形体训练,培养孩子良好的台风。艺术修养包括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的内容。要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除勤修“内功”外,还应接受适当的形体训练。内外结合才能展现良好的艺术修养。对普通学生(相对于舞蹈特长生)而言,接受形体训练的途径不外乎于音乐课堂。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也包含了简单的舞蹈、形体教学。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唱歌的同时,也应加入必要的形体训练,让学生站有站像、坐有坐姿、唱有唱功、演有演技。训练的途径可以是特意安排专门的时间集中、定期训练,也可以与演唱歌曲相结合。我采用的是后者。遇到合适的曲目时我通常会设计简单的肢体动作,与演唱结合起来进行表演。虽然只是简单的动作,但每一个手势、眼神都要求准确、美观、到位。起先,学生不习惯表演,显得很羞怯,甚至觉得好玩,滑稽。但当他们从观众那里得知自己的表演很不错时,渐渐地改变了最初的观念,开始乐于表演了。当然,教师在设计动作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不要跨越年龄界线。
四、研究情况反馈。
经过两年的努力,此项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课题研究汇报,我上了一堂公开课,选材是第十册第二课《我若是小小鸟》第二课时。这是一首简单的三声部合唱歌曲。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歌曲教学感受合唱的艺术表现力,演唱时做到声部之间均衡、和谐。为了解决这个重点,我把歌谱作为发声练习,在第一课时中就让学生熟悉各声部旋律。第二课时时,先复习各声部旋律,再单独训练三个声部如何准确进入到合唱中来。例:
原谱: 1 1 | 3 .2 1 | 3 3 3 |5 .4 3 | 5 4 3 | 2 -- | 0 0 0 |0 0 0 | 1 1 1 |3 .2 1 ︱ 3 2 1 | 7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5 5 | 5 - - ︱ - 17|1 2 3 |4 - 32 |3 4 5 | 54 3 2 ︱ 1 - - ‖
0 0 0 |0 0 0 |2 - 17|1 2 3 | 32 1 7 ︱ 1 - -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5 5 5 ︱ 1 - - ‖
练习时改为: 1 1 | 3 .2 1 | 0 0 0 |0 0 0 | 0 0 0 | 0 0 0 | 0 0 0 |0 0 0 | 1 1 1 |3 .2 1 ︱ 0 0 0 | 0 0 0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5 5 | 5 - - ︱
(第二行方法相同)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自声部的第一乐句的音准。课后,听课老师一致反应学生声音整齐、音色统一、三声部旋律线条明显,合唱效果好。这样的效果当然不是仅仅依靠这一两节课的教学就能取得的。这是长期坚持严格训练的结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基于班级之间的基础差异,实际演唱水平肯定不同,这是客观规律,不能因此否定在这些班级开展合唱训练的必要性。
合唱教学是一门具有相当难度的工作,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只要我们认真钻研、积极学习科学的训练方法,相信大家会在这一领域取得宝贵经验和教学成果。
中小学合唱教学浅谈
刘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