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

时间:2019-05-12 18:3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

第一篇: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

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

山东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区万杰朝阳学校 张传海

关键词:矛盾、和谐、受用、无福消受、回归文本、个性解读

看了很多关于《荷塘月色》一文的分析、赏析、教学设计以及教案,受益多多,但又感觉有些不尽人意。所以不揣浅陋,将自己的一知半解于此献丑,实为抛砖引玉,为语文教学尽绵薄之力。开篇之前,先说一些看似游离于题外的东西,故本文的入题要从第三小节开始。但前两节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些观念性的东西一直限制着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思考,进而制约了我们的解读能力,所谓南辕北辙。这对语文教学是一种戕害。所以先噜苏一番。

一、回归文本和知人论世

不可否认,知人论世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解读手段。所以很多论者在面对《荷塘月色》一文时,都敏锐地联系到了1927年的政局变幻,想到了国家的暗淡前途和知识分子的苦闷心境,也有论者联想到了作者因子女众多而引起的生活困难和家庭龌龊。应该说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但当我们过分寄重于知人论世,而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的阅读和感悟时,往往会落入庸俗的窠臼,变而为索引派或考据派,这又是语文教学的大忌,会限制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个性阅读的开展。笔者一直以为文本是阅读的第一手资料,知人论世只.................是文学鉴赏和批评的辅助手段。文学作品具有她独特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一些不朽之作,它们在表达上的..............隐蔽性和多义性,带来了解读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这使多角度的立体研究和全方位的精密分析成为必要。但是,不管何时,文本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在这里我不想再“知人论世”,只想就文论文。知人论世一旦走向极端,要么很可笑,因为很无聊;要么很可悲,因为很机械。它和“成分论”一样,必须关在专门的笼子里。中学语文的教学,因为担负着学生文本感悟能力的培养任务,尤其是在提倡个性解读的今天,这种对文本的回归就更加重要。基于以上不成熟的认识,本文所要展开的,就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和感悟,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

二、从作家回归到人── 一个有痛苦有思想的生命个体

从各种现存文字看,朱自清应该是一个温文尔雅、天真率直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学浸淫的人,因此他的散文并不难懂。只是作于1927年7月的这篇散文有着太多的巧合,那是一个多事之秋,更是一个腥风血雨的时代。任何一个稍懂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会条件反射似地想到蒋介石在上海的“四.一二”和汪精卫在武汉的“七.一五”。这些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和现代史的记忆中是那么触目惊心,以致它们成为了1927的代名词。当此内忧外患关头,朱自清,能不有感乎?在文学评论和语文教学中,“知人论

世”都已成为一条重要原则,既然,朱自清是一位爱国人士,既然,1927年的时代背景有这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你回避得了吗?

朱自清是一代散文大师,这在文学史上是毋庸置疑的。他的人格也是毋庸置疑的,“你同他谈话处事或读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么诚恳、谦虚、温存、朴素”(杨振声《朱自清先生和现代散文》),是我们景仰的教授、作家、有气节的中国人代表。但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每一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多重角色,朱自清也是。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他除了是作家、教授、有气节的中国人,还是一个男人、丈夫、父亲和儿子,换言之:一个凡夫俗子。他必然的也要经历人生的尴尬,会有他的烦恼和痛苦,会有他的叹息和歌哭。只是,作为一代文章大师,其叹息和歌哭也会成为经典,正如屈原的愤激和呼喊会成为《离骚》,李白的失路和困境会成为《将进酒》和《行路难》,朱自清的一次散步也造就了现代散文的一篇扛鼎力作。

通常,我们对大师和经典的解读,存在着仰视心理,这没有什么,但问题是不能因此简单化和概念化。李白代表着盛唐的豪迈和进取精神,鲁迅代表着近现代国人的反帝反封建精神,一定没有例外吗?推而论之,朱自清的1927年的文章一定只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绑在一起吗?共性之中有个性,必然之中有偶然,这是个很大的命题,涉及到创作和欣赏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在此不再讨论。

我们只谈文本。不要任何文章外的东西参与进来,不要任何外来内容的干扰。为了拉近欣赏的距离,我们要求学生把朱自清想象成一个普通人,像作品所表露的:一个有妻子的丈夫,有孩子的爸爸,“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的有些小小烦恼的人。..................

从文本来看,作者也不想提那些烦心事,他显然不想再纠缠下去,只想摆脱它们。因此,虽然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接下来呢?他就散步去了,再接下来,他到了荷塘,还想到了采莲的艳装少女,最后就回到家了。所谓的“不宁静”已成过去,来无影去无踪,我们一些毫不相干的局外人,耿耿于怀作者为什么“颇不宁静”,岂非多此一举?

此为题外话,下面进入正题。

三、矛盾与和谐

《荷塘月色》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论者皆以为这是文眼,笔者深表赞同,而且还要细细品味:“不平静”而至于“颇”,可见事情有些严重,或很棘手。是“这几天”的事情,那么因时间短暂,又年代久远,原因就不宜深究;又因为只是在“心里”,连发妻都浑然未觉,这次不宁静,就无人知晓,或因难以启齿,或因知音难觅。在院子里乘凉而“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因月而想起荷塘,这颇让人想起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只是,东坡居士是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而朱自清却是“悄悄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孤独之感,隐隐欲现,这又颇似岳飞的“起来独自绕阶行”。但朱先生却又接着说了一段话,直抒胸臆,吐露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困扰: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试析,“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则我没有自己独立的天地;“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则我在这一世界里不太得意;而且“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到这里,“不............宁静”的原因似乎出来了:孤独、不自由。但作者又说“这是独处的妙处”,“独处”没有感到孤独,却感到自由,称为“妙处”,则作者所谓“路上知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就不是被动的逼迫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已经点出。作者“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就揭示了这一生存矛盾。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爱热闹”、“爱群居”,但这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带来了伤害,个人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都失去了自由。因此不得不“也爱冷静”、“也爱独处”,苏轼所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是说这种生存的两难境地。(至此,回扣开头作者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就是心里很乱,很烦,不安宁,不肃静。)

与此相对应的(按:这里可以知人论世一下,以自圆其说)是,朱自清1916年即与武仲谦女士结婚,1927年就有了五六个子女。武女士是1929年病逝的,那么1927年健康应该已出现问题,家务繁重、儿女嘈杂、经济困窘、家庭龌龊、确实使人烦不胜烦;如果工作上再有些不顺,心里不宁静就很正常了。...

这种矛盾心情,在中国的文人传统中是有先例的,他们的做法也很相似,如李商隐是“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白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朱自清呢?他选择的是离开家,离开小院,离开妻子儿女,一个人在幽僻的荷塘边,沿小路一圈圈儿走下去。他看到了什么呢?

一般说来,课文的四、五、六段被认为是最精华、最成功的部分,因为在作者笔下,荷塘和月色都具有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美,但这种说法有他的片面性,理解未免失之肤浅,好像作者面对美景忘了一切,“我

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都这样说了嘛。但这样看的话,就有些“为写景而写景”之嫌了。一代宗师,难道只为卖弄华词丽句和巧夺天工的修辞而摇唇鼓舌吗?果真如此,这就是一篇内容空洞的六朝文了,岂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乎?

来一起读第五段。作者看到了什么呢?思之再三,令人恍然。本段共六句话,原来前三句写了月光以........及月光下的叶子与花,第四、五两句写淡云遮月和树影,最后一句总写。原来这一段是个“先分后总”的.........................结构,那么最后一句就要重视:“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因为“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或得月(前三句)或有一层淡淡的云(第四句)或否(第五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天何言哉?大自然又何言哉?但朱自清已经感悟到了:那真谛就是“和谐”二字。至此,就可以明白第四段的内在深意了:前三句写叶子和花,静态;后四句写微风吹过来,动态。风乍起,会带来什么后果呢?是“送来缕缕清香”,“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把四、五两段合在一起,可以看出这是两段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生感悟的文字,作者由于某种原因,感到心里颇不宁静,但他没有向外人表露,更没有搞得家里鸡犬不宁,而是在夜深无人时到外面走走。在散步中,他领悟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不管是风止还是风起,荷塘都是美的;不管有月无月,荷塘也都是美的。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喜怒哀乐从来难免,而能够保持一种内心的和谐最重要。但作者写来却又含蓄蕴藉,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将议论蕴涵于美轮美奂的描写之中,颇得唐人意趣,当然不同于那些一眼见底的所谓哲理小品。

四、“受用”与“无福消受”

同样的含蓄蕴藉之笔还有另外两处文字。一是“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者大大方方笑纳的,是无边的荷香月色,这是雅事,当然可以大书特书,作者欣赏了,也领悟了,可谓字字珠玑,文质兼美了。还有一处是“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由荷塘想到采莲是很正常的,可是,这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又是唱着艳歌去的,这就有些意思了。“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作者说“我爱热闹”,那么他敢说“我也爱风流”吗?当然不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因为孔圣人有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思”,还因为朱先生是教授,是作家,他要为人师表,还要立德立言。但他还是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好一个“无福消受”!而且还“可惜”!而且还“真是有趣的事”!而且还记起了《西洲曲》里的句子:莲子清如水。中学老师曾经告诉我们:“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朱先生知道吗?朱先生懂得“谐音”和“双关”吗?

当然知道。而且他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记得曾经有一个时期,《荷塘月色》在编入中学课本时,“采莲”的这一部分被编者删掉了,原因不详。或许在那个“只许革命”的年代,这种不健康的情调不够冠冕堂皇、不够伟大纯洁吧?

朱先生前妻早逝,后来(一直过了好几年),才有有了第二任妻子,从来没有听说中间和以后移情别恋或者搞婚外情,朱先生绝对自律很严。但是,这“采莲”一段却含蓄地流露出了一种强烈的个人欲望:对青春的向往,对爱情的颂扬,对快乐的留恋。生活是那样残酷,那样不遂人愿,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差距。朱自清一面是学有所成的教授、著作等身的作家,是为人妻为人父为人子的家庭支柱,另一方面,他还是感情丰富、正当盛年的的“人”,他的欲求和理想都遇到了很大的矛盾,而且必须压抑在内心深处。

我们还是从课文中来找答案。这些矛盾,通过一次散步,也已被作者化解。那就是对于“荷香月色”且“受用”,对于“采莲”就只是在心里说“可惜我们已无福消受了”。孔子之“发乎情,止乎礼”,适可而止,不亦君子乎?作者的矛盾的内心世界又“和谐”了。

这样,作者就由“不宁静”进入了“和谐”,他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苏轼《赤壁赋》中说: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文人似的心理调适历程,个人的内心矛盾,终于归于和谐;个人的欲望痛苦,最终被明月清风所替代。从此,又天下太平了。

所以,对这篇文章,一位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一是情绪的宣泄和消解方式;二是欲望的转移和替代形式;三是篇章结构的内在逻辑;四是描写手段的多姿多彩。

第二篇:旅游与环保从矛盾转向和谐

旅游与环保从矛盾转向和谐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2000年以来,假日经济的兴起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旅游产业破天荒地推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我们崇安区也把旅游业作为我区服务业的主要产业。譬如说,开发了崇安寺,薛福成故居,东林书院等一系列旅游品牌,希望旅游业能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对我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多同学都谈了,下面我就讲讲旅游与环保的关系。

按理说,旅游业由于基本没有生产活动,主要是直接再生性地利用自然及人文资源,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应该是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二者本质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而能够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然而,这些年来发生的不少事件,却说明了这种互利互惠只是一种理论。在现实中,恰恰发现,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后,与环保之间的冲突也是很深的。地方政府只顾当前利益对旅游胡乱开发;旅游者盲目跟风,旅游时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对环境造成很大损害。旅游业也要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废水”,就是生活污水;“废气”,就是人们所呼出的二氧化碳,这对一些洞穴型景区和文物景区也会造成损害;“废渣”,就是生活垃圾,包括食品垃圾、用品垃圾以及一些不文明旅游者随意丢弃的杂物。有些旅游企业,违法经营,污水、油烟未按标准排放,对旅游景区造成很大损害。例如,古运河里流淌着脏物、菜叶、破布,散发着臭气;草坪被践踏;古迹被毁坏。那么如何在发展我区旅游业的同时,作好环境保护,使之达到双赢,使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是遗产而不是遗憾。我讲下面七点:

(一)正确的行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三篇:初中课外文本《荷塘月色》文本解读

《荷塘月色》文本解读

珙县洛表民族中学校

蕙质兰心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团队来陈述对《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首先我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就是一次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它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阅读积累去体悟文本,你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读懂、读准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了多次解读,收获颇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下面我将围绕“内容结构、作者情感、写作技巧、备教策略”四个方面来谈谈我们对《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

一、内容解读 1.关于主旨: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也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心理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也有人认为散文大家朱自清用极具传统意味的意象“荷塘”和“月色”状写自己的心灵,诉说印象,哀伤与希望、超脱与执著,“月下荷塘、塘上月色”无疑成了作者的生命场。《荷塘月色》承载的情感信息是很复杂的,对其所抒发的情感历来是见仁见智。但我们认为主题的多义性,既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又恰好是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章主旨的良好契机。2.关于结构:

全文以作者的游踪为序,写了作者出家门——踱小径——赏荷塘——回家门,以作者情感变化为线索写了作者从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出宁静的心路历程,一明一暗形成独特的双线圆形结构,不失为初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典范文章。在教学中,我们也可巧妙的利用理清结构来把握作者情感,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3.关于意象

《荷塘月色》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除却文题中的“荷塘”“月色”,还有“蝉声”“蛙声”“江南采莲”盛况等等。古色古香、典雅华丽。幽静、神秘、优美。作者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笔墨,便点染出月下荷塘奇异之花,邀足了月色,造就一种既明丽又静谧的梦幻般美的情调与境界。神秘迷惘,这是至美,这是绝美,如果仿写有着深深的中国情绪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就是:等你,在月色荷塘下。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荷花如图画,一池的月色如绝响。无限的月色荷塘,以月光统领荷塘,以荷塘印证月光,寄寓深情,千种风流,万种婉转,情景交融,令人扼腕咏叹玩味无穷。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时要善于去抓住文中意象,充分调动想象和生活积累去感悟散文含蓄而隽永的情感内容,从而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二、关于语言

对于《荷塘月色》,我们对它的内在的技巧和精神比之主题更感兴趣。是什么样的语言技巧使之具有美的神秘境界呢?它是如何为普通的荷塘月色罩上了一层迷人的面纱,造就一种神秘的气氛,又是如何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真切动人的画面,使其如诗如画并渗进作者情绪的呢?

1.《荷塘月色》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修辞,使满塘月色婆娑,荷花、荷叶、流水、月色共生共语。这种比喻,不是科学家毫厘不爽的细致观察,而只是作家敏感诗心的表现,像情人的眼睛一样敏锐,像母亲的直觉一般可靠而正确。于是“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像珍珠、像星星,流水脉脉含情,“灯光”是“渴睡人的眼”,月光朗照是“酣眠”,隔着一层淡淡的月光是“小睡”。这灵巧的隐喻表现了作者用尽自己的情感力量,迫使“月下荷塘”与自己分担审美和情感。这种融情于景的技巧,在中国一切优秀的诗歌中都极为普遍。

2.《荷塘月色》极具炼字之美,语言的刻意精工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特别是对动词的推敲极具匠心。这一幅淡墨水彩一个“泻”字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一个“浮”字写出了月光的缥缈轻柔,一个“画”字写出了月光的如诗如画、美丽绝伦。

3.《荷塘月色》中大量的叠词是语言的另一亮色。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用了三十几处叠词,增添了文章的音乐美、节奏感,尤以文章的第四、第五段居多,平添了几多华彩。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等,其中以形容词叠词居多,也有数量词叠词。音节响亮,音韵和谐,字正腔圆,历历在耳,不绝如缕。

这是一座极具审美价值的富矿,语言的富矿,学生不能入宝山而空归。所以我们认为诵读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读,二读,再读语言之美可以得到彰显,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学生语感得到培养。其次,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文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把笔下之景写点如此之美?通过语言的品味和分析,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一种方法,培养一种能力,受到一点启迪——这就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使命和功绩!

以上就是我们对《荷塘月色》一文的浅见,请评委老师点评、同行朋友们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旅游与环保--从矛盾转向和谐

2000年以来,假日经济的兴起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旅游产业破天荒地推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心位置。我们崇安区也把旅游业作为我区服务业的主要产业。譬如说,开发了崇安寺,薛福成故居,东林书院等一系列旅游品牌,希望旅游业能促进我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对我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多同学都谈了,下面我就讲讲旅游与环保的关系。

按理说,旅游业由于基本没有生产活动,主要是直接再生性地利用自然及人文资源,与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应该是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冲突最小的产业之一,二者本质上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因而能够达成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然而,这些年来发生的不少事件,却说明了这种互利互惠只是一种理论。在现实中,恰恰发现,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后,与环保之间的冲突也是很深的。地方政府只顾当前利益对旅游胡乱开发;旅游者盲目跟风,旅游时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对环境造成很大损害。旅游业也要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废水”,就是生活污水;“废气”,就是人们所呼出的二氧化碳,这对一些洞穴型景区和文物景区也会造成损害;“废渣”,就是生活垃圾,包括食品垃圾、用品垃圾以及一些不文明旅游者随意丢弃的杂物。有些旅游企业,违法经营,污水、油烟未按标准排放,对旅游景区造成很大损害。例如,古运河里流淌着脏物、菜叶、破布,散发着臭气;草坪被践踏;古迹被毁坏。那么如何在发展我区旅游业的同时,作好环境保护,使之达到双赢,使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是遗产而不是遗憾。我讲下面七点:

(一)正确的行

第五篇:荷塘月色〉的另类解读

《荷塘月色》的另类解读

马豫星

语文教学重要的凭借是课文,而文质兼美的典范作品更是以言语教学为特征的语文科不可或缺的媒介;立足言语分析去把握典范作品的主题,然后又借助主题去领会学习作品的言语,对于语文的“教”与“学”都有务实的积极意义。

本文以语用学之合作原则为理论工具,去重新审视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荷塘月色》之主题,以体现立足言语把握主题学习言语教授言语这一语文科之根本手段。

一、疑问提出:

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的主题在中学课本里历来是这样叙述的: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之中,夹杂着不满黑暗现实但无法超脱的哀愁。这正是那个黑暗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但如此主题,怎能统摄全文?

(1)为什么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到妻子?开篇“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与开篇的“我”“颇不宁静”地“在院子里坐着乘凉”难道不是一种对照?历尽心海波澜的朱先生回家后,为什么用“妻已睡熟好久了”收束全篇?而只字不提儿子呢?

(2)为什么文中大量地叙写回忆六朝采莲时“妖童媛女”之间的爱情?

二、疑问解答:

《荷塘月色》是写景抒情的一篇散文,散文是表达真情实意的,就是说,自清先生是“为情造文”,不吐不快,其间无零星虚假情意;换用语用学说法,朱先生遵守言语交际中合作原则里的质量准则,向读者传达真实情意的信息。自然,自清先生只会说出与表达自身思想感情有关的话。根据表达情意的需要选择言语;也就是遵循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不说与话题无关的。

第三,作为散文大家的朱自清先生,绝对知晓“惜墨如金、用墨如泼”的笔法,绝对不会出现冗写恰当表述之外的多余话语;即恪遵合作原则里的数量准则,向读者提供绝对适量的信息,正所谓“增之则多,减之则少。”

中国为文传统自古就有“微言大义”之法,不喜直陈其情,尤其有讳忌,避讳而采曲笔之法。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迥异于《春》、《绿》、《匆匆》以及《给亡妇》等等佳作,这是为什么?难道真是黑暗压抑之反映?但这又如何理解《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前的大屠杀》,尤其“宁可饿死”的冲天豪气?

显然,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是有意采用了隐曲的手法,有意违反了合作原则里方式准则,从而来宣泄难言之情。

到此,我们就可以回到前文提出的两个问题了。

立足《荷塘月色》中的言语,对其主题作如下概括:这是一篇向往美满和谐家庭生活的美文,是家庭生活的折光。

首先从合作原则里的数量准则来分析。

《荷塘月色》共九个自然段,直接描写荷塘月色的只有四五六三个自然段,只占三分之一;这于数量准则上是大为不符的,但这也绝不是赘笔。违反肯定是有意的,借助违量向读者传递某种信息:写景之举并非我之全部,景之外才为吾真意。真意是什么呢?真意自然就在其余段落之中。

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历来当作文眼来处理,而“不宁静”的原因我理解为朱自清先生也许与妻子有过的冲突摩擦而引起的。否则,怎么一人屋外而另一人屋内拍闰儿?怎么会家外的“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否则,怎么会在收束全文之处只用“妻已睡熟好久了”而只字不提闰儿? 由夫妻冲突摩擦而引起的“颇不宁静”同样也可解释只回忆采莲盛事。与莲有关有旧文旧事很多,而选择采莲盛事不可能与心情无关;在量上,即有介绍式的语句,“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又有对梁元帝《采莲赋》的直接引述,可谓极尽传递内心之真意:现实的家庭生活太让人失望了,连旧时都不如。

其次还可以从合作原则里的关联准则来分析。文中一三七八九等段落在表面上与写景的部分没有很大的关联,似乎可以删去或做最简略化的处理;但透出表层的松散的关联,我们可以窥视朱自清先生的匠心:使景有了落脚点。为什么荷塘之景无论何种景物,它们之间总是那么和谐,风来也美丽和谐,“淡淡的云”遮住朗月也恰到好处,不均匀的月色也有和谐的旋律„„?这些难道不是“颇不宁静”之中的作者对和谐美满追求的深层反映?

家庭生活夫妻之间,是个人的隐私,当然不好直陈铺写,采用隐曲的方式来表达自然情理之中。

至此,我们运用合作原则的理论分析了《荷塘月色》里违反数量、关联、方式准则的情况,这是一种有意的违反,从而弄清了这篇散文的真实意图,把握了其中的会话含义:对幸福美满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而不是所谓黑暗现实的折光。

三、教学启示:

在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范文本身,运用言语分析去领悟课文,才能把握范文的真正含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离开课文的架空分析,才能使语文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想做到这些,就必须掌握包括语用学在内的言语科学知识,如此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荷塘月色》“闲愁”说

我以前在与人谈话中,就已经非常注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的成熟的语言技巧,认为它比《春》带有过多整饬的语言更娴熟老练。我曾想,如果就《春》中某一“图画”作展开描述,其效果可能会好得多。因为文学艺术毕竟是时间的艺术,而空间的铺排手段却不是其专长的所在,虽然我们古有赋法与赋体的创作经验。在《荷塘月色》中,语言显然经过精微的锤炼而蕴涵着更精细的表意,它有着自古以来历代文人所惯用了的思维方式与写作模式,也就是说《荷塘月色》更像是一篇带着传统意味的散文。那么,朱自清先生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极为传统的文士了。

评论界对《荷塘月色》的语言已有太多的评述,本文将不作赘述。引起本文强烈的兴趣的是这篇文章的构思与情感,和作者的由显而隐的心灵过程。

我还记得在以前的一次听课中,曾发奇想,以为《荷塘月色》的后半部分实在大成问题,并想当然的认为凡文皆“虎头蛇尾”,大者如曹雪芹大师的《红楼梦》,小者如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而广而言之,其他的创作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如书法作品结尾的地方,其气色与运笔绝不能与开头浓酣的情感与腕力相比。我记得当初的印象是把《荷塘月色》作为纯粹的美文来赏析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后半部分的追想南朝“采莲”旧事便纯属多余了。于是这种力主删削的观点竟很长时间地占住着我的思维。

但在后来的备课中,我较详细地考察了与这篇文章相关的评述,发现了其中有很多的引发争议之处。比如,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些文章似乎欲罢不能的离开文本而引证朱自清先生《那里走》和《一封信》的内容,总认为作者为当前发生的国共事件而生苦闷之情,因而徘徊于月下,或者认为他感叹于在国共之间如何艰难的寻找另一条道路的问题;而对于文中已有的暗示则置若罔闻,如“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着是个自由的人”。这是明显的不涉及文本特征的政治式的图解方式,好像有些学者比较擅长此道。从客观角度看,这也只是一种臆断式的陈说,并不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在谈到朱自清先生夜游月下荷塘的那三节有名的文字时,许多人都着眼于欣赏,而忽视了这三节文字在文中的结构位置及其功能。这是其较为凸出的弱点所在。欣赏固然必要,若离开了文本与作者当时的特定的心境,这三节文字与寻常的记游文字又有何分别呢?这就是我以前所作的关于后半部分尽可删的类似看法。现在看来,当然大有问题。在作了一番较为详细的考校之后,我以为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自有其套路可言,有一些较为显示的地方往往暗含着一篇的机关的所在。一般的术语叫着“文眼”。(但不是“切入点”)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的父亲所写的一封信当视为全篇的一个关键点。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曾编写了一个口诀道:“睹信涌起思父情,预感诀别抒真情。二虚二实父背影,四感四哭泪盈盈。”(《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3期)在本文中,切入点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不是“文眼”。真正的“文眼”是行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在月下的内心独白。文字是这样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为什么课文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课文中“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为什么作者在后半部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一段中找到答案或线索。比如“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伏线在“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里。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的“且”字也有暗暗关涉下文的意思。这段内心独白虚虚实实,给人摇曳不尽之感,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熔材》中所谓的“居一篇之要”。

所谓“文眼”的提法,却是一个因人而异的界说,因而不具有客观的评价性。如果“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章的文眼,那么我们透过它看到什么呢?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才有月下荷塘的美色?因为“不平静”才想起南朝采莲的旧事?这样看来,似乎有所谓前因与后果的关系在里面。其实,“不平静”只是背景与导因,本文要抒发的是月下暂得的逍遥之乐与行暂的人生的自由感,以及由此对人生的某种较深层次的感悟与体认。正因为如此,才有月下荷塘的荷、香、风、月的自然生命的灵动,才有其朦胧绰约的风情,才有其雅淡与狰狞交织着的和谐之美。

《荷塘月色》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在显示层面上,似乎很得力于作品作融情入景的渲染描摹。其清新的美丽景象,浓郁的诗情画意,尤其是那田田荷叶,朵朵荷花,缕缕清香,溶溶月色,无不让人倾心与玩摩之不已。那飘渺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恰恰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微妙展示。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荷塘月色无疑就是作者心灵的一种外化。他要寻得自由自在的所在,毫无尘世的羁绊,并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以摆脱内心连日不得安宁的状况,哪怕是刹那间的心宁与神安。在这里,一切无不与他的心境相契合。他沉静在这样的气氛里,他感到了行暂的静默的喜悦,并使作品流溢着一种婉约中和的“温柔敦厚”的情韵。这也让我们也与他一道分享到了他体验到的那种内心的喜悦,以及他心灵深处那缕缕微妙的律动。

而在隐示层次上,那种“融情入景的渲染描摹”也许并非行文的目的所在。进而言之,如果懂得这种在沉静于荷香之中体悟到的自然生命的情韵越深,则达到的或独悟到的人生经验或体验就越丰富,那么所达成的人生层次与境界就越高。而在修为的层次上,在主体与客体的互视与交流中,这份体验却必须作无尽的更新,从而在每一个外物着眼点与人的心灵感应区之间重新架构一座桥梁,也从而在这种互对的交融中显示主体精神与意念的充溢与生气来。那么,反观来路,如果有沉沉或渺渺的隔膜横亘于面前,就自然会觉着这月下之梦的沉迷与梦醒的空幻。在行文中,作者写到:“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也强化了作者月下的远离尘嚣世界的幽静与默谧之感。然而梦醒时分应当是微苦的。的确,作者感到:“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种微苦或者说新的“不宁静”,我想,就是那独处的境界与不自由的人生之间的矛盾。而月下荷塘式的行暂之美与对南朝“采莲”旧事的追想就显得分外的醒目而令人一声轻叹了。这是一种对人生缺憾的感伤,表现出来的就如同古代诗词中“闲愁”的感伤心态。

台湾学者孙康宜在《说愁?论愁的词境与美感》一文中说,有一种词境最能捕捉愁的许多面貌,一种是令人难以自拔的“哀愁”,一种是令人惆怅的“闲愁”。前者是词人以赤子之心的情怀,在遭遇大苦难之后,把人生乃至于无限痴情的态度,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全情”的倾注。后者则是在感叹人世无常的悲哀之余,以一种言情礼物的态度,把不幸视为客观的玩物,并以一种理性的思索及观察所表达出来的美感叙说。前者可以李后主为代表,如王国维所说,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可谓血书者也。而所谓闲愁,就是对人生瞬息性的感伤,也是对过去欢乐的一种贪恋与向往。诗人一方面感叹人世无常的空幻感,一方面又把品味之余的苦涩转化成美丽的诗歌,就因为人生是瞬息性的,每一刻的生命经验才可能有永恒的价值。(《中国文化史研究通讯》1995年,转引自《新华文摘》1996年)很显然,《荷塘月色》并非“全情”倾注式的“哀愁”,在行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以一种言情礼物的态度,把不幸视为客观的玩物,并以一种理性的思索及观察所表达出来的美感叙说”的“闲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淡淡的哀愁”。但这种界说还略显得笼统。

关于“闲愁”,张仲谋先生在《论唐宋的“闲愁”主题》一文中对此作了很精细的界定,极有助于我们理解《荷塘月色》的风格与特色:其一,它与一般具体著实的愁苦不同,它无关生理的痛苦或物质生活的需要。第二,在于它那轻淡飘渺的表现形态。它不是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那种嘶心裂肺的痛苦,也不是感士不遇、志不获聘那种唾壶击缺的郁怒。第三,它往往具有无端而来、不期而至的特点。它不像现实的愁苦具有直接的背景原因,而是如游丝浮萍,无根而生。(《文学遗产》1996年6期)应当说“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等字面都在暗示着作者的“心里不宁静”并非由生活所起,而作品没有背景或者说有意地淡化背景因素,那么意在关涉对人生的一种“情”的观照就非常地明显了。

“闲愁”是一种心理结构中属于更深层次的东西。英国诗人济慈说:“忧郁总是同美丽之事物同在──那种注定要消逝的美丽之中”。这是“以一个美丽凄幻的形象来传达心灵的某种境界”。(《论唐宋的“闲愁”主题》)于是感叹人生的空幻感或孤独感,与品味之余的由苦涩转化而成的美丽的追想,就更能引起那些有相同或类似经历或深谙传统审美心理的读者的心灵深处的强烈的共鸣意识。“自然,我们也从中看到了人间的美丽和痛苦,体验到了人生的短暂与永恒。”(《说愁?论愁的词境与美感》)下面看看行文作者心灵的变化。

其实作者的内心的情感的变化也有一个微妙的波动过程。“这几天新里颇不宁静”是写作的切入点,可以见出他内心难以释怀的某种郁结之深。继而在幽僻的环境中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感觉是个“自由的人”,此可见其内心的不宁静乃是人生束缚与思想上的不自由。他在这样的境遇中不觉“自失”起来了,行文散发着一种淡淡的“自失”的情趣。但蝉声和蛙声又使他感到无形的孤独和寂寞,于是他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而在前文中他却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而“热闹”与“群居”之乐却是他“现在无福消受的”,所以牵延旧梦,感怀往事,内心到底又不宁静了。真所谓: “华章写尽池塘色,暂得逍遥悲辛眠。多情无奈延旧梦,荷月如何却尘心。” 的确,群居与热闹当然非个人独狎的生活空间。实际上小梦可做──妻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笼罩着轻纱似的梦,小睡,荷塘上的氤氲夜气──但酣眠难为,作者神往于江南采莲,似乎是一个不能企及的梦想。这或许含着当时笼罩在知识分子心头的时代气氛所致的因素。但月下荷塘的一番漫游,并不能解决作者的心灵“不宁”的问题。而心灵的孤寂与微苦恐怕是处于**年代士人心中共有的一种心态。这一点,我们从魏晋六朝以来就看得非常明显了。

下载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矛盾”到“和谐”──《荷塘月色》的文本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 城区一小学区五小校区 刘玉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来解读和实施新教材,即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是个值得探......

    从《大国崛起》到《走向和谐》(已读)

    从《大国崛起》到《走向和谐》 作者: 蔡骐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中华传媒网 关键词: 《大国崛起》 《走向和谐》 语境 叙事模式 话语策略┊阅读:154次┊ [摘要]:......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 时间:2004年4月21日晚7:00 地点:北京大学勺园多功能厅 李开复: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又来到北大,每次来到北大都是很担心,又是很快乐,快乐的是有一批非常聪明的......

    从“有神论”到“唯实论”[范文大全]

    从“有神论”到“唯实论” ——探微古人的灾害思想 金晓霞 直到现在,在一些偏远山村,年龄大一些的人,或许能记得“祈雨、祈晴”这样的活动,相传龙能够呼风唤雨,人们便尊龙王为......

    从优秀到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在大学教学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高校基层教务管理者能对教务管理工作研究透彻,把它当作一项事业来做,就有可能从优秀到卓越,成为专家型高校......

    从雷锋到当代雷锋

    从雷锋到当代雷锋 说到雷锋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因为从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向雷锋学习,要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是直到上了大学我才深刻的了......

    从“统治”到“治理”(范文)

    从“统治”到“治理” 陶涛 一、“统治”与“治理”的异同 冷战后联合国有关机构文件中频频使用“治理”一词。1989年世界银行在描述当时非洲形势时,就有了“治理危机”的提......

    从催眠到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与催眠结业论文 姓名:张建 班级:1136006 学号6111900613 指导教师:裴秋宇 从催眠到精神分析 张建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催眠是精神分析治疗技术的一种治疗手段,一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