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酸碱盐复习课教案
酸碱盐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2、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学会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学会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教学重点教学】
1、物质的分类。
2、常见酸碱盐的通性及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会归纳
1、物质的简单分类。
2、本章常见的化合物
二、学会比较
1、物质的颜色
2、物质名称
3、学以致用:写化学式,归类。
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 铁和稀硫酸
银和稀盐酸
铁和硫酸铜溶液
铜和氯化银 镁和硝酸锌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溶液 碳酸钙和稀盐酸 硫酸锌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三、酸碱盐的性质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五、练一练
六、学会归纳、归纳提高
1.金属跟酸、金属跟盐是否能发生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加以判断。2.铁跟盐酸、稀硫酸等起置换反应,生成亚
铁盐。
3.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且即使活动性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也能和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钠、钾等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金属,跟盐溶液反应的情况比较复杂,例如钠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5.复分解反应能不能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6.盐跟碱、盐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是可溶的。
七、初中化学制盐的八种方法
(1)金属+酸→盐+氢气
(2)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十水
(5)酸+盐→新盐+新酸
(6)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7)碱+盐→新碱+新盐
(8)盐+盐→两种新盐
八、练习提高
1.写出制取ZnCl2的可能方法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篇:酸碱盐复习教案
<<酸碱盐探究式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酸碱盐探究式复习教者:邵康
班级:初三(7)班 时间: 2014-3-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象来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2)进一步认识复分解反应,会书写常见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通过实验获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感受化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八章酸碱盐的有关知识,这部分的知识点较多且较为零乱,同学们理解和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为了便于理解和灵活应用这一章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这一章的知识点再进行复习梳理。
1.环节一——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今天老师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魔术“百变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魔术表演】在烧杯中放入少量水,将一枚熟鸡蛋放入水中,然后依次向烧杯中加入:紫色液体A(石蕊试液)、无色液体B(氢氧化钠溶液)、无色液体C(稀盐酸)。【问题】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在刚才我的魔术表演中你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
【学生】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教师】对学生描述的实验现象进行评价,并补充和纠正学生描述中的不足,然后总结并板书上述实验现象。【板书】实验现象
2.环节二——探究“A、B、C是什么物质?”
【问题】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断A、B、C是什么物质,并说明推断的理
由。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小组间进行交流。
【学生】就A、B、C可能是什么物质及推断的理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A和B的推断进行简明的板书记录并给予启发指导。B物质的推断,一部分学生认为是碱(如NaOH溶液、Ca(OH)2溶液、KOH溶液或Ba(OH)2溶液)的溶液。另一部分学生认为还可能是像Na2CO3这样显碱性的盐溶液。教师首先对学生能全面思考问题给予肯定,然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B只能是碱的溶液,不可能是像Na2CO3这样显碱性的盐溶液。
【问题】到目前为止,对B物质我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B是NaOH溶液、Ca(OH)2溶液、KOH溶液或Ba(OH)2溶液等的碱溶液。那下面我们再看C物质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根据加入C后溶液变红色,推测C是一种酸溶液,如稀盐酸、稀硫酸……。
【教师】简明记录学生列举出的酸,并提出不可能是稀硫酸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如果C是稀硫酸的话,那B就不能是氢氧化钡溶液,因为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OH)2 == BaSO4 ↓+ 2H2O 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刚才实验中并没有沉淀生成啊。大家再想想,如果B不是Ba(OH)2溶液,那么C是不是就可以是稀硫酸呢?现在老师还用刚才的A和B,C就用稀硫酸来做一下实验,大家看看到底行不行。
【演示实验】将魔术中的盐酸换成硫酸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鸡蛋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但不能漂浮起来)。
【问题】鸡蛋为什么不能漂浮起来呢?
3.环节三——探究“鸡蛋漂浮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清楚“鸡蛋为什么会漂浮起来”,下面就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小组间进行交流。【教师】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及与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硫酸钙是微溶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并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加以验证。从而得出鸡蛋漂浮起来的原因是:反应中生成的气体起主要作用。【总结】A是石蕊试液,B是碱的溶液,C是一种酸溶液但不能是稀硫酸。
4.环节三——探究“废液如何处理?”
【问题】通过大家共同讨论探究,我们不仅弄清楚了魔术表演中A、B、C是什么物质,也清楚了鸡蛋漂浮起来的原因。可是我还有一个困难,请同学们一起帮我解决一下:“魔术表演后,烧杯中的废液能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应该怎么处理合适呢?”
【学生】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 【教师】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分析回答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中的理由。(废液是酸性的)【教师】那我们用哪些方法进行处理呢?请同学们讨论分析,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学生根据酸的性质,提出废液处理的可能方法,教师将学生提出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问题】刚才同学们根据酸的性质想了这么多的处理方法,那是不是都可行呢?我们选择废液处理方法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或者说处理废液的方法应该符合哪些要求? 【教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应该满足的条件是:原料易得、经济实惠,操作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等。并据此条件分析出处理本实验废液的较好的方法是用生石灰或大理石。5.环节三——构建酸碱盐的知识网络 【问题】请大家从分类的角度反思物质推断过程和废液处理过程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并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画出各种形式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教师给学生展示教师自己整理的“风筝”网络图。【教师】同学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总结提升的过程,知识就像一只在天空中翱翔的风筝,只要大家用发现的眼睛和智慧的头脑不断观察、思考和总结,风筝的线就会牢牢的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板书设计
第三篇:酸碱盐讲评课教案
教学过程:
[讲解]下面我来小结一下昨天同学们做的练习:100分6人,90分以上35人,80分以下18人,总体上讲是可以的,但也有部分题目做得不尽如人意,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题目,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相关内容,本章我们接触最多的两种反应类型是(学生齐答)[板书]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投影]简单说明金属 + 酸、金属 + 盐对金属的要求 [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
[提问]碱 + 盐、盐 + 盐对反应物有何要求?如何判断一个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呢?
[板书]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投影]常见沉淀、气体
[过渡]这些知识同学们掌握得都比较好,为什么部分题目不够理想呢?我认真分析了同学们的试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审题不够仔细(如8、18题……)
投影、讲
2.简答题专业术语使用不够准确(如17、21题……)3.反应条件、原理不能灵活运用(如8、11、15、17、19题……)
投影、讲 学生讲分析
4.有关题型的解题方法没有掌握(如9、17、18、19、20题……)[板书](常见题型有)鉴定:先观察、后相互反应(讲6、9)
检验:(讲18,所加物质能否起到除去Na2CO3的目的呢?)
除杂:不增、不减、易分(让我们再来分析一道推断题)
推断:(讲19另外我们还要学会对实验方案的评价)
实验方案评价:(讲20得出)理论、操作、经济、环保 [讲解]对做对的题目,我们也要仔细思考,比如数据、条件、问题发生改变了,我们能否顺利完成,分析16题
[总结]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学们还有哪些不太清楚的?有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一下?……试卷中同一类型的题目我没有逐一讲解,请同学们回去思考,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课后请同学们认真订正试卷,下课!
第四篇:《酸碱盐》复习课教学反思
《酸碱盐》复习课教学反思
门坎初中 周淑枝
酸碱盐是初三化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好了酸碱盐,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内涵,理顺了物质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初三化学知识的掌握相当重要,因为酸碱盐涉及到的知识点、重难点很多,怎样才能在一节课中将这些零散的知识有系统地串联起来?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复习:一.酸碱盐的定义。二.常见的酸碱盐的物理性质。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同时在每个环节中加入典型的习题来巩固,考虑到同学们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这部分知识较难,我决定补进“物质的推断”。
1.注重双基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首先让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教师再进行总结,然后进行相应的练习,通过讲练结合达到教学目的。
2.精选习题,我所选的试题都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题,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信心。
3.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独立答题的习惯,每道题的答案都由学生说出,并说出自己答案的理由。
4.运用先复印质料发给同学们的方法,增大课堂容量,设计的练习比较多,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5.注重多种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讲授式、小组合作探究式、讲练结合式的教学方法,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欠佳,有少部分学生始终动不起来,太懒惰。
2.课堂时间有点紧,给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时间有点少,这样就只能照顾到中上等学生,而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就关注不够了。
3.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这是一大遗憾,以后多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使“教者爱教,学者爱学”。
第五篇: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教案解读
酸、碱、盐的复习
复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复习课的深度、广度和容量是新授课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它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好机会。以往的复习课,我很注重知识点的串讲和知识点的运用,但我发现学生只是习惯于做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复习效果不尽人意,更谈不上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提高。我想只要改变这种以老师为主的复习方法,将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总结、自主实都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 区别方法。
课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精心挑选了4组物质: a、稀硫酸、石灰水、硝酸铵溶液 b、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c、稀硫酸、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
交给实验老师准备好实验用具。我想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设置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
课堂上,我将事先设计的4组物质在类别上有 有的组的同学翻出酸、碱、有的组的同学则各自思考„„
a(12、Fe(2)CaCO
3、CuSO 4(3)BaCl
2、CuSO 4(4)Na 2CO 3
(5)BaCl
2、石蕊溶液(7)Mg(OH2(8)Ba(OH2(9)CO
2、Ca(OH2(10)2 1)看颜色、Na 2CO 3(2)CuSO 4(3)Fe(4)测pH 值(5)(6)看颜色、NH 4NO 3(7)Ca(OH2(8)大理石、看颜色或CO 2(9)10)组内的物质反应
(1)HCl、石蕊溶液(2)H 2SO
4、石蕊溶液、CO 2(3)用组内(4)Na 2CO 3(5)大理石、酚酞溶液、H 2SO 4(6)CO
2、酚酞溶液(7)28)HCl、CO 2(9)HCl、酚酞溶液(10)组内的物质反应
d 组的方案有:(1)CuSO
4、Ca(OH2或 Ba(OH2(2)Fe、BaCl 2(3)Na 2CO
3、BaCl 2(4)石蕊溶液(5)AgNO
3、酚酞溶液(6)CuO、酚酞溶液(7)BaCl
2、石蕊溶液(8)Na 2CO
3、CuSO 4(9)NH 4NO
3、BaCl2(10)BaCl
2、AgNO 3 我将同学们的方案写在黑板上,不加评论。只是说:“这些方案的对与否,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检验一下。”同学们开始动手实验。
创设情景,再次探究,先动脑,再动手。有的同学边做实验,边发感慨:“这个方案简单,这个方案操作复杂,这个方案很妙,我没有想到„„”也有的同学
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看法,我让他们说出理由,并再次质疑:“如何加以改正呢?”有了前面的讨论和实验,同学们很快说出了正确的方案。
实验结束后,我指着黑板上的方案,问:“每组的方案很多,大家能不能从诸方案中找出一个最佳方案?”学生本以为做完实验后就万事大吉,思维陷入一种停滞阶段。
再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掀起一个高潮。当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后,他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指出别人的不足,课堂辩论气氛热烈,已经下课了,同学们的情绪仍然很兴奋,化学复习课充满活力和智慧。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取创境设疑、注重创设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没有动手实验,是这次探究活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