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成功教案
第一单元《我真幸福》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的感恩心。
2、强化学生积极看待人生的思维方式。
3、发展学生感受美好生活和理解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积极看待人生的思维方式和感恩心。
教学难点:发现生活中的幸福,认识到幸福生活关键在于“拥有一颗感受幸福的心”。
教具学具:参考书、、记录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幸福是什么》故事的前半部分。
2、讨论:故事中的三个青年会找到幸福吗?你认为幸福是什么?或怎样生活才是幸福的?
3、谈话:其实幸福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只是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二、找一找,说一说:
1、找一找让自己感觉幸福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情,写下来。
2、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说时的态度,是否真是从内心感受到幸福;关注哪些孩子拥有感受幸福的心。
3、反思讨论:同学们在交流时,一定说出了“我真幸福”的理由,为什么平时没注意到这些?
教师揭示:无论我们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身有残疾,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无穷无尽的幸福,前提条件只有一个:拥有一颗感受幸福的心。
4、把同学们列出而自己没想到的“幸福理由”抄写下来,大声地对自己说几声“我真幸福”!
5、教师读参考书资料《大脑总是随意的自圆其说》
三、拓展阅读:教师读参考书资料《幸福是简单的》
四、总结:教师讲《幸福是什么》故事的后半部分。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领导与属下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的领导意识。
2.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3.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的领导意识。教学难点 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
一、导入:
大家可知道,领导者在扮演自己的角色时最主要的是什么任务吗?
二、新授
1.老师平均将学生分成A B C D四组。
2.对每个小组布置同样的任务“画脸”,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引导小组开始活动。3.学生做游戏。4.引导学生评价。5.评出优胜队。
6.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三、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愤怒
教学目标
1.理解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2.多角度认识愤怒。3.学会控制愤怒,表达愤怒。教学重点: 多角度认识愤怒。
教学难点: 学会控制愤怒,表达愤怒。
一、导入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那么就让我们慢慢学习控制它,而不是让它控制我们。
二、新授
1.学生分组讲述“愤怒”的故事,并加以分析。2.组内派代表汇报。
3.大家讨论、交流工作纸上的问题。4.组内在交流自己的想法。
5.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三、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师生转换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和掌握“换位思考”的方式。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学习理解和掌握“换位思考”的方式。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一、导入
换位思考会帮助人更透彻地观察和理解事物。
二、新授
1.老师说明游戏要求后,随机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的小组。2.学生做想象力训练,做“换位思考”游戏。3.学生交流想象结果。
4.引导学生反思游戏,并填写工作纸。5.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三、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收集信息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2.发展学生的说服力或谈判能力。3.增强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意识。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意识。
一、导入
这节课的游戏将考验大家的团队建设能力。
二、新授
1.学生做“搜集信息”游戏。2.学生分组游戏。3,师巡视指导。4.学生反思游戏活动。
5.引导学生阅读“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三、总结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密码记忆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系统学习方法。
2.强化学生改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意识。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系统学习方法。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系统学习方法。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每个人的学习效率也有高有低。1.引导学生做第一个思维训练活动。
二、新授 4
2.学生分小组做“密码记忆”游戏。
3.老师总结训练活动后,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的内容。4.谈谈你的读后心得。
三、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支票的使用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的时间意识。2.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意识。教学重点 学生体验时间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意识。
一、导入
1.谈话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
1.引导学生制定一个24小时内消费2400元的计划。
2.针对工作纸的内容,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消费计划,再填写工作纸。3.组织学生反思和概括时间的特点,并引导交流活动。4.引导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5.汇报自己的体会。三.教师总结。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自由的想象
教学目标
1.突破思维局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2.引导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一、导入、谈话揭示课题。
二、新课
1.随机把学生按7人左右一组分组。
2.小组成员独立完成第一个作业后,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
3.小组成员独立完成第二个作业后,与其他同学交流的基础上,选出最具创造性的想象成果与其他小组交流。4.评选全班最具创意的想象。
5.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反思诗人的想象力。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 愉快的理由
教学目标
1.明确保持愉快心情的意义。2.明确放弃烦恼的意义。3.强化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明确保持愉快心情的意义。教学难点 强化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导入.谈话导入:心情愉快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目标,也应该是成功的目标之一。
二、新课
1.按6人一组,把学生分成4组。
2.小组内用“头脑风暴法”列举烦恼的理由,筛选后记录到工作纸上。3.注视小组间的交流活动,检查各个小组间的志向。4.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5.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摆脱烦恼,享受愉快的。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单元 乐观的表达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的积极态度。2.巩固发展学生的乐观倾向。
3.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团队创造力。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学难点 强化学生的积极态度。
一、导入.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新课
1.教师把学生按5人左右一组分成若干小组。2.教师布置任务,明确规则。
3.小组内风格完成主题为“乐观”的漫画,在每人的工作纸上都画相同的漫画。4.小组针对“反思”栏中的问题,反思漫画过程,填写工作纸。
5.小组间分享各自的作品,评选优秀的作品。7.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一单元 脑筋转换
教学目标
1.学生列举画圆和画直线的方法。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学生列举画圆和画直线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把“卫星”和“水龙头”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起来,填写工作纸中。2.组织学生自由发表和记录。
3.引导学生把“成功”和开除之间的逻辑线索建立起来,填写工作纸中。4.组织学生自由发表和记录。
5.引导学生列举“画圆的方法”,并组织自由发表。6.引导学生列举“画直线的方法”,并组织自由发表。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二单元 雕塑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的沟通意识。
2.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沟通方式及其区别。3.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的沟通意识。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导入
二、新课
1.谈话,讲清活动要求。
2.分组。
3.每个小组里外两圈相等的人数相对站立。
4.师喊“开始”口令后,外圈的人指挥里圈相对的人做“雕塑造型”,30秒后师喊“时间到”。
5.外圈的人分别参观小组内的其他“雕塑造型”。
6.外圈的人移动位置,重新进行“雕塑”工作,直到轮遍后,里外圈的人换位置。7.小组成员完成了两种工作后,组织学生反思游戏,填写工作纸。8.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三单元 组合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的社会合作意识。
2.引导理解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的关系。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的社会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导入
二、新课 1.学生分4组。
2.每个小组的每个人拿到一个包有卡片的信封,小组成员先说明自己的卡片及其意义。
3.小组内把所以卡片上的文字组成两句话,并向大家宣布。(1)选择一个目标,就是放弃许多其他目标。(2)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自己就怎么对待别人。(3)只要不服输,失败就不会是结局。
9(4)成功者是不会轻言放弃的。
(5)人有一千个理由自卑,却有一万个理由自信。
(6)真诚地关心别人,真诚地欣赏别人,别人才会真诚地关心你。(7)山不需要依靠山,但人需要依靠人。
(8)无心与人对话,不如保持沉默,以免无意间说出伤害别人的话。4.组织学生反思游戏过程,填写工作纸后,学生自由发表。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四单元 金钥匙
教学目标
1.强化学生的素质。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调动学生的演讲积极性,做到“敢讲”“能讲”。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的素质。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一、导入
二、新课 1.分成4组。
2.活动开始前提示学生小组活动后随机抽取几个人在全体同学面前讲故事。以此激励每个人做好准备。3.小组内每人按照要求讲故事。
4.随机抽取小组成员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故事。5.引导学生对演讲情况进行反思。填写工作纸。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五单元 说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态度。2.发展学生的领导力、影响力。
3.通过反思明白自己的差距和发展的目标。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态度。教学难点 通过反思明白自己的差距和发展的目标。
一、导入
二、新课
1.学生分成4组。
2.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学生分别扮演ABC三种角色,完成“绘画”、“指导”、“复制画”的任务。
3.组织学生反思游戏活动,填写工作纸。(1)反思时要看三个环节和配合和协调。(2)绘画技能布是本课考察重点。
(3)为什么C的用时比A多一倍,而效果还不一定理想? 4.引导学生学习“成功加油站”中的内容。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篇:五年级成功训练教案上册
五年级成功训练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的工作目标:
1.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塑造人格均衡的成熟个体。力求把体验教育贯彻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备的态度、意识、能力。
2.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潜能,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形成健全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和成功人生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成功训练》是我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改革之后设立的地方课程。
《成功训练》在课程上设计上划分为”基础学力训练、情意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学习领域。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整合学校课程,对学生施以专项的教育,培养学生成功素质,塑造人格均衡成熟个体,谋求由”体验式的学习“的各种活动,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模式,将成功学的原理转化成游戏或其他活动,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全面教育,让学生在特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思考。
三、学生情况分析:通过
一、两年的学习同学们喜欢上了这门学科,并引发了兴趣,并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小组合作的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责任增强。学生认识到了提高成功素养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和研究地方课标准,准确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认真做好备课的每一个环节,熟悉教材,领会课改精神。
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学生在课上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3、在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应及时的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始终保持对活动的激情,从而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4.注重《成功训练》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整合。
五、德育渗透: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意和基础学力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对学生进行交往能力训练及创造力培养。
六、自我提高:
教学内容:《我真幸福》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幸福。2.掌握抓住幸福的方法。3.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教学重点:掌握抓住幸福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教学关键: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第 1 周 1 节 课时总数: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多人以为,拥有大量的金钱就会得到幸福。但是,事实证明,金钱并不能保证给人带来幸福,今天我们来学习《我真幸福》一课。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在工作纸上,写出让自已感觉幸福、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情,并与同学们交流。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同学们在交流时,一定说出了很多“我真幸福”的理由。为什么平时没注意到这些?
3.把同学们列出而自己没想到的“幸福理由”抄写下来,大声地对自己说一声“我真幸福”。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试着去爱它》。感悟成功的真谛:现在就去做,就是幸福。板书设计: 《我真幸福》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愤怒》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愤怒的害处。2.掌握如何控制愤怒的方法。3.体会人生的各种心理。教学重点:掌握如何控制愤怒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如何控制愤怒的方法。教学关键:体会人生的各种心理。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第 3 周 1 节 课时总数: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对愤怒这种情绪一定不陌生,因为发怒的冲动是人一生下来便具有的。即使自己从来没生过所、没发过怒,但也一定看过别人发怒。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全体同学按五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每个人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讲一个“愤怒”的故事,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讲完故事后,针对下面工作纸上的内容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形成一致结论后填写工作纸。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愤怒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生气、愤怒、仇恨的意思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3.如果想控制愤怒,不让它爆发,最好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控制愤怒》。感悟成功的真谛:再生气也不愤怒。板书设计: 《愤怒》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收集信息》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收集信息。2.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3.体会所收集信息的好处。教学重点: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教学关键:体会所收集信息的好处。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第 5 周 4 节 课时总数: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的游戏将考验大家的团队建设能力,在游戏中,每个人都要为团队的建设出一份力,游戏结束后,有些人将享受团队建设的成功喜悦,但有些人也可能会体验到团队建设中的苦恼。
二、新授:
训练内容:试一试 游戏目标:
检验团队建设能力。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收集信息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与其他团队的沟通很顺利吗?发生了什么情况?
3.经过本次活动,你认为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关于生活》。感悟成功的真谛:幸福期待的是有追求的人。板书设计: 《收集信息》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支票的使用》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支票的意义。2.掌握支票的使用方法。
3.学会利用支票,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教学重点:掌握支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支票的使用方法。
教学关键:学会利用支票,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第 7周 1 节 课时总数:7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每个人都有花不完的钱,那该多好?不过,这是件不可能实现的事。今天学习《支票的使用》。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一张2400元的支票,你会怎么花这笔钱?如果这张2400元的支票的有效期只有24小时,而且过了这个期限后,这张支票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价值了,你会怎么使用这张支票?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支票的使用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在花钱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分清“轻重缓急”而理智地消费。很多人把钱花在没有多大价值的事情上,这就造成了浪费。
3.现实生活中,你浪费时间的事情主要有哪些?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日常奇迹》。感悟成功的真谛:你得从时间中编织你的健康和快乐。
教学内容:《愉快的理由》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愉快的理由有哪些。2.掌握愉快的方法。
3.体会如果不能增强我们的愉快的事不如不做。教学重点:掌握愉快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愉快的方法。
教学关键:体会如果不能增强我们的愉快的事不如不做。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第 9周 1 节 课时总数:9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有什么比心情愉快更重要的吗?也许有,不过不会很多,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的“愉快的理由”,却想不出什么正当理由让自己陷入烦恼。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讨论,看我们能为“愉快”找到多少理由。每个人都会追求拥有愉快的心情,但很多人还是会体验到各种各样的烦恼。烦恼的理由是什么?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烦恼的理由”,并把它们记下来。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愉快的理由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分享“愉快的理由”,并把你们没想到的部分抄写在下面的工作纸上。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保持愉快心情的忠告》。感悟成功的真谛:健康第一。板书设计: 《愉快的理由》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脑筋转换》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脑筋转换的重要性。2.掌握脑筋转换的方法。
3.体会脑筋转换可以使我们更聪明。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脑筋转换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脑筋转换的重要性。教学关键:体会脑筋转换可以使我们更聪明。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第 11周 1 节 课时总数: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句话,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每个人的脑筋也是越用越灵活的。人的聪明主要表现在频繁的“脑筋转换”,而这样的“脑筋转换”又会使我们更聪明。
二、新授:
训练内容:试一试
通过一条“线索”把两种完全不同、而且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可是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不信你就试一试。先试着把“卫星”和“水龙头”联系起来,而且中间要通过三个环节。
别局限于平面上,也别局限于画笔,想到的方法越多越好。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脑筋转换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用哪些方法可以画圆形?用哪些方法可以画一条标准的直线?
3.如果你能想到五种方法即可得60分。如果你能想到12种方法就能得到100分。
三、总结:学了本课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 《脑筋转换》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组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组合 2.掌握如何能做好组合的方法。3.体会人生的各个角色。教学重点:掌握如何能做好组合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如何能做好组合的方法。教学关键:体会人生的各个角色。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第 13 周 1 节 课时总数:1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会生活中,很多人扮演着领导的角色,他们支配着下属,完成着自已设计的各种任务。大家可知道,领导者在扮演自己的角色时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吗?今天学习《组合》一课。
二、新授:
训练内容:试一试:
大家将分组完成一项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独立扮演自己的角色。每个人完成任务的情况将决定小组的最终成绩。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组合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每个人走向社会以后都有当领导和被领导的机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好领导和下属,因为领导和下属的角色各有特殊的要求。
3.在此游戏中,我们体验到了什么?游戏给我们留下的最好印象是什么?(先填写工作纸,然后和同学们一起总结、反思游戏。)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团队A B C》。感悟成功的真谛:会做便是赢家。板书设计: 《组合》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说画》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2.掌握互换角色的方法。3.体会人生的各种角色。教学重点:掌握说、画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说、画的方法。教学关键:体会人生的各种角色。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第 15 周 1 节 课时总数:1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长时间和自已的老师在一起,师生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我们对老师有着不同的期待,每个人对老师的印象和看法也不相同。
二、新授:
训练内容:试一试
以“假如我是老师”为主题,把下面工作纸上的话续完。注意:一定要写真话,写心理话。
以“我现在是学生,因此„.”为主题,再一次接续这些句子。同时,老师也会以“假如我是学生”为主题,把这些句子续完。这样,师生间就能把各自的想法做一番比较了。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师生换位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大家一起交流,看看每个人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3.如果你对老师或某个同学的说法有疑问,就发动大家一起讨论。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说画》。感悟成功的真谛:活着要为它人着想。板书设计: 《说画》
课后反思:
第三篇:五年级成功训练教案
2016.8版五年级成功训练教案
第(一)节 执教日期: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我真幸福》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幸福。2.掌握抓住幸福的方法。3.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教学重点:掌握抓住幸福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教学关键: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多人以为,拥有大量的金钱就会得到幸福。但是,事实证明,金钱并不能保证给人带来幸福,今天我们来学习《我真幸福》一课。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在工作纸上,写出让自已感觉幸福、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情,并与同学们交流。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同学们在交流时,一定说出了很多“我真幸福”的理由。为什么平时没注意到这些?
3.把同学们列出而自己没想到的“幸福理由”抄写下来,大声地对自己说一声“我真幸福”。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试着去爱它》。感悟成功的真谛:现在就去做,就是幸福。
第(二)节 执教日期:年 月 日
2016.8版五年级成功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愤怒的害处。2.掌握如何控制愤怒的方法。3.体会人生的各种心理。教学重点:掌握如何控制愤怒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如何控制愤怒的方法。教学关键:体会人生的各种心理。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对愤怒这种情绪一定不陌生,因为发怒的冲动是人一生下来便具有的。即使自己从来没生过所、没发过怒,但也一定看过别人发怒。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全体同学按五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每个人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讲一个“愤怒”的故事,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
讲完故事后,针对下面工作纸上的内容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形成一致结论后填写工作纸。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愤怒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生气、愤怒、仇恨的意思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3.如果想控制愤怒,不让它爆发,最好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控制愤怒》。感悟成功的真谛:再生气也不愤怒。
第(四)节 执教日期: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师生换位》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2.掌握互换角色的方法。
2016.8版五年级成功训练教案
2.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3.体会所收集信息的好处。教学重点: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教学关键:体会所收集信息的好处。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的游戏将考验大家的团队建设能力,在游戏中,每个人都要为团队的建设出一份力,游戏结束后,有些人将享受团队建设的成功喜悦,但有些人也可能会体验到团队建设中的苦恼。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游戏目标: 检验团队建设能力。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收集信息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与其他团队的沟通很顺利吗?发生了什么情况?
3.经过本次活动,你认为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关于生活》。感悟成功的真谛:幸福期待的是有追求的人。
第(六)节 执教日期: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密码记忆》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密码记忆。2.掌握密码记忆的方法。
3.体会及时发现事物规律的重要性。
2016.8版五年级成功训练教案
教学难点:掌握支票的使用方法。
教学关键:学会利用支票,让它们充分发挥作用。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每个人都有花不完的钱,那该多好?不过,这是件不可能实现的事。今天学习《支票的使用》。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一张2400元的支票,你会怎么花这笔钱?如果这张2400元的支票的有效期只有24小时,而且过了这个期限后,这张支票对任何人来说都没有价值了,你会怎么使用这张支票?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支票的使用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在花钱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分清“轻重缓急”而理智地消费。很多人把钱花在没有多大价值的事情上,这就造成了浪费。
3.现实生活中,你浪费时间的事情主要有哪些?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日常奇迹》。感悟成功的真谛:你得从时间中编织你的健康和快乐。
第(八)节 执教日期:年 月 日
教学内容:《自由的想象》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创造的前提是“自由”。2.掌握想象的方法。
3.学会利用想象陶冶自己的情操。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创造的前提是“自由”。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创造的前提是“自由”。
2016.8版五年级成功训练教案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每一天的生活,有什么比心情愉快更重要的吗?也许有,不过不会很多,我们能够找出许许多多的“愉快的理由”,却想不出什么正当理由让自己陷入烦恼。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讨论,看我们能为“愉快”找到多少理由。
每个人都会追求拥有愉快的心情,但很多人还是会体验到各种各样的烦恼。烦恼的理由是什么?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烦恼的理由”,并把它们记下来。
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愉快的理由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分享“愉快的理由”,并把你们没想到的部分抄写在下面的工作纸上。
三、成功加油站:
阅读成功案例:《保持愉快心情的忠告》。感悟成功的真谛:健康第一。
第(十)节 执教日期:年 月 日
教学内容:《乐观的表达》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乐观心态的重要性。2.掌握乐观表达的方法。3.体会乐观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乐观心态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乐观心态的重要性。教学关键:体会乐观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2016.8版五年级成功训练教案
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法。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句话,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每个人的脑筋也是越用越灵活的。人的聪明主要表现在频繁的“脑筋转换”,而这样的“脑筋转换”又会使我们更聪明。
二、新授:
训练内容: 试一试
通过一条“线索”把两种完全不同、而且互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可是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不信你就试一试。先试着把“卫星”和“水龙头”联系起来,而且中间要通过三个环节。
别局限于平面上,也别局限于画笔,想到的方法越多越好。交流: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对脑筋转换的理解,接受同学们的鼓励和建议,并记录如下:
1.同学们对我的观点的看法和建议。
2.用哪些方法可以画圆形?用哪些方法可以画一条标准的直线? 3.如果你能想到五种方法,即可得60分。如果你能想到12种方法,就能得到100分。
三、总结
学了本课有何收获?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小苗的诞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对种子萌芽提出两个以上假设。2、能根据假设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提假设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花盆、小苗、种子
五、教学过程
(一)以激趣引入: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二)介绍种子发芽的背景资料: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猜想种子萌芽的外界条件。
(三)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引导学生讨论种子萌芽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三句提示,思考种子萌芽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四)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或假设。
(五)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六)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阅读科学在线
一、教学目标
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根据结果完成交流、总结。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方案实验,根据结果进行交流总结。
三、教学难点
交流总结
四、教具学具
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种子发芽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二)提问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实验的有关情况。
(三)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别的小组的发言,比较谁的设计合理,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四)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五)阅读“科学在线”,增长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兴趣。教学反思:
课题: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课时安排:第1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活动1和活动2
一、教学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区别;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总结出某种植物适合哪种植物生长。
2、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二、教学重点
分清不同的土壤,了解植物在不同土壤的生长情况
三、教学难点
不同的植物适合啊种土壤的生长?
四、教具学具
一盆植物
五、教学过程
(一)认识不同的土壤: 1、从花生生长在不同土壤中的产量不同这一现象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观察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先指导观察教材上三种土壤的图片,训练观察方法。
3、交流自己的发现,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自己组观察的结果。4、提示可以给观察的三种土壤起名,训练想象力。
(二)渗水比赛: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任务。
2、猜想哪一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把自己的猜想填在教材的横线上。3、按照教材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4、根据记录结果让学生分析三种土壤的不同渗水能力,然后反 过来推测保水能力。教学反思:
课题: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2、能联想出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能列举出3条以上可实施的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
能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假设。
三、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比实验的关键环节。
四、教具学具
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法。2、提出自己的假设:指导学生根据研究题目,按照教材提示的研究方法,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
3、设计对比实验,教师作适时的实验方法指导。4、设计记录植物生长情况表。
5、猜想影响植物生长的其它条件,讨论设计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的实验变量的合理性。6、开成果展示会。教学反思:
课题:根和茎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研究根和茎及其其作用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推测器官功能并根据器官特点分类,设计实验验证推测。
2、能根据结果归纳结论。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提假设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
植物的根和茎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采集植物的根茎以备观察、实验。
2、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根茎的形状,找异同,并根据不同特点分类。3、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4、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分类的标准。
5、看图分析根和茎的作用,并猜想它们有哪些作用。6、设计实验研究它们的作用。7、交流研究结果,得出结论。8、阅读“科学在线”。教学反思:
课题:动物的食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不同动物所需要的食物。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记录动物的齿和爪的特点,并推断齿和爪有什么好处。
2、能设法弄清一种陌生动物的食性。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制定保护动物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
图片以及课前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分析它们都吃些什么食物。2、按照动物的食性给动物进行分类。、3、得出结论。
4、观察动物的牙齿和爪。
5、记录三种不同类型的动物的牙齿和爪的特点。6、分析这些特点对动物捕食的帮助。
7、采取讨论形式,通过讨论理解保护动物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理解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8、针对不同食性的动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一点,讨论、制定保护措施。教学反思:
课题:葵花向阳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内容:研究光对植物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葵花盘的朝向和太阳位置的关系。2、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3、能使用归纳的方法验证其它几种向阳性活动。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提假设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
图片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闭眼做一件事,谈谈生活与光的关系,从而引向光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引导学生观察更多植物的向阳性,举出更多的实例。
(三)提出假设,选择实验器材,决定实验方法。
(四)交流实验感受,搜集其它的向性资料。
(五)让同学们尽可能地将自己知道的信息互相交流。
(六)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好处,启发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
(七)鼓励学生发挥大胆的想象,设计捕捉有害动物的创造性装置。
(八)引导学生展开互评,发挥批判性思维。教学反思:
课题:燕子南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
一、教学目标
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办法,提出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搜集迁徙的资料,总结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现象。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生活经验提假设。
三、教学难点
写好观察日记。
四、教具学具
课前收集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鸟类的迁徙:
1、以抵抗寒冷的方法导入新课。
2、大略谈谈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御寒方法。
3、播放鸟类迁徙的录像资料,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迁徙的习性,让学生猜测鸟类迁徙的原因。
4、鼓励学生多观察鸟类的迁徙,将自己的观察写下来。
(二)动物的冬眠:
1、播放视频资料,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一现象。
2、介绍动物冬眠的知识。
3、组织学生讨论:“与夏天相比,冬天的一些动植物在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性上发生什么变化?”
4、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反思:
课题:仙人掌的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一、教学目标 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说明植物的某些器官的结构是如何适应其生存环境的。并为推测说明理由。
二、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是如何适应适应生存环境的
三、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
四、教具学具
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利用仙人掌和莲的图片或实物,比较在形态上的区别,把结果记录下来。2、指导学生分析这两种植物是如何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的。
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仿照这种方法再分析一至两种植物的形态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4、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两类植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对调后所能出现的情况。并说明各自的理由。
5、学习身体结构的适应性。
6、了解人体结构是如何适应生存需要。
7、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动物身体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并进行分析。8、讨论,可引导学生就骆驼有别于其它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分析讨论。9、总结本课所学。教学反思:
课题: 奇妙的护身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动物为掩护自己、逃避敌害所用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能通过观察发现各种动物是怎样隐藏自己的,并归纳出动物保护自身的特殊方式;能互相讨论找问题结论,感受生物的多样性,从而了解动物保护自己的意义所在。
二、教学重点
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假设。
三、教学难点
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动物拟态或保护色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
课前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由学生熟识的“小壁虎借尾巴”引入:壁虎容易掉尾巴对其有什么好处?
(二)请描述自己知道的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获取这方面信息。)
(三)观察课文插图:这些动物采取什么方式来保护自己?
(四)组织讨论:“找到好几种动物,容易发现它们吗?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指导阅读教材,初步了解“保护色”和“拟态”的概念。
(六)了解特殊的防护:除了用颜色保护外,你还了解有哪些防护?
(七)交流讨论.(八)小结明确:还有放臭气、利用盔甲、声音、避役……
(九)总结 课后反思:
课题:生物的生存环境(专题研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研究当地的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教学目标
能根据当地实际选择或提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课题;能运用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并完整地设计实验或调查方案。
二、教学重点
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说出研究的基本步骤。
四、教具学具
收集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做好周密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2、指导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研究案例”,确信专题研究并不神秘。增强研究信心。
3、指导学生选题:结合客观条件、学生实际水平进行。
4、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立了研究专题后,指导模仿“研究安全”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
5、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的方法和步骤,选择适宜的资料收集与呈现形式。课后反思:
课题:人对环境的需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人类的衣食住行对周围环境有怎样的需求
一、教学目标
能对过讨论归纳出“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结论;发现动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能在探究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愿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有所发现。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三、教学难点
为什么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
四、教具学具
收集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我们需要它们:
1、积极发挥群体智慧,让每一个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2、阅读文中列举的五个项目,并进行针对性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动植物。3、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将想法写到白纸上。4、让学生分组展示各项目的内容,鼓励学生提出各自的意见。5、谈活动后的感受。
6、指导学生进行家庭调查:各自回家收集有关“人类生活离不开动植物”的资料,做好调查记录。
(二)如何适应社会环境:
1、从学生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谈出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和真实感受。
2、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很多事情要做。课后反思: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一、三峡工程
(一)——小数乘法 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
教材简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小数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使学生能在解决与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关问题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三峡工程的浩大、壮观,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在编排上,重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在假期里,老师去三峡旅游了,见到了闻名世界的三峡大坝!还带回来一段录像呢!想不想看看?[放录像](出示信息窗1)
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生1: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生2:10台发电机组又能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每台发电机组15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2004年有多少台发电机组投入发电?26台发电机组可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有用问题,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形象的情景教学,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同时把数学知识镶嵌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二、合作探究、理解算理。
解决问题一: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
1、独立列式估算。
58.6×6= 交流:58.6≈60,60×6=360。
2、竖式计算,小组讨论。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正确的得数?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理解算理算法,总结概括。
(1)汇报展示,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教师小结:刚才这两种不同的形式都用到了同一个方法,就是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2)多媒体演示转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58.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86 × 6 × 6 351.6 缩小到原来的 3516(3)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你能看懂吗?说说是怎样算的。
58.6 × 6 351.6
交流方法,加深记忆:先将58.6扩大的原来的10倍变成586,586×6=3516,再将3516缩小到原来的1/10,就是351.6。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乘法,如果小数部分是两位、三位的,你还会像××同学那样用竖式计算吗?
(4)多媒体出示练习:2.47×5= 2.453×2=
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订正并说出计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具体方法,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三、巩固应用,完善算法。
1、独立解决其他问题,简单交流。
2、解决问题二: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应付电费多少元?
(1)独立计算交流方法。(2)一生板演,共同探讨,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注意引导学生算理的表述和结果的化简。
3、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小数乘整数算理及计算方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熟练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为后续的小数乘小数做好准备。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多媒体出示火眼金睛辨对错。
2.多媒体出示我帮妈妈算一算。(课本4页第6题)
生独立计算,互相检查,看学生能够根据乘法意义正确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六、作业
调查了解电费的单价及各自家庭的用电数量,计算各自家庭的电费,并结合实际谈一谈怎样节约用电。
课后反思
本节课开头利用课件中的情景图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本节课也是在整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使学生明白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这样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联系力求形式多样,并通过调查了解点费情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1)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0.37 ×10 0.37 ×100 0.37 ×1000
2.5×4 25×4 0.25×4
(2)看谁又快又准
4.8 ×9 0.12 ×3 5 ×5.8
0.28 ×3 0.165 ×4 7.96 ×7
2、笔算练习
0.32×47 1.6×52 64×0.25 1.37×21
集体订正反馈,找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 通过口算、笔算等形式考察学生对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以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走进生活。
1、课本第3页第1题,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
(1)指生描述图意
(2)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理
2、课本第5页第六题,根据提问解决生活问题。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图1,小男孩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米?
图2,跑道长多少米?
(2)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3)你的步长是多少,你也找段路测一测。(课下实践)
3、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1)海豚1小时能游2.4千米,25小时能游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45吨。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能吃多少吨青草?5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
(3)已知白萝卜每千克1.20元,豆角每千克4.50元,青椒每千克3.40元。问:
①买1.5千克白萝卜和1.5千克豆角,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②如果让你来采购,你想买什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
三、拓展提高
刚才同学们当了小小采购员,采购了蔬菜,看看下面的采购任务你能完成吗?
供选择的各商场单价表
1、请帮老师设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能行吗?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确定方案,按表格填好。看看那个小组的方案最好。
2、交流设计方案,说明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些什么情况呢?
四、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信息窗2——小数乘以小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10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长江三峡景点的情境,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学习小数乘整数获取的学习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通过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掌握小数乘整数算理的基础上,通过估算和反思笔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而学习总结算法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1、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2、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旅游景点?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到过的旅游景点后,出示一组三峡沿途各景点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旅游景点吗?
(可能会有学生说出三峡,如果没有说出就由老师告诉是美丽的三峡风景,这时学生已被美丽的三峡景观所吸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图)
师:通过信息窗2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
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二: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你能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吗?(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设计意图]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看信息图,并能根据信息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决问题。
二、尝试计算,探索方法 先让学生解决问题三:巴东、宜昌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三的解决,让学生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
●尝试解决问题一: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师:求巴东、香溪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怎样列式?
生:53.5×0.5 师: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能跟据前面学习小数乘法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吗?(这时学生跃跃欲试)
师:请同学们在计算前先估一估结果可能会是多少,然后再计算。(引导学生反思笔算结果的合理性)
1、学生已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可能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2、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3、集体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算法、理解算理。
使学生明确:将小数变成整数再计算。1)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10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积就扩大了100倍)2)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多少倍?(应将积缩小100倍)
4、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积极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怎样计算的方法。
●尝试解决问题二:巴东、秭归两地间水路长多少千米?(通过问题二的解决,使学生发现规律,进而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
1、学生共同研究探讨53.5×1.2的算法。并将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来,让学生简述其道理。可能有学生将“千米”化为“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也可能有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师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2、学生在解决问题一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里放手让学生在探讨尝试解决53.5×1.2= 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上面初步建立的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发现规律,及时总结。同桌互相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究计算方法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充分发挥能力的平台,合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在这里总结的不仅是计算的方法,还有探究的过程。
三、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1、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师:你会用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0.483×0.06吗?
生:(跃跃欲试)会!
通过计算0.483×0.06 使学生体会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进一步完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4、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尝试练习,学生初步形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也就水到渠成了。
[设计意图]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获取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方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养学生估算和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学生在尝试、交流、比较、验证中,发现规律,初步完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
四、有序练习,促进发展
1、下面各题的计算不完整,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接着算下去吗?
(试做教科书第8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集体订正。
(练习目的:正确判断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2题。
师:你能正确计算下面各题吗?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可能是多少,然后再计算。
(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出表扬。
(练习目的: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综合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3题
师: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吗?
(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新知。强调规范书写竖式。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理解,又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五、回顾反思,及时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小数乘小数计算法则的探讨过程,由于学生初步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通过已获取的知识经验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和具有吸引力的现实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初步完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在这里,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方法。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巩固认知
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7= 0.24×0.2= 3.5×0.1= 0.2×0.4=
0.7×8= 1.5×6= 1.3×0.07= 10.3×2=
2、根据算式填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134×3= 402 56×15= 840
13.4×3=()56×1.5=()
1.34×0.3=()5.6×1.5=()
0.134×0.03=()0.56×1.5=()(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火眼金睛辨对错
8.7 72.9 16.5 12.5
×0.9 ×0.004 × 0.6 + 4.3 8.3 2.916 9.90 1.6 8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5.8×1.2= 3.15×1.4=
4.9× 1 = 5.8× 1 = 3.15× 1 =
4.9×0.99= 5.8×0.9= 3.15×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0.5= 8.2=
2.4× 1.02= 0.97× 0.84=
0.98= 0.06=
3、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
教科书第9页第8题。315×0.9○315 0.98×1○0.98
5.42○5.42×3.8 0.58×0.99○0.58
4.16×1.1○4.16 32.5×1.4○3.25×1.4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
3.2×2.1 1.82×0.45 3.1×0.45
2、教科书第8页第5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教科书第9页第6题
(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教科书第10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
(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0.24米,宽0.17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四、趣味探索
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
0.3×0.3=
0.33×0.33=
0.333×0.333=
0.3333×0.3333=
0.33333×0.33333=
2、找规律,填一填。
教科书第10页第13题
(1)0.3 0.6 1.2 2.4()
(2)3.2 4 4.8 5.6()
(3)0.2 0.6 1.8()16.2
学生自主探讨,全班交流。
四、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
通过在计算中的比较分析,逐步发现掌握小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1、体会因数大小的变化了,积有什么变化规律。
2、发现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在发现掌握这些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等能力。在判断改错的过程中,使学生重视到一些易出错的地方。消除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小数乘法计算的负迁移。
信息窗3——小数连乘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1——15页
教材简析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整数的乘加、乘减、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航道运输费用的计算为题材,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密切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3、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具准备
电脑、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法,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先看看大家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一起来做练习检验一下:(投影出示)
1、口算练习
0.7× 0.7 1.1×10 0.24×0.2
3.5×0.1 0.2×0.4 0.6×5
2、计算,并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2×5×3 30×7+85 250×4-320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在计算整数连乘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在计算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复习准备阶段,利用这两组练习题,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的起点,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把握教学起点,定位准确,为学生自主学好新知识作好充分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从2006年9月20日22时开始,三峡大坝告别135米运行水位,正式实施156米蓄水。蓄水至一百五十六米后,三峡工程的发电、通航、防洪三大功能将全面发挥。(出示情境图)
提问:仔细观察情境图,你从中都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组长负责记录、整理,一步计算的题目在小组内解决。
引导学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设计意图]把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便于学生体验小数连乘的运算产生于解决具体问题之中。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将6.4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共需要运费多少元?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少数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小组讨论:观察算式,这道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时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指名小组进行展示:
第一种计算方法:先算这些小麦运1千米需要多少钱,再算运88千米需要多少钱。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0.035×6.4×88
=0.224×88
=19.712(元)
第二种计算方法:先算1吨小麦从万州运到忠县需要多少钱,再运算6.4吨小麦需要多少钱。计算时也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0.035×88×6.4
=3.08×6.4
=19.712(元)讲解:这道题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解答,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是用小数的连乘进行计算的。在计算的时候,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提问: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运费的问题,而且思路清晰,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现在,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把19.71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19.71。在生活在中,很多地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按照要求求积的近似值,因此,要学会灵活应用这一知识。
练一练:
(1)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1.4×0.8(保留一位小数)0.43×2.5(精确到百分位)
(2)把这6.4吨小麦从万州再运到巴东,需要运费多少元?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订正。
2、补充例题:
(1)72×0.81+10.4(2)7.06×2.4-5.7
观察题目,看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
同桌两人分工任选一题解答,集体订正,问:这道题中包含哪些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设计意图] 新授部分教师大胆放手,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适当的引导,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方法,掌握、运用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四、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判断对错并改正。(1)5.4×1.95-1.9(2)37.6×0.25+25.8
=5.4×0.05 =0.94+25.8
= 0.27 =26.74
说明错误原因,并改正,教师强调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2、计算:教材第12页第一题第一竖行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让板演学生说明每道题的运算顺序,重点强调:在计算的时候,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列式计算:
(1)3.2与0.8的积乘以1.6,得多少?
(2)5.1与4.6的差乘以3.8,积是多少?
4、实践应用:(1)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2)甜瓜每千克7.5元,妈妈买了2.6千克,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习题,一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起到加深巩固的作用;二是注重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特别重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体会运算的顺序,并结合实际应用的题目,明确每一步算的是什么。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不计算,直接把上、下两排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并且说一说这样连的理由.
7×1
28×(5×4)
(24+36)×5
(8×5)×24×5+36×
512×7
2、在整数乘法中你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分别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b×a
(a×b)×c=a×(b×c)
(a+b)×c=a×c+b×c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5×98×125×5×8×4
15×201
学生集体练习,指名板演,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明是根据什么进行简算的。
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有关运算定律,灵活运用这些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乘法的计算简便.整数乘法里的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适用吗?如果适用,该怎样用?用这些运算定律后能使一些小数乘法运算简便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导入部分,设计了三种形式的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其应用,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找朋友的小游戏:
每个小组准备写有0.7×1.2、1.2×0.7、(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六道算式的卡片,每人一张,按算式结果相等来找好朋友,找到了好朋友就握握手。
指名一组学生将卡片贴在黑板上,并将每对好朋友的两道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提问:这三组算式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采用游戏方式巧妙地复习了乘法运算定律,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来,实现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2、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2:
将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从重庆运到涪陵,共需运费多少元?
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解决。
思考:计算时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板演。
第一种方法:分别求出63吨大豆和137吨玉米的运费,然后相加求出总的运费。
4.2×63+4.2×137
= 264.6+575.4
= 840(元)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大豆和玉米的总重量,然后求出总的运费。
4.2×(63+137)
=4.2 × 200
=840(元)
比较:这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为什么?
3、出示补充例题:
0.25×4.78×4 0.65×201
学生自主练习,指名板演,说说每道题都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
提问: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时候,步骤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一看、二想、三算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教师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讨,掌握了简算的技巧以及简算的基本思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填空,并说一说应用了哪个运算定律。
4.2×1.69 = □×□
2.5×(0.77×0.4)=(□×□)×□
6.1×3.6+3.9×3.6 =(□+□)×□
2、用简便方法计算:(教材14页第八题 第一竖行)
自主练习后指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简算的,重点提问:怎样观察算式的特征?用什么样的运算定律?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四、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学的知识点就记得快,记得牢,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这样他们对所掘了创造潜能。
第二单元 图案美
课题 : 轴对称图形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画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关键信息:
1.将学具盒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较好的完成。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
第一板块:激情导课,揭示课题。1.检查对“对称”含义的理解。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同学们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对称”的含义,谁能讲一讲?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2.找出生活中的对称
根据你对“对称”含义的理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有哪些物体或图形是对称的。
3.揭示课题
【说明】让学生逐一汇报课前调查、课前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完成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一个过程。
第二板块: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实例,根据你对“对称”的理解,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谁能根据这些图形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还有谁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3.课件展示定义
【说明】通过生活中的图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自然而然的学会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第三板块:应用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P19自主练习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2.分小组讨论课前准备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3.小组讨论交流:在前面找出的轴对称图形中画出对称轴,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在数量上的特点。
4.补充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多媒体出示轴对称图形其中的一半,找出它的另一半。
【说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自始至终让学生置身于动手操作、探索的氛围中,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板块:自我评价、课后小结
【说明】鼓励学生总结出本节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教师对本节课做一个综合的总结。
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又提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归生活中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之乐。
课题:平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移要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骤的斜向平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和旋转,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运动时属于平移,哪些属于旋转?(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判断。)
2、课件出示:信息窗2的6幅图片。提问: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是开放的,教师要把学生的问题归结到“怎样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些图案?”)
2、你认为这6幅图中,哪些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明确其中的第2、3、4幅图案是用平移的方法得到的)
揭示课题并板书:图形的平移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图:(5个小正方形的图案)提问:怎样用平移的方法得到这个图案呢? 你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吗?(适当提示方法:先向哪儿移、再向哪儿移)
2、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尝试平移。小组交流平移过程。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当指点、帮助。
3、集中交流:怎样才能把中间的正方形平移到左上方?(视学生汇报情况,只要合理即可)
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或者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
4、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2格,或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的?(有困难时适当提示)
讨论交流(以某一点为例:先向左平移2格与左上方的图在同一竖线上,再向上平移2格重合……)
其他点可以这样观察吗?
只能观察一个点吗? 同桌互相另找一点平移练习还可以观察几个点或其他部分。
揭示:平移时要选取一个点或一条边,以此为基准数格平移。
提示: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5、小结:将一个图形平移到指定地点要注意什么?(通过对图形某一点(或几点)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
6、学生独立画其它的平移,完成图案。
展示交流,体验成功。(视学生汇报情况,只要合理即可)
三、实践操作应用深化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平移的方法,你都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检验一下吧!
1、课件出示第23页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2、课件出示第24页第2题。
让学生说说可以怎样平移能够重合?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折扇和手掌由于图形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不能通过平移重合。
3、完成第24页第3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小鹅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汽车呢? 你是怎么数的?(让学生选择一个点详细说)
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现在的位置?同桌各选一题互相说说。
4、完成第24页第4题。你明白题目的意思吗?要我们怎么做?
学生独立画图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巡视,对学困生适时帮助。在交流中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移的方法:先选择图形中的某个点或边,以此为基准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
四、全课总结
谈话: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教师:通过平移可以创设出很多美丽的图案,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美丽的图案。(优美的音乐声中播放一组由平移或旋转形成的图片,有瓷砖、板报花边、印花布纹、剪纸等,最后两副是通过旋转才能得到的。)
教师小结:最后两幅图片是图形平移后得到的吗?(不是)那是通过旋转后才能得到,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课后反思]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使学生轻松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中。通过出示信息窗的图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着重围绕怎样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些图案的?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图例2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平移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课题:旋 转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0,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旋转的现象,你能举例说说吗?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判断。教师板书:旋转
二、创设情境,认识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90°
1、引入:观察这段录像,你能发现什么?
(播放一段录像)汽车经过收费站时,交费后,收费站道口的转杆就会打开,汽车通过后,转杆关闭。
学生交流,发现转杆的打开和关闭就是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2、提问:仔细观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的过程,你发现有什么异同点?(播放课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相同点:一是在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过程,转杆下端的点是固定不动的,这是旋转的中心(在课件上用红点标出这个点,明确指出来);二是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都是90°。不同点是转杆打开和关闭,旋转的方向不同,正好相反。
板书:中心、角度、方向
3、揭示:转杆打开和关闭的角度相同,但旋转的方向相反。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
课件出示钟面,时针从12转到3,教师:你能说说时针是怎样转的吗?(时针顺时针转了90°)
继续播放课件,时针从3到6,从6到9,从9到12;然后从12到9,从9到6,从6到3,从3到12,分别让学生说说时针是怎样转的。
教师:你能用手势或动作来表示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方向吗? 板书:顺时针 逆时针
4、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纸条(一头涂红点,一头涂蓝点的硬纸条),我们把纸条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好吗?
教师:请将纸条围绕红点顺时针旋转90°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到黑板上演示,有错误的学生进行改正。教师继续提出旋转要求:请将纸条围绕蓝点顺时针旋转90°,围绕红点逆时针旋转90°,围绕蓝点逆时针旋转90°。
学生一一操作,同位交流做法,说说有什么不同。
5、小结:进行旋转要注意什么?(要明确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
三、实践操作,学会在方格纸上将直角三角形旋转90°
1、谈话:(课件出示信息窗2)你能说说这些图案中,哪些是通过旋转得到的?学生指出第1、5、6个图案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教师:观察第1个图案,基本图形是什么?(直角三角形),怎样用旋转的方法得到这个风车形状的图案?
2、操作感知: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方格纸和有一个30°角的直角三角尺,自己先操作试试,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怎样旋转三角尺的?三角尺的每条边旋转前后的位置是什么关系?
3、全班交流,指名到台前用实物投影演示旋转的过程,边讲解边演示。学生会发现两种旋转的方法,一种是通过顺时针旋转的方法得到,一种是通过逆时针旋转的方法得到,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明白是以谁为中心,以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旋转了几次。
4、画图: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旋转的过程吗?我们现以顺时针为例画出来。请将三角尺在方格纸中间偏上的位置摆出 的形状,沿三角尺的三条边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三角形,根据刚才的操作,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
学生画图。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你是怎么画的?(以三角尺的30°角的顶点为中心,先画旋转后的长直角边并使之与原来的边互相垂直,长度不变;再画斜边,也使之与原来的边互相垂直,长度不变;最后画出短的直角边。)
请将旋转后得到的 继续以30°角的顶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旋转两次,画出风车图案。
再在方格纸上画出,然后以30°角的顶点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90°,旋转三次,得到风车图案。教师巡视,对错误的画法予以纠正,对比较普遍的错误要重点讲解。
5、小结:通过刚才把直角三角形在方格纸上进行90°旋转,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不变,只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四、巩固练习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旋转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让我们一起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
1、完成第25页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并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类似的例子。
五、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