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能建设百千万工程课堂教学设计《我与小动物》说课稿
《我与小动物》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与小动物》。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我与小动物》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中的一篇课文,旨在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将学生带入动物世界,了解的动物的知识,感受小动物的可爱、生命的可贵,学习与动物和谐相处。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谐共生意识和环保意识。
(2)行为与习惯:通过快乐寻访以及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养成自觉保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制作动物明星卡及当小导游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
(4)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交流、游戏以及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培养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难点是培养学生珍爱、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3、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分组进行快乐寻访,搜集有关动物的小百科知识以及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师准备:
制作教学辅助课件、准备小金鱼及海宝贴画。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
课前组织学生搜集动物知识,并制作动物明星卡;课中借助资料卡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并通过合作与交流,拓展知识面,激发探究动物及相关知识的兴趣。
2、情境化教学
以海宝为主题人物串联,以野生动物园为活动背景,创设课堂情境。
3、活动化教学
课堂中通过听音辨物、模拟参观游览、互动实践、情感体验等等活动,使整堂课呈现活动化的形态。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海宝召唤,走近动物世界。
二、倾听呼唤,激发寻访热情。
三、角色扮演,交流动物知识。
四、情感体验,唤醒生命意识。
五、和谐相处,共享生命之光。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海宝召唤,走近动物世界。
点击播放课件第一部分。
师叙述:课堂开始,我给小朋友们展示了一个可爱的形象海宝。(点课件)海宝:小朋友们,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我是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你们喜欢我吗?(喜欢)上海是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这里有千姿百态的世博场馆,有各具特色的都市建筑,还有中国第一座野生动物园。小朋友们,欢迎你们到上海游玩!)小朋友们,你们想去上海玩吗?你们想逛什么地方?
由于小朋友天生喜欢动物,加上生动有趣的课件,小朋友们自然而然地和我一起走进上海野生动物园,走进我与小动物的世界。
【设计意图】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海宝的形象深入到小朋友的心中,世博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觉得它可以延伸与动物和谐相处,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用海宝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二)倾听呼唤,激发寻访热情。
点击课件第二部分。
师叙述:一大早,我们向着上海出发。2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上海动物园。你们瞧,海宝正在门口欢迎我们呢!
(海宝: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上海动物园。动物园虽然还没有开放,但是动物们已经在里面欢呼,欢迎你们了。听,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点动物的叫声)
【设计意图】野生动物园近在眼前,小朋友们兴趣盎然。通过听一听、猜一猜等游戏活动,学生充分参与,拓宽了思维,激发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学学狼嚎,学学小猴的动作,关注了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给他们贴上一张海宝的小贴画,对他们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给予肯定,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三)角色扮演,交流动物知识。
点击播放课件第三部分。
师叙述:走进动物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张动物园游览示意图。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熟悉的动物,老师适时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明星卡,并要求学生也做一张明星卡,在游览的时候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
明星卡制作好了,我们沿着动物园的小路,先来到了孔雀园。老师先当小导游,介绍孔雀知识。然后请同学们补充知识,丰富对孔雀的了解。接下来的游览,就是同学们做小导游了,熊猫、小猴、老虎、海豹、长颈鹿、鸵鸟老师适时地引导其他同学互相补充,适当评价小导游,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
接下来让学生走近动物,参观人与动物互动区。
(点海宝讲话:欢迎你们来到人与动物互动区)你看,多开心的笑容!为什么这么高兴?
然后我请了小朋友交流与生活中小动物相处的情况。如你平时是怎么和小狗一起玩?你家的小白兔可爱吗?你是怎么照顾它的?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应体现三个特点: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从学生最喜爱的小动物入手,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诉。让学生制作动物明星卡,介绍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交流与动物相处的情况。动物的可爱、人类与动物间的真情实感得以淋漓尽致的生动呈现、自然流淌,并慢慢浸润、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课堂与课堂外的沟通,生动地营养了、活化了课堂生活,又积极地被学生吸收、内化,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四)情感体验,唤醒生命意识。
本环节是播放两个动画,通过问题使学生明理。
《救救小动物》。
你怎样劝阻他?你该怎么做?
点击播放《小小鸟》。
问题:看完你的心情怎样?小鸟为什么会死?怎样使小鸟有一个温暖的家?
【设计意图】品德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高潮部分,在分析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教学素材录像和动画,给学生视觉、心灵上的冲激,尤其是动画《我是一只小小鸟》那震撼心灵的画面和略带悲伤的音乐成功地渲染、营造了课堂氛围,师生一起走过了从喜到悲的心路历程。喜让学生体会到人与动物是朋友,和谐相处多快乐!悲使学生知道了现在还有许多小动物正遭受人类的伤害,它们急需我们的保护。学生深刻的,发自内心的体验必将会影响他们今后很长的人生路程。
(五)、和谐相处,共享生命之光。
点击播放第五部分。(海宝:动物和我们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善待它们,爱护它们。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更美好!小朋友们,你们做得很好!现在我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两条美丽的小金鱼。让大家集体领养这缸小金鱼。你们愿意它们吗?
在这里,老师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照顾小金鱼。
【设计意图】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之后,让小动物走进课堂,让学生在与真实动物的亲密接触中感受与动物做朋友的乐趣,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导行落实到实处。
课堂的最后,我这样设计:今天,海宝带领我们游览了动物园,走进了小动物的世界,对小动物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它们就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去爱护它、保护它,和他们和谐相处,和它们共享生命之美!
最后以海宝的邀请结束整节课。(海宝:世博会在上海举行,美丽的中国馆,神奇的欢迎你们下次到世博园区去参观。)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世博会关注了人类生活的环境,关注了科技的进步,关注了人类的文明。世博的主题,让课堂充满了现代的元素、时代的气息和文明的内涵。教育是一个内心的旅程。我相信:经历了课堂的
喜与悲,与动物和谐相处,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已经植根在学生的心中。
谢谢各位专家!
第二篇:师能建设百千万工程课堂教学设计《字的联想》说课设计
《字的联想》说课设计
江都市郭村中心小学
杨兰霞
老师们,我说课的课题是《字的联想》。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字的联想》是国标本苏少版美术第七册第15课的内容。本课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的训练体验课。它是版面应用设计的基础。同时,这一课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应紧扣的是联想这两个字,突出的是教材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通过学生的联想,不但让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一些设计方法,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理解生活与美术的关系,更懂得观察生活,体会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设计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显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的课堂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教师的引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创造性地创作一系列有独特性的作品。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在思想深处架起一座通往创新之路的立交桥。同时,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本课就是基于这些理念,通过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再通过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意,引发联想。感受美术字的造型美感,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技能目标:体验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教学难点:
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能对同一字有不同的联想,并使学生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字的联想作品。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尺子,蜡笔或水彩笔等会绘画工具。
(2)教师准备课件,范作以及便于孩子展示交流作品的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流程:
我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具体谈一谈我的教学流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教育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与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与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把整个教学流程设计成了欣赏导入,揭示课题四字为例,探索联想广撷信息,启发思维创意指导,作品构思自由创作,多维评价五个环节。
教学课件的结构与教学的流程是一致的。
(一)欣赏导入,揭示课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新课标中还提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课的开始我通过让学生认一认,使孩子们初步认识了解中国的象形文字,再通过欣赏字的古今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文字的历史与特色,并为祖国文化感到自豪,使学生的情感价值有一定取向。从字的起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欣赏经过艺术加工后的艺字,让学生感受到有联想装饰的文字很有趣、好玩,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揭示了课题。
(二)四字为例,探索联想: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在这一环节,我选用了四川电视台台标四字作为解决本课学习重点的一个例子。在出示了台标四以后,我就问学生你知道这是哪个电视台的台标吗?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能找到四川这两个字吗?学生探究交流后,得出:四川电视台台标中的四字是草书写法,显而易见,四字的两个投影与原有的四的笔画组成了川字。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经过联想装饰后的效果。
(三)广撷信息,启发思维:
美术新课标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这一环节中,我牢牢抓住联想两字进行展开。(1)衣为什么用一个衣架加在笔画里?它代替了哪个笔画?代替其他的笔画效果是否一样?(让学生明白:字体装饰必须注意简洁明了,追求画龙点睛)(2)在黑板上写出钥匙这两个字,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能用苹果、梨等水果来装饰吗?(明白:和文字相关的图形或事物才可以来装饰这个字)(3)欣赏根据字形字意联想的例子:鸟、蝶、屋、剪刀石头布、猫、灯、油、甜、果、秋、春夏秋冬、电雪风。说说你最欣赏哪个字,为什么?你觉得其中哪个字还可以怎样进行联想?(学生交流,加深了解字的美化方法:根据自的意思联想到许多事物,用联想到的事物代替字的某个笔画或某一部分,还可把字进行一部分变形。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方法和注意点:那就是首先要有大胆的想象力,其次是要巧妙地联系字的含义,然后是变形后要让人认得出这个字,要与字型结合并要好看等等。)
(四)创意指导,作品构思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一是要解决学生如何完整地完成字的联想作品这一问题,二是要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创新意识,让他们在设计时能够从多角度进行联想,从而设计出更有趣、更有创意的作品。
我先用看了大家这么多有趣又有创意的作品构思,老师的手也开始痒痒了,我也想把我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这样的过度语言,很自然地导入到了作业演示的步骤中。在这一步骤中,我选用了充满生活情趣又很具诗意的秋字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出示了普通的黑体字秋以后,我就问学生看到这个秋字,你立刻联想到了哪些与秋有关的事物或现象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而后,我又发出启发性的提问:我们能用这些联想到的事物画出这个秋字吗?交流后在黑板上把学生联想到的事物进行选择性的组合添加完成构图,最后进行填色,共四个步骤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让学生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再出示花字,让学生尝试动手设计,教师指导(对字体不做任何要求)。欣赏一些较好的设计,获得一些启发(扶着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联想设计)。
(五)、自由创作,多维评价。
前几个环节下来,学生已经欣赏到了大量有趣的联想文字,并且已经基本掌握了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早就迫不及待想动手来创作了,这时我顺势利导,提供一些学生熟悉的便于联想设计的文字如雨鱼等,让学生来体验设计的乐趣,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想一个自己喜欢的字来进行设计。为了让孩子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评价时我努力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孩子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在优秀作业上我写下 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孩子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孩子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最后再欣赏一些有创意的作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
第三篇:《我与小动物》教学设计
《我与小动物》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动物明星卡”及“动物小百科”,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长动物知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交流、游戏、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与合作能力。课前准备:
1、小金鱼
2、多媒体课件。
3、录音:小明的烦恼。
4、准备动物明星卡。
5、画一张美丽家园的图。
6、动物资料:动物知识及本领。
7、金鱼饲养观察记录表。课前活动──猜谜语
上课前我们来活动一下,好不好?我们来猜谜语,比比谁是谜语大王!
嘴象小铲子,脚象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论遇见谁,总爱喊妈妈。小时着黑衣,长大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身体虽不大,钢针满身插,遇敌蜷一团,老虎也无法。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面孔像猫,起飞像鸟,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领高。
手是脚来脚是手,屁股红红脸儿丑。调皮捣蛋赛顽童,爬竿上树是能手。
一、说看议,引出课题。
1、引说:原来是一群可爱的 小动物。你知道动物王国里的其它成员吗?
2、当有学生提到金鱼时,出示金鱼。
小朋友,今天我还真给大家请来了这位小客人,看……(出示:金鱼)
这些小家伙长得什么样?瞧,它们在干什么呢?
小金鱼身穿花裙子,在水中吐着泡泡,快活地游来游去,多么可爱呀!
3、动物中,有些是我们平时很难得一见的。也许,只能在电视上、野生动物园里、或者是书本中才能看到。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像金鱼这样常见的小动物。
4、小朋友,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呢?指名充分说。
5、说到动物,大家一下子来兴趣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话题,就是——(课件)我与小动物。
二、动物知识知多少
1、交流“动物明星卡”
课前我了解到小朋友们已经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制作了“动物明星卡”,咱们把他介绍给身边的小朋友吧!
(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超级模仿秀”:
你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要不咱们玩一个“超级模仿秀”的游戏:我请几个小朋友模仿他们喜欢的动物的声音或动作,大家一起来猜猜他们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好吗?(问表演学生为什么喜欢这动物)
3、动物小百科——知识竞赛(特征、习性、生活、本领……)是的,动物不但可爱,还能为我们人类做很多事情呢,是我们的好伙伴!有些动物身上特殊的本领,使人类受到了启发,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三、说养动物趣事:
(1)动物为人类做了那么多贡献,成了我们的亲密朋友。生活中老师看到了很多人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情景,我把这些都拍摄了下来,也请你们一块儿来看看。(出示照片)看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2)你养过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吗?(交流)
四、议一议,送动物回家。
看出你们对动物们是多么的喜欢。有一个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喜欢动物,可是他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录音)你们能帮他解决吗?一起来听听。(生听故事)
预设答案:大自然才是小动物的家。
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大自然才是小动物的家,这就是动物们漂亮、洁净的美好家园:有蓝蓝的天,清清的河水,绿绿的草地和美丽的树林,(师边说边放纸)让我们把我们喜欢的动物送回到自己的快乐家园吧!我们应该怎么送?对,轻轻地把你们的动物明星卡贴在它的家园中。(师把图画展开,有蓝天、清清的小河、美丽的森林,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动物明星卡贴到相应的位置。)(音乐起,学生贴)
五、集体认养小金鱼,延伸课堂教学行为。
小朋友,今天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老师想把这些小金鱼送给大家。你们愿意领养、照顾它吗? 小金鱼和你们生活在一起,你会怎么照顾它?(指名说)
(选取一人为爱心大使)看来,你对养金鱼很有经验。就请你担任爱心大使,和小朋友们一起细心地照料小金鱼,并做好观察记录,过段时间老师会来探望它们的,可别饿着它们哪!
我与小动物》说课及教后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与小动物》,本文是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三单元“我的兴趣爱好”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对生活、学习充满热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与小动物》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将学生带入“动物世界”,感受小动物的可爱,生命的可贵。以正确的科学观引导学生要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培养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道德、乐于探究、热情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以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喜欢小动物,愿意和动物亲近,但受认知能力和生活外在环境的影响,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缺乏真正保护小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教材和学生情况后,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2、行为与方法
通过“食物网”的游戏以及观看藏羚羊图片等活动,养成自觉保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
通过“走进动物世界”,扮演小动物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知道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身边的小动物。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资料收集、游戏、角色扮演、欣赏及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根据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难点是在于如何使学生能从简单的喜欢小动物这种情感转变为视小动物和人类一样的生命,从而由简单的喜爱到尊重,热爱这些小生命,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为达到以上目标要求,并突破重点、难点,本课教学时,将作如下三段设计,以形成一个教学的整体。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查资料获取有关小动物的信息(如叫声,动作,爱吃的食物等),以提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交流;准备各种小动物的头饰,以提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准备红丝带,接力棒等道具完成食物网的游戏;录制有关动物的录象及声音,制作《动物世界》、《藏羚羊的故事》和《人与动物》等课件。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一课时的安排,这课我将设计四个环节展开教学:(1)导入新课,激情蕴趣(2)活动为主,激趣感悟(3)深化理解,以情激情(4)巩固延伸,化情为行
(一)导入新课,激情蕴趣
良好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开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我将分以下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导入。第一层次:谈话导入,了解狗,牛、虎三种动物的叫声及生活习惯切入本课课题;第二层次: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直观形象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动物的天地。在这种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了,初步感知小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二)活动为主,激趣感悟
《新课程》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想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以下三个活动。
(1)第一版块的活动是“走进动物世界”结合学生以往的认知水平、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并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抓住动物的声音或明显特征演一演,其中我扮演动物中的一员苍蝇,为下一环节使“食物网”的活动做好铺垫。此活动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动物的知识。
(2)第二版块的活动是“食物网”游戏,遵循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学生设一个小小的谜,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组活动,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显而易见的实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明白没一种动物都是不可缺少的,从而引导学生要保护小动物。
(3)第三版块的活动是“想一想”,通过一个“动物的灭绝人类会怎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初步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三)深化理解,以情激情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让学生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些伤害小动物的事情,让学生了解因为人为的原因许多动物已濒临灭绝,急待人们的重视与关爱。
第二层次:播放藏羚羊的图片,配上教师的讲述和富有感情色彩的音乐,使学生对盗猎者产生深深的厌恶并同情可怜的藏羚羊,从而产生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第三层次:谈一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使学生融情入境,激发学生保护小动物的真实情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融合。
(四)巩固延伸,化情为行 该环节由两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让学生围绕“如和保护小动物”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说一说,表达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第二层次:让学生欣赏“人与动物”的图片,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馨,尊重,保护小动物。
在《我与小动物》这一课的设计中,我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活动进行自我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寓教育于活动中,开展儿童喜欢的猜谜、情境表演等多种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体验、感悟,了解关于动物的知识,认识到要保护动物,使学生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整个教育活动中,老师则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促使学生积极性主动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在活动中整合学生的知、情、意、行。
在第一次试讲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课的调整比较大: 主要问题:
一、整堂课要紧紧贯串生命意识。
二、食物链的活动要求再明确一些,组织再有序一些
三、残杀藏羚羊的例子太惨烈,课件的处理上要柔和些
四、教师的语言再儿童化一些,教师融入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不能孤立其外。
五、环节的过渡不够流畅,要自然一些
六、提问的角度要符合儿童特点
七、最后儿歌的效果不好
第二次试讲,针对第一次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修改,上完课后发现 有以下问题:
1、过渡语的处理上,将原来的“愿意扮演动物吗,那就戴上你喜欢的头饰吧!”该为“你们如此喜欢他们,愿不愿意象他们一样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游戏呢”这种过渡语更容易让学生融进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2、加入了几个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环节,问青蛙,小鸟我是否是他们的食物,以及让台下学生上来拉拉食物网的环节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更多了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
3、减轻了朗读藏羚羊惨遭猎杀时旁白的感情色彩,因为考虑上次试讲时学生情感的强烈反映,想看看这样的调整会不会好一些。
4、在对学生的引导上还不够,就结合实际说说如何保护小动物的环节,学生不能很好的结合生活实际来说,而是漫无边际地天马行空。
5、最后的两次教师小结感觉过于重复,决定删减其中一次小结。
第三次的试讲后的感觉这节课在细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1、过渡语的处理上还待调整,教师语言过多,语言不够严谨。
2、学生课前资料整理准备不充分,以至学生在自我介绍环节达不到预期效果。
3、在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之前提出明确要求,以便于学生进行介绍,达到预期目标。
4、结合二年级学生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这一特点,将食物网中“去掉作用不大的动物”改为“去掉不喜欢的动物”,这样更便于学生理解。
5、将藏羚羊惨遭猎杀部分的解说去掉,只让学生看图片自己去感受,再次减少对学生负面的情感冲击。
通过一次次的试讲,我有一个总的感受,这是一节低年级的思品课,它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提升,与学生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背好学生。
1、在之前的几次试讲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个班的学生对于课前布置的资料搜集没有很好地完成,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平时比较闷,对于我提出的问题没人理会,都不举手,在课上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非常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但效果不大。我想这就是我之前背学生不够充分,我想应该除了在备课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出发点,了解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在课前深入了解上课班级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灵活处理。
2、同时在几次试讲中我不断修改一些引导性的过渡语。以前我认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课的大环节,但通过几次尝试,我发现好的过渡语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便于与学生情感的沟通,使学生真正融入你创设的情景中。
3、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思维过程.教师的思维要超前于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要有洞察力和穿透力.尽量预想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什么问题,在思考某一问题的时候会有什么偏差,该用什么方法引导,怎样激发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即使是这样,课堂上还会出现预料不到的问题,此时就要依靠教师思维的敏捷性和处理问题的果断性了.
这是我本节课的点滴感受,与老师们共同交流一下,同时在本节课中我还存在一些疑惑,在“藏羚羊例子”的使用上,很多老师认为,品德课应该展示给孩子美好的东西,而藏羚羊惨遭杀害的例子太残忍,太丑恶,太恐怖,是不是要换个温和点的?我想这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恶”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把这个课题抛给大家。大家可以结合我的课例,也可以结合其他,来探讨。
以上仅仅是我这一节课的构思和对本课的一些个人见解,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课堂回放2】 师:在地球上生活的动物可多了,除了刚才大家提到的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学生回答略)
师:下面的这些动物知识,你们了解吗?(教师出示三个问题)你们可以在书上找找答案,还可以和同学们讨论讨论。(学生活动)师:现在你们会答哪个题目了?
生:我知道小海马是谁生出来的,是海马爸爸生出来的。师:这个知识是谁告诉你的? 生:我们从品德书上看到的。
师:是的。(教师出示一段有关的视频介绍)生: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大象。
(很多学生立刻反对)
生:我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鲸鱼。
师:鲸的种类很多,是那种鲸呢,我们一起来看。(教师出示有关蓝鲸的图片及文字介绍,学生自由读)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蓝鲸的嘴巴张开后可以让10个成年人自由进出。生:我知道了蓝鲸平均有30米长呢。
师:30米呀,有两间教室那么长呢!(学生情不自禁地惊呼起来)……
这是我教学《我与小动物》这课时,前后两次试教的不同竞赛设计。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中我明显的感受到第二种竞赛的活动设计更能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活动中学生对动物知识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和形象了。
我不由地反思为什么第一种竞赛活动的效果不好呢?第一种活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最后评出一个竞赛优胜组,我并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知识面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竞赛看上区是把机会给了每一个学生,其实只是个别学生(尤其是男生)的参与,在学生了解了答案后,对有关知识的了解也是朦朦胧胧,不清晰的,这样自然没有好的效果。说白了是在下教师安排下的“活动学生”。
第二种设计是给个每一个学生参与的平台,“这些问题你们可以在书上找找答案,还可以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这样合作探究的学生过程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初次回答是他们小组探究后的新的知识反馈,在经过教师及时的知识提升后,学生对相关动物知识的了解就更加深刻了。这样的“探究――反馈――再探究――再反馈”的活动过程,才是有意义的,才是真正的学生活动。
作为一名品德学科的教师,“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悟收获”这些已经成为了我每一次备课时必须思考的方面了,但是真正做好这点好要多多努力呀。在反思中进步吧。我与小动物》(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动物明星卡”“动物知识卡”,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长动物知识,并激起了解动物、饲养动物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每人制作一张动物明星卡。2.
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动物知识的书籍。
3.让3位学生各带一种动物,并能向大家介绍。4.
准备5个玩具动物和一个大口袋。活动的策略分析:
一、活动化教学
根据“品生”课程的特性、低年级孩子的特点,使整堂课呈现活动性的形态:有游戏活动、参观活动、探究活动、实践活动等等。在饶有趣味的环环活动中,使学生不但有认知上的获得,更有心灵上的体验。
二、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教学。因此,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要和谐相处,平等对话,要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友好伙伴,或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同时,在大堂交流中,避免学生交流成为个体的单向汇报,而要引导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在交流中碰撞、启发、发展。
三、自主探究式教学
自主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是改变教师传递知识的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自主研究、合作发现的教与学活动,尤其是学生对未知的探究、发现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培养乐于探究的儿童”正是《品
生》课程的目标之一。因此,课前组织学生搜集动物知识,并制作动物明星卡;活动中,又借助资料卡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并通过合作与交流,拓展知识面,激发探究动物及相关知识的兴趣。
针对第二版块
老师: 教者努力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生活,预通过教学手段与策略淡化课堂与生活的界线。怎样有效地让课堂生活化,有效地将课堂内容内化为孩子自身的心智结构?
专家:鲁洁教授说:课堂生活化,就要不断从课堂之外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饲养动物”是部分孩子的真实生活。活动中,将活生生的动物亮相于课堂,并请小主人介绍。于是,动物的可爱、小主人与动物间的真情实感得以淋漓尽致的生动呈现、自然流淌,并慢慢浸润着、渗透着、滋养着其他孩子的心灵世界。这,课堂与课堂外的生活互动,自然、生动地营养了、活化了课堂生活;又积极地被学生吸收、内化。新课程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过程,强调“教育是一个内心的旅程。”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投入其中,“润物细无声”地获得真切的感受,得到情感上的感染和思想上的提升。
活动过程:
一、设情境,揭课题
1.今天,来了5位特殊的朋友,(出示藏有动物玩具的大口袋)正藏在这里呢!请5个小朋友把他们请出来。
2.引说:原来是一群可爱的 动物。
3.小朋友,生活中,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呢?指名充分说。
4.说到动物,大家一下子来兴趣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话题,就是——(课件)我与动物。二.参观动物,交流卡片,培养喜爱之情
1.听说,有些小朋友家里还养着小动物呢!我们去看看,听听小主人的介绍,好吗? 2.参观活动:预先做好准备的3位小朋友依次出示饲养的小动物,并进行介绍。附:《我与小动物》教学片段
(课前,安排三个学生带来了自家的小动物,有小兔、刺猬、乌龟,安置在课桌下,并作好简短的介绍语。)
师:听说,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家里还养着小动物呢!我们去看看,听听小主人介绍,好吗?(营造一个小型参观活动的情境,老师先后走到三个学生前,请他们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动物。)
生(饲养小兔):(从桌底下提出兔笼,大家一下子欢呼起来)我养了一只小白兔。它红红的眼睛象晶莹的宝石。一身雪白雪白的毛软软的。摸上去可舒服了……
针对第二版块
专家:关于“动物明星卡”的大堂交流,师生、生生交流得比较充分、活泼,显得很鲜活。与传统的交流截然不同,看出原因了吗?
老师:以往的大堂交流习惯于“生对师”,只是学生“单向”的“汇报”,单调枯燥。无形中,其他学生被搁置一旁当听众,甚至学生自觉暂时休息。这儿却能时时关注每个学生,时时调动人人热情,交流中体现了“多元化”:生师、生生、生本随机交互进行;还呈现出“辐射性”:紧扣一点,多角度丰满感受。专家:在自由畅谈之中,教师还捕捉生成的宝贵链接点和生长点:链接到孩子们熟悉的童谣,或某个孩子的一段生活回忆;还顺风推舟地一展孩子的画技,或满足孩子抱抱玩具小动物的天性。活动中,教师一定要自觉促使课程追随学生的生活,使交流高于“说”的层面,而成为大家对生活的感受。
鲜活的交流绝不是“单向”的“汇报”,后者只是突出说的角色。前者则应是说者与听者互动,两者始终处于同一平台,在教师的灵活调控下,双方角色随机互换:听者介入补充,说者也来听听。一些学生手“馋”了:我也想摸摸!
生(饲养小兔):你们来摸摸。生:真软呀!
生(饲养小兔):它特别爱吃干的莴苣叶。今天,我带来了一些,请几个小朋友来喂给它吃!(大家争先恐后,几个学生有幸经历了一番“喂食”的生活体验,其他人羡慕不已。)师:让我们再到另一个小朋友家去看看吧!……
(小刺猬、小乌龟的先后出现磁铁般地吸引着每一个孩子,他们专注地看着、听着、感受着,还思考着。一个个小问题从一个个小脑袋了产生,听:小刺猬生出来就有刺吗?小乌龟怎么冬眠?在哪儿才能买到这些小动物呀?……)3.刚才,你了解到了什么?指名说。
4.你们养过小动物吗?小朋友,通过饲养动物,通过课前的知识调查,现在,你对哪种动物最了解呢?请拿出自己制作的动物明星卡跟小组里的组员说说。5.
大堂交流——要注意调控,使交流充分、鲜活。调控:(1)同一类的进行补充——呈现出“分块”交流。
(2)灵活、随机地与学生的生活互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链接电视中看到的、书本上、生活中了解的。
(3)为使内容鲜活、生动、充分,交流中可随机穿插念儿歌、画简笔画、抱抱玩具小动物等小活动。
6.巧妙地引入游戏:听声音,猜动物
(1)
小朋友知道的真不少,小动物们(玩具)都要表扬你们了!看,(配以玩具小动物动作)长颈鹿直点头,企鹅直拍手,小狗开心地叫。小狗会怎么开心地叫呢?谁来学学。(2)
“个体吸收→互相交流→交流中互补”,这是常用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学习方法。学生带着原有经验走进课堂,在活动中获得提升,这就是有效的学习。
针对第三版块
专家:交流是个体已有经验的呈现,更是相互间经验的互补与彼此促进。“阅读资料卡”后的那次大堂交流使每个孩子的视野得到了开阔,进一步了解了动物们的生活。
老师:我也有同感。动物明星卡的交流中,学生一般仅立足于身边的常见的动物,信息窄而浅。而阅读资料卡,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投向了更广阔的动物世界:有不怕严寒的企鹅,有被誉为超级爸爸的海马,有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们……
专家:信息在层次上得到了提高。
你还会模仿哪种动物的叫声?学一学,让大家猜猜。
(3)
我也带来了几种动物的叫声,你再来猜猜。课件。
过渡:动物的种类成千上万,有好多种动物离我们很远,我们无法直接见到它、了解它。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看书、上网去查找资料认识它们。
小朋友,今天,这5位动物朋友也为大家带来了不少动物知识,想看吗?
三、阅读资料,增长动物知识,增强热爱之心
1.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个组员认真读懂你的一张资料卡。然后,组长组织大家交流获得的新知识,还可以说说与卡片上的内容相关的其他知 识。
(1)
领取“动物”资料袋;阅读;小组交流。(2)
大堂交流——
有的小朋友本来就对动物知识充满兴趣,通过刚才的交流,又多了一些知识。哪一组先来展示你们的收获——请两组。
○相机引导大伙扩充相应内容,使交流者与“听众”互动起来。
○其中一旦某人说到“十二种濒临灭绝”的动物,相机插入课件加以形象、生动的补充。课件:呈现其余十一种动物名称、部分图片。
○当说到长颈鹿、企鹅,就借助玩具动物活化知识,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2.小结:通过阅读资料、通过交流,我们增长了动物知识,其中了解到有些本应该和人类一样在地球上快快乐乐生活的动物正越来越少,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它们被称为“珍稀动物”(课件)
(1)
交流学生的现有知识:对这,你了解吗?
(2)
补充内容,让学生获得新认识:我带来了一些其他珍稀动物的图片,让我们看看。(课件:伴着音乐出现一组珍稀动物的图片——最后定格在组图上针对第三版块
老师:教材上没有“了解珍稀动物”,教者却将其作为重要版块,这就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吗?
专家: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是目标之一。学生被这个特殊的动物群体真正唤起了发自内心的热爱。“典型的”有别于“一般的”,它更易影响人、刺激人。当多媒体放电影似的呈现三十张动物图片,并借助音乐,借助老师片言只语的介绍时,孩子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可贵的“怜爱之心”不断膨胀。学生对动物的情感逐渐升华:从因它的可爱而喜欢升华为因它是人类的朋友而要珍爱它、保护它。这种可贵的情感在课堂生活中生成,并滋养着孩子的心。界。
教师要从“教材的执行者”走向“教材的创生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使课堂活动更有效。新教材的开放和“留白”,能激活并生成教师们更多的教育智慧。
看着这一张张图片,看着它们(手势指那5个动物玩具),回响着生活中见过的一个个可爱的动物们,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或者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小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了解它们,保护它们。
四、布置走廊,宣传动物知识 1.
我建议:我们把动物明星卡、知识资料卡贴在走廊的墙壁上,成立“动物知识天地”,向大家宣传动物知识,让每个人了解动物、珍爱动物,好吗?2.
伴着音乐,贴卡片。3.
总结:动物与我们人类一起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他们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除了宣传他们的知识,还可以怎样保护他们呢?下堂课再来谈《我与小动物》。
(动物明星卡、知识资料卡含丰富的信息量,课堂上因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只能进行小范围宣传。为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成立“动物知识天地”的活动形式展出卡片,延伸到课堂之外,宣传的对象由本班孩子扩展到其他孩子。使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到课堂外的生活。)专家总评: 《我与动物》原为《我与小动物》,教者因课堂上涉及的动物范围指向整个动物世界而改名。活动中,教者紧扣目标,根据“品生”课程的特性、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对现行教材进行“再创造”,致力体现两性:生活性和情趣性。从孩子真实的生活中吸取营养,将他们喜爱的动物玩具、饲养的小动物融入课堂;在两次大堂交流中有意识地不断与他们的生活发生互动,使课堂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密切融合。在饶有兴趣的环环活动中,使教材“润物细无声”地内化为孩子自身的心智结构,既培养了对动物的珍爱之情,增强了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又助长了对动物知识的求知欲。从而,使教学真正以孩子的生活世界为归宿。
第四篇:《我与小动物》教学设计
西部片区赛教课教案
11我与小动物
学科:品德与生活
活动目标要求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珍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2.行为与习惯;通过快乐寻访以及饲养小动物等活动,养成自觉保护动物的良好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制作“动物明星卡”及开展动物小百科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习性,增长有关动物的知识,学着饲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4.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游戏、搜集资料以及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搜集、交流有关动物资料的活动中,知道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它们是人类的朋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保护野生动物意识。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动物图片资料、动物歌曲、儿歌、故事,制作动物明星卡。录制有关动物的声音,制作《动物世界》课件。
课时:1
活动过程
活动
(一)——创设活动情境
1.导入: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许多小客人,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吧!
2.出示快乐寻访的特写图。
这些动物真是太可爱了,大家喜不喜欢?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动物,了解动物,和动物交朋友。(揭题:
11、我与小动物)
4.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动物?它们吃些什么?住在哪里?
活动
(二)——动物明星馆——了解动物
1、展示明星墙,介绍范例熊猫明星卡的制作。
2、每个人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做明星卡
3、小组合作,制作动物明星卡
(1)、小朋友们,小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在你的心中一定有一个最喜欢的动物明星吧,能不能告诉大家呀
(2)、想不想给你喜欢的动物明星做一张明星卡呀?做一做: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制作一张动物明星卡。
4.小结
活动
(三)——大家一起做游戏
1.猜猜它是谁:
(1)有一名同学在讲台前示范做双手遮嘴状学动物叫,看谁猜得对。
(2)播放动物叫声的录音,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2.小组活动。
一学生学动物叫,其他人猜。每组推荐一名上台表演。
活动
(四)——动物知识竞赛
1.出示“动物小百科”图。
2.动物知识竞赛。
(1)分组;(2)每组推荐一名评委;(3)知识竞赛;(4)评委评出优胜组。
3.赛后评议。
活动
(五)——热情导入
1.播放录音《一个真实的故事》。
2.讨论交流:听了这首歌你最想说什么?
3.教师总结。
活动
(六)——情境表演
1.出示“动物SOS”特写图。
2.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节目。(自主选择情境,分组表演)
情境一:小猴看着树木被砍伐,难过地说“我们没有家了,以后怎么办呢? 情境二:狗熊的头被砸伤后„„
情境三:一人在说青蛙,青蛙说„„
情境四:鸟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伤后„„
3.谈感受: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4.交流:在你周围有没有发现伤害动物的现象,如果有,你打算怎么做?
5.小结
活动
(七)——爱心行动
1、为小动物设计家园。
2、制定保护动物公约。
3、领养一种小动物。
课后延伸活动:饲养小动物。
活动
(八)——总结评价
1.说说这节课的最大收获。
板书:
11、我与小动物
小动物我们
欢乐
帮助
寄托美好的愿望
第五篇:关于做好扬州市2012年师能“百千万工程”现场展示(小学组)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扬州市2012年师能“百千万工程”(小学组)
现场展示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镇中心初中、县属各学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质量科研推进年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师能建设“百千万工程”,根据扬教师函〔2012〕19号通知要求,现就2012年师能“百千万工程”现场展示活动(小学组)有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1.活动时间:
校长组:2012年12月10日下午 2:00~5:00
骨干组:2012年12月11日下午2:00~5:00
2.活动地点:
校长组:扬州市东关小学文昌校区(观潮路701号,具体位置见附图)。
骨干组:扬州市梅岭小学西校区(扬州市维扬路465号,翠岗中学北侧),具体学科教室分布届时见学校示意图。
3.活动对象:小学校长“我的教学主张”演示文稿、小学骨干教师(语文、数学)教学设计评比部分优胜人员(名单见附件1);观摩教师、校长代表(名额见附件2)。
4.活动形式:每位骨干教师进行说课,要求结合课题研究情况,就教学设计相关点进行介绍(不要求对整节课设计全面陈述),时间15分钟以内,专家、观摩教师与骨干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每位校长结合PPT介绍校本化教学主张、实践操作、取得成效,要求突出重点,彰显特色,脱稿演讲,时间与流程同骨干教师。
5.活动要求:请各单位尽快落实相关人员,通知其准时、全程参加市级活动(展示人员须提前20分钟到),并于12月6日前上午下班前将观摩人员汇总名册(附件3)电子表格报县局人事科信箱(byjyjrsk@163.com)。凡因故不能参加活动的人员,须提前履行请假手续(附学校出具的函件及有关证明材料)。现场活动结束后,参与观摩的校长、教师须提交《观摩评议表》并领取继续教育课时证明。
附:1.现场展示人员名单
2.观摩人员名额分配表
3.观摩人员汇总名册
宝应县教育局组织人事科
二○一二年十二月四日
现场展示人员名单(小学校长)
现场展示人员名单(小学骨干)
观摩人员名额分配表(小学组)
注:校长组的观摩人员主要从各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中选派;
语文、数学组观摩人员优先选派骨干教师。
观摩人员名册(小学组)
填报单位:填报人:填报日期:
扬州市东关小学文昌校区位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