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堂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时间:2019-05-12 18:1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课堂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课堂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浅谈新课堂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浅谈新课堂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合水县西华池初中

李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师教学行为及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方法灵活创新。“活”是课堂之趣,“新”是思维之髓,但不要为新而“作秀”,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前瞻性。

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注重知识与能力并举,转变传统封闭教学观念和单边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有效地促进教学发展,使课堂教学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有新颖性。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大胆应用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在物理课堂教学新课的引入环节上,可先放一段教学录像资料,以达到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的目的。如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教学中”,可先放一段运动员蹦床表演,或打桩机的片段,刺激学生听觉、视觉,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同时,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堂教学方法。如测电阻实验中可采用“实验探究式教法”,在温度计教学中采用“竞赛制”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要有实用性。

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和整合,发掘出和学生心灵相撞“火花点”,使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及良好地科学素养。

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关注生活以及社会中热点问题,亲身参与实践探究活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生活情境(白炽灯在那些方面用到物理知识),故事情境(王冠之迷)等。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参与知识地形成过程,享受从“过程”到“结果”所带来的愉悦心情。

四、课堂教学设计,体现“个性化”和“人性化”。现代教学理论,倡导“以人为本”、“育人育心”的教育思想,人人都有被理解,被人尊重的心理要求。如果无视学生需求,否定个体差异,就会使学生失去独立的学习品质,失去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保护每个学生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反思知识的空间,对不同的见解,应允许学生进行争辩,切忌“一刀切”。教师要用锐敏的观察力,包容的心态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总之,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力求达到新颖、实用和个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张扬个性。才能克服课内损失课外补,课上不足课下补,才能实现轻松快乐的学习目的。

第二篇: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体会

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体会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1.教师角色合理定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必须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因此,教师的角色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北宋教育家胡瑗说提高把学生自身的个人特长、学习兴趣爱好和主观愿望与成才目标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使其个性、特长自由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2.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智力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智力差异,而且,学生存在差异性的发展。新课程体现基础性、普及性,要人人学有价值的物理,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感受成功。传统的教学,过多强调的是知识、技能目标,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新课程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水平,更关注他们在物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应十分注意研究“三维”目标并积极加以落实。每堂课开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功给予积极的评价,在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上,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

1.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上课前引入简单易行、随手可做的实验,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就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让学生伏在桌上,用耳倾听,问学生能听到什么?然后又让他们自己敲击桌面,再问听到了什么,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又是怎样产生的?这样就可顺利引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课。二是上课时演示实验讲究趣味性。如在讲大气压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探索马德堡半球实验(可用小吸盘代替),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印象深、理解透、记得牢。三是课尾设计惊险意外的实验。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学习合理利用机械能时,把儿童玩具蹦蹦杆拿入课堂,教师亲自弹跳,一下就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场面惊险,气氛热烈。四是课后鼓励学生做探究性实验。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以结合新课程特点举例,如云在水中的倒影是怎样形成的、空中的回声有什么特点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同时启发、鼓励学生动手做力所能及的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探究树叶在水面漂流速度的变化,制作杆秤、潜望镜等。2.创造教学艺术之美,让学生体味学习物理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有趣的故事,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一是以生动的语言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幽默,教学语言的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可能会下意识地用手盖头顶,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二是以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趣。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一个优秀的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三是以有趣的故事满足学生的求知乐趣。物理学史、物理学家的故事,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的故事、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等等。

三、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物理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材也将物理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物理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物理问题,学会用物理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物理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物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如讲“万有引力”,我们可以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苹果落地出发,让学生比较引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对比不同质量的物体下落时产生的冲力的大小,推理出万有引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三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第三篇:初中物理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初中物理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从突出主体性、强调合作性、重视体验性这三个方面强调了新课改的新理念,这对初中物理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新课改谈谈课堂教学的几点教学体会。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实验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作为物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准确把握新课改的方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有效的组织教学,努力适应并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一、教师主导,学生主演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新的教学思想,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把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的活动转化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大幅提高。比如在电阻的教学中,便可以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演”的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导问”,提出问题:导线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对学生进行“导思”,学生讨论问题,然后教师归纳总结得出:与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材料等有关。其次,由教师“导法”,确定设计方案,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最后,教师“导练”,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根据画出的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读取并记录数据,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要强调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技能。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面对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育的教学策略,按照分层教育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发展。并在实践中有效地达到了体现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物理教育应该促进个性和特长充分发展的要求。一)、针对学生情况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的分层是为了区分不同学生的差异,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对学生的分层必须以深入了解学生为前提。首先观察每个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特长、及心里发展水平等;其次分析学生的物理学力及对物理学习目标接近状况;然后把学生按照心理发展状况、特征特长和学力状况结合起来,综合进行分析,分成几个不同层次,即按照(1)心理素质较差、学力状况较好;(2)心理素质较好、学力状况较差;(3)心理素质优、学力状况好;(4)特征特长明显、思维敏锐等四种类型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层次,组成四个学习小组进行教学。二)、针对不同组别执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了物理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分层教学能较好地实现物理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两种形式中构筑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从而为思维倾向、知识层次、能力结构不一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其发展特点灵活的教学活动环境。为了合理地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教师必需精细的、合理的、形式多样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编写预习提纲,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合理的、由易到难的、递进型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地创设宽松的、活跃的气氛,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乐于思考问题和积极协作解决问题,让学生进入自主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指导中了解信息,对学生的研究给予点拨和鼓励,并不断挖掘学生潜力。比如,有些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喜欢动手探究的学生可能选择“试一试”、“做一做”;有些对物理与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的学生可能选择“论一论”;有些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感兴趣,喜欢逻辑性和理性思考与探索的会选择“想一想”、“议一议”。这样可以让每个小组获取应该掌握的物理规律,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进步。三)、根据不同分层情况布置作业 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实际需要布置不同需求的作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即布置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判断推理题;布置一些利用身边资源就能进行的实验题;还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究题供不同学生选择完成中心。例如,在关于摩擦力测量方法,我设计了一组分层练习题。作业的分层旨在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观注程度和探究分析的兴趣,并让学生逐步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素养,使他们的思想能紧跟世界科学发展形势,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建立模型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使其认识从感性层面逐步上升到理性层面,逐渐加深不同层次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认识理解程度。四)、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评价

发展性的评价观念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方面的功能,评价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情况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现场笔记——主要适用于参观、考察、探究活动。请学生代表如实记录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表现和事例。调查和访谈——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和访谈,了解每一位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情况,并真实地记录下来。

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也是必然趋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试题,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物理课程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三、注重物理实验教学,由单一型实验向开放型实验转变

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一个人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一定要手与脑结成大同盟,然后,可以创造,可以发明,可以建设国家。陶行知强调手脑结合,其实就是既要让学生用脑去想,又要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动手去做,从而达到手脑相长,学以致用的目的。科学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做第一要务,时时想着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为学生的动手实践提供机会。在《光的反射》一课中,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材中安排了“制作简易潜望镜”这个动手操作题来达到这个目的。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动脑的同时放手让学生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注重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呢?作为引入的实验是关键。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将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灶,这种兴奋会使人们对该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记忆处于最佳状态,并从中激励出创造性的火花。抓住学生生性好奇的心理,巧妙地设计、表演新奇有趣的实验,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探讨问题,接受知识。在用漏斗吹小球实验时,先问学生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可以应学生思维做一次失败的,看到学生的反映。不要急于做成功的实验,而是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这个实验就做完了?产生质疑。再做一次成功的,或学生来做,分析两次原由。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结论,印象更深刻。还可将实验设计为斜向下吹,平吹,向上吹(与引课实验相扣,解释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注意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兴趣昂然。

重视学生分组实验的落实,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方法,明白其中的道理。如在浮力教学中,同学们对于阿基米德原理用其应用觉得特别难于掌握,难于理解,从而也对相应的应用产生了畏难情绪,许多同学想对此打退堂鼓了。针对此,我特意号召他们回家后自制一些相应的简单教具,来辅助知识学习,提起兴趣,这其中有溢水杯,透明盛液筒,简易小弹簧称,一些小石子小铁块等等。其中周冠杰同学制作的溢水杯最突出,他就用一只普通的塑料饮料瓶子,剪下一部分,然后又另剪取了一个小缺口,同时用另一块再剪一个小漏斗形状,再附加一段固态胶加以密封,保证了一滴水也不会外渗或沿外壁流出来。形状极其漂亮,可以说美观又实用。在浮力探究中大展伸手。同学们都看过后对他的制作大加赞赏,积极性被极大的开发了出来,学习热情高了,知识好像也一下子就变得容易多了,探究过后在浮力应用做题时也是你追我赶相互出题做题,自我总结归纳各知识点,知识树,让学习也变得有趣了,有了这份动力做支持,他们对浮力学习觉得好多了。

四、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好奇引导到探究物理现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来,这是值得研究的。在物理教学中,应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例如,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我是这样创新设计的:

在课本演示实验装置上,我加装了一根装有医用酒精的密封口的试管。上课时,有同学就惊奇的喊:怎么和书上的不同啊?我便卖关子道:这就是老师的发明创造了初中物理论文,这样会让这个实验更精彩,更挑战大家的智慧。果然,在整堂课的实验过程中,大家都没有漫不经心,都是积极的动眼动脑动口。不仅很顺利的完成了《课标》要求的六个问题,还探究完成了如下问题:①烧杯中的液体没有沸腾,而试管中的沸腾了,为什么?此时,这两种液体中的温度相同吗?它们还会升高吗?②试管中的液体少了很多,怎么解释?若把试管取出放入冷水中,会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③水沸腾的温度是100℃吗?为什么?如移去酒精灯,让水沸腾,有什么方法? 创新实验教学,能引起学生更浓厚的认知兴趣和更强烈的求知欲。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而且,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现象十分普遍。事实证明:那些长期坚持实验教学,落实学生分组实验的班级,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掌握物理规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物理分组实验,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体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更好理解有关抽象的物理概念,并形成合作交流意识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如分组实验课“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有几组学生将线路连好后闭合开关时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他们急得直叫唤。这时我没有动手帮助学生,而是耐心地启发学生认真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然后要求学生冷静思考,仔细检查,排除故障。这几组学生通过反复实践,终于使小灯泡亮起来,完成了实验。而且这几组同学还创造性的掌握了用局部短路的方法排除电路故障(该知识点当时还未学习),他们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更激发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重创新的教师,应培养学生做实验的意识。如:用注射器来做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用橡皮筋来做振幅与响度或频率与音调的探究;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来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用空气清新剂和激光笔来演示光的直线传播等等。

为了拓展物理实验创新途径,我经常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探究活动。如:在学了声学后,我鼓励学生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的歌曲,放给自己听,来比较固体传声与空气传声效果的不同;在学了光的折射后,我引导学生利用透明金鱼缸装上浓度上下不均的盐水来再现海市蜃楼的奇观;在学过电学后,我经常鼓励学生利用身边废旧器材如音乐贺卡、录音机等制作自己房间的门铃、可调光台灯等等。有些学生还会主动找我借一些物理实验室的器材回家做实验,这是我非常支持与鼓励的。经常让学生用身边的物品自己做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他们实验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精神。有时,学生使用的有些教辅资料上也有值得质疑的地方,这更能引导学生进行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究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例如用一套相同的玻璃杯,杯里盛上深浅不同的水,按水的多少顺次排列,就可以用一只筷子敲出优美的曲子来,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我建议学生回家亲手做做实验,看看是什么效果。实践发现,客观结果恰恰与上述结论相反:空杯音调高,而水装得越多,音调越低。为什么呢?在于上述回答过程没有抓住发声体的振动部分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在此种情况下,杯子是作为一个整体发声的,在有水时,相当于整个杯子变厚,从而发出的声音较低,就像人的声带一样,男生声带比女生厚,从而说话声显得低沉—音调低的道理相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持评估,保持开放的心态,肯于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新的起点、新的重任都需要发挥每位课改教师的聪明与辛勤劳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汗水不会白留,耕耘过的土地一定会结出硕果。

第四篇: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小院中学

刘玉良

物理教学设计的目的 :

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

一、物理教学设计概述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是人们的设计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也是设计的一种类型。所谓物理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物理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事先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安排与决策的过程。

1、物理教学设计必须有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学习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因而,教学设计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课程标准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通读课程标准的字词语句,重要的是着重在领会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要求的内涵上下功夫。这样才能体会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指导作用。(2)分析与钻研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载体。分析与钻研教材是对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教师钻研教材大致经过通读、精读两步。

通读教材是基础。通读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体系与结构。也就是教材章节的安排顺序,各章节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的选择与阐述方式,以及物理学的方法等。

精读是关键。教师在精读教材中应反复推敲、深入考虑以下问题,以便做到透彻理解,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①教材各章节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及其来龙去脉、推导过程,适用范围是否清楚?还有哪些不理解或疑难之处? ②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准备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估计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学习的障碍是什么? ③教材对科学探究是如何安排和设计的?有没有不妥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④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哪些演示实验,何时做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如何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等? ⑤怎样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图表? ⑥如何处理例题、习题和实践性作业?

⑦如何掌握前后有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相互对照,前呼后应? ⑧教材中有哪些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和其他学科的内容?

⑨认真准备每一个实验;演算每一道习题;广泛阅读一些参考资料或其他一些教材;了解一些动态。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3)教学资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不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纳入物理教学设计之中,可以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提供保证。

在物理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文字资源的利用,如各种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

②加快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幻灯投影片、挂图、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电视和广播、网络资源。③开发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如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模型等。

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应进入物理实验室。如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⑤开发和利用社会课程资源。

2、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以达到最优结合。教学活动是由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设计只有将教学诸要素有目的、有计划、有序的安排,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3、教学设计仅是对教学系统的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而非教学实施,但它是教学实施必不可少的依据。

4、教学设计并不排斥教学经验。教学设计是教师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成功的教学方案凝聚着教师的个体理念、智慧、经验和风格。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是宝贵的,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之一。经验与理论的恰当结合,才能使教学设计既有共性,又富有个性,体现出教学的艺术性。

二、如何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设计

1、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就是教师要对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的行为状态作出具体、明确的说明。

(1)教学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程度,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组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出发点。(2)教学目标可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被称为教育目标,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等等,这些无法在具体教学中一次性实现,而是长期努力的方向。近期目标被为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主要确定一节课教什么内容,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学习。

(3)教学目标尽可能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变化来作为教学结果的指标,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

正如加涅(gagne,r.m.)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设计者开始任何教学,设计以前必须能回答的问题是“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到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

根据马杰和加涅的行为目标理论与技术,一般认为,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

例如,“力的图示”认知教学目标可陈述如下: 目标1:能说出力的三要素。

目标2: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三个要素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目标3:对提供的实例,能用力的图示法作出正确的图示。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背景分析。重点分析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它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2)功能分析。主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3)结构分析。主要分析这部分内容知识与技能结构、过程与方法结构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从而确定教学的重点。(4)资源分析。主要对本节课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以确定能否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

3、学习者分析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事情。对学生进行分析,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学生是否具有学习新内容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把学生的知识、技能可以分为已知的、半知的、未知的。(2)了解学生的生活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3)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

(4)了解学生对新内容的自我监控能力。即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

4、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此阶段的设计必须建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分析的基础之上。包括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媒体设计。

(1)教学的组织形式:自主、合作、探究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用以往的集体授课组织形式来替代。所以,从座位的编排到小组成员的组合、从教材的运用到资源的开发过程、从学生参与方式到教师的引导方式方法等都必须在教学组织设计时加以考虑和整合。

(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优先考虑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应该如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教学策略的基本问题。

从教学方法选择的指导思想上,应该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

从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上,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教师特点、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

(3)学法指导: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过程的情感化,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包括怎样选择媒体、如何运用教学媒体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的问题。

在选择教学媒体时,首先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特性,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体。关于如何运用教学媒体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的问题这是媒体设计的核心内容,设计者一定要明确所选用媒体是什么,要避免滥用媒体的现象出现。

5、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首先要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并明确各组成部分的意义与作用,然后安排恰当的顺序进行组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和结尾三个环节。必须指出的是,教学策略的设计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

6、教学媒体设计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将教学媒体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1)传统教学媒体

传统教学媒体是指教科书、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实验演示装置等。

传统教学媒体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媒体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教科书内容呈现的方式,链接了许多信息和知识并配以光盘,使之与现代教学媒体靠近或者整合;黑板的磁性化,颜色的人性化(白板、绿板);无尘粉笔等。(2)现代教学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是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我国也称之为电化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计算机、电子白板等。

我国大众媒体系统特别关注教育教学信息的开发,有较多的教育教学频道,音像市场有许多的教学软件,这给师生提供了选择空间。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大众媒体的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学校现代教学媒体的不足。(3)媒体选择流程图

在综合考虑影响选择的各种因素基础上,还需要一套具体的方法把选择过程分解成一系列有序排列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紧跟着前一个问题,如此排列,构成流程图的形式。设计人员通过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作出“是”或“否”的回答,被引导到相应的分支上,每一次回答都会排除一部分媒体,最后剩下的一种或一组媒体就被认为是最适合于特定教学情境的媒体。(图略)(4)教学目标、教学事件与教学媒体的适当匹配

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因而在选择媒体时要保证所选的媒体能有效地实施相应的教学事件,而一系列的教学事件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这样看来,所选的媒体要能有效实现相应的教学事件和教学目标,即要在教学目标、教学事件和教学媒体之间进行适当匹配。否则,不看教学目标,教学事件进行媒体选择和使用,只是“作秀”、“耍花枪”,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确立了教学目标之后,经过任务分析的环节,就可导出相应的教学事件。

7、教学方案的评价与反思

教学方案的形成,不是教学设计的结束。在教学设计的后期和实施后,都要对教学方案反思和评价,以便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以使其不断完善。这一过程是对教师教学认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提出的,能更好地反映教师自我认识教学,反思教学能力和提高教师对教学的评价能力,是教学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般而言,教师在对教学方案反思和评价时,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

(1)你是否考虑过学生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要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经历哪些过程和方法?在哪些地方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2)你是否考虑过在这些要求中,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3)你是否考虑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应按怎样的教学顺序(或线索)进行?(4)你是否考虑过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哪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5)通过这一教学过程,你认为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哪些已达到,哪些尚未达到?(6)你是怎样知道学生已经学到这些内容和尚未学到那些内容的?其中的第(1)(2)题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问题;第(3)题是安排教学过程的问题;第(4)题是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问题;第(5)(6)题是考虑如何及时接收教学反馈信息的问题。上述设计过程集中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1)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

(2)为达到预期目的,应选择怎样的知识经验?(教学内容)(3)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学策略、教学媒体)(4)如何获取必要的反馈信息?(反思与评价)

第五篇: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作者:刘春梅单位:重庆市木洞中学校 电话:1375280031

4摘要

新课标加强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详细要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来进行教学:重视过程教学;重视师生关系;重视物理课堂教学环节和物理教学策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发散思维培养;重视引导科学探究;重视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巧妙注意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迅速融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愉悦获取知识。

关键字:过程方法,创设情景,策略、探究、兴趣,思维

新教材更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的,加强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详细要求。这对习惯于传统教学的物理教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故我们该如何从事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呢?我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我把我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记录如下,与各位同仁共免

(一)重视过程教学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大纲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授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应对考试的组织者。“堂堂三尺讲台,有我在此,谁敢与之争锋!”充分体现了教师总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在课堂上永远唱的是主角。传统教学重视结论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忽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结论,解题乱套公式,形成高分低能。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我在讲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让两位同学进行猜测,这两位同学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都不能说服对方,然后我启发他们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实验来说明,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做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了问题,总结了规律。但是我们教师要控制好节奏,否则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我们要注意把握分寸,适时引导,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不但要关注知识和技能,同样要关注过程和方法,即不但要注重知识结论,而且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这是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有效渠道。我认为重视过程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充分展现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的例子,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先出示下列问题:

(1)假如一个人在沙地上玩溜冰鞋,方便滑行吗?(2)假如这个人是在水泥地上玩溜冰鞋呢,可行吗?(3)假如这个人是在冰地上玩溜冰鞋呢,可以吗?这样既符合了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科学地剖析实例,注意揭开事物的本质特征、突出事物的共性,把科学研究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例如,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可作为光线的现实原型,茶壶可作为连通器的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

3、教学中要适当设计一些情境展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同具体情境进行有机联系,以寻找抽象、概括、归纳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学习“声音”内容时,我要求学生自带乐器,并允许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讲解他对声有特性的理解;有一个平时只对音乐感兴趣、其他功课学的很差的女同学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让前、后排各两个同学站起来,叫后面其中一个同学问:“我是谁?”再前排学生猜出后,我问大家:“他们是怎样判断出他是谁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

4、教学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对症下药。如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有些对基本知识和规律感悟好,对他们不采取取长补短,而是采用扬长避短,让他们在不同层面上有所发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重视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我上课时尽量做到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我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我在上2002级时有一位女同学叫漆玉娟,刚开始时我并没有注意到,上了两周课了我发现她并不爱说话,上课同学都激烈讨论而她不说话,我抽她起来回答问题她也不说,当时我虽然也很气愤,但我并没有责备她。而我却是采用迂回的战术,先通过其他教师和同学了解她的情况,原来她是由于家庭情况才变得性格内向,不爱学习。于是我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访,与家长和她进行谈心交流。渐渐地她把我当成了她的好朋友,什么知心话都要和我说了。经过一期的努力学习成绩飞速上升。现在她在重大学习,即将毕业。这可以说是教师改变了她的一生。

(三)重视物理课堂教学环节和物理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我们的物理教学应该使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例如新课的导入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1)由科学史实导入新课;(2)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3)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4)由小实验导入新课;(5)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6)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7)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等等。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2、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我认为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3.练习与作业:(A)作业设置的层次性。例如:在学完了《摩擦力》后,我除布置一课一练的同步练习外,还布置了三道“弹性作业”让学生选做:①结合本节内容自编一道与摩擦力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②写一篇“假如没有

摩擦”的科幻小论文。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出题(可以从其他参考书上找题),互相检查批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B)作业设置的多样性:①观察查阅题;②动手实践型;③研究性学习型;④超前预习型;(C)作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例在水泥地上进行班际篮球比赛中,为了防止运动员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在水泥地上撒些小沙子;B.运动员穿的鞋底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扫净水泥地上的小沙子;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因为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教师还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使巩固练习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4.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索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问题教学、尝试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而我是一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面对的学生整体素质较低,我采用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每一堂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启悟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物理。

我“通过重视物理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最终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物理。

(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必要的解题训练是学生学会初步应用的基本需要,但传统教学过于强调解题训练,热衷于题海战术,这是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的不负责任的做法。物理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保持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亲近、热爱,以及和谐相处的情感,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和新器件中的物理原理,切实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教学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我认为主要有以下途径:

1、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2、生实际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把“死”的知识应用到“活”

3、引导学生多进行观察和思考,多从生活、身边发现实际问题,及时应用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科学素质。的问题中,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五)重视发散思维培养

传统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定向思维的培养,而定向思维往往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思路狭窄、解决问题时方法单一,容易造成解决问题死搬硬套,缺乏创造性。例如:某物体重4.9牛顿,体积为1立方分米,将它浸没在水中,问它静止时所

受浮力多大?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ρ液 gV排 应用较熟练,绝大多数同学都只按上述公式求得结果,却没有判断物体的浮沉情况;因而得到了错误的结论。若能继续思考到物体的最终状态,也就能顺利得出正确结论。定向思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在物理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其做法是:

1、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表达和表现的欲望与时空,鼓励学生敢说敢做,建立融洽互信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按常规原理,用到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我引导学生思考若只用其中的一块电表,一个已知电阻和原有器材能否测出未知电阻?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纷纷动手设计电路,然后用实际电路证明,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得出了多种方案,有的组只用一个电键、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源、导线和未知电阻; 有的组只用一个电键、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源、导线和未知电阻;有的组只用一个电键,已知电阻、电流表、电源、导线和未知电阻等,设计方案多种多样。这样学生不但对实验加深了理解,还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课后我还趁热打铁,留了这样的作业:把只用一只电表测电阻的可行的电路图画在本上。结果有几个学生提议若用两只同样的表会怎样?我在及时表扬他们同时又留了这到补充作业。在所交的作业中喻安琴同学画出了十几种电路图,我在班上及时给以表扬,后来又有许多同学也是这样做的。再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充分利用实验所得数据描点画线得到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而温度不变的正确结论。使学生认识到图象法的妙处,与数学图象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增进了学科间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正是在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限制的太死,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发展,就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极其不利。其实,发散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开发自己的创新性的作法和思路,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创新性,独特性的品质。

2、我设计题目时给学生留有余地,使学生有思考的空间,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我手中拿一透镜请同学设计探究是什么透镜。同学们得出了如下结果:(1)从透镜的侧面观察,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2)放在阳光下,或用光源对着透镜照射,如果能使光通过透镜后,变得会聚的透镜为凸透镜,反之使光变得发散的透镜为凹透镜;(3)用透镜靠近并观察手指,或书上的文字或图形,如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则这个透镜是凸透镜,反之如果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则这种透镜是凹透镜;(4)用手拿着透镜,伸直手臂眼睛通过透镜看远处的物体,如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则这种透镜是凸透镜,反之如果看到的正立的缩小的像,则这种透镜是凹透镜。

(六)重视引导科学探究

知识积累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但仅仅依靠知识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需教给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技能,科学探索就是人类获取新知识的有效方法。把科学探索引入课堂,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例如:在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时,可将学生实验变为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时,我先展示物理情境,营造“融洽点”。将标有100W和25W的两只灯泡串联后,让两名学生将其接入电路,电灯发光,学生看此情景后,非常兴奋、惊奇。接着我把握教学的“引入点”提问:你对刚才展示的情景感到最惊讶的是什么?你最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启发学生提问。结果可能会出现:灯泡通电后为什么会发光呢?两灯为什么一个亮一个暗呢?灯亮的电流是否比暗的电流大呢?等问题,我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给予肯定、赞扬,并指出本节应探究的问题:即串联电路中两灯电流大小的问题,对其它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探究。探究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去猜想,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说出猜想依据。有的学生说:由前面学习电流的概念可知,一只灯泡越亮,电流越大。因此,串联两灯泡,亮的电流大;有的说:两灯电流一样大。猜想的依据是电流相当于水流,电路相当于水路,由于水管中无分支时,水管中的水流大小不变,串联电路中,电流无分支,电流大小不变。我对学生善于动脑,大胆猜想给予肯定后,让他们自己分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实施探究,并对其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在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时,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得出的结论远多于书上的内容,如:干路中的电流大于任一支路上电流,两用电器规格相同时,各支路电流相等,且干路电流是其中一个的两倍等。

(七)重视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与物理教学整合起来可以达到优势互补,这是因为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它以其声音、图象、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教学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也可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来补充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课堂教学更显直观生动,更加容易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形象、直观,扩展了每堂课的知识容量,在用到某一板书或板图时,只需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相当美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这种智能化的交互特征是传统的教育媒体很难做到的。

下载浅谈新课堂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堂下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 摘 要 ]本文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建构主义思想下,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①教学目标的分析......

    物理课堂改革的体会

    物理课堂改革的体会 邹建光 现代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改革的时代,教育模式、教育思想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改革,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中学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在现......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改的实施需要从认识上把握其创新之处,理解教学思想的转变,明确三维目标的建立,分析教材的创新,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贯彻,在课堂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新课堂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的语文新课堂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搭配知识,着重让学生学会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能够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

    创建新课堂的几点体会)

    创建新课堂的几点体会 使用尝试教学法,创建新课堂。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 湖口二中 刘雪莲 高中英语实施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通过教学活......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两点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两点体会 作者:朱安兰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03期 摘 要:根据新课标的教育思想,学生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

    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

    浅谈在新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学科教学特别是音乐鉴赏课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新课程标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