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 摘 要 ]本文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了基于建构主义思想下,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①教学目标的分析;②情景创设的方法;③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④学习效果评价设计;⑤强化练习设计。
[ 关键词 ]基础教育建构主义情景创设自主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基于建构主义思想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利于顺利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所提出的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在一定情境下,学习者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笔者根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与实践,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平面镜》一节为例,浅谈一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它不仅是教学内容和其安排次序确定的根本,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这种情况下的教学目标比较注重结果性,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常常用一些外显的行为动词标志要求达到的结果。如《平面镜》一节的教学目标一般设计为: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3、知道平面镜的应用。基础教育新课程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要包含结果性目标(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模仿、独立操作、迁移),还要有体验性目标(感受或体验、反映或认同、领悟或内化)。如《平面镜》一节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1、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创设情景,让学生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讨论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了解平面镜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要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如《平面镜》一节,包括两个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平面镜的应用,其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主题,教师要围绕这个主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二、情景创设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平常的,习惯的,随时随地可见的东西中看出不寻常的东西来。对于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物理课程来说,教师要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在情景创设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在上课前或课堂一开始首先要创设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情景。
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这一环节,殊不知这一环节正是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在讲授《平面镜》一节时,由于是借班上课,第一次和学生接触,我采取的方式是这样的:先作自我介绍,然后说:“物理学的研究,讲究语言简洁明了。你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的特长爱好吗?”学生兴趣很高,对教师消除了几分陌生感。几个学生介绍完后,由于没有说爱好物理的,我于是因势利导:“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感到既高兴又伤心,高兴的是你们爱好广泛,伤心的是怎麽就没有人爱好物理呢(师生笑)?其实,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学科,只要你认真学,你就会深深地喜欢上这一门学科。不信,你就来研究一下今天我们将要接触的内容。”简短的几句话既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习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给熟悉的学生上课时,也不要忽视这一环节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所创设的情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要做到主动参与,兴趣是最主要的,要在课的一开始就置学生于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愤”“诽”状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整节课都保持在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挖掘教材,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清新旧知识,找出那些初看起来不易察觉而又恰能激起学生疑惑的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如《平面镜》一节,本节重点知识是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但是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对成像特点的有关知识已经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兴趣并不是很大。而学生由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射到平面镜上时被反射回来,并没有光线穿过平面镜,那么为什么像会在平面镜的后面呢?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找到了!于是我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取一长方形玻璃板竖
直放置,玻璃板前后的蜡烛都点燃(板后的蜡烛实际上是代替了板前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板后蜡烛放在玻璃杯中,向杯中缓缓倒水,当水完全浸没烛焰时,从板前看起来,浸没在水中的蜡烛好象仍然在燃烧。教师提出疑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借此引入课题,学生的求知欲望强,效果颇佳。但要注意的是,此时所提出的问题要在本节课结束前解决,不要虎头蛇尾,题目难度不要太大,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能做到激疑激趣,又能使学生利用本节所学到的知识顺利的解决它。
三、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物理课程,它的价值之一就表现在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物理教学过程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而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如何设计出适合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自主学习环境设计时,教师要在充分“备”学生的基础上,尽量以学生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提供研究的条件,教师要从“兴奋的说话者”转变为“积极的倾听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场地。如在引导学生围绕“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意义建构时,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分析: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质就是研究像、物、镜之间的关系,怎样确定像的位置,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器材是关键。在给学生提供的实验器材时,要有让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如可提供平面镜,玻璃,长短不一的蜡烛若干(至少三根)等器材。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生在进行意义建构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这种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在评价时主要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教师在设计评价时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如在学生独立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汇报研究结果,讨论选择研究器材的原因,研究实验过程中的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五、强化练习设计
教师要在备课时充分估计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
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如平面镜一节,可以针对“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这一特点,解释“水中倒影”;针对“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设计作图题目等。
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进行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物理课程提出的新要求。笔者不避浅陋,从以上五个方面谈了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的方法,以期得到同行的指导和帮助,共同将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第二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一、引言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的几种偏向
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ID研究(即以学为中心的ID研究),随着建构主义的流行,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或基于Internet的教学环境下,对以学为中心的ID的应用更有其得天独厚的土壤。因此,这个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偏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1.忽视教学目标分析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当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往往存在一种偏向,即看不到教学目标分析这类字眼,“教学目标”被“意义建构”所取代,似乎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应该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意义建构”是指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而“当前所学知识”这一概念是含糊的、笼统的。某一节课文内容显然是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但是一节课总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知识点)组成的,而各个知识单元的重要性是不相同的:有的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教学目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有的则属于一般的事实性知识或当前学习阶段只需要知道还无需掌握的知识(对这类知识,教学目标只要求“了解”)。可见,对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2.忽视教师指导作用
在以学为中心的ID研究中出现的第二种偏向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并未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促进和帮助作用。因此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如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不能忽视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事实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如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和意义建构)若想要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交互的设计,那么这种教学必定失败无疑: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花费很多时间,不得要领,甚至可能钻进牛角尖。必须明确: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是由场上的“主演”改变为场外的“指导”(主演改由学生担任),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减少了甚至取消了,但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和事先的准备工作、组织工作都大大增加,所以对教师的作用不应有丝毫的忽视。3.忽视自主学习设计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少研究人员却由此得出结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即如何设计出适合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本身反而被忽视了。
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是建构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建构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意义的建构”不是由别人(例如教师或辅导员)而是要由学习者自己完成——要由学习者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才是对所学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内因”,学习环境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必要的,因为这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但是更应重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设计,因为缺少这种自主学习,就是有再理想的学习环境,意义建构也无从说起。
以当前最有影响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D.H.Jonassen的观点为例,他就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在他最近发表的文章中[9],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简称CLE)的最新模型,该模型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它由六部分组成:
1.问题(包括疑问、项目、分歧等):这是整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LE)设计的中心,学习者的目标是要阐明和解决问题(或是回答提问、完成项目、解决分歧); 2.相关的实例(或个案):与问题相关的实例或个案(如法律、医疗、或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实例或个案);
3.信息资源: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以及通过WWW从Internet上获取的各种有关资源;
4.认知工具:主要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的工具,通常是可视化的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如知识库、语义网络、几何图形证明树、专家系统等;
5.会话与协作工具:使学习者群体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问题的意义;
6.社会背景支持: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客观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对于当前学习所能提供的支持。
该模型所设计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三种教学策略支持:
1.建模策略:建模是CLE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建模:显性的行为建模和隐性的认知过程建模。行为建模用来表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应执行哪些活动以及如何执行这些活动;认知建模则说明学习者在从事这些学习活动时应当使用的推理方法。提供操作实例就是“问题求解型”行为建模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对认知过程的建模要复杂一些,为此要对各种学习活动中的思考过程事先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以便从中提炼出能帮助学习者加深对问题理解的推理结构。
2.教练策略:正确的教练策略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观察、指导学生的操作并提供反馈;通过分析学生的成绩还可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提出中肯的建议。教练的最重要工作是监控、分析和调节学习者各种能力的发展(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发展)。
3.支架策略:这是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对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策略。
从以上分析及图6所示模型可见,Jonassen对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重点是放在学习环境的设计,并从该模型所包含的六个组成部分出发,从六个方面对CLE的设计展开了详细论述。而对在此环境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只提供了三条教学策略予以支持,有关论述也比前面关于CLE设计的简略。显然,这是没有把“自主学习设计”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的本末倒置作法。有的文章甚至干脆认为,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是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3],这就走得更远了——完全抹杀了自主学习设计的必要性。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当前关于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的又一个值得注意的偏向。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根据目前国外有关文献资料和我们近年来在中小学进行试验研究的实践,我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方法与步骤应如下面所述: 1.教学目标分析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并画出它们之间的形成关系图。由形成关系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如前所述,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中,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法有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等多种,详细内容可参看一般的教学设计教材(如文献[4])。
2.情境创设
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情境创设应分两种情况[3]: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内容皆具有这种结构),这时要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这时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这两种环境中均应有自包含的“help”系统,以便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与帮助。
3.信息资源设计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4.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1)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5],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2)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3)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要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认真考虑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
上面列举的三种自主学习设计(围绕“概念框架”的自主学习、围绕“真实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围绕“事物多面性”的自主学习)是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适用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的自主学习方式,其详细内容及具体设计方法可参看文献[5]。事实上,只要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要素,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一定局限于上述三种自主学习方式,更不一定要局限于外国的经验。从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教学实践中也能总结出不少非常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为例,我们的先哲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一个光辉的范例。
关于“启发式教学法”,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可是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称之为“产婆术”的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法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作一比较。
一位名叫欧谛德谟的青年,一心想当政治家,为帮助这位青年认清正义与非正义问题,苏格拉底运用启发式方法和这位青年进行了下面的对话(以下皆是苏问,欧答)[16]:
问:虚伪应归于哪一类?
答:应归入非正义类。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入哪一类?
答:非正义类。
问:如果一个将军惩罚哪些极大地损害了其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他们加以奴役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这种行为该怎么看呢?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苏格拉底:那好吧,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假如一位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士气,精神面临崩溃,他欺骗自己士兵说援军马上就到,从而鼓舞起斗志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该如何理解?
答:应算是正义的。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
答:应属于正义类。
苏格拉底仍不罢休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这种偷盗行为是正义的吗?
答:是,他们也应属于这一类。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能欺骗吗?
欧谛德谟:请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从这一段生动的对话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下面再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17]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由以上分析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而在自主学习设计中我们应当采用的是孔子的启发式方法而不是苏格拉底的对话法。
再以实现自我反馈为例,在我们自己的教改试验研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历来有200多个疑难汉字。这类汉字或者是因笔画相似容易混淆或者是因笔画繁多难以记忆,造成难写、难记、难认。不少语文教师反映,对这类疑难字,在一个学期中通过课堂讲解或是批改作业往往纠正过五、六次,可是到了期末考试还总是有15%到20%的学生会写错这类字。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我们在试验中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计算机实现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方式。在老师讲解完疑难汉字的读音、笔画及字义以后,不仅让学生在田字格上写出来,还要让学生立即用认知码把这个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去。由于认知码对汉字的拆分符合语言文字规范和识字教学规律,如果学生对疑难汉字的字形或笔画辨识有误,则屏幕上不能正确显示该生当前输入的汉字(没有显示或是显示出别的汉字),这就等于给学生一个反馈信息:“你对该汉字的辨识有误,请仔细观察该字的字形及笔画”学生得到这个反馈以后,必定会认真考虑:为什么别人输入的对,而我输入的错了?从而去主动检查和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加以纠正并重新输入,直至得到正确的显示为止。这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主动进行,无须教师介入。通过几百所试验校的实践证明,运用这种自主学习方式到期末测试,几乎百分之百的学生都能正确掌握上面所说的这类疑难字。为什么用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讲解(或批改)
五、六次仍有不少学生掌握不了,而用新方法教学,却无须教师多费口舌去纠正,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很快学会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前者采用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而后者则采用能实现自我反馈的自主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主动的地位。
至于知识外化(在不同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方面的自主学习范例,在教学实践中更是不可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自主学习的设计并不神秘,在这方面我们自己就有不少值得总结的经验;外国人强调学习环境设计,他们的好经验我们应虚心学习,但是决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吸收,不能一味地跟在别人后面跑。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事先已知;二是学习主题事先未知。多数的协作学习是属于第一种情况,但是第二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例如中小学的语文课上,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让学生当堂进行看图作文或命题作文,然后在课堂的后半段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进行全班性的评议交流就属于这种情况。因为在此情况下,事先只确定了一个目标——通过集体的评议交流来促进全班的作文学习,而具体的评议内容即学习主题在事先并不清楚。
对于第一种情况,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2.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3.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稍稍超前于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4.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事先并不知道主题,这时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没有固定的程式,主要依靠教师的随机应变和临场的掌握,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
2.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
3.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正确之处,并及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切忌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
4.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5.在讨论的末尾,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1.自主学习能力;
2.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3.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7.强化练习设计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Marcelo Fernandes, Us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Automate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Vol.32,No.4,1995。
2.丁证霖等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3。
3.shwu-ching Young, Situated Learning in a Hypermedia-Supported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ICCE 97, 155-164, 1997.12。
4.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5.6.7.8.何克抗,建构主义棗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
朱熹,论语章句集注,世界书局印行。
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9.David H.Jonassen, A Model for Design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ICCE97, 1997.12.
第三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应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
第四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尽管这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但是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并已开始实际应用于指导基于多媒体和Internet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真实性原则
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接近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摘果子时,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
.合作性原则
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冲突、和谐统一的原则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融为一体、和谐共振的境界。
.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冰山既有露在水面以上的部分,也有潜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所谓“需求的冰山”,就是说一个人的需求像一座冰山:
(1)“冰山”的上面是显性的利益,比如产品、价格、质量等,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能看到的购买原因。但实际上,这只是“冰山的一角”。这也是指业务当中,首先考虑的明显性的利益.你产品,你产品的价格和质量等怎么样.这是客户购买的第一个原因.(2)第二层是隐藏的利益,包括关系、维护和交往等。明显的利益之后就是你怎么更好的去搞关系.去维护和去同客户交往.(3)冰山的最深处是深藏的利益,也是真正影响成交的因素,包括情感、感受和信任。之后就是最深沉的东东.在业务当中你怎么去使客户和你产生情感.使客户对你很信任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准备阶段 5分钟
1、“展厅经理”点名
2、【实训安全】教育
3、【温馨话语】练习
分组排队,以进行课前的常规练习
通过实际练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堂导入 5分钟
提出问题:店内接待的关键点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从而进入到新课内容 回顾反思,过渡新课内容
理 论 讲 解 25分钟
*请问您是想买什么价位的车子呢? *请问买车是家用还是公司用车? *请问是买给谁使用?
*客户现在是否在驾驶其它品牌的车辆?感觉怎么样? *客户是如何了解我们汽车的品牌的?
*客户对本公司的车了解多少?了解什么?什么渠道了解的? *客户对其它公司的车了解多少?
*客户周围的朋友是否有驾驶本公司车辆的? *客户是否知道本公司的车辆的长久价值? *客户是否清楚汽车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客户是否知道售后服务对汽车产品的意义是什么? *客户中谁在采购决策中的具有影响力,是多少?
边听老师对的讲解,边阅读“运华软件”相关内容。并且做好笔记,记录要点
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掌握要点,为实际操作模拟做准备 教 师 模 拟 15分钟
一名教师扮演销售顾问,一名教师扮演顾客,模拟需求分析流程中提问和倾听的关键点,让学生明白需求分析流程中要注意的细节 学生进行观察并及时进行记录
在理论讲解后,通过模拟能更加加深学生对需求分析要点的掌握
学 生分 角色 演示25分钟
1.学生分成3组,分角色进行演练,一对一进行演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2.学生代表展示演练成果,其他学生做评价。3.教师巡视指导
参考老师模拟过程中的要点动作分组练习,观察讨论 通过实际演示,了解接待流程中相关内容 教 师 点 评 10分钟
选取一两个学生中典型例子,通过演示讲解出来,在教师点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接待的正确要点
通过听取点评,进一步完善自己在演练中的动作
学会分析与评价,同时通过练习深刻理解需求分析的要领
课 堂 小 结 5分钟
对本课中讲到的需求分析流程知识做一个总结,同时总结这节课中沟通和分组协作等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投入学习。回顾本课所学知识,总结课堂中接触到的各种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投入沟通与交流的学习中。
任.这是销售当中的最高境界!
第五篇:建构主义观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观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2010-03-11 14:10:46| 分类: 教研工作|字号 订阅
建构主义观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摘 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就是意义建构。要使学生形成意义建构,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建立多向互动;强调实验过程和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化学 教学设计 意义建构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以客观主义思想为指导,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传递知识,学生可以从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与教师同样的理解,在自己的思维中复制世界的内容和结构。因此教学应该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新的认知学习理论。它以对学习的基本理解为基础,对教学的整体设计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从而引起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日益增大。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就是意义建构。所谓意义建构就是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形成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过程,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启动学生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环境有四个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所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就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和思考,启动学生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情境就是向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用来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如在铜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中一位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近年来由于酸雨的危害日趋严重,在美国纽约的那尊铜制自由女神身上长出很多黑的、绿的斑斑点点,看上去坑坑洼洼,满目疮痍,已失去往日雍容华贵的风采。为了解除女神身上的创伤,请你设计一个经济有效的医治方案”。由此引导学生去探讨铜像发生腐蚀的原因(可能原因、实验探讨);医治的方法(医治原理、具体方案);保护的措施(保护原理、具体方案)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铜的化学性质、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以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等知识。最后迁移应用----向有关部门提出保护我市黄公略铜像的建议。2 引导学生参与,保障学生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要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其前提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这样才能保障学生意义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习积极参与,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首要任务。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呢?建构主义认为让学生在“做”中进行学习。传统的化学教学设计是先学习概念,然后做练习或解决有关问题。这样导致学与做的分离。建构主义则鼓励学生先去做,去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如初中化学中“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中,一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提供关于海湾战争的录像:海湾战争时,伊拉克的油井被引燃,烈焰腾空,乌烟遍野,这不仅白白耗费了宝贵的石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面对这疯狂的火魔,很多国家都束手无策。而我国的灭火勇士却接下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并成功地服制了火魔。然后提出:假设你是我国灭火队的队长,请你提出几套制服火魔的方案供大家讨论。这些“中国灭火队队长”们创新欲望极大地得到了激发,讨论相当激烈,解决的“方案”也是多种多样:有用人工降雨把火淋灭的;有空投冰雪使火焰的温度降低的;有隔绝氧气使火熄灭的;有打一个地洞从地下截断油源的;还有用一个特大铁罩罩严井口的……哪一种方法可行?什么是燃烧?怎样才能灭火?这样引导学生探索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在探索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燃烧条件的种种假设,为验证假设,师生讨论设计出几种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师生再归纳和概括,使学生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建立多向互动,促进学生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要借助别人的帮助,即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课堂中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这不仅符合学生追求交往、承认、自由表达的需要,使课堂气氛更加宽松活跃,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真正理解,促进学生意义建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的差异、智力高低的不同,思想认识水平的不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总会有不同。在相互交流中一方面要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及时分析其中的正确与错误,另一方面要积极思维,及时筛选并吸收别人有益的东西,整理和组织自己的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促进学生意义建构。
建立多向互动首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动的时间和机会,凡是学生能够做的,让学生做;凡学生能够讲的,让学生讲。同时要优化多向互动的方式。除课堂讨论之外,还可以设计趣味实验,创设疑难问题,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等互动方式。如高一钠的教学中,一教师在随堂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题:在烧杯加入稀CuSO4 溶液(密度为1 g.mL-1)和苯(密度为0.88 g.mL-1)各50 mL,将一小块金属钠(密度为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这个实验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趣味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自然开展对反应现象的猜测:(1)钠是在苯液面上?苯中?水中?还是苯和水的界面?为什么?(2)钠是先和水反应还是先和CuSO4 反应?(3)若钠和水反应,产生的H2逸出时会有什么现象?这样通过猜测和讨论,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强调实验过程,优化学生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对教学中获得的信息必须真正理解,重新解释,重新建构,才能真正成为意义建构。化学学科的特色就是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凭着化学实验本身具有的生动、直观、形象、鲜明的特点,去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更要强调实验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探索新知的经历,使他们体验到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而使化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更加优化。因此,化学教学应以问题为线索,以实验为载体,展开全过程,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之中。在实验的设计过程、操作过程、观察过程中不停地让学生动脑想: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即使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也能及时分析失败或异常的原因,在分析原因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形成对化学知识的真正理解,优化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学生做“乙醛滴进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的实验,按理应当出现美丽的桔黄色最后呈砖红色沉淀,但有的却得到深棕色乃至黑色的沉淀;还有的学生却观察到溶液颜色是由蓝色---黄绿色---红褐色的变化。这时,教师组织讨论,分析原因:有的是滴加乙醛用量不足;有的是加乙醛没有摇匀,加热过猛造成乙醛挥发,结果氢氧化铜过量,氢氧化铜分解成黑色氧化铜混杂在其中,黑色掩盖了氧化亚铜的砖红色。但总解释不了黄绿色的原因。课后学生通过网上查到在碱性条件乙醛能发生羟醛缩合,碱性太强!这样学生从分析原因中得到了思维训练,提高了对反应物适当用量和控制条件对实验成败影响的认识。
同时强调实验过程,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成果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体验到化学学科的魅力。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深化学生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有时是肤浅的,低层次的。要把学生的建构引向深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和反思习惯。如在铵盐一节教学之后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下图是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已被略去。常温下X为固态,B为液态,其余
为气态。X受热分解生成的A、B、C的 物质的量相等。根据图中关系:(1)推断化学式X ;D ; E。
(2)写出X→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于X的答案学生中既有(NH4)2CO3又有NH4HCO3;离子方程式既有NH+4+OH-----
NH3 + H2O 又有 NH+4+HCO3-+2OH-----NH3 +2H2O+ HCO32-是一个对还是都对?讨论得出正确答案之后再引导学生反思: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书写NH4HCO3、NH4HS等弱酸的酸式铵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什么?推断题中文字与图形要如何结合进行分析?如何抓住推断题的题眼?平常应如何全面地分析问题?等等,这样引起学生深层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