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体备课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教案
南安中学九年级化学集体备课稿
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
7.1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燃料。第二课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以故事为载体,创设情境]
[介绍]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 [学生提出问题]战舰上为什么失火了呢?
[设问]问得好。事后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准确地找到了“纵火 犯”:草料。通过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一艘宏伟的战舰在大火的作用下付之东流。2.能够想象出全舰官兵、战马当时的求生欲望有多强。3.想知道草料为什么就成了“纵火犯”呢? 4.想到大火是多么的无情。„„
[新课引入]通过刚才的故事,大家感觉火是无情的,但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化。在日常生活中,火也为人们带来了幸福。我们第七单元就给大家介绍“燃料及其利用”。[板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设问]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我们在哪些方面用到了火?火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学生回答,交流] [小结]火是某些物质燃烧的一种现象。燃烧可以被用来加工食物、冶炼金属、取暖、烘干衣物等。[讲解]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设问]为什么草料成了“纵火犯”? [学生猜想]1.有人故意把草料点着了。2.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扔进草料里了。„„
[过渡]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草料燃烧,但草料的燃烧导致了一艘战舰的毁灭却是事实。草料具备了哪些条件就可以燃烧呢?下面,我们就来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板书]
一、燃烧
[活动与探究]请学生先检查实验台上的仪器,两个人一小组进行探究。
活动与探究 燃烧的条件
1.器材:500 mL烧杯一个,100 mL烧杯一个,一片薄铜片,硬纸圈,热水,白磷、红磷。2.方案: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
烧杯上盖一小片薄铜片,铜片上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如课本P124图。[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总结,思考,讨论]
[设问]在实验过程中,大家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呢? [学生汇报交流]
[结论]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1.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因此,铜片上的白磷能被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着火点温度;而红磷的着火点在200℃以上,仅靠热水加热是很难达到的。这二者的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2.热水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温度,但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水隔绝了空气,说明燃烧还需要有氧气的存在。
[评价]非常好,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保持这种积极思考的热情。
[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大家动动脑子想想,怎样能使烧杯底部的白磷也燃烧呢? [学生讨论]
[结论]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
[演示实验]教师按照最后得出的方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教师追问]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和不通入氧气的条件下,现象是不同的,这样的事实再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说明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评价]非常好,那么到底什么是燃烧?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1)可燃物 2.条件(2)氧气(或空气)(3)达到着火点
[教师补充]可燃物燃烧时,都需要一个最低温度,也就是着火点。
只有在同时具备了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时,才可能有燃烧发生,这三者缺一不可。[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才能燃烧,一是有氧气,二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布置作业]课后习题第1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下去仔细思考一下,怎样来灭火?
第二课时
[以“趣味实验”为例,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创设情境]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大家注意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个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演示实验]实验用品: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帕、酒精(体积分数为70%)实验步骤:用一块棉手帕(不要用合成纤维的),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观察现象。[设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回答]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追问]那么,大家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回答]因为手帕上沾有酒精,我们所看到的是酒精的燃烧。在整个燃烧的过程中,对于手帕来说,并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手帕并没有燃烧。
[教师补充]非常好,酒精在燃烧时有一种生成物:水,水降低了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还是完好无损。
[引入新课]燃烧的条件有三个,分别是„„(学生接着叙述)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
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三个条件中如果去掉任何一个条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同学们面前都有已经准备好的蜡烛和烧杯等一些用品,请你们用蜡烛和烧杯自己设汁一个实验方案,来探讨一下“灭火的原理”。[板书]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汇报交流]第一小组,我们组只用了蜡烛进行实验。我们点燃了两只蜡烛,然后用嘴对着其中一只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这只蜡烛熄灭了。
[老师追问]你们选用了哪种方法“灭火”呢? 第一小组:降低温度。
第三小组:我们组利用的是隔绝空气的方法。我们在点燃的蜡烛上扣了一个烧杯,由于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使有限的空间内充满了CO2气体,最终蜡烛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氧而熄灭。
第四小组:我们和第三小组的原理相似,但我们选用的是碳酸钠和盐酸,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产生CO2,所以蜡烛也熄灭了。
第五小组:我们组选取了两只等长的蜡烛点燃,然后慢慢地在其中一只蜡烛的下面截取了一大段,结果被截取的这只蜡烛首先熄灭了。
[教师追问]那你们组“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呢? 第五小组:我们主要是从可燃物的角度来考虑的。„„
[评价]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家的一个优点,希望以后学习过程中,能够继续保持。
[讲解]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如果破坏了某一个条件,都可以使燃烧反应停止,也就是说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灭火的原理都是从燃烧的条件出发。[板书] 清除可燃物 1.原理 隔绝氧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设问]那么,在生活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灭火的实例,它们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呢? [投影]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答案]1.隔绝空气。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3.清除可燃物。
[过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灭火器”可能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灭火器都一样吗?它们 的原理都相同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灭火器。
[讲解]看来不同的物质燃烧需要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灭火,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2个问 题:灭火的方法。[板书] 2.方法:
[过渡]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就能急剧地燃烧,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使警钟长鸣,所以,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下面的—些图标,同学们讨论讨论,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设问]同学们想想,这些图标在哪些场合最容易出现呢? [回答]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等等。
[设问]为什么在这些场合容易出现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实 验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演示实验]教师按照教材P128实验做实验。[现象]发生了爆炸。
[分析]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延伸]通过这个小实验,哪位同学给大家总结一下,为什么在油库、面粉厂等场所会出现一些图标。
[回答]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过渡]所以,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板书]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设问]根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们认为,还有哪些场所应该加贴一些防火图标呢? [学生讨论]
[小结]这节课,我们针对燃烧的条件,学习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增强防范火灾的意识,并且注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的急救措施。[布置作业]课后习题第2、3、4、5题。
7.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2)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1.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2.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知道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2.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化石燃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二课时: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以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情境]
[学习情景]展示柴草、煤、塑料片、布料等实物。[设问]看到这些实物,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如:1.它们都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可燃物。
2.它们在外界条件,如氧气、温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都可以燃烧。3.想告诉大家,平时生活中注意安全。4.想知道煤、塑料等物质是怎样形成的。„„
[新课引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物质都能发生燃烧反应,从最早使用的柴草。到煤、石油和天然气,发展至今天,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型燃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燃料和能量。[板书]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设问]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回答、交流]
[讲解]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在使用燃料,正是因为燃料的燃烧,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火,是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起初,当他们面对熊熊大火时,祖先们不知所措,惊恐万状。但原始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战胜了恐惧和胆怯,慢慢地他们学会了用火来烧烤食物。熟食增强了入的体质,为身体发育提供了更多的营养,熟食使咀嚼机能减退,于是牙齿变小,颌部短据,面貌变得愈来愈像现代人。
[过渡]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以煤、石油和天然气最为常见。因为它们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所以我们称之为化石燃料。下面,我们就以天然气为例,来对化石燃料进行学习。[“煤和石油”放在拓展性课题中] [板书]
一、化石燃料——天然气
[讲解]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下面,同学们注意按照课本P134页[实验7—4]进行活动探究,做一做甲烷的燃烧实验。[总结、思考、讨论] [结论]1.甲烷是无色气体。
[思考]1.甲烷在水中的溶解性怎么样呢? 2.甲烷的密度和空气比较起来怎么样呢? [答案]1.甲烷极难溶于水。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设问]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特点,给我们在收集甲烷气体时,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呢? [回答]收集时,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评价]回答得非常好,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板书]1.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结论]2.甲烷燃烧时火焰明亮并呈蓝色,可以看到,烧杯内壁上有水滴生成。[设问]有水滴生成,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说明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氢元素。
[结论]3.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后,发现烧杯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设问]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回答]这说明甲烷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也就是说明了甲烷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
[教师讲解]甲烷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CH4。它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板书]2.甲烷的燃烧
CH4+2O2CO2+2H2O
[结论]4.点燃甲烷和氧气或甲烷和空气的混合物都很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要先验纯。[延伸]煤矿的矿炕里经常有甲烷逸出,由此,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呢? [回答]1.煤矿里必须采取通风设施。2.煤矿里一定要严禁明火。
[结论]5.“冷而干燥”是这个实验成败的关键。“冷”有利于水汽的凝集,“干燥”可以判断是否有水滴生成。6.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介绍]在池沼的底部常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称池沼中的气体为沼气。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介绍]在当今社会,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有时主要是为了制取所需要的物质,有时却主要是为了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利用化学反应的热量和能量的实例吗? [学生讨论,举例]
[介绍]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同学们认为怎样利用能源才可以使它的使用期限得以延长呢? [学生讨论,回答]
[讲解]总体来讲,如果我们能提高煤等燃料的燃料利用率,就相当于延长煤的使用期限。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化石燃料,我们还知道化石燃料已经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应合理开采,并节约使用。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
热现象发生。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2、3、4、5
第二课时
[引入新课] [介绍]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作为重要的能源,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天然气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板书]拓展课题 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活动与探究] 讨论或思考:
1.你家中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 3.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 [追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煤气、汽油等作燃料,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吗? [回答]1.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就可以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其中就有煤气。2.如果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就可得到不同的产品,比如汽油、煤油、柴油等。
[评价]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下课后再多查点,开阔视野。
[介绍]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生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由于煤和石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人们常把煤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过渡]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32、P147内容,你能从中学到什么知识? [学生阅读] [设问]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回答]1.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2.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使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其中,焦炭可以冶金,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焦炉气则是重要的燃料。这样煤就能被综合利用了。
[教师补充]黑糊糊的煤焦油是一个大宝库,已经从它里面分离出了上百种化合物,又进一步做成了各种有用的物质。
[过渡]我们接着进行刚才的内容。
[回答]3.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又称原油。原油通常显深棕色或黑色,常有绿色或蓝色荧光,有特殊气味,不
溶于水,密度比水的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4.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它也是一种混合物。
5.石油和煤一样,给它加热后,同样能得到很多产品。人们利用这些产品的燃烧,给工厂、农村、汽车、轮船、火
车等提供所需要的动力和热量。
6.在20世纪兴起了综合利用石油产品的工业——石油化工。科技工作者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造成各种产品,例如塑料、合成纤维、染料、洗涤剂等。„„
[教师补充]石油已经在人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已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发现了石油。我国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煤也是世界上蕴藏量最大的国家之一。解放后,我国先后开发和建立了大庆、胜利、华北、中原、大港等石油基地和一批煤炭基地,近年来在我国海域和西北部也开发出了新的油田。[小结]煤、石油等燃料虽然与人类关系密切,但人类一定要记住它并不是无限的。
[布置作业]教材P133讨论题1、2。
第二篇:初中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和灭火教案
初中化学第七单元 燃烧和灭火教案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上册第 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
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碳几碳的化合物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后面我们还要学灭火器。可见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是由理论转变为实际的桥梁,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泡沫灭火器的原理;了解常见的几种灭火器的适用范围.;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三.教学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解决方法:
现在是一个网络发过的社会,所以本节课我会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教师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思维的发展。
四、教学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于有形,使学生易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探究学习”。根据新教材编写特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一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采用美国著名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教学法配合互动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等活动过程,师生双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处于协作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习化学的快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五。学生 对已进入初三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他们厌倦教师的说教灌输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很多活动:比如,“我会填”“我会答”“讨论与交流”等。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而且还能为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分成 十个阶段进行,同时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演示烧手帕的化学小魔术。提出问题: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呢?(这样设计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条:“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这样做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在生活中化学是无处不在的。)
第二阶段:教师演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我会在大屏幕上将实验所要用到的仪器、药品及实验步骤给出,由各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来预测可能产生哪些现象?然后由老师演示实验,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束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燃烧的条件是:(1)有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第三阶段:提出问题:如果我想让水中的白磷也燃烧,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由小组再次进行讨论,拿出实验方案。然后选定最佳方案由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实验结束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出燃烧是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的。
(这样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二条:“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学习机会,同时可以使不能程度的学生有所提高。”这样设计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的的积极性,以及培养他们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第四阶段:我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叫做我会答:在这个环节中我将会出几道和实际生活相关的习题:
比如:正在燃烧的炉子(1)如果不再继续加柴禾,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2)如果把炉门关的严严的,一点气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3)如果把燃着的柴禾拿走,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
这些问题都是由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回答。看看哪组的答案好。(这样设计可以与生活相关系起来,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第五阶段: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了,都可以生火。从古至今,火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好处,让各个小组讨论,然后说说火对于人类都有哪些好处?
(这样设计可以进行学科渗透。与历史等学科相连。)
第六阶段:播放录像片:2005年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的火灾。让同学们体会到,火可以为人类造福,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看完后让学生们说说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知道事物是两面性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还可以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珍惜生命,爱护国家财产。)
第七阶段:创设情境:大火我们可以拨打119。要是遇到一些小火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在这个阶段要进行学生的分组实验。给出一个大烧杯,烧杯中放有一根燃着的的蜡烛,提出问题:如果我想让烧杯中的蜡烛熄灭,你想怎么办?由小组进行讨论,拿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由各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灭火的原理。
(这样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设计实验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第八阶段:结合生活实际的小环节-----我会答。给出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1.如果炒菜的油锅着火了怎么办?
2.如果实验桌上酒精洒了,着火了怎么办? 3.如果液化石油气着火了怎么办? 4.如果电器着火了怎么办?
(这样设计是想让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很有用,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九阶段:通过录像片介绍一些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以及一些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第十阶段:反思小结。这个阶段会提出问题: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由各小组分别讨论回答。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串线总结。
3.布置作业:
本节课的作业为:书后83 页 4.5题。以及我从参考书中选取的习题。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次训练,还练习了一部分的实际生活相关的题,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有能力的同学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拨尖和减负的目的。
七。说教学评价
这样设计是想让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很有用,以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次训练,还练习了一部分的实际生活相关的题,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有能力的同学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拨尖和减负的目的。
第三篇: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初三化学
3、课时:1课时
4.学情分析:
(1)已有的知识:①一些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②生活中关于燃烧的常识。
(2)欠缺的东西:①对“着火点”、“可燃物”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陌生;
②知道灭火的方法,但不知道原理。
5、学生课前准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灭火方法、火灾自救逃生方面的资料和对“燃烧条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视频。
6、教师课前准备: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燃烧与灭火》的相关教学材料,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神八发射”、“奥运火炬”、“森林火灾”等视频,做成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们看,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并让他们从中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课题: §7.1燃烧和灭火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从几幅有关燃烧的图片引入,进而研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教材从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
三、教材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简介。本课题共需2课时,此设计为第1课时。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蜡烛、木炭、硫、磷、镁、一氧化碳等物质燃烧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同时,本课题对下一节“燃料与热量”的学习以及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可以起到铺垫作用。﹙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了解防火的安全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难点:①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及思路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通过PPT课件展示3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百度视频】烧不坏的手帕
【百度搜索】澳大利亚森林火灾视频
【提问】看完视频后,你对火有了怎样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回顾燃烧的“利”和“弊”,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教师引导】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了解火,用好火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燃烧与灭火》。﹙二﹚讲授新课
【知识】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以前都学习过哪些物质的燃烧?
【回忆】碳、硫、磷、铁、镁、蜡烛等物质的燃烧现象。
【提问】根据以上物质燃烧现象,同学们能否归纳和描述什么是燃烧?燃烧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燃烧的特征:发光、发热、剧烈、有新物质生成。
[设疑]:在生活中我们常碰到以下的一些现象,如野炊时,要点燃篝火必须先要用纸片进行引燃;在燃烧过程中,如果树枝压得太紧,火容易熄灭;在熊熊燃烧的篝火下面,泥土却“安然无恙”,不为火所动。我们如何来解释上述现象?看来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活动
一、燃烧的条件探究
[分组实验]:分三个实验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1]: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球。
[实验2]:点燃两支小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
[实验3]: 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煤块。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矫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让学生报告实验结果。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每一个实验开展讨论,形成正确的认识。
[学生回答] 实验1的现象是酒精能燃烧,水不能燃烧。结论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即可燃物。进而举例哪些物质是可燃物,哪些物质不是可燃物。
实验2的现象是罩住的蜡烛逐渐熄灭,另一支正常燃烧。结论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对燃烧概念进行充实]:指出该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燃烧是氧化反应的实质)
实验3的现象是木条燃烧,煤没有燃烧。结论是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从中引出着火点的概念:着火点是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通过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列表,知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
[小结]:
[设问]:燃烧的发生,是否必须同时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呢?
对燃烧的条件做进一步研究论证:
[演示实验]:在杯中注入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杯口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
【百度搜索】课本图7-
4、7-5燃烧的条件装置图
[学生观察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而红磷和水中的白磷却没有燃烧。
[学生质疑]“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水中的白磷能不能燃烧呢?”
[演示实验] 把事先收集好的一瓶氧气罩在水中的白磷上面,这时白磷 在水中燃烧起来,冒白烟。
[学生] 表情充满了惊讶和感叹,水火也能相容啊,看来只要具备燃烧的条件,燃烧在那都可以发生。
【百度视频】燃烧的条件
[得出结论]:在通常情况下,物质的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出示教具]:利用教具进一步加深印象,并强调这三个条件共同构成“火三角”。
【百度搜索】课本图7-6燃烧条件示意图
[过渡]: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燃烧能造福于人类,比如我们刚开始看到的图片,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燃烧失控引起火灾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展示图片]:展示一组火灾图片,引出灭火。
【百度搜索】扑灭火灾视频
[再用自制教具]:作承上启下的小结,并演示说明,如果破坏了其中的一个条件,燃烧就不能发生,这样就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学生探究活动]:熄灭蜡烛实验(提供的材料和工具仅供参考)
学生上讲台演示用不同的方法来熄灭蜡烛,并说出是运用什么样的灭火原理,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达到灭火的目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刚才熄灭蜡烛过程中,都运用了哪些灭火原理,并进行总结。
[归纳总结]:
[联系生活]:
如在生活中遇到着火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如:炒菜时油锅着火,电热毯引燃被子,楼房下层着火如何防火自救,学生各抒己见
【四】、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见教材127页)
【百度视频】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使用
[练习巩固] 课本P131 T6
[讲解]:
1、介绍一些防火自救常识(展示防火自救常识图片)。
【百度视频】
2、认识消防安全图标。
【百度文库】消防安全图片 【小结】灭火救火不如防火,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体会、感悟、提升。
[课后作业]:
1、根据自己住宅和周边环境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及发生火灾和自救措施的方案。
2、做配套练习册。
【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与灭火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引导探究法的灵活运用。改变学生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从已学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从生产生活实际进行猜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亲自实施探究方案→总结归纳形成结论→利用结论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总之,这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构建知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丰富,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做白磷燃烧实验时,教室内弥漫了大量白烟,产生了一定的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有待改进。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 诸城市桃林初中姓名:王增辉
职称:中学二级电话:***
电子邮件:sdzctlwzh@126.com
通讯地址: 山东省诸城市桃林初中
邮编: 262222
第四篇:7.1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
漆桥中学化学讲学稿执笔人 孔令香
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燃烧以及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防火、灭火的措施。
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认识一些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124页—130页填写下列问题)
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三个条件:(物质燃烧需同时具备)
(1)
(2)
(3)
3、写出你知道的灭火方法:。
【课堂学案】
一、火----人类的朋友;燃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你知道生产生活中哪些方面要利用火吗?。
二、如何得到火?-----燃烧的条件
根据实验【7-1】填写下列问题
现象:
分析与讨论:
1、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而只要将红磷移到酒精灯火焰上红磷就可以很快燃烧起来,这说明燃烧需要说明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这说明燃烧还需要的条件?。
3、“水下生火”,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或氧气(见上图右),白磷就可以燃烧,再次说明了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三.火有时是魔鬼,火灾给人们带来的了危害是巨大的------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组实验
1左 右 铜片上白磷铜片上红磷左边热水中白磷
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倒扣一只烧杯,另两只放在烧杯中,其中一支加入适量的碳酸
1、讨论:从燃烧需要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
2、灭火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2)(3)
5.灭火器原理
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常见灭火器 四.反馈练习
1.汽油属于易燃物,敞口放置一瓶汽油,虽然与空气接触,但并未燃烧,这是由于A.汽油具有挥发性B.汽油的着火点较低
C.与汽油接触的氧气少D.周围环境温度低于汽油的着火点2.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
3.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4.(7分)我们曾做过盛放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发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比上层的蜡烛先熄灭。但如果将烧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上(如图),情况将如何?
原因是: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的一些车间都必须写有的警告。【随堂检测】
1.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带火种的标识是()
2.下列对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B.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C.点燃一氧化碳前先检验其纯度D.当你发现火情无法控制时,可立即拨打电话“119”
3.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燃烧的条件:(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2)用镊子夹取一小块煤分别在蜡烛火焰(200度左右)上和煤气灶的火焰(1000度左右)
上点燃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分析实验:请帮小明将未完成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得出结论: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灭火的什么原理?
(1)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生树林火灾,通过劈开火路达到灭火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生一般火灾,用水来灭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嘴吹灭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酒精灯不使用时,用灯帽来盖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初二物理曾经学过“纸锅烧水”,请你说说为什么纸锅烧不着?
第五篇:燃烧与灭火教案
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会应对火灾使用灭火器。
2.过程与方法
(1)认真观察对比实验,从而分析得出燃烧的条件。
(2)从灭火实验,探究灭火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面对险情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3)掌握遇火灾时成功逃生的方法。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让学生讨论燃烧的条件及推出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分析 —— 结论
[投影]燃烧的图片。
[引入]现在已进入十二月,大家都感受到了冬天的味道——寒冷,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对,温暖。火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光明,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从钻木取火,到神州九号升天,从家中天然气的燃烧到工厂铁炉的燃烧,从传承百年的奥运圣火到庆祝胜利时的五色火焰,这些都是物质的燃烧。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与灭火。
[板书]课题1燃烧与灭火
[师]火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点快乐,我给大家带来两个化学魔术,大家愿意看吗?
[魔术表演]老师手中有根玻璃棒;灭火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我给大家带来一种意想不道的方法;看来水火不能相容;但是我能水中生火。
[设问]同学们想知道魔术的秘密吗?(学生回答:想)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你们的智慧,想一想水中为什么能生火,水中生火的原因,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之后将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报给我。(1分钟)
(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
1、试管中有氧气,2、水中有可燃物
3、水的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师]刚才同学提到一个概念“着火点”,那什么是着火点呢?(学生回答)对,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我们把物质燃烧所需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老师给同学们看几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它是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能改变,我们不能说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只能说降低温度。
[投影]着火点以及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探究实验]谁能用所给物品,设计相同的小魔术,来揭穿老师魔术的秘密。哪位同学愿意做勇敢的第一人,请把你的手高高的举起来。
(一分钟)
(学生设计实验,上台演示)
[点评]同学们,他有没有完成这个实验啊?她也和老师一样有魔力,是个小魔术师。他们小组通过讨论,成功的揭穿了魔术的秘密,让水中生火。老师给了白磷、红磷、煤快,为什么他单单选择白磷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对,白磷着火点低。
[设问]那为什么不选择石头呢?为什么选择热水而非冷水呢?
(学生回答)
[师]通过刚才的魔术揭密,请同学们总结,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回答)
[投影板书]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设问]
1、我们周围有没有可燃物,有哪些?它们有没有燃烧?
2、划根火柴点一下空气,是否能把空气点燃呢?(可省略)
[总结]这些现象说明燃烧是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随堂测试]同学们通过揭穿魔术的秘密,知道了什么是燃烧的条件,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投影实验]设问:
1、哪种物质能燃烧?
2、如何让其它的物质燃烧?
3、从环保角度指出该实验的不足?如何进行改进更环保?
[解释]五氧化二磷和磷烟进入人体,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遇水生成磷酸,可从毛孔吸收,引起肾脏和神经系统中毒,磷烟进入呼吸道可引起肺水肿)所以我们让它在密闭的空间内反应。除了这个实验外,其他的实验我们也应该有环保意识。
[投影]燃烧图片
[设问]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燃烧,谁能开动你善于发现的脑筋,总结一下不同物质燃烧的共同点有哪些?(学生回答)那到底什么是燃烧呢?谁能把燃烧的特点串连在一起得出燃烧的定义呢?
(学生思考、回答)
[投影]燃烧的定义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燃烧的机会很多,最典型的是在家里做饭,同学们做过饭吗?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做饭的视频。本想好好的做一顿饭,但一不小心就出现了问题,大家想一想,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学生思考回答)我们接着看,他是怎么办的。
[讲解]我们发现火是很可爱的,如果正确的使用火能给我们带来光明,带来温暖,给我们带来能量,但是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发生火灾,带来危险,所以火有它的另外一面。
[投影]火灾图片
[师]这些惨重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使用火时要谨慎、小心。当遇到火灾时要学会灭火自救。你们有过灭火的经历吗?我们来灭火大比拼,三分钟内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灭火,看谁的方法多,谁就是灭火小英雄。老师也给你们提供了一些工具,你们还可以用你周围一切能用的物品来灭火,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结果
[师]灭火我们可以用嘴吹,用扇子扇,这让我想起一部神话传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视频]
[设问]刚才同学说,火是可以扇灭的,通过这段视频你能想到什么呢?谁来发表
一下你们的观点。
[学生思考发言]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较少,扇子一扇,风将热量带走,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但如果遇到大火,轻轻一扇不但不能带走热量,反而带来更多的氧气,使之燃烧更剧烈。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在生活中是有一定道理的,如在使用煤炉时往往要加一个鼓风机,往里面鼓入空气。
[总结]这个视频告诉我们,灭火的方法有很多,但火灾的形成原因也很复杂,所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具体的火情要选择具体的灭火方法。
[过渡]生活中还有一种很常用的灭火方法,是什么呢?对,用灭火器灭火。
[投影]几种灭火器
[师]这是几种常见的灭火器,实验室也有一种简易灭火器,我先给大家示范一下。
(演示简易灭火器的使用)
[讲解]灭火器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危险性,灭火器能灭火,保障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但不会使用,或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所以今天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讲解]结合灭火器图片讲解,简易灭火器模仿的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泡沫灭火器,它能扑灭一些常规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在小钢瓶中,可用来灭图书、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除可用来灭一般的着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的失火。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泡沫灭火器,现在老师给同学们演示如何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演示灭火器灭火)
[投影]学校为了保障学生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各个通道处都配备了全新的灭火器、消防栓和安全疏散示意图。
[设问]如遇大火你无法控制时,你应该怎么办呢?对,拨打火灾电话119。
[总结]通过灭火比拼,讲了很多的灭火方法,但是它们的原理都比较相似,请同学们参考教材,并联系燃烧的条件,总结一下灭火的原理。
(学生思考回答)
[投影]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空气(氧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根本:破坏燃烧条件
[设问]三个条件都需要破坏吗?对,缺一即可。
[随堂测试]学习了灭火的原理后,我来考考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视频]问题:
1、他们最先的逃生方式正确吗?他们错在哪里?
2、他们为什么点燃野草?
3、他们的身份分别是军人、中学生、老百姓,谁想到的这个办法?
这段视频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视频]最后看一段如何成功逃生的短片,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愉快学习。
[总结]最后我们来盘点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