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三下Unit 3 At the Zoo 教学设计[定稿]
小学英语三下Unit 3 At the Zoo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short, long, small, big等单词,并能在在语境中运用这些单词。
2.能运用It has……这个句型来描述动物外形特点。3.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4.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观。
二、教学内容:
B Let’s learn/Let’s do 词汇:short, long, small, big 句型:It has …
三、教学过程:
Step 1: Warm up /Review
1、Greeting T: Hi, Boys and girls, I’m your new friend, Misheel.How are you?
Ss: I’m fine, thank you.And you?
T: Very well, thanks.2、Review the chant
Clap your hand,.clap your hands.Touch your head , touch your head Wave your arms, wave your arms.„„ „„
意图:这个chant来自于三年级上册,为了把帮助学生复习身体各部分的部分。
Step2: Presentation
1、教学big、small 用大象与猴子的图像对出大小,由此来引出big与small.T: Look at the elephant.S: It’s big.„„ „„
学生活动:齐读、指读、抽读、开火车
2、教学short、long 用大象的尾巴与猴子的尾巴的长短图像来引出short与long.具体方法同上。
3、四个单词的操练
指着板书复习,教师让学生指着快速读,容易错的指读重复次数高;让学生四人小组相互指读,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开火车读,以检查是否都能掌握。
4、教学四个单词的词组形式
Big→big body, small→small body, long→long tail, short →short tail.5、教学It has„„句型
在学生牢牢掌握四个单词及词组的基础上,带上It has„„句型来说说动物的外形特点。
6、“变魔术”教学Let’s do 难点句型“make it„„”
通过魔术的要求不停的咒语,让学生强化练习make it„„这个句型。
7、多媒体动画“Let’s do”
打开多媒体动画“Let’s do”,第一遍让学生听,然后跟读,接着边做动作。最后离开音乐表演一遍。
Step 3: Consolidation/Extension
1、Do exercises
2、Tutu and Xiaomei
说说图图和小美的外形特点,让学生说说谁美,得出两人都很美,点出美不在局部眼睛的大小,“和谐美才是真正的美”。
3、Homework
第二篇:PEP小学英语三下Unit5PartA教学设计
安庆市第二届中小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教学设计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Part A教学设计
执教者:宜秀区白泽湖乡中心学校 王飞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PartA Let’s talk&Let’s learn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过去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使得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和表达能力。学生很喜欢水果,并已掌握一些水果类单词如:apple和句型:I like…….三、设计理念:
整个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一个“活”字。新课导入自然、活泼,从易到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语言的交际原则,英语教学的原则是“To learn it,do it.”在做的过程中去体验、完善技能。因此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熟悉单词,然后通过语言实践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能听、说、认读本课时中的水果单词:apple, pear, orange, banana.(2)让学生能听懂、会说本课的句型,能理解并运用句子Do you like …? Yes,I do./No, I don’t.I like...(3)Let's talk.本部分要求学生能模拟真实情境进行语言对话。
2、情感文化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2)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验好东西大家要与分享的乐趣。(3)教育学生多吃水果,少吃垃圾食品,从小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3、学习策略目标:
(1)培养学生注意力、观察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2)在任务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区分并使用句型:Do you like pears? Yes,I doNo, I don’t.I like...会使用所学词汇apple, pear, orange, banana.难点:学习常见水果的英语表达尤其是复述形式的发音,并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本课时所学的重要句型。
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游戏法
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苹果、梨、橘子、香蕉)实物、水果卡片等。
2、点读机、多媒体课件(CAI)。
八、教学过程: Step l.Warming-up 1.Greetings 2.Sing “hello ”song by actions(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用英语打招呼和唱英文歌曲既活跃了气氛,又唤起了学生开口的愿望,同时也为本课的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Step 2.Presentation&Consolidation
1、T: Look,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creen?(PPT出示Monkey king在农场里,显示很多水果)
S:I see..T:Yeah,there are so many fruits.En,they are yummy!So, today,we are going to lean a new lesson,it is talking about fruit.Unit 5 Do you like pears?(板书并用课题做个小游戏)T:出示PPT。Guess:红红脸,圆又圆,亲一口,脆又香。What is it?(具体教学顺序,根据实际情况定)S: It’s an apple.(师出示苹果图片指名读、开火车读的方式教学。)
T:Apples(强调尾音S的正确发音)。I like apples very much.Do you like apples?(引导生用“Yes,I do./No, I don’t.I like...”句型来回答。
2、Teach the new words:pear.Look,What is this?(PPT呈现bear的图片),通过bear来学新词pear.Bear likes pear.3、Use the same way to teach the words:banana and orange.(设计意图:教授这两个单词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通过感官,让学生充满了些许神秘感,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同时,穿插句型、语音、语调、表情等教授单词及句型,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生读、练,注意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及用不恰当的句型。))
4、Listen and read.(播放P49 Let’s learn录音)
5、Let’s play games.What’s missing? T:Guess(what fruit it is?)
Ss:It’s a pear.„„
(设计意图:教师快速闪现某一种水果,后让学生猜猜是什么水果不见了,使学生能快速反应积极动脑,并复习已学水果单词,达到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巩固知识的效果,并自然引出Let’s chant中的水果单词grapes)
6、Let’s chant.(通过Let’s chant这样能手动口动的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共同参与,活跃课堂气氛。)
7、Riddles time(猜谜)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游戏,再一次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水果词汇。
8、Let’s talk&Role play(通过创设真实的购物场景并辅以实物,让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内容进行对话表演,从而达到活学活用,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Step3.Practice
Make a survey:
(指导学生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做调查,作好记录后并进行Make dialogue)
A:Do you like.....?
A:Do you like.....?
B:Yes, I do.B:No, I don’t.I like...A:Here you are.B:Thanks.A:You are welcome.Step 4.Summary &Extension a.What did we learn today?(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巩固新知。)
b.We should have more fruits,keep more healthy.(让孩子们多吃些水果,保持健康。)
c.Sing a song“An apple a day”(在轻松愉快中结束课堂)Step 5.Homework(Draw your favourite fruits and talk about in English.)1.listen to the recorder and practice after class.(课下听录音练习对话)2.Make a survey(做调查)询问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水果。3.Make fruit salad(水果沙拉)or fruit plate(水果拼盘).九、板书设计: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PartA
apple pear orange banana
Do you like pears? Yes,I do./No,I don’t.
第三篇:三下比较教学设计
《比较》教学设计 庞各庄镇第一中心小学
勾卓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8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比较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较策略解决简单问题。
2.在经历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增强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寻找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推理解决问题的意思和能力。教学重点:运用比较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较策略解决问题,深入理解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产生“比较”的需求
(一)运用旧知识,解决问题
1.阅读与理解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图画,认真阅读文字,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3只小狗和1只小猫共重26千克,每只小狗重8千克
引导: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小狗一共重多少千克?小猫重多少千克?
2.分析与解答
这两个问题都有价值,而且还有联系。如果我们想知道小猫的体重,怎么求?
预设:26-8×3=2(千克)
用总重量减去3只小狗的重量剩下的就是小猫的重量
3.回顾与反思
每只小狗重8千克 同学们,我们通过仔细观察知道了4只小动物的总体重,同时还知道了一只小狗的体重,我们就可以求出小猫的体重;反过来,如果知道小猫的体重,我们也可以求出小狗的体重。刚才你们很准确地分析了条件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关系”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二)减少条件,产生冲突
过渡:(出示图2)如果我们只知道这4只动物的总体重,还能求出小猫和小狗分别重多少千克吗?
引导:刚才的问题能够解决,就是因为“小猫”和“小狗”之间有关系,而现在它们之间没有关系,所以就不能解决了。找到“关系”常常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种关系有时像刚才的问题一样是“直接的”,有时也可能是“间接的”,需要同学们去发现。如果再给你们一组信息(出示图1),你能求出每只小狗和小猫各重多少千克吗?
预设:不行;只看一组信息不行,如果把两组信息联系起来就可以求出来了 过渡:这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思路。“将两组信息综合起来”真的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请同学们先自己试着想一想、画一画或写一写解决问题;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伴听,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更巧妙、看谁能说得更清楚、明白。
二、深入探究,感悟“比较”的策略
(一)初步感悟,解决问题 方法一:
两组信息中都有3只小狗和1只小猫,它们是一一对应的。这时图1还剩
图1
图2 下2只小猫,所以2只小猫的体重就是30千克比26千克多出来的4千克,每只小猫重2千克。
追问:你是用什么办法知道2只小猫的体重就是4千克呢? 方法二:
将相同的3只小狗“抵消”,这时左边剩3只小猫,右边剩1只小猫,所以3只小猫比1只小猫重4千克,也就是多出的2只小猫重4千克,每只小猫重2千克。
追问:为社么能将3只小狗“抵消”?小猫怎么不“抵消”呢? 方法三:狗+狗+狗+猫+猫=30千克
狗+狗+狗+猫=26千克
通过比较我发现,第一组比第二组重4千克,就是因为第一组比第二组多出了2只小猫,所以可以得出每只小猫重2千克。
方法四:(30-26)÷2=2(千克)
追问:算式中30-26求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除以2?
求出小猫的体重后,还可以用(26-2)÷3=8(千克)求出每只小狗的体重
小节: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有价值。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看出两组信息之间的关系,算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进行两组数量关系的比较。画图和算式都是解决复杂问题时帮助准确分析的好方法。
(二)总结提升,掌握方法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知道两种量(小狗和小猫重量)的和,要求各自的量。只借助一组信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虽然同学们有的画图、有的列算式,但是大家的思路都是综合运用两组信息,并将两组条件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相同和不同,相同的部分就可以“抵消”,不同的部分对应着数量相差的部分。这样就可以先求出一种动物的体重,再求出另一种。
(三)巩固练习,应用方法
每辆铲土机和小汽车各多少元?
85元
130元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方法。
方法一:(130-85)÷3=15(元)(85-15×3)÷2=20(元)方法二:(130-85)÷3=15(元)(130-15×6)÷2=20(元)
引导:同学们通过“比较”准确地找到了两组信息中相同与不同的部分,再抓住不同的食物与不同的数量,准确地解决了问题。请大家对比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更喜欢哪种?
小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选择,选择恰当的信息就可以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更简洁。
三、灵活应用“比较”,解决问题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比较,能够求出两组条件中两个不同的数量。生活中,有时问题会比这更复杂,你能挑战吗?
(一)灵活应用:三种物体比较
(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预设:4个乒乓球、2个羽毛球和1个足球共重472克;1个乒乓球、2个羽毛球和1个足球共重460克。求1个乒乓球重多少克?
引导:这个问题中有三种不同的物体,情况更复杂了,请你试着比一比、算一算。学生独立尝试分析解决问题。(472-460)÷3=4(克)
(二)灵活应用:三组关系比较
引导:同学们已经能够灵活地应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顺利地求出每个乒乓球的质量。能够进一步求出每个羽毛球和足球的质量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想法:不能求出羽毛球和足球的质量。提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 补充信息
470
学生汇报:将第二组和第三组进行比较,可以得到每个羽毛球重10克,进而可以求出每个足球的质量是436克。
四、全课总结
第四篇:新版PEP三年级Unit3Atthezoo教学案例
三年级下册Unit3 At the zoo教学案例
罗甸县第二小学英语课题组
李彩余
教学内容:新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B Let’s learn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学习的话题是“描述动物”,这是对三年级上册学习动物的名称后的延伸。
核心学习内容是描述动物的句型:It’s„/It has „以及四组描述动物外貌特征的形容词:big/small ,long/short ,tall/short ,fat/thin.而B部分的Let’s learn , Let’s do 是本单元的第五课时,本部分通过动物园中的鸵鸟,呈现了要学习的四个形容词,big/small long / short.属于词汇课。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听说、认读图片中所学的这四个形容词,并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大部分学生有参观动物园的经历,教师要紧扣动物园场景进行教学,以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既能感受到有意义的词汇学习,又能跟他们的生活经历建立联系。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前面已经掌握了四个形容词:tall/short, fat/thin.能够听懂并说出long, short ,big ,small.并会用It’s„,It has„.来描述动物的特征。但是,根据本校处在较偏僻的农村,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学生的认读的能力和运用能力还较差。教学目标分析
小学阶段,词汇教学的目标是: 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音、义、形,并且能够在交际中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流。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本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四个形容词:small ,big ,long ,short。
﹙2﹚听懂会用形容词的几个指令,并按指令做动作。
2.能力目标
能够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It’s„ It has„描述动物并听懂别人的描述。3.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有关目标
﹙1﹚具有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2﹚初步了解记忆单词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音特征,现制订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听、说、认读四个形容词,并按指令做动作。
2.教学难点:⑴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It’s,It has…描述动物并听懂别人的描述。⑵单词small中l的发音。
教具准备:单词卡片、动物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
一.Warm-up﹙4分钟﹚
T:hello!Boys and girls.I am your new friend Miss Li.Nice to meet you!Ss: Nice to meet you, too!1.师生一起做A部分Let’s do。
2.教师出示单词卡,tall, short ,fat, thin.让学生认读。
3.教师出示四幅动物图片,有长颈鹿、老鼠、猴子、大象,学生用句型
It’s„,It has„描述动物的特征。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做Let’s do来烘托学习英语的氛围,在此环境中让学生认读所学词汇和运用词汇描述动物的特征。使学生达到复习巩固上节内容的目的,并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以引出新课。
二.Presentation﹙20分钟﹚
1.出示鸵鸟课件学习单词 ⑴出示警告牌
⑵出示课题:Unit 3 B Let’s learn 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鸵鸟的头、身体、尾巴和腿。分别比较头和身体、尾巴和腿的特征。教学单词
Look at the bird.It has a head.a small head ,small , small, small.教师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并注意small中l的发音,舌要向上卷。让学生练习。并板书。用同样的方法教其它三个单词:big ,short和 long。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直观教学,根据鸵鸟的身体各部位的特点,进行比较学习这四个形容词。学生在创设的动物园的情景中学习,使学生轻松、自然、降低词汇教学难度,突破了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⒉听音朗读 ⑴听音跟读 ⑵练习认读
同桌读、个人读、点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听音跟读、同桌读、个人读、点名读、齐读。利用多种形式的认读,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单词的听、说、认读的能力。
⒊音形活动操练﹙Mouthing﹚教师用口形呈现单词中的每一个音素,学生看口形、认真听。然后大声说出该单词。大小声训练。看谁说得又对又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检查学生对单词的理解
4.音义形巩固活动
教师根据课本鸵鸟的情景图,编一个完整的听力语篇,让学生听后在课本上标出单词出现的顺序。如Look at the bird!It’s so big It has a big body.It has a small head and a short tail.Look at its legs.It has two long legs.设计意图:教师根据鸵鸟的情景图编故事,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能够清楚地理解故事的内容,更专注于听的信息。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突出了核心词汇的训练,滚动前面的句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小结记忆单词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
⑴有相同的字母组合或字母如:small与以前所学的单词tall, ball都有all。big与以前所学pig里都有ig。
⑵利用反义词来记如:tall→short。fat→thin
long→short
big→small
其中学生还了解到同一个词有不同汉语释义。Short有矮的;短的两种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记忆单词的方法,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大大提高他们记忆单词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死记硬背单词,造成英语学习兴趣的下降。
三.Practice﹙15分钟﹚
1.Let’s do ⑴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⑵出示课件,学生跟着边说边做。⑶师生一起边说边做。
⑷组织四人小组操练,邀请几个小组在全班展示。给优秀者以奖励。
设计意图:在词汇操练中运用TPR教学法,能有效克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枯燥和机械性操练,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头脑和身体等感官,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积极接受和主动学习的精神状态。
2.Read and match ⑴同桌说一说图上的动物,认读句子并连一连。⑵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一说、读一读、连一连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有了进一步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认读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Guess ⑴It’s big.It has a short tail.It’s black and white.⑵It’s small.I t has a long tail and big eyes.⑶It’s small and thin.It has a long tail.It’s grey.⑷It’s big.It has a long body and short legs.It’s brown.设计意图:这个活动,能够有效地巩固本课的词汇和句型,并提高学生的听说的能力。4.Talk about the pictures 教师出示三幅动物图片,分别是兔子、猫和猪。⑴分组谈论。每组选一幅图。⑵各组选代表上台描述动物,并选出优胜者给以奖励。⑶个人任选一幅描述,教师在班级巡视并给以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意义的语篇综合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形容词和句型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并从“词-句-篇”的层次螺旋上升,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Homework﹙1分钟﹚
1.读一读:Let’s learn.Let’s do.2.在实际生活中,描述人或动物的特征。
设计意图:回家作业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并将其延伸到实际生活之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五.板书
Unit 3
At the zoo B
Let’s learn tall--short small--big short--long 设计意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理清思路,使学生能够做到“过目不忘”,以后遇到相关学习内容时还能够“促景生情”。在板书设计上我让学生一目了然看清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并用四线三格展示这四个形容词,以渗透书写的规范性。
第五篇:三下《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选自人教版第六册第九课《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学习过类似的文章,对寓言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寓言故事都是利用故事来说明道理,有的学生甚至提前看过这两篇寓言故事;而且寓言故事的内容一般比较有意思,学生学习起来会很有兴趣。但是,对于寓言所蕴涵的深刻寓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寓言,是如何学会的,并与同学交流。预习课文时,自学生字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字词。
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两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就是要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要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同时,引导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深入思考,一步步加深对寓言里形象的认识,体会蕴含的道理。可按以下两个步骤教学:(1)先让学生弄懂寓言故事的内容。(2)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在学生弄懂了寓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寓言的道理是蕴含在故事的字里行间的,因此,要紧扣故事内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寓意。教学时要注重朗读指导,启发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不同意思读出来。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亡羊补牢》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圈”,记准“窟窿”、“街”等字 的字形。
3.抓住“亡”和“牢”来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并能在学习、生活中及时做到亡羊补牢。
一、回顾导入
1.老师带来了两幅图画,请看大屏幕:看着这幅画,你想起了那个词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2.没错,这些都是我们二年级的时候学过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言,讲道理)
3.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寓言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4.“亡”和“牢”的理解。
哪些同学知道这个故事?那谁能来猜一猜“亡”和“牢”的意思?(学生猜测)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了。请把课文翻到第34页。
二、读通课文,解决字词。1.自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故事,争取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解决字词。
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能来来读一读。(针对学生的情况老师适时引导)①多音字和轻声字。
(这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下;很厉害,连多音字和轻声字都读对了)齐读词语
②理解“街坊”和“窟窿”的意思。
谁知道街坊的意思?窟窿呢?(“窟窿”都是穴字头,与洞穴有关,并指导写法。)
③找词语解释“亡”、“牢” 你觉得在这些词语当中,谁能解释“亡”和“牢”的意思呢?(丢失、羊圈、窟窿)
三、再读全文,解读为什么“亡”羊 1.快速朗读课文。
解决了字词,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一边读,一边思考两个问题:养羊人“亡”了几次羊?每次“亡”羊的原因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2.解读亡羊的原因。①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原来羊圈破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大屏幕出示)
谁能带上“因为„„所以„„”来说说第一次丢养的原因? 学生回答,简单评价 分小组读句子(三大组)②还有一次丢养的原因呢?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大屏幕出示)
你读出了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你读出了养羊人的无所谓;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感受到了他一丁点儿也不着急。
当养羊人满不在乎的时候,我们的街坊怎么说? 当养羊人毫不着急的时候,我们的街坊怎么说?
当养羊人“亡”了一只羊后还不去“补牢”的时候,我们的街坊怎么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大屏幕出示)
(指导朗读:老师听出你为养羊人着急了;你读得很有诚意;你那是语重心长地在劝他啊)
分角色朗读对话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同桌间分角色来朗读;
请一组同桌来展示(你们的朗读感情十足,你们的朗读个性鲜明)。男女生分角色读
是啊,当好心的街坊们都劝养羊人赶快堵上窟窿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是啊,他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他说——(齐答)怪不得他又丢了一只羊。那么已经丢了两只羊了,到底该不该“补牢”呢?
四、默读4、5自然段,讨论该不该“补牢”。
1.默读4、5自然段,找一找该不该补牢,并从课文中找出理由。①“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想在修还不晚。” 从哪个词语特别能看出养羊人也觉得该补牢了?(后悔,不晚)朗读指导(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他后悔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呢?(想象说话)②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为什么羊会又少一只呢?
是啊,就是因为没有把羊圈的窟窿堵上啊,所以“牢”该不该补? ③大家都认为该补牢,那养羊人是怎么补的呢?
(大屏幕出示)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指导朗读:赶快、结结实实)学生齐读
是啊,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同学们,说明亡羊补牢算不算晚?来不来得及?
所以说——
(大屏幕出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这就是亡羊补牢的故事,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齐读课文)
寓言故事不都是揭示一个道理的吗?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什么呢? 学生回答
没错,这个寓言故事就像告诉我们,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五、联系生活,明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1.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也经常犯养羊人这样的错误,也有不少这样的窟窿呢,而且很多窟窿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已经给你指出来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把这些窟窿补上呢? 让我们都来检查一下自己身上的窟窿,谁先来来说一说?
(学生反馈,适时追问:你把窟窿堵上没有?)
2.窟窿都找到了,把你们打算把窟窿补上吗?很好,希望你们真的能赶快把自己的窟窿补上,因为(大屏幕出示)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3.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窟窿,有的已经补上了,有的正打算补上,可是也有一些人啊,他们会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做到“未雨绸缪”,请同学们在课外找找这个《未雨绸缪》故事。
板书设计
起因 圈破羊丢
不听劝告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经过 后悔
再次丢羊 为时不晚
结果 修补羊圈,不再丢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