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开东重构语文教学体系
重构语文教学体系
王开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试图重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体系,视点——质点——远点,以破解当前语文教学的两大弊端。
一、视点
何为视点?视点是文本阅读的切入点,这一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类似于文章关节点、动情点、升华点,或者是矛盾的纠结处,抓住这一点突破,常常能够切中肯綮,事半功倍。
视点不属于道,道是理念,是对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是价值理性。视点属于技术层面,属于方法、工具,但有必要把它上升为工具理性;没有道统领的视点,不是工具理性,只是工具。
好的视点给人的感受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然而,寻找到真正的视点殊为不易,不仅需要眼光,需要功力,还需要一点灵感。
执教《合欢树》,我寻找到视点:以合欢树为连接点,抓住不同的对象和合欢树的关联,层层深入,探究文本的深刻内涵。先看母亲,1.文章前半部分是怎样写母亲的?(母亲各个阶段的特点,变化,变化的原因。)
2.母亲与合欢树有什么样的关系?在母亲的眼里,合欢树代表着什么?
3.母亲去世后,我和合欢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我的眼里,合欢树代表着什么?
4.那个孩子和合欢树又有怎样的关系?在孩子身上,合欢树代表着什么?
5.我们的合欢树?(读完文章之后,合欢树对我们的生命有着怎样的意义。)
执教《今生今世的证据》,我则以“寻找文章脉络句”结构课堂,学生很快找出四句话:
1.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2.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3.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4.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在把握脉络的基础上,深入其中的关键词,外在的证据有哪些?证据能够证明什么?内心的生存谁能见证?最后,很自然地得出结论:
外在的生存,是物质的存在,有村庄作见证;内心的生存,是精神的世界,有家乡做依凭;当村庄改变、家园废失,我们的双脚必将踏踏实实的走向虚无之途。
原来,文章不是在探讨故乡和村庄,而是借探讨故乡和村庄探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质点
何为质点?质点有本质、高质、纯质之意,是教师寻找到视点之后所要抵达文本价值的核心高地。
语文学习对象具有整体性、丰富性、隐秘性的特点,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又具有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这两者之间构成了矛盾。对文本中包含的全部价值信息予以关注和教学,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必须对其有所选择,有所舍弃,包括一些极其重要的内容。
而当前的语文教学明显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关注不够,没有把研究文本的核心价值内容放在首要位置。王荣生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
在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中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甚至要关注到不同学生的特 1 点,选择不同的文本的核心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我在上《威尼斯商人》时,没有把莎士比亚作品的语言赏析作为核心价值内容,也没有把这部经典喜剧当作喜剧来赏析,更没有带着学生品味夏洛克作为四大吝啬鬼的形象来鉴赏,我只是引导学生提问:
夏洛克如此吝啬,为什么不要20倍的赔偿,非要一磅肉?根据合同中的契约,夏洛克要求一磅肉是否合理?究竟是什么使得一个吝啬鬼变成了一个复仇的恶魔?
通过文本的深入解读,我们发现莎士比亚身上的傲慢和偏见,伟大的莎士比亚成了欧洲反犹大军中积极的一员。
夏洛克是犹太人,当时社会规定他们不允许拥有不动产,他们居无定所,只能在生意和高利贷中获得安全感。金钱是他们安身立命的东西,这就是这些人吝啬的由来。
但这些高利贷者自然与常常借贷的商业资本家产生矛盾,这背后既有商业资本与封建性的高利贷之间的矛盾,更有很深的种族歧视。
夏洛克是种族歧视的受害人,他根据契约合理合法的要求报复,不过是被压迫者的反抗。在完全没有话语权的社会,夏洛克勇敢地站了起来,宁肯遭受损失,也要追求公正,敢于报复。他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民族,尽管他是一个吝啬的商人,但他的坚持和不软弱,对于现代的观众有一种不可言说魅力。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夏洛克的精神是高尚而又庄重的,完全值得我们尊重。
三、远点
质点之后,怎么样?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优秀老师在这里很遗憾地停住了脚步,很多优质课到这里戛然而止。其实,我们还可以往前再走一步,看一看质点背后还有什么。
我们以前错误在于把语文等同于教材,认为语文知识与能力是外在于学生,先在于学习过程的,教学就是把已经存在的语文知识巧妙地灌输给学生或者让学生主动接受。然而建构主义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言语—精神是它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学则是为个体的自主建构创设一个场,形成一次次的对话,通过对话与反思,通过个人的自组织,既进行价值引导,又注重个体建构,在此二极的相互作用下,完成学生个体的言语-精神的持续建构。
在这种承认复杂与不确定性,关注个体的观点中,语文,就是个体生命通过语言文字来把握这个世界――历史的世界,社会的世界,人心的世界;就是一颗鲜活的灵魂,面对整个世界,进入用文字记录的一切人类尊严,用文字记录他心中的世界和心灵本身。这是一个无比复杂的事实,一个永远不可能重复的事实,它将被不断地描述,永无止境。
因此,语文的探求,在质点之后,必须要有一个远点,类似于柏格森哲学中的绵延,这种绵延既是文本的自然延伸,也是生命的自然成长。
作家通过文本语文传达出对人性最本质的思考,文化土壤中的一丝胚芽,思想火花的偶一闪耀,抑或是文本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母题,寻找到同一样的结构模本,探究作家的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远点第一个要义是要深入到作品的文化土壤中,辨别深层的结构和集体意识和无意识。
从单篇文本阅读来看,我在执教《一个人的遭遇》时,从学生问题来以学定教,寻找到了三个台阶,拾阶而上:
第一步:战争对所有的普通人都构成伤害。
第二步:战争构成的心灵创伤,永远无法愈合。
第三步:纵然自己伤痕累累,却依然要给战争中的孩子筑起人道主义的大厦。在这三步之后,课堂学习达到了质点,师生总结出索科洛夫绝望中有希望、眼泪中有坚强、谎言中有大爱、苦难中有人道主义光辉。
按理说,到这里文本的阅读和探究可以结束了。但我继续深入,探究文本的远点。
“一个人的遭遇,也是一个群体的遭遇,一个民族的遭遇。一个人的性格,也是一个群体的性格,一个民族的性格。我们不妨研究来自俄罗斯这个民族的性格。”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话:“我唯一害怕的是我配不上我所承受的苦难。”俄罗斯这个民族总能从苦难中汲取力量,这是索科洛夫的性格的渊源所在。
提供两个材料:
莫斯科阅兵: 1941年11月7日,苏联举行红场阅兵。没有任何通知,从西伯利亚赶来参战的苏联红军从列宁墓前经过,直接开赴前线。英《新闻纪事报》说:“通往莫斯科的要冲鏖战正酣,而莫斯科却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阅兵,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军包围斯大林格勒300多天,市民冻死饿死78万人。但他们宁肯冻死也不砍掉一棵树,剧院照常灯火通明,学校照常上课„„在这场意志的较量中,德军完败。
学生在看了这两则材料,深入理解了索科洛夫身上的性格,完全打上了这个民族性格的烙印,尽管他们经历了天灾人祸,一次次成为孤儿,但他们不屈不饶的民族血性,以及悲悯情怀,让人感动。这就是北极熊。既充满着血性,经历在大地寒冷,但也在寒冷中保留着一丝温情。
深入挖掘了索科洛夫的性格形成的土壤和根源,把索科洛夫的行为和思想扎根于俄罗斯民族深厚的民族气质中,王老师觉得还不够,进而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反思我们中华文化的缺陷。
战争也给我们这个民族也曾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战中,我们失去了3000多万优秀儿女,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认真反思过战争。我们没有一部堪称伟大的战争作品,没有塑造出一个堪称典型的战争形象。但是,最让我失望至极的是,我们的战争作品中少了一些人性的光辉,少了一些人道主义关怀。尤其是对待孩子。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那个钟表匠收拾好摊子,回家拿起了武器,穿好风衣,准备去战斗。他的10岁的儿子喊道:“爸爸,我也要去。”钟表匠告诉自己的儿子:“孩子,有人要战斗,有人要等待。”这就是一个男人,一个爸爸的立场。
然而,我们呢?
我们让13岁的少年英雄王二小掩护乡亲们撤退,并且把敌人引进包围圈,结果王二小被敌人刺刀刺死,摔死在巨石上。王二小,哪里是王二小,简直就是王小二。
我们的儿童,不叫儿童,叫儿童团,他们都拿起了红缨枪,承担最危险的任务。
海娃的爸爸则让海娃送鸡毛信,如果被鬼子发现了,就说是放羊的。海娃九死一生。
人家的战争是让女人和孩子走开。我们则是让儿童冲在最前方,一旦被发现,遭罪的就是儿童,让儿童面对世界上最穷凶极恶的鬼子,这是怎样的惨痛者和悲哀者?
如今,我们又在重拍《小兵张嘎》,极力渲染张嘎的英气和嘎气,而敌人自然又是愚蠢的,荒诞的,不堪一击的。但我们却被这样愚蠢的鬼子侵略了八年。我们总是把屠夫的凶残化为一笑,这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我又推荐了两部伟大的作品。一部是苏联经典小说《第四十一个》;一部是奥斯卡获奖影片《英国病人》。
在《英国病人》中一段反战的话之后,结束课堂。
我们都将死去,我们将与爱的人和不同种族的人一起充实而热烈的死去。我们咽下彼此的味道;交换彼此的身躯,浮游于爱河之上;恐惧时我们躲藏起来,正如这凄凉的洞穴。我要所有这些都镌刻在我的身体上。我们才是真实的国家,并非画在地图上的边界所示的,以掌权者命名的国家。我知道你定会回来抱着我,屹立风中。那就是我所要的――与你漫步在如 3 此的土地上,与朋友们,在一个没有地图的地球上。
远点的第二个要义就是单元的整合,尤其是一个个母题的深入解读,并以此为支点,建立起一个个微型的课程。比如苏教版的《家园板块》,我就把它整合成一个微型课程。《想北平》,一个老北京对故乡的深切情感。因为战争拉开距离,这种感情更为强烈。《我心归去》,是作者在国外考察期间的一种强烈感受。国外蓝天碧海,森林城堡,犹如童话;自己的家乡浮粪四溢,肮脏不堪;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我心依然归去。因为互相驯养过,滴过汗,流过泪,故乡才是自己的独一无二。《乡土情结》,目光转向定居他乡的海外游子。他们身上所打下乡土情结的童年烙印,不会因时间和空间而改变,乡土情结因此上升故国情结。《前方》,转向哲学思考,无论人在哪里,哪怕是呆在家里,人本质上都在路上。人是被抛在路上的一种生物。前方是什么,怀着这种期望和绝望,人负重前行,这是人的宿命,也是人的使命。
《今生今世的证据》,则从存在主义哲学的层面来思考:我们来过这个世界吗?谁能够给出证明?我们住过的村庄,村庄会改变,物会改变,记忆会模糊,会消失,人也会消失,连存在本身也会消失。所以,这种寻找充满绝望,我们双脚必将踏踏实实走上虚无之途。但当我们窥见了美与痛,并把他书写出来,反而成就了永恒。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经由思转为诗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存在的价值和意识。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注定比刘亮程活得更加长久。
再举一个例子。对于《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单元,我又进行了远点整合。“谛听天籁”是自然纯美的展示;“感悟自然”,是人生感慨的抒发;“湖山沉思”是生态恶化的忧思。这一人文系统,既是学生人文涵养的必需,也是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要旨。
江南冬景中“散步”的达夫
郁达夫一贯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传”,他的小说如此,散文和诗歌更是如此。《江南的冬景》中,多次提到“散步”。这是诗人郁达夫的一个重要意象。无论是“晨霜如粉的清晨、风和日暖的午后、烟雨微茫的垂暮、白雪纷飞的夜晚”,作者都以“散步”这个意象来统领,经由这个意象折射出背后的色彩和情调。“散步”,总是在天气晴朗、不冷不热的时候;总是在心境平和、悠闲自如的时候;总是在幽静晴朗的,空气清醒的场所;总是在享受生活,享受宁静的温馨时候。“散步”,有一种生的“情趣”,有一种美的“姿态”,有一种活的“神气”。正好烛照出诗人在“江南的冬景”下所体验到的悠闲、温馨、快乐之感,以及“得失俱亡,死生不问”的洒脱胸襟和隐逸意趣。
西地平线下“仰视”的高建群
高建群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作家。他说,他是一个世界主义者,有一种大人类情节。在西域行走的高建群,渴望把历史每一个断章中那惊世骇俗的一面展现给现代人看。
西地平线上,惊心动魄的三次落日,就是高建群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但重要的不是落日,是“我”,具有大人类情节的“我”,在落日下产生的历史感、庄严感、神圣感和悲剧感,以及在这样一种“天地大美”之下,更为沉重的悲怆感和潸然泪下的世界情怀。
赤壁中“说服”自己的苏轼
苏轼的人生有四大宝。其一是儒家,其二是道家,其三是佛家,其四是史家。
《赤壁赋》中,苏轼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自我追问,完成了自我的救赎。这四大宝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一是儒家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操守,贬谪之中,苏轼依然“望美人兮天一方”,忠君之心不改。
其次是道家的自然而然的达观和超脱。《赤壁赋》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把儒家的道德文章和道家的清静超脱融贯在一起,完成了自己的人格塑造。苏轼不需要躲避官场,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对他来说均是“外部世界”,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此心安处即吾乡”,“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凡诗人要超脱世俗的重压,常常有两个好去处,一个是看你能否与大自然融合,在自然中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一个是在广阔的历史之中,能否找到知音,了然彻悟。这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
但要彻底的觉悟,非得达到佛的境界不可。佛者,觉也。如何觉?佛不度人,人须自度。如何自度?无非就是在山水中得到陶醉,在历史中找到因果。
西山中寻找“自我镜像”的柳宗元
在长期流放过程中,柳宗元有时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有时又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很多人认为柳宗元永州流放期间,只是寄情山水,排遣郁闷。其实,寄情山水,绝不是柳宗元对闲适生活的一种追求,而是他真实痛苦的一种反映。
柳宗元是在山水中,寻找自我镜像。
那么美好的西山,何以被遗忘,被遗弃,被冷落,被轻蔑?不就是因为“西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而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柳宗元,何以累累若丧家之犬,不容于当世?不就是因为柳宗元的特立独行,人格高迈?西山的遭遇就是柳宗元的遭遇,在和西山的惺惺相惜中,柳宗元的孤傲,决绝,不管不顾,还有内心的痛苦,以及“恒惴栗”的感受,突然得到了缓解、释放,最终“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瓦尔登湖的“一滴”梭罗
神的一滴,为什么是神的一滴?
它不是世俗的,不沾染灰尘,因而是洁净的;它是神圣的,高洁的,因而又是神奇的;它只有那么一滴,因而又是珍贵的,稀罕的。它是神的一滴清泉,晶莹透亮,净化我们污浊的心灵;它是神的一滴美酒,芳醇四溢,历久弥香,对照出我们内心的荒芜和贫瘠。它是神的一滴眼泪,是对环境恶化的一种忧思,一种辛酸,一种悲悯。
梭罗明显受到中国道教的影响。他热爱自然,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等同于道家的“天人合一”;他厌恶奢侈,提倡简朴,又与老庄主张的减少贪欲、返朴归真的观念相吻合;他崇尚个人自由,反对政府剥夺个人的权利又正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同出一辙。梭罗,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主义者,他用自身的实践建立起了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在与瓦尔登湖亲密相处的日子里,“慵懒、虚掷、挥霍”都成了褒义词。
“像山一样思考”的利奥波德
像山一样思考,为什么像山一样思考?山的思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因为,“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像山一样思考,意味着人类中心论的倒塌,大地伦理观的确立。山是沉稳的,厚重的,深沉的,隐秘的,长久的,它经历了它该经历的一切,只有自然才真正的了解自然,只有山才能真正了解一只狼的嚎叫。山是自然中最可靠的部分,他的思考一定是自然的,本真的,生态的。
在利奥波德看来,大地不是僵死的,而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存在物。人类和大自然是平等的。任何一个行为,一件事情,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它就是错误的。
第二篇:审计基本假设体系的重构(本站推荐)
审计基本假设体系的重构
【摘要】所有的科研都需要假设,审计学科也同样需要假设。审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但目前还无法加以论证的、以保证审计和审计工作得以存在和进行的前提条件和认定,反映着审计实践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是建立和研究审计理论的基石,是进行审计工作的前提。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重要组成要素,历来是审计界探讨的重点。迄今为止,审计学界对审计假设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随着环境的变化,审计的假设也再不断变化,本文通过对审计假设理论的回顾和评价,并且结合我国审计的现实发展状况,分析审计假设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重新构建审计假设理论。
【关键词】审计假设;审计假设理论;审计假设理论重构引言
假设作为哲学和逻辑学的一个概念,指若干理所当然的原始命题是进行演绎推理或科学论证先决条件,它是任何一门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先导。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每一可论证的科学多半是从未经论证的公理开始的,否则论证就永无止境。”这里为未论证的公理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假设。假设是理论构架的基石,一切逻辑推理的起点。审计学作为社会应用科学一个分支,应确立自己合理的假设。审计假设这一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莫茨和埃及学者夏拉夫在《审计哲理》(ThePhilosophy ofAuditing)一书首次提出后,引起审计理论界广泛关注,但是对审计假设的探索至今在国内外审计理论界仍未取得完全共识,各种观点同时并存。审计假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因为审计学科与其他所有学科一样,在本学科领域内,也还存在着一些能感觉得到但还无法加以确证的最基本认识,例如内部控制对揭弊查错的作用,财务报表可验证性的特征等。由于这些最基本认识在审计实践中的不可或缺性,使其自然成为开展审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即审计假设。对于审计假设,虽然其自身还无法从逻辑上加以证明,但对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却可从以其为基基础并通过逻辑推理建立的审计理论无法解释审计实践,或无法被审计实践所验证,则审计假设的正确性、有效性同样受到怀疑。因此,审计假设的正确性、有效性既需从以其为基础而进行的逻辑推理中得到验证,还需通过实践来加以验证。
审计假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实践意义。审计假设的实践意义突出地表现在对审计责任的判断作用上。众所周知,审计在履行其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向社会承担责任,而审计假设正是判断审计人员履行其职责的一个重要依据。M“utz和Sharaf认为,几乎所有的审计假设均与审计人员的责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审计是一项注重验证的活动,审计验证的对象虽然以会计信息为主,但在会计信息的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组织,这个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经营活动上的连续性,使得审计要对该组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是否得到正确的表述作出判断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因此对某些情况根据经验总结作出合理的假定,即合理地确定审计人员的职责范围是必然的,这是审计人员履行其职责所需的前提条件,因此审计责任与审计假设具有直接联系。
共页第页当前审计界关于审计基本假设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审计假设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莫兹和夏拉夫在其专著《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提出了8条审计假设:审计可验证假设、无利害冲突假设、受审计的财务报告及其他资料不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异常差错假设、有效内部控制假设、公认会计原则假设、无反证假设、审计人员有能力独立地审查财务资料并发表意见、审计人员承担着与职业地位相称的职责。他们开创了审计假设及其体系的研究,对后来审计假设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戴维·费林特(David Flint)也提出了七项假设,主要包括:
①审计是以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或公共责任环境的存在为首要前提的;②受托经济责任的内涵太微妙、太复杂、太重要,以致没有审计,该种责任的解除就无法解释清楚;③审计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地位的独立性和在调查与提供报告方面免受约束;④审计的对象,如行为、业绩、成果、业务记录、财务状况或与此有关的事实都可以通过证据予以证实;⑤可以为行为、业绩、成果和信息质量等确立责任标准,可对行为、业绩、成果和信息质量的实际状况进行计量并与一定标准进行比较,计量与比较的过程需要专门的技能和专业判断;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的涵义、重要性和目的是清晰的,通过审计可对其清晰性做出明确的表达;⑦审计可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
蔡春教授在《审计基本假设研究》一文中提出了5项基本假设;刘力云同志在《试论审计假设体系》一文中提出审计假设两个层次中第一层次的4项基本假设等等。从他们所构建的审计基本假设体系可看出,审计学者在对审计基本假设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分歧,这是因为各自对审计基本假设应该具有的标准有不同的认识。美国著名审计学家罗伯特·莫茨和埃及的侯赛音·夏拉夫在他们合著的《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第一次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审计假设理论,他们是审计假设理论研究的开创者。他们提出了几项审计假设:(1)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是可验证的;(2)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3)呈报检查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材料不存在串通舞弊和其他非常错误;(4)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错弊发生的可能性;(5)公认会计原则的一致运用可使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表达;(6)如果没有明确的反证,对被审单位来说,过去真实的情况将来也属真实;(7)审计师完全有能力独立审查财务资料并表达意见;(9)独立审计师承担的职业责任与其职业地位相称。著名审计学家杰克·罗伯逊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予至高无上的评价:“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论结构能达到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结构那样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任何新的审计理论的发展都不可能超越莫茨和夏拉夫的理论结构。”但审计假设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自身,否则审计理论研究将停滞不前.“莫氏审计假设”中的第二、三、四条假设的成立性已遭到严酷的现实的猛烈抨击,不仅在国外有不断爆发的审计丑闻,“安然”、“世通”等,我国也出现了一连串惊人的审计失败和舞弊案件,如红光、银广厦等等。这些案件暴露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呈报检查的财务报表和其他信息资料也可能存在严重的串通舞弊。(2)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不可以减少舞弊发生的可能性。难道说上述的麦科特公司没有内部控制系统吗?一旦公司高级管理层串通舞弊,那么内部控制就形同虚设,毫无作用了。审计理论假设存在的问题
4.1不同观点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以上阐述的国内外审计假设观点可以看出,不同研究人员之间的观点、认识差异较大。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审计假设体系的内容,如我国学者管锦康以审计关系理论为基础,以审计目标为导向,构成一个包括经济责任可认性、经济责任可验性、审计可信性和审计可行性在内的审计假设体系;而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提出了与之不同的3类13项内容的审计假设体系。其他学者提出的审计假设也或多或少的不一致,达成共识的假设更少。这就使审计假设不像会计假设那样简练、明了,从而阻碍了假设体系的应用和推广。
4.2审计假设系统性不强
审计假设系统性不强表现在:第一,审计假设体系条目繁多,存在多余的、不重要的项目。如李氏因素较多,结构不明确,费氏第七条“审计可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应属于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不是假设问题。第二,审计假设之间独立性不强,如莫氏第七条“审计人员完全有能力独立审查财务资料并提出报告”可推出第二条“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之间没有必然的利害冲突”。第三,排他性原则考虑不够,如李氏模式审计行为假设中第一条“有利害冲突”和第三条“形式、实质独立”矛盾等。
4.3研究范围的局限性较大
多数的审计假设体系研究范围不完整,未能完整反映现代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如莫氏模式、李氏模式、费氏模式、安氏模式及我国大多数学者的审计假设均是从财务审计实务中总结出来的,是以狭义的审计观为基础的,如莫氏模式的“财务报表与财务信息是可验证的”、“各期运用公认会计原则的一致性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到公允反映”、“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地检查财务资料以发表独立的审计意见”;李氏模式中审计依据假设、审计功能假设中的第2和第3条等。他们的假设对内部审计、国家审计、绩效审计和管理审计等未做考虑,这影响了审计理论结构的完整性以及社会对审计的全面认识。
4.4面临抽象概括与全面具体之间的两难境地
随着在审计假设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人员已意识到审计假设,一方面要有综合性和代表性,即能最大限度地涵盖审计行为产生、存在、发展的规律及各类审计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应具有全面性,即从时间上,适用于审计从产生起历经的整个发展历程;从内容上,既适用于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又适用于财务报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不同要求的审计。但要从繁杂的审计现象中提炼出最精练、最概括的审计假设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4.5重理论轻实务,难得到审计实务界的认可
为了进一步了解审计假设研究的现状,从1990-2002年《审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审计理论与实践》、《现代审计》等多种期刊中有关审计假设研究的文章38篇,从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内容角度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的研究太过偏向于理论方面,只是从实践中归纳总结了审计假设,即只提出假设,没有验证假设的过程。到底归纳总结的假设对不对,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很少有人做研究,这就很难使研究人员提出的审计假设得到实务界的认可。
4.6研究方法较单一
通过对上述文章的分析,在审计假设的研究中,规范性的研究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使有少数与实务相结合的文章,也只是侧重于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归纳法,从根本上引人其他研究方法的文章还没有。其实,规范性研究固然是审计假设的重要研究方法,但规范研究只能解释“应该是什么”,而没能注意到目前审计实务的真实状态“是什么”。所以可以尝试引人其他研究方法作为补充,多种研究方法结合运用。这样才会使审计假设更好地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本身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审计假设对审计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都要以一定的假设为基础,否则就无法进行判断、推理。但审计假设自身的特点是具有不能自我验证性,它必须有相关条件予以支持。如“财务报表没有串通舞弊或其他不正当的非法行为”假设一报表的公允性,但后来由实践证明该假设是不恰当的。所以,审计假设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而且它应建立在一定的环境基础之上,当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审计假设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审计假设自身的特点,使得此项研究变得极为困难。
(2)审计理论研究尚不完善
虽然审计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关于审计理论的研究才只有100多年的时间。所以审计理论研究往往局限于对审计实践的解释,对实践经验的提炼与系统化做得不够。审计基本理论研究难以系统深人到丰富的审计实践中去,也没能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由于审计理论研究的不尽完善,也使得审计假设的研究受到制约,自身的体系性也较差。
(3)研究人员自身的局限性
虽然审计假设研究在不断地发展,但从审计假设研究的历史来看,从事该研究的学者偏少。他们所提的观点大都受其所处的时代、环境的局限,而且不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令人信服的事实证据。就我国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有关文章和著作也有一些,但在研究方法上难有突破,所提的观点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缺乏广度和深度。这是由于我国审计的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研究人员水平、素质不高所造成的。
(4)未将审计假设列入审计准则的范围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指南。而审计假设则包括实施审计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对被审计事项做出判断的依据。所以审计假设和审计准则均对审计实务具有指导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审计假设未明确地引人到审计准则的范围之中,使得审计人员在实务中难以理清审计假设与审计准则的关系,这不利于审计假设的研究和审计准则的完善。
5审计理论体系的重构
依照以上有关对审计理论的认识,可以认为审计假设的重构应该分为两类:审计存在假设和审计业务实施假设。
5.1、审计存在假设,即被审计过的经济信息等对信息使用者更有用。
具体包含以下3个假设:第一条是经济业务等信息可被验证和评判;第二条是审计人员完全有能力独立胜任审计工作;第三条是审计人员依照相关的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工作,可承担与其相匹配的职业责任。审计使经济信息价值含量提升,对信息使用者更有用,审计才有存在的资格和理由。若审计只是流于形式,或根本不能真正对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作出客观合理的判断,以帮助信息使用者进行计划和决策,那么,审计终将被公众遗弃。
对于审计存在的具体假设,第一条经济业务可被验证和评判非常重要。如果经济信息不可被验证,那么就不可能有审计。因为审计工作就是对经济信息进行追溯或展期验证并对其合法性、公允性做出判断。另外,不仅经济信息要可被验证而且可被评判,验证只能保证其真实性,而评判则保障了其是否公允合理的反映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事实。只有经济业务信息可记录、计量,并有相应的标准作参照对比,审计才能真正做到验证和评判。
第二条和第三条是对审计主体及其工作依据提出的假设,审计人员若没有能力胜任审计工作的话,那么要想取得公众的信任就成无稽之谈。一项学科存在一定要承担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如何较好地完成社会责任,我们假定只要切实履行了审计准则,就可以认定审计人员承担了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公众应对其予以合理的信任。
5.2、审计业务实施假设具体包括:无反证假设、风险可控假设、完善有效的内控框架可减少舞弊的发生概率。具体的审计业务也需要设定一些公认的前提条件才能顺利实施。因为审计人员受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是有一定业务范围的,包括空间限定和时间段限定。若没有无反证假设(如果没有明确的相反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来说,过去被认为是正确的,将来也将被认为是正确的。)基于会计及其他经济业务信息的连续性,审计会陷入对受托审计时段以前经济业务信息的无限验证漩涡中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对时间进行明确科学的截取,即承认无反证假设的正确性。
风险可控假设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检查风险是可以被控制在一个可忍受的范围内的。这一假设可帮助审计人员理性的选择审计业务。对那些明显有较高风险业务不予承接,尤其是现今风险基础审计风行业界时,这条假设显得尤为重要。若认为风险不可控,那么审计业务将不可能进行。因为风险是游离于人们控制范围之外的。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增加多少审计程序和扩大多少审计范围,风险都不可能降低,那么审计只能处于无奈的尴尬境地。只有完善有效的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才能使舞弊的发生概率降低,这样使得审计中通过对内部控制等风险评估决定具体审计范围和重要的审计方法正确合理。
参考文献
[1] 王香焕,万方全;;审计假设体系的重构[J];齐鲁珠坛;2008年06期
[2] 尤家荣.审计假设研究[J].审计研究, 1995,(03).[3] 王明珠.王雪莉,李艳;审计公设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朱锦余.论审计假设体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4,(03)
[5] 杨学军.审计假设的作用[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4)
[6] 王文威,粟琳.也谈审计假设[J].事业财会, 2005,(01)
[7] 孔令文.浅议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假设[J];齐鲁珠坛;2009年03期
[8] 杨学军.审计假设的作用[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04)
[9] 刘力云.试论审计假设体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3,(02)
[10] 傅建设.试析审计假设[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1] 莫兹R K,夏拉夫H A.审计理论结构[M].文硕,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0: 65.
第三篇:重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初步设想
重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初步设想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优胜劣汰”,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人事制度改革设立的目标,也是检察改革努力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检察机关锐意进取,率先改革,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轮岗交流制度,在激活用人机制,调动检察干警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是,站在新世纪的高起点,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重新审视当前检察干部人事管理现状,我们会发现,过去所做的努力仅仅是冰雪融化的表层,而深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依然存在。如果界定“能”、“平”、“庸”、“优”、“劣”,换言之,如何全面准确评价检察干部,在实践中并没有清晰的思路、成套的机制和规范的操作。笔者认为,检察人事制度改革若要向纵深推进,取得质的变化,就应从检察干部评价体系这一用人机制中基础性、根本性的环节上寻求突破,通过整合现有规范和方法,溶入新思路、新内容、新要求,对检察干部评价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下面谈一些初步设想,以期抛砖引玉。
一、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检察干部评价体系,是高检院《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中在检察人事制度改革框架内提出的目标性概念,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指能够全面、准确评判衡量一名检察干部德、才水平并且以其结论作为选拔任用、晋职降级、调配、奖惩及辞退等人事变更决策依据的一系列制度、规章和方法的总和。它是在考核制度基础上延伸扩展的,具有更高层次、更全面、更准确的根本性制度。它的实质意义在于运用岗位责任、目标管理、目标实施、人员优化、科学考核等手段来认识人才,鉴别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人才。构成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要素有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标准、评价手段等。评价主体指了解被评价者真实情况,行使参与评价权的所有人,包括被评价者的上级、同级、下级和相关外部人员(有工作联系的单位或当事人)。评价客体是指被评价对象,包括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员、助检员及其他非法律职务人员。评价内容是能够形成评价结果的情况,指检察工作实绩思想品德、检察业务和法学理论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情况、学习情况,即德、能、勤、绩、廉、学六方面。评价程序是产生评价结果的步骤。评价标准是指做出评价结论的依据,换个角度来讲就是需要落到实处的检察工作规范、岗位责任、工作目标和量化标准,包括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中政委高检院若干纪律规定、岗位职责、年初工作目标和德能勤绩廉学优劣程度的界定等。评价手段是指产生评价结果的方法、措施具有考试、考核、人员功能测评、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等。
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有关规定表明,完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直接目的是改革检察官选任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提高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调动检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检察事业与时俱进,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从这种意义上讲,检察干部评价体系是检察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事关检察机关发展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检察干部评价体系通过概念和目标的引深被赋予下列功能。
1、认证功能:证明评价对象一个阶段的德才表现的客观真实性,足以为做出评价结论提供依据的功能,如同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标准一样,证明检察干部现有的表现和水平,避免夸大或缩小对某人的评价。认证功能是评价体系的第一功能,是其它功能的基础。如干警在检察官考核表中做的自我总结,只有经过考核小组评议,院考评委认可,才能被认为是真实,是经过了评价体系的认证。
2、识别功能:专门识别出每个人的差异性,重点不是求同,而是求异。将每一位检察干部都纳入评价体系中,对德、能、勤、绩、廉、学六大方面的表现及潜在的发展倾向进行全方位考核考察,既不忽略优点,也不遗漏缺点,从德的高低、知识覆盖面的大小、智力水平的上下、专业技能的深浅、操作能力的强弱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水平等方面,识别每个成员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层次性,目的就是要区分出干的好还是干得坏,干的多还是少,能力大还是小,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发生。
3、遴选功能:在选拔人才时,为人事变更决策者提供好中选优、优中选优依据的功能。这是评价体系的核心功能,在以多选少时发挥最重要的作用。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在选任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官(主诉检察官、主办检察官)等法律职务、选任厅(处、科)长、局长、主任等行政职务以及评定检察官等级时提供全面、准确、翔实的评价结果,可以遴选各具特长的检察人才安排到最适合其施展才华的岗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最佳环境,为公平竞争构筑可靠平台。
4、引导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引导检察干部的思想和行为的功能。对人的评价最终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评价,检察干部评价体系涵盖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中政委、高检院纪律要求,以及岗位责任、岗位目标等规范性内容,从而能引导干警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方向,能够预测判断思想行为的后果。后果有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之分,如法律、纪律、岗位责任、工作目标,要求必须做到的做到了就要受到表扬、考核加分、评为先进等正面评价,如要没有做到,就要受到负面评价。
5、激励功能:激发检察干部工作动力、创新动力,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功能。评价体系产生的正确、准确的结论并选出优秀者或提拔重用会大大激发干部的内心动力,不单单是激励被评价对象本身,而且还会带动其他人员,产生示范效应,落后者产生压力,奋起直追,形成争先恐后局面,检察机关整体呈良性循环。
6、制约功能:制约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甚至腐败行为的功能。评价体系充满了科学性和透明度,体现了法治精神,一切规范和操作都在全体人员的监督之下,能够大大减少评价的随意性,避免出现“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不正常现象,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铲除孳生腐败的土壤。
二、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现状剖析
根据党和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精神,对照高检院检察改革目标和有关规定,经过深入剖析发现,现有评价体系主要存在制度设计缺陷和制度操作不当两大类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主体方面
评价主体应当是了解被评价者真实情况的人。从这一点来考察现有体系,存在评价主体要么过窄,要么过宽的问题。过窄体现在对一名检察干部的评价主要决定于上级领导,如普通干警由部门、分管两级领导评价为主,中层干部由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评价为主,院领导由上级院和当地主管部门评价为主;过宽就是为了做到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结合,走群众路线,一般把对某个人的评价放到了全院干警范围,而其中许多人对评价者情况并不真正了解。这种领导评价 民主测评(划钩)=评价结果的模式会导致了解真实情况的评价主体在评价结果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准确性可能出现偏差,当然,这样分析并不意味着否定领导评价的水平,主要目的在于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因此在领导和全院干警中间应单独加入一个评价主体群,即加入同级、下级和系统外人员这些与被评价者有业务工作联系的,最有发言权的评价主体,如对检察院公诉部门一名检察官的评价,可以将本处其他检察人员、基层院公诉科有关人员和有工作联系的公安侦查人员、法院审判人员甚至当事人纳入评价主体,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主体圈。
(二)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方面
在评价标准方面,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中政委高检院若干纪律规定、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及公示承诺、任职承诺没有严格纳入评价标准,使评价没有参照系,现实的表现究竟属于优秀、称职还是不称职,没有依据。另外,《检察官考核暂行规定》关于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项评价标准过于原则,没有可操作性,以至于实践中不再严格按照条文评价,造成“有据不依”现象。
在评价手段方面,可以说手段单一而且执行不严格,定性考核有余定量考核不足。按照《检察官考核暂行规定》核分应为平时考核和考核,但实践中只进行考核,而且也多为例行公事,这样易导致真实表现与评价结果的错位。如某检察院一位被评为先进个人的干警在当年机构改革双向选择中竟然落选,这一怪现象不能不使人对先进个人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产生疑问。另外还有民主测评手段,存在的问题一是测评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分具体项目,而是笼统地进行测评。二是测评结果缺乏透明度,多做为决策者内部掌握的情况而不公开,这样引起部分干警猜疑,产生了自己的评价不起作用、最终还是领导说了算的想法,导致民主测评时不认真对待。笔者认为,从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干警参与评价的角度可以考虑测评结果公开,至于决策结果与民主测评结果的不一致,决策者可以公开给予说明,以增强人事工作的透明度。
(三)评价功能方面
由于前述几方面缺陷,导致现有评价体系在评价功能方面存在的缺陷最大,除认证功能发挥基本正常,其他功能均未正常发挥。
一是现有体系的评价资料不足以识别出每个检察干部之间的差异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检察官考核登记表关于每个人的表现除了自我总结有区别外,组织评语几乎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单凭档案中关于个人评价的唯一记载几乎不可能识别出个人的差异性。由此可见,现有人事档案的价值亟待提高,要从过去的以政治识别功能为主,向以全面识别尤其是业绩、能力识别功能为主转变。识别差异性不是最终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把每个人的长处、短处、优势、劣势清楚明了地显示出来。法国为识别公务员的差异性,考核内容多达十四项,即:工作速度、工作方法、专门知识、组织能力、服务精神、指挥能力、编制能力、协调能力、调查能力、适应能力、值勤情况、整洁状况、积极性和身体适应性等,严密科学程度可见一斑。
二是现有体系得出的评价结论不足以做为科学遴选优秀人才人的依据。实际工作中,当遇到评选先进个人、优秀检察官时,评价体系的作用得不到明显发挥,多数采用“印象派”手法,根据平时表现估计,或是搞平衡,“先进轮流当,明年到我家”,或是发扬风格善意谦让。尽管评选先进和优秀存在不尽合理之处,但大家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现状,不以为然。可是当涉及到个人前途“动真格”的时候,譬如从助检员中选任检察员、从检察官中选任主诉检察官、从检察官中选拔中层领导乃至院领导时,人们对评价体系期望值增大,都希望全面准确地看待自己评价自己,而此时评价体系的作用却显得苍白无力,常常不得不借助于诸如年龄、学历、资历等其它一此手段,因为现有体系得出的结论偏重于定性比较空泛,无法满足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需求。
三是其它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由于一系列规范、目标、责任没有纳入评价标准中,必须做到的变成可做不可做的,使得其引导功能不明显,许多规章制度、责任、目标、承诺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讲在嘴上,唯独落实不到行动上。由于现有体系的识别功能,遴选功能的缺乏,使得激励功能大打折扣,不能调动起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重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原则和设计要求
面对现有体系的诸多缺陷,我们需要站在新世纪的高起点,用创新思维和现代理念来装备检察干部评价体系,完善功能,提升水平,具体应遵行以下原则:
科学原则。评价体系涉及人的管理,是科学性最强的一个课题,我们应该以人才科学原理来统领体系的重构,从如何有利于检察人才的发现、挖掘、重用、奖励等角度来整合体系要素,运用人事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来预置评价标准,运用系统论模糊数学来完善考核方法,提高人事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评价体系的可信度。如量化考核标准中项目的设置以及分值的比例是科学性很强的具体问题,需要仔细研究。
民主原则。党的十六大已将民主政治建设纳入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民主将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检察干部评价体系中如何真正体现民主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实践中虽然群众参与评价,但还是领导起决定作用。笔者看来,最好的办法是把领导的看法与群众的看法平等地纳入体系,把领导的高屋建瓴和群众的“雪亮眼睛”结合起来,领导评价和群众评价结果量化,按60和40的比例计入定性评价,最终是评价体系说了算,这样既制止了不踏踏实实干工作,专事溜须拍马、走上层路线的人被误用,又避免了平庸无为不讲原则的老好人被错选,真正用好民主测评、民主评议这些民主评价干部的手段,切实体现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道路。
效率原则。重构体系不能成为工作的累赘,导致为应付考核,为应付评价体系而工作,一方面我们要通过体系鼓励出效率,个人有效率、集体有效率、整个机关有效率,另一方面这套体系的在操作方面也要体现效率,要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
创新原则。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我们重构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重构后的体系更要鼓励创新,既要规范化,又不能使条条框框束缚住检察干部创新的思想和行动,我们的评价标准要向创新倾斜,量化考核要加大奖励分值,鼓励干警多提合理化建议,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不断提高积极性和创新性。要通过体系把有创新意识有创新成就的人挖掘出来、表现出来,突出他们的作用和价值。经过重新构建的评价体系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客观真实性:在所有要求中必须首先要保持评价结论产生依据的真实性和产生过程的真实性。(2)全面性:检察干部的德、能、勤、绩、廉都能有正确反映特别是政治表现、业务实绩、综合能力要有详细准确的资料;(3)层次性:不同层次的检察干部有不同的评价重点,对院领导重点反映决策能力,对中层领导重点反映指挥能力;(4)动态性:对一个干警的评价是在动态管理中收集表现信息资料,随着本人变化而变化,而不是毕其功于一役,先进永远先进,后进永远后进;(5)可操作性:评价体系设置从内容到程序均便于操作,繁简适宜;(6)可比性:同类型的人员评价结果可横向比较,不同类型的人员评价通过科学手段也可进行量化比较;(7)实用性:评价体系反映出的结果足以作为评优、晋升、奖惩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很强的公认度;(8)终局性:评价体系产生的结果是主客观结合的科学产物,是最终结果,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效力,是人事决策者处理人事问题时唯一的依据(除年龄、学历等客观条件外)。任何个人没有足够证据不能否定评价结论。
四、重构后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操作模式概述
前述概念、定位、原则、要求,最终是为了落实到实际操作中。由于侧重于体系的思想性,具体的操作性思考尚不深入,所以仅将操作模式的雏形做一概念,一种是普通模式,一种是特别模式。
(一)普通模式普通模式主要用于日常性的评价,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是评价标准预置。评价标准包括根本性制度、目标计划、岗位责任、考核标准四部分,根本性制度即检察机关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形象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制度,目标计划即每年或每一阶段时间制定的岗位目标、公示承诺、竞争上岗任职承诺等,岗位责任即所在岗位承担的各种责任,考核标准即明确达到什么条件能评为优秀等次、称职等次,不能含糊其词、无据可依。以上评价标准必须预先设置,不能事后设置,否则会导致公认度下降、科学性降低。
第二步是评价资料实录。为增强评价体系的识别功能、遴选功能,给每位干警建立“四卡”。一是政治表现记录卡。由政工、纪监部门填写内容主要有思想品德情况、遵纪守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情况、是否有迟到早退旷工现象、廉洁自律情况;二是工作表现卡。由本人填写,按周或月填写所干工作数量、质量及效率自我评估。部门领导查阅审签并就工作实绩、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两方面作出阶段性评价,部门领导填写的工作表现卡由主管领导签署评价意见;三是能力表现卡。主要反映检察业务水平、法学理论水平或其它方面能力包括与本人从事业务无关的能力,要写明支持观点的具体事例;四是综合意见反映卡:此卡记录平时与被评者有工作联系的本院和外单位的人员对其评价,如评价公诉等业务部门人员可以听取公安侦查、法院审判人员、律师以及当事人的意见,对其政治、工作、能力等方面均做详细的了解。评价办公室等非业务部门人员可以听取本院其它部门、本院外上、下级有关单位的意见,就其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办事能力进行考察。具体记录可由部门负责人或政工部门专门考核人员进行。
第三步是评价实施(即考核)。考核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通过定量反映结果的方式,汇总四卡,对照评价标准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考核,量化打分,经部门内民主评议、全院问卷式民主测评评出优秀等次。量化考核中工作实绩占60,定性评价占40,上级即领导、同级即同事、下级即对口部门人员、关联人员比例15;10:10:5,考核结束后将四卡随检察官考核表存入本人档案,使个人档案关于每个干警的德才表现具有比过去更翔实的资料。实践表明,定性考核仅仅是主观评价,缺少客观的尺度,所以只有量化考核办法才是定性、定量相结合最佳切入点,如何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特别模式如果将以上这种鉴定平时表现的评价称为普遍评价的话,还存在一种特别评价,即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或选拔检察官时需做出的评价。从检察官中选拔主诉主办检察官、助检员晋升检察员,选拔办案能手或专业人才的,仅有普通评价不足以达到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目的时,需要启动特别评价程序。其评价结论产生应以考核结果为主,如果需要强调某一方面的表现和能力,可以深入调查了解,查阅四卡资料,还无法肯定评价可进行考试,专项能力测评,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岗位,为提高选拔的科学性,我们可以运用兴起于八十年的人才评价现代化的人员功能测评方法对候选人进行比较。将每一项测评要素确定分值交一定范围的干警参与打分测评,按照数学原理可计算出准确度很高的结果。具体可分为四大类:素质结构包括政策水平、事业心、纪律性、刚正、实事求是、法律概念;智体结构,包括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知识面、逻辑性(周密性)、判决力(准确性、及时性)、精力;能力结构,包括发现问题能力、表达能力、交涉能力,获得信息能力、工作成效,包括批捕准确率、起诉准确率、大要案侦破率有判决率等。通过上述科学手段可以在众多候选人中选出最优秀者,从而避免选拔任用干部的失误,失察现象,同是也给大家一个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这正是评价体系所追求的效果。
五、重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关联措施
检察干部评价体系不是封闭的,它是全国干部人事制度系统的子系统也是检察人事制度大框架内的一个环节,在重新构建这一体系时不能无限放大它的地位和作用,在正确定位的同时,需要在充分发挥它应有功能和作用方面采取相关措施:
首先,要积极争取党委支持,明确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检察干部评价体系产生的全面准确的结果,对选任检察领导干部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与党政机关相比有其特殊性,除了政治属性,行政属性,更多是发挥其职能的法律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检察机关对干部选任的自主权就是重视司法工作职业化规律的体现。
其次,检察干部评价体系应引起检察系统内部自下而上的足够重视。管理学界有句名言:只有落后的管理,没有落后的人员。检察机关也应向管理要效率,以管理求发展强素质。从基层院到分市院、省级院乃至高检院,规范性文件要全面落实就必须自律,而不是他律,上下联动才能取得检察人事制度改革的彻底成功。
第三,检察干部评价体系需要尽快进入信息化轨道。评价体系是一个收集、储存、利用检察人员信息资料做出评价结论的体系,如果采用计算机技术,用高科技来进行人事管理,评价体系的各种作用将会发挥得更充分。
第四,紧紧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来拾遗补缺。评价体系的设置尽管自成系统,较为完整,但运行中终究会有疏漏的地方,不尽合理、不尽协调的地方,在操作中出现这些问题需要政工干部及时掌握动态,纠正失误。
六、重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的未来价值
革除陋习,改变现状,重新构建检察干部评价体系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未来检察事业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重构体系是落实中政委、高检院一系列规范的需要。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寄予很高的希望,高检院为把检察队伍建成作风硬、纪律严、素质高的队伍,先后下发了许多规范性文件,而这些规定要落实到行动中,深入到心目中,就必须纳入评价体系做为行为评价标准。
重构评价体系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需要。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主体多元化、制度多元化,个人价值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如今追求二者统一,代之而起的是鼓励成才,鼓励冒尖,张扬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为社会做奉献,评价体系正是通过关注个人价值实现程度并准确评价来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进而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重构评价体系是司法改革的需要。以尊重司法规律为核心的司法改革会逐步减少行政色彩,集体责任向个体责任转移,主诉(主办)检察官制度的普遍推行对评价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既然责任到人,那么配套的必须有认定评判履行责任情况的评价体系,否则责任形同虚设。
重构评价体系是公平竞争的需要。没有竞争,社会就不会进步。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将无处不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就必须有“游戏规则”,检察干部评价体系就是检察机关内部竞争的游戏规则。
综上所述,重构检察干部评价体系是以法治精神指导人事改革、实现人事法治化的设想。随着全国检察机关新一轮争创活动的深入开展,对集体力量的调动必然会转向对个人力量的调动,当通过评价体系真正激活每一个检察干部的内心动力时,检察机关将全面呈现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与时俱进、奋发上进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局面。
第四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王开东)(必修课堂实录)
师: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很愚笨的问题,小说何以叫小说?
生1:老师,是不是小说刚开始不能登大雅之堂,不能和诗赋等正统文学相提并论? 生2:我特喜欢《三国演义》,其中有很多真实的英雄人物,而《水浒传》中大多都是草寇。师:喔,你还有点封建思想,认为草寇不上档次,是吧,还有吗? 生3:我喜欢《三国演义》,主要是喜欢那种历史的风云和纵横捭阖的权谋斗争。师:透过历史的烟云,看到惊心动魄的斗争,确实有味道。生4:《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很有意思。师:哦,说来听听。
生4:你看刘备那么忠厚,甚至显得愚笨,但是诸葛亮却死心塌地辅佐他。所以,我读出了刘备才是一个真正的智者。
师:有意思,还有哪些新颖的见解,说出来我们分享。
生4:我还发现刘禅也并非扶不起来的阿斗,他对诸葛亮很倚重,就是一种聪明的表现;而乐不思蜀更是他全身而退的一种大智慧。
师:说得很精彩!这就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希望今天我们同学们也要保持这种阅读的姿势。还有吗?
生5:我不喜欢《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感觉他们的性格很单调,特别不鲜明。而《水浒传》就不一样了,很多人物血肉丰满。比如林冲,他的性格就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师:就是说,你发现《三国》中的人物性格是平面的,缺乏变化;而《水浒》中的人物性格却是立体的,流动的。是这样吗? 生5:是的。
师:同学们,你们评评他说的如何? 生:(很多同学点头认同)
师:这就是说,她说出了大家人人心中都有,人人口中都无的话。老师很高兴,这个观点也是鲁迅先生的观点。先生认为“欲显刘备之忠厚而似伪,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就是对《三国》塑造人物的批评。刚才同学们说,《水浒》中人物,尤其是林冲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过程。高尔基说,情节的发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谁先来说说这篇小说的情节。
生6:情节可以划分为“林教头沧州遇故友、陆虞侯设计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豹子头山神庙复仇”。
师:这个概括如何,谁来说说?
生7:概括得不错,但是不够简洁、不够统一。师:你来试试。
第五篇:《论美》教学设计 王开宇
《论美》教学设计
白桑关镇高庙一贯制学校
王开宇
教材分析 《论美》一文被选编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本单元的单元提示这样说:“学学牛吃草--读书要讲求智慧,读书有精读与泛读,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就得深读精思,反复品味,如同牛的„反刍‟一样,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而本文正选自于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作《论人生》,当为经典著作。随感式的写法虽于条理上不够分明,却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哲学家对“美”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相信会成为一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的绝佳范本。
进入初三阶段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再与他们探讨新的甚至可能是与以往大相径庭的观点,能接受吗?基于学生的这种情况,这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必须要下大力气备学生、备课堂,事先预备好应对学生各种表现、回答的方案,并要重在构建一个平等、对话、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析、质疑、探究,只有这样,才有了上好课的条件。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探究、质疑以及表达能力;
2.明确作者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熟读课文,个别语句当堂背诵;
4.学会在生活中识别美、发现美、创造美;
5.掌握通过联系语境、利用工具书探究词义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 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
2. 学习杂感的写法,联系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领悟课文大意及所蕴含的美的真谛。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充材料 多媒体语文课本
钢笔笔记本
教学流程
第1 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
一、导入新课,分享“美”
二、初读文章,认识“美”
三.再读文章,梳理“美”
四、深读文章,品味“美”
五、齐诵文章,识记“美”
六、联系实际,识别、发现“美”
七、拓展思维,创造“美”
八、总结
1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正值“美”的年龄,相信你们对美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那么,请别吝啬,将你的慧眼发现的美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吧!(课件:罗丹的话
课件:分享美)
但这些美是不是算得上真正的美呢?(板书:论美)
2.课件:作者简介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重点注意“颜色”一词)
2.文章中围绕“美”作了那些论述?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关键句。
(展示课件)
⑴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⑵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⑶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⑷把美的形体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3.齐读这些美的句子。
4.请仔细思考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位置都有什么特点?(找到找中心句的方法)
5.在这些论述中,作者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最后一句往往是文章的中心句)
1.文中共写了哪几种美?
2.这些美都有什么特点?(用文中形象的比喻句回答)
3.根据板书,梳理文章(展示课件:结构图)
1.作者层次清晰,有理有据地阐述了他眼中的美,你有没有从文中欣赏到作者的美呢?(课件展示问题和答案)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参考句式:我喜欢句子,因为)
如:“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1.文章的语言如此优美,让我们配乐大声朗读,识记住这些优美的充满智慧的语言。(课件)
1.辨别屏幕上的四幅图片,哪些美,哪些不美,并说明理由。(课件)
2.把目光投向周围,来个“班级选美”,班上哪个同学或老师最美,为什么?(课件)
1.用精练而有智慧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认识。(课件)
1.美有很多种,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美的标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美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永远都不会变的,它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追求。
(课件:教师寄语)1.畅所欲言,展示自己发现的美﹙雨后彩虹是美的,春雨滋润下的万物是美的,胜利者的微笑是美的,舞蹈演员的舞姿是美的,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是美的,诗人作家笔下流出的文章是美的……﹚
2.了解作者
1.自己解决生词
滑稽、愧悔、颜色、德行
2.找出关于“美”的关键句子,在文中勾画。
3.大声齐读。
4.不是每段的开头,就是每段的结尾。
5.最后一句(大声齐读)
1.德行之美、行为之美、颜色之美、形体之美或内在美、外在美
2.美德好比宝石,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3.依据板书回顾课文。
1.准确精练,隽永含蓄,充满智慧的语言。
2.仔细品读文章后,小组讨论
1.配乐齐读全文。
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1.自己创造美的格言,在班内交流,记下好的格言。
1.认真听,加深对德行美的识记。
1.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符合本课内容所要求的学习情境以及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去发现身边不同的美,为下文什么是真正的“美”做准备。
1.知识技能的培养,如何探究词义,对多义词需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2.初步认识“美”,找到作者的主要观点。
3.通过朗读培养语感,并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4.新课标中技能方法的学习,训练学生学会找中心句。
1.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
2.了解各种美的特点,便于更深的理解美。
3.简单明了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要想真正领悟一篇文章的深刻内涵,一两遍的朗读还远远不够,更需要静下心进行潜心研读,即抓住文中的个别词句深入揣摩感悟,考查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意蕴。这样才能谈得上对文中的真正理解和把握。
1.让书声回归语文课堂,边读边感悟美的语言。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学会识别美,发现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1.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
1.再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