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陋室铭》与《爱莲说》复习学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18:1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6《陋室铭》与《爱莲说》复习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6《陋室铭》与《爱莲说》复习学案》。

第一篇:26《陋室铭》与《爱莲说》复习学案

《陋室铭》与《爱莲说》复习学案

编写人:张小燕

审核人:初二备课组

时间:

1、4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

2、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并能灵活解决问题。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并能灵活解决问题。预习案:

一、给下列加点注音:

德馨()

鸿儒()

案牍()

濯()

不蔓()蕃()淤泥()

含蓄()

涟()

鲜()

二、文学常识填空:(1)《陋室铭》的作者是

(朝代)的(人名)。铭本来是指

,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

,也可以

,都是为了

。《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

(时代)的(人名),选自《

》。

三、根据要求默写课文语句:(1)《黄鹤楼》中,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2)《黄鹤楼》中描写眼前所见之景的句子:(3)《送友人》中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比喻游子之心的诗句:(3)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4)《陋室铭》中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5)《爱莲说》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的句子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3)无案牍之劳形。.(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5)陶后鲜有闻 .

五、翻译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导学案:

1、预习成果展示:

找四生板演,教师听写。

2、合作探究:

(1)作者举诸葛庐与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3)《陋室铭》中作者写作本文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志趣?

(4)《爱莲说》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5)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6)《爱莲说》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扩展延伸:《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翻译句子:

(1)欧阳修四岁而孤。译文:

(2)惟读书是务。译文:

2.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2)盲臣安敢戏其君 ...(3)孰与昧行乎

(4)何不炳烛乎 ....

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达标检测:

1、修改病句:看到这粒甚称世界波的进球,电视前的球迷异常兴奋得不得了。

2、仿写句子:如果生命是树,尊严是根;如果生命是水,尊严是流动„„

第二篇:《陋室铭》《爱莲说》学案

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流程:

一.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二. 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带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何随之有:

四、精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6.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7. “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爱莲说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二..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三.、整体感知:

八年级语文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

“可爱者甚蕃”者: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 “世人甚爱牡丹”甚: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而:

“中通外直”: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陶后鲜有闻:

四、精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3. “我”爱莲花什么呢?

4.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5.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6.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

答案: 石室联中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

(刘禹锡)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凌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异: 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苔痕上阶绿:长到。草色入带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4.提问: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

八年级语文

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一、1.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2.题解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八年级语文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轮读均可。读时注意节奏、重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生翻译课文,补充课文注释:

“水陆军木之花”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可爱的(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世人甚爱牡丹”甚:很”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而:连词,表转折,却。

“濯清涟而不妖”而:连词,表转折,却。“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益:更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连词表转折,却。焉:助词,可不译。“予谓菊”谓:认为。

“花之隐逸者也”之:结构助词,的。“陶后鲜有闻:鲜:少。(xiǎn)3.请再次朗读课文。

4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6.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提问: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1)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灌清涟而不妖的质朴;(2)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3)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8.提问: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 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9.提问: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作者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艳

八年级语文

丽,比作富贵之人,作者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小结

这篇短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短文运用比喻、象征、衬托手法,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将记叙、抒情、议论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句式骈散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五、板书

菊花正衬莲花 牡丹反衬莲花 莲花——君子——同予者何入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菊花——隐士——陶后鲜有闻牡丹——富贵人——宜乎众矣7

第三篇:《爱莲说》《陋室铭》复习教案

《爱莲说》《陋室铭》复习教案

雷斌

复习目标:

1、背诵默写课文

2、掌握作者及作品

3、掌握本课重点文言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

4、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复习提纲

一、背诵并默写课文

二、文学常识

1、《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2、本文选自《 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字:茂叔,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宋代著名的哲学家,著有《 太极图说 》等。世称“濂溪先生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动植物会给我们带来启迪。笔直向上的白杨树让我们想起如何做人,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人。如果你要借助某件事物来抒发感情,可以用到“托物言志”这种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两篇短文《陋室铭》。《爱莲说》就是托物言志的名文。“铭”和“说”,都是古代的文体。铭,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脚,读来铿锵有力。说,这种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教学方式

多媒体

二、整体感知《爱莲说》

(大家齐读课文)(大屏幕出示一幅与课文描绘一致的照片)

1、重点字词解释

①可爱者甚蕃(多)②出淤泥而不染(沾染)③、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⑥陶后鲜有闻(少)⑦宜乎众矣(当然)

2、重点句子翻译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⑤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一词多义 ①远:香远益清(远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远处)亲贤臣,远小人(疏远)

②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

③益:香远益清(更加)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至于斟酌损益(增加)

④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译为:生枝蔓;长枝节

5、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莲,花之君子者也。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6、理解性默写

①《爱莲说》中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 ②《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比喻志洁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是

;比喻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只可在远处恭敬的观赏,不可近前玩弄的句子是:

③陶渊明爱菊花的原因,世人爱牡丹的原因

,我爱莲的原因是。

④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 复习《陋室铭》 整体感知 走进作者(通过所学诗文感知刘禹锡)

1、重点字词解释

①有仙则名(著名、出名)②惟吾德馨(品德高尚)③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④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⑤可以调素琴(弹)⑥无丝竹之乱耳(使------扰乱)⑦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劳累)

2、重点句子翻译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孔子云:“何陋之有?”

3、一词多义

名:有仙则名()名之者谁()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之:何陋之有()无丝竹之乱耳()

4、词类活用

①有仙则名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理解性默写

①《陋室铭 》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陋室铭 》中写居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陋室铭 》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陋室铭 》中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 ⑤《陋室铭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烦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⑥文章通过环境、交往、情趣三方面情景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情操和安贫乐道情趣。

⑦《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五、课文复习小结 比较两文写法

1、主题

《爱莲说》以“莲花”自喻,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恶浊世风的批判。《陋室铭》借陋室不陋,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写法

衬托手法的运用,用菊花正衬,用牡丹反衬。用“山”、“水”类比“陋室”,引出主旨句,衬托德馨

骈散结合,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描写手法的运用

第四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导学案

吴起县二中“先学后研·学案引领”高效课堂导学案总第课时

课题:《短文两篇》

主备:冯苗苗设计:八年级备课组

审核人:齐小军授课人(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4、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5、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难点:学习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培养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读课文,理解词句,粗知大意。查资料,积累文言词汇。反复诵读课文,培养语感,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寓言的音韵美,最后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本课拟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预习质疑部分,第二、三课时完成合作探究部分和检测反馈部分。

【课前预设】【增删内容】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最终招致失败,但始终不屈。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文体简介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

朗读指导

《陋室铭》:

(1)找出文章的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有延长音。

《》共6页第1页

(2)前四句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

(3)“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虚写的文句(“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应读得轻一点,才有韵味。

(4)“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最后两句。《爱莲说》

(1)第一段介绍情况,当用陈述语气读;第二段发议论,其中有判断,有感叹,应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2)第一段首句是总说,当用提顿的语气读;“可爱者甚蕃”要读得分明。以下依次说菊、牡丹、莲,其间应有明显的停顿,“牡丹”后的停顿应长一些。

(3)“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要轻读,后面的内容应读出层次感,即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读得稍重一些。

(4)“菊之爱”应读出惋惜之意,“莲之爱”读出慨叹之意,“牡丹之爱”应读出讽刺意。

4、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

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好的”。

例子(1):他的年纪小,气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气量大。)

例子(2):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预习·质疑 《陋室铭》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陋室铭()德馨()鸿儒()案牍()苔痕()西蜀()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有仙则名②有龙则灵③斯是陋室、唯吾德馨。④谈笑有鸿儒⑤往来无白丁

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之劳形⑧何陋之有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铭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写出韵脚。

5、找出本文的对偶句

6、学生自主阅读后,结合工具书,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翻译全文。

7.学生根据朗读指导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色,力求读出韵味。

《爱莲说》

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蕃()淤泥()濯()清涟()蔓()亵玩()噫()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②陶后鲜有闻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⑤花之隐逸者也⑥宜乎众矣

3、文章中哪一个词,明确表达了对莲的态度?

4、画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倾情朗读,想象莲花美好的形象。

探究·训练

一、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小组交流讨论,研读赏析

1、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3、本文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提到“诸葛庐”和“子云亭”?

4、本文结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有何作用?

5、文章仅仅只是写陋室吗?你认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二、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请同学们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追求。

三、再读课文,小组交流,研读赏析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2、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还有什么?

3、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菊之爱”和“牡丹之爱”又有什么内涵?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个句子。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仿句: 小写作:

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其他物件(写于收集本上)。我的疑惑

检测·反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鸿儒()案牍()甚蕃()....德馨()淤()泥洗濯()清涟()....隐逸()亵()玩鲜()有闻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

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

三、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

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家。7.《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

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

教(学)后反思

第五篇:《爱莲说》复习学案

《爱莲说》复习学案

一、文学常识

1、《爱莲说》选自(),作者(),字(),号(),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是()时著名的()。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二、字词积累

1、解释词语 蕃(fán):()

染:()

独:()濯:()清涟:()

涟:()

妖:()

不蔓(màn)不枝:()

蔓:()

枝:()香远益清:()

益:()

亭亭净植:()亭亭:()

植:()亵(xiè)玩:()亵:()

隐逸:()

君子:()

噫(yī):()菊之爱:()

鲜(xiǎn)有闻:()宜:()宜乎众矣:()

2、重点虚词

“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重点句子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莲,花之君子者也。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四、默写句子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青年时期在〈莲蓬人〉中写道: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它的立意和语言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隐寓趋炎附势之风极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内容理解

1、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象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象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了衬托的写法,用“菊” 作正衬、“牡丹”作反衬,突出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作者对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庸俗世风的鄙弃。

5、文中作者对“牡丹”与“菊花”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答:不同,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文中的“牡丹”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

6、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述理由。答:(1)同意周敦颐: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气节。只要一个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心态,外界的不良因素就不会阻挠其发展。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2)同意孟子:人通常都会随着周边的环境而改变。与一种人接触的时间久了我们就会被同化成为其中一样言行、品格的人,与一种社会接触久了就会变成符合这个社会生活节奏和规律的人。正如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样的事物会在一起。即使一开始有差别,最后也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7、《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答:“牡丹”比喻富贵的人。“莲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看法:对有些拜金主义者的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要受到批评和否定。

8、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9、答: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

五、中考链接

文段一: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陶后鲜有闻()..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多)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

D.亭亭净植(种植)..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丝竹之乱耳 ..D.濯清涟而不妖

康肃笑而遣之 ..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3分)

文段二:【甲】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A]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④;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⑤者。竹心空,空似体⑥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⑦者。竹节贞⑧,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B]故。君子人多树之⑨为庭实⑩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贤:贤者。②本:根。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直以立身: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⑤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⑥体:体悟。⑦虚受:虚心接受。⑧贞:坚贞。⑨之:代词,指竹子。⑩实:充实。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亵:()(2)固:()2.解释下列语句。(4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竹似贤,何哉?

3.【乙】段中[A][B]两句,哪一句中的“树”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的“树”用法相同?请把字母A或B填入后面的横线上。()(1分)4.【甲】文从莲的()()()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5.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2分)表现手法: 表现方式:

文段三:【甲】周敦颐《爱莲说》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也。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李渔《芙蕖》)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群葩/当令时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指近前把玩。(亵,亵渎,不尊重)..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C.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上面).D.后先相继,自夏徂秋(往,到).3.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C.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D.及花之既谢 ..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淸涟而不妖 译文:

5.同是写莲花,两文在写法和内容上各不相同。【甲】文主要采用()、以花喻人的手法,赞扬了君子()的高尚品质:【乙】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按时间的先后顺序,重点写了芙蕖(“ ”)的特点。(4分)

文段四: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

爱莲说学案答案

文段一答案: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却)②陶后鲜有闻(少)2.D 3.C 4.(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5.运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了莲的高尚情操。共3分。文段二答案:1.(1)亵:亲近而不庄重(2)固:牢固

2.(1)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娇媚。(2)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 3.B 4.【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香气、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心空 文段三:1.D 2.C

3.D

4.我单单爱莲花从污泥中生出却不受沾染,经过淸澈的水波的洗涤却不妖艳。5.托物言志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说明 可目 文段四:1.(1)沾染(污秽)(2)美丽而不端庄(3)耸立的样子(4)认为

2.(1)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2)(莲是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3.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

4.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2分);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2分)

下载26《陋室铭》与《爱莲说》复习学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6《陋室铭》与《爱莲说》复习学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陋室铭》《爱莲说》比较阅读

    《爱莲说》《陋室铭》比较阅读 [甲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

    《陋室铭》和《爱莲说》比较阅读

    时代不同情感相连 ——《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异曲同工之妙 托物言志,顾名思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意在明志。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宋代周敦颐《爱莲说》这两篇短文再典型......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讲义(共5篇)

    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陋室铭》测试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3)是陋室,惟吾德馨(6)。苔痕上(7)阶绿,草色入(8)帘青。谈笑有鸿(9)儒(10),往来无白丁(11)。可......

    《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阅读[5篇范例]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 《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阅读 【甲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陋室铭》《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试题及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甚蕃( ) 德馨( ) 淤( )泥 洗濯( ) 清涟( ) 隐逸( ) 亵( )玩 鲜( )有闻 二......

    《桃花源记》《陋室铭》和《爱莲说》测试题

    《桃花源记》《陋室铭》和《爱莲说》测试题 一、文学知识填空。(8分) 1.《桃花源记》作者 , 朝著名的诗人。后来人们用出自本文的成语“ ”来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乐而环境幽静的......

    桃花源记 爱莲说 陋室铭选择题范文

    语文八年级上册复习——文言文阅读(一)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

    《陋室铭》练习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3)是陋室,惟吾德馨(6)。苔痕上(7)阶绿,草色入(8)帘青。谈笑有鸿(9)儒(10),往来无白丁(11)。可以调(12)素琴(13),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