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三年规划2010(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8:0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教育三年规划201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教育三年规划2010》。

第一篇:艺术教育三年规划2010

琴歌悠扬 书墨飘香

北京市太平路中学学校艺术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2010——2013)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积极学习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国家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改善我校艺术特色教育条件,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发展其审美能力,促进我校艺术特色更加明显,特拟定我校艺术教育的工作方案。

二、总体目标

坚持走“示范加特色”的学校发展道路,努力提高我校艺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紧紧围绕实施新课程改革,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学生潜能,丰富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真正成为艺术特色学校。

三、分解目标

1、坚持提高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努力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确保学校艺术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开展有特色、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管理行为,构建校本研、训的基本框架。

2、不断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艺术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艺术教师专业化队伍,着重培养出我校一至三名艺术“专职骨干教师”和三至五名“兼职骨干教师”,提高我校艺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立足艺术课堂教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以科研促发展。加大器乐教学的力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积极探索改革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

4、加大对学校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器材配备。不断完善音乐教室、舞蹈教室配备,规划好绘画室与书法教室。进一步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思想,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增强以美育人,以美感染人、陶冶人的艺术氛围。

5、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不断完善和丰富切合我校实际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组织建设。在巩固和建设好口琴乐团的基础上,建立一支高中女子合唱团,创办“北京市太平路中学青少年书法协会”,发掘校外教育资源,加强与社区的交流,利用各种渠道为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和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建构有效的艺术教育管理、教学教研框架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1、建立学校艺术教学管理领导机构及创建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工作小组。组 长:高新桥(校长)副组长:宿守军(副校长)办公室主任:张文燕

成员:徐战军、赵杰志、莫杰、张建柱、王旭、卢俏梅、赵霞、刘畅、凌晨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定期召开会议,每学期不少于2次。制定学校艺术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拟定工作方案,提出并讨论营造学校艺术育人氛围的办法和方案,组织开展每期艺术活动,检查、督促艺术教研小组和艺术专兼职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实施情况。

2、结合学校实际,建设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教学能力突出的艺术专、兼职教师队伍。尽最大努力给予艺术教师专业化成长创造最佳的空间,和最好条件,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将艺术教师教学成果纳入到评优、评级和目标考核中,鼓励艺术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引领专职艺术教师成为特长过人,教学风格独到,教学水平突出的“骨干教师”。为专职艺术教师指定培养目标,使其成为兼职艺术教师的“老师”。鼓励青年教师学一门艺术特长,走一名“合格的艺术兼职教师”到“骨干艺术兼职教师”的道路。

积极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活动,建立以专职艺术教师任组长,其它专、兼职艺术教师为成员的教研小组,通过每单周一次的全体专、兼职艺术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开展学习课标活动、论坛活动、模拟上课、评课,轮流上公开课、多媒体课等形式,提高音乐、美术课教学质量。定期组织兼职艺术赛课活动。

3、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校内外兼有的学校艺术特色教学内容和组织。音乐教学中,创设琴歌悠扬的艺术魅力,以口琴为突破口,在初一年级引入“口琴”教学,并融打击乐、键盘乐、弦乐,舞美于教学活动中,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坚持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主群体作用,继续建设好以初中年级学生为主,六十名学生组成的标准的口琴乐团,建立有效的选拔、培训制度。

依托社区资源,发挥社区文艺团体和民间艺术家的作用,帮助学校开展艺术活动,探索建立 “高中女子合唱团”。

美术教育方面,加大美术交流的空间,充分利用学生的橱窗、宣传栏、走廊画框等地方,并规划建立“学生作品展示墙”。

结合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突出以“科技创意画”为主要特色的美术特色教学活动。书法教学方面,立足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办好青少年硬笔书法培训,以硬笔书法培训为特色,创办“太平路中学青少年书法协会”,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书墨飘香。

以活动为载体,定期开展艺术活动,固定第一学期每年十二月为“艺术节”展示月,开展英语口语比赛、舞蹈表演、课本剧演出、作业展评、科技创新画评比、合唱比赛,艺术讲座等,最后举办全校新年艺术节汇演;第二学期三月为“传统文化月”,开展书法、手抄报、国画,古诗朗诵、演讲、艺术知识比赛等活动。

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充分发挥好学校环境育人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的广播、演出、展览、展示以及校园的整体设计营造健康、高雅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把建设“书香校园”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综合目标

一是书香校园建设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倡导“智育注重自学,德育注重自治,体育注重自强”的理念。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全面推行学生作品上墙,建立班级“图书角”,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引导队员“读名著,看名片,赏名画,听名曲、诵读古诗文”,增强学生读书的兴趣,努力营造“有诗、有画、有书、有乐”的诗意校园。开展“好书伴我成长,我与好书交朋友”学校读书节活动,增强学生读书兴趣,增加阅读量,激励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与好书为友、为伴的良好习惯。开展图书漂流,评选读书之星,争读书奖章等活动。二是努力营造教师读书学习氛围,有机安排各种学习专著、教育理论等,通过精读名著、做好笔记、专题讨论、心得交流等形式,创建学习教师团队,积极地在学校中营造一种协作学习的文化机制和环境氛围,构造团体协作学习的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们在这个平台上共享知识、经验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把建设“生态校园”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基本保障

加强校园育人环境建设,按照“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序化、教育化”的原则,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建设“生态和谐校园”。

一是按照校园“六化”要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不断完善学校设施,绿化美化学校环境,使人与校园环境和谐,规划建设合理,校园富有诗情画意和育人功能。每层楼道都安排设计成文化艺术长廊,各层突出一个主题教育,校园的围墙设计布置各种体育运动图案,使校园充满了灵气和诗意。环保意识与行为不断强化,在宣传教育的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是抓合力,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充分发挥每一位教职工的学校主人翁作用,引导教职工视校为家,树立校荣我荣、校兴我兴、校衰我耻的荣辱观。营造奖励先进,鼓励冒尖的良好学校氛围,通过座谈、谈心、引导等方式,让教师调整心态,消除隔阂,凝聚团结教职工的心。

三是抓服务,树立良好的形象。教育就是服务,为学生的成人、成长、成才服务,为家长的安心、放心、省心服务,为社会的文明、发展、创新服务。教育服务,家长、社会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质量,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质量的优劣,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办学的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是否有吸引力,这是一所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为此,学校必须提高服务质量。教育就是服务要体现在工作的细节上,体现在教育、教学、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落实在每一个教育行为,营造一种教育环境。

把建设“文化校园”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所在

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浓郁的“文化校园”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创造优质的教育。

一是在校园、教学楼和各教室制作、悬挂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教育名言和艺术照片。

二是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管理策略和治校方略,以及学校校风、校训解读、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规范指南和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悬挂在教学楼、校园前最令人瞩目的墙壁上。让昔日沉睡的墙壁、楼道开口说话;

三是每层楼安排一个教育主题,墙壁、楼道成为“隐性教本”和“书画长廊”,将校园和教学楼装扮得更加靓丽,更加富有诗意。四是实施“阅读工程”,为每个班级配备一个书柜,制作一面墙报,使每个班级的书柜都图书琳琅满目,随时为学生提供文化快餐;使每个班级的墙报都饱含浓浓的书香,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五是校园文化建设富有成效,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突出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引导学生“读名著,看名片,赏名画,听名曲、诵名诗”,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六是学生文化课程成绩及体、音、美等综合评价等级不断提升,关注学生的特长培养与发展,保持同类学校的前列,素质教育成果丰硕,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较高,学校形成较明显的办学特色。

5、经费保障:只要有利于学校特色发展的工作和活动,学校在经费上都给予充分保证;同时学校对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及辅导学生比赛、特色展示等活动中获奖的予以奖励。

具体工作:

1、口琴乐团

我校口琴乐团创建于1988年。在20多年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虽然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教师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学校始终坚持抓好口琴乐团的建设,口琴具有小巧玲珑、便于携带、价格低廉、容易普及的特点,是目前普通学校开展器乐教学简便易行的乐器之一。我校在抓好口琴乐团建设的基础上,将口琴艺术推广到全校,坚持把“口琴”作为初中各年级学生的必修内容,将口琴教学融入到音乐教学之中。通过学习,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都能较好地掌握口琴的演奏技能,尤其是通过将口琴教学融于歌曲教学、乐理知识教学、音乐欣赏教学之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与合作精神。

近几年,为提高学校口琴乐团的水平,学校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聘请中国口琴协会会长黄文胜等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使口琴教学更加科学规范。

经过努力,我校的口琴乐团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我们还需要一些参赛经验,还需要在表演形式上不断摸索,力争在表演曲目、形式、质量上都有突破,力争在市、区乃至全国和国际比赛中取得成绩

2、合唱团

作合唱团为我校艺术活动的一部分,发挥着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太平路中学合唱队培养出了一些热爱艺术、热爱合唱的学生,有的升入大学后仍然坚持参加合唱队并成为合唱队积极的组织者。

由于学校的特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身体的不同的情况。想在高中女生中成立一支女子合唱团,每年在新开学时就注重合唱队员的选拔,由各班班主任及文艺委员推荐,由艺术老师选拔的方式,选出有一定歌唱能力及有兴趣参加的同学组成合唱队进行活动,形成了由高

一、高二的梯队结构,主要成员为高一年级,中心成员为高二的同学,老队员带领并指导着新队员能很快形成基本的合唱基础。我校有专门的合唱指导教师,坚持每周四的下午进行合唱训练,(除了考试期间)包括合唱基训和作品排练,我们所排练的作品有中外的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除了在人员的保证之外,我校有专门的合唱教室及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力争每年平均要有一万元的投入。同时要积极的寻找机会参与演出活动,争取在实践中成长,在元旦迎新会我们合唱队就能拿出精心准备的作品展现给同学们。

3、舞蹈团

舞蹈团作为学校重要的艺术项目,每周坚持训练两次。着重在基本形体和舞蹈作品的结合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力争为学生挑选了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舞蹈让学生们进行尝试。感受不同舞蹈的艺术魅力。力争舞蹈团的同学们能在各项大型艺术活动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4、书画社

美术书画社包括色彩与素描、摄影、动漫和书法等项,扎实开展艺术社团活动,要普及与提高并重。

总之,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设和发展与大家的努力合作分不开,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并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信再通过三年的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力争培养了一大批热爱艺术的、具有太中特色的、自主自立的学生,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在学校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010年7月30日制定

第二篇:教育三年规划

黑林镇中心小学“十二五”期间

学校自主发展规划

(2012--2015)

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位于苏鲁交界、赣榆县北部,黑林镇驻地。始建于1929年春,原名为黑林村初级小学,1957年定为黑林乡中心小学,1988年5月迁现址,后改名为黑林镇中心小学。下辖4所完小,3个教学点,有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2547人,在职教师146人,其中本科学历61人,专科学历48人,现有小学高级职称82人。在新一轮课改中,我校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进而全面发展,根据市、县的教育发展目标,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校“十二五”期间自主发展规划。

一、学校办学经验与成绩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教学计划,注重强化常规管理,逐步形成了“爱满校园 德行天下”的校风,“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教风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学风。近几年,坚持以各种创建为契机,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品位。先后被评为:连云港市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学校网站评比获连云港市二等奖、江苏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连云港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连云港市百佳校园、连云港市管理规范达标校2所、县十佳校园、县平安校园、连云港市合格教科室、连云港市女职工权益保护先进集体(全县中小学只有2个获奖单位)、连云港市合格劳动实践场所、县级合格幼儿园2所、中心园、秦布地幼儿园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等。

学校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大力开展课题研究,教学成绩在稳步提

升。目前,县、市、省乃至国家级课题立项及结题数均走在全县前列。被评为连云港市合格教科室。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2006年被评为连云港市德育先进学校。为擦亮这一品牌,该校又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先后自编了两套校本教材。反应本地历史斗争故事的《思源》一书,重在革命传统教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和家长的热读。德育校本教材之二《礼仪教育》,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基本的礼仪规则编排,是师生共同走进现代文明礼仪殿堂的实用教材,这本教材一经编出,立即得到了校内外广泛认可。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学校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班额过大、师资结构不合理、办学特色不鲜明、课题研究形式化、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重教学轻教研、重成绩轻教法的现象普遍存在等。

二、学校办学理念的再定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学生的人生奠基”作为“十二五”期间学校追求更高教育境界和自我完善的目标,作为为学生生命奠基、追求人生价值的目标;作为师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体验生命意义的过程;作为学校校风的时代性的诠释,作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导引,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

(一)追求更高境界的文化管理

崇尚人文精神的文化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从而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目标。校园文化是管理文化之一,在建设校园硬件设施的同时,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突出 “儒雅”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落实为学生的生命奠基的人文教学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学校追求的教育教学境界。要引导教师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在丰厚的专业理论指导下,努力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名家,做个性化、专家型教师,把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带入学生心中,让学生的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学生的学习绽放智慧花朵。

(三)优化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学校德育

德育是做人的教育。我们确定以传承民族文化精神为突破口,以“儒雅”文化教育为重点,培养师生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情操、思想、知识、创造力得以升华。

三、主要办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实施品牌战略,力争在五年内达到师资队伍优良、办学条件优越、校容校貌优雅、管理水平优胜、教育质量优异、学校特色鲜明的目标,真正成为县内突出、市内领先的示范性学校。

(二)分项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

为实施优质教育和现代化教学提供有力保障,为学生、教师、学校的三维发展奠定物质服务基础。

2011年:加强学校附属工程基础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办公条件,进行校园文化综合论证与布置,实现教育现代化创建目标。

2012年:进一步高规格、高标准地完善教学设施,优化教育装备;改善本部教师办公设施,初步完成本部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省级平安校园。

2013年:完善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创建省级绿色校园。

2014年:对绿化美化、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整体形象包装,达到办学条件上档次,校园文化高品位,成为与名校建设工程相匹配的精品校园。2015年:争创省绿色校园,创市级十佳校园。

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努力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争上游,三年创先进,四年进优秀,五年树品牌的奋斗目标。为达成目标,学校努力探索管理最优化,丰富学校管理内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努力打造工作、学习、生活为一体的师生大家园。高度重视办学行为的规范性与程序性,做到收费规范、招生规范、学籍管理规范;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课程,确保课程设置的严肃性、科学性,规范课程计划的实施与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营造重人本、强文化、具活力的花园、学园、乐园、家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具体目标分解如下:

2011年:办学规模为局部8轨,40个班。依据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要求,努力完成创建任务。创新现代学校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决策的科学定位和决策执行的务实到位,提高学校办学的现代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提升学校的

办学层次。研究制定一整套学校管理制度。确定学校“三风”,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2年:扩班8个,设置48个班。学校管理努力做到以“服务”和“合作”为核心,树立现代管理意识,打造合作型学校团体。探索艺体科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师自身特长,选准项目,广泛参与外显性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学校安全、文明建设,争创市文明单位,创建省级平安校园。

2013年:扩班6个,设置54个班。强化师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形成轻松、愉悦、民主、积极的学校管理人文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充满和气、充满士气、充满朝气、充满才气、充满喜气的师生大家庭。争创市素质教育先进集体。

2014年:扩班6个,完全达到10轨60个班的办学规模。实施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提升工程,选准学校管理的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并从质与量方面有较大提升,完成1-2项省级创建任务。

2015年:整体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争创省文明单位。

1.构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学校管理框架。实施分层次的目标管理。

2.强化制度管理。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基础,建立健全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严格制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3.坚持“效率优先”、“优质办学”策略,加强学校现代管理研究,优化管理手段,通过在师生中开展丰富多彩、凝聚人心、师生喜欢的活动,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成长和精神生活的乐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提高育人质量。

4.细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为指导,强化、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管理

1.加强业务培训。加大教师培训和经济投入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实施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师绩效评价方案”,建立教师绩效评价电子档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要求青年教师相同的事做得比别人好,不同的事做得比别人早。实施“青蓝工程”,突破校际界限,实施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师徒结对工作,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4.大力推进“优师工程”。五年内,真正形成以县级教学骨干、高级教师

为核心的优良教师群体,让骨干教师成为学科教学的旗帜。努力培养出高层次的名师、骨干教师,塑造个性化教师。学校重点培养一批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文化底蕴深厚、教学方法灵活、教学风格独特、能展示个人睿智的学者型教师,塑造师德高、有激情、善学习、会协作、负责任的活力教师。构建个性化的师生关系纽带,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人性化的教育,让教师激情诗意地工作生活学习着,体现科学的民主精神。

5.建立教师流动机制。要求40岁以下的普通教师必须到乡村学校挂职锻炼。选派优秀教干教师到农村支教,发挥城区优质教师资源的辐射作用。在已经形成的良好教师群体基础上,完善“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教师培训制度,实施教师自主发展引导工程,指导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并实施个人自主发展规划目标,努力争做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建设一支具有高度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适合学校自主发展的专业型教师队伍,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40周岁以下教师本科学历达60%,中学高级教师达到8%以上,小学高级教师达55%。

60%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达到县内优秀水平,30%的教师达到市级优秀教师标准,40%的教师能独立在市县范围内承担公开教学任务。90%教师都能运用现代教育设备辅助教学,70%以上教师能制作使用课件教学,50%教师能在学科教学中与信息技术运用有机整合。

教师业务竞赛省、市、县级获奖率得到提升,力求在教师各类业务竞赛中获奖省级不低于10人,其中赛课、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3人;获市级专业比赛、优质课评比等奖项不低于30人次;县级获奖不低于300人次。努力争取教师在全国竞赛中获奖。

培养省市县骨干教师和后备力量,培养市名师3-5名,骨干教师不低于6名,县级名师、骨干教师20人以上。

努力培养出一名特级教师,1-2名省级骨干教师。(2)群体工作

教学质量提升

以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落实“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基本要求”。

2012年:以综合性研究活动为平台,探索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实现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统一。争创县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制定个性化课程研究实施方案,争取在市级立项。

2013年: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完善和创新教学管理机制,创建市课程基地。个性化课程实施研究初见成效。

2014年: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创市级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深化个性化课程实施策略研究,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申报省级课题立项。

2015年:优化教学管理机制,提炼教学管理内涵,总结个性化课程研究成果,形成本校的教学管理特色。力求管理经验在省级媒体展示。

4.教育科研

继续坚持“科研兴校”的现代办学策略,坚持教育科研“重实践、重实效、重过程、重应用、重合作”的基本原则,继续深化教育科研氛围,加强学校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多创教育科研实品、精品,形成以课题研究驱动校本培训的教科研特色。

以课题驱动校本教研为手段,走研究、工作、学习融合之路,努力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强化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五年内达到国家级3个以上,省级6-8个,市级不少于15个,县级40个以上。教师发表论文每年不低于30篇,80%的教师有论文发表或获奖。

2011年:制订切合实际的近、远期学校教科研发展规划,做到科学引领,规划在先,并组织实施。市级课题立项5-6个。组建本校学术团队,制定规划并实施。

2012年:探索教育科研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结合“儒雅”文化建设,进行回归教育的深入研究,积极开展教师培养工程的课题研究。年内创县级优秀教科室。省级课题立项2个,市级新增5个。继续完善学术团队建设,力求1-2人在省市级教学活动中获奖。

2013年:开展学科“首席教师”评比活动,以点带面,结合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晋级等工作,强化教师教科研工作管理,再度提高教师教科研工作积极性。确保国家级课题立项1个,新增市级立项课题3-5个,省级1个。学术团队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新增省级获奖教师2-3人。

2014年:开展教科研工作专项评比活动,评比出本校首批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同时争创市级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新增国家级立项课题1个,市级课题3-5个,推广已结题的课题成果。学术团队研究在省级立项。

2015年:提炼包装“研究、工作、学习相融合”的教育科研模式,总结和推销学校教科研成果。再增省级立项课题1个,学术团队研究经验在省市推广。

为达成上述目标,为教师搭设成长平台,每年至少承办2-3次市级及以上教学活动,4-6次县级教育教学活动。五年内建设市县学科基地2-3个。

特色创建方面

学校依托老区红色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爱心校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进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总体目标。

三年争创德育先进校,在市县有课题立项结题,依托品德学科基地建设,承办两次市县大型研讨活动,以县德育现场会为契机,开展德育与人特色放大效应,即:办德育报,举办校园德育讲坛,编写校本教材一本,推出一批市县师德模范和市县美德好少年。

二、具体做法: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德育氛围

1.国学经典进校园。学校以《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名著中的名言名句,配上小故事,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随时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教育作用。

2.传统美德进校园。我们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按照诚信、爱国、感恩、勤俭、廉洁等分类,教室前后每一排都有教育专题,处处渗透美德教育。

3.红色故事进校园。依托老区资源优势,把革命英雄、劳动模范的动人事迹,制作成作品,张贴上墙,让红色故事走进校园,让英雄事迹感染学生。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认真提炼“三风”、“校训”,全力打造“爱心校园”。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并通过宣传栏、班级文化在校园呈现出来。学校宣传栏有德育专题,教室板报有德育栏,班级文化有爱心提示,爱心故事,校园中处处洋溢爱的文化气息。

(二)、大力锻造师德师魂,培养优秀教师群体 1.弘扬师德师风

黑林小学始终坚持“修身致远”的校训,引导教师修养身心,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引导教师学习师德模范,赶超先进。黑林镇优秀教师的事迹读

本——《身边的人》在全镇发行并宣讲。

2、践行师德师风

发挥师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出一批市县师德模范 :如“爱心小组”成员刘广芳、殷伟等教师,五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少年廖硕的事迹在校园中广为人知;尹世成、韩华善等教师义务开办“留守儿童希望班”的行动让人敬佩;双职工家庭牵手留守儿童,为他们捐衣捐物令人感动。

3.评选师德模范

为了在校园树立榜样,弘扬正气,提高了全镇教师的师德水平。我们在教师中加强师德教育,通过出台师德评选细则,有学生、家长、教师、学校领导共同参与,在每年教师节前夕,评选镇级“十佳师德模范”,评选的过程就是教育提高的过程。

(三)、努力创新德育模式,充分体现活动育人

1、校本教育系统化。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用好自编的《思源》、《礼仪教育》、《身边的人》德育读本。学科教学渗透思想教育。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认真抓好品德学科教学工作,立项一批高质量的课题,利用课题研究推进学科发展。抓好班主任工作,规范少先队建设。坚持开好晨会、班会、队会。每学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次晨会、班队会观摩与评选。完善少先队组织建设,做好学生自我管理,建立少先队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指导开展好少先队主题活动。

2、专题教育常态化。每个月结合节日特点安排一些“专题教育”

3、仪式教育情感化

1.完善升旗仪式,改变国旗下讲话形式,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干部共同参与国旗下讲话,精心准备,把国旗下讲话打造成学校德育的百家讲坛,评选优秀升旗手,使“升旗手”成为人人羡慕的荣誉。学期末进行优秀发言人评选。

2.进行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让一年级新生喜欢和热爱学校这个新的集体。3.新教师欢迎仪式。旨在通过仪式树立青年教师扎根山区,安心从教的信心。

4.六年级毕业典礼,评选优秀毕业生,为六年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5.退休教师欢送仪式。举行隆重欢送仪式,对退休人员是一种尊重,对后来者也是一种教育。

4、倾心关爱留守儿童,让爱心洒满校园。

(1)教育局和学校联合投资,建设留守儿童餐厅,让留守儿童吃上可口的午餐,许多贫困儿童还吃上了免费的午餐 ;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各项关爱活动,学校成立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严格按要求标准配置房屋和器材,并有专职教师负责管理工作,相关教师定期开展活动,配合希望来吧、星级咨询室建设,开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活动。除每天中午外,星期

六、节假日也对留守儿童开放,让学校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幸福家园。

(2)做大 “一毛钱爱心基金会”,主要是管理使用社会各界及师生的捐款。组织开展募捐活动,号召师生、家长自愿捐赠,积少成多,以资助贫困留守儿童和孤儿,依此引导学生从小形成投身慈善事业的意识。“一毛钱爱心基金会”成立理事会,健全留守儿童和孤儿档案,有计划地对他们资助帮扶,同时,学校“爱心小组”成员对全镇15名孤儿进行一对一的帮扶,让爱心传递下去。

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出发,巩固、深化和拓展学校特色教育工作,以“儒雅”文化教育为基础,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和校本资源。以学术团队建设和个性化课程研究为突破口,形成本校环境、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

2011年:科学规划,结合校园文化,制订校本课程的拓展利用和学校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孩子们喜欢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开发方案,并组织好实施工作。编印校本教材。

2012年:以校本教材实验深化“儒雅”教育,初步形成特色,积极进行点上尝试运行,不断完善修改。

2013年:发挥学校体育馆的资源优势,选择论证1-2个体育项目,组队训练,力争早出成绩,形成本校体育训练特色项目。创市级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2014年:修订改编校本教材、教参,并全面运行。整理研究成果。2015年:学校“儒雅”文化教育、艺术体育教育成果延伸、拓展,特色项

目市级以上立项,成果市级以上获奖,市内推广;学校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校本课程建设特色项目,成果市级获奖。

四、保障措施

1、学习求发展。加强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教育管理能力;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与专业素质。为实现学校各具体目标提供充实的组织保证。

2、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合理使用教育资源为依托。争取上级部门和有关专家对学校发展的指导帮助,合理使用教育资源,保障学校在提高教育软、硬件水平等方面的投入。

3、以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保障。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新义务教育法》和实施素质教育为依据,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完善学校的现代管理制度。为实施学校各项工作策略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本规划是在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实施过程中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情况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每年就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认真回顾总结,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有序运行。

第三篇:健康教育三年规划

汇园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三年规划

根据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动员全社区积极参与卫生保健,普及防病知识,推广适宜的保健常识,指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维护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将把健康教

育工作三年规划如下:为适应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发挥小组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发挥应有的作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积极配合上级有关单位以及区防疫站,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开展有关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大力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加强多发病与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群众的对常见病,传染病的知识,并且给居民宣传比如肝炎,肺结核,流脑,流感,脑血管,心血管,艾滋病等病的危害性。

设立固定的宣传板面,定期经常性的更换内容,定期宣传卫生保健等常识,向居民发放健康教育的宣传单等。

做好控烟工作,在辖区单位及居民区进行广泛的禁烟及“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工作,在每年的“爱耳日”,“结核病”,“禁毒日”,“爱牙日”,”世界无烟日”等宣传日,我社区配合社区医疗站每次搞义诊,提高居民群众的预防保健水平,积极宣传卫生法规,动员全社区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爱国卫生运动,树立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

风尚,完善健康教育陈地,定期更新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根据社区内辖区居民的具体分布及文化素质等方面进行不同类别的知识讲座,充分发挥社区、单位的协作,资源共享,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身体、精神等方面的健康常识。

汇园社区居委会 2012年2月25日

第四篇:体育和艺术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体育和艺术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2010年 3 月 1日

一、总体目标

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努力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体现教育普及和质量水平,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校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和艺术教育体系;构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的体育、艺术课程体系;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在学校和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体育和美育环境,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具体规划

(一)开齐开足体育、艺术课程,让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体育、艺术课程开课率和课时开足率均达到100%;不断更新理念,调整结构,整合内容,优化评价,逐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艺术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构建科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结合义务教育和课程改革开展,更新理念,调整结构,整合内容,优化评价,逐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艺术课程体系。

(三)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丰富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各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文体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文体活动。所有学校应组织和设立学生运动队、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使每个学生能够至少参加两项课外体育活动和一项课外艺术活动,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具有一项艺术特长。

(四)强化在职培训,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需要的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加强在职体育、艺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定鼓励教师完成体育、艺术教学和训练运动队、辅导艺术活动任务的相应措施,让体育、艺术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进修学习、教育科研以及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和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五)加大体育、艺术场地和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交流,完善教学科研体系,对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研究工作进行总体规划,配备专职或兼职科研人员,逐步建立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研究队伍。

三、体育方面

(一)学生体能培养

1、加强制度建设: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有各项条例制度,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保障。健全各项体育工作的制度是保证体育工作全面实施后面临的重要任务,要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实事求是的制定各项与时俱进的规章制度。

2、加强自身建设:体育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和业务理论的学习,对学校及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要有热情,定期参加政治学习,撰写体会文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觉悟。“在教言教,在体论体”,教研组要提高业务理论研讨气氛,定期浏览各种业务书刊,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

3、上好每堂体育课,是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严格按体育课常规检查评价每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每个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堂公开课或研究课。随着学校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来我校听课频度也将加大,要精心准备上好每一堂课。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相互探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利弊。逐步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每个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示范课和精品课。.

4、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坚持“立足校园,扎根班级”的组织方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学校每年组织安排好校园体育活动,发动极大多数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的氛围。学校按计划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目的友谊比赛。

5、结合“今天行动计划”——“擅长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人人会跳绳”,通过教学指导,在学生中蓬勃开展跳绳运动,有效达到体育健身的目的。

6、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牢固树立学生‘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每年学校学对全校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合格率达95%以上。

(二)活动开展

1、学校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上午第二节课后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由各班主任负责,体育教师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锻炼器材的分发工作,并给予运动技术上的指导。班主任要把班级体育锻炼纳入班级教育计划,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保证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学校将定期对各班锻炼情况进行评比,及时总结,形成制度。

2、按季节气候的不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比赛活动。比如拔河跳绳和踢毽子比赛,对优胜的班级进行一定奖励,力争通过这些体育比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身体,活跃学校文体生活,在校内形成浓厚的体育氛围。

3、加强学校跳绳的训练。花样跳绳是我校长期开展的一项活动,坚持每天间操时和课间时间练习跳绳,普及跳绳基本功。低年级能够掌握跳绳的基本动作与技巧,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够协调的跳绳,一部分学生能够跳出双摇及一般的花样跳。中高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够跳出双摇绳、花样跳绳、及大绳的技巧和花式跳法。应注重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外,还应多进行各式花样跳绳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我校体育活动水平和竞技运动成绩。认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把全民健身运动和各项竞技运动有机结合,广泛开展校内校外多种形式的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大力加强体育特色建设,更新观念,科学制订体育特色建设标准,丰富体育特色内涵,充分发挥体育特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4、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做到每一天的下午进行全校性的大课间活动、做到专时专用,学校也特别的要求全校师生人手一根绳,保证锻炼的质量。

5、加强学校业余训练工作。根据学校现有场地、器材、师资力量,建立跳绳代表队,进行常年训练和赛前集训相结合,坚持“出成绩、出人才”的原则,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镇等各级竞赛,并力争取得好成绩,为我校办学特色添光彩。

6、每学期召开一次学校运动会,以趣味项目为主,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7加强体育工作资料的整理和装订工作,包括文字、相片、录像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学校的各类评估检查做准备。

8、加强安全意识。对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要建立检查制度。每个体育教师在使用体育器材场地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对不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后勤部门立即进行排除。

四、艺术方面

(一)加强领导与组织管理

1、进一步健全艺术教育领导班子建设,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专人具体负责。由政教处、工会、艺术学科的骨干教师组成学校艺术教育领导班子。

2、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以上的艺术教育工作会议。艺术组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终有总结,做到年年有重点,件件抓落实。

3、创建艺术教育园地,学生美术、书法画廊,每两年一次的“艺术周”活动。

4、在普及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选拔优秀艺术苗子,组成各类艺术兴趣组,开展长期持久的辅导、训练,加强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

5、选拔艺术学科类的优秀教师,提高艺术类学科的教学和辅导水平,吸纳社会艺术资源,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服务。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荐教师参与各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力争有教师在教师基本功和评优课评比中得奖。

(二)开展活动

1、开齐开足艺术课程,配齐配好艺术学科教学设备,积极开展教师电子备课平台,帮助教师快速制作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电子课件。

2、艺术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改革艺术教学的结构、模式、方法和手段,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农远教学资源和本地的文化艺术资源。

3、通过各种途径或请有关艺术教学专家来校辅导或送音乐教师外出深造,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4、要充分利用课间操时间,继续搞好自编操操、校园集体舞,积极与学校德育、教学等渠道整合,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

5、积极举行绘画比赛,以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

6、以绘画为主要内容,每年至少出好(六

一、国庆、元旦)三期宣传橱窗,更换好校园走廊学生绘画作品。

7、成立校级绘画兴趣小组,开展长年持久的训练,注重队的层次和大小班的衔接工作,使之年年有人才、年年出成果。

8、成立兴趣小组,积极与语文等条线整合,举办书法(铅笔、钢笔、毛笔)比赛,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和水平,为学校的画廊等环境设施提供资源,争取在区内拿到好的名次,整体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9、积极开展艺术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题研究,探索新课程下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

10、开展学校艺术教育的校际交流,与市内同行建立交流渠道。

五、加强保障与服务

1.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组长:杜丽杰(校长),组员:黄丽萍(教学副校长)、焦晓飞(教导主任)、苏峰(德育主任)、李志宏(大队辅导员)、王艳杰(艺体教研组长)。

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责任制与合理的工作分工和协作关系,各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科学规划项目布局,合理统筹各类资源,在项目规划、经费投入、条件保障、训练指导和竞赛组织等方面为学校体育工作提供支撑和服务,确保学校艺体工作的正常有序运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体育提供人力保障。在体育任课师师资配备足够的基础上,体育组全体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与拼搏。做到立足本职,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更好地适

应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每年确定一个专题、编写教案,撰写论文,进行专题论文评选活动和公开课活动的授课与听课研讨, 总结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从中充实自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派体育教师到外校、外地进行参观学习,促进学校与学校间的交流,增长教师的见识,丰富教学经验。加强职务培训及考核工作,每年在考核的基础上,做好学校运动队带队教练的选聘工作。合理确定和安排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从实际出发改善体育教师工作条件,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向体育教师发放工作服装及工作津贴等相关保障工作。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物质保障。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设施是开展体以后视实际情况逐步逐步增加。学校根据国家质量安全标准和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进一步完善体育场地建设,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及时满足体育教学发展中各种物质的需要,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在双休日根据学校公用经费配置比例,全额确保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用于学校的体艺工作,在年初学校经费预算中给予落实;学校每年投入2万元左右的经费确保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费用,寒暑假向学生和社区开放。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创造条件,在物质和资金上给予保证,添置相关设施等,确保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4、完善学校各项安全活动制度,为师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学校依法开展体育教学和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定期维护保养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建立规范有序的开放使用制度,建立学生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安

第五篇: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规划[推荐]

府谷县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规划

(2015—2017年)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日新月异,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对学校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优化了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为改变“教育过程的模式”,也为我们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真正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型课堂模式,以及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当前新形势下,将传统校园逐步转换为信息化校园已成为迫切需要。为适应这一需求,使我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更进一步,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府谷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我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关注教师幸福,让学生愉悦成长”的办学宗旨,以信息化引领现代化,实现我校发展的新跨越。

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坚持以下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原则。从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分类指导,分工协作,整合和共享各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效益。.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的原则。在积极配备教育信息技术硬件的同时,围绕加快学校信息化,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管理机制改革,建设与管理并重,实现软硬件同步发展。3.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前瞻的思想,改革的思路,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做到认识统一,领导到位,措施有力,投入落实。

4.坚持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引进与自主开发想结合的原则。5.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根据现实需求,因地制宜,分部实施,注重实效,克服盲目性。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强大功能作用,在教育教学、教学研究、行政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和学习的能力,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进程的推动作用,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整合,丰富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教学研究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两到三年内,初步实现教育信息数字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电子化。

(二)主要任务

1.教师全面掌握多媒体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网上在线学习,进行计算机辅助教与学,能指导学生用计算机学习和处理信息。.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

3. 在自主开发的同时,通过共建共享、购买、租赁等方式,建立健全各类资源库。力争到2017年,使每一学科、每一章节都有与之配套的优化过的“电子教案”和课件。使每个学科、每个年段都有与教材想配套的典型的新课程教学案例资源。4.抓好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运用我校电子白板技术课题研究成果。

5. 抓好信息化校园创建工作,建设内容全面的校园网。建立网上教师社区,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团队的学习力,表达力,领导力和创造力搭建平台;依托校园网建成网络备课系统,全面优化集体备课机制;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系统,实现教师专业档案信息化;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系统,实现学生成长档案信息化。

6.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丰富校本课程,进行质量监控等方面的作用,与学校的广播系统、演播系统相配合,促进学校课程实施的现代化。

7.充分用好机器人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一批学生骨干。.积极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平台的应用,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的水平,达到无纸化办公,实现由制度管理、层级管理向信息管理、文化管理转变。

9.积极引进培训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提供硬件保障。

10.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三、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引导全体教师转变思想,提升理念,充分认识信息化引领现代化的重要性,确立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整体中的重要位置:

1.信息技术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2.信息技术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是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质量增长方式的重 要途径;.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要引领教师把信息化建设当作学校办学特色来重点落实,运 用信息技术来开发和利用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1.加强教育信息化技能培训。在信息环境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的角色。为了帮助教师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强化教师的信息能力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继续教育,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电教设备操作技能培训,白板课件设计培训,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设计培训,常用软件的应用培训,常用网络平台和网络工具的培训等等。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

2.打造新型教师队伍。学校要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师队伍。所有教师都要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办公,信息查询,会利用备课系统进行集体备课,会应用常见的教学软件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大部分教师会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问题解决学习,会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科研。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考核,在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对信息能力作出明确要求,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

(三)优化课堂,减负增效

1.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互助探究构建了良好的环境,我校将逐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五大模块”课堂教学模式(即: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课堂讨论、辩疑解难——训练巩固、知识迁移——检测反馈、总结升华)。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完善我校课堂主流模式,构建同时关注课前、课中、课后的高效课堂,使学生快乐学习,轻松掌握当堂知识,提高教学效益,减轻课业负担。2.信息化平台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不仅便捷、高效,还能资源共享,特别是信息搜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只要教师们能够树立高效课堂意识,教育的种种弊端不难改变,科学高效的课堂,毕竟是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的乐土,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境地,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四)专家引领,培养骨干

1.重视两支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网络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做好教育教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在信息化建设中,一是要加强专业信息教师和网络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依靠这支队伍做好教师培训,维护设备运行,并通过建章立制的办法,加强网络管理,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二是重视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培训”与“送出去学习研修”等方式,培养好、使用好骨干教师,建立优秀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库(包括导学案设计、课件、课堂教学微视频等),通过网络供全校师生共享。

2.专家引领,培养骨干。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是学校建设永恒的主题,为了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现代教育思想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定期请专家到校做培训指导,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培训学习,迅速培养我校较高层次的骨干教师队伍。

(五)保证投入,持续发展

合理调整学校经费支出,除了满足基本的办学条件支出外,将投入的重点投向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学校在自身资金来源中,优先保证教育信息化培训和设施建设的投入资金,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

(六)加强领导,实现目标

1.加强领导抓落实。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由校长直接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学校教研室、教导处、信息处、网络管理员、信息专业教师、学校骨干教师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团队合力,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统一领导、协调管理。

2.实现目标促效益。按照我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目标任务要求,大力开展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的应用。一是用好开通的个人空间,2015年末开始广泛学习借鉴和利用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的优质资源;二是逐步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人人通平台,到2016年末实现全省用户、资源和应用共享;三是借助全省“人人通平台”开通的不同层次的名师课堂,开展校际互助、网络教学、在线学习等多种应用,到2017年我校推出一批创新应用的优秀示范案例;四是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进一步动员广大教师及电教、教研人员参与,逐步形成基础教育优质课例“研究、制作、评选、共享”的教学新模式应用推广机制;五是按照“完善共建共享机制,整合改造已有资源,购买特色资源服务”的工作思路,按需购买和引入公共资源,教师参与共建资源,实现在“人人通平台”支撑下不断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大提升。

府谷县明德小学 2015年4月26日

下载艺术教育三年规划2010(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教育三年规划2010(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

    企业教育培训三年规划 为认真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和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新形势下人才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适应油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根据《......

    教体局教育发展三年规划

    一、总体方针以向高校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优秀学生、向社会输送大批受过良好技能培训的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扩大城区教育规模,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完善各种管理体制,加......

    教务处三年教育教学规划

    教务处三年教育教学规划 一、 指导思想 根据xx市教育教学文件和xx乡中心初中教育教学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情,以教务绩效考核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加强教......

    教育技术装备三年规划(2012---2015)

    教育技术装备三年规划(2012/2015) 一、背景: 1、政策与发展形势: 进入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加快教育信息......

    部门三年教育培训规划

    生产技术部三年教育培训规划(2011-2013)目录前言一、现状分析(一)部门人员概况(二)部门员工现状分析二、2011-2013年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二)、......

    三年规划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 二00五年至二00七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二00五年到2007年的三年时间,是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太原经济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进入中西部国家......

    三年规划

    企业未来三年发展规划》编制提纲 一、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成立时间、企业经营范围、股东和资本结构情况、人员状况、近三年的财务状况(产值、销售额、利润、缴税、资本和负债情......

    三年规划

    一、环境分析 福和高级中学创办于2004年8月,是和平县与深圳市福田区(帮扶投资)共同创办兴建的一所县属重点高级中学。学校位于县城新开发区阳明大道侧,占地20万平方米(约3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