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3课时周长的认识练习题
第3课时 周长的认识(教材例3,P83)
一、填一填,描一描。
在上面的6个图形中,()是封闭图形,请你用水彩笔描出封闭图形的周长。
二、下面的图形都是由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先描出一周的边长,再求出每个图形的周长。
三、下面是一个街心公园的示意图。王奶奶围绕这个公园边上的小路走一圈需要走多少米?
四、妈妈的腰围是72厘米,这条裤子能穿吗?
五、比一比。
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
第3课时
一、①②④⑤ 描图略
二、描图略
三、23+60+35+60+35=213(米)答:王奶奶围绕这个公园边上的小路走一圈需要走213米。
四、35×2=70(厘米)<72厘米 所以不能穿。
五、>
第二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教学内容】 教材第85页例4.【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 点: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难 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究与运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通过学习,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二、探究新知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1)出示例4图.①分别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哪条边和哪条边相等?②尝试列式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喜欢怎么求就怎么求.(2)展示学生求法:可能的几种(每一种说一说算理).(3)对照比较.在肯定以上算法都是正确的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长方形周长后两种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其中第3种算法只用两步计算,尤其简便.正方形周长第2种解法体现正方形特点,尤其简便.(4)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①根据以上的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
②你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别怎么求吗?(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③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填在例4下面空缺处.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2题.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对于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教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师给予表扬.2.练习十九第1题.(量一量,算一算)
3.练习十九第2、3题.(独立完成,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归纳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通过本节课的实践,可以发现学生的思路是活跃的,有时可以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放手让他们去研究、去探索,不仅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第三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周长》优质课教案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2课时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
教学难点:
对周长含义的理解。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找一找,摸一摸数学书封面、课桌面、直尺边线。
强调从哪里开始就要从哪里结束。
2.观察:篮球场、游泳池、树叶的边线。
这些图形都是封闭图形。
3.揭示课题:周长
用自己话说说,什么是周长?
二、自学例2。
(15分钟左右)1.同桌合作要求:
①打开书本39页,如何知道两个图形周长?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然后再互相讨论。
②先自己测量,计算,再交流
③哪个图形周长长?
提示: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
2.小组合作要求:
①拿出准备好的树叶,(每个小组只要测量一片大小适中的树叶)
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在哪里吗?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
②准备什么工具?如何测量?
③一人固定树叶,一人用线缠绕,一人准备直尺,一人记录。
细线在这里有什么用处?尽可能将细线与树叶外围的边重合在一起。
3.集体交流:
每个小组测得树叶的具体长度;
在测量树叶周长时有什么注意点。
如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感受“化曲为直”。
三、练习。
(15分钟左右)(一)适应练习。
1.想想做做第2、3题。
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然后独立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如何计算各个图形周长?说说自己列式时思考过程。
(二)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4题。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三)创编练习。
用10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的周长()A长方形长
B正方形长
C三角形长
D一样长
这句话中的重点字词是“分别”
不管怎么围,围成什么图形?什么不变?体会“变与不变”。
四、课堂总结
你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3课时吨的认识
第3课时 吨的认识
1.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32页,练习七第1~3题。【教学目标】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教学准备】 课件、道具。
【情景导入】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3.关于吨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
4.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进行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初步认识吨
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第二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
第一小组的提水,第二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多重。2.汇报
3.师: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个同学有多少千克? 4.加深认识吨。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让学生感受: 10个100千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
三、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
例7:3吨=()千克 6000千克=()吨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讨论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作业】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块橡皮重约10()(2)1头猪重约120()
(3)1袋水泥重约50(),1拖拉机水泥约重2()。2.课本72页“做一做”。【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了用吨来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知道了1吨=1000千克。【课后作业】
1.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2.练习七第1~3题。
第5课时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
1吨=1000千克 3吨=3000千克 6000千克=6吨
能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小组讨论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注意纪律,使得小组讨论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好像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提高,使得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有目的、纪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
与伙伴协同合
2.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33页例9。【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知识,会用迁移和对比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体验成功的快乐。【重点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课件、练习题等。
【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重量单位,首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克和千克、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个苹果重200()一个鸡蛋重50()小明的体重28()(2)8吨=()千克 1700千克-700千克=()吨 9000千克+1000千克=()吨 3吨+10吨=()吨 10吨-500千克=()千克 4吨+5000千克=()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唤起学生对已有重量单位的有关知识的记忆和对经验的总结。]
2.师提问:同学们谁知道我们经常在马路上看到的大卡车是用来装什么东西的?
3.学生讨论,给出答案。
4.同学们真的太聪明了。是的,我们用大卡车运送沙子,煤等东西。【进行新课】
1.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那么今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我们用卡车运煤。
2.出示情景图:怎样派车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 3.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
学生甲:一辆载质量2吨的煤 学生乙:一辆载质量3吨的煤 学生丙:一大堆的煤 5.老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图中显示了一堆煤和2辆载质量不同的卡车,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派车能恰好把8吨煤运完吗?老师出示表格。
6.学生分组讨论。7.学生汇报。
8.集体订正,老师讲解。9.老师给出答案。【课堂作业】 课本33页“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板演,说说解题思路)【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2.练习七第4、6、7、8题。
第6课时解决问题
重量单位:克(g)
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作的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受。用实际量和规定量进行比较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仅要考虑人或物的总质量,还要考虑到人随身携带物品的质量或承载物体的运输工具的质量,再与规定量进行比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千克(kg)
吨(t)
第五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第3单元 第5课时 吨的认识A(最终版)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第3单元 测 量
第5课时 吨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 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难 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教师用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1)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质量60吨)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2)思考: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3)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0(千克)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4)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体验1吨有多重.(1)学生尝试抬起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袋重10千克的豆子感受1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提一提豆子,感受10千克豆子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提.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自己推算:1袋豆子重10千克,这样的豆子多少袋重1吨?(100袋)演示:每次呈现10袋豆子(因为10袋豆子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000千克.当100袋数完了,学生会感叹:哇!1吨这么重呀!
(2)谈话: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差不多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3)举例: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各种例子,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3、感受1吨水的重量.(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4)谈话: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 教学资料、尽在百度
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4、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师出示例8.4吨=()千克 3000千克=()吨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交流、说方法.5、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一头大象重6000千克,大象重多少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是多少千克?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完成“练习七”中的第1、2题.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完成“练习七”第3题.这题不仅要会根据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还要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加减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作业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教案学案、应有尽有